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淨零碳排 立即行動!
為了督促政府盡速開啟 #氣候變遷行動 的第一步,面對全球環境保護和國際產業鏈的挑戰,今天我和 蔡其昌 副院長、 洪申翰 Sun-Han 委員共同以 #督促政府積極行動 #協助產業創新行動 #公民參與共同行動 三大主軸,共同召開記者會。
去年一整年,武漢肺炎疫情對全球造成劇烈的影響,病毒成為大家共同的敵人,世界各國紛紛用全力來防堵,我其實非常感慨,因為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危機,其實影響同樣深遠,面對氣候環境一點一滴的改變你我的生活,我們必須更積極提出對策。
就在4天前,美國正式宣布重返巴黎協定,於此同時,從日本、韓國、歐盟到中國,也陸續宣示將在2050年後達到 #淨零碳排 的目標,更宣告全球淨零碳排的目標已經開始加速。
為了減碳,各國都投入資金、資源,進行相關技術的開發、產業的轉型與升級。世界具指標的跨國企業相繼加入淨零碳排的行列,包含蘋果、微軟、甚至最近的IBM,都已經設定了更具野心的供應鏈淨零碳排目標;而汽車業,像是豐田、日產、賓士等大型車廠,更看到這樣的轉變,希望快速轉變他們的產品,儘快切入電動車市場。這就是氣候變遷、淨零碳排所帶來的商機。
我一直認為,氣候變遷、淨零碳排,已經不只是願景,而是必然要走的路,面對 #新產業,我們必須有 #新思維,讓台灣民眾與國際社會看到台灣願意跨出重要一步,並且透過創新轉型,重新打造真正永續的台灣!
#SDGs #立院永發會 #永續白話文
蘋果 sdgs 在 張淵翔 Facebook 八卦
‼️ 市議員張淵翔-與您報告 #振興券方案草案 ‼️
振興券預計6月底預購,7月15日正式上路,使用期限至今年12月底,實體券可到郵局花1000元領取3000元振興券,或到全國4大超商、全聯、美廉社和部分屈臣氏門市預購,實體券分為200元券5張和500元券4張兩種面額,等同現金、不找零、不儲值。
#有關振興券的10大QA #資料來源蘋果新聞網
讓您一次搞懂振興券的發放及使用細節。
Q1:發放對象?A1:2300萬人都可領不排富,也擬納有居留證的陸配、外配。
Q2:發放時間?A2:預定6月底預購,7/15上路,使用至今年底。
Q3:發放方式有哪些?A3:紙本、行動支付、信用卡、電子票證共4種。
Q4:電子形式包含哪些?A4:行動支付包含台灣pay、Line Pay、街口等、電子票證包含悠遊卡、一卡通、icash與HappyCash有錢卡等。
Q5:實體振興券如何領?A5:可到郵局花1000元領取3000元振興券,或到全國4大超商、全聯、美廉社和部分屈臣氏門市預購。
Q6:非實體振興券領取方式?A6:選擇一家銀行官網上網登錄,選擇行動支付業者、回饋方式信用卡或銀行帳戶,累計消費金額滿3000元後回饋2000元。電子票證同樣上官網登錄享回饋。
Q7:紙本面額?A7:面額為200元5張、500元券4張兩種。
Q8:是否可找零?A8:不可找零。
Q9:可使用範圍?A9:傳統市場、夜市、百貨、商圈等,排除電商及外送業者。
Q10:是否可重複領?A10:每人只能領一次,會核對身分證號,實體券與數位方式只能擇一領取。
市議員 張淵翔 關心您 ❤
_________________
#SDGs #永續海洋 #碳足跡 #節能減排 #在地孩子 #八斗子囡仔 #八斗子人 #基隆有感 #一同進步 #回饋鄉里 #造福鄉梓 #市議員張淵翔 #緣強團隊 #認同請分享
_______________
🏠 基隆市中正區新豐街278-5號1樓
☎ 02-2469-2122
💙 https://bit.ly/3bnHISL(LINE)
蘋果 sdgs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八卦
英語教育 vs 國際教育
從北市英文補習班歧視作文爭議談起
日前據媒體報導,台北市十十豐盛語言訓練中心的外師要求學生以「迫害」(persecution)為題寫英文作文,一名國小高年級學生寫下「身為台灣總統將迫害穆斯林及同性戀者」,這篇作文竟被評選為當週最佳作文。該補習班於事後解釋,該篇作文因為文法、句型及架構均佳,所以被評選為最佳作文,未來將導正學生偏差想法云云。
跳脫個案層次,這件新聞其實暴露出台灣教育的長期以來的深層迷思,我們應該藉機進行深切省思,亦即「英語教育」與「國際教育」不可偏廢,否則學生空有訓練良好的英文修辭能力,卻缺乏與全球社群針對公共事務理性溝通的共享語彙。
台灣英語或雙語補習班林立,不難看出台灣社會對於「學好英文」的焦慮。但學習外語或甚至標榜台灣應邁向雙語國家,不該是學習英文那般膚淺。將國際化或全球化簡化為習得流利英文,可說是本末倒置。
台灣作為一個島國,要能跟全世界接軌,重要的是培養理解國際事務的習慣,以及提升與他國針對共同關注議題進行交流的能力。英文或者其他第二外語,應該是在上述的目標之下被鼓勵學習。換言之,外語作為一個溝通媒介,不應該是學習的最終或單一目標。
近年來,台灣民間社會及政府開始關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以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為例,這幾年來推廣「國際學校獎」(International School Award, ISA),即是強調「國際教育」重要性。而非政府組織如Impact Hub Taipei近年也大力鼓吹國際教育及十七條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性。
以這次新聞爭議為例,教師事實上可以援引SDGs第四條「高品質教育」(quality education)、第五條「性別平等」(gender equality)及第十六條「和平、公義及堅強制度」(peace, justice and strong institutions)的概念跟學生解釋「迫害」一詞的概念,並請學生以此發想撰寫作文。該補習班事後以學生作文文法句型均佳的說法作為解釋,其實正說明了,台灣社會對於英文學習以及國際教育想法上的偏差。
這次的補習班歧視作文爭議,對於長期關注教育現況的社群而言,不啻敲響一記警鐘。國際教育是一條漫漫長路,但比起擁有漂亮英文腔調或華麗英文字彙,我們更應該致力培養學生思辨國際議題的能力。
【原文刊載於2021-4-29《蘋果新聞網》「蘋評理」即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