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寫】#崛起的迷因美學:「蒸氣波文化」與藝術崇古心理(上) | 鄭雋立 💊
.
日本歌后 #宇多田光 於 7月28日,在官方YouTube頻道首播數位單曲『Time』MV,引發熱烈迴響。影像展演了藝人在自家演奏與錄音的情境,副歌突然變化成1980年代Disco或Funk音樂錄影帶的迷幻氣氛:帶雜訊的低解析影像、霓虹般的高彩度或粉色調、大量複製的人像與殘影…這樣的影像語彙正是本文探討的蒸氣波(#VaporWave)常見的手法。 👉 [ 見圖1]
.
■ #從宇多田光的新曲Time談起
.
『Time』MV的導演是曾為嘻哈歌手Mac Miller打造多部作品的新銳二人組合Anthony Gaddis & Eric Tilford。兩位深諳此道的箇中好手,除前述的 #復古數位影像 外,Gaddis等人也在Miller的合作中巧妙運用3D動畫模組混搭,將蒸氣波的俗艷與懷舊美學玩到極致。Miller專輯《Circle》幾支MV雲煙飄逸、星空浩瀚、霓虹光、精緻度不高的3D動畫建模…看似相當廉價的手法,卻充滿 #超現實主義繪畫 的影子,彷彿嗑藥後看到的冶豔幻覺。 👉 [ 見圖2 ]
.
■ #時代造就青年 #迷因散佈蒸氣波
.
目前網路流行具1980年代色彩的影音作品多可歸類在蒸氣波範疇,而造成蒸氣波流行的動能便是 #迷因。迷因(meme)一詞由遺傳學家道金斯(Clinton R. Dawkins)所創,首次出現於著作《自私的基因》(1976)中。
.
道金斯將之與基因類比,稱人類社會 #文化演進的基本單位,依譯文版本差異尚有「擬子」、「媒因」等別名,道金斯同時提出至今仍相當實用的觀點:文化傳遞的模式是 #模仿、而其進化則來自過程中的 #文化突變(cultural mutations),過程與病毒繁殖相似,而人類的大腦意識正是其載體。
.
蒸氣波原為2010年代的網路現象,後來逆向影響主流影音創作而成為顯學,近年流行音樂家如Bruno Mars、The Weeknd都曾推出這種風格的歌曲與MV,華語圈新銳藍調歌手J. Sheon(街巷)也發表了同類音樂短片。筆者與好友談論時,也都不約而同認為這樣的美感營造,無論形式與內容,甚至擴散的過程都「很迷因」。
.
■ #正在進行的文化共識
.
這種現象目前在網路上已經有相當多的討論文章,包含記者側寫、創作者自述,連Youtube都有24小時不間斷直播的音樂頻道,可說是現在進行式的一種 #文化共識,以知名創作者Vectroid為例,這些作品以視覺/聽覺區分,通常具備以下元素:
.
1⃣ #視覺:霓虹燈、彩虹、棕櫚樹、山脈、宇宙星空、網格或幾何線條、電視購物廣告、希臘羅馬石膏像、日本動畫、電玩遊戲畫面。
.
2⃣ #聽覺:百貨公司的罐頭音樂、電玩音效或配樂、Disco、Funk、Lo-fi、日本CityPop歌曲…早期合成器演奏,另外在獨立音樂界也有SynthWave、SynthPop的說法。👉 [ 見圖3 ]
.
■ #蒸氣波滋長的虛擬場域 - #網路文化
.
2010年左右,當時圖文平台Tumblr開始出現大量以gif檔案製作動畫的圖像創作,從初期的隨機影視取樣,逐漸演變為對1980年代大眾文化的二創或仿造。同樣的時間點,這波風潮也體現在SoundCloud、Bandcamp等獨立音樂領域,根據美國媒體ChicagoReader記者Leor Galil(2012)報導:Last.fm、Reddit等平台,讓音樂創作者得到結識同好與發表作品的機會。由於 #免費線上直播 或讓獨立創作者 #線上銷售 的特性,網路平台可說是蒸氣波創作的空間與推手。
.
■ #蒸氣波蘊含的藝術崇古心理
.
由於大量對1980年代的致敬,蒸氣波可視為一種當代對20世紀中期大眾文化的「#藝術崇古產物」,美術史學家盧福壽(2009)曾以中國水墨畫為例,做出「崇古摹古心理」的研究,他指出:藝術「崇古」源自形式發展可能性窮化而生的「超越無望」心理,衍生的批判反省,包括教化作用、對作品風格俗艷的不滿等。
.
綜觀世界各國藝術史,中國文人畫(明代VS.漢唐)、西洋文藝復興(歐陸對VS.古羅馬)都存在著將古人偶像化,對其形式與技巧等典範的崇敬,以及自我詮釋上今不如昔的自我賤棄。
.
誠如每個當代都有各自的當代性,服飾設計領域流傳著「#復古是永遠的流行」這一經典名言。舊時代的俗艷大眾文化,在蒸氣波潮流中已經登堂入室,成為一股新的可能性,從宇多田、Mac Miller等知名藝人都採用這種風格,吾人不妨視為這股新潮流成形的里程碑。
.
■ #蒸氣波的視覺前身 - #早期數位影像處理裝置
.
在1977年為止,位於美國丹佛市郡的電腦公司Computer Image Corporation 共開發出Animac、Scanimate、CAESAR等三個頗為知名的數位影像編輯儀器(E.J . Tajchman, 1977),當年的報導以異常樂觀的口吻描述著這些性能,稱之為「劃時代的技術」,但現在的我們很清楚,這些技術在90年代後已被各種高速進化的數位科技取代。
.
正如個人電腦普及前的所有科技產物,當年的儀器都很「龐大」,體積占據整個工作室。這些儀器可以將攝錄影像做出變形、變色(飽和化)、複製、繪製具有「#科技感」的立體幾何線條等功能,徹底體現了該年代社會大眾 #對未來世界的想像。
.
在台灣,經歷過1980-1990年代的讀者,不妨想像當年的綜藝節目片頭、電影開場或伴唱帶的公司商標,都是前述這些舊時代的「新」科技功勞。年輕一輩蒸氣波創作者用高階程式戲仿時,仍有復古愛好者保存著碩果僅存的幾台早期影像設備,從事懷舊創作活動。 👉 [ 見圖4 ]
.
(未完待續)
|
■ #下集預告
.
下一集,我們將延續迷因、崇古心理的議題,帶領各位讀者回顧超現實主義繪畫,列舉圖像比對並推薦出色的影音與繪畫創作者,敬請拭目以待!
|
#參考文獻:
.
1.E.J . Tajchman.(1977).〈The Incredible Video Machine〉.《VIDEOGRAPHY》.p.22-p24
2.Leor Galil.(2013).〈Vaporwave and the observer effect〉.《ChicagoReader》.February 19, 2013.(網路報導)
2.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著,盧允中、張岱雲、王兵譯《自私的基因》(1998),吉林省,吉林人民出版社(原典為1976年初版)
3.盧福壽(2009)〈崇古摹古及其心態探因〉 《高雄師大學報》,高雄市,頁121-136
|
#這批很純
#今晚我想要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廖人帥,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病態“ MV- 導演導讀 / 解析 [ 最後的晚餐 ] 以名畫"最後晚餐"當串聯,“病態”MV是”摩天大樓” MV的續集,兩首歌MV都在講人性,但採用完全不同的視覺風格呈現,而矇著臉參與最後晚餐的人,各懷慾望的鬼胎。 [ 邪教 ] MV裡眾人如邪教般圍繞"愛字架"崇拜著,當我們瘋狂愛上一個人時...
藝術崇古心理 在 偽學術 Facebook 八卦
【一起來寫】#平井堅的1995懷舊密碼 // 鄭雋立
.
這次想聊聊 #平井堅 新專輯歌曲〈1995〉,這首歌大膽採用印度/寶萊塢歌舞編曲,宛如灑紅節之類的狂喜慶典,但MV影像卻在色調冷冽的日本超市取景,搭上捧著堅哥頭部模型的爺爺搞笑演出,營造宛如 #橫尾忠則 畫作拼貼印度圖像的唐突與迷幻。整部影音文本暗藏大量訊息,從綜合賣場空間、台灣鳳梨區、服飾百貨與生鮮區…網路上更有高手用倒轉撥放聽出了間奏有『迷你四驅車』、『#Windows95』、『氣墊鞋』…等詞彙,全都是90年代的盛極一時的文化符號。
.
■ #綜合性超市的發展背景
.
二次大戰後,日本在戰後美援及經濟復甦下高速成長,零售業興起了MV裡這種 #綜合性超市(総合スーパー),以及便利店、藥店等,並在1960年代起快速壯大(李曉輝,2012)。小川史朗(2015)指出這是明治時期商業型態的復甦與延續,並因為精緻化衍生出美食街,販售熟食與服飾。跨國企業更在1990年代將綜合性超市推向高峰。
.
■ #水果的消費隱喻
.
MV開頭的鳳梨未必是為台灣代言。90年代農產品尚有香蕉、西瓜、櫻桃,在大眾文化都是1980-90年復古風格重要元素,被設計品牌Sunnylife連同紅鶴、冰淇淋和獨角獸製成各種泳圈等洋溢度假氣息的產品。而當代藝術中,水果也都是重要角色,如普普藝術大師Andy Warhol的版畫、Maurizio Cattelan(2019)《喜劇演員》把新鮮香蕉用膠帶貼在牆上,普遍被解讀為 #殖民與資本主義 的揶揄。
.
至於前陣子因國際議題引起熱議的鳳梨,也是15世紀哥倫布以來,西方殖民歷史的產物,在美國被視為「#殷勤好客」的象徵(Bruce-Mitford & Wilksinson,2009),台灣史上也分別在日治、民國時期成為罐頭外銷要角,但晚近因為產業轉型、成本提高不敵他國競爭等因素,1982年後的外銷地位已不具重要性(鄧經豫,2007)。
.
■ #1995年作為一種想像的懷舊故里
.
平井堅出道單曲〈Precious Junk〉正是發表於1995年,走的正是前輩山下達郎、竹內瑪麗亞等人引領風潮的CityPop曲風,明快、充滿80-90年代的都會風情,現在聽來相當「復古」,或者說與之前我們談過的 #VaporWave(蒸汽波)有著共同的淵源。堅哥2000年改走深沉的節奏藍調曲風才大受歡迎,時間恰與VaporWave藝術家的經歷重疊:近在咫尺,輝煌美好,享受消費與科技的年代被911恐攻及經濟蕭條擊潰,成了懷舊之痛的故里。
.
現今「#懷舊」(Nostalgia)的概念多來自Johannes Hofer在1688年醫學論文裡對希臘文的假託與詮釋,用以說明「#返回故土的慾望」(Boym,2010)。目前部分網路媒體因為MV中的頭顱模型而將這首歌解讀成對生與死的探討,但綜觀整體影像與歌詞提供的訊息,歌手想表露的意念可能還有懷舊傷感,或出道25年後對某種過往的自省。Boym書中提出:懷舊之痛能促成進步的動力。看著這篇文章的你如果想念90年代,不妨也聽聽平井氏印度舞曲的狂喜,感受昇華與寬慰,讓生活像灑塩的鳳梨:更甜。
.
■ #延伸閱讀:
.
◆偽學術聊當代懷舊:
「蒸氣波文化」與藝術崇古心理(上)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597765127077773
「蒸氣波文化」與藝術崇古心理(下)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05350856319200
.
|
■ #參考文獻
.
01. 李曉暉,(2012),〈日本零售業的發展與創新——以綜台性超市為例〉《中國市場雜誌》2012年49期
02. 小川史郎,(2015),《わが国百貨店における食品売場の誕生と発展》
03. Miranda Bruce-Mitford &Philip Wilksinson著,李時芬、林淑媚譯.(2009)《符號與象徵:圖解世界的祕密》.頁98。
04.鄧經豫.(2007).《臺灣鳳梨產製及外銷的變遷(1950-1980)》。
05.Svetlana Boym著,楊德友譯.(2010).《懷舊的未來》.南京市:譯林出版社,頁03。
藝術崇古心理 在 偽學術 Facebook 八卦
【一起來寫】#崛起的迷因美學:「蒸氣波文化」與藝術崇古心理(下)// 鄭雋立
.
德國哲學家包姆嘉通(Alexander Baumgarten)曾指出「美學的對象就是對 #感性認知的完善,這就是美;感性認知的不完善,就是醜」(楊辛、甘霖,2001),如同蒸氣波創作者經常喜好用全形文字或疑似亂碼的多國語言混用、拼出aesthetics(#美學)或相關詞彙,他們確實正在重複古典美學家詮釋的審美活動,逐次在視/聽覺建構當代 #網路次文化的美學,並且不斷完善這種感性認知。
.
■ #蒸氣波的靈感源頭:#超現實主義繪畫
.
上集筆者提到蒸氣波視覺隱約可見超現實主義繪畫的影子,雖無確切證據顯示蒸氣波創作有意致敬或造成戲仿(Parody)效果,但若回顧超現實繪畫的思維與脈絡,會發現許多不謀而合的旨趣。
.
◆見圖一:音樂家「猫シCorp.」在Bandcamp網站的大頭照,網址:https://catsystemcorp.bandcamp.com。
.
■ #超現實繪畫的前身:#義大利畫家基里訶
.
談到超現實主義,就不得不提討論義大利畫家基里訶(Giorgio De Chirico),他被認為是超現實繪畫的重要啟蒙者,作品畫面充斥 #希臘羅馬雕像與石柱、謎樣的剪影及斷裂的肢體,詭譎而神秘的氣氛,融合了古典美學的既成物、日常事物及 #幻覺。基里訶少年時代起便嫻熟哲學理論、崇尚希臘羅馬遺跡與雕像,透過大量臨摹石膏像奠基繪畫技巧,專事創作後便以這些素材畫出自己的幻覺體驗,他在文稿〈一個秋日午後的謎〉寫道:「我確信在肉眼可見的平凡事物背後,存在著深遠而神祕的現實。」(胡永芬,2001),基里訶的作品當時被稱為『#形而上繪畫』(metaphysical painting),受到超現實主義領導者布列東(André Breton)大力推崇,影響達利、馬格利特等人,並被後世認定為達達主義等20世紀藝術的先驅(許麗雯,1994)。
.
◆見圖二:基里訶畫冊《Giorgio De Chirico: The Changing Face of Metaphysical Art》封面與神似蒸氣波的畫作。
.
■ #呼應藝術崇古心理
.
上集提到了書畫家盧福壽教授提出的『#藝術崇古心理』,現今蒸氣波文化描繪幻覺體驗、大量採用的希臘羅馬3D模組與其他設計素材的大膽拼貼、套上迷離如嗑藥幻覺般的霓虹光…這些都是1980年代個人電腦興起時大眾文化與設計常用的手法,對照基里訶的畫面呈現,可說是同樣生於藝術崇古心理,又殊途同歸、走向幻覺與潛意識的世界(超現實=夢與潛意識、古希臘VS.蒸氣波=嗑藥或其他次文化、對1980年代的眷戀)。
.
◆ 見圖三:日本數位設計公司「株式会社フォーラムエイト (FORUM 8 Co., Ltd)」開發的素材庫『hade 実用3Dデータ集 森シリーズ 神話の森』,這類3D模組在1980年代曾隨著NEC PC-98、麥金塔等個人電腦的普及而大受歡迎,也是蒸氣波創作最愛的素材。與超現實繪畫不同的是,這些雕像總是跟現代數位科技、商場消費文化甚至動漫畫之類的素材並置,並染上醉人的霓虹色調。
.
■ #描繪幻覺與崇古的目的
.
研究原型與集體潛意識的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ng)認為:在現象與本體、經驗與超驗、意識與無意識間,並沒有可通過科學方法架設起來的橋樑。這種瞬間的溝通只有藉助於幻覺、直覺,科學越發達,精神就越空虛;人們也就越需要幻想、嚮往科學解釋不了的神話(馮川,2014)。
.
■ #回不去的美好年代
.
美國在二戰後成為世界強國,但也因為移民血緣等因素眷戀歐陸的古典文化,加上藝術圈的崇古心態作為動力,間接導致1980年代的 #消費文化,如百貨商場、唱片等,使用崇古元素搭上幾何、殘影等 #早期數位設計 混搭包裝的原因(早期視覺設計儀器介紹詳見上集),既先進又崇高。隨後日本也因為戰後高速崛起、動漫畫與流行音樂等大眾文化興盛而成為1980年代的文化輸出大國,影響了CyberPunk的科幻創作風潮(如《銀翼殺手》裡出現的漢字等東方元素),因此 #動漫畫 的挪用也成為後來蒸氣波的其中一種文化符號。
.
新自由主義與消費文化曾對全球帶來樂觀積極的氣氛,但到了2010年世界沒有變得更好。在蒸氣波藝術家眼裡,遠去的1980年代已經是一種「#鄉愁」(Nostalgia)、思鄉之痛、對舊日情懷的嚮往以及隱含的矛盾情緒(Constantine Sedikides, Tim Wildschut, 2018),也因此蒸氣波創作通常都離不開 #感傷或自嘲的情緒。引榮格語,潛意識裡的原型導致人不斷藉由重複特定行為,消融原型以達到心理平衡與 #補償作用(馮川,2014),而蒸氣波無疑是當代精神處境的體現。
|
■ #筆者推薦藝術家與其他 🙌
.
□ #音樂:
1.猫シ Corp.(cat system corp)
https://catsystemcorp.bandcamp.com/
2.Vektroid(別名:Macintosh Plus)
https://vektroid.bandcamp.com/
3.New Soviet Wave,最早以蒸氣波的蘇聯變體流派 #蘇維埃波 為主題的音樂頻道(2018-),曲風較為簡約理智,整體氣氛像科普教育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c/NewSovietWave
4.Earth, Wind & Fire - Let's Groove,老牌樂團:「大地風火」1971年的經典名曲MV,視覺效果正是採用上集提到的Scanimate製作,後來1980年代影視文化大量仿製了這種風格,這首歌有夠純!
https://youtu.be/Lrle0x_DHBM
.
□ #視覺藝術:
.
1.Shapiro500(本名Gavin Shapiro,動畫師,作品偏滑稽取向)
https://giphy.com/shapiro500
https://www.instagram.com/shapiro500/
2.A e s t h e t i c 波(視覺設計師,把風景攝影作成霓虹感)
https://www.facebook.com/aesthvisionofficial/
3. SeerLight(插畫家、動畫師,擅長挪用日本ACG文化符號,感傷情緒的最佳代表)
https://www.instagram.com/seerlight
|
■ #上集回顧:https://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597765127077773
.
// 本文探討的超現實主義僅限於繪畫部分,文學方面鑑於範圍過廣不適合同時討論,未盡之處尚請讀者見諒 //
|
■ #參考文獻
.
1.Victoria Noel-Johnson.(2019).《Giorgio De Chirico: The Changing Face of Metaphysical Art》.Milan: Skira Editore
2.Constantine Sedikides, Tim Wildschut.(2018).〈Finding Meaning in Nostalgia〉
3.楊辛、甘霖(2001)《美學》(第二版),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頁4-5
4.胡永芬(2001)《藝術大師世紀畫廊:古典與虛無之間──基里柯》,台北市:閣林。
5.許麗雯(1994)《西洋近現代巨匠畫集:基里訶》,台北縣:錦繡。
6.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馮川、蘇克譯《心理學與文學》(2014),南京市:譯林出版社,頁12-13(譯者序,由馮川執筆)
藝術崇古心理 在 廖人帥 Youtube 的評價
”病態“ MV- 導演導讀 / 解析
[ 最後的晚餐 ]
以名畫"最後晚餐"當串聯,“病態”MV是”摩天大樓” MV的續集,兩首歌MV都在講人性,但採用完全不同的視覺風格呈現,而矇著臉參與最後晚餐的人,各懷慾望的鬼胎。
[ 邪教 ]
MV裡眾人如邪教般圍繞"愛字架"崇拜著,當我們瘋狂愛上一個人時,那種狂熱往往超越宗教,病態的愛算不算是種邪教呢?
[ "愛字架" ]
反省! 在愛情裡面,我們是不是也常常將心愛的人釘在”愛字架”上呢?
以愛為名的傷害都是病態。
[ 愛的背面 ]
這MV我們也做了一個巧妙的設定,仔細觀察,你可以發現薛之謙是被釘在"愛字架"的背面,也就是愛的反面,隱喻愛已扭曲成病態。
被釘在”愛字架”的薛之謙,無奈質問著: "何為愛?為何愛?" ,企圖想要拼湊已破碎的美好初衷。
[ 蒙面的眾人 ]
代表心理狀態(黑暗面.慾望.善惡)的各總拉扯,無法與自己不美好和解的人,愛就無法拯救他們。
[ 心臟爆出的愛+吐出的愛 ]
人們口口聲聲說著"愛",心卻時常不信仰"愛"。
[ "愛"雨 ]
天空下起"愛"雨,終於無法承載,終於崩潰了下來。
[ 砌成似墳墓的"愛字堆 ]
被太多病態的愛吞噬,在愛中死亡,又如同耶穌為愛復活,在這樣死死活活的輪迴之中,我們能找到幸福的逃生出口嗎?
[ 水世界 ]
這裡可以當作” 愛如潮水”,或解讀成挪亞方舟的大洪水,想要洗清根本洗不清的混亂,被黑暗吞噬的黑暗只會更加黑暗。
[ 鏡子 ]
在濃烈的愛中,時常盲目,我們其實清楚自己迷失了,但又無力找回自己,就像鏡中陌生的自己。
鏡子是水的固態延伸,主角身於水中的窒礙難行,象徵找尋愛,本身就是踉蹌的。
[ 眾人倒下 ]
所有人都曾在”愛”裡跌倒受傷,從古至今無人能全身而退。
[ 300人繞圈圈 ]
在被愛與失去愛的輪迴裡,我們逃不走、躲不開,只能圍繞著圈套,走在套路上繞圈圈。我們見過多少人前仆後繼地追逐愛,天真地以為執迷的膜拜愛,就會得救。
[ 服裝 ]
服裝設定,我們刻意讓眾人穿得像精神病患,而薛之謙的白袍暗示著他是個醫生,亦或是救世主,但當救世主也躲不開被釘在"愛字架"的命運時,我們還能相信什麼呢? 絕望也許是唯一的希望。
[ 舞蹈 ]
融合現代舞.舞台劇.歌舞劇...甚至舞蹈組合技也加入了建築的概念,異材質的融合,將行動藝術轉化成裝置藝術。
[ ”病態“ VS“摩天大樓”]
”病態“ 是薛之謙“摩天大樓”MV的續集,摩天大樓毀滅崩塌後,撥開大樓的殘骸和塵埃,就來到了“病態”的場景。”摩天大樓“MV其中,水從四處氾濫進入畫面,延續並極大化後,就成為“病態”主要的場景。相對於水元素在摩天大樓的奔流與洶湧,“病態”的水是近乎靜謐,象徵“摩天大樓”裡的貪婪,黑暗,與醜惡都安靜下來後,我們必須與在我們裡面作祟的幽靈面對面。
[ 視覺 ]
此次視覺,挑戰單一個場景,極少量動畫,企圖讓創作回歸到最單純、最原始、最粗暴、卻也最生猛的狀態呈現以愛之名的扭曲與病態。
[ 關於MV劇本小故事 ]
這個劇本的誕生,一開始其實我完全沒想法,就這樣一個多月,我陷入極度焦慮之中,就在打算傳訊息給薛之謙告知放棄的那個下午,那天我在挪威旅行,搭乘高山火車,從Flam前往Myrdal,看著寧靜的雪山與遼闊的高原,我睡著了,半夢半醒間,突然靈光一閃,畫面浮現,接下來的20分鐘在腦海一遍遍地完善了MV的所有畫面,也就是你們現在看到的MV,那是從我的腦海輸出,希望你們喜歡在我的腦海裡游泳,也感謝挪威的大自然。
廖人帥
藝術崇古心理 在 廖人帥 Youtube 的評價
”病態“ MV- 導演導讀 / 解析
[ 最後的晚餐 ]
以名畫"最後晚餐"當串聯,“病態”MV是”摩天大樓” MV的續集,兩首歌MV都在講人性,但採用完全不同的視覺風格呈現,而蒙著臉參與最後晚餐的人,各懷欲望的鬼胎。
[ 邪教 ]
MV裡眾人如邪教般圍繞"愛字架"崇拜著,當我們瘋狂愛上一個人時,那種狂熱往往超越宗教,病態的愛算不算是種邪教呢?
[ "愛字架" ]
反省! 在愛情裡面,我們是不是也常常將心愛的人釘在”愛字架”上呢?
以愛為名的傷害都是病態。
[ 愛的背面 ]
這MV我們也做了一個巧妙的設定,仔細觀察,你可以發現薛之謙是被釘在"愛字架"的背面,也就是愛的反面,隱喻愛已扭曲成病態。
被釘在”愛字架”的薛之謙,無奈質問著: "何為愛?為何愛?" ,企圖想要拼湊已破碎的美好初衷。
[ 蒙面的眾人 ]
代表心理狀態(黑暗面.欲望.善惡)的各總拉扯,無法與自己不美好和解的人,愛就無法拯救他們。
[ 心臟爆出的愛+吐出的愛 ]
人們口口聲聲說著"愛",心卻時常不信仰"愛"。
[ "愛"雨 ]
天空下起"愛"雨,終於無法承載,終於崩潰了下來。
[ 砌成似墳墓的"愛字堆 ]
被太多病態的愛吞噬,在愛中死亡,又如同耶穌為愛復活,在這樣死死活活的輪回之中,我們能找到幸福的逃生出口嗎?
[ 水世界 ]
這裡可以當作” 愛如潮水”,或解讀成挪亞方舟的大洪水,想要洗清根本洗不清的混亂,被黑暗吞噬的黑暗只會更加黑暗。
[ 鏡子 ]
在濃烈的愛中,時常盲目,我們其實清楚自己迷失了,但又無力找回自己,就像鏡中陌生的自己。
鏡子是水的固態延伸,主角身于水中的窒礙難行,象徵找尋愛,本身就是踉蹌的。
[ 眾人倒下 ]
所有人都曾在”愛”裡跌倒受傷,從古至今無人能全身而退。
[ 300人繞圈圈 ]
在被愛與失去愛的輪回裡,我們逃不走、躲不開,只能圍繞著圈套,走在套路上繞圈圈。我們見過多少人前仆後繼地追逐愛,天真地以為執迷的膜拜愛,就會得救。
[ 服裝 ]
服裝設定,我們刻意讓眾人穿得像精神病患,而薛之謙的白袍暗示著他是個醫生,亦或是救世主,但當救世主也躲不開被釘在"愛字架"的命運時,我們還能相信什麼呢? 絕望也許是唯一的希望。
[ 舞蹈 ]
融合現代舞.舞臺劇.歌舞劇...甚至舞蹈組合技也加入了建築的概念,異材質的融合,將行動藝術轉化成裝置藝術。
[ ”病態“ VS“摩天大樓”]
”病態“ 是薛之謙“摩天大樓”MV的續集,摩天大樓毀滅崩塌後,撥開大樓的殘骸和塵埃,就來到了“病態”的場景。”摩天大樓“MV其中,水從四處氾濫進入畫面,延續並極大化後,就成為“病態”主要的場景。相對于水元素在摩天大樓的奔流與洶湧,“病態”的水是近乎靜謐,象徵“摩天大樓”裡的貪婪,黑暗,與醜惡都安靜下來後,我們必須與在我們裡面作祟的幽靈面對面。
[ 視覺 ]
此次視覺,挑戰單一個場景,極少量動畫,企圖讓創作回歸到最單純、最原始、最粗暴、卻也最生猛的狀態呈現以愛之名的扭曲與病態。
[ 關於MV劇本小故事 ]
這個劇本的誕生,一開始其實我完全沒想法,就這樣一個多月,我陷入極度焦慮之中,就在打算傳訊息給薛之謙告知放棄的那個下午,那天我在挪威旅行,搭乘高山火車,從Flam前往Myrdal,看著寧靜的雪山與遼闊的高原,我睡著了,半夢半醒間,突然靈光一閃,畫面浮現,接下來的20分鐘在腦海一遍遍地完善了MV的所有畫面,也就是你們現在看到的MV,那是從我的腦海輸出,希望你們喜歡在我的腦海裡游泳,也感謝挪威的大自然。
廖人帥
藝術崇古心理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評價
【 網友最愛主題推薦 】女星分享彩妝密技&化妝包裡的秘密 ► http://bit.ly/2i1v1UQ
購物是什麼?在經濟學家的眼裡這是「消費行為」、但心理學家的看法則是「自我內心的投射」,VOGUE國際版資深編輯卻這麼說:「購物根本是一則深奧的藝術!」從《珍藏時尚迷》拍攝以來,Hamish Bowles總是大方的展現自己對時尚古董衣的狂戀與執著,更因如此擴展了自己驚人的時尚知識背景⋯ 也喜愛時尚的你,千萬不要錯過Hamish本集的心得分享!
--------------------------------------------
【 更多熱門主題推薦 】
√ 名人73個快問快答 ► http://bit.ly/2rBu73D
√ 女星/名人封面特輯 ► http://bit.ly/2pPOCsi
√ 瘦腿、塑腰、練翹臀!最多瘦身 ► http://bit.ly/2f7qFHW
√ 美容保養/彩妝技巧 ► http://bit.ly/2fns0cP
--------------------------------------------
【更多VOGUE TAIWAN】
Web:http://www.vogue.com.tw/live/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ogueTW/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oguetaiwan/
Twitter:https://twitter.com/Vogue_Taiwan
LINE:voguetaiwan
✨喜歡影片請記得幫我們按讚+訂閱 http://bit.ly/2eoVk7R
✨Still haven’t subscribed to Vogue Taiwan on YouTube? ►► http://bit.ly/2eoVk7R
--------------------------------------------
※關於時尚,VOGUE說了算!自從1892年第一本VOGUE在美國出版以來,至今已有122年的歷史,始終被時尚專業人士所推崇,因此榮譽為Fashion Bible時尚聖經 #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