【誰的錯?】最近有幾位抗爭的朋友跟我說很抑鬱
不約而同地,大家都有著抑鬱症的三大特徵,覺得情緒很低落(Low Mood)、不再熱衷自己喜愛的事物(Anhedonia)、但凡工作以外的娛樂都感到內疚(Guilt)。
精神科裡面,有個概念叫做「生物-心理-社會模型」(Biopsychosocial Model),生物心理和社會因素跟精神疾病掛勾,缺一不可。上一輩甚至連我們這一代,很多都對抑鬱症有著偏見,反射性的指責,覺得是你不夠堅強,是你作為一個人,內在本質上有缺陷。
但社會制度上的崩壞和缺陷,卻從來無人留意。本應很理解香港制度的大人們,倒因為溫水煮蛙太久,皮厚了就不覺水太熱,拼命的為這過熱的系統開脫。皮光肉滑的鮮肉小清新,不欲被這溫水毀掉未來,煮熟前拼命的反抗,上街抗爭,卻被冠上「廢青不捱得」的罪名。
你不懂社會制度的崩壞可以怎樣毀掉一個人的精神健康?
從前,你不會擔心月秋節帶著燈籠出街會構成非法集結,會被警察追打,捉上警車再運去不明地點。今日,當爸媽叫你別老是待在家,去跟朋友上街賞月慶祝中秋節,大概你會說「老豆老母別傻了,香港再沒一個地方可以安全慶祝節日」。
是的,做愛的事已成奢侈品,只要離開家裡便不再安全,叫我們還怎樣去尋找快樂?每日打開報紙都是警察毆打市民,隨意扣查,拘捕市民帶走的新聞。三個月走來,九條生命、三隻眼睛、無數的骨折爆頭、更有少女被性凌辱,每天都在把你的無助感推至新高。
和理很想為逆權運動出一分力,除了遊行捐錢買頭盔唱歌登報外,卻無能為力,看著勇武一個又一個被打被拘捕,很想衝破心理關口,但卻跨不過勇武的抗爭門檻。
我們土生土長,在這裡成長、讀書、工作、結婚生仔成家立室,看著香港崩壞,心中自然地有股衝勁想要守護我城。
現實卻是連公司的深藍廢老都說服不了,白色恐怖下被全面禁聲,看著一群不食人間煙火的廢老,聽著他們盡情的侮辱義士,只能心裡講聲屌你老母,然後晚上收工再上街抗爭。這種日間咬牙切齒忍辱負重,晚間伸張公義的bipolar生活模式,怎能不令人沮喪無助?哪有時間去享樂?
當你想去個weekend台灣抖下氣,每個禮拜卻充滿著大大小小光復行動。心裡掙扎,要是去旅行玩樂,豈不是放棄一路以來犧牲的義士,眼看水深火熱崩壞中的香港,產生了無比的罪惡和內疚感。
就這樣,Low Mood, Anhedonia, Guilt 三大抑鬱症狀便不斷惡性循環。
時間久了,一直抑壓著的情感便會爆發,很想尋回久違的笑容。不難發現,最近很多市民出來唱歌,笑容滿面,振奮人心。但有不少人卻擔心重演雨革抗爭嘉年華的後路。
這確實是對的
我們絕不能讓抗爭變成嘉年華,不然我們還怎樣面對受傷和死去的戰友?但吊頸都要抖氣,只要時刻警惕,偶然輕鬆一下可以接受。
警惕提點時切記別不斷責罵同路人,瘋狂的指責但又沒建設性意見只會換來
「咁你想我點撚樣」
六月走來三個月,緊守著一個宗旨,和理勇武,缺一不可。勇武升級的話,和理就善後爭取民意,部分和理不經意抗爭嘉年華化時,和理勇武就溫提。
這不是一場今日打,聽日就會完的戰爭。別怯慌,抗爭的路上你並不孤單,若你情緒不穩時請好好沉澱一下,緊記,偶然尋求快樂,暫時離開香港休養並不可恥。待你回來,歸隊後再戰
從六月九日到今日,經歷了三個月的逆權運動,香港人已不可能跟以前一樣。是的,就好似港女最愛用的「你變了」一樣,再回不過去以前的香港人。
這改變,是進化,是破舊立新,是香港歷史的進程
今日,每一個站出來的和理勇武抗爭者,都在創造屬於我們的香港,屬於我們的未來。
香港人,加油
圖Source: 蘋果攝記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biopsychosocial model」的推薦目錄:
- 關於biopsychosocial model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 關於biopsychosocial model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 關於biopsychosocial model 在 許書華醫師 陪妳寫日記 Facebook
- 關於biopsychosocial model 在 Bryan Wee Youtube
- 關於biopsychosocial model 在 Travel Thirsty Youtube
- 關於biopsychosocial model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biopsychosocial model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八卦
【誰的錯?】最近有幾位抗爭的朋友跟我說很抑鬱
不約而同地,大家都有著抑鬱症的三大特徵,覺得情緒很低落(Low Mood)、不再熱衷自己喜愛的事物(Anhedonia)、但凡工作以外的娛樂都感到內疚(Guilt)。
精神科裡面,有個概念叫做「生物-心理-社會模型」(Biopsychosocial Model),生物心理和社會因素跟精神疾病掛勾,缺一不可。上一輩甚至連我們這一代,很多都對抑鬱症有著偏見,反射性的指責,覺得是你不夠堅強,是你作為一個人,內在本質上有缺陷。...
See More
biopsychosocial model 在 許書華醫師 陪妳寫日記 Facebook 八卦
今日宣導(傳)重點:
1.什麼叫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所下的定義為:
「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衰弱,而是保持在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
家醫科不斷強調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 ,
也是以這樣的精神,
治療「人」而不只是「疾病」。
許醫師本身有特別開個婦女身心醫學的門診,
踏上這條路更多虧家醫科和身心科前輩的指導,
隨著收到的回饋越來越多,
深深覺得受「心身症」、慢性壓力困擾的民眾不在少數。
也是這次在節目要討論的。
(之後會有更多專文分享)
2.醫療新節目「醫次搞定」,
由有驚人毅力的小禎及陳歭嘉中醫師主持,
結合中西醫探討各種健康相關疑難雜症。
有趣的問答模式可以快速釋疑不對的醫療觀念。
工作人員妹妹很認真地實事求是地去了解我想跟觀眾傳達的訊息。
優質溫馨,推薦給大家
#今晚十點
#緯來綜合台26頻道
#醫次搞定
#今天討論的是「負面情緒」對健康帶來的危害唷!
biopsychosocial model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的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