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給台灣的提案41-47:這票投給我,我跟你一起打造未來】
距離投票只剩下不到24小時,我要把3Q的提案都跟大家報告完畢,#你的每一票都至關重要。
和那些坐著輪椅從國外被推回來的族群不同,如果你三十歲,你還要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五十年以上。
你的這票,是投給你自己,是投給未來的你,和你的下一代。
【3Q給台灣的提案41:投給自己的未來】
23年前,香港人迎來了保證「馬照跑,舞照跳,五十年不變」的中國,那時,他們沒有選擇。
23年後,當時的年輕人步入中年,面臨房價高昂、醫療擁擠、言論自由縮減的社會。
23年前剛出生的嬰兒,現在則在街上吃催淚彈,被毆打,被強姦,被自殺。
他們或有悔恨,但別無選擇,但是你有。
1年前,有個承諾「全台首富發大財」的煽動家,選上高雄市長,承諾他做好做滿絕不溜之大吉。
1年後,什麼承諾都沒做到的他,在凱道上煽動更多人民,接受他毫無根據的謊言。
他帶著指導解放軍作戰的吳斯懷們,帶著殺警犯、販毒犯,隨著中國共產黨的號角,一起進攻我們的民主殿堂。
還好,你們如果後悔,現在還有改變的機會,拿起盾牌,站好陣線,用手中的選票就能守護台灣。
年輕的台灣人啊,我們還有選擇的機會,不要擔憂,不要恐懼,不用再在意動員造勢的人數,不用在乎這兩天的耳語,明天睡得飽飽,1月11日,和你的手足,和你的朋友,投下手中這張選票。
1個半月前,平常不關心政治的香港年輕人都站出來了,他們翻轉了區議會,雖然不能下架共產黨,但展現了香港的意志。
後天,只要平常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也都出來,小英可能小贏變大勝,中二選區也可以翻盤,這就會決定選舉的結果!
不要擔憂,勇敢自信,投票前行,2020,台灣會贏。
【3Q給台灣的提案42:安心當父母】
今天的首投族,到了退休時,65歲以上老人人數將接近青壯年人數,而台灣人口也將下降到1700萬人左右,少子化、高齡化、勞動力缺乏怎麼辦? 包括日本在內的許多國家,近年紛紛強調婦女友善的政策改革,原因在於女性長期負擔照顧老幼的家庭責任,無法工作,造成高教育、低生育、低就業的矛盾局面。而台灣女性勞動參與率在世界上長期偏低,鄰近國家中只微幅高過日本,更急需改革!
以北歐政策而言,簡而言之是以女性為中心的經建政策,透過普及平等公托,提升雙薪家庭比率,也大力提升婦女補助,並透過國家資源投入達到再分配與去普羅化,讓勞工達到中產階級生活水準。
以人類發展指數而言,指數越高,生育率越低,但在指數超過0.9以後,反而呈現反轉趨勢。這些高生育率國家有相當大部分是北歐福利國,如丹麥2008年時2歲以下全時托育率就達88%,瑞典達62%,挪威58%。如學者Korpi就指出「2歲以下正式托育是支持雙薪家庭的指標」。
因而丹、瑞、挪等國,婦女就業率比台灣高出30~35%!!人口減少時代提升台灣競爭力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推動以婦女為中心的福利支出。包含育嬰支援、公共托育、長照配套、和強化單親補助等婦女友善政策,讓長期在職場上被壓抑的女性可以安心就業!
在選戰中,郭台銘先生曾推出0-6歲國家養支票,但無視自己在生涯中多次養育兒女的經驗,攻擊洪慈庸委員在任期中生育,這就是無視「友善職場女性」的最惡劣案例。相比之下,蔡英文總統雖沒有漫天喊價式的浮誇政策,卻在不斷改進下,修正了公托公幼補助方式,我會在國會裡面,支持蔡總統更積極的推動照顧新手父母,友善職業婦女的政策,讓生育不再成為青年恐懼的生活負擔。
【3Q給台灣的提案43:公共托育】
公共托育一直是台灣基進關注的政策,我希望在四年內,我們能做到「公托與公幼免抽籤」的目標。
當然,我們很難將公托公幼國有化,義務化,但可以透過「準公共化」,讓父母有平等的補助基礎和多元選擇,並透過政府稽核和調查聯合抬價行為,維持市場公平性,減少「市場失靈」方式。因此,國家介入除了直接補助外,尚有維持公益調節市場的作用。亦即Richard Thaler所謂「推力」理論的地位。
另外,要透過對於民間社會的動員,促進參與和理解,並釋出多餘勞動力。並透過「政府有效投資」,減少公托的運作成本。舉例而言,所謂「青銀共照」、「二次就業」,都是嘗試釋放部分中、高齡就業者/同時照顧/被照顧者進入照顧體系,減少勞力負擔。
而在宅照顧、大家庭、社區合作社等制度,都是民間吸納照顧壓力的方式。可以透過制度設計的獎助制度來達成。而透過政府釋出閒置空間、鼓勵私營照顧服務型新創,這些都是減少市場營運成本的方式。
更具體來說,我們認為在強化公托同時,必須帶入公共運輸、公共住宅政策,並鼓勵微型創業的市場機制提供解決方案,減少父母負擔、也增加青年就業。
在0-2歲部分,以「居家型保母」和「機構型托嬰為主」,推動公正的保母推薦、管理辦法;並推動「公共社區保母」,也就是和公宅結合的「社區公共托育家園」。
在2-6歲部分,「公立幼兒園」、「非營利幼兒園」,應以修繕活化舊校舍等現有閒置空間,達到法規安全等標準。並結合大眾運輸導向開發和公共住宅政策,在車站節點設立和社區結合的幼兒園,讓最多人能夠利用。
另外,我們可鼓勵民間提出托育和長照的新解決方案,例如法國老人院自1990年代開始推動青銀共照人力分享的制度,讓托兒所與老人院比鄰。而日本新創企業推出和媽媽工作場所結合的托嬰/工作空間。這些都能提升服務效率。
如此一來,透過政策工具,來扶助民間力量、引導市場運作,形成一個吸納足夠民意的緩衝區,逐年提升公托比例,達成女性充分就業,解決所謂的「老化、青貧、少子化,人口三位一體」問題,才是讓台灣「平等而富有」的最好方式!
【3Q給台灣的提案44:多元教育】
我們的教育,應該不僅是教育孩子而已,在許多時候,孩子遇到課業問題,不只是學習困難,而是遇到社交、情感、家庭上的其他困難,甚至身心健康問題。
因此,包含學校的心理輔導、社工、甚至語言治療師等制度,必須加強配置人數,在偏鄉學校,也需要有在幾所學校聯合起來輪駐。
以芬蘭而言,就設有「多學科小組」,由不同職類專業人員定期和班導師討論學生整體「身而為人」的需求,仍後思考學生面臨什麼問題,能得到什麼幫助。把「心理健康和福祉」看作和學業成績一樣重要,是芬蘭教育的一大優勢,然而,台灣卻因為成本問題無法這樣做。不過,如果學生中輟,或是因情緒問題,濫用物質,無法在社會上謀生,我們所要付出的社會成本,將遠大於這些支出。
我認為,要達到「社會平等」,避免「青少年犯罪」,去特別關注那些落後的孩子,透過補救教學、心裡健康與社會資源協助,找出可以解決的問題,減少階級優勢帶來的不平等差異,這會對我們社會的融合有很大幫助,也將省下龐大的監獄監禁、毒品戒治等成本,畢竟投資教育,回報還是大多了!
【3Q給台灣的提案45:就職教育】
在高等教育擴張下,人人都能上大學,許多人批評大學系統與技職教育的混淆,也注意到了許多類別研究所就業的困難。
許多人認為高等教育有崇高的價值,然而,在通識與基礎人文課程以外,「就職」所需的技能,幾乎還是學子進入大學最關心的事。但大學與產業界的脈動,卻不一定緊密連結。
就拿地理位置來說,以台中為例,台中擁有台灣最重要的航太工業製造基地,但大學的航太相關系所,並不在台中。同樣的,高雄市台灣最大的造船基地,但造船設計能量與大專學系,卻集中在台北,這些都是不利地區發展的因素,不要小看地理因素,人際網路交流構成的互動,常常是促進競爭與人才流動的催化劑。
因此,科學園區結合大學研究機構的集約式規劃,或是大學復歸市區,讓大學成為帶動知識經濟轉型的樞紐,在許多國家的都會與產學規劃中逐漸成為趨勢。
台中具有國立中興大學以及許多實力堅強的老牌學校,我認為,教育部應更開放地,鼓勵地方產官學溝通,以研究型大學為樞紐,結合其他法人研究機構與廠商的研發部門,發展一地的技術特長,也能讓學生在學或畢業時,對於就業脈絡更好掌握!
【3Q給台灣的提案46:照顧青年】
青年不敢生育,除了剛才提過的育兒負擔,當然和低薪高房價也脫離不了關係。
因此,我還是強調,解決北漂與高房價問題的方法,除了進一步稅負調整之外,更重要的是讓產業與工作機會移回中南部,讓青年人口移回中南部,同時在新發展區域做好計劃,控制房屋供給,提供社會住宅,杜絕游資炒作,從供需面媒合解決問題,實惠且衝擊小。
現有的《國土三法》與配套法案,著眼於管制與保護的多,而未來開創的少。我認為應參考日本《國土形成計畫法》與定期檢討的 #全國總和開發計畫 之精神,以提升地方圈競爭力為目標,以子法或子計畫規範設置機能自足的廣域國際交流圈,並以「#西部都會走廊、#東部生態走廊、與環繞全國的 #海洋資源走廊」串連,用全國性的觀點,思考機場、高鐵、鐵公路網的建構,產業的戰略佈局與差異性法規鬆綁,並在各生活圈發展「#差異化吸引」魅力,讓年輕人有台北以外的多重選擇!
而當年輕人回到故鄉,我們應該優先推出公托、公運、公宅結合創業補助的一站到位政策,讓年輕人的生活、就業、育兒都沒有負擔,全力追逐自己的夢想!
【3Q給台灣的提案47:長照3.0】
蔡英文總統推動長照升級的步伐,是歷任總統最用心的,而我們也看到,經過不道4年,長照BC級據點大量成立,深入社區,加上受益族群範圍擴大,也提供了長輩更多的資源。
以預防醫學三段五級的模式而言,最有效的方式,不是「減緩失能」,而是增加前段的「健康促進」,來省下未來龐大的支出。在公共議題中我們必須納入相對弱勢者的聲音,才能改變我們社區的空間與生活方式。創造對所有年齡層友善的環境,並改革城市的發展,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誠然,社區、區域到城市,會有不同的尺度,也需要不同的架構來創造改變,建立一個全人健康,全齡幸福的城市。
在高齡者繼續增加下,未來長照2.0的框架,和財物支出,終究仍會受到挑戰。我認為,我們必須及早思考,進一步減少老人失能速度,ˇ以及降低照服員需求成長量的健康促進政策。我認為,長照ABC都是以「據點」出發,我們進一步衍生出「長照ABCD」時,就要用「在地整體照顧」,把地區改造成老年人可以持續生活在此的環境,透過居民間照護意識的提升,結合「到宅醫療」、「遠距醫療」、「智慧協助醫療」,貼近居民的生活,增加社區的信任與活力。因此比C據點更貼近人的,就是「家」。長照3.0便是以每個人的住宅為據點,社區為支援環境的整體營照,也會是長照政策永續發展之道!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NTDHealt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節目表 https://goo.gl/7fN6pB 線上直播請看 http://www.ntdtv.com.tw/live 或是加入我們的 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 得到更多中醫調理的最新資訊。 ---------------------- 根據國發會預估...
超高齡社會比例 在 柯文哲 Facebook 八卦
園丁不能改變春夏秋冬,但在季節更迭中,可以努力讓花開得好看一點。
明年,臺北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長者占人口比例超過20%。全臺灣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只剩下5年的時間。我希望從現在起,臺灣的長者們不只活得更長久,也要活得更健康。
因此我們重整財政,擠出經費,恢復65歲以上長者的 #健保補助,所得稅率未達20%的,每位一年最多能補助8988元。65歲以上都有一張敬老卡, 每個月會存入480點,可以用來搭捷運、公車、YouBike、計程車、也可去運動中心活動。大家有沒有發現?捷運站的手扶梯、電梯也悄悄變多了,這座城市的基礎建設正在跟上長者們的腳步,希望達到 #全齡照顧,讓生活節奏更自在從容。
好好慢老,我們會陪你到老,先預祝大家重陽節快樂!
#照顧最用心
#臺北市全面補助65歲以上長者健保費
超高齡社會比例 在 高嘉瑜 Facebook 八卦
【少子女化成國安危機
中央應解決公幼資源不足、高房價及稅率不公】
我國人口在今年提前步入負成長,並即將在2025年成為高齡化社會,「少子女化」問題成為眼前對國安最大的威脅,在今天的院會總質詢中,嘉瑜向蘇貞昌院長及相關部會首長質詢少子女化議題,並提出「公托公幼資源不足、高房價、高稅率」是國內家長不敢生養的三大主因,呼籲中央部會針對預算配置、政策方向以及稅制改革進行檢討:
⚠️少子女化問題已成國安危機,公幼量能仍明顯不足
少子女化問題已成國安危機,但公托、公幼資源卻仍遠遠不足,以台北市的家長為例,最常面臨的就是公幼抽籤擠破頭,卻仍搶不到名額的窘況,家長只得無奈地把孩子送到收費高昂的私幼,並造成經濟上龐大的壓力。
雖然近年來政府擴大公共化幼兒園的預算逐年提升,但實際就讀公共化幼兒園的比率卻連年維持在31%,未見顯著提升,在探究108年我國公私幼兒園數量後就可發現,公共化幼兒園2630間比起私立幼兒園4142間,量能仍明顯不足。
⚠️全台逾172個行政區 公共化幼兒園核定比例不足4成
雖然目前針對未能進入公托、公幼體系的家長,政府有提供育兒津貼2500元,並且即將加碼至5000元,但嘉瑜認為與其育兒津貼不斷加碼,不如將預算用於佈建公托公幼資源,讓家長能將孩子安心送托至公托、公幼,否則政府不斷鼓勵國人要敢婚敢生,卻未提供足夠比例的公托、公幼,讓家長必須在就業與孩童托育間不斷奔波,才是造成現在年輕人不敢生養的主因。
嘉瑜檢視台北市內公共化幼兒園核定比例不到40%的行政區,發現有近半行政區入列,年輕族群最多的內湖區及南港區也首當其衝,而若是放大檢視全國17個縣市,更有高達172個鄉鎮市區公共化幼兒園核定比例未達40%。此外,國內公共化幼兒園未開辦課後留園服務以及寒暑假未開課的比例高達3成以上,再再都顯示政府為家長分擔照顧孩童的量能十分不足。
⚠️嘉瑜爭取:公托公幼免抽籤!生育津貼加碼明年起執行!
由於少子化現象衝擊,其實目前國中小校舍都有閒置校舍空間,可供轉化為公共化幼兒園,政府投入大筆預算發放生育津貼,不如活用目前閒置的校舍,來擴大公托、公幼量能,嘉瑜也向在質詢中向行政院爭取,希望中央投入資源逐年提升公托公幼量能,並將政策目標設立為讓家長送孩童到公托、公幼時免抽籤!為家長減輕生兒育女的壓力,才能實現【0-6歲國家一起養】的願景!
此外,嘉瑜也向教育部長爭取育兒津貼從2500加碼到5000政策,必須在明年初如期執行,雖然目前能提供給家長的公托公幼資源仍有不足,但透過育兒津貼加碼,也能為家長減輕部分負擔。
而嘉瑜也再次針對台灣高房價,年輕人普遍買不起房子質詢蘇貞昌院長。
⚠️高房價回不去,社宅非治本之道!
台灣年輕人目前不僅面臨低薪、不敢生小孩的少子女化困境,也要面對台灣的高房價,況且現在連中南部的房價,也都水漲船高。那大家努力工作一輩子,卻買不起房,一直是許多人心裡的痛,無論是租屋族或已買房的人,全都變成房奴。
嘉瑜認為蘇院長提到現今的社會住宅政策已超前進度,但以台北市社會住宅為例,仍是供不應求的情況,我也認為社會住宅對台灣房市,乃屬治標而不治本。而目前在租金補貼對於一般房客來講是看得到吃不到,因為房東通常不會准許房客綜所申報,而流於形式。
再者,2020年的台灣,正式進入人口負成長階段,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而台灣從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到2025進階至超高齡社會,推估只要花7年時間,老年化速度早就失速,未來越年長的租屋族,也恐面臨房東拒絕租屋、無房可住的悲劇。這絕非社會住宅及租金補貼政策,就可以解決的!這些都是大家面臨的問題,這也是為甚麼大家都想買房子的原因,就是希望有一個安居樂業的地方。
⚠️高房價主因持有成本太低,市場失靈、政府失靈
嘉瑜翻閱過往資料後發現,同樣30年的自用住宅,在美國加州60萬美金的房產,一年房價跟地價稅約28萬台幣,但在台北市一棟同價格的30年公寓,房屋稅跟地價稅只要新台幣6000多元,資產階級有房產且坐擁豪宅,卻繳稅非常低,靠這些房產每個月都有幾百萬、幾千萬元的租金收入,這樣對於受薪階級有相對剝奪感。舉例台北市豪宅“文華苑”,管理費1年120萬元,但是政府豪宅稅才50萬、60萬元左右,豪宅持有成本確實太低。
中央應該要拿出具體政策解決高房價的問題。否則大家會覺得有錢人或是有房者,相對之下付出的社會成本跟稅收相對比較低,所以是有恃無恐,就算是現在的房地合一稅,也沒有辦法根本解決這問題,否則房價也不會達到歷史新高。
房價高漲主要是市場機制失靈,資訊不透明,雖然房市供過於求,空屋充斥,但房價卻仍居高不下;再加上政府雖嚴懲囤積口罩、糧食、衛生紙,但卻縱容囤地囤房。最後再加上游資寛鬆、超低利率,也未能針對非自住又持有2房以上的人,給予囤房稅等管制,因此造成政府失靈所致。
因此高房價的問題仍在於資金過多、制度不健全造成投資炒作,並非是因為成本過高所致。希望政府解決高房價,應面對關鍵問題解決,不宜避重就輕,人民才會真正有感!
超高齡社會比例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評價
節目表 https://goo.gl/7fN6pB
線上直播請看 http://www.ntdtv.com.tw/live
或是加入我們的 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 得到更多中醫調理的最新資訊。
----------------------
根據國發會預估,台灣到2018年時,老年人口的比例將會上升到14%,正式躋身高齡社會之列;到2025年更將成為超高齡社會,屆時台灣人之中,每5人就會有一位是老年人口,60歲以上老年人將近40~50%有睡眠障礙。面對高齡社會的來臨,老人睡眠障礙的比例隨著增加,中醫如何幫助越來越多失眠症的老人呢?
這一集邀請到長庚醫院中醫部許惠菁中醫師來探討這老年人常見的問題。
本集內容主題如下:
1. 老人失眠的原因
2. 老人失眠中醫觀點
3. 老人失眠的穴位按摩、針灸治療
4. 老人失眠辨證論治
5. 老人失眠的藥膳及茶飲
6. 老人預防失眠生活的保健小叮嚀
超高齡社會比例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台灣已在今年四月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未來的我們都會很長壽,活這麼久,會擔心在人生下半場有什麼病痛呢?現在有什麼病痛一直困擾著你嗎?
為了瞭解台灣民眾的健康狀態,早安健康日前進行2018年的健康大調查,共超過25000人參與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眼睛 視力問題」位居「已經有且最困擾的問題」與「擔心未來會有的疾病」榜上的第三名,比例皆超過兩成,足以顯示視力問題對台灣民眾已造成極大困擾。
究竟台灣民眾的#視力 出了什麼問題?眼科醫師鐘珮禎醫師分析,高度近視、頻繁使用3C產品等危險因子,都會導致未來發生不可逆的眼疾,如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造成眼疾的危險因子中,除了「退化」與「家族遺傳」,還有哪些呢?
1.高度近視
據統計,台灣近視比率高達43%,等同兩個人之中,就有將近一人近視。鐘醫師指出,要特別注意的是高達5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千萬別以為戴了眼鏡看得清楚就好。高度近視會引發很多併發症,如視網膜剝離、青光眼、黃斑部病變、早發性白內障。
2.頻繁使用3C產品
根據眼科醫學會的全民護眼調查報告,台灣民眾每天使用3C產品的時間高達8.7個小時,比平均睡眠時間的6.8小時,高了將近2小時。長時間、近距離使用3C產品不僅是造成近視的元兇之一,更會使眼睛疲勞乾澀,且大量暴露在藍光下,還會有黃斑部病變的風險。
3.空氣汙染、紫外線曝曬
根據近年的研究,空氣汙染的汙染源──PM2.5,會造成眼睛血管發炎病變;而紫外線曝曬也會導致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等眼疾
如何擺脫眼疾的恐懼?
1.減少使用3C產品的頻率:每使用30分鐘、休息5分鐘;避免趴臥或在暗室使用3C產品;行進間更不應滑手機。
2.攝取抗氧化食物:深色蔬菜、蛋、水果、南瓜、糙米、魚類等。
3.戒菸、二手煙:有抽菸習慣的人應戒斷;也應力勸家人朋友戒菸。
4.規律運動
5.配戴合格太陽眼鏡
6.控制三高體質
7.定期檢查:家族遺傳、三高體質、高度近視者,都應定期檢查。
【更多護眼知識】
保護眼睛吃什麼?眼科醫師:第一名好食物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Jh8x6_pLtE
針眼惱人!眼科醫師:這樣處理才不會反覆長膿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8zbo8qDjuw
養好血管,眼睛就不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o0q9Z-0JbA
【相關文章】
奇異果輸了!防老花白內障,護眼蔬果第一名是它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442
早上喝1杯,65歲沒老花!護眼三寶有哪些?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5006
菠菜、地瓜葉、南瓜?含葉黃素護眼蔬菜第一名是它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659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超高齡社會比例 在 影響力 Youtube 的評價
『Silvia的芳療魔法屋』播出時間:週六晚上18:00,敬請訂閱影響力
【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對於家人最煎熬的課題】
本集簡介:近年來,失智症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而在台灣高齡化的社會中,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更是逐年升高...
家中若是有失智症患者,對於照顧者、家人來說,無非不是一大最沉重又難熬的負擔...
讓我們快來請教Silvia芳療師,精油療法真的能幫助到失智症嗎?
#播出時間
「Silvia的芳療魔法屋」為#雙週上映,歡迎粉絲持續追蹤影響力頻道,觀看更多達人分享喔!
趕快按下「訂閱」影響力頻道,最即時、最有料的影音節目一集都不漏看。只要每天花5分鐘時間,就能輕輕鬆鬆提昇自我的實力!
+ 看更多Silvia的芳療魔法屋:http://seepower.tv/author/guest_14/
關於Silvia:
Silvia李依伶,為IFA國際認証芳療師,在2004年紐西蘭打工渡假時,在薰衣草農場遇到芳療的啟蒙者英國資深芳療師,在她的帶領下,Silvia進入和工程師截然不同的芳香自然生活。Silvia的專長為個案諮詢與芳療教學,不僅成立AromaGrace芳香品牌,致力於推廣芳香療法,也經營臉書芳香療法愛好者俱樂部粉絲專頁,希望推廣芳療成為居家生活的一部份。
+ 影響力官網:http://seepower.tv
+ 影響力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eepower.tv/
+ 加入影響力Line@:https://line.me/R/ti/p/%40cph9985f
+ 影響力愛奇藝站:http://tw.iqiyi.com/u/1269595541
-
影響力於2018年正式上線,由讚點子數位行銷有限公司發起,在這裡,我們匯集了台灣各領域的專業人士,包括國際、財經、職場、親子、兩性、教育、藝術等領域,成為我們引領社會脈動的「達人」,透過影音傳播的力量,帶來超越世代的影響力!
下一個十年,你準備好和達人一起充實自己嗎?
2018年,期待與你一同創造全新的知識影音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