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週五早上的這一天,因交通事故,許多家庭就此破滅,再多言語也無法表達我們的沈痛。
在這個時刻,我們要留意情緒的承接與出口,特別是急性壓力障礙症(ASD)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等心理健康問題。我們可能以為這樣的狀況離我們很遠,但其實不只是相關家屬、救災人員會面臨這樣的壓力,目睹新聞畫面與災難報導的閱聽大眾,也可能會引發這樣的狀態。因為災難後的心理健康失調,也可能因為過度暴露於媒體資訊而誘發,類似的狀況曾發生在921大地震、911事件,除了倖存者、救難者,有許多電視機前的閱聽群,也發生PTSD的情況。當閱聽人出現急性壓力症狀症狀,若有災難的細節揮之不去,請互相提醒先減少看電視、手機新聞時間,多和現實生活中的親友相處,回歸正常生活。
並提醒災難過後急性期,可能會出現過度警覺、解離、睡眠失調等症狀,如有這些情況,可能需要尋求協助。有些症狀持續數週,有些持續幾個月,有些則甚至長達數年,而任何性別、年紀都可能發生,嚴重者可能會造成藥物或酒精的濫用,或是影響學業和工作。
專業的醫療與諮詢機構,可以有效地和緩急性壓力症狀,若有這類狀況,請盡早向專業單位諮詢並就醫,或者是協助您的親友諮詢就醫。也在此提供大眾,衛生福利部有一隻安心專線「1925」,提供全年24小時免付費的心理諮詢服務。
這次的事故,除了事故現場的救災,並誠心祈求倖存者康復之外,相關的心理衛生防護網也非常重要,希望指揮中心與相關部會特別留意。
其主要對象有:
一、倖存者
二、相關親友家屬、同事
三、救難人員、醫療人員、各事務的現場支援人員
四、閱聽大眾
急難事件的心理衛生防護,可參考WHO的心理急救步驟,也是日本行政單位與軍警採用的模式。附圖資料參考出處為: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1548205
心理急救程序需了解個案對象的事件背景,並盤點可用資源與評估安全性。並在維護個案尊嚴、雙方都安全的前提下,作出行動,以專業技巧接觸個案,詢問並觀察、傾聽,收集資訊以判斷眼前狀況,並依個案需求作出回應。可能轉介服務、可能直接解決當下問題、或是提供所需的資訊,並在此時交接個案給後續協助者。
而依對象不同,可能給予一對一的關懷,或團體與社區的支援,並從中辨識出需要特別救援關懷的對象。而閱聽大眾則有賴媒體朋友一起努力,也期望行政單位能盡快傳播平台散發心理衛生相關資訊。這次事件的影響,絕對不僅僅止於家屬、倖存者以及現場參與者,還包括電視機、手機、電腦前面的大眾,我們需要一起面對這次的傷痛,希望相關單位緊急啟動心理衛生防護網。
並請大家尊重調查,暫勿對事故多做臆測或轉傳未證實消息,但作為國會議員,仍會要求追查原因與責任,務必記取教訓。 台灣的確存在系統性問題,從道路交通、行人安全、甚至工地安全,都有不小的改善空間,這幾年不是沒有改革動作,只是執行層面不能再拖,全民也應該意識到,我們必須拿出決心,即使不便、即使民怨、即使提升成本,也該痛定思痛,讓大家安全出門、安全回家。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mail protecte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創傷後壓力症 專題 (Part 1) - 趙思雅註冊臨床心理學家@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背景:任太的先生一年前目擊同事因工業意外而死亡,其後情緒變得焦慮不安,經常失眠,且漸漸不願工作或與人交往。任太擔心他會有創傷後壓力症。 (一) 因目...
過度警覺 在 孟買春秋 Facebook 八卦
《 我要找誰付我的牙科賬單?》
By Phil Smith
我得去牙科掛號。我現在連吃東西都有困難,因為我的下巴似乎每天都在掉下來。令人遺憾的是,衛福部長陳叔叔已經不再執業。他看起來是個好人,而且顯然以經過深思熟慮的方式把工作做得很好,我當然會信任他把我最近掉下來的下巴治好。
老實說,我無法相信肖想先生 (Mr Wannabe) 還在罵罵號把他的玩具從嬰兒車裡丟出來,只因為一個老記者寫了幾篇文章。其實這個老記者通常更關心他陽台上的蘭花插枝,或者擔心他自製的薑汁啤酒會不會在冰箱裡爆炸,然後得換冰箱。
我真的不懂肖想先生腦子裡到底在想什麼,最近他幫我們做了些宣傳,如果我找一家公關公司幫我這麼做,可能要花好幾千美元。這個人有這麼糟的自我宣傳,台灣的公關公司真的應該去找他做一筆生意。
你不得不懷疑他還有多少事情要搞錯,還要多久才會有個幕僚把他拉到一邊,提醒他別再說些奇奇怪怪匪夷所思的事。為了不讓他難堪,這個幕僚可能對他耳語:“呃,老闆,我不知道你這樣說是不是夠聰明......雖然你距離總統職位還有好幾個光年的差距,找一個退休記者的碴實在不是一個好主意。順便說一下,他不是美國人,你需要稍微冷靜一下。”
“如果我們想要讓 KMT 提名你,那些對選舉大局無關痛癢的人,你真的沒有必要跟他們氣噗噗。”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這位幕僚應該正在瀏覽週日版的求職網站。如果我是他,我一定會這麼做,因為如果你看看他的老闆,他目前的工作似乎沒有什麼前途。
的確,所有的政治家或想成為政治家的人都有點偏執,人們普遍同意他們就是這樣。這就像表演者通常很自負,或者他們當然是這樣,否則他們就不會是表演者。不過對於政治家來說,這種偏執通常在他們位高權重之後才會顯現出來。例子太多了,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親愛的讀者,為了讓你們方便不必再去找,這是我從谷歌複製貼上關於偏執的定義。
“偏執的人通常有些可識別的症狀,包括不信任、過度警覺、難以原諒、對想像中的批評採取防禦態度、時時懷疑他人有隱藏動機、害怕被欺騙或被利用、無法放鬆或是好爭辯”
我離成為一名心理學家就像肖想先生離成為總統一樣遙遠,但他似乎展示了很多,呃,我們可以說(偏執的)特質。
考慮到最近關於我職業生涯的一些胡言亂語,我在這裡附上我的簡歷,這已經在網路上存在了幾十年。同時我也要再度說的超級超級清楚:我早已不再為路透社工作,不以任何方式代表他們,也不代表任何其他的“外國”媒體。
我還要再說一遍,我和我的太太與 DPP 沒有任何關係,我們也不是黨員,我們只是行使言論自由權的獨立人士,這不是什麼邪惡認知作戰,我們只是指著政客或渴望成為政治家的笨蛋哈哈大笑,並讚揚我們認為政府中做得很好的人。
https://sites.google.com/site/philsmithcurriculumvitae/
最後我還是要非常真誠地感謝肖想先生,因為他在過去幾天內的免費大量宣傳,將我們設立不過幾星期的部落格點閱增加了十倍。如果他以這種速度繼續無料宣傳下去,下次選舉之前,說不定將有數百萬的追踪者和我們一起歡樂看戲。沒有他,我們不可能做到這一點,衷心感謝。
Tinkerty Tonk... 掰掰。
原文在此
https://daysmumbai.blogspot.com/2021/07/whos-going-to-pay-my-dentists-bill.html?m=1
過度警覺 在 Facebook 八卦
#這篇文章我想把劇情類比內在的心靈世界
成年以後,你心裡曾經有這樣的感覺嗎?
1.每次過年過節回家,都會害怕
2.面對父母,總是有很多糾結無法開口
3.待在家裡覺得焦躁,但離開家又放不下家人
4.有時候真的很想一了百了,但又怕家人難過
5.害怕面對某一個家人的情緒,但太久沒回去又會擔心
6.憎恨某一個家人,但如果他真的走了,心裡又會有捨不得與後悔
如果你也有這種感覺,你就會明白,回家真正的困難並不在於和家裡面的人相處,而是在你內心的世界當中空出一個位置,找回你跟家人之間的認同、接起你和他們之間真實的連結。
那該怎麼辦呢,在這之前,我想先談談跟我一起追斯卡羅的朋友,Amy的故事。
「我從21歲那一年開始逃離家裡,對我來說,那裡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一個被詛咒的地方。10年以來,我靠著自己在外面賺錢生活,每天工作的時候都戴著面具,過年過節我都主動說要留下來加班,有些同事說我是貪戀那兩倍的薪水,但他們所不知道的是,我真正要的不是薪水,而是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Amy在看完《斯卡羅》「福爾摩沙公主」那一集的時候跟我說,我認識的她一直是一個非常堅強的女人,一路從公司小職員做到主管,大小事都一手包辦,一個人可以當十個人用,我都覺得自己已經是工作狂了,沒想到有人還比我更嚴重。於是我把我的治療師跟我說過的話送給她:「會不會你透過拼命的工作,真正想要的是逃避某一些,你不想碰觸的傷口?」她點點頭,表面上這句話好像是對她說,但實際上是對我們兩個人說。
11歲那年,Amy的父親就跟媽媽口中的「外面的女人」跑了,那天以後,媽媽開始變得歇斯底里,各種情緒勒索,Amy是家裡面的大女兒,只能夠一個人承擔炮火,年幼的弟弟還不懂事,甚至在媽媽聲淚俱下的時候吵著要吃養樂多冰,她也只能夠一邊安撫媽媽的情緒,一邊到冰箱冷凍庫拿養樂多冰給弟弟,一湯匙一湯匙地餵——重點是,她自己都沒吃半口。
「後來媽跟叔叔在一起,一開始叔叔對我們很好,後來每天打我們罵我們,我從一個人的出氣筒變成兩個人的出氣筒。只是叔叔比媽媽更過分,還會罵一些很難聽的話,說我是媽媽跟別人生的賤貨、下三濫、妓女等等⋯⋯重男輕女的他,對弟弟卻是呵護有加,弟弟要什麼科學用具、湯瑪士小火車,叔叔都買給他。有一天晚上我趁大家都睡著,跑到弟弟的房間把他床鋪底下的湯瑪士小火車拿出,來想說要把它折成兩半,可是看到湯瑪士火車的臉,就覺得可怕,好像看到我自己一樣,一張想要復仇、充滿怨恨的臉,卻用微笑來掩飾。」她說,於是那天晚上,她又把貨車玩具放回床底下,這是,整個晚上她都再也有沒有睡著⋯⋯。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聽完Amy的故事,我想起上面這句話,不知道為什麼我心裡面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是,Amy雖然逃家逃得很遠,遠從屏東上來台北,可是是內心的某一塊還是留在家裡;她想在心裡面努力的抹掉那條回家的路,但是同時又很想想起這條回家的路。
就像《斯卡羅》的蝶妹一樣。
#心理治療就是找一條回家的路
(以下小雷)
「心理治療一定要這麼痛苦,去挖過往的傷口才能夠痊癒嗎?」我曾經問我的治療師這個問題,他沒有給我答案,而是跟我說,這可能需要花一輩子的時間來解答。我那時候想可惡沒回答我的問題還要收我錢!
一直到我和Amy在一起追斯卡羅這過程當中,才慢慢發現這個問題的答案。然後我也才明白,這個答案真的是要靠自己慢慢摸索才會漸漸明朗的。
原來,我們不一定要去挖過往的傷口,但不論我們想要採取的自我探索和治療方式是什麼,這一輩子其實都是在找一條回家的路。就像片中的蝶妹與阿杰一樣,會歷經下面幾個過程:
—忘了回部落的那條路
—想起這條路但是不敢踏上
—踏上這條路覺得後悔了,可是進退維谷
—有幾次回了家,卻被趕出來、不被接納
—有幾次回到家,被綁架,無法離開
—有幾次終於離開了,告訴自己再也不要回去了,但心裡還是有疙瘩
—在回家的路上,和同行的人起衝突
—回家的路上,覺得不知所措,甚至自我厭惡
這裡的「回家」,有可能隱喻的是回到過往的記憶,去探索原生家庭的傷口;也可能是「踏出一段改變的路」,做和過往不一樣、不熟悉的事情;更可能是直接指涉整個心理治療的過程⋯⋯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在接受治療的時候,會面臨失望、恐懼、害怕、不舒服、退縮、甚至想要放棄。
#心靈的自我防衛系統
這是很正常的,因為要回到讓你曾經感到痛苦的地方(想一想那個曾經被燒掉好多次的房子),自我防衛機轉很快就會跳出來,就像是駐守在山林間的斯卡羅勇士,任何外人只要就要進入這座山,就會慘遭射殺。
「有些事情是連祖靈都不知道的。當年祖靈拿這把山刀開疆闢土的時候,瑯橋還沒有那麼複雜。現在洋人的槍炮和武器都那麼先進,我們如果只是困守在山裡,是沒有辦法繼續生存下去的。」大股頭卓杞篤曾經講過類似的話,他知道分隔的心靈是無法存活的,所以一直沒有放棄和漢人交流。
把這段話平行到我們的內在心靈、把斯卡羅的這座山頭想像是我們的內在世界,其實就是:受傷的心靈會自我保護,心靈會用過去自己「成功抵禦外敵」的方法來保護自己(例如過度警覺、解離、負面思考、人際焦慮等等⋯⋯),儘管這個方法現在已經不敷使用或者是過時,甚至會造成更大的傷害,仍然在所不惜。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改變太痛苦了,可能要面對各種未知的後果。如果維持現狀還可以苟活,為什麼要冒險去嘗試新的東西?
可是就像大股頭所說的,其實你內在有一個很清澈的聲音知道:這樣下去是不行的。只是知道跟做到時間仍然有距離,一直到兵臨城下,被漢人包圍,這個痛苦無法再忍受那一刻的時候,戰火一觸即發時,內在世界的18個部落會議才會召開。危機就是轉機,會議召開的時候可能會引起很多衝突,但你也可以藉由這個機會看見那個「自我防衛」的自己是如何保護你。
#對自己的內在慈悲為懷
舉例來說,如果你小時候曾經經歷過一些傷口,那麼你應該最常面對的就是「自我批評」的聲音。當你出現這種聲音的時候,你可以問問那個「自我批判」的自己:「你現在幾歲?」
然後憑直覺在第一時間內回答。
或許你會發現,「他」所回答的那個歲數發生了很多你生命當中關鍵的事,所以「他」被滯留在那個時刻保護你,一直到現在。可是當你再進一步的問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的時候,他可能會告訴你說:「我好累了,我想要休息,可是我沒辦法,我放心不下,內憂外患,我無法讓剩下不同『部分』的自己來管理這個身體,我怕他們會把這個身體搞砸。」(有沒有聯想到卓杞篤一直不敢放手大股頭,暫時不辦五年祭的那一幕?)
上面這一段,是我前陣子我參加「內在家庭系統理論」(IFS,Internal Family Systems Therapy)初次課程印象最深的段落,當我問自己那個內在批評的聲音是幾歲的時候,第一個冒出來的聲音是: 13歲。原來, 13歲那一年是我人生第一次減肥成功、因為功課好開始嚐到甜頭、也是我因此脫離被霸凌的第一年。從那一刻起,這個自我要求的自己就不斷鞭策砥礪,所以才能夠有今天的我。
蝶妹也是一樣的。她一路在各個不同勢力當中穿針引線、輾轉斡旋,被各個不同勢力的人拉攏、又被各個不同勢力的人討厭,可是到最後最終沒有一個人可以信任她,就連她的主子李仙得都開始懷疑她說的話。其實她要的很簡單,就是希望部落和瑯橋的各個勢力之間不要打仗,能夠開啟談判,可是努力了一大圈,最後還是發生了很多自己都不願意看到、令人傷心的事情。所以最後她累了,病倒了,身體沒有辦法承受這麼多複雜的事情,這一刻開始,她才可以真正休息。
也像是我一樣,那個不斷自我要求的自己,到現在還在一直燃燒,也難怪耳鳴會一直沒有消失,焦慮都跑到肚子的肥油和晚上的啤酒裡面。但是那個自我要求的自己,也好想要休息(所以我九月底要去台東渡假了不要攔我)。
想像一下,如果你的內在世界就像是一個斯卡羅的世界,你現在的疾病、瘟疫、困境、焦慮、恐懼、憂鬱,是不是正在提醒你身上有一個「過分努力的自己」,一直以來做了好多好多的事情,卻從來沒有被看見,從來沒有被愛?到嗎,她就像是蝶妹一樣,像是Amy一樣,像是那個一直不斷努力的我一樣,要的其實不多,只是希望可以被愛,可以有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我們一家人不能夠像山胡椒一樣,各自分裂四散」阿杰、蝶妹腦袋裡面都印象很深刻媽媽瑪祖卡說的這句話,可是造化弄人,一路經過各種分分合合,生離死別,大家的命運似乎在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分別。不過,我跟瑪祖卡有不太一樣的想法,我反倒是覺得,有些時候分開是為了回來,遍地開花,是為了在每個地方都滋養茁壯。如果不是這一家人跨了不同種族的血緣,如果不是阿杰、蝶妹的活躍,這場心靈的戰爭可能永遠都會被壓抑下來,永遠不會開打,內在世界看起來風平浪靜,可是卻在潛意識裡面分裂。
#你能否愛這樣的自己
那該怎麼整合這個紛亂的內在世界呢?其中一個整合自我的方法,就是對自己慈悲(self-compassion)。我想用前陣子我在課堂上面到了這首詩《你能否愛這樣的自己》的一個段落,來呼應整部斯卡羅的劇情:
「你能否愛這樣的自己?
⋯⋯
你能否愛內心的勇士
那個披荊斬棘的自己
你能否愛你的瘋狂
你能否愛你的清醒
你能否愛你的愚昧
你能否愛你的混亂
在你之內有個苦悶的自己
有個緊張焦慮的自己
你可否兩個同時都愛
還有那個不斷盡力的自己?」— Leah Pearlman
發現了嗎,你內在住著斯卡羅勇士,一路披荊斬棘,也住著一個愚昧的道台,瘋狂的必麒麟(或水仔),有時清醒有時混亂的李仙得。更重要的是,你能否看見內心有一個緊張焦慮、非常苦悶,還有不斷經歷的蝶妹,她正在找一條回家的路,而你可以給她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這個家並不在山的深處,也不在統領埔,而在你的慈悲裡面。當你能夠慈悲地愛那個你所討厭的自己,像是用一雙厚實的大手把風中的花瓣掬起來一般,細膩敏感地呵護自己;當你能夠愛那個苦悶、不斷努力、瘋狂、混亂、愚昧、披荊斬棘、甚至這一路以來都已經很累,得了熱病的自己,你就已經在回家的路上了。
把自己深深擁抱起來,
你可以帶自己回家。
#斯卡羅 #內在家庭系統 #IFS #蝶妹
#湯瑪士小火車真的很可怕
#全文與參考書目見此
https://reurl.cc/l5RdeY
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
過度警覺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評價
創傷後壓力症 專題 (Part 1) - 趙思雅註冊臨床心理學家@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背景:任太的先生一年前目擊同事因工業意外而死亡,其後情緒變得焦慮不安,經常失眠,且漸漸不願工作或與人交往。任太擔心他會有創傷後壓力症。
(一) 因目擊意外事件而情緒變得焦慮不安、失眠等,是創傷後壓力症的徵狀嗎? 0:23
(二) 創傷後壓力症有哪些常見徵狀呢? 1:32
(三) 為什麽經歷同一件創傷事件,有些人有創傷後壓力症,但有些人就沒有呢? 4:11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過度警覺 在 大嘴嘴 Youtube 的評價
1060928~1061003
(已完成13天惹恭喜恭喜)
好朋友點名參加了22天22下伏地挺身
肥宅我幾乎不運動
但也希望自己做的完22天
可以的話,多關心身邊的人
很多人都屎稀壓力大QQ
--------------------------------------------
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症候群(英語: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其簡寫為 PTSD),指人在遭遇或對抗重大壓力後,其心理狀態產生失調之後遺症。PTSD的主要症狀包括惡夢、性格改變、情感解離、麻木感,例如情感上的禁慾或疏離、失眠、逃避會引發創傷回憶的事物、易怒、過度警覺、健忘和易受驚嚇。 ◆假如你接受(你最好是給我接受)-請你明天就開始!規則如下:
*你被點名之後,要連續做22天。
*每天紀錄你操作22下伏地挺身,盡你所能地達到22下。假使你需要輔助(使用膝蓋)的伏地挺身方式,或是你必須停下來休息,那也是可以的,但試圖把它們在一個視頻中完成。
* 每一天你必須要點名不同的朋友;盡量去選擇你認為他會想要去做,或有能力去做的朋友。
*最後,請樂在其中! 這是一個簡單而有趣的方式來了解更多的人需要了解的事情。
*這些勇敢的軍人們(包含男與女)用生命來保護我們的自由,結果卻只能離開以及感到失落。令人傷心的是,許多優秀的退伍軍人認為自殺是唯一的出路。
「Kevin MacLeod」創作的「Hammock Fight」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213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過度警覺 在 大嘴嘴 Youtube 的評價
1060922~1060927
好朋友點名參加了22天22下伏地挺身
肥宅我幾乎不運動
但也希望自己做的完22天
可以的話,多關心身邊的人
很多人都屎稀壓力大QQ
--------------------------------------------
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症候群(英語: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其簡寫為 PTSD),指人在遭遇或對抗重大壓力後,其心理狀態產生失調之後遺症。PTSD的主要症狀包括惡夢、性格改變、情感解離、麻木感,例如情感上的禁慾或疏離、失眠、逃避會引發創傷回憶的事物、易怒、過度警覺、健忘和易受驚嚇。 ◆假如你接受(你最好是給我接受)-請你明天就開始!規則如下:
*你被點名之後,要連續做22天。
*每天紀錄你操作22下伏地挺身,盡你所能地達到22下。假使你需要輔助(使用膝蓋)的伏地挺身方式,或是你必須停下來休息,那也是可以的,但試圖把它們在一個視頻中完成。
* 每一天你必須要點名不同的朋友;盡量去選擇你認為他會想要去做,或有能力去做的朋友。
*最後,請樂在其中! 這是一個簡單而有趣的方式來了解更多的人需要了解的事情。
*這些勇敢的軍人們(包含男與女)用生命來保護我們的自由,結果卻只能離開以及感到失落。令人傷心的是,許多優秀的退伍軍人認為自殺是唯一的出路。
過度警覺 在 What is PTSD? (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 - YouTube 的八卦
0:45. 創傷記憶再次體驗. 創傷記憶再次體驗. 1:49 · 創傷記憶再次體驗. 1:49. 過度警覺. 過度警覺. 2:27 · 過度警覺. 2:27. 刻意迴避. 刻意迴避. 3:25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