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正直的活著
#每一天問心無愧
#沒什麼好說的
#不貪小便宜
#勿因善小而不為
#勿因惡小而為之
★我在 IBM 公司工作三十一年,不必打卡,喝飲料自己丟錢或簽字,月底結帳,自己給自己打考績,責任與尊嚴養成你成為如是的人。 我在為公司助理人員或在文大推廣中心給企業界上課時,總強調「正直」的重要。
每年我到維也納,我會買一張週票(weekly pass) 花15歐元,它可讓你搭乘地鐵 (U1,2,3,4 etc)、電車、公共汽車,而且他們網路連結驚人,上上下下三種交通工具可讓你走遍維也納的一區到二十一區,無人查你票,但只要逃票被抓,罰則甚重,但顯然無人會這麼做;其馬路上建築氣派宏偉,美麗的路燈乾淨典雅,不像台灣的電線桿,總是因張貼房屋廣告的黏膠,留下坑坑疤疤極盡令人厭惡的痕跡。 一個帝都的百年建設、對都城的保護及永續經營的決心,實在不是一個倉皇、低劣、毫無美感的民族可以理解的。 尊嚴或者莊嚴的意義在小小地方盡現,而最基本的道德在「守法」。
弗瑞德‧考夫曼(Fred Kofman) 在 《清醒的企業》"Conscious Business"一書中亦申如何遵循較高的價值與道德勇氣而正直地做人處事,如何謙虛地從各種角度去看事情真相。人本的價值及重要乃維繫企業、社會、國家之基石。 (Catherine Yen)
由網路節錄下面文章與大家分享:
《當信任瓦解, 社會也就崩潰》 by 莊佩璋
楊蕙如幾年前與信用卡公司鬥智大勝,獲得社會某些人士的稱許,各媒體也封她為「卡神」。楊蕙如最近開了一家網路顧問公司,並頻頻上媒體打知名度。
筆者認為,一個是非不分、道德低落的社會,才會把類似楊蕙如的行為,視為英雄之舉。
在美國,你去商店買東西,事後不論任何理由,都可去退貨還錢。因此,有一些人(一些台灣人和更多的大陸人)過幾天要出席重要宴會,就去「買」一套名牌衣服,穿去赴宴之後,再去退錢。
美國商店還有一樁好康的事:買貴了,可退差價。於是有些人就趁平時不打折但尺寸、顏色較齊全的時候,把貨品買回來,等到大減價的時候,再把收據拿去退差價。 這些人對自己的行為洋洋得意,還到處宣揚自己的聰明,甚至納悶為何眾多的別人那麼「愚蠢」,不會利用這個「漏洞」。
把占人家便宜看成「聰明」,把奸巧看成「能力強」,把挑撥族群看成「和解共生」,真的是價值錯亂了。
從卡神,筆者想到了股神巴菲特。此地許多股友在討論巴菲特的選股標準,往往忽略了他一再強調的:他非常重視一家公司CEO的誠信,不夠正派的公司他絕不考慮。
今天你會鑽法律漏洞,明天你掌權了,就會去修改法律,讓自己的違法變合法。這幾年來,我們看了太多這種例子了。
一個像楊蕙如這種心態的人,在記者會上還以稱讚現任雇主的方式,貶損曾拒絕錄用她的人,就不會讓人太奇怪了。
十年前,我帶年僅三歲多的兒子到美國旅行,寄宿親戚家。
親戚拿個全新的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給我,說:「這裡規定兒童一定要坐汽車安全座椅,這個給你用,因為是借來的,請儘量不要弄髒,我還要還人。」 兩週後,我不再開車,他拿著半新不舊的安全座椅到量販店辦退貨。 店員一聲不吭,錢全數奉還。
親戚得意地對我說:「美國的商店,兩週內都可憑發票退貨,所以我們常來這裡『借』東西。有些大陸人甚至連電視都『借』哩!你說,美國人笨不笨?無條件退貨的漏洞這麼大,他們竟然都不知道!」
隔年,我到日本,在當地做事的台灣朋友招待我,出入都開車。我問:「東京地狹人稠,不是很難停車嗎?」「沒那麼嚴重啦!政府規定要有停車位才准買車,所以車子並不像你想的那麼多。」他說。
「哇!那你有停車位嘍?一定貴得嚇死人對不對?」
「你怎麼跟日本人一樣笨!先租個停車位,等車子掛牌後,再把停車位退掉,不就解決了?」
幾天後,換成日本朋友招待我,待遇淪為兩條腿加地鐵。他客氣地說:「東京養車容易,養停車位難。所以只好委屈你擠地鐵了。」我馬上向他傳授「破解之道」。沒想到他沒有「悟道」的狂喜,只淡然說:「真要鑽漏洞,其實到處都是,比如家母住在鄉下,我把戶籍遷過去再買車就可以了。但是,我實際上就住東京,沒停車位卻買車,左鄰右舍會怎麼看我?開車上班,我怎麼面對同事、上司及正派的人不會這樣做。」
美國商店無條件退貨的機制與日本到處漏洞的法規,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當「信任」瓦解,社會也會崩潰。
也因此,他們可以容忍政客做錯事,卻不容許政客說謊。
台灣呢?
我們則是「假到真時真亦假」,每個人都虛虛實實,整個社會是在「懷疑」的基礎上運作。但即使已是防弊重於興利,結果還是「敢的拿去」。
中國「信託」的「信用」卡,遭「卡神」套利百餘萬元,社會卻站到「卡神」那一邊。「信託」與「信用」,難道是反諷?想法思維影響行為,而個人行為又可擴及影響企業服務、社會運作。
記得去羅馬搭乘地鐵時,發現有售票機卻沒有驗票機。
當場起了疑惑,到底要如何確認乘客有沒有買票?那這樣地鐵不就鐵定虧錢嘛? 這是我們的習慣想法,總是想要替自以為的小聰明或貪小便宜尋求應對之道。對於義大利人而言,我們會問這種問題才奇怪。搭車為啥不買票?乘車怎麼可以不買票呢?兩方想法當下有了差異。
如果你真想知道是不是可以不要買票搭車?
可以,的確可以入站搭車,但是你要確保不會被富有正義感又雞婆的義大利人發現,因為他八成會去舉發你。到時候罰款可就是車價的數倍,而且丟臉還丟到國外去,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建立信任,不容易,卻很重要!當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在紐約,有一次參觀有名的「大都會博物館」。
付了錢,櫃檯給我們一個約 10 圓台幣大小的金屬片門票,有兩條夾子。方便我們別在衣領上。
友人告訴我參觀中途可以隨時出來,如果還要再進去,門票就不用繳回,可以憑原本的門票再進入。確定不再進去參觀,就把門票丟入門口的壓克力玻璃櫃中。
我問:「門票的形式、顏色有每天換嗎?」
朋友回答:「沒有」
「那會不會有人把門票帶回家,過幾天再來呢?或是10人進去只買 5 張門票,其中一人再把門票帶出來給其他人?」
朋友大笑:「只有台灣人會這麼想!美國人想法單純多了,進去就是要買門票,不再進去,就繳回門票。基本上美國人相信大家都是守法的好人,所以門口工作人員很少。」
剎那間讓我覺得很慚愧,我們的防弊多於興利的觀念,鑽漏洞的念頭竟是文化的一部份。
最近幫台積電上課,發現台積電的餐廳跟科學園區的其他廠商一樣,採用外包模式,一樣乾淨整潔明亮。所不同的是餐廳沒有人幫你打菜,要吃什麼一切自己來,發水果的地方貼了一張紙條---- 每人限拿一袋(洗好切好的)。連入口處也很少有人在管,進餐廳自己用識別證刷卡,月底自動從薪水中扣除。
一位台積電副理告訴我:有一位員工被抓到吃飯沒刷卡,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就開除。
當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彼此方便,成本自然下降,工作也越愉快。相反的彼此猜忌、防範、圍堵、監督。不但降低生產力,工作也被動,不愉快。各位親愛的夥伴..您是否也發現當您和周遭朋友、同事處於信任的環境中,做起事情來都非常的有效率,而且默契十足; 但是,處於猜忌和不諒解的情形下,任何事物都進展的很不順利...... 您了解了這道理。
從現在開始,就將心胸打開,用開放的心情,信任的態度,來對待每一位夥伴;或許剛開始,會發現,吃了很多虧,大家都還是防來防去,那是因為您的夥伴還不習慣您的處世態度。
記得﹕
堅持,對的事情就要堅持。
堅持才能天長地久。
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飲料可以寄國外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飲料可以寄國外嗎 在 張景嵐 Facebook
- 關於飲料可以寄國外嗎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 關於飲料可以寄國外嗎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飲料可以寄國外嗎 在 [郵務] 國際包裹可以寄飲料嗎? - 看板Pos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飲料可以寄國外嗎 在 #問飲料可以寄國際包裹嗎 - 留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飲料可以寄國外嗎 在 寄飲料到日本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飲料可以寄國外嗎 在 寄飲料到日本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飲料可以寄國外嗎 在 寄飲料到日本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飲料可以寄國外嗎 在 [請益] 請問寄一箱飲料,哪一家貨運比較便宜? - Mobile01 的評價
飲料可以寄國外嗎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八卦
美國這幾年流行一種葡萄,叫「棉花糖cotton candy」,小朋友吃了都覺得真的很像棉花糖的味道,非常喜歡。棉花糖葡萄背後的故事,是一個資本主義萬歲的故事。
美國超市裡賣的葡萄,之前大致只有三種,綠的、紅的和黑的,味道普通,皮很堅硬,沒有台灣巨峰葡萄那種,皮軟而香甜。美國這種市場很大的國家,經常會在商品生命週期的最後,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當一種葡萄出現生產力的提升,而在價格上取勝的時候,它就慢慢地把其它小農生產的不同品種趕出市場。綠紅黑葡萄的生產力提升,來自於其運送保鮮期長,一旦可以在架上賣久一點,汰貨率降低,他們就可以賣得比其它葡萄便宜,久而久之,消費者沒機會吃別的品種,就以為葡萄就是這味道,就習以為常的接受了。
香蕉、蘋果,還有汽水飲料等各式各樣的食品、水果,都因為這樣的市場演進而變得索然無味。
我之前寫過的「蘋果的滋味」,講蘋果從富士到Honeycrisp,因為果農的推陳出新,而讓蘋果重新變得好吃而有趣。棉花糖葡萄也是因為有創業精神的農產企業家,不滿葡萄的無味化,而開發出來。但葡萄的開發期比蘋果還長,棉花糖整整花了十年的工夫,才做出來。但他們成功了,現在全球有兩百多個葡萄農場買授權來種棉花糖葡萄,對發明棉花糖葡萄的創業家來說,真正是「發大財」了。資本主義就是這樣,一旦成功,競爭就來了,現在有更多的果農投入開發新葡萄,據說Sam’s Club即將推出「葡萄汽水葡萄」,非常奇怪的慨念,但肯定是比汽水更能讓家長接受。
Honeycrisp蘋果、Cutie小橘子、Cotton Candy葡萄,在舊產品陷入死亡陷阱的同時,新產品層出不窮,美國的資本主義,真是精彩。有龐大的市場作為創業誘因、法律保護產品創新,加上鼓勵創業的文化,美國始終會是世界經濟的領先者。
台灣有著類似美國的制度和體系,但可惜在市場小了一點,比較不可能投在生產困難的創新上,因為報酬太小,但在小吃、手搖飲品這些不需要太多資本、時間的產業上,台灣人的資本主義精神得到發揮,而領先全球。
中國呢?
市場龐大的中國,在科技業充滿篷勃的創業氣息,但很殘酷地,我要說,中國的體制,並沒有辦法讓中國創業家達到美國,甚至是台灣這樣程度的創新。
除了手機支付外,請你給我一個像「棉花糖葡萄」一樣的創新故事! 你找不到。就算有,也很快地做不下去。中國科技業的創新故事,追根究底,還是一個運用龐大低廉人力,抄襲他人創意所成就的「榮景」。就連手機支付,那也是因為要對付落後的支付系統,充滿巧合、運氣的結果。中國不能創新,因為中國人看不到未來。因為看不到未來,所以需要長期經營的事業,做不起來,所有的投入,都要立即看得到產出,所以最快的方法,就是先抄別人,再用人海戰術、大灑幣的方式,打敗競爭者,而獲取那些微薄利潤。沒有一次搞到位,沒有先把錢搶下來,誰知道還有沒有明天?
為什麼沒有明天? 在中國,你生意做得好,有什麼下場? 先不要講原始社會的人際關係,那種人人分你一杯羹的可怕部落文化,先看看那些狗官們,那個不想在你身上撈個油水? 狗官從你身上拿不到好處,他就去找別人,照抄你的點子,挖你的員工,搶你的客戶,生意做得比你還大。為什麼中國的產業,都是群聚發生,就是這些無力創新的寄生蟲搞出來的。
就算你運氣好,一下變得巨大,讓地方狗官不能拿你皮條,像阿里、騰訊一樣。但你變得越大,北京的大狗官,就更要找上你。就像黑幫交保護費一樣,黑道保你不被其它人騷擾,但你交給他的保護費,卻很可能是你全部的身家。馬雲、馬化騰這些巨富,你以為他們日子過得開心嗎? 伴君如伴虎,天天是如履薄冰地在過日子!
在這樣的國家,誰有那種心思投入開發一個得花十年的產品? 多費事。看看隔壁在做什麼,什麼,在做手機? 好,咱們也來做,找銀行借錢,蓋個廠,先撈一筆,再把小孩送出國,最好買個國外護照,錢到手了,就跑路去,管你個創新,管你個國家未來。
飲料可以寄國外嗎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我都是為你好,你要聽話」,
這話對孩子是良藥或毒害?
了解自己,你才能真正看見孩子!
面對親子關係,許多父母(尤其以媽媽最為常見)總是焦慮、不滿、急躁,時常有意無意地,做出與教養理念背道而馳的行為:希望培養自信的孩子,卻不斷打壓、使他變得畏縮;期許孩子懂得與人和睦相處,卻要他挑人交朋友。你以為這就是「愛孩子」的心意,殊不知早已變質成「害孩子」的執念。
之所以如此,關鍵就在於早已深植媽媽潛意識的兩大教養密碼──「氣味」和「有色眼鏡」。而這兩個「密碼」,對子女教養有90%的影響力,甚至會塑造出孩子未來的樣貌。
►►氣味:媽媽心態上怎麼對待孩子,旁人就會延續同樣的方式。因此,受疼愛的孩子惹人愛,受嫌惡的孩子招人嫌。
►►有色眼鏡:媽媽如何看孩子,孩子就可能變成她最擔憂的樣子。倘若媽媽配戴「孩子很內向」的有色眼鏡而焦慮,孩子越容易呈現出「內向、焦慮」的形象。
★不做「要求滿分」媽媽!懂得「留白」,讓孩子的人生幸福又快樂!
你是「以媽媽而活」嗎?對你來說,「媽媽」的樣子是什麼?
從過去到現在,「媽媽」的人生彷彿是為了整個家族而存在,要孝順長輩、照顧家庭、料理三餐、教養子女……這些「任務」與媽媽緊密連結,甚至形成了「理想媽媽」、「滿分媽媽」的標準樣貌。
因此,許多媽媽總是把行程塞得很滿,做事嚴謹確實,善於安排時間,凡事都想盡善盡美。但再怎麼好的東西,過多也會成為負擔。這樣的媽媽表面看起來沒問題,內在卻十分辛苦,忙到昏天暗地,生活少了從容與樂趣,事情做好才安心、沒做好就焦慮。至於孩子,也被媽媽塞滿的時間表和規矩壓得喘不過氣,甚至連充滿創意的自發性都被迫壓抑著。
你以為打造如此「充實」生活的媽媽,才是理想、完美的滿分媽媽?其實不然。生活中留有些許空隙,才能擁有樂趣;塞得太滿,美好的事物就進不來,好人、好運都會被排除在外。
親愛的媽媽,請為自己的時間與生命「留白」,讓親子間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好好「以心相處」;而在留白媽媽底下成長的孩子,不但保有自發性,更能夠創造出獨一無二、幸福又快樂的人生!
取自《覺醒媽媽的心理課》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談到「習慣配合他人生活的女性,看到把自己當主體而過活的女人,會比對男性更加產生敵對感。」這說法跟今天這篇摘文有些關係。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268980944385845/
這一篇摘文把「對攻擊者的認同」講得相當清楚,我們內在常無意識地重複著我們學習到的心理模式。如果我們能多一點覺察,至少藉著閱讀的幫助,把我們的各種行為收納進我們意識的範圍。
這本書的作者善用「心理劇」,並且使用精神分析的觀點,有其獨特的視角。但其實對理論背景不熟悉,依然可以理解這本書探討的內容,也會有不少啟發。
祝願您,有能力對自己喊停,並且願意給自己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
脾氣不受控媽媽的潛意識
【文/ 尹宇相】
我曾參加過法輪法師「即問即說」的演講,聆聽法師即席接受提問,並即席給出回答。一位育有四歲兒子的媽媽舉手發言,說自己因為控制不了對孩子發出的脾氣而心煩不已,明明下定決心不要動怒,卻又會在某個瞬間突然爆發,有時甚至會動手,這位媽媽說自己的童年也是被打、被罵大的,懷疑自己的舉動源自於內在留存從媽媽那裡承受的創傷,詢問法師應該怎麼做。
法輪法師說有簡單的方法和困難的方法,反問這位媽媽要選哪一個。這位媽媽當然是請法師告訴她簡單的方法,於是法師請她到附近的專賣店買一支電擊棒,火氣上來時就電一下自己。觀眾們聽完哄堂大笑。法師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脾氣上來的那個瞬間用電擊棒電一下,但如果脾氣已經發出來了還是要電一下,如此一來身體會因為害怕這種刺激,在想發脾氣的瞬間微微瑟縮,藉此達到抑制情緒的效果。法師語畢還附加一個玩笑,說要特別小心別把自己電到暈過去。如果不喜歡這個方法,也可以每日禮佛一千拜,持續一百天。究竟有多少克制不了自己脾氣的媽媽,以至於讓法師用電擊棒來調侃?
從前打罵孩子稀鬆平常,媽媽還能理直氣壯地說:「孩子不聽話,就是要打要罵啊!」反觀現在的社會,打孩子成了虐待兒童,連訓誡用的「愛的小手」都可能被視為暴力。活在這種時代,抑制不了對孩子產生怒火的媽媽,理所當然認為是自己的問題。
控制不了脾氣的媽媽們,背後的故事大多相似,多半曾有過被鄙夷,或是被打、受到欺侮的經驗。年幼時期的創傷,為何會在這個時候藉由情緒爆發的方式反映出來?可以從兩個方向解析這樣的心理。
第一,從小看到大的「我的媽媽」形象,深深烙印在潛意識中;第二,受到父母謾罵的「憤怒的孩子」,躲在內心深處。發怒的我的媽媽、憤怒的年幼孩子,潛藏在潛意識中,兩者的出現導致情緒失控。精神分析領域有個名為「對攻擊者的認同」(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ggressor)的心理防衛機制,可以用來解釋這樣的心理狀態。
***
對攻擊者的認同
新兵階段受到欺負的軍人,變成老兵後就會欺負新來的;受到婆婆苛刻對待的媳婦,日後往往會成為更狠毒的婆婆;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可能會變成加害者。沒有人會在新兵階段受到欺負時,立下決心「等我變成老兵,一定要加倍欺負新兵」,多半心想「等我變成老兵,一定要好好對待新兵,不要像他們一樣」;受到婆婆苛刻對待的媳婦,也不會立志要成為一個更心狠手辣的婆婆。但成了老兵後卻欺負新兵,成了婆婆後卻苦毒媳婦,行為舉止跟攻擊過自己的人如出一轍。意識層面想著不要跟他們一樣,潛意識層面卻做出相似的行為,這就是「認同攻擊者」的現象。
決心「絕不要跟我媽一樣」,卻在不知不覺中複製自己媽媽的行為,為什麼會這樣?第一個原因是,藉此發洩受到委屈的憤怒感在面臨與自己過去遭受委屈相似的情境時,便不由自主地將情緒發洩在更弱小的人身上,也就是「左臉被賞巴掌,拿右臉洩憤」。第二個原因是,期望自身擁有加害者的力量。受到欺負的當下,除了痛苦和恐懼的感受外,也產生「如果我跟他一樣強,就不會遭到這種對待」,這種渴望變強的欲望,使得受害者的潛意識中潛藏著加害者的力量,當自身擁有權力時,便啟動這股力量。
「對攻擊者的認同」中也藏有「投射」的心理。受害者討厭弱小自己的模樣,潛意識出現「為什麼我要遭受這種對待?我討厭自己!」的念頭,否定沒出息的自己,潛意識出現想要毀掉自己的欲望,當遇到與自己相似的人時,便將弱小的自己投射在那個人身上,發動攻擊。
***
媽媽的媽媽
每個人的內在都印有「我的媽媽」樣貌(當然也有爸爸),養育孩子時,內在的「我的媽媽」會在自己不知情、也無法控制的情況下出現─出自於潛意識。換言之,養兒育女這件事,其實是自己和內在「我的媽媽」共同進行,因此必須了解自己的媽媽。
「我媽是個很好的媽媽,把我教得很好。」如果是這種情況,延續媽媽的方式養育孩子就好,不需想太多。「我的媽媽」早已存在於內在中,只要跟那個不錯的媽媽一起養育孩子就不會有事,再怎麼做不好,至少也有自己媽媽的程度。幸運的話,這種人根本不需要知道「內在小孩」、「媽媽創傷」、「內在不幸」這些詞彙,知道了也只是自討苦吃。「我媽讓我受盡苦頭,我的育兒方式絕對不要像我媽一樣。」這種人才是問題所在。不想和媽媽一樣,卻不由自主延續媽媽的育兒方式,因而苦不堪言。為了這些媽媽們,來簡單進行一下自我分析吧。
人類的心理極其複雜,真要一一解析的話,可說是無邊無界。我用前面提過的理論為基礎,針對控制不了脾氣的媽媽心理,歸納出簡單的模式。只要將這幾點放在心上作為覺察的開端,便能有一度的改變。
因為童年創傷而控制不了情緒的媽媽,其心理分析模式如下─
1.在孩子身上,看到不滿意的自身童年樣貌。
2.出現和自己媽媽同樣的行為舉止。
曾經因為講話支支吾吾而受到責罵的媽媽,無法忍受自己的孩子講話支支吾吾;曾經因為不愛乾淨而受到責備的媽媽,受不了自己的孩子不愛乾淨。
一個孩子吃點心時,將飲料灑在衣服上,餅乾屑掉得滿地都是,媽媽見到此景大發雷霆。
「髒死了!我有沒有說過不要打翻?」媽媽一面說,一面打孩子的屁股。
「我下次不敢了。」孩子哭著認錯。
媽媽看到孩子這個模樣更怒。「什麼下次!只會用嘴巴說而已!」
媽媽狠狠摑了孩子一巴掌,孩子倒在地上。
出現摑巴掌的行為已經不是單純的生氣,而是暴力了,這種舉止就是情緒失控。孩子翻倒飲料情有可原,媽媽卻忍受不了,然而情緒爆發之後,又會後悔自責:「唉,我瘋了!孩子有犯什麼滔天大錯嗎?」這個媽媽小時候也曾因為打翻飲料、吃東西掉滿地而受到責罵,她的情緒失控心理分析如下─
1.潛意識將自己的孩子看作「年幼的自己」,是一種投射行為。
2.看著那樣的孩子的自己,成了「自己的媽媽」,是對攻擊者的認同現象。
這位媽媽不斷重演著過去媽媽對自己做過的行為,就像自己媽媽虐待自己一樣,對自己的小孩施以同樣的虐待。孩子成了「年幼的自己」,自己則成為「自己的媽媽」!
這就是模式:延續著過去媽媽看待自己的眼神看孩子;延續著過去媽媽對待自己的行動對待孩子。沒有「我」,只有「我的媽媽」;沒有「我的孩子」,只有「年幼的我」。
如果你特別看不慣孩子的某個行為,每次孩子出現那樣的舉動就會讓你情緒失控,不妨審視一下自己和媽媽的關係,想想自己是否有將從前媽媽看待自己的眼神和舉止,沿用到孩子身上。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表示你已在潛意識中把孩子當作自己,自己則成了自己的媽媽。
如果發現自己落入這個模式裡,怎麼辦?很簡單,從現在起不要跟媽媽一樣就好。只不過,要做到這點很不容易。人生本來就充滿知難行易的事。那麼,還能怎麼做?
「覺察」是最重要的關鍵,只要對自己的行為模式有所覺察,就會有所改變;只要在情緒失控後,能醒悟「我又變成我媽了,我又把孩子當作自己了」,就會有所不同。隨著醒悟次數的累積,化身為自己媽媽的次數也會逐漸減少。絕大多數的媽媽都是抑制著自己的怒氣過生活,然後在忍無可忍、情緒一次爆發出來時陷入自責,害怕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偶爾發火是人之常情,不需多慮。
另一個祕訣是「退一步」。因為孩子的某個舉動而升上無名火時,請進行「停下來」的練習。
不是對孩子吼到「停!」而是在內心對自己喊「停!」並且實際往後退一步。這有助於訓練自己在情緒湧上的瞬間省察自我、停下動作。停止、並退一步,可以阻止「我的媽媽」進入潛意識,阻止陷入憤怒的情緒中。
覺察、並保持距離,除此之外沒什麼能做的了。剛開始可能嘗試十次只有一次成功,只要持續練習,就能進步為十次中有九次成功。能這樣訓練自己,就是了不起的媽媽。
.
以上文字取自
覺醒媽媽的心理課:疲憊媽媽的「有毒情緒」,自我覺察與療癒的練習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8725
方言文化‧Babel Inside
https://www.facebook.com/babelinside/
.
7/11台北公益免費_葛拉威爾《解密陌生人》新書分享講座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136708193381293/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飲料可以寄國外嗎 在 #問飲料可以寄國際包裹嗎 - 留學板 | Dcard 的八卦
買了飲料才發現不能用托運,我一直我們以為是重量不超過自己買的行李重量就可以了,我想從台灣寄約50瓶的純粹喝回馬來西亞,是可以寄飲料的嗎, ... ... <看更多>
飲料可以寄國外嗎 在 [請益] 請問寄一箱飲料,哪一家貨運比較便宜? - Mobile01 的八卦
我想夥伴們也不大能接受這價格... 貨品要從高雄寄到台中及基隆,請問有人知道比較便宜的貨運公司嗎? 感謝! ... <看更多>
飲料可以寄國外嗎 在 [郵務] 國際包裹可以寄飲料嗎? - 看板Pos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請問國際包裹可以寄飲料嗎?
我是要寄美國的我去查了規則,它說咖啡,酒精濃度高於5%之飲料不可以,其他飲料沒
有提到
這樣的話其他的飲料可以嗎?例如:可樂,蘋果西打,泡沫綠茶之類的
因為我上網查,很多人都說飲料不可以寄,不知道到底可不可以?
謝謝
--
Sent from my Androi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0.98.13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ost/M.1440071818.A.20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