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不想過的生活,一直有人正在過著,那些你一直認為很難的遭遇,其實不過就是生活本身……
工作中還是難免有情緒化或者當炮灰的時候,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就告訴自己這只是一份工作,我沒有必要讓它毀掉我的個人行為,而且工作是可以換的,也沒有必要因為一些溝通上的錯位而去討厭一個人……
當自己不能討好所有人的時候,要怎麼樣獲得內心的平和,怎麼才能不去在意別人的評價,怎麼做到有力量去控制自己的行動?
你不只是要在心裡告訴自己不要在意這些人,告訴自己這些人的人生與你無關,你還必須要讓自己做得更好,在你選擇的這條路上越走越遠,遠到他們真的跟你不再是一個世界裡的人,遠到他們自己發覺這個議論只是自己純粹的無聊扯淡。
取自《生活沒有變得更好,只是我們變得從容》
*********************************
最近有人跟我討論我的工作型態,我是說到,我的工作不太穩定,不過比較能做我想做的事。
「至少賺到開心,是吧?!」對方這樣總結。
我本來附和了一下,這段互動就告一個段落。後來想想,也不純然是開心,因為很多人如果處在我的位子上,不會開心的。
以我來說,常常跟不同人互動,他們各自的情緒狀態也不同,是會遭遇大小不等的挫折的,而且還難以預期,至少不像坐辦公室。這如果是換成我所知道的一些朋友,那不安全感就會很強烈。
我同時感到興奮,也同時會有壓力。有時工作排得緊,睡眠就不得已被壓縮。有時工作排得鬆,又怕喝西北風。
相對於「開心」,我更像是不斷做對我來說,有意義的工作。做我的工作,要很有意志力,也要耐煩,更需要抗壓性,還有健康的身體。
這幾天賴芳玉律師問我:「你在做什麼?」
「我也不知道!」這是我常有的回答。
我是真的不太清楚怎麼說明,因為我的工作多變,難以定義。演講是各位可以看到的行程,心理治療是跟不同單位私底下的配合,可是,直播、出席新書分享、幫書寫序、大量閱讀推薦書、跟臉書上的朋友們相互陪伴……,這些林林總總,常常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或許,我的工作就是觀察人,以及思考跟人有關的議題。我常常感恩我能做到這種工作,成長飛速,很難無聊。
職場的議題我很少認真思考,這位作者的職場體悟可以參考。
對了,今天在和平青鳥跟賴律師會討論她的新書,會從她的書中,討論「魔幻、謊言、愛」這三個元素,會不同於之前的直播。歡迎各位朋友也一起來看看這有時間限定的美麗書店!
*********************************
當你不能討好所有人的時候
“ 我知道我不需要迎合所有的要求,也做不到讓所有人喜歡,可是當我身邊縈繞著這些躲避不開的聲音的時候,我還是難以抵擋不被影響。 ”
【文/ 達達令】
1
進入職場的第一年,很多人提醒我要保持低調千萬不要樹大招風,於是我就安靜的做一個職場小白,盡量不跟任何人起衝突,分配下來的事情也會一一完成沒有抱怨。
有一天我的主管找我談話,說我太低調太沉悶了,說部門招你們這一批應屆畢業生進來,就是希望你們有活力一些,也可以活躍團隊的氣氛。
主管還建議我,說你看跟你一起進公司的那個誰誰誰,他現在就已經開始接手一部分的重要工作了,你應該像他一樣多發言多提建議多表現自己,不然你的職場之路是很難走的。
於是後來的時間裡,我開始要求自己盡量多表現一些,比如主管分配工作的時候能主動承擔,比如部門分享活動的時候多跟同事互動,比如說經常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寫郵件跟主管彙報。
可是當我沉浸在這些希望討好同事以及主管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逐漸變成了一個很焦慮的人。
隔壁桌的同事今天的表情不對,我就會懷疑是不是自己今天在茶水間倒水的時候沒有跟她打招呼;主管把我昨天寫的方案退回來是不是覺得我寫得一塌糊塗;還有跟隔壁部門同事溝通工作的時候,我總是會提前在心裡問自己一遍,我最近有沒有在開會的時候反駁過他的建議讓他不高興了?
這種感覺讓我開始對職場產生恐懼,有段時間早上一度很害怕起床,走進公司門口打卡的時候我心裡就一直忐忑:天啊! 我祈禱今天不要讓我太心累,最好隔壁同事請假沒來就好了,最好主管出去見客戶就好了,這樣我就不用為了讓他們對我滿意而絞盡腦汁了。
這種狀況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我沒有辦法跟身邊的人說出我的焦慮,於是我開始自己寫日記,有天夜裡我突然想起我大四那一年在報社實習的經歷。
我當時被安排在政治新聞部門跟記者去跑新聞,因為是實習生,所以大部分時間做的都是打雜的事,比如說把記者老師今天寫出來稿子的基本版面排出來,然後送到校對室初審,接著把校對過後的稿件拿回來修改,再送二審,在這個期間我們還要把稿子交給負責整個專題排版的老師,讓他把各個豆腐塊平衡的放在一整個大版面上。
當時負責排版的老師是一個肉嘟嘟的男生,我已經忘記他的名字了,就叫他小K老師吧。
小K老師是個安靜的男子,至少在我那幾個月的相處時間的感受是這樣,他每天中午來報社,先將今天的新聞版面排出一個雛形,下午坐等記者把稿子拿回來放進去,再根據初審二審三審的結果不停的進行修改。
小K老師很有耐心,一個版面會有很多篇稿子,每一篇稿子的採訪記者都會來跟他打交道,要求加一句話改幾個字或者是一個標點符號,有時候會精確到標題要加大一個字型大小,他會一邊嚼著口香糖一邊哼著歌,嘴上一邊說著「別急別急,慢慢來……」然後手中的鍵盤飛快的切換著快捷鍵,三五下就把一個整齊的版面搞定了。
剩下的閒置時間,小K老師會一個人玩植物大戰僵屍,而且是一空閒下來就玩,哪怕是等著一個記者上洗手間的三五分鐘,他也會趕快把剛剛排版的視窗切換到遊戲這邊玩一下。
我有一次實在忍不住了就問他為什麼,他給我的回答是,我的手需要保持敏感度,這樣才能維持新聞版面排版的速度與品質,玩大戰僵屍時每一次他都會用不同的策略去嘗試,這樣還能保持頭腦接受資訊的反應速度。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有人玩起遊戲來還如此有理有據的,而且還是工作時間。
但是後來有一次的事情讓我印象深刻,那天晚上我們在值班,突然收到通知說某個新聞需要撤下來,所以值班的記者開始緊急安排替換的稿子,然後重新排版,但是卻發現按照這個速度排版下去,等到明天早上稿子也出不來,於是有人說要打小K老師的電話請求幫忙。
不一會小K老師來了,也是好脾氣慢悠悠的坐下來,然後移動指尖幾下就搞定了,那一刻我看到其他記者拿著版面飛快的拿去審核,再看到周圍一群人大大鬆了一口氣之餘,不停向小K老師表示感謝。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小K老師用自己的專業技能贏得了別人的尊重。
也是因為這樣,我想起他每次因為不喜歡運動,於是就很直接的拒絕辦公室舉辦的那些籃球賽羽毛球賽,他每天慢悠悠的在辦公室裡穿梭,然後安靜的在座位上玩遊戲,也不需要跟同事打成一片,但是身邊的同事都會對他客客氣氣,因為他們每天都在等著小K老師幫他們排出漂亮的版面來。
從想起這件事之後,我開始集中精力於我的工作本身,我做好每一個月兩期的企劃專題,跟客戶打交道的時候盡量留下文字檔筆記方便到最後能夠統一整理檔案,跟其他部門同事溝通的時候我也透過郵件提出需求,實在需要當面溝通的時候我也會先把事情來龍去脈解釋清楚,然後提出幾個選項好讓他配合我的工作。
工作中還是難免有情緒化或者當炮灰的時候,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就告訴自己這只是一份工作,我沒有必要讓它毀掉我的個人行為,而且工作是可以換的,也沒有必要因為一些溝通上的錯位而去討厭一個人,至於有時候需要做很多看起來很無聊沒用的事情時,我不再抱怨說自己是被逼的,我會告訴自己,那就當練習文筆或者蒐集行業資訊當長見識了就好。
***
2
當我到了第二份工作的時候,即使有段時間我一度陷入迷茫之中,因為我發現自己寫出來的方案沒有辦法得到所有人的認可,不過在那個時候的我已經學會說服自己,這就是我的風格,我只需要按照我的邏輯把屬於我的工作部分完成,至於涉及到這個產品的前景好與不好,我們做這件事情的意義是什麼,我不再去問這些終極問題。
在現在的學習思維裡,很多人會提倡專注是一種能力,尤其是在如今的碎片化資訊時代,能夠區別對待每天所接收到的各種知識觀點更是難能可貴,可是有時候我們卻忘了,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在人際關係上沒有辦法太過專注。
有人建議要經營自己的人脈,所以盡可能的認識更多的人更好,也有另外一種觀點就是人脈要學會斷捨離,尤其是要遠離負能量的朋友以及社群網站上那些很嚇人的沒有經過科學認證的所謂常識,於是我們一直強調要遠離有毒的雞湯以及那些不切實際的勵志故事。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雖然這麼做了,但是我們依然覺得焦慮,依然因為身邊的人評價你的瞬間就把你建立很長一段時間的自信給推翻掉。
而且有時候這些推翻是很有用的,比如跟你一起進公司的那個女生一年後就嫁人結婚生孩子當家庭主婦了,那個時候你覺得她太早把自己的一生就託付了,將來一定會後悔的,可是這麼些年下來你發現她還是過得好好的,也沒有出現什麼狗血的情節讓你證明自己當初的判斷是對的,所以這一刻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錯了。
又比如說你看到有比你年紀大的同事在這座大城市漂泊奮鬥,突然有一天他告訴你他要回老家了,而且是那種真的告別這裡回到故鄉的離開,這個時候你的心裡那份要在大城市拚出一片天地的激情會有些振作不起來,因為你發現按照如今的這個職場發展,你到了他那個年紀也有可能跟他一樣,迫於大城市的壓力也想著回到老家算了,於是你一開始走入這座城市的初心又開始動搖了,然後夜裡也會問自己,反正總要回去的,要是趁著年輕就回老家,說不定還能遇上一些合適的工作機會呢……
這些思考的片段曾經在我的腦海裡糾結過很久,我一直不知道該怎麼解開這個困局,直到某一天夜裡冥想的時候,我的腦子裡冒出一個念頭:很多時候我都是拿別人的經歷在論證自己的觀點,所以我自己的價值觀或者是一開始的信念,也會因為別人的結果不一樣而左右搖擺。
那個當家庭主婦的女孩如今過得很好,於是推翻了我一開始覺得女生一定要有自己事業的觀點;那個跟我一起工作的同事如今要回老家了,於是推翻了我一開始覺得大城市有更多機會也能成就更多夢想的觀點。
這些以別人的際遇為參考的標準,居然成就了我自己的價值觀論點,這真的是一件讓我後知後覺,更是感覺驚恐的事情!
也就是說長期以來,我學會了不要理會別人那些多餘的建議跟評論,我也學會了要建立強大的內心不要去理會這些閒言碎語,但是我依舊會因為周圍的議論而玻璃心,而這一切的根源在於,我根本就沒有把建立強大內心這件事情付諸行動,我只是一味的高唱要內心強大,一味的逃避別人的評價,但是卻從來沒有試著如何去做才能內心強大。
明白了這一點以後,我開始從自己的人際關係下手,我先跟我最親近的兩個閨密建立了一個群組,和那些純粹分享無聊八卦跟買買買的姐妹群組做出區別,我在這個小空間裡跟她們分享我內心的一些規劃,大的方面比如說想以什麼樣的方式過一生,實際的方面包括準備什麼時候結婚要小孩,打算在這個城市裡安居樂業該做什麼樣的準備,以及我目前能想到的一些夢想清單的事項,這些我都一一和她們分享。
做完這件事情後,雖然感覺生活什麼都沒有什麼變化,但是我心裡卻舒暢了很多,因為我開始把自己內心很虛的一些思考落地呈現出來,並和她們分享,於是她們開始知道,那些家庭主婦跟事業女性的討論跟我們無關,那些是否應該逃離一線城市的討論也跟我們無關。
因為我找到了第三條路的出口,我開始專注於完善我自己當下所要完成的人生事項,我覺得我的生活是有追求的,這份動力不再跟別人的評價討論有關,也不需要每天安慰自己要內心強大,我所需要做的事情僅僅是,用自己的經歷去證明我的邏輯思考是符合我自己的規劃的,這跟對錯無關,跟別人的人生選擇更是無關。
***
3
我還將我的社群好友群組做了一個標籤分類,大概是不同的討論群組裡該如何自我定位,比如說我跟前同事建立的群組,這個空間裡我們通常會分享一些關於互聯網行業的有用新聞,或者是一些創意包裝文案企劃有關的東西;比如說我跟另外一批同事建立的群組,我們會分享關於讀書健身的心得體會,或者是公司當地一些吃喝玩樂的建議。
我從原來的被動跟著別人的發言走,轉變為嘗試著在這個群組裡建立我自己的標籤,比如在第一個群組裡,我給自己的角色就是互聯網行業興趣愛好者,第二個群組裡我給自己的角色,就是一個完善自己的樂享生活愛好者。
這些感覺一旦建立起來了,那就沒有人會問起你為什麼要跳槽到互聯網工作的問題,也沒有人會問你在大城市打拚覺不覺得辛苦這樣的問題,也不會有人提出既然要享受生活那就不應該給自己太多的壓力一定要去看書旅行什麼的。
在這些同類的磁場裡,每個人都開始跟我分享那些我想要的東西,至於那些負面的能量或者是沒有意義的提問或者質疑,也都已經不存在了,因為他們已經明白了我想要的是什麼,所以就不會再拿別人的例子來混淆我價值觀的建立,我感覺生活瞬間清淨了好多。
於是我開始明白,當我向別人分享或者梳理好一種固定的價值觀,就不會再受到另外一種價值觀的強加干擾,就比如說我們的父母總擔心我們在外打拚過得不好,以前的我們總是不停跟他們解釋再解釋,殊不知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日子過好,該讀書旅行該升職加薪該結婚生孩子就一一去做,他們看到這些結果,要比你跟他們嘮叨「我就是不願意回老家,老家有什麼好?」要有用千百倍。
有很多人問過我,當自己不能討好所有人的時候,要怎麼樣獲得內心的平和,怎麼才能不去在意別人的評價,怎麼做到有力量去控制自己的行動?
我目前能得到的答案就是,既然別人的閒言碎語跟關懷建議沒有辦法逃避,那就想辦法自己開闢出一條路來。
你不只是要在心裡告訴自己不要在意這些人,告訴自己這些人的人生與你無關,你還必須要讓自己做得更好,在你選擇的這條路上越走越遠,遠到他們真的跟你不再是一個世界裡的人,遠到他們自己發覺這個議論只是自己純粹的無聊扯淡。
那這個時候多嘴的他們幹什麼去了呀?
他們去騷擾另外一個跟他們差不多水準,但是又稍稍有一點特立獨行的人了。
期待這一個特立獨行的孩子,也能早日脫離當前的困局,跑起來,跑得越遠越好。
.
以上文字取自
生活沒有變得更好,只是我們變得從容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0128
.
賴芳玉╳洪仲清 愛・謊言・真相:《待用民宿》的魔幻與真實 新書對談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37929103275354/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籃球大小分盤口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那些你不想過的生活,一直有人正在過著,那些你一直認為很難的遭遇,其實不過就是生活本身……
工作中還是難免有情緒化或者當炮灰的時候,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就告訴自己這只是一份工作,我沒有必要讓它毀掉我的個人行為,而且工作是可以換的,也沒有必要因為一些溝通上的錯位而去討厭一個人……
當自己不能討好所有人的時候,要怎麼樣獲得內心的平和,怎麼才能不去在意別人的評價,怎麼做到有力量去控制自己的行動?
你不只是要在心裡告訴自己不要在意這些人,告訴自己這些人的人生與你無關,你還必須要讓自己做得更好,在你選擇的這條路上越走越遠,遠到他們真的跟你不再是一個世界裡的人,遠到他們自己發覺這個議論只是自己純粹的無聊扯淡。
取自《生活沒有變得更好,只是我們變得從容》
*********************************
最近有人跟我討論我的工作型態,我是說到,我的工作不太穩定,不過比較能做我想做的事。
「至少賺到開心,是吧?!」對方這樣總結。
我本來附和了一下,這段互動就告一個段落。後來想想,也不純然是開心,因為很多人如果處在我的位子上,不會開心的。
以我來說,常常跟不同人互動,他們各自的情緒狀態也不同,是會遭遇大小不等的挫折的,而且還難以預期,至少不像坐辦公室。這如果是換成我所知道的一些朋友,那不安全感就會很強烈。
我同時感到興奮,也同時會有壓力。有時工作排得緊,睡眠就不得已被壓縮。有時工作排得鬆,又怕喝西北風。
相對於「開心」,我更像是不斷做對我來說,有意義的工作。做我的工作,要很有意志力,也要耐煩,更需要抗壓性,還有健康的身體。
這幾天賴芳玉律師問我:「你在做什麼?」
「我也不知道!」這是我常有的回答。
我是真的不太清楚怎麼說明,因為我的工作多變,難以定義。演講是各位可以看到的行程,心理治療是跟不同單位私底下的配合,可是,直播、出席新書分享、幫書寫序、大量閱讀推薦書、跟臉書上的朋友們相互陪伴……,這些林林總總,常常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或許,我的工作就是觀察人,以及思考跟人有關的議題。我常常感恩我能做到這種工作,成長飛速,很難無聊。
職場的議題我很少認真思考,這位作者的職場體悟可以參考。
對了,今天在和平青鳥跟賴律師會討論她的新書,會從她的書中,討論「魔幻、謊言、愛」這三個元素,會不同於之前的直播。歡迎各位朋友也一起來看看這有時間限定的美麗書店!
*********************************
當你不能討好所有人的時候
“ 我知道我不需要迎合所有的要求,也做不到讓所有人喜歡,可是當我身邊縈繞著這些躲避不開的聲音的時候,我還是難以抵擋不被影響。 ”
【文/ 達達令】
1
進入職場的第一年,很多人提醒我要保持低調千萬不要樹大招風,於是我就安靜的做一個職場小白,盡量不跟任何人起衝突,分配下來的事情也會一一完成沒有抱怨。
有一天我的主管找我談話,說我太低調太沉悶了,說部門招你們這一批應屆畢業生進來,就是希望你們有活力一些,也可以活躍團隊的氣氛。
主管還建議我,說你看跟你一起進公司的那個誰誰誰,他現在就已經開始接手一部分的重要工作了,你應該像他一樣多發言多提建議多表現自己,不然你的職場之路是很難走的。
於是後來的時間裡,我開始要求自己盡量多表現一些,比如主管分配工作的時候能主動承擔,比如部門分享活動的時候多跟同事互動,比如說經常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寫郵件跟主管彙報。
可是當我沉浸在這些希望討好同事以及主管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逐漸變成了一個很焦慮的人。
隔壁桌的同事今天的表情不對,我就會懷疑是不是自己今天在茶水間倒水的時候沒有跟她打招呼;主管把我昨天寫的方案退回來是不是覺得我寫得一塌糊塗;還有跟隔壁部門同事溝通工作的時候,我總是會提前在心裡問自己一遍,我最近有沒有在開會的時候反駁過他的建議讓他不高興了?
這種感覺讓我開始對職場產生恐懼,有段時間早上一度很害怕起床,走進公司門口打卡的時候我心裡就一直忐忑:天啊! 我祈禱今天不要讓我太心累,最好隔壁同事請假沒來就好了,最好主管出去見客戶就好了,這樣我就不用為了讓他們對我滿意而絞盡腦汁了。
這種狀況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我沒有辦法跟身邊的人說出我的焦慮,於是我開始自己寫日記,有天夜裡我突然想起我大四那一年在報社實習的經歷。
我當時被安排在政治新聞部門跟記者去跑新聞,因為是實習生,所以大部分時間做的都是打雜的事,比如說把記者老師今天寫出來稿子的基本版面排出來,然後送到校對室初審,接著把校對過後的稿件拿回來修改,再送二審,在這個期間我們還要把稿子交給負責整個專題排版的老師,讓他把各個豆腐塊平衡的放在一整個大版面上。
當時負責排版的老師是一個肉嘟嘟的男生,我已經忘記他的名字了,就叫他小K老師吧。
小K老師是個安靜的男子,至少在我那幾個月的相處時間的感受是這樣,他每天中午來報社,先將今天的新聞版面排出一個雛形,下午坐等記者把稿子拿回來放進去,再根據初審二審三審的結果不停的進行修改。
小K老師很有耐心,一個版面會有很多篇稿子,每一篇稿子的採訪記者都會來跟他打交道,要求加一句話改幾個字或者是一個標點符號,有時候會精確到標題要加大一個字型大小,他會一邊嚼著口香糖一邊哼著歌,嘴上一邊說著「別急別急,慢慢來……」然後手中的鍵盤飛快的切換著快捷鍵,三五下就把一個整齊的版面搞定了。
剩下的閒置時間,小K老師會一個人玩植物大戰僵屍,而且是一空閒下來就玩,哪怕是等著一個記者上洗手間的三五分鐘,他也會趕快把剛剛排版的視窗切換到遊戲這邊玩一下。
我有一次實在忍不住了就問他為什麼,他給我的回答是,我的手需要保持敏感度,這樣才能維持新聞版面排版的速度與品質,玩大戰僵屍時每一次他都會用不同的策略去嘗試,這樣還能保持頭腦接受資訊的反應速度。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有人玩起遊戲來還如此有理有據的,而且還是工作時間。
但是後來有一次的事情讓我印象深刻,那天晚上我們在值班,突然收到通知說某個新聞需要撤下來,所以值班的記者開始緊急安排替換的稿子,然後重新排版,但是卻發現按照這個速度排版下去,等到明天早上稿子也出不來,於是有人說要打小K老師的電話請求幫忙。
不一會小K老師來了,也是好脾氣慢悠悠的坐下來,然後移動指尖幾下就搞定了,那一刻我看到其他記者拿著版面飛快的拿去審核,再看到周圍一群人大大鬆了一口氣之餘,不停向小K老師表示感謝。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小K老師用自己的專業技能贏得了別人的尊重。
也是因為這樣,我想起他每次因為不喜歡運動,於是就很直接的拒絕辦公室舉辦的那些籃球賽羽毛球賽,他每天慢悠悠的在辦公室裡穿梭,然後安靜的在座位上玩遊戲,也不需要跟同事打成一片,但是身邊的同事都會對他客客氣氣,因為他們每天都在等著小K老師幫他們排出漂亮的版面來。
從想起這件事之後,我開始集中精力於我的工作本身,我做好每一個月兩期的企劃專題,跟客戶打交道的時候盡量留下文字檔筆記方便到最後能夠統一整理檔案,跟其他部門同事溝通的時候我也透過郵件提出需求,實在需要當面溝通的時候我也會先把事情來龍去脈解釋清楚,然後提出幾個選項好讓他配合我的工作。
工作中還是難免有情緒化或者當炮灰的時候,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就告訴自己這只是一份工作,我沒有必要讓它毀掉我的個人行為,而且工作是可以換的,也沒有必要因為一些溝通上的錯位而去討厭一個人,至於有時候需要做很多看起來很無聊沒用的事情時,我不再抱怨說自己是被逼的,我會告訴自己,那就當練習文筆或者蒐集行業資訊當長見識了就好。
***
2
當我到了第二份工作的時候,即使有段時間我一度陷入迷茫之中,因為我發現自己寫出來的方案沒有辦法得到所有人的認可,不過在那個時候的我已經學會說服自己,這就是我的風格,我只需要按照我的邏輯把屬於我的工作部分完成,至於涉及到這個產品的前景好與不好,我們做這件事情的意義是什麼,我不再去問這些終極問題。
在現在的學習思維裡,很多人會提倡專注是一種能力,尤其是在如今的碎片化資訊時代,能夠區別對待每天所接收到的各種知識觀點更是難能可貴,可是有時候我們卻忘了,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在人際關係上沒有辦法太過專注。
有人建議要經營自己的人脈,所以盡可能的認識更多的人更好,也有另外一種觀點就是人脈要學會斷捨離,尤其是要遠離負能量的朋友以及社群網站上那些很嚇人的沒有經過科學認證的所謂常識,於是我們一直強調要遠離有毒的雞湯以及那些不切實際的勵志故事。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雖然這麼做了,但是我們依然覺得焦慮,依然因為身邊的人評價你的瞬間就把你建立很長一段時間的自信給推翻掉。
而且有時候這些推翻是很有用的,比如跟你一起進公司的那個女生一年後就嫁人結婚生孩子當家庭主婦了,那個時候你覺得她太早把自己的一生就託付了,將來一定會後悔的,可是這麼些年下來你發現她還是過得好好的,也沒有出現什麼狗血的情節讓你證明自己當初的判斷是對的,所以這一刻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錯了。
又比如說你看到有比你年紀大的同事在這座大城市漂泊奮鬥,突然有一天他告訴你他要回老家了,而且是那種真的告別這裡回到故鄉的離開,這個時候你的心裡那份要在大城市拚出一片天地的激情會有些振作不起來,因為你發現按照如今的這個職場發展,你到了他那個年紀也有可能跟他一樣,迫於大城市的壓力也想著回到老家算了,於是你一開始走入這座城市的初心又開始動搖了,然後夜裡也會問自己,反正總要回去的,要是趁著年輕就回老家,說不定還能遇上一些合適的工作機會呢……
這些思考的片段曾經在我的腦海裡糾結過很久,我一直不知道該怎麼解開這個困局,直到某一天夜裡冥想的時候,我的腦子裡冒出一個念頭:很多時候我都是拿別人的經歷在論證自己的觀點,所以我自己的價值觀或者是一開始的信念,也會因為別人的結果不一樣而左右搖擺。
那個當家庭主婦的女孩如今過得很好,於是推翻了我一開始覺得女生一定要有自己事業的觀點;那個跟我一起工作的同事如今要回老家了,於是推翻了我一開始覺得大城市有更多機會也能成就更多夢想的觀點。
這些以別人的際遇為參考的標準,居然成就了我自己的價值觀論點,這真的是一件讓我後知後覺,更是感覺驚恐的事情!
也就是說長期以來,我學會了不要理會別人那些多餘的建議跟評論,我也學會了要建立強大的內心不要去理會這些閒言碎語,但是我依舊會因為周圍的議論而玻璃心,而這一切的根源在於,我根本就沒有把建立強大內心這件事情付諸行動,我只是一味的高唱要內心強大,一味的逃避別人的評價,但是卻從來沒有試著如何去做才能內心強大。
明白了這一點以後,我開始從自己的人際關係下手,我先跟我最親近的兩個閨密建立了一個群組,和那些純粹分享無聊八卦跟買買買的姐妹群組做出區別,我在這個小空間裡跟她們分享我內心的一些規劃,大的方面比如說想以什麼樣的方式過一生,實際的方面包括準備什麼時候結婚要小孩,打算在這個城市裡安居樂業該做什麼樣的準備,以及我目前能想到的一些夢想清單的事項,這些我都一一和她們分享。
做完這件事情後,雖然感覺生活什麼都沒有什麼變化,但是我心裡卻舒暢了很多,因為我開始把自己內心很虛的一些思考落地呈現出來,並和她們分享,於是她們開始知道,那些家庭主婦跟事業女性的討論跟我們無關,那些是否應該逃離一線城市的討論也跟我們無關。
因為我找到了第三條路的出口,我開始專注於完善我自己當下所要完成的人生事項,我覺得我的生活是有追求的,這份動力不再跟別人的評價討論有關,也不需要每天安慰自己要內心強大,我所需要做的事情僅僅是,用自己的經歷去證明我的邏輯思考是符合我自己的規劃的,這跟對錯無關,跟別人的人生選擇更是無關。
***
3
我還將我的社群好友群組做了一個標籤分類,大概是不同的討論群組裡該如何自我定位,比如說我跟前同事建立的群組,這個空間裡我們通常會分享一些關於互聯網行業的有用新聞,或者是一些創意包裝文案企劃有關的東西;比如說我跟另外一批同事建立的群組,我們會分享關於讀書健身的心得體會,或者是公司當地一些吃喝玩樂的建議。
我從原來的被動跟著別人的發言走,轉變為嘗試著在這個群組裡建立我自己的標籤,比如在第一個群組裡,我給自己的角色就是互聯網行業興趣愛好者,第二個群組裡我給自己的角色,就是一個完善自己的樂享生活愛好者。
這些感覺一旦建立起來了,那就沒有人會問起你為什麼要跳槽到互聯網工作的問題,也沒有人會問你在大城市打拚覺不覺得辛苦這樣的問題,也不會有人提出既然要享受生活那就不應該給自己太多的壓力一定要去看書旅行什麼的。
在這些同類的磁場裡,每個人都開始跟我分享那些我想要的東西,至於那些負面的能量或者是沒有意義的提問或者質疑,也都已經不存在了,因為他們已經明白了我想要的是什麼,所以就不會再拿別人的例子來混淆我價值觀的建立,我感覺生活瞬間清淨了好多。
於是我開始明白,當我向別人分享或者梳理好一種固定的價值觀,就不會再受到另外一種價值觀的強加干擾,就比如說我們的父母總擔心我們在外打拚過得不好,以前的我們總是不停跟他們解釋再解釋,殊不知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日子過好,該讀書旅行該升職加薪該結婚生孩子就一一去做,他們看到這些結果,要比你跟他們嘮叨「我就是不願意回老家,老家有什麼好?」要有用千百倍。
有很多人問過我,當自己不能討好所有人的時候,要怎麼樣獲得內心的平和,怎麼才能不去在意別人的評價,怎麼做到有力量去控制自己的行動?
我目前能得到的答案就是,既然別人的閒言碎語跟關懷建議沒有辦法逃避,那就想辦法自己開闢出一條路來。
你不只是要在心裡告訴自己不要在意這些人,告訴自己這些人的人生與你無關,你還必須要讓自己做得更好,在你選擇的這條路上越走越遠,遠到他們真的跟你不再是一個世界裡的人,遠到他們自己發覺這個議論只是自己純粹的無聊扯淡。
那這個時候多嘴的他們幹什麼去了呀?
他們去騷擾另外一個跟他們差不多水準,但是又稍稍有一點特立獨行的人了。
期待這一個特立獨行的孩子,也能早日脫離當前的困局,跑起來,跑得越遠越好。
.
以上文字取自
生活沒有變得更好,只是我們變得從容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0128
.
賴芳玉╳洪仲清 愛・謊言・真相:《待用民宿》的魔幻與真實 新書對談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37929103275354/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籃球大小分盤口 在 伍家謙 Facebook 八卦
一直都希望搬回港島西,最近下定決心付諸實行;數月前開始積極找地方,希望快些睇啱吧。
光是計劃重返舊地那過程,就已足夠讓我雀躍好一陣子了。沒辦法,那是我成長的地方,感情太深,無可替代;重讀近三年前、搬離舊居前所寫的文章(下見全文),依然有點眼濕濕。那時別離在即,想到就寫,難免有點感情泛濫,資料觀點或許未盡準確;特別有關正街扶手電梯一段,應予糾正,因它實在為區內街坊,特別是長者們帶來非常大的方便。
各區面貌都變得太快,港島西區又豈能獨善其身。舊文重讀,感慨萬千,三年之後,心底最希望的依然是文末那句:「只望妳別離我太早」。
轉當自由身工作者後,一直都希望能寫本書,只是幕前幕後工作都比預期中繁忙,再加上固定的專欄寫作,已經分身不暇,結果一拖再拖;乘重回成長地之契機,希望除分享自身採訪經歷之外,也能寫一本以西營盤/西環作主題的書。好,就為自己訂個死線,下定決心,盡快動筆好了。
原文:
今晚,會是我住在港島西的最後一晚。
活了三十四年,家搬過那麼三數次,來來去去,還是留在這區。般咸道為我的童年拉下背景布幕,皇后大道西往第二街的那段正街斜路,給我磨光磨滑;從銅鑼灣渣甸坊往西環的紅色小巴由五元坐到十蚊,「正街有落吖唔該」,大概就是我跟陌生人說得最多的同一句話。
長居一區,就好像要跟她談一場戀愛;要是你夠愛她,就連對方的皮紋肌理都想了解清楚。我的是盲婚啞嫁,從媽媽的肚子爬出來,還來不及發現自己原來身處堅道的那打素醫院。自此之後,人生中的大小事,幾乎都在西區進行。返學打波追女仔、拍拖食飯買漫畫,都有港島西的街道作背景;連第一份正式工作 - 於《新報》當體育記者,報館都在西環。如此環境下,我怎能不把這區摸得徹徹底底?
一個男人,很多事情要到三十歲後才能稍為領會它一點。小時候我曾經討厭住在西營盤:沒有地鐵,難以準確掌握時間;巴士站人多,十八號十號站站停成個世紀都未出到銅鑼灣;紅Van長期等客滿,搵槍指住個司機都唔願開車。斜路多,已經眼瞓到死啦仲要我爬東/西邊街條死人長命斜;想由電車路上高街?是那種搭車太近行又會出汗的尷尬距離。購物亦不見得方便,只有老舖小商店商場仔,麥當奴都無間。(真的,中一那年麥記於石塘咀開設整區第一間分店,對我而言是件不遜於西隧通車的大事)
當然,那時的我還未成熟得可以體會距離的可愛。新居位於港鐵站上蓋,樓下就是大型商場,基本上不用離開亦可滿足生活一切所需;說方便很方便,同時把生活空間犧牲掉卻也很令人頭痛 - 我需要的生活空間不是酒店式住客大堂或是過萬呎會所,而是那短短的距離 - 例如跟朋友家人坐小巴時說說閒話的那麼一點點。童年時坐渡海小輪,把手上的富豪雪糕連脆筒吃過清光卻還沒有到岸;如今卻剛坐下不久尖沙咀鐘樓已近在眼前,還未談情就要分手;海港變窄,連跟情人聊個天都來不及。
數天前走到高街,想吃一碗英記叉腩河加淨雙炸才上班,發現它又極有性格地無開門,算了;轉身離開之際,怎麼正街上建了一條行人電梯?不過是兩個月沒有來吧?回想童年時祖母拖著我在這條大斜路走上走落買餸,走得累了不禁會想:「有條電梯就好啦」;三十年後它建成了,卻是與西營盤老區風味那麼的格格不入,像頭怪獸。我竟傻得站在路口以瞻仰遺容的目光看了好一會。若沒有察覺面龐沾了那一點眼淚,大概我就不會知道,自己有多麼愛這個成長地;盲婚啞嫁,到頭來成了一生摰愛。
雖然,妳早已不是我們初相識時的模樣了:英記由大排擋搬了入舖、正街再沒有小販擺檔,給食環署清理得整齊、裕德書局由西邊街搬到薄扶林道後還是結業了、西區公園易名中山紀念公園、瘋人院裝修得漂亮再沒法入內探險、對面的「佐治」籃球場成了港鐵地盤;水街斜路再沒有美味的桑寄生蛋茶、街口近第三街一段中午時份也不見燒賣糯米飯炸魚旦車仔檔擺賣、觀龍樓下容不下排檔;波記變了、源記不那麼矜貴了、新中華沒有了、福星戲院拆掉了、均益樓下的排骨麵搬舖後味道差了、森記真光統統都做不住了;現在的妳「受惠」於港鐵項目,化身「潮」區,四處是地盤,海景豪宅一幢接一幢地蓋,連鎖快餐店一間接一間地開;藥房跟化妝品店、手提電話網絡供應商,一家不少。
但無論如何,妳還是妳,慶幸我仍在妳身上找到獨有的老香港風情:戰前建的五層高唐樓、略帶殖民地時代色彩的建築,還有屹立不倒的國光書局和新生玩具店。我就是愛妳那點點的麻煩,老是要我走一大段斜路的小姐脾氣;我愛妳的人口老化、我愛晚上在興漢道散步的那種寧靜、我愛黃昏時的山道那獨有的一抺蒼涼。最重要的,是只有妳能滿載我活了三十四年那所有片段。
我知道、我是知道的,妳不會為我停留。總有一天,妳會變成一個我完全認不得的模樣,就如其他了無性格的城市一樣,我清楚明白;只希望妳會相信我的離開不過是暫時,充其量是場不帶感情、純粹解決(住屋/工作)需要的一夜情,連情婦都算不上,我和妳之間存在的那些,才是戀愛;當我的薪金足以支付妳因港鐵概念而瘋狂上升的樓價/租金那天,我一定會回來。因為,妳載滿了我的回憶,妳是我的一切。
會考時有讀過「唐山大地震」嗎?回想書中首句,我不敢說西營盤屬於我,但我卻徹頭徹尾感受到自己屬於西營盤。它從血液進入我的循環系統繼而成了我人生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相信我,我終有天會回來,只望妳別離我太早。
23/1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