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精選 » 走出伊甸園.第三部:耶路撒冷
花費七年徒步長征世界三萬里,你我正見證這偉大旅程。
普立茲獎得獎記者保羅.薩洛培克在2013年底踏上了長征世界三萬里的旅程,將以七年時間重溯人類祖先在六萬年前離開東非大裂谷、走出非洲,最後在全世界開枝散葉的壯闊旅程,並且沿途記錄見聞,刊登於《國家地理》雜誌中。
薩洛培克的徒步之旅把他帶到了以色列北部與黎巴嫩交界的羅胥‧哈尼克拉石窟附近。他會依循最早人類遷移的路線,從地中海岸往北走,再東進歐亞大陸。
完整報導就在《國家地理》雜誌12月號,各大超商及書局現正熱賣!【買一送一】現在買12月號就送「美麗祕境」特刊Part Ⅲ!
http://shop.ngtaiwan.com/BP_Web/Product.aspx?bokId=M0157
延伸閱讀 »
走出伊甸園.第一部:遠離非洲(2013年12月號)
http://www.ngtaiwan.com/1918
走出伊甸園.第二部:阿拉伯沙漠(2014年7月號)
http://www.ngtaiwan.com/6289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daniel33144,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V剪輯自電影"遠離非洲 Out of Africa "片段...
「走出非洲」的推薦目錄:
- 關於走出非洲 在 國家地理雜誌 Facebook
- 關於走出非洲 在 國家地理雜誌 Facebook
- 關於走出非洲 在 國家地理雜誌 Facebook
- 關於走出非洲 在 daniel33144 Youtube
- 關於走出非洲 在 [好雷] 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 - 精華區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走出非洲 在 开放式婚姻靠谱吗?一个女人的觉醒史《走出非洲》| 看电影了没 的評價
- 關於走出非洲 在 遠離非洲DVD-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走出非洲 在 遠離非洲DVD-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走出非洲 在 國家地理雜誌 Facebook 八卦
12月精選 » 走出伊甸園.第三部:耶路撒冷
您是否知道耶路撒冷是哪個宗教的聖地?
普立茲獎得獎記者保羅.薩洛培克在2013年底踏上了長征世界三萬里的旅程,將以七年時間重溯人類祖先在六萬年前離開東非大裂谷、走出非洲,最後在全世界開枝散葉的壯闊旅程,並且沿途記錄見聞,刊登於《國家地理》雜誌中。
圖為約旦的阿拉伯基督徒在主顯節盛宴週期間,徒步來到約旦河岸附近的十字架前祈禱。
完整報導就在《國家地理》雜誌12月號,各大超商及書局現正熱賣!【買一送一】現在買12月號就送「美麗祕境」特刊Part Ⅲ!
http://shop.ngtaiwan.com/BP_Web/Product.aspx?bokId=M0157
延伸閱讀 »
走出伊甸園.第一部:遠離非洲(2013年12月號)
http://www.ngtaiwan.com/1918
走出伊甸園.第二部:阿拉伯沙漠(2014年7月號)
http://www.ngtaiwan.com/6289
走出非洲 在 國家地理雜誌 Facebook 八卦
#精采影片 » 走出伊甸園:重溯人類祖先旅程
#普立茲 獎得獎記者保羅‧薩洛培克在2013年底踏上了 #長征 世界三萬里的旅程,將以七年時間重溯 #人類 祖先在六萬年前離開東非大裂谷、走出 #非洲,最後在全世界開枝散葉的壯闊旅程,並且沿途記錄見聞,刊登於《國家地理》雜誌中。
他的第一篇報導已於2013年12月號雜誌刊出,記錄他從衣索比亞的「人類原起點」赫托布里抵達吉布地海岸的旅程,第二篇報導記錄他在 #中東 的經驗,也於今年7月刊出。
影片中,他說明了踏上這趟長征的原因,也分享在非洲這段旅途中的所思所感。
#國家地理 #natgeo
走出非洲 在 daniel33144 Youtube 的評價
MV剪輯自電影"遠離非洲 Out of Africa "片段
走出非洲 在 遠離非洲DVD-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八卦
遠離非洲DVD找遠離非洲DVD相關商品就來飛比. ... <看更多>
走出非洲 在 [好雷] 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 - 精華區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內文含雷,不喜者請甚入。
*全文個人觀點,不認同者請海涵。
*網誌圖文版:https://chihni.pixnet.net/blog/post/48520194
我已經忘了讀那篇文章時我是幾歲,只記得作者在文章提到,她很豔羨《遠離非洲》
(Out of Africa)中,Denys幫Karen洗頭的那橋段,她覺得是一種絕美與浪漫的極致呈
現。試想,一個奔放不羈的男子竟會放下身段為女人洗頭,在女性主義尚未抬頭的年代,
是多麼難能可貴。不知怎麼,作者對《遠離非洲》的描述深植我心,我告訴自己,總有一
天,非得看到這部電影不可,要親眼看到男主角幫女主角在非洲大陸的河邊洗頭的橋段。
昨晚終於看了這部在一九八五年推出的電影,由Sydney Pollack執導、Robert
Redford及Meryl Streep領銜的──《遠離非洲》。從片頭起,我便凝神觀注,看到配樂
是由John Barry大師所擔綱,也豎起耳朵仔細聆聽。但畢竟是個外行人,說不出什麼建設
性的感言,我只知道我因這迷人的配樂更陶醉於非洲的影像裡。
講到非洲,談到配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動畫《獅子王》(The Lion King),充滿
了非洲原民的氣息,奔放、狂野、遼闊。然而,《遠離非洲》卻跳脫出了這樣的印象,雖
仍有原民歌聲但占整體的少數,多半是以優美的古典樂來襯托出非洲遼原之氣勢,柔情裡
帶有堅忍,滂沱中含著細緻。除了「美妙」,我沒有更好的形容詞。
聊完配樂,想談談前述所提到的洗髮橋段。原本期待洗頭場景的我,當看到那幕時,
並無特別的感覺。我不認為有格外浪漫、迷人之處,可那幕確是我夢寐以求的理想生活一
景,男人溫柔地幫女人洗頭,彼此開心交談,好不快活。只是,比起洗髮那段更觸動我心
弦的,是Denys駕駛飛機載Karen升空,兩人徜徉天際,就好像擁有了整片天地般自在。深
受感動的Karen抬起了手,後座的愛人也回握住她的手。在那雙交握的手之間,我明白了一
點──單純的兩人世界,並非是狹小的,它可以與天同高、與地同寬,它可以無邊無際,
沒有盡頭。還有,接近尾聲時,葬禮的橋段,Karen的神情與背影也是我永生難忘的。如要
我推薦《遠離非洲》的經典片段,那便是上述這兩幕了。
我特別喜歡Sydney Pollack在其作品中對女性角色的刻劃,他題材下的女性總是特別
活躍動人,非僵化也無物化,是很真實的女人。就拿我比較有印象的女性角色來談,像是
《突圍者》(The Electric Horseman)的女記者Hallie、《新龍鳳配》(Sabrina)的
Sabrina、《窈窕淑男》(TOOTSIE)的Julie,她們性格裡都有股倔強、執著。而《遠離
非洲》的Karen,不外乎也是這樣的角色。
Karen是個勇敢且堅強的女人。縱然她總需要「方向」以前進下去,但她面對愛情、
婚姻、事業,她從不退縮。求婚,是她開口;愛情,她也敢追求;事業,她引領著土著族
人們一步一步辛苦墾拓。漫漫人生路,她始終堅定地朝著「方向」行去。縱然,她在一路
上承受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傷害,她仍堅持不懈。我激賞這般女子,也願自己能擁有Karen
的勇氣與毅力。
再看到Denys一角,他令我聯想到「風」。Denys是來無影去也無蹤的風、是輕柔包住
Karen的愛之風、是翱翔在這塊黑色大陸上的不羈之風。他不屬於誰,也不認為有人屬於
自己。浪子如他,與渴望擁有一雙臂彎可供停靠的Karen相異。有趣的是,這樣的人兒卻
被愛神兜在一塊,但也早已注定分離。這份愛,既令人傷神,又無法割捨。或許,那風兒
一度願作風箏,讓站在地上的女人輕輕牽著吧。
Karen和Denys分別由Meryl Streep、Robert Redford擔當。Meryl Streep在其中的扮
相,有些角度令我想到Keira Knightley。《遠離非洲》裡的Karen,剛柔並具,而Meryl
Streep總能將擁有這樣性格的女性詮釋得入木三分。像是,將熟睡中的Denys手上酒杯移
開,搬了張椅子陪在愛人身旁那段,她成功營造出熱戀的蜜意氛圍;或是與Denys口角,
她要他離開時那張決絕的神情。我喜歡Meryl的Karen,這角色的確是屬於她的。她在在都
令人驚嘆不已,她那會說話的眼神真的太美!
而像風的男子Denys,幸是由讓人難以抗拒其魅力的Robert Redford演出,尤其當烈
陽映照著他那頭金髮,還有以湛藍雙眼凝視著Karen的模樣,相當性感。每每看Robert
Redford的電影,總會驚嘆他一頭金髮是如此美麗,那顏色似是被陽光照射的麥田。這次看
《遠離非洲》,沒想到他的金髮竟與有著萬物生息的非洲草原如此相配。
電影也如書般,隨著年紀不同來選擇欣賞,自是有不同的體驗與感受。單論《麥迪遜
之橋》(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與《遠離非洲》來看,的確是「大人」電影。
四、五十歲的觀眾欣賞的角度與感動之處,必定與二十代、三十代的觀眾大不相同。但經
典雋永的影片,是不會隨著時光流逝而被深埋於記憶深處。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新的觀
眾或擁簇者出現。我想,待我於不惑之年時,再回頭欣賞這兩部「大人電影」,絕對會有
不同且更為深刻的感受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4.72.11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