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吃掉吧]
昨晚西上環之戰,警察和示威者對峙駁火足有4個半小時,從高速公路打至橫巷窄街,從天橋射擊演變成搶奪高位互相突襲,從大抓捕到運用火種作為武器.催淚彈從警方的槍枝四方八面射出來,有一刻記者也感到麻木,只能調整心態,「讓子彈飛」.
戰線在香港島西邊開打,長達1.5公里.每一場抗爭的特色,皆與社區衍生一種微妙的化學作用.中上環是香港最老的社區,有不少海味店和小吃店,舊唐樓民居密集.沿山而上的斜路更是一大特色。
現在警察和示威者,產生了一種病態的依戀,相生相剋.整個下午,千計遊行人士湧出港島不同區域的馬路,銅鑼灣、灣仔,但很快,大家都知道,只有西環中聯辦附近才駐重兵,示威者於是像潮水湧向西環,由於臨場調動,沒有像之前行動般有大量物資支援.
示威者現在會就地取材,只要有六角匙,紙皮,膠瓶,就自制盾牌,或從路邊拆毁路牌.但我也看到站前線的年輕女孩,拿起一把粉紅色帶碎花的摺傘,反起支架就是她的武器.
某程度上,運動已經變成一場「士氣」而不是「武器」之爭.有幾幕,數十個示威者藏身漆黑橫街,以兩邊建築物為掩護,我走近,震耳欲聾的是自我激勵士氣的聲音:有人拿着鐵枝毃打馬路,有人毃打空的巨型水瓶,有人以擴音器發出高低音頻如警報的聲音,夾雜着各式廣東話粗口,催淚彈的餘煙之中,示威者以綠色激光和大光燈射向警察.就算裝備不足,但只是氣勢也奪人.黑色的人影,背光的陣營,好有一種神秘的魔幻力量.
警察呢?有人說,早前還覺得有些警員臉帶失落.昨晚,卻保持了隊型,手起刀落,速戰速決.他們學得很快,警靴上包了透明膠紙來防滑(示威者會在地上灑油或波子讓他們滑倒),透明長盾上遺下了之前被撥油漆的戰跡.現在,沒有人純真如初,大家都已是老兵,未有新仇,總有舊恨.
西環的斜路又窄又黑,防暴警可以整隊人向上爬,扔催淚彈,橫街窄巷也派人守住.大路入小路,即場指揮讓他們兵分多路驅進.
之前多次,埋身拘捕都釀成流血,被示威者反包圍,爭脫,血染的畫面都成為行動污點.昨日警察會整齊地忽然快跑,兩至三人一組把前排示威者按在地上制服.數十個走避不及的年輕人,動彈不得,被索帶綁手.詭異的是,其餘抗爭者知道沒法營救,只輕輕吐出一句:「沒辦法,救不了他們.」語氣裡沒有激忿,甚至沒有太多的可惜.
有一幕.警察一字排開在馬路上以長盾掩護向前推,一名站在防線嘗試介入的義工被推跌臥在地上,頭破血流,警察若向前推有可能踩在他頭上,眾人大嗌「有傷者!別向前!」,小隊指揮卻在擴音器大叫:「食埋佢!」(把他吃掉)意思是整個隊型繼續向前推,讓躺在地上的人被沒入警員陣營裡面.
這個晚上,以往在衝突線嘗試介入、制約、遊說以減低衝突的人士,議員、社工、監察者,通通廢了武功.雙方都矢志打一場硬仗,和解已經不可能,延緩和降溫的良好願望,顯得蒼白無力.
警察成功抓捕,士氣高昂,在干諾道西長驅直進向東邊進發.有一幕,大軍在橋底經過,橋上的警察向樓下同袍報以喝采聲.地面的指揮者警員,拿着擴音器大叫:「XX小隊,給我一點士氣!」群警起哄大喊,互相壯膽.
戰況最激烈的一個位置,位處干諾道中和林士街,是一個大路入小路的路口,附近高架天橋林立.躲在林士街的示威者死守,警員扔多發催淚彈、發射橡膠指彈也徒然.
警方於是走上天橋和對面林士街高層停車場.有一陣子,子彈是從地面、天橋、高樓射向橫街.但當警員以為自己控制了場面,示威者卻爬上位處更高的車行天橋,從相約十幾層樓高的高處扔雜物.
鐵枝和石頭飛到拿槍的警察位處的天橋裡.幾個大型金屬路牌從天而降,插爆路面的交通燈,險象橫生.我走上天橋,警察不斷說:「記者你們快點拍下這些鐵枝吧!」語氣裡有委屈,好像記者從不會把示威者幹的事寫出來一樣.警察昨日亦派出身穿「傳媒聯絡」的警員「招待」記者,在槍林彈雨之中指示記者要站在那裡拍攝,彷彿這裡是冷氣開放的記者會場地.
晚上十一時許,戰況到了後,數百名示威者被包抄退到德輔道中,巧合地兩邊都是地鐵站入口(或許是警方計劃之中?),明明示威者有退路,數百人還是堅守.
整個晚上,子彈、拘捕、受傷,不足以令他們離開.「我甚麼都沒有,為甚麼要走?」的稚子之語,在人潮中此起彼落.最終,警察以催淚彈推進,人潮才「依依不捨」地起從各路離開,臨行前還拾起地上已爆開的催淚彈扔向警方還擊.是鬥氣,鬥到最後一口氣.
香港市民好像已習慣這種場面.中上環老區,炮聲隆隆,我仍聽到老舊商業大廈已落閘的後面,播放着粵曲,旦腔女聲幽怨地唱出人生無常,我想像看更阿伯,以王家衛的氛圍在感受亂世中的凄美.
住樓上的街坊,穿拖鞋背心的大叔阿伯,特意下樓看熱鬧,嘆口煙,看催淚煙.星期日休息的外傭,在廿四小時麥當奴的玻璃後,興奮地用手機拍攝這一場第一世界的戰爭.
唯獨一位身型微胖的中年男士,獨個兒倚在西環海旁的民居地下,看着干諾道中那些防暴警察的身影,臉上的表情頗失落.我上前跟他聊,他說,自己就住在西營盤這間民居樓上.他不是來趁墟,語氣淡然但唏噓:「我的兒子在裡面.」
原來他那位剛大學畢業的兒子,今天堅持要上街,父親阻也阻不了.我問他怎樣想,他慢條斯理的說着,每一個字都從肺腑裡吐出來:「他是成年人了,有自己想法,兒子和我性格一模一樣,不愛出頭,盡可能也忍氣吞聲,他都按捺不住,要出來,你說,可以怎辦?」這位失落的爸爸,他那孤獨的身影,站在西環海邊夏夜的晚風中,顯得特別悲涼.
同時也有5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街坊小店,從來都只是做鄰舍生意,由早餐A到碟頭飯,日夜如是,堅守多年,面臨結業,卻因為太子爺浪子回頭,令小店不再小,衝出界限,跨區發展。由流浮山走到慈雲山,除了是榮記老闆娘Polly姐的愛情故事,亦是扭轉這間小店命運的關鍵。 金蠔 VS 蠔豉 「羅撚蠔」,在流浮山經常聽到的三個字。驟耳聽,似本土...
「香港粗口金句」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香港粗口金句 在 譚蕙芸 Facebook
- 關於香港粗口金句 在 黃之鋒 Joshua Wong Facebook
- 關於香港粗口金句 在 King Jer 娛樂台 Facebook
- 關於香港粗口金句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香港粗口金句 在 果籽 Youtube
- 關於香港粗口金句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香港粗口金句 在 粗口金句的八卦,YOUTUBE、PTT和Yahoo名人娛樂都在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香港粗口金句 在 粗口金句的八卦,YOUTUBE、PTT和Yahoo名人娛樂都在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香港粗口金句 在 香港特別行政區特首口快講粗口2022金句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香港粗口金句 在 粗口句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香港粗口金句 在 粗口句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香港粗口金句 在 黃之鋒 Joshua Wong Facebook 八卦
【全民街站 —— 當街坊居民問我國際制裁進度】
「哇,岩岩先見到你開記者會,咁快嚟到彩虹度開街站既?」
「民意戰好緊要嘛,叫得大家全民街站,當然自己都要一齊幫手架啦!」
「鋒仔見你國際線咁忙,呢啲派單張粗重野我地搞就得啦,唔洗你做啦……」
「我又唔係咁覺得,國際線接觸記者議員官員緊要,但作為政治人物,落到條街先感覺到個氣氛。」
從華府向《路透社》同埋《彭博》放風,到美國總統特朗普開記招,都不過係三日既事。呢段時間,國際戰線既節奏,快得難以想像,工作量同難度更相比起上年,完全兩個層次。
咁樣日日夜夜應對全球傳媒訪問,根本就係「用生命值硬接」,但點解仲要落街擺站,係因為落到區裡面同大家交流,就更會體會到民情,大家所著緊既事情,推動完國際外交政治到落區交流,係好震撼既。
可能大家唔會想像到,但就係一個彩虹拎住完兩袋餸既師奶,頭先下晝追住問我官員制裁名單有邊個,昨日朝早就有個返工OL喺觀塘問我,白宮幾時開記者會出招,話美國佬就算未必真心幫香港,都要借外力夾中共。
前日藍田先最爆,有個望落唔多好和善既中年啊叔,走來想同我傾計,一開始以為係果種想鬧我既藍絲,點知講多兩句,就係問話會唔會爭取取消聯繫匯率,同我講話:「習近平夠疆咪同我地攬炒,反正香港被佢搞到雞毛鴨血,我去到呢個年紀就算有包袱,都睇唔過眼……點都要拉北京落水」
國際線,過去大家可能會覺得離地,好似網上連登之類有幾多討論都好,落到街嗌咪時,都唔會突然講咩制裁、人權民主法、天下圍中果類野,但隨著國際槓桿成為香港拉倒國安法,至為關鍵既工具,我都好享受落到街派單張時,同各位街坊居民一齊,去分享國際戰線既想法。
和你抗爭,我很愉快。
————————
儘管拉人封艇,取締眾志不再是空談,留一口氣,點一盞燈,拜托大家幫忙延續國際戰線血脈:https://bit.ly/DemosistoBackup(是次籌募以美金結算)
存亡號召,絕不撤退。
————————
🎥 http://www.youtube.com/香港眾志Demosisto
📷 http://instagram.com/joshua1013
📱 http://t.me/DemosistoOfficial
💰 http://demosisto.hk/donation
🏃🏻♂️ http://demosisto.hk/joinus
————
不屈火苗 存亡號召 Ballot, or Bullet
黃之鋒 Joshua Wong・觀塘願景 - 梁凱晴 Jannelle R. Leung
香港粗口金句 在 King Jer 娛樂台 Facebook 八卦
藝人黃翠如早前響應自拍向消防致敬行動,點知秒速delete咗張相。原來係因為翠如bb面帶笑容,比網民覺得佢對殉職消防員唔尊敬,所以比網民鬧到爆,翠如唯有急急刪post。
今日翠如bb出席活動,解釋番光速del相嘅原因,原來係因為有一個網民係咁用粗口鬧佢。翠如bb自言對粗口非常害怕:「好驚粗口,對我來講有傷害,好心痛,呢度係香港,任何意見都可以,但粗口就唔得。」
不過翠如好快被網民踢爆虛偽。有網民係本post留言指,翠如當年拍攝有線節目時,說過:「人生有些時候,難免好想講粗口。」早前吳若希爆粗鬧網民,翠如亦有力撐:「我也是普通人,粗口在這時候,用得正確。」仲圖文並茂!今次翠如會點解釋呢?
其實另一藝人傅穎亦有類似經歷。2008年,傅穎接受訪問時,指自己唔會講粗口:「在中學時,試過在廁所對自己講了一句『仆街』,之後嚇到成個人打冷震,從此便不敢再試。」傅穎這段膠力十足嘅經歷,仍然為網民津津樂道。
如今,傅穎終於遇見知音人翠如,相信可以結成金蘭姊妹。
香港粗口金句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街坊小店,從來都只是做鄰舍生意,由早餐A到碟頭飯,日夜如是,堅守多年,面臨結業,卻因為太子爺浪子回頭,令小店不再小,衝出界限,跨區發展。由流浮山走到慈雲山,除了是榮記老闆娘Polly姐的愛情故事,亦是扭轉這間小店命運的關鍵。
金蠔 VS 蠔豉
「羅撚蠔」,在流浮山經常聽到的三個字。驟耳聽,似本土粗口,但人家沙井話「金蠔」叫法,親切得多。蠔,可以有多種食法,本土蠔生食,被群起而攻之,但如果嫌薑葱、砵酒、酥炸太平凡,可試試蠔之鄉沙井人傳統食法,由插杆養蠔起計,養足四年,再生剝風乾日曬一至兩日,令蠔身保留80%水分而裙邊略帶金黃,呈半濕半乾狀態,就是上等「金蠔」。
「金蠔」和「蠔豉」不同之處,除了身價,肉質亦有大分別,蠔豉要曬上四至五天,水分保留20%以下,肉身不會太肥而乾身。「金蠔」煮法簡單,兩邊輕煎金黃色,幾分鐘後上碟,沾上砂糖,配着冒煙白飯一流。(配砂糖據講可以辟走蠔澀味)
傳統食法好,但放在已經傳統到有點殘舊的慈雲山茶記,未必成為大眾口味,當愛的故事上集正面臨結業危機,太子爺李耀榮(Ray)剛好回來接手,憑着媽媽Polly姐的家族蠔業,發展愛的故事下集,以「金蠔煲仔飯」將小店起死回生。「細個一放學就落茶餐廳幫手,同學去玩,我就趕住返鋪頭切麵包,沖華田,唔憎就假啦。」對阿Ray而言,家人經營食店,簡直係是童年惡夢。「成日屈喺間鋪,一個星期開足七日,年初二、三就開門,喺鋪頭多過喺屋企,你話有乜理由一畢業唔搵工走。」
好景不常,Ray出走後做過跟車、做過攝影師,經營過小生意,風光過後,輸得一無所有。回到起點。「當日我返嚟茶餐廳,媽咪無講啲乜,直到我講咗句,返嚟幫手好唔好?」媽咪望住我,好簡單答:「好!」對Ray而言,這個簡單的好字,令他百感交集,窩心得差點流下男兒淚。曾經往外闖,見盡人情冷暖,還是回到家,才有實在的安全感。
廚房雖小,鬥志卻很大
人生總有高低潮,最難聽的說話都聽過,「有朋友見我衰咗,要返榮記,睇死我唔得,咩死廚房佬,撈唔掂,踎喺廚房一世啦!」冷嘲熱諷,的確可以令人磨滅鬥志,但偏偏Ray卻要成為最失敗的成功者,廚房雖小,鬥志卻很大,「我當時諗,我唔可以俾人睇死,唔成功無所謂,但至少,要俾人知道,我係有實力,就算輸唔緊要,反正我已經無嘢可以再輸。」
一個砂鍋,改變一生
Ray回到榮記,很快就熟習環境,畢竟在此度過廿多個寒暑。最初只是跟餐牌做,慢慢就想改變了,畢竟還年輕,當然想有突破。「諗過好多方案,例如加燒味,但諗深一層,就知唔work,點做都唔夠大集團好,左諗右諗,最後就諗到做煲仔飯。」原因簡單,Ray覺得香港有水準有風味的煲仔飯很少。
起死回生,再重生要做色香味俱全的煲仔飯並不容易,排骨、滑雞、臘味是經典,但無特別,「有次喺屋企食飯,攞啲金蠔出嚟煎,就係咁,俾我諗到用曬乾過嘅海產做煲仔飯,金蠔有海水鹹鮮,唔需要添加調味,已經鮮味突出,加埋白飯,嗰種香氣,未食已經口水流。」
兩母子試完第一個製成品,覺得不錯,當Ray定價過百元,兩母子就各持己見,「媽咪覺得過百蚊個煲仔飯,唔會有人專登嚟慈雲山食,但我覺得,香港人對食好講究,只要質素好,就會嚟。」有麝自然香,跨區都有捧場客,加上Ray的外公生前在流浮山做蠔業,有些江湖地位,要拿上等貨並非難事。既然貨源穩定,品質有保證,當然事半功倍。「估唔到因為我呢個煲仔飯,令外公停咗嘅蠔業又再重生,感覺好奇妙。」
輸了時間,贏了婚姻
這招牌煲仔飯,令Ray贏回親情、事業,還有愛情。「我識到我老婆,都係因為呢個煲仔飯咋,佢未嫁我之前係Food Blogger,咁啱有次朋友食飯,我請佢嚟試食,之後就一齊咗。」婚後更生了個可愛囡囡,良緣天注定,婚姻竟然可以靠煲仔飯?!
冬天必食煲仔飯,對我們而言,是溫飽是滿足果腹之慾,對慈雲山榮記而言,挽回面子,也贏得食客掌聲。
採訪:馬小玲
攝影:謝致中、邱覺達
榮記茶餐室
地址:慈雲山毓華里12號地下
電話:2328 9232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 6:30am-10pm、星期日6:30am-6pm
詳情: http://bit.ly/2UvawA5
註:煲仔飯6pm後供應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香港粗口金句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台灣街訪|台灣人點分香港人同大陸人 兩地男團ERROR vs MIC 靠肥仔對矇豬眼估錯晒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這句說話,自古以來已經有。疫情下,台灣閉關一年多了,街頭少了陸客團,但同時多了香港人移居台灣。台灣人會不會覺得,香港人其實和大陸人差不多呢?
今次《果籽》來到台北西門町街頭,訪問了三十多位台灣人,他們大部份都認為,單以外表判斷,很難分辨香港人、大陸人和台灣人。但是,三地說話口音分別很大,只要一開口說話,就很容易判別居住地,例如香港人講廣東話,大陸人較多翹舌音,台灣人說話比較溫柔。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514/MSU3IBESKFDJ7IXD62XTY4WAYA/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Error #MIC #肥仔 #台灣 #街訪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香港粗口金句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魚蛋,將廉價魚剝皮拆骨打肉,化腐朽為神奇。王老太,王林記魚蛋粉靈魂人物,粗壯爽朗;年輕時是個美人胚子,困頓苦學至中三,在六十年代殊不簡單。
「我有個老師說,人的遭遇講你出生的環境。龍生蛇竇,你就當蛇,蛇一樣的遭遇;鳳生雞巢,你最叻也在雞群,飛不到哪裏。」68歲的她,從沒飛出筲箕灣,和魚蛋糾結大半生:小時在魚蛋檔劏魚;24歲嫁予魚蛋佬,做魚蛋軋斷三指;後來魚蛋佬變醉酒佬,工場與店,她苦苦獨撐……橫逆不息,她一一用狠勁對擊。鳳,終究不是雞;就像草根魚蛋,也蛻變為代表香港的美食。
王林記在筲箕灣東大街的盡頭,平日店外沒人龍,但由六七點早市直下,幾近座無虛席。不獨賣魚蛋粉麵,還有濃郁豬手清腸腩白飯多士;來的不是漁民街坊,就是白領熟客。王老太說,兒子阿傑認為貼名人相太老套,所以常來的發哥周潤發、方中信等全沒合照。
不過,眼前的王老太實實在在是一本魚蛋秘笈。是日清晨七點,跟她接收香港仔買手運來的漁獲。卸魚時,她已知魚新鮮不新鮮:「你看,䱛魚眼仔精精靈靈,好新鮮;倒下來那一下是雪味而非腥味,不新鮮才有腥味。」王老太中氣十足,聲大自信。
這天收了䱛魚、黑門鱔和鰽白。「竹籤(魚)我們也照打,因為現在魚很缺乏。今天有,明天不知有沒有。」她見過內地兩三層高「鐵拖」漁船,「戰艦一樣大,有先進雷達,一掃(海裏魚)就捕光了。」十多年前她發覺漁獲漸少,已置雪房,「魚多我就買多些,先冰封它,無魚了就要拉出來用。」
魚要有魚味
「做魚蛋,魚一定要新鮮。」王老太常掛嘴邊。「魚唔靚,你怎樣雪都無用,但新鮮的魚雪了,牠會有幾成靚存在。」在缺魚如休漁期,她預先冰封「撚手貨」,打魚蛋時再混合艇家釣回來的鮮魚。
今天,很多行家採用供應穩定、由越南菲律賓入口的大黃鱔,「那種大黃鱔,肉很白淨,但無味,你要放味道下去。」王老太鍾情中國海域的黑門鱔,「這種鱔魚肉鮮甜,我們潮州人很喜歡用來煲粥,放鹽和少少冬菜,那煲粥就好正喇!」如此鮮味用來打魚蛋,就不需要放太多調味料了。坊間魚蛋有些死實實,有些爽如蒟蒻,她形容「鬆化」才是正宗潮州魚蛋。人家多少會混些澱粉,她卻堅持全用魚肉不下粉,「我們喜歡幾種魚混合,譬如九棍、黑門鱔、大䱛細䱛,纖維不同;愈多種魚,俗稱的明膠就愈強。」至於魚肉混入多少水分和鹽、浸魚蛋怎樣調節水溫以致一粒魚蛋內外爽彈又鬆軟,全要歲月磨練。王老太的叔仔王炎興打了魚蛋50年,就在王林記擔大旗。
鳳生雞巢
不同魚種的纖維、黏性、魚味濃淡……王老太了然於胸,畢竟做魚蛋超過40 年,可是這並非她原來想走的路。她本名劉蘇女,祖籍潮州,在筲箕灣東大街出世,童年喪父,母親再嫁,弟妹眾多,小時候就很窮。「我們去魚蛋檔幫人免費劏魚,人家就送些魚頭魚春給我們作米糧。魚春當飯魚頭做餸,不飽,只是滯。」她想起也打嗝。
因為母親不識字,常被人欺負;蘇女誓要讀書,靠賣爛銅爛鐵讀上小學。她樣子像混血兒般玲瓏標致,成績也好,是校內的風頭躉;順利考上中學,卻交不出學費,加上家人溫飽排首位,只有去工廠打工,但仍爭取返金文泰夜校,努力讀至中三才再沒有精神兼顧下去。
「知識改變命運」終成泡影。就在失落的14歲,芳心許了同鄉小子王炎林,「我們青梅竹馬,也是初戀,雙眼盲咗!」王老太回到少女時,笑眯眯。24歲那年,患癌的母親病危,為了沖喜,二人半夜拜了王家祖先草草完婚,「媽媽心事了卻,我結婚那天她就走了。好淒涼!」
本來,丈夫在北大酒家做燒臘,沒多久轉跟他大哥學打魚蛋。「我好怕做魚蛋,因為我小時拿着石春揼魚,揼到手指全彎了。」當時她沒選擇:「嫁雞隨雞飛,嫁狗隨狗走,嫁隻馬騮通山走。老公做魚蛋,你就跟他做魚蛋。」
1979年,兩口子在山邊台(筲箕灣天后廟後山)母親遺下的山頂小木屋開設工場,做魚蛋批發。她日做最少18小時,每天吃11碗飯但體重才90多磅。「那時夜晚12點才吃晚飯,男人睡了,我還要洗衫洗尿片洗碗,兩點才睡。朝早四點五點就要起床,魚蛋我一個人浸,一個人切,一個人炸……到老公起床時,我第一批貨已經要出了。」28歲那年,因為睡眠不足,「絞魚肉,一插,插了入去,沒了一截。」她輕描淡寫,摩娑着左手三隻手指:食指和無名指指頭被削平,中指斷了半隻;今天已不當一回事。
牛的反抗
日積的勞累褪盡鉛華,88年蘇女腰痛至無法再推貨上下山,於是和丈夫商量買了東大街現鋪,前面擺十幾個座位賣魚蛋粉麵,後面做工場。兩口子從零開始,胼手胝足捱到有樓有鋪頭,她一直等待上律師樓和丈夫簽契聯名做業主,可是丈夫早已靜靜寫了自己的名字。
「為何我沒有?」有天她忍不住問。「有甚麼呀?你似甚麼呀?你似一隻牛罷了!牛耕田馬食穀。你有腦嗎?你無腦。」王老太憶述丈夫的回應,依然動氣。「就被他一句驚醒夢中人,原來我是一個無腦的女人。」抹乾眼淚,她明白不需再為這男人仆心仆命。
蘇女大解放,即刻重拾舊夢——返夜學,去英國文化協會讀Free Talk,又去劉家傑那裏學英語。家婆是個守舊潮州人,重男輕女,「我生了三個女,她已不喜歡;我讀書更加不得了。她說,你讀這麼多書為何?你想控制我王家呀!」丈夫以前打魚蛋,因魚肉要加冰,冬天尤其寒苦,習慣飲烈酒如瀘州大麯、拔蘭地禦寒。那時已上酒癮,功夫盡喪,也不忘揶揄她:「你學這麼多英文幹甚麼?東大街有幾多個鬼佬跟你說話呀?」
41歲的蘇女做到七勞八傷,於是向丈夫「辭工」。她一離開工場,丈夫無法做下去,唯有將工場和訂戶一起讓給五弟炎興。蘇女不參與批發,只負責店鋪樓面,丈夫自此再沒給她家用。「家婆教他不要過錢給我,怕我『走佬』。實在,我不捨得四個子女,不容易放棄這個家。」她於是跟丈夫「講數」:「得!你不用給我錢,但你供仔女讀書、出國留學。」丈夫對子和女總算公平,後來讓大女和孻仔放洋讀飽書。
貓狗也溫飽
2002年,王老太跟叔仔商量將王林記現鋪全做門市,在對面街另置工場。其時丈夫終日醉昏昏,店務早由她一手打理。至於4年前開大坑分店、今年9月開柴灣分店都是兒子接棒的後話,丈夫無從見證,因為7年前他「被酒浸死了」。
王老太自小命途多舛,心有千千結。45歲到志蓮淨苑學了4年佛學,種下因緣,慢慢放下從前怨恨。「兒女眼前冤,夫妻渡客船。到底是我太強,還是他太自卑?難說。對我老公恨與不恨都算數喇!總之我日日都有三枝香插給他。」她哈哈大笑。
現在,她在王林記已是半退休,主要任務是買魚收魚,9點吃過魚蛋早餐做了QC,便去筲箕灣避風塘游泳兼餵野貓野狗,風雨不改。三道防波堤不接陸地,十足孤島,上面卻有很多水上人棄養的貓狗;王老太見牠們無水又無食物,於心不忍。王林記每日都用老雞熬高湯,她就挑骨留肉,混入魚腩或牛腩碎作貓糧或狗糧。
「我餵了30年了。我們這一代,小時最緊要有溫飽。」她笑言,小時侯信基督教和天主教,因為前者派奶粉,後者派米,餓肚皮話事。因為自己困難過,幾十年來她買魚日日清數,不需買手墊支;教子女做生意,不可騙人也不可欠夥計錢。
「人又好,貓又好,狗又好,最緊要有溫飽暖著。」她慣租的小機船駛向石壆,高呼一聲:「貓!」十幾隻肥貓即從四面八方的石罅跑出來,翹首朝她喵喵叫;其他堤上的黃狗、黑狗,未待叫喚,老遠看見她,已不停搖着尾巴蹦蹦跳。
撰文:韓潔瑤
攝影:梁偉德
王林記魚蛋粉
地址:筲箕灣東大街10號東寶大廈地下A號鋪
電話:2886 0068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6:30am-8:00pm
詳情: http://bit.ly/2R7wbwZ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香港粗口金句 在 粗口句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廣東話粗口最長提供廣東話粗口最長相關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粗口金句、廣東話髒話on9、香港粗口句子... 字詞: tw粵語髒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粵語粗口又稱廣東話粗口 ... ... <看更多>
香港粗口金句 在 粗口句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廣東話粗口最長提供廣東話粗口最長相關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粗口金句、廣東話髒話on9、香港粗口句子... 字詞: tw粵語髒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粵語粗口又稱廣東話粗口 ... ... <看更多>
香港粗口金句 在 香港特別行政區特首口快講粗口2022金句 - YouTube 的八卦
香港 特別行政區特首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中,誤言一句說話,令 香港 人感覺到,有一點苦中作樂的歡笑# 香港 特別 ... 香港 特別行政區特首口快講 粗口 2022 金句.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