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免疫細胞療法特別專輯系列
如果是身處癌症的狀況,你可能很困擾。因為台灣目前擁有質子治療的是長庚,在細胞療法最先進的是中國醫藥大學,在免疫療法裡頭最有經驗的包括台灣大學的醫院,中國醫藥大學的醫院,有一部分在長庚,這幾家醫院到底對一個癌症病患來說,如果你要治療你的疾病,要跑多少家醫院?而且你要擁有非常好的常識才有辦法了解這個病。
質子治療要去長庚,這個病免疫療法要去台大或是中國醫藥大學的附屬醫院,你可能會跑錯了其他醫院,然後過去這個醫院在其他領域非常的出色,但是在這個領域裡頭,他相當的沒有經驗,你成了他的人體實驗,也在他不夠有經驗裡頭實施免疫療法,因而不幸的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在沒有癌症發展到最後期的時刻,你就活得生不如死,或者你的家屬 親人 好友 因此死亡。
所以我們今天特別大家製作這個專題,就是告訴各位,整體不同的知識之外,還告訴各位一個好消息,台大醫院過去本來就是台灣遙遙領先的醫療機構,在12月19號將有一個台大癌症醫院在基隆路三段正式的落成。
一剛開始只是試營運,真正的開始完全對外開放是2019年的7月4號,台大癌症醫院過去這一段時間,可以說是花費了前台大醫院的院長跟台大校長楊泮池十多年來的心血。
當年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因前妻乳癌死亡,加上他的弟弟也因血癌死亡之後,他決定捐金額高達150億台幣,這裡頭很多人以為都是興建硬體,但不是的,因為他們相當了解一個癌症的治療,不是一個質子機器放在那裡,你需要人才,你需要真的會質子的人才,你需要真的會做免疫療法的人才,會做細胞 他的病原抗體的病理實驗室的人才,所以他有生物專家 有傳統的醫生,甚至營養師的整合,放射專家也要完全的提升到可以打質子。
因此人才的訓練,在過去十年裡頭,是台大醫院跟台大校長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他要選擇是哪幾個好的醫生,他已經具備足夠的背景送出去國外交流,台大醫院照常的給他的薪水,但是由永齡基金會贊助這個醫生,可以得到國外一流的醫學交流,跟足夠的受訓。
僧多粥少之下 爭議非常的大,但是他們都挺住了,目的是為了什麼?目的就是為了要讓台灣的癌症病人,不是最富有的人才可以得到治療。這就是整個台大癌症醫院,希望能夠建立的初始目的,因為郭台銘說它不是給有錢人的。
而我們就在台大癌症醫院即將試營運的時刻,訪問了台大前任的院長跟台大前任的校長楊泮池,他本來就是肺腺癌相關的專家,也長期從事關於癌症免疫療法有關的研究,他也提出了關於免疫療法很重要的一些觀念,包括他應該在加護病房裡頭施打,而且過去台大醫院也曾經施打的時候有病患死亡,他死亡的原因是什麼?他從裡頭找到一些答案,而他們現在預防的方式是什麼?請看以下我們的報導。
{內文}
被譽為台灣醫界九大權威,專長細胞及發展生物學,曾任台灣大學校長 基因體醫學研究核心實驗室主持人,目前是中研院院士的楊泮池,一直是台灣治療肺腺癌的第一把交椅,但談到近期全球颳起的免疫療法旋風,仍不免感到憂慮。
(楊泮池/台大醫學院教授)
(免疫療法)一開始的時候大家覺得,我們好像又進到一個世代,是一藥可以治百病的意思,我這個治療通通可以有效,其實不對的,它還是必須要個人化,目前一定是比較晚期的肺癌,就是你開刀沒有辦法處理的,或已經復發了,第一個選擇還是標靶,所以它必須要知道,他有沒有可以用藥的突變,有突變的話標靶治療,標靶治療(時間)可以很長,再復發才考慮免疫療法,沒有標靶的藥,就必須要用化學治療,現在有一些機會是可以化學治療加免疫治療,特別是PD-1,但是一樣,它是必須有一些標誌,譬如說它的PD-L1的marker高的,有一些標誌高的,或者腫瘤的變異比較高的,這些人他可以免疫治療效果比較好
這是楊泮池第一次在鏡頭前公開談論免疫療法,這個癌症領域的熱話題,因為台大的龍頭地位,在台灣向來動見觀瞻,對於免疫療法的使用,他也特別著重於如何降低副作用,可能導致的高風險。
(楊泮池/台大醫學院教授)
其實那個免疫治療有很多種,現在比較大家覺得是比較成熟的是所謂的Immune-checkpoint ,就是免疫煞車的抑制劑,就是(諾貝爾醫學獎)本庶佑跟艾立遜他們講的這個PD-1 PDL-1,還有CTLA-4這個主軸 這部分的主軸是比較簡單,只是因為單一的一個分子去引起T細胞的受體,被活化以後,T細胞沒有辦法有功能,所以我把它阻斷 T細胞功能上來,它就可以殺死原來的癌細胞,但是你因為阻斷了以後,其實我們免疫反應跟發炎反應有關,跟其他的抵抗外來的病原菌感染也有關係,然後你把它阻斷以後,你的免疫的反應是高起來的,免疫高起來的時候有一些人過敏的體質,或者自體免疫的體質比較高的人 那就很危險,他這免疫系統高起來,它就攻擊自己的腦部的細胞,攻擊自己的心臟的細胞 腸子的細胞或者是造血的細胞等等,它就會受影響,所以它會產生很多副作用,最多的只是拉肚子 腸炎,但是有的呢?皮膚的變化可能最多,然後腸子的變化,有的會引起心肌炎,假如發生心肌炎的話,死亡率20到50%,一半的病人可能會死掉雖然不多,但是一發生你就很慘,我還有一個病人只打一針,他就呼吸衰竭 完全不能呼吸,他是因為他以前得過那個,我們一個自體免疫引起他肌肉無力的那種病好了,但是你一打這個藥,又激發讓它回憶起那時候的變化,自體免疫又開始攻擊他的肌肉,他完全就沒辦法呼吸,打一針就走掉,所以副作用不多,但是有的很嚴重,一般是你一定要 打的醫師要很清楚,然後你有很好的加護病房支援,有問題進來加護病房幫你處理,這是一定要知道 知道怎麼用類固醇去控制這個副作用也很重要,另外一個很重要是加護病房有整體的照顧,包括不只是抗生素 類固醇 營養,整個全身的照顧那很重要,要不然發生合併症的時候你很難處理,因為他 譬如說他心臟的合併症,他很可能短期要使用一些心臟的輔助器,甚至葉克膜都可能 T細胞的免疫治療或CART 那個又更複雜 那個副作用更大,其實那些很多,只是在臨床試驗到目前為止,這些細胞性的免疫治療,包括CART這一類,只有在血液腫瘤效果好一點,在實體腫瘤 我們講實體腫瘤就是譬如說乳癌 食道癌 肝癌 肺癌等等,還沒有臨床實驗成功的
楊泮池行醫向來視病猶親,新式醫療的採用更是不願犧牲任何一條人命,他特別提到免疫療法的副作用反應,有時候跟癌症末期引起的反應極為相似,這很容易會讓醫師診斷上出現盲點,增加病患治療上的風險,一個好的醫師不會貿然採用或者說在治療上,他會盡量在化療 放療使用效果不彰後,才和免疫療法一起整合施作。
(楊泮池/台大醫學院教授)
公元2000年之前當醫師很容易,我們都經過那個時代,因為你只有化療,化學治療,你就是可以開刀的,局部可以治療的開刀,不能開刀就是要放射治療或化療就是這樣,化學治療那時候的藥很多沒有錯,但是你選哪一個藥都一樣,就是它只有兩成到三成的病人有效,可是到了2004年以後,整個(癌症)治療以肺癌為例,它進到一個標靶的一個世代,標靶世代是這樣,它是有一個標誌,你這個標誌有你選擇這個藥它非常有效,譬如說肺癌為例,它假如有上皮細胞受體突變,然後用它的標靶的藥,70 80%有效,沒有的話完全沒效,到了2014年以後,新的一個免疫治療就開始出現,免疫治療其實是2、30年前就開始大家這樣有這樣的觀念,因為人一定有一些細胞不正常,一定是要靠你的免疫系統去把它清掉,但是這個不正常細胞,理論上你的免疫系統應該會認識它,它為什麼不被認出來,然後它可以躲過你的免疫細胞 T細胞去攻擊它,還可以腫瘤一直大,然後你用單株抗體把它,這個抗原跟抗體結合把它阻斷掉,阻斷掉以後這個T細胞就活化,就來攻擊它的癌細胞,就是用你自己的T細胞活化,去攻擊你的癌細胞,這是很聰明的方法,特別是在(治療美國前總統)卡特,黑色素瘤非常成功,大家才開始想說,很可能黑色素瘤有效,其他的腫瘤也有效,現在14個癌症可以用這樣的免疫的療法
楊泮池說,免疫療法的誕生確實帶給癌末病患一線生機,但整套過程迄今仍未標準化,且粗估僅有三成病患能有效獲得幫忙,短期內應該不會成為癌症治療上的首選,頂多只是附加整合的一部分,至於醫院間競相採購的「重裝備」,諸如質子 重粒子放射治療儀器,對他來說,也只是癌症治療的一環,不必然能立刻在這場抗癌戰爭中吹響勝利的號角。
(楊泮池/台大醫學院教授)
其實每一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正常的細胞,就是我們可能外界的很多致癌源 輻射或者抽菸裡面也有很多致癌源,這些細胞變性了以後,然後開始可能幾顆細胞而已,這細胞很小,大概20個micron左右,但是它要累積到某一個量,你現在的電腦斷層 核磁共振 超音波才看得到,看得到是這些影像是人在眼睛在判讀,人的眼睛判讀是有他的侷限,所以你看到的時候,大概是都在0.5公分到1公分左右,這時候大概已經有10的9次方的癌細胞 10的9次方的癌細胞你才看得到,但是10的12次方的癌細胞的時候,這腫瘤大概是10公分左右,大部分這個時間它已經到處跑,那時候大部分病人就很多病人已經沒有辦法承受,很多已經過世,會有這種情形,所以我們能夠幫忙病人只有在那個癌細胞在10的9次方到10的12次方這裡,你越晚發現的時候你的治療就越困難,前面你根本看不到的時候,你也很難去偵測到,質子治療其實是跟開刀一樣,就是它還沒有擴散出去的時候,你是可以做的 你可以處理的 它局部的控制很好 不必開刀,質子可以跟開刀一樣 局部控制很好,但是一旦跑出去了,你可以用質子治療的機會就不大,假如很少數的轉移,你是可以把它拿掉或者局部用質子把它燒掉,但是你後面要追加治療,追加化學治療或者標靶治療,或者是免疫治療,這樣效果才會好,復發的機會才會減少
未來的癌症治療一定要靠全方位的整合,它是一場醫學治療的革命,楊泮池說,致勝關鍵,不僅要打造設備齊全的專科醫院,網羅富有經驗的各科專科醫師 包括病理實驗室專家,還要透過人工智能蒐集大數據進行AI治療。
(陳文茜/主持人VS 楊泮池/台大醫學院教授)
(所以是不是整個醫學教育也要進行全面的改革),是是是 特別這些新的知識,他們一定要很快的更新,他沒有跟上時代是不行,不過是還好是整個醫學教育是最近一直在Reform(改革),(所以他們得學AI),一定要學,(他們得學生物化學),對 新的治療怎麼進來一定要知道,(然後細胞的研究這樣),對,(否則他只能變成在旁邊照顧病人的臨床醫生),對,(所以繼續教育很重要),繼續教育很重要 很重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Comm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諾貝爾醫學獎抗癌新招,別讓你的癌症腫瘤「缺氧」!...
「2019諾貝爾醫學獎」的推薦目錄:
2019諾貝爾醫學獎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1006新加坡聯合早報
*【川普出院 醫生坦承他還沒擺脫冠病】
美國總統川普於5日傍晚離開馬里蘭州沃爾特•里德國家軍事醫療中心,返回白宮。但白宮醫生康利坦承,川普還沒有完全擺脫2019冠狀病毒疾病。川普走出醫療中心後,登上總統專用直升機海軍陸戰隊一號離開醫療中心。白宮醫生康利在當天早前的簡報會上說:“過去24小時,總統的情況持續改善。他已經符合甚至超越了出院的標準準則。”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006-1090540
*【川普將參加下周總統大選辯論】
美國總統川普的競選團隊表示,川普準備參加接下來的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第二場辯論定本月15日舉行。川普競選團隊發言人默陶聲明說:“總統決心為辯論做好準備。”默托還表示,其競選團隊不同意讓辯論主持人把候選人的麥克風調為靜音,以阻止其插話或反駁對方的做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006-1090542
*【拜登:只要安全願參加下周總統辯論】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說,只要衛生專家認為可以安全進行,他願意參加下周的第二場總統大選辯論。確診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美國現任總統川普5日傍晚剛出院,回返白宮。拜登當天啟程飛往佛羅里達州展開競選活動前告訴記者:“如果科學家說可以安全進行,而兩人能保持安全距離,那我認為沒問題。我將遵照專家的建議行事。”拜登週末接受冠病檢測的結果呈陰性。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006-1090545
*【川普呼籲人民不要害怕冠病】
在美國白宮醫療團隊針對總統川普的情況舉行簡報會之前,川普已在推特上率先宣佈,自己即將出院,並呼籲人民不要害怕2019冠狀病毒疾病。川普在推特上說:“我將在今天傍晚6時30分離開沃爾特•裡德國家軍事醫療中心。感覺好極了!”川普說:“不要害怕冠病。不要讓它統治你們的生活。在川普政府的領導下,我們獲得了最棒的藥物和知識。我現在的感覺比20年前的我還要好!”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006-1090541
*【知情者:只證實女助理確診 快速檢測呈陽性,川普仍上電視受訪】
知情者透露,美國總統川普早在上週四傍晚就知道自己的冠病快速檢測結果呈陽性,卻依然上電視節目接受訪問。他隱瞞了首次檢測結果,只證實其女助理確診,而他本身仍在等待檢測結果。川普上週四接受福斯新聞頻道訪問時說:“我會在今晚或明天(上週五)早上得知檢測結果。”他于上週五淩晨1時在推特宣佈自己確診。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006-1090464
*【專家:獲特別醫療服務 對川普可能弊大於利】
美國總統川普確診後獲得了所需的所有醫療服務,但醫療專家認為,這對他來說可能弊大於利。分析指出,照顧知名人物的醫生往往面對更大的公眾壓力,因此更願意使用新藥物。如果醫生因此繞過標準的醫療程式,這情況會是把雙刃劍。紐約大學醫學院醫療道德部門主任卡普蘭說,當總統就醫時,情況會很不一樣,“治療的醫生會更大膽,他們會在治療上盡其所能。你不要因為他(川普)不治而被指責。”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006-1090465
*【美國九個州七天來 新增病例達新高】
天氣轉涼加速了美國冠狀病毒的傳播,由於許多活動都改在室內進行,美國有多達九個州,大部分在中西部地區過去七天的新增確診病例都創新高。根據路透社的統計資料,單單在上週六,肯塔基、明尼蘇達、蒙大拿和威斯康辛這四個州的單日新增病例都創新高,全國單日累計新增病例則有將近4萬9000起,是七周以來新增人數最多的一天。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006-1090466
*【奧克蘭解除封鎖 維州將放寬防疫】
紐西蘭總理阿德恩宣佈,紐西蘭“再次戰勝冠病”,最大城市奧克蘭在連續12天沒有確診病例後,週三午夜起將防疫警戒下調至最低一級。這意味著沒有社交集會限制,酒吧和餐館無須繼續遵守社交距離規定。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006-1090467
*【美英三科學家 共同獲諾貝爾醫學獎】
2020年諾貝爾醫學獎獲獎人名單週一率先揭曉,這一獎項由兩名美國科學家和一名英國科學家共同獲得,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所做出的貢獻。瑞典卡洛琳醫學院週一宣佈,將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哈威•阿爾特(Harvey J. Alter、85歲)和查理斯•賴斯(Charles M. Rice、68歲),以及英國科學家邁克爾•霍頓(Michael Houghton、70多歲)。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006-1090469
*【新增病例432起再達新高 馬首相署部長染冠病慕尤丁居家隔離】
馬來西亞掌管宗教事務的首相署部長祖基菲里證實感染冠病。這是馬國爆發冠病疫情以來,第一個感染冠病的內閣部長。近日曾與祖基菲里一起開會的首相慕尤丁宣佈自行居家隔離兩周。馬國昨日新增432起確診冠病病例,是當地歷來單日最高紀錄。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01006-1090444
*【愛爾蘭總理拒絕上調防疫警戒至最高】
愛爾蘭總理馬丁拒絕將防疫警戒水準大幅上調到最高,僅同意將警戒水準從2級上調至3級。這是他首次拒絕接受公共衛生高官的建議。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006-1090559
*【王瑞傑:為未來五至10年打基礎 須三管齊下更新後冠病經濟戰略】
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及財政部長王瑞傑指出,未來經濟進入了關鍵時期,除了應對冠病帶來的短期挑戰,還須善用冠病帶來的轉型契機,為下來五年至10年的下一輪經濟增長奠定發展基礎。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01006-1090412
*【反駁與中共合謀廢除自治 港府批評美國持雙重標準】
美國國務院針對香港警方在10月1日遊行集會的逮捕行動,抨擊特區政府與中共合謀廢除香港自治與港人自由。港府回應時表達強烈不滿,稱美國高官持雙重標準,不負責任的評論令人遺憾。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1006-1090453
*【港教育局更新初中教材指引 要求避免涉及過多評論性問題】
香港教育局刪去通識科書本中有關“三權分立”及遊行篇幅後,近期再度修訂供出版社參考的“印刷課本編纂指引”,要求初中教材避免涉及太多評論性問題。有資深教師質疑,新指引有礙培育學生高層次思維。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1006-1090454
*【調查:韓國企業不願將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回國內】
儘管疫情和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凸顯了過度以中國為生產基地的風險,但韓國推動國內企業從中國回歸的努力回應者不多。韓國產業經濟與貿易研究所的資料顯示,自從韓國於2013年推出U-Turn法案以阻止海外生產勢頭以來,在與中國有聯繫的數千家公司中,僅80家將部分經營轉移回國內。即使今年早些時候韓國政府將回流補貼政策擴大到服務業和IT業,回國的吸引力仍然有限。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1006-1090548
*【撤除日本學術會議六學者 菅義偉被批干涉學界自由】
日本首相菅義偉上任不到一個月,下令排除日本最大學術團體“日本學術會議”的六名學者引起不滿,並被炮轟干涉學術自由。日本學術會議是87萬日本科學家的代表團體。它在1949年二戰後成立,旨在維護和平,反對科學研究與軍事掛鉤。它雖是內閣直屬機構,但力爭“學術自主”。據報導,該機構每三年改選半數會員,由首相按照它推薦的名單任命。菅義偉上臺後打破老規矩,在106個被推薦的人名中,刪掉了六人。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006-1090468
*【菲律賓航空裁員2700人】
菲律賓航空公司宣佈,由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對航空業造成持續衝擊,決定裁員2700人,被裁人數約占員工總數的35%。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006-1090563
*【日本亞航昨日起結束營運 消息指印度亞航也將關閉】
廉價航空集團亞洲航空(亞航)宣佈,日本亞航正式通知即日起結束營運。另有消息指印度亞航也可能關閉。亞航表示,接納和尊重日本亞航的決定,並認為這是合宜的止損決定。日本亞航是亞航與樂天集團等日本財團設立的聯營企業。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01006-1090445
*【世衛指全球約10%人口或已感染冠病 溯源專家團名單已提交中國】
世界衛生組織(WHO)5日指出,全球大約十分之一的人口可能已經感染冠病,這意味著絕大多數人口仍有被感染的風險。另外,一個由世衛組織領導的國際專家團將前往中國對病毒進行溯源,專家名單已提交中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1006-1090568
*【中國稱美國針對TikTok和Wechat的禁令違反WTO規則】
一位貿易官員透露,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一次會議上表示,美國對中國移動應用TikTok和微信的限制措施違反了WTO規則。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1006-1090565
2019諾貝爾醫學獎 在 管碧玲 (kuanbiling) Facebook 八卦
國軍要把武漢肺炎當作生化戰的預演來因應!
根據2008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Luc Montagnier教授的說法,他與FrançoiseBarré-Sinoussi一起“發現”了導致艾滋病流行的艾滋病毒SARS-CoV-2,是導致Covid-19大流行的病毒 。該病毒是在2019年最後一季之間,從中國武漢的一家實驗室中操縱並意外釋放的。
這不是一隻自然的病毒,是人工精細操作出來的。
我們已經有不只一個專業的研究,提出相同的結論了,這次尤其來自一個具有高度說服力的專家。
為了國家安全,也為了人類的生存,我們必須假設這可能是真的。
我們當然可以假設這是一個意外,我們也可以假設:實驗室的目的,是為了研發愛滋疫苗。反正因為結果是這麼可怕,我們必須假設這是人為的。
那麼,我們不揣測動機無所謂,但是我們必需從結果來看,這次病毒對全世界造成的攻擊,對中國的立場而言,其效果,簡直就像是一次生化戰的預演。
一株病毒輕易的釋出,就可以擊垮美軍大半的太平洋艦隊、就可以擊垮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的社會與經濟運轉,更可以造成數百萬人的感染,及十餘萬人的死亡,原來生化戰這麼簡單易行,其責任,更可以撲朔迷離。
一次Sars ,一次Covid-19,我們永遠無法證實這是不是一次又一次的預演,我們只是為了自保,必須用生化戰的預演來因應,進而可以保護自己。
「國軍要把武漢肺炎當作生化戰的預演來因應」,這是我週四在立法院對國防部和國安局長官質詢時,針對國防部、海巡署對軍隊官兵沒有全面部署口罩的問題,給他們的鞭策和提醒。
2019諾貝爾醫學獎 在 2019諾貝爾醫學獎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 ... 的八卦
諾貝爾 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列表- 維基百科(英文) 所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諾貝爾基金會(Nobel Foundation).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 ... ... <看更多>
2019諾貝爾醫學獎 在 2019諾貝爾醫學獎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 ... 的八卦
諾貝爾 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列表- 維基百科(英文) 所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諾貝爾基金會(Nobel Foundation).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