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年前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時,我剛從大學畢業,細節雖然不記得了,只記得很多去參加學運的學生都死了,還有那張單人擋坦克的畫面。
即使當年資訊不像現在,社群媒體滿街都是記者,但當年廣場上的血腥暴力,還是有很多目擊者留下了歷史的見證。
但三十多年來,中共極力掩蓋,去年美國CBS製作天安門事件的三十周年特別報導,在北京街頭拿著單人擋坦克的畫面給中國的民眾看,想要知道他們的想法,結果絕大多數的人反應是:沒看過,不知道,還有人很緊張的逃走了。
今天我特地要求團隊要製作一集「六四」專題,我就是想,你要我忘,我就偏不忘。
結果我們研究員Oscar給了我一個很棒的回顧。
六四之後,全世界各地的民主浪潮風起雲湧,很多人都忘了,六四對東歐民主運動的衝擊,對台灣的衝擊。
在隔年,台灣自己就發生了野百合學運,台灣召開了國是會議,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結束「萬年國會」的運作,台灣的民主化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以下是今天的國際三條線
▪️國際:美國政府發佈命令:暫停所有中國客運航班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2915597
👉劃重點:美國政府周三(3日)宣佈,從6月16日起,禁止中國航空公司客機進出美國。全球頭兩大經濟體的緊張局勢再度升級,中美通航情勢難上加難。
禁飛令將影響中國國際航空、東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首都航空、四川航空以及廈門航空往來中美的航班。
由於美國航空公司目前尚未恢復往來中美的航線,禁飛令若生效,中美之間的直航航班將全部停飛。
禁飛令仍需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批准,他近期猛烈抨擊中國在香港問題、知識產權和新冠疫情上的政策。
▪️亞洲:在海拔4300米處鬥毆:中印邊境對峙升級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00603/india-china-border/zh-hant/
👉劃重點:在全世界深陷新冠疫情之際,中國採取強力行動,在喜馬拉雅山脈等地守衛自己的領土主張。最近幾週,中國在南海擊沉了一艘越南漁船;包圍了馬來西亞的一座近海石油鑽井平台;威脅台灣;並大幅加強對半自治地區香港的控制。與印度的對峙「符合了中國總體上的自信提升趨勢」,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印度項目主任坦維·馬丹(Tanvi Madan)說。他說這是自中國威權領導人習近平2012年底掌權以來,兩國的第四次衝突。
▪️國際:美國因抗議陷入動盪之際,中國展開強勢宣傳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00603/china-george-floyd/zh-hant/
👉劃重點:中國官員正在以「黑人的命也是命」和「我無法呼吸」等抗議口號來挑釁美國同行。官方媒體發文,批評美國在支持香港示威者時持「雙重標準」。中國知名的評論人士辯稱,美式民主是一種騙局,指出該國對新冠病毒疫情和持續的種族緊張局勢反應不力。
「美國出現的這種情況其實是讓中國民眾更加支持中國政府對於美國的指責和反制,」上海復旦大學的學者宋國友在接受採訪時說。「它的道義基礎確實受到很大的削弱。」
這場宣傳攻勢是中美之間長期權力鬥爭中最新的一次小規模衝突。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目前處於數十年來的最低點。
📢 晚上八點別忘了看范琪斐的 #TODAY看世界。
另外有在用 LINE 的朋友可以訂閱 @LINE TODAY 👇
https://lin.ee/19eXmdD
週一至週五 #LINETODAY 就會推播TODAY看世界,如果錯過了,通常會放在國際欄目。
📢別忘了《#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十點準時上傳完整版!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30的網紅Angela Charlotte C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紐約的黑人抗議、暴動還原現場?! 歡迎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user/angelacheng1993 親愛的朋友,這是我拍自己的最後一支影片。 之後會轉型偏向幕後訪問一些有影響力的人、事、物。 謝謝你的支持! 敬請期待~ 開啟小鈴鐺?收一首通知! ?工作請洽: ...
黑人的命也是命 影響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八卦
【美國遍地烽火:我們該如何理解美國的種族不平等】
美國現在可說是「遍地烽火」,至少30個城市發生大規模示威、甚至是暴動,二十多個城市宣布實行宵禁,至少15州已啟動國民軍來維持秩序。
先講我們認為的重點:為什麼我們覺得台灣人特別需要在這個時候關注、理解美國現在全國性的「black lives matter,BLM」(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大爆發?道理很簡單,如果我們無法試著去理解他人所受的壓迫與苦難,又有什麼資格去要求別人來在乎我們的?更重要的是,這些事件對美國政局走向的影響深遠,對於各項外交政策議程影響也相當大,我們絕對必須要了解這樣的脈絡。台灣的對美關係是最重要的外交關係,所以了解美國社會當然是必要的功課。二分法或者過於簡化的論述是要避免的(例如:有些人支持川普是因為他對中國強硬,但我們不需要在他的國內政策與立場等方面直接全盤接收;又如,有些人覺得「反歧視」就是親中行為,事實上完全不是如此)。
這次的引爆點「又是」過去不斷上演的狀況。
上週一(25日),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市的一位白人警察,在逮捕非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的過程中,將其壓頸8分多鐘導致其窒息而死。事件過程被清楚拍下公布上網。此事引發了許多地方大規模的集會示威,BLM的口號再度成為焦點。然而,各地卻開始出現抗議群眾攻擊警察或警察局,甚至出現許多搶劫商店的行為。時至週五,許多地方的狀況已經明顯失控。
*參考本站共同編輯的短文:https://pse.is/S8FGH
*分析這次事件近因、遠因、影響:https://pse.is/RJMTY
▍示威抗議爆發的近因
這次的事件之所以會快速延燒到全美各地,有幾個近期原因。
首先,最近有一連串非裔人士被不平等對待的新聞,都變成了全國焦點,例如非裔男子亞伯里(Ahmaud Arbery)在路上跑步,結果遭到兩名白人男性槍殺身亡,檢察官相隔兩個月,等到案發當時攝影畫面流出後,才在輿論壓力下逮捕嫌犯、展開調查(觀測站podcast第10集有談到);在3月時,黑人女子泰勒(Breonna Taylor)在自家公寓,三名白人警察以調查毒品交易為由,在沒有表明自己員警身份的情況下欲強行進入搜查,泰勒男友開槍示警,結果公寓遭三名警察開了20多槍回擊,泰勒身重8槍死亡;5/25才發生的,一位在紐約中央公園遛狗的白人女士庫珀(Amy Cooper),打電話給警察說一位非裔男子對其性命威脅,只因為對方請她把狗鏈栓好(美國許多公園都有規定,溜狗必須上鍊)。這幾個月來類似事件有不少,這些挑動種族之間敏感神經的事件,都成為了社群媒體上的最熱門討論話題。
在這些眾多造成此次全國性失控抗爭狀況的因素中,或許最具影響力且火上添油的,就是此次美國嚴重的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一方面是由於大家都待在家中,所以社群網路上的訊息比以往更容易引起矚目;另一方面,疫情對人們生活影響巨大,截至目前已超過四千萬人申報失業,經濟大受打擊,許多人的生活變得極度不穩定,而少數族群就是受創最深的一群人(黑人死亡率是白人的四倍)。封城兩個月之下,現在只是各種民怨一次爆發出來。
而警方在面對大規模群眾時的處置方式,也讓示威群眾整個激化。包括朝群眾發射催淚彈及橡膠子彈、警車衝撞群眾,還有在全國直播的狀況下,把CNN記者上銬帶走。示威遊行開始之後,除了原先和平集會的人群之外,也開始有各個群體在推波助瀾,其中包括各種極端主張的團體,例如無政府主義者(否定政府存在的正當性)、主張暴力抗爭的團體(如「反法西斯」的組織),當然也有想要趁火打劫的人們,甚至也有白人至上論者鼓動攻擊少數族群街區。
這些不同的群體呈現出的樣態很多元,絕對不能用二分法去概況,例如哪種族群就一定支持哪種主張。
川普總統在這當中的一連串推文也是讓民意更加兩極化的主要推手之一,例如不斷發文對示威者嗆聲,而且在推特上一開始似乎刻意地將「和平的集會」和「主張暴力手段的人」畫上等號,一直到6/1記者會才把兩者區分開來,但主張要出動軍隊去「鎮壓暴民」,用最嚴厲的手段對付暴力。他甚至還曾經發文對著示威群眾挑釁,說要「放狗」以及使用先進武器對付。當地的首長,包括華盛頓特區市長(民主黨籍)以及馬里蘭州州長(共和黨籍),都直白地叫總統說如果沒辦法安撫群眾,就不要再講話了。在週五的時候,白宮前面群眾聚集,川普還曾一度被帶到地下碉堡避難。事實上,從川普開始競選以及上任至今的各種言行,可以說是從來沒有把少數族群的權益放在優先位置,他從來不曾在意那些反對他的人們(例如這幾天的推文和記者會都在針對暴力行為,而沒有回應到少數族群們要求的司法正義。他甚至常常主動去煽動更多的對立情緒,這樣的作風可以說是「始終如一」。
在這樣的混亂狀況中,外來的資訊戰也開始活躍起來。美國參院情報委員會代理主席盧比歐(Marco Rubio)指出,推特上面有大量外來的異常訊息。中國很明顯地趁機大外宣,大力炒作美國比中國還要爛等風向。中國外交部華春瑩更是不斷發文諷刺美國,甚至引用佛洛伊德窒息死前苦苦哀求喊出的「I can’t breathe」來回應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譴責中國對港作為的文章,在道德感上可以說是毫無下限。今天(1日)還在推特上發了「all lives matter」(所有人的命都是命),試圖想要平復前一則爭議推文,殊不知,這個口號可是美國白人至上主義者的口號。不懂口號亂用就算了,如果all lives matter的話,那中國對於新疆、圖博?香港黑警?是不是該有所反省?目前可以看到社群平台上出現許多導往特定風向的文章,而類似的資訊戰,先前俄國也曾經大力介入過(https://pse.is/SHMQQ)。
我們談到這邊,並不是在講說種族問題「都是」外國勢力炒作。共和黨的盧比歐都已經清楚地講:「這些是我們本來就有的問題,但是國外勢力在見縫插針」。他也曾推文指出,「抗議群眾有和平示威的,也有刻意要製造混亂的,我們不能隨便就混為一談。」
▍遠因:深層難解的不平等
造成抗議行動一發不可收拾的遠因,當然是美國社會長久以來深層的族群不平等。黑人族群至今仍然在「幾乎所有」社會和經濟指標上面,都處在劣勢的位置。在司法程序當中的每一個步驟(例如路上臨檢,調查過程,羈押,審判),黑人群體在每一個環節都沒有受到平等的對待(參考Vox報導:http://tinyurl.com/yayvzwoc)。而且,黑人群眾在面對第一線執法者的時候,所面對的風險也是所有族群當中最高。
長期下來,非裔人們會出現對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人性尊嚴的強烈被剝奪感、以及對政治體制無法解決他們長期困境的憤怒,以及對這整套體制信任感的崩解(推薦這篇紐時報導的中英對照文章:美國黑人們的絕望。https://pse.is/RWEH7。另外,脫口秀主持人Trevor Noah的解釋也很值得聽:https://youtu.be/v4amCfVbA_c)
類似的大型全國示威,過去發生過很多次(例如2014 - 15時開始的black lives matter全國示威),但對於狀況的改善很有限。接下來的發展就得看後續政客們的回應、公民團體們的串連和行動策略。
▍接下來的發展影響
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發展。
首先是動員的效果。當平權相關的抗爭規模愈大、影響的範圍愈廣時,更容易召喚出廣大的「一般群眾」,尤其是平常不怎麼有時間或興趣關心政治的人們。而他們最關心的議題,就是1960年代尼克森的名言「Law & Order」,川普也已經推了這則。對川普來說,示威抗議愈兇,反而對於召喚支持群眾更有利。
政治學已有許多研究討論,其實美國內部的歧視心態仍然非常普遍(https://pse.is/RG9MJ),而且在這些平權運動的過程,常引起更大的反作用力。這樣的反作用力就是近年來美國政治兩極化的主要來源。我們必須要理解政治人物們炒作「弱弱相殘」的邏輯(https://pse.is/Q667B),以及使用「民族主義」或者愛國主義語言去包裝對於平權價值的攻擊。
▍台灣人該怎麼看
最後我們想要花一點點篇幅來談談,美國的種族議題,對台灣人而言有什麼影響?為什麼我們要了解這些?
就以林書豪來說吧,很多人可能有注意到,他在疫情爆發以來做的事情,除了募款給醫護人員外,最常發聲的主題就是「反歧視」,例如反對使用川普說的「中國肺炎」來稱呼。林書豪因此被很多台灣人大罵「親中」,我們認為這是由於人們對美國政治的理解太少。
事實上,一般美國人可不像台灣人一樣知道中國的威脅是什麼,對他們來說,也沒有「對抗中國」的急迫性。然而,許多美國保守派人士(尤其白人至上論者),對少數族裔比較不友善,整個結構性的不平等也仍然存在。而許多自由派(liberal/progressive)價值觀的人們,為了減少歧視的現象,往往會比較要求「政治正確」,避免歧視用詞。在疫情期間有時就會主張要避免攻擊中國,他們的目的是要減少對「亞洲人」的歧視。林書豪的觀點就是其中的代表,而且不要忘記他是在加州這樣子自由派大本營長大的。反歧視是美國政治和社會的特別脈絡。他們反對攻擊中國不是出於國安和地緣政治上的理由,而是出於自身成長經驗。
我們要再次強調,台灣的人們在資訊接收方面,總是很難避免掉中國因素,更複雜的是,現在各種中國大外宣和「資訊戰」之下,我們看美國的方式也常常會受到中國方面訊息傳播的影響。中共官媒或者中國支持者的論述方式往往是把攻擊中共直接等同於攻擊中國人、亞洲人,然後叫大家不要歧視、不要「辱華」,而的確有些天真的美國人相信了中共的大外宣這套。(現在的大外宣則是刻意把美國的族群不平等問題拿來攻擊民主政治,試圖用「一樣爛」來掩蓋極權國家侵害人權的事實。)
然而,在美國訴求平權、反歧視,和所謂的親中與反中,根本沒有任何關聯。在美國的人們呼籲反歧視絕對是應該做的事,我們也必須要加入或者聲援這些反歧視的訴求。即使是覺得種族歧視問題離自己很遠的人們,也有必要去區分美國人的論述是在講什麼,以及要更加理解美國政治的走向。
台灣議題目前仍然是兩大黨共同支持的議題,這點可從幾個台灣相關法案都獲得壓倒性支持而通過來看。然而,當美國政界菁英們因為族群平等這樣的深層問題而激化對立的時候,我們更需要小心平衡意見的表達,避免被歸類到「種族主義者」那一邊。
✨ 支持獨立內容,贊助觀測站:https://pse.is/MG557
【 收聽 】
➤ SoundOn:https://pse.is/QSLXX
➤ Spotify:https://pse.is/RCQ2K
➤ Apple:https://pse.is/R2RXV
➤ Youtube:http://yt1.piee.pw/S43FG
黑人的命也是命 影響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八卦
中共的網路戰,在臺灣導向特定候選人失敗之後,似乎改變了操作模式。支持特定候選人,很容易被發現,也造成反效果。
就我自己觀察,後來的變化就如在美國操作的一樣,他們變成喜歡煽動對立,添加情緒與仇恨,並營造台灣很亂、沒有秩序、民主不好的策略,一有社會議題就見縫插針,一有不同意見可利用,就馬上上綱上限。
原來這樣的操作模式也到了美國,他們或許不一定要拜登當選,但一定要讓美國人覺得國家分裂、沒有希望、分崩離析。利用進步知識分子的自省,以及一般人的憤怒,檢討並厭惡自己的國家與政體。
「今年夏天,推特(Twitter)與其他社群媒體平台出現一些「網友」熱衷批評美國政治和社會。乍看之下這些內容與一般推文並無二致,但偶爾冒出的中文字露出了馬腳,原來這些「網友」是機器人或水軍,背後藏鏡人是與中國有關的團體。」
「這些貼文也沒有明確黨派傾向,同時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和「警察的命也是命」(Blue Lives Matter)活動。貼文並經常分享「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微軟國家廣播公司(MSNBC)等真實新聞來源,再附上強調種族分歧、美國不平等的貼文。
澳洲政治分析家暨中共全球影響力專家加諾(John Garnaut)對此表示,中國並非複製俄國作法,而是「改變目的,不猛烈衝擊」。換言之,中共要從內部改變或顛覆美國,培養對中國的正面看法,凸顯美國境內的紛亂。」
黑人的命也是命 影響 在 Angela Charlotte Cheng Youtube 的評價
紐約的黑人抗議、暴動還原現場?!
歡迎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user/angelacheng1993
親愛的朋友,這是我拍自己的最後一支影片。
之後會轉型偏向幕後訪問一些有影響力的人、事、物。
謝謝你的支持!
敬請期待~
開啟小鈴鐺?收一首通知!
?工作請洽: angelacheng1993@gmail.com
社群網站 Say Hi: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raidsmissio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raidsmission/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angelacheng1993
-甜兒(@braidsmission)
#黑人抗議 #黑人遊行 #人權抗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AYv_9CTsys/hqdefault.jpg)
黑人的命也是命 影響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0月2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7Lguvwmqoc0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因應最新經濟情况」,考慮暫停一手樓空置稅立法,發展商當然高興,可是當局就此讓立法無疾而終,做法是否恰當,值得商榷。疫情打擊經濟是不爭事實,然而樓市並未出現顯著下調,樓價比起歷史高位僅下跌約5%,疫下環球低息,本港房屋需求強烈,供應卻持續緊張,根據官方數字,一手私樓空置單位過去兩年持續增加,當中除了豪宅,亦有針對中產市場的一般單位,發展商看好疫後樓市,「惜售」情况有可能變本加厲。政府最初推出空置稅,為的是打擊囤積居奇、增加房屋供應,目標不應有變。本港樓價高企,主因是土地房屋供應不足,部分發展商眼見樓價「長升長有」,即使新樓落成,也不願大舉出售單位。
蘋果頭條
關係全球局勢及中美關係、被形容為有史以來最重要選戰的美國總統大選,尚有半個月便正式進行投票,現任總統特朗普與對手拜登的選戰越趨白熱化。《蘋果》記者抵達武漢肺炎仍然肆虐的美國多個城市,包括關鍵搖擺州份等直擊當地拉票活動、聽聽選民心聲,及當地香港人、華人對大選的取態,今日起作多日報道,首站將直擊「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發源地明尼蘇達州,了解運動對當地民意的影響。過去近半年示威不斷的明尼蘇達州最大城市明尼亞波利斯,至今抗爭尚未功,採訪當日該市便有大型集會向政府表達不滿。有當地抗警暴組織形容,不少運動支持者或會支持拜登,因認為特朗普在處理黑人運動上表現太差,但拜登以往有種族歧視前科,故即使他上場亦不期望帶來太大改變。
東方正論
政府強推明日大嶼人工島填海工程,不但投資龐大,掏空庫房,而且落成之期遙遙,肯定遠水不能救近火,這項目拋出來才兩年多,應該從長計議,但高官卻急不及待,極之想短期內拍板動工。這種基建工程,一等一大事絕對急不來,有些小項目可以先發展,政府卻不屑一顧,像水上的士服務,一拖十九年,仍然未能面世,如此進度,教人怎能相信政府辦事效率?港府在二○○一年初次提出設立水上的士,連繫維港內的景點,作為吸引旅客的特色交通工具。
星島社論
為協助公屋居民置業,房委會近年推出綠置居計畫,鼓勵他們遷出原有單位。惟本報發現,每年從新近落成公屋單位撥出的「綠置居」,銷情慘淡,於今年推出柴灣蝶翠苑及青衣青富苑,涉及近四千伙,「去貨」異常緩慢,揀樓三個半月,已邀請八成家庭客揀樓,惟截至昨日僅售出約四成單位,尚餘二千多伙未售,全屬中小型單位。身兼房委會委員的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預料,今年的銷售進度受到疫情及經濟下行等因素衝擊,料家庭客以至單身人士均不足以購入全部單位,造成滯銷的情況,貨尾很大機會需要首次留待翌年再售。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指出,明年還有新一批單位應市,擔心未來累積大量單位落成後仍未獲買家購入,而成為空置單位,直接拖長市民輪候公屋的時間。
經濟社評
港府本周五再次力爭立法會批出撥款,開展明日大嶼的前期研究,牽一髮可動全身。若此大型填海項目能夠上馬,不僅可確保長遠土地供應和發展規劃,亦能增加官方跟發展商丶擁有土地等機構的洽談籌碼,甚至有可能倒逼對方加快釋出部分閒置土地,有利中短期樓宇供應,回應市民置業需求。據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報告估算,本港2026年的房屋供應缺口將達至少108公頃,2046年更會倍增至230公頃。明日大嶼規模達1,000公頃,若能按原初進度2025年開始填海,最多可建26萬個住宅單位的交椅洲首期,2032年便可開始入伙。前房協主席鄔滿海早前指出,港府難以控制私人發展商的營商或推地策略,故此更應該靠填海,又或土地改劃,自主增加供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Lguvwmqoc0/hqdefault.jpg)
黑人的命也是命 影響 在 美國大選:「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如何影響選舉? - YouTube 的八卦
從地方政治到總統選舉,「 黑人的命也是命 」運動極大撼動了美國的政治版圖。 BBC News 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 訂閱BBC New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