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最近幾場香港隊比賽的表現,球員們靠鬥志高昂,為港足捱過了一步又一步。
但我看後,仍然對港足近年發展耿耿於懷,想在這𥚃分享一下。
足球,不能每次憑鬥志和運氣作為評審,技術和體能的基本原素才是真正的實力。
香港足球,即使有了鳳凰計劃,在實力上改進仍是騷不到癢處。
想起七,八十年代的香港足球水平和現時比較,現時的足球比起以前可能是沒有退步,但卻是沒有進步。
鄰近亞洲國家如日本,泰國甚至乎越南,印尼等的足球水平,在這三十多年卻進步了很多,我深信要令一個地區的足球水平進步,需要一個十年至十五年的完善長遠發展計劃,由零再開始。
首先解決訓練場地嚴重不足問題,希望足總認真跟進和說服政府要提供足夠訓練場地作足球發展用途,現在仍然是極不足夠!
另外需要聘請有國際經驗的技術總監(不能由總教練兼仼)及多名青訓教練及體能導師,技術總監要落實訂下及安排一個由8歲至16歲的長遠青訓計劃。
我不是說現時香港的本地訓練教練的方式不好,但是我總覺得如果香港的年靑教練能夠跟隨一些具有國際經驗豐富的教頭實地學習,視野會更加廣闊,亦能夠令他們知道及學習現代足球訓練方式及制度與現時本土的有什麼分別。
日本在90年代,足球也是由零開始,當年他們聘請了多名巴西及歐洲的著名教練,要求本土的教練跟隨他們學習,經二十多年後日本國家隊教練甚至乎大多數日職球隊的教練已是日本本土人。
現時香港的青訓,每星期只練兩節,每節只有60至90分鐘,而亞洲足球進步的國家,他們每星期練習5課,強度追上職業足球水平,並且有由中學及大學足球隊的高水平訓練接軌,所以每年都能夠訓練出很多表現出色的球員供應職業球會。
如果政府真的想支持香港足球發展,一定要和足總時常溝通,䀻請外國經驗豐富的顧問公司,訂下一個最少七至十年的發展計劃,落實聘請一些具有國際足球發展經驗的人才加盟,香港的足球水平才能有機會進步,而不是好像現時情況,足總的角色是見一歩行一歩,只有架構沒有嚴格監管,重點是:足總仍然沒有一個清晰及政府完全同意和支持的長遠發展規劃。
如果是這樣的話,倒不如取消現時有名無實的職業足球,變為原來的業餘聯賽,政府幾年後不再撥款撥地加建足球場,怎至乎可將原有他們認為多出的球場改變為發展地產項目用地,將香港成為一個只有炒買地産,金融而沒有發展體育及文化的特區 - 還是,事實根本一直都是這樣,只是我們一班人對香港足球未來的癡心妄想?
鳳凰聯賽香港 在 Steven Lo Facebook 八卦
最近陳偉豪在他的FB寫了一編有關 '香港隊選兵抉擇 ' 的post,看過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這個話題的看法。首先我覺得香港足總是有責任定立一個長遠發展香港足球的指引及計劃,給予香港隊總教練/足球技術總監和足球發展總監,讓他們清楚知道長期足球發展方向,怎樣去訂下香港隊最少五至七年的訓練計劃及目標。
自從香港政府撥款支持鳳凰計劃至今,政府及香港馬會現在每年花大約數千萬元投放在足球發展,但換來有什麼成果呢?
回想這七年來香港的足球水準沒有見到有很大進步。青訓工作亦因為沒有清晰的指引下做得很差。年薪3百多萬的足總陀手(行政總裁 ),從來沒有聽過他有交出什麼長遠發展香港足球 (包括青訓,香港隊和超級聯賽)的計劃書,也沒有聽過他對香港足球發展的Vision,他亦從未替盃賽賽事覓得任何贊助。 但不知道為什麼足總董事局在這幾年也沒有發覺到和檢討以上問題?
談回香港隊的情況,因為沒有一個長遠的計劃和目標,亦在沒有監管及清晰的指引下,香港隊教練近年只為了尋求有好成績,選入大量巴西,西班牙,非洲及國內的入籍球員,作為香港隊的主要骨幹,我個人絕對贊成香港隊可以選入籍球員,但不希望見到早前在正選陣容裏,只有兩至三位是本地球員,其餘的全部是年紀不輕的入籍兵。我認為教練選入藉球員應該有個限額,如只選用3名或4名有經驗的,其餘就重用本地土生土長的年青球員,令他們能夠吸取多些對外隊比賽經驗,從而水凖亦會相計地提升及進歩。雖然有人覺得這樣做會令香港隊的比賽戰績更差,但我覺得這幾年香港隊的成績也不見得特別好,世界最新排名已經跌到143位,比中華台北135位還低八位,而足總每年花費好幾百萬元薪酬,聘請幾位香港隊教練,原來他們主要是用來訓練一班大部分超過三十二歲的入籍外國球員,真是一個天大笑話.......
我相信香港球迷絕對可以忍痛放棄未來至少一至三年的成績,而去換來培養出一班優秀的本地年青球員,令香港隊更有代表性及更有歸屬感,這才叫發展「香港足球」。
鳳凰聯賽香港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國際政治運動場]「鳳凰計劃」之後:香港足球排名低於哪些地方?
香港足球總會自2011年落實「鳳凰計劃」改革香港足球,去年又提出「力爭上游萬眾一心五年計劃」,定下指標要港足在五至十年內,躋身世界排名前100位、亞洲排名前10位,以及獲得2020年奧運會決賽週入場券。
然而無論球圈內外,都知道這是比達到普選難一百倍的夢。
在國際足協4月份公布的世界排名,香港下跌至全球167位,逼近2011年的169位最低點,有了「鳳凰計劃」,卻差點創出新低。據《香港獨立媒體》一篇題為「鳳凰折翼 港足列最低檔次」的報道,港足的世界排名下跌,其中一個原因與足總去年沒有積極安排國際比賽有關,這也為足總高層所反覆強調。文中提到「香港在2014年只曾安排4場比賽,2013年時撇除亞洲盃外圍賽更只得2場」,反觀文中舉例的中國和菲律賓,2014年各安排了10場國際友誼賽,後者2005年排名低至191,現已大幅上升至139(排名更新至2015年4月9日)。
但在這些統計學的因素以外,排名在香港之上的,難道就沒有其他值得借鑑之處?自然不是的。例如上期本欄提到的不丹,長期在國際足協排名包尾,但經過3月在世界盃外圍賽「雙殺」斯里蘭卡,居然一下子從榜尾209位躍升至163位,已經比香港要高,也勇奪4月份「最佳進步獎」。本期我們不妨再介紹另外兩支後來居上、現在排名在香港之上的隊伍:阿富汗及庫拉索。
阿富汗:加濟球場與加濟刑場
根據國際足協4月公布的排名,阿富汗排第134位,自2011年至今攀升近60名。阿富汗在美軍協助下,在2001年推翻塔利班建立共和,雖然局勢仍然不穩,但總算有機會發展足球運動,甚至以此團結人民。
足球對阿富汗人民的意義,要從首都喀布爾的加濟球場說起。加濟球場早在1923年建成,「加濟」(Ghazi)意指「英雄」,讚譽二十世紀初帶領阿富汗打贏「第三次英阿戰爭」並取得獨立的君主阿曼諾拉汗(Amanullah Khan)。由於阿富汗位處英屬印度和俄羅斯帝國之間,一直是大棋局的磨心,但直到塔利班掌權,足球一類由西方國家引入的體育運動才被禁止,加濟球場變成公眾刑場,草地上滾動的不是足球,而是人頭。阿富汗流傳一種說法:「加濟球場的草皮由於染血太多,才會長年寸草不生」。
不知道是否因為這傳說,加濟球場在2011年完成翻新重建後,草皮、泥土被整幅移除,重舖上人造草。重建開幕式在阿富汗奧委會主席、美國大使等見證下,舉行了兩場表演賽,包括一場女子足球賽事。女性不必再穿「察督里」(chadri)包裹全身,可以穿起球衣馳騁球場,被視作阿富汗擺脫極端主義的象徵之一。
也許由於政治無甚可為,阿富汗政府及足協近年相當積極推動足球發展,阿富汗國家隊也不時取得好成績,例如打入2011年南亞足球錦標賽(2011 SAFF Cup)決賽,雖然大敗予東道主印度,卻是阿富汗重新亮相國際賽的里程碑。2012年,阿富汗足協成立該國首個全國聯賽Roshan Afghan Premier League,由國內最大廣播公司贊助,賽事全國轉播,隨即引發一股足球熱。
去年8月,阿富汗足總宣布以躋身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決賽週為目標,同時公布與日本體育大學的NITTAI專業足球學校達成合作協議,阿富汗國家隊各梯隊成員可赴該大學接受足球訓練,以至體育管理、運動醫學等高等教育課程,全面為阿富汗足球培育人材。這種合作也將成為阿富汗球員外流的跳板,也許未來有機會在日職聯看見阿富汗面孔,亦為可知。相較下,香港難得有球員自費到歐洲外闖,卻因為護照問題遇上障礙,更見諷刺。
庫拉索:拒絕皇馬的庫拉索名宿位於加勒比海南部的庫拉索
(Curaçao)為港人陌生,但在國際足協4月份排名為148,也超過香港。庫拉索原屬荷屬安的列斯群島,群島年前解體,庫拉索獨立成為荷蘭的「自治國」之一,面積約444平方公里,人口僅14萬。觀乎其2015年以來參與的國際賽,先是「ABCS錦標賽」,即四個原荷屬安的列斯群島的島國互相廝殺,以及在世界盃外圍賽兩回合對排名171的蒙特塞拉特,自然較容易得積分。但再看其本土出產過的球星,卻能發現這排名已是偏低了。
先談庫拉索國家隊的新任領隊,原來是大名鼎鼎的荷蘭名宿古華特(Patrick Kluivert)。他出身阿積士,效力過AC米蘭、巴塞隆拿等國際級大球會,40個國家隊入球記錄在2013年才被雲佩斯打破,在去年巴西世界盃擔任荷蘭國家隊教練雲高爾的副手。球圈一度盛傳他會跟隨雲高爾加盟曼聯,最終卻執起庫拉索國家隊教鞭,原來他除了蘇里南血統,母親正是來自庫拉索,也就是說要不是選擇了荷蘭,完全可以代表庫拉索參賽。須知蘇里南、庫拉索等,近代為荷蘭國家隊供應了大量頂級球員,包括古烈治、列卡特、戴維斯、施多夫、哈索賓基、古華特等等。若只論血統、不論他們自幼在荷蘭本土訓練成長,「ABCS群島」甚至足以跟世界足球強國相提並論。
第二位更加不得不提,就是庫拉索足球史、甚至是國家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在1944-55年間代表國家隊35次的門將哈圖(Ergilio Hato)。庫拉索國家隊的黃金年代在1940、50年代,1946年,庫拉索為慶祝國內足協成立25週年,邀請了阿魯巴、蘇里南、哥倫比亞球會巴蘭基亞青年、荷蘭球會飛燕諾等進行錦標賽,結果庫拉索贏出所有賽事,包括4:0大勝飛燕諾,並保持整項賽事不失球。1946年,庫拉索與荷蘭本土為促進關係,實行「足球外交」(嚴格來說是王國「內交」),遠赴荷蘭訪問三個月,踢了9場友誼賽,再與飛燕諾踢成3:3。哈圖的表現吸引眾多歐洲球探注意,阿積士、飛燕諾以至西班牙皇家馬德里都向他發出邀請,但他一一拒絕,堅持返回家鄉,繼續在航空公司任職,工餘效力國內球會CRKSV Jong Holland,並渡過整個足球生涯。庫拉索在1950年奪得中美及加勒比海錦標賽冠軍、1955年奪得泛美錦標賽季軍,哈圖也是主要功臣。如今庫拉索國家足球隊的主場,命名為Ergilio Hato Stadium;庫拉索的首都機場,也命名為Hato International Airport,這可是足球明星極少數的特殊待遇。
換了是香港,雖然出產過球王李惠堂,但不要說機場,連更衣室也不見得會以他命名。「鳳凰計劃」十年後,香港足球又會怎樣?
沈旭暉 Sportsoho 運動版圖 2015年6月
延伸閱讀:丹麥的香港隊-法羅群島
https://www.facebook.com/…/a.9755599291448…/80066551663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