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吃蔬菜,還是吃蔬菜的包裝袋?
北農有人確診,並不是因為他們不遵守防疫規定。
而是他們為了維繫雙北地區的民生物資正常運作,無法停工。工作的性質,又必須持續與南來北往的人群接觸。風險就是比你躲在家還要高很多。你可以居家辦公,但是北農無法。
北農跟西螺果菜市場兩個都是,一旦停工,將造成可預期的後果:全國農產價格暴跌,果菜更加無處可去。民眾無果菜供應,農民更加痛苦。
北農光休市一天,隔天爆量的菜都會讓菜價下跌,何況長期休市?這是不可能的選項。
北農員工每天不得已就是要接觸南北跑的運菜車司機,承銷人等等。
因此蔬果拍賣市場、農產公司都是風險高的單位。並且為維持民生所必須,不能關門。
正因為就算有人確診了也無法停工。疫苗的施打順序才應該更加提前,這也是我們之前說過的。
幾乎所有通路都有跟北農叫菜,刻意去謠傳北農的蔬菜會帶原肺炎病毒,刻意造成民眾恐慌,居心叵測。
這個時期就是大家多吃蔬菜,如果買的是包裝過的葉菜,你也不吃包裝袋,接觸過各種物品本來就要用肥皂勤洗手,不用危言聳聽,造成恐慌。
蔬菜沒有肺,吃北農賣的菜根本不會得肺炎病毒,請大家保持理智,勤洗手,社交距離,遠比隨手傳一則LINE聳動的說法還有用的多。
你能有蔬果吃,是許多人在前面負重前行,好讓大家的日常生活還能運轉。
如果你不會撻伐在前線染疫的醫生,又何必責怪北農第一線人員?希望他們早日康復而已,謝謝你們為了供應雙北的蔬果,在高風險之中工作,希望他們的接種順序還能更前面一些。
沒有人想要確診,
大家可以對在前線為了我們維持日常生活的人,不管是醫護、蔬菜拍賣員、宅配員、送貨員、物流人員等等更加體諒嗎?
西螺果菜市場休市日 在 Lin bay 好 油 Facebook 八卦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1/3028941
陳吉仲:若有冷鏈 怎麼會在意休市天數
他並說,「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冷鏈體系之糟糕,如果有冷鏈體系,不管葉菜類或大宗蔬菜,可以像日本一樣維持在攝氏15度恆溫及做適當包裝,怎麼會在乎休市1天、2天,或幾天?
看完這篇陳副主委的說法之後,簡單的一句話,若不懂產運銷,就不要出來讓人家知道你很無知。
講這種話就整個很無知,還是農業經濟的教授,看來跟實際的農業脫了不止一節。
不同的通路有不同的需求,自然也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過去超市量販店還會去一市拿菜,這幾年則轉給農產公司或運銷合作社,就是因為需求的屬性不同,如果你是作包裝菜,當然不會供到一市,因為你會從包裝好就維持低溫到末端通路來增加櫥架壽命,也會有因為維持冷鏈跟物流而需要的設備成本、物流成本與營運成本。
如果你把包裝好的低溫蔬菜送到一市才奇怪,因為一市反而不能維持低溫的環境而造成回溫及凝水,影響蔬菜的櫥架壽命。
而走一市的通路本來就是走快速供應的路線,今天採明天就在一市賣掉,明天就在末端菜販的手裡,快速的銷售使用全低溫在成本上不一定有利,而需要的是在產地預冷的處理快速降溫減少因爲田間熱帶來的損耗,從西螺果菜市場旁邊有十多家預冷場就可以知道要做預冷不一定要自己有設備,也可以花錢做。
而陳副主委說因為生產端沒有冷鏈才出這個問題更是本末倒置,在目前台灣產運銷的體制之下,需求端才是老大,而不是生產端,如果連傳統市場的菜都是放在冷藏的櫥櫃之中賣,那前端自然一定會配合,但事實上不是嘛!
傳統市場的銷售還是一樣露天常溫在賣,那請問在前端冷藏好的蔬菜經過沒有辦法維持冷鏈的一市,經過沒有冷藏的小貨卡運到沒有冷藏的攤位上,這樣有什麼意義嗎?
能做超市當然好啊,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大型農產公司都跟量販店超市合作,但一般的菜農有辦法多品項、穩量的供應嗎?通路一定是平常維持的,以一市為主的農民哪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找到冷鏈通路,產品規格跟品質符合冷鏈通路的要求呢?
更何況目前冷藏銷售的系統也吃不了那麼多的量,如果消費者不願意買傳統市場沒冷藏的菜,熱愛買超市冷藏的蔬菜自然會發生消費轉移,這個消費轉移也的確在慢慢發生,也造成許多合作社往穩定的通路走,而不進拍賣市場。
反正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長官的話再無知也是對的也要一團擁護。
對了,銷售端就是柯文哲管的範圍,乾脆說都是柯文哲的陰謀好了。
西螺果菜市場休市日 在 廖郁賢 雲林縣議員 Facebook 八卦
#疫情賢在家
當煮飯變成難得的常態,便想起對市場情有獨鍾的理由,有百百款,而不管到哪個城市工作,ㄧ有空檔,心之所向的觀光聖地就是「菜市仔」!它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全然接受了所有,就和台灣這個多元風采的土地一樣。裡頭的叫賣聲、三輪車轟隆轟隆作響、堆疊在貨車後的蔬果、所有日常裡之必需……串起濃濃的人與人之間,彼此都不再只是萍水相逢,這份外在的人情味,都是市場所容納的在地風土,其中更緊扣著每個家庭的溫暖回憶。
回到雲林的日常,最期待的就是在工作之餘能上市場買菜了,除了跟同齡朋友不太一樣的嗜好,也是從不同小販的身上能學到許多不同的事物,然而這場疫情,除了小心,還是得更謹慎,大家都辛苦了。近日看著 #台北市長柯文哲 的各種荒唐言,不但 #府內確診蓋牌 、 #北農爆群聚急甩鍋 、 #疫苗接種規劃…….用著輿論的優勢,根本就是疫情下的最大破口! #北農與雲林 的關係之深厚是從小經常進出西螺果菜市場就深刻理解的事,簡單以葉菜類供應佔全國三分之一的雲林縣來說,據縣府估計,每天蔬菜採收量高達2100公噸,就有700噸是銷往臺北果菜市場,所以,柯文哲不夠負責任也與雲林有很深的關連,非但如此,雲林同鄉會有多少鄉親到雙北打拼!因此,這是我們需正視的荒謬。
期待我們ㄧ如往常的日子能盡早到來,在那之前,盡我們所能,為那樣的歲月靜好,付出一點心力吧。
#別忘了到市場ㄧ次買齊幾日所需
#市場是最美日常的縮影
P.s.附上兩張 <疫情前> 的市場與近期飯照
🔹延伸閱讀:
因應北農疫情👉 https://youtu.be/VyE5ptdpnyI
北農群聚感染雲林縣如臨大敵! 👉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1624C10M1
意外擦槍走火的北農休市風波,帶來什麼啟示?
👉 https://agriharvest.tw/archives/22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