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耗能產業就該死嗎?】
最近有些政治人物對「#高耗能產業」猛烈批判,其中也影射中鋼這樣的高耗能產業,若不能降低耗能,應該逐漸淘汰,也引發爭論。然而,產業政策可以這麼簡單的論述嗎?
中鋼是自有高爐的一貫化鋼廠,一年要用掉270.7萬噸石料、728.6萬公噸的煤、1474萬噸的鐵,每年用電50億度,大概是高雄市用電量的1/6。單以數據來說,確實是高耗能產業。然而要注意的是,中鋼也是所謂的 #基礎產業(Basic industry)一環,也就是社會經濟活動所仰賴的基礎工業,他影響了台灣其他產業的發展能力,難以完全以國際分工來取代。
作為「高耗能產業」同時,中鋼也同時是下列幾種產業:
#戰略產業
中鋼生產的HSLA-80鋼板,是國造潛艦關鍵性的原料,為了生產此種鋼板,中鋼投資20多億元,強化生產設備與進行研發,耗時多年才完成開發。未來除了用於潛艦,也可用於水面艦、車輛、橋樑、水下基礎的部分元件。而也因為中鋼具有生產與研發各種特殊鋼材的能力,從國防、航太、到精密機械,才能製造出某些關鍵零件,這些金屬相關產業鏈並不是「高耗能」,卻無法單靠進口鋼材而存在。而更廣泛地說,由於鋼材難以仰賴進口,國內各項基礎建設,也都要有鋼鐵業的支援,就連台積電等「護國產業」要擴廠,也得依賴於中鋼與中鋼構,這樣的基礎產業難以取代。
#交通產業
大家都知道,高捷是中鋼子公司,中鋼投資經營高雄最重要的大眾運輸系統,多少有著回饋地方的意義,更直接的說,官股控制的中鋼,也常不計成本支援政府的各種基礎建設計畫。不過除此之外,中鋼也和台車公司合作,生產台鐵電聯車、新北輕軌列車;和高鐵合作,生產工程車,並進軍軌道設備與維修汰換市場。未來將成為台灣交通建設轉型的重要推手。
#綠能產業
最令人想不到的,中鋼還是「綠能產業」! 離岸風電從水下基礎、風機到工作船,9成零組件原料都來自鋼鐵。因而中鋼投資68億成立子公司興達海基,並投資中鋼29號風場建置,投入離岸風電產業國產化。再者,中鋼自有電力設備裝置容量已達500MW,可供應中鋼6成電力,其中太陽能屋頂三階段80MW的裝置量也在2019年達標。而中鋼也是率先在臨海工業區投入汽電共生、出售蒸汽等「循環經濟」之廠商。用水回收率98.4%,並投資再生水補充。也就是說,台灣要拼綠能,還得督促中鋼精進各種技術!
全球秏能產業中,石化與鋼鐵本來就是前兩名之能源消費大戶,全球鋼鐵業約佔工業部門最終能源需求的23%。這樣高耗能、高排放的特性是各國減碳政策重點管制目標,且國際金融投資機構近年亦關切氣候風險與減碳表現,將其列為投資評估標準之一,顯示鋼鐵業在能源轉型與低碳策略上的必要與急迫性。例如IPCC(2014)、IEA(2017)及國際知名研究智庫Climate Action Tracker(CAT, 2017)皆曾就耗能產業轉型提出相關建議,其中,以提升「能源效率」、「排放效率」、「物質效率」為最重要的轉型策略。
然而,就台灣這樣規模的國家來說,維繫鋼鐵業存在,也是台灣「國防自主」、「基建自主」、甚至「能源自主」的基本關鍵,否則若是以「產值/耗能」比作為產業政策依據,我們應該全國拼金融、甚至來做博弈業,放棄石化鋼鐵、也放棄半導體、放棄這些需要實實在在技術研發的產業。但這種邏輯可能嗎?
政治人物當然要倡議推動鋼鐵業的減碳與效率提升,但不該拿出「高耗能產業就淘汰」,這樣不負責任,也缺乏長遠眼光的淺薄論述!
興達海基 在 經濟部 Facebook 八卦
台灣的技術能力,站上離岸風電的世界舞台!第一座台灣製造的離岸風電水下基礎轉接段,在興達海基(中鋼轉投資)與沃旭能源的合作下完工啦!
這次完工的轉接段(TP) 總重約200公噸,高約10公尺,是連接離岸風機塔架與水下基礎的過渡結構,也是離岸風電產業在地化的重要里程碑。這代表台灣已具備合格技術及履約能力,也讓我們對離岸風電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充滿信心!
發展綠能,是為了台灣未來的乾淨能源;綠能產業在地化,則是為了台灣經濟的未來發展紮根。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提供在地更多工作機會、協助產業技術升,也為經濟的繁榮發展做出最實質的貢獻。
#能源轉型一小步
#綠能產業一大步
興達海基 在 經濟部 Facebook 八卦
發展離岸風電,除了得到潔淨能源之外,能源轉型還可以帶動產業發展,昨天陳建仁 Chen Chien-Jen副總統以及歐吉桑部長 #沈榮津,就一同見証中鋼轉投資的興達海基公司的廠房完工!
我們推動離岸風電產業鏈在地化,提高台灣能源自主的程度,也要進一步帶動產業的發展跟創新,吸引國際頂尖廠商來台投資,並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為台灣經濟注入更多的活力。
興達海基目前也已取得沃旭能源的 56 座套筒式水下基礎訂單,未來可望達到每年 50 座的最大量產,年營業額也將到達百億元的規模。
興達海基 在 [閒談] 興達海基- 看板Gov_owne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各位前輩好
因興達海基才成立不久 網路資訊很少
想請問是否有前輩在貴公司 為小弟指點迷津
感覺新聞一直在說該公司被砍單 產品做不出來 所以也沒有產銷獎金
104上師級薪水寫死36600
想知道年薪大約落在幾個月及三節會給多少
或是有其他什麼福利 是否每年調薪
雖然政府支援綠能 也是中鋼子公司
但離岸風電這塊在台灣是否真的有能力做起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204.106.1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v_owned/M.1617195296.A.E8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