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感謝捐贈者的不藏於私,本院長期於208陳列室專室展出歷年捐贈作品選萃,使大眾共享文化資產,同時更期盼各界人士能持續共襄盛舉,使本院成為全民所共有的博物館。本季的「受贈名畫展」也以全新展件歡迎大家!附圖這件是 齊白石 先生所繪的 荔枝。
******************************
受贈名畫展(2020/01/01 ~ 03/25)
陳列室:北部院區 第一展覽區 208
Famous Paintings Donated to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01 JAN 2020 ~ 25 MARCH 2020)
Gallery: 208 (Northern Branch) Exhibition Area I
https://theme.npm.edu.tw/exh109/Donated10901/index.html
******************************
【齊白石 荔枝】Lychees
形式:軸,尺寸:104 x 34.2 cm
本幅為林宗毅先生捐贈。
齊白石(1864-1957),本名純芝,後更名璜,號白石、借山翁等。湖南湘潭人,客居北京。
本幅畫提籃中,盛滿色澤鮮豔的荔枝果實,引來老鼠竊食。荔枝鮮麗的朱紅色在黝黑的老鼠襯托下,顯得格外亮眼。這種樸拙的大寫意畫法,於二十世紀前半期頗為風行。
【Lychees】Qi Baishi (1864-1957), Republican Period
Qi Baishi (1864-1957) was born Qi Chunzhi. He later changed his name to Qi Huang and adopted the sobriquets Baishi and Jieshanweng. A native of Xiangtan, Hunan, he eventually took up residence in Beijing.
The carrying basket in this painting brims with resplendently colored fresh lychees that hav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a pilfering rat. The lychees’ brilliant vermilion, set off by the rat’s dusky fur, dazzles the eye. Simple and unaffected freehand brushwork such as adorns this work was especially popular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is work was a gift of Mr. Lin Tsung-i.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佛寺位於惠福東路,與北京路商業步行區交界處,是廣州市區佛教五大叢林之一,也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大佛寺始建于南漢時期(西元917—971年),初名為新藏寺,元朝(西元1271—1368年)易名為福田庵,明代(西元1368—1644年)擴建為龍藏寺,當時寺院範圍,東起今北京路,西至龍藏街(龍...
「beijing palace museum」的推薦目錄:
beijing palace museum 在 IELTS Fighter - Chiến binh IELTS Facebook 八卦
❌ 80 TÊN ĐỊA DANH THƯỜNG XUẤT HIỆN TRONG IELTS LISTENING ❌
- Trong Listening, bạn sẽ thường được nghe về địa danh nên cần chú ý những địa danh hay xuất hiện theo các nước dưới đây nhé.
1. The United Kingdom
Birmingham
Buckingham Palace (London)
Belfast (Northern Ireland)
British Museum (London)
Cardiff (Wales)
Coventry
Dublin
England
Edinburgh
Glasgow
Manchester
Leeds
North Ireland
Merseyside Maritime Musem
Hyde Park (London)
Liverpool
Sheffield
Tower Bridge (London)
Wales
2. Sydney
Brisbane
Canberra
The Rocks (Sydney)
New South Wales
Perth
Queensland
South Australia
Victoria
Luna Park Sudney
Sydney Opera House
Sydney Harbour Bridge
Western Australia
George Street (Sydney)
Melbourne
Federation Quare
Adelaide
3. USA
Las Vegas (Nevada)
Atlanta
Philadelphia
Los Angeles/LA
California
Fifth Avenue
Times Square
Hollywood Bowl Museum (LA)
The Getty Center (LA)
San Francisco
Boston
Chicago
New Orleans
New York
Washington (Washington. D.C)
Central Park (New York)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Broadway Theatre (Broadway)
Universal Studios Hollywood
4. Canada
Alberta
British Columbia
Edmonton
Montreal
New Westminister
Toronto
Surrey (British Columbia)
Quebec
Ottawa
Vancouver
Ontario
Victoria
5. New Zealand
Wellington
Auckland City
Dunedin
Sky Tower (Auckland)
Queenstown City (Otago)
Christchurch (South Island)
6. Others
Hong Kong
Tokyo
Seoul
Beijing
Các bạn lưu về và ghi nhớ nhé!
beijing palace museum 在 Mushi Facebook 八卦
Beijing - The Palace Museum
beijing palace museum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大佛寺位於惠福東路,與北京路商業步行區交界處,是廣州市區佛教五大叢林之一,也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大佛寺始建于南漢時期(西元917—971年),初名為新藏寺,元朝(西元1271—1368年)易名為福田庵,明代(西元1368—1644年)擴建為龍藏寺,當時寺院範圍,東起今北京路,西至龍藏街(龍藏街由此得名),南接惠福路,北達西湖路。明末,寺址被改為巡按禦使公署。清兵入粵,公署毀於戰火,寺址淪為廢墟。康熙二年(西元163年),平南王尚可喜鑒於攻克廣州死難者眾,為安撫民心,乃自捐王俸,在龍藏寺舊址重建佛寺,建成後大雄寶殿高18米,建築面積達1277平方米,大雄寶殿正中供奉三尊以黃銅精鑄高各6米、各10噸的大佛像,時人稱“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當時佛寺之大,大佛之大,堪稱“嶺南之冠”,大佛寺之名也由此而得。大殿用的巨型楠木柱為安南(今越南)王所捐贈,經近350年仍完整無損;其建築藝術仿京師官廟兼具嶺南風格。全盛時期占地3萬多平方米,格局完整,規模宏偉。大佛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築有頭門、鐘樓、鼓樓、韋馱殿、伽藍殿、天王殿和大殿,還有方丈室、廊廡等。民國時政府變賣部分寺產改建民居,現僅存大殿、東面部分廊廡,占地5000平方米。寺門前為惠新中街,周邊為民居。另寺內現存碑記4方。大雄寶殿,面闊七間36.32米,進深五間25.36米共十九架。單簷歇山頂,上蓋素板瓦、筒瓦,素胎瓦當、滴水剪邊。灰塑雲龍、西番蓮正脊,龍身圍繞著磚砌正脊兩面穿插,生動傳神。正脊正中為鎏金葫蘆頂,垂脊、戧脊上塑獅獸。梁枋用材粗大,九架梁厚達70多釐米,上下樑間採用如意紋駝峰鬥栱承托,簷下施七踩三翹鬥栱,鬥栱用材高21釐米,厚10.5釐米,梁頭及鬥栱施彩繪,色澤鮮明而簡潔。駝峰、鬥栱造型簡樸,覆盆式鴨屎石柱礎古樸穩重,保留了明代風格。寺內原有的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和藥師佛三尊大銅佛和一尊青銅觀音像,於“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拆除,運到南岸廢品倉庫,後市文物管理部門搶救運回安置在六榕寺大雄寶殿和觀音殿內。20世紀90年代中期,維修大殿、重鑄佛像及重建僧舍、客堂、齋堂、地藏殿、天王殿、山門和紀念亭等。2009年省政府授予大佛寺大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稱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8p0rLCtWkQ/hqdefault.jpg)
beijing palace museum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或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市故宮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佈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故宮博物院是國家一級博物館,與俄羅斯埃米塔什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並稱為世界五大博物館。2012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可以說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
1933年華北形勢突變,於是國民政府命令:故宮南遷文物。當時共計13491箱,部分文物南遷後,北平故宮本院也留有相當多的珍品。後來又因八年抗戰,日本入侵南京,故宮文物再向西遷,分為北、中、南三路經火車和水運。經三年多至四川。後抗戰勝利,故宮文物又再度運回南京。1948年到1949年,國民政府將文物運往台灣島保存,因戰爭形勢突變只運了三次,其中第三次擬搬運1700箱,由於運輸艦艙位餘地有限,加之僅有24小時裝船時間,結果只運出972箱,另728箱也留在了大陸;但運至臺灣的文物皆為精挑細選的文物,所以意義仍十分重大。1萬多箱南遷文物中總共運臺2972箱,佔南遷箱件數的22%。期間南京中央政府曾下令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選擇留平文物菁華裝箱,分批經火車運至南京,馬院長以各種理由推延裝箱,後來一箱也未運走。四散中國各地的古物已在1970年代以後陸續運回故宮博物院,但仍有台北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重慶博物館等機構收藏保存清代故宮文物。北京故宮博物院宮廷原狀陳列: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養心殿、太極殿、長春宮、翊坤宮、儲秀宮、皇極殿、寧壽宮(部分)、文淵閣、壽康宮。熱門參觀點有鐘錶館(奉先殿)及珍寶館:寧壽宮區(皇極殿西廡房、部分東廡房、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Mc5e9iXDkE/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Gagh60NHRsYrxQCZBkaG04knbOA)
beijing palace museum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展館之宮廷原狀:常設陳列。故宮博物院依據史書和檔案,以文物和複製品為中心,按照曾經在此發生的明清歷史,在部分古建築內系統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宮廷陳列。進行原狀陳列的宮殿有:
太和殿:外朝中心建築,位於太和門以北。殿內設有“建極綏猷”匾、雕龍髹金大椅(龍椅)、雕龍髹金屏風、蟠龍金柱。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以北。殿內設有“允執厥中”匾、兩乘肩輿。
保和殿:位於中和殿以北。殿內設有“皇建有極”匾。
內廷後三宮區:
乾清宮:內廷中心建築,位於乾清門以北。殿內設有“正大光明”匾,是秘密建儲的用具。
交泰殿:位於乾清宮以北。殿內設有“無為”匾、存放清二十五寶的寶盝、乾隆帝禦制《交泰殿銘》、銅壺滴漏、大自鳴鐘。
坤甯宮:位於交泰殿以北。殿內設有薩滿教祭神場所和皇帝大婚的洞房。
內廷養心殿區:
養心殿是清雍正以後的皇帝寢宮,位於內廷西六宮區以南、後三宮區以西。殿內設“中正仁和”匾,東暖閣是慈禧垂簾聽政處,西暖閣西側小室是著名的三希堂。
三希堂
內廷西六宮區:
太極殿:內廷西六宮之一,與長春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長春宮:內廷西六宮之一,院內廊壁有晚清《紅樓夢》壁畫。
翊坤宮:內廷西六宮之一,與儲秀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儲秀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慈禧曾在此長期居住,殿內裝修考究。後殿麗景軒設“溥儀生活展”,依據《清室善後委員會的點查報告》復原了溥儀用餐的情景,展示末代皇帝中西合璧的生活。
甯壽宮九龍壁
皇極殿:紫禁城東北部甯壽宮區的中心建築,位於甯壽宮區內,僅在: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小長假各開放5天(從政府公佈休假日期的前一天開始開放);十一黃金周從9月29日至10月8日開放;暑假期間從7月1日至8月26日開放。參觀皇極殿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甯壽宮區)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甯壽宮區南側的錫慶門外。
常設展館。設在外朝武英殿區,位於太和門廣場以西。故宮博物院收藏有豐富的中國古代書畫。其中既有晉唐宋元的稀世孤本,也有明清各個畫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系統地反映中國古代書法與繪畫藝術發展的脈絡。分九期展示從晉唐到明清的古代書畫發展史,每年春夏秋三季展出其中兩到三期,每期包含近70件紙絹類書畫精品,每逢冬季休展,具體展期時間和展品目錄參見故宮博物院網站展覽目錄。展覽配套書籍為《故宮書畫館》第1編至第9編。(李湜等編,《故宮書畫館》第1編至第9編,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第1版。其中第1編出過2008年4月和2009年6月兩個版本,內容完全相同,前者開本稍大,後者封面書名比前者多“第1編”字樣,此外後者與第2編至第9編的裝幀風格相同)
陶瓷館:-常設展館。設在外朝文華殿區,位於太和門廣場以東。故宮博物院堪稱中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品寶庫,其中收藏陶瓷類文物約35萬件。正殿文華殿和主敬殿為第一展室,兩個配殿本仁殿和集義殿為第二、第三展室。400餘件陶瓷精品既體現出從陶器到瓷器的縱向演變,也反映出官窯與民窯的齊頭發展,涵蓋品系之全面,世界罕見。著名的各種釉彩大瓶即在此展出。
玉器館:-常設展館。在明、清兩代宮廷遺存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相當數量的玉器,其中乾隆朝收藏、使用和製造的作品超過一萬件。設在內廷東六宮區鐘粹宮,展示歷代玉器精品,陳列主題為《盛世琳琅——故宮博物院藏乾隆朝玉器精品展》,至2013年8月1日閉展換陳,著名的“桐蔭仕女”玉雕即陳列於此。
金銀器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景陽宮,展出清宮金銀器精品,陳列主題為《金昭銀輝——清代皇家金銀器特展》,著名的金髮塔、螭紋提梁壺即陳列於此。
青銅器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承乾宮和永和宮,故宮博物院現藏曆代銅器一萬五千餘件,其中僅先秦有銘文的青銅器就有近一千六百件。目前正在閉館改陳,即將推出新的青銅器陳列。新陳列將分為四大主題:青銅器與禮制、青銅器與軍事、青銅器與音樂、青銅器與生產生活。青銅器定名及銘文,都有詳細的注音和淺白易懂的解釋。展覽還將設置“臺北故宮及海外藏中國青銅器”專題,運用多媒體技術,使觀眾對中國古代青銅器在世界博物館中以及世界美術史上所占的地位,有一個“一斑窺豹”的瞭解。
捐獻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景仁宮。故宮博物院自1939年接受第一批私人捐獻文物至今,共接受私人捐獻文物七百多人次,總計三萬餘件,其中不乏國家珍貴文物,故特辟展館分類別、分批次展示,並鐫刻捐獻人姓名於展廳中,以示尊重和感謝。
延禧宮設在內廷東六宮區延禧宮的東、西配樓,故宮博物院古書畫研究中心和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在這裡不定期舉辦學術性較強的書畫和陶瓷特展。
鐘錶館:-常設展館。設在奉先殿區,位於內廷東六宮區以南、甯壽宮區以西,陳列英國、法國、瑞士以及清朝造辦處、蘇州和廣州製造的清代鐘錶,著名的清銅鍍金寫字人鐘即在此展示。館內迴圈播放有關清宮鐘錶的紀錄片,館內11點和14點有鐘錶演示。參觀鐘錶館需要另外購買鐘錶館(即奉先殿區)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奉先殿區南側誠肅門外。
甯壽宮區:-
甯壽宮區位于宮城東北部,是乾隆時期修建的太上皇宮殿區,包含九龍壁、皇極殿、乾隆花園、珍妃井等著名景點。珍寶館、石鼓館和戲曲館這三個常設展館位於甯壽宮區內。參觀甯壽宮區景點和展館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甯壽宮區,含石鼓館、戲曲館)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甯壽宮區南側錫慶門外。
珍寶館:設在皇極殿西廡房、部分東廡房、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展示各種材質的明清手工藝品、禮制文物、陳設器物、佛教文物。這些珍寶大都選用金、銀、玉、翠、珍珠及各種寶石等名貴材質,並徵調各地著名匠師設計製造,竭盡巧思,不惜工本,一器之成往往經年累月,其工藝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準。著名展品有孝端皇后鳳冠、清黃玉佛手花插(以上存皇極殿西廡房和部分東廡房)、清二十五寶、清乾隆金嵌寶金甌永固杯、金嵌珍珠天球儀、金編鐘和碧玉描金龍紋編磬(以上存養性殿)、清大禹治水圖玉山、青玉菊瓣式盆水仙盆景、(以上存樂壽堂)、清金累絲嵌松石壇城、金胎掐絲琺瑯鑲寶石高足蓋碗(以上存頤和軒)等。
石鼓館:設在皇極殿東廡房。展示十件戰國石鼓,所刻石鼓文為中國已知最早的石刻文字。
戲曲館:設在閱是樓內。滿族定鼎中原,受漢文化影響,宮中文化生活嬗變。關外“篝火觀舞”、“飲酒摔跤”的粗獷娛樂形式,被更有觀賞價值的戲曲替代,並成為宮中娛樂和慶典活動的重要內容。展示故宮現存大量戲曲文物,從演戲機構、戲裝砌末、劇本、戲臺、帝后賞戲景觀等方面加以陳列,並遴選當年入宮名伶唱片復原播放,使觀眾從視覺和聽覺上全面感受清代宮廷戲曲活動。
其他展覽:-
天府永藏展:設在保和殿西廡房及西北崇樓,位於外朝前三殿區西側,展示歷代皇家收藏傳統與清宮收藏類別。著名展品有朱碧山造銀槎杯、“一統車書”玉玩套裝匣、清紫檀雕山水八屜蘭亭八柱插屏、張成造剔紅梔子花圓盤(複製品)、楊茂造剔紅觀瀑圖八方盤(複製品)、明尤通款犀角雕仙人槎杯、鈞窯海棠式花盆、碧玉光素大盤、五彩鏤空雲鳳紋瓶、清楠木康熙算術桌、清康熙禦制銀鍍金簡平地平合璧儀等。展品明細詳見天府永藏展網站。
龍鳳呈祥——清帝大婚慶典展:設在乾清宮東廡房,介紹浩繁的清代大婚程式,展示皇家尊貴至極的奢華,彰顯帝王至高無上的皇權。
清宮鹵簿儀仗展:設在太和門西廡房,位於太和門廣場西側,展示清宮鹵簿和儀仗用具。
清代軍機處史料展:設在乾清門廣場西北隅值房,展示清代軍機處相關史實,以圖片為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ECzDQKdRXw/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eKcEdlQ8LDKPbN19Hplbi4A78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