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父親真的比較愛女兒?
前世情人誕生之後,爸爸的大腦反應確實跟遇到前世情敵很不一樣。美國心理學會(APA)發布的行為神經科學期刊中,曾有研究顯示,男性面對學步兒時,對女兒的需求比較有反應,也較常唱歌給女兒聽。分享這篇文章的研究說明↘
❣️別在孩子面前,批評他偏愛的大人>>https://cplink.co/A4FAPBsh
同時也有5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0萬的網紅維思維WeisW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當小孩在成長過程中會學會語言,如何和他人溝通;慢慢了解社會,人與人之間要怎麼互動;產生;慧認知,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運動技能,學會如何跑如何跳甚至做出複雜動作;發展個人興趣,擁有意識的進行個人行為等等。當以上的成長出現障礙時,就會被描述為腦部的神經發展障礙 ,特別是與他人的溝通和社會互動相關技能...
行為神經科學 在 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Facebook 八卦
顧小孩我也是挺上手的啊😂😂😂
科學證實爸爸們有都有育兒天賦
我也遇過很多超級奶爸!
關鍵在於一開始!
從懷孕時,父親就要一起做好準備
這是兩人的事情😀😀
如果有爸爸說他不會顧,請把這篇文章傳給他
(然後我會不會被封鎖啊?XD)
—————————————————
多跟寶寶玩,幫助爸爸意識到自己是爸爸
催產素濃度提高會讓新手爸爸做出一些「刺激型活動」(stimulatory play),例如:幫助寶寶起身坐好或是逗寶寶笑。對這個領域多有研究的學者費德曼(Ruth Feldman)指出,這類互動對於「在新生兒第一個成長階段,建立父親當爸爸的感覺(sense of fatherhood)」非常重要。
----------------------------------------
這段也很有趣,相當符合臨床觀察~~~
🤣🤣🤣
如果生的是女兒,爸爸會更快上手。
前世情人誕生之後,爸爸的大腦反應確實跟遇到前世情敵很不一樣。美國心理學會(APA)發布的行為神經科學期刊中,曾有研究顯示,男性面對學步兒時,對女兒的需求比較有反應,也較常唱歌給女兒聽。美國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與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的研究人員分析,爸爸能夠比較輕易接受女兒的感受。「如果孩子喊或找爸爸,女兒的爸爸會比兒子的爸爸來得有反應,」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3023
行為神經科學 在 大醫院小故事 Facebook 八卦
!!!!
有學過生物學的學生應該都知道,人有十二對腦神經。但是很可惜,這是一個過時的錯誤知識。人其實有十三對腦神經!!
這第十三對腦神經,叫作「終末神經」(terminal nerve)。他的功能非常特別,是腦中的第三套嗅覺系統。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幾乎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不要說一般人對它毫無所知,甚至連很多醫生或腦科學家也都沒有聽過這一套系統。
這一對「終末神經」,差點就讓所有教科書中的腦神經全部改名!它到底是何方神聖呢?以下就一起來看看它的發現歷史和生理功能吧!
--
顛覆神經科學知識的一條鯊魚
--
修過生物學或神解(神經解剖學)的學生,應該應該都背過類似這樣的十二對腦神經口訣:
一嗅二視三動眼,
滑車三叉六外旋,
顏面八聽九舌咽,
迷走十一副舌下。
解剖人腦時,如果把已經從頭顱取出的腦面對著我們,然後朝上翻轉九十度,我們就可以看到由上而下依序排列的十二對腦神經(圖二:附圖請見部落格:http://cryofall.blogspot.tw/2016/08/blog-post_10.html)。其中最上方的第一對腦神經,就是嗅神經,最下面的最後三對則是迷走、副神經和舌下神經。
由於所有的人類感官知覺幾乎都被這十二對腦神經給囊括解釋了,所以數百年來,學者們也都自以為這十二對腦神經就是全部的腦神經。
沒想到,到了 19 世紀末,人類引以為傲的腦神經知識體系卻讓一隻「鯊魚」無意間撞出了一個大破洞,我們對大腦的無知也終於原形畢露。
1878 年,德國大學的生理與解剖學家佛瑞胥(Gustav Fritsch)檢視了鯊魚的大腦,結果發現在十二對腦神經的前方,竟然還有另一對腦神經,(圖三紅星處)[1]。
這個發現著實讓解剖學家們傷透腦筋!因為按照位置來說,這一對新發現的腦神經應該要叫做第一對腦神經才對,然後嗅神經應該要改稱為第二對腦神經,而且後面每一對腦神經編號,都應該要因此往後順移。但是如果真的把十二對神經的編號全部改變,那數百年來文獻中的腦神經使用名稱,就會因為和新的名稱不一致而陷入完全混亂的局面。
由於全面改動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而且解剖學家也不確定人類究竟有沒有這一對神經,所以命名和改名的事也就一直沒有定論。
只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這一對腦神經也在 1905 年時於人類胚胎中發現 [2],而且稍後在 1914 年也於成人腦中發現 [3]。
由於人類腦中也發現了這對腦神經,學界對命名的問題終於避無可避,同一年,生物學家洛西(William A. Locy)才想出一個辦法,正式把它叫做「第零對腦神經」或是「終末神經」[4]。
因為羅馬字母中沒有零的符號,這對神經有時也被稱為「第N對腦神經」(cranial nerve N)[5]。但是不知為何,至今為止許多教科書中仍然看不到這對腦神經的蹤影。
--
終末神經(第零對腦神經)的功能?
--
這套默默無聞的嗅覺系統,到底扮演著什麼角色呢?目前有些許證據顯示,這一套系統可能是與性行為有關的荷爾蒙偵測系統。
比方說,從解剖學的結構來看,終末神經的末梢位於鼻腔,但是其接收到的資訊並沒有傳到嗅球,而是連接到大腦裡面與性行為密切相關的「隔核」(septal nuclei)(圖四)。
行為神經科學的研究也顯示,當雄金魚的終末神經被刺激時,就會立刻釋放精子 [6],而當終末神經被破壞時,雄倉鼠的交配行為則會消失 [7]。
美國國家衛生院的神經生物學家菲斯(Douglas Fields)還發現,終末神經除了偵測荷爾蒙,甚至可能還有釋放荷爾蒙的功能。他觀察到終末神經的軸突中有許多荷爾蒙,這些荷爾蒙會在神經末梢處釋放出來,並進入血液之中以調節生殖行為 [8]。
此外菲斯還有另一項發現,也大大突顯出終末神經的重要性。他在解剖鯨魚的大腦時發現,鯨魚竟然仍保有終末神經。鯨魚在演化的過程中因為重新回到海中,牠們的鼻孔,也就是噴氣孔,為了方便呼吸已經移至頭部的上側後方,而牠們也因為長期生活在水中,不常接觸到氣味分子,所以主要嗅覺系統和副嗅覺系統都已經喪失。
有趣的是,牠們卻仍然保有終末神經。這項發現可能顯示出終末神經有著極為重要的生存繁衍功能,因為鯨魚在演化的過程犧牲了前兩套嗅覺系統(嗅覺系統與副嗅覺系統),但是卻沒有放棄這第三套嗅覺系統,其重要性可想而之。(有興趣的瞭解另外兩套嗅覺系統的故事的話,可以參見我的新書《#大腦簡史》。)
至於終末神經的重要功能究竟是不是透過偵測與釋放荷爾蒙來調節性行為?在人類腦中的終末神經是否已經失去功能?未來的研究很快就會為我們揭曉。
--
參考資料:
--
[0] 本文節錄改寫自我的新書《#大腦簡史》(貓頭鷹出版社出版)。博客來連結: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3238
[x] 九月和十月份的新書講座活動:https://docs.google.com/…/1FAIpQLScnenU_5BS15caN_E…/viewform
[1] Fritsch, G. (1878) Untersuchungen über den fieneren Bau des Fischgehirns mit besonderer Berücksichtigung der Homologien bei anderen Wirbelthierklassen. Berlin:Verlag der Gutmann'schen Buchhandlung.
[2] De Vries, E. (1905) Note on the ganglion vomeronasale. Proc kon ned Akad Wet 7: 704-708.
[3] Johnston, J.B. (1914) The nervus terminalis in man and mammals. Anatomical Record 8: 185-198.
[4] Locy, W.A. (1905) On a newly recognized nerve connected with the forebrain of selachians. Anat Anz 26: 33–123.
[5] Vilensky, J.A. (2014). The neglected cranial nerve: nervus terminalis (cranial nerve N). Clin Anat. 27(1):46-53.
[6] Demski, L.S. and Northcutt, R.G. (1983) The terminal nerve: a new chemosensory system in vertebrates? Science 220: 435–437.
[7] Wirsig, C.R. (1987), Effects of Lesions of the Terminal Nerve on Mating Behavior in the Male Hamster.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519: 241–251.
[8] Fields, R.D. (2007). "Sex and the Secret Nerve". 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18: 20–7.
行為神經科學 在 維思維WeisWay Youtube 的評價
當小孩在成長過程中會學會語言,如何和他人溝通;慢慢了解社會,人與人之間要怎麼互動;產生;慧認知,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運動技能,學會如何跑如何跳甚至做出複雜動作;發展個人興趣,擁有意識的進行個人行為等等。當以上的成長出現障礙時,就會被描述為腦部的神經發展障礙
,特別是與他人的溝通和社會互動相關技能無法正常發展時就會出現一些自我封閉的狀態進而被稱為自閉症。
------------------------
【歡迎加入會員】
https://bit.ly/2CoCFFD
【訂閱按這裡】
https://bit.ly/38OqWfl
【維C Line貼圖】
https://line.me/S/sticker/13483644
【目錄】
00:00 介紹
00:52 你可能誤會的自閉症
03:46 什麼是自閉症
05:38 症狀特徵
08:09 Sally & Anne Test
09:06 症狀特徵
11:27 低功能&高功能&亞斯的區別
12:26 統計
12:57 診斷標準
14:01 結語
14:33 精選留言+ 記得分享喔!
--------------------------------------------
【想當YouTuber的按這裡】
▶️ 課程【內有介紹】 ‣‣ https://bit.ly/2Z0DLjb
(現在$200 OFF)
數據分析工具(免費)
https://bit.ly/2CurquY
想學動畫!(有免費的)
https://bit.ly/393B8kd
----------------------------
【其他平台按這裡】
Facebook: 維思維
https://www.facebook.com/weisway18/
IG :weisway18
https://www.instagram.com/weisway18/
----------------------------
【推薦你的影片】
你有「反社會人格」?:https://bit.ly/38UyyNd
為什麼鏡子裡的你比照片好看!https://bit.ly/2WaJDEM
如何控制夢? : https://bit.ly/2AQZb9l
為什麼聽自己錄音會覺得難聽?https://bit.ly/3elDRXh
失眠?這樣做!: https://bit.ly/2Cm6DJT
你到底是「內向」還是「社交恐懼症」!:https://bit.ly/2OgD9Qn
--------------------
【播放列表】
心理學小知識 https://bit.ly/3gUi1LR
生活小知識: https://bit.ly/3j42fjI
科學小知識 https://bit.ly/2DyyDuu
健康小知識 https://bit.ly/3egiPJj
動畫謎語 https://bit.ly/3eswQE9
行為神經科學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書名真的很不吸睛
但內容卻超出我想像
完全符合書封上那段:「一部大腦小品,其重量卻不可忽視」
我很確定自己的大腦不是用來思考的
因為這方面它總是表現的不是太好
但這本書還剖析了
1. 嬰兒的大腦究竟會如何被影響
2. 我們如何感知一件事
3. 我們如何定義真實
天阿
我從沒想過這些日常的行為
都是頭上這顆有著1280億個神經元的大腦在幫助我們適應環境
如果你愛腦科學
這本我不知道你要如何不喜歡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行為神經科學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評價
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臉書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posts/822258064594530
#書來面對第三集 《三個朋友的人生智慧大哉問:僧侶、醫師與哲學家的對談》
-
youtube影片連結:
►超級歪:「這集做得太勵志了此風不可長下一集要歪一點才行」
►本集節錄書摘:「每次做出充滿溫柔、情感和愛的行為時,就是付出了一點點貢獻讓人類變好。」—《三個朋友的人生智慧大哉問》
-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貼文,就有機會抽中《三個朋友的人生智慧大哉問》 一本。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17.5.27 - 2017.6.3
👏感謝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提供5⃣️本贈書!
-
本集關鍵字: #三個朋友的人生智慧大哉問 #MatthieuRicard #ChristopheAndré #AlexandreJollien #史賓諾莎 #DanielGilbert #快樂為什麼不幸福 #情緒心理學 #自我觀察 #正念 #靜坐冥想 #神經可塑性 #RickHanson #像佛陀一樣快樂 #自我評價 #SelfAssessment #AndréTrocmé #辛德勒 #YadVashem #利他主義 #DanielBatson
-
本集推薦書目:
Daniel Gilbert 《快樂為什麼不幸福》
Rick Hanson《像佛陀一樣快樂》
Peter Singer《激發幸福潛能-生命如何作答?功利年代中真正利己之法》
#這集做得太勵志了此風不可長下一集要歪一點才行
#我終於會使用hashtag了ㄎㄎ
行為神經科學 在 生理心理學:走進行為神經科學的世界(第九版) - 博客來 的相關結果
本書第九版整合了近年來神經科學和生理心理學豐富多樣的研究成果,系統介紹了神經細胞、神經系統、精神藥理學、感知覺、睡眠、生殖行為、情緒、攝食行為、學習與記憶、 ... ... <看更多>
行為神經科學 在 行為學翻身—行為研究在當代神經科學的重要性 的相關結果
當我們探索大腦如何產生行為,準確的神經紀錄與操控在缺乏行為研究的情況下是相當受限的。 分子生物學的化約論(Reductionism) 概念:「在細菌中為真的生物現象在大象體內 ... ... <看更多>
行為神經科學 在 行為神經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行為神經 學是神經學的一個分支,專注於研究行為、記憶、與認知的神經學基礎,也探討神經損傷與疾病的影響和治療方法。與行為神經學相關的領域包括神經病學與神經心理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