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撫遠街—被遺忘的邊陲桃花源】#社區記者培訓作品
雖然總是有很多人抱怨台灣的街景又醜又亂,但若你細細觀看,其實在不少地方仍能看到台灣獨有的社區之美。尤其是最近被指定為「整維示範計畫」的示範點—位於台北市松山區的「撫遠街整宅」,這裡沒有高樓阻擋視線,山景就在遠方,沒有太多的商店,像是個被遺忘的角落,隱隱透露出遺世獨立的美好。
相信不只是撫遠街,台灣各地仍有許多尚待發掘的氛圍感之美,留言曬出更多街景/社區美照和我們分享吧~
🔹延伸閱讀:烏日三和里幸福古早味 土地X食物X人連結鄰里溫暖 https://pse.is/3mq2ab
👉藉傳播之力,建構互助共好社區,支持 #社區記者培力計劃:mustard.org.tw/tab/547/id/181
🔥動動手指,按讚追蹤社區力粉絲頁!🔥
#社區記者培訓 #社區力在宅學堂 #公民記者培力 #社區力線上課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介紹 訪問作者:李盈姿(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秘書長) 內容簡介: 一個人,為什麼會變得無家可歸? 十位無家者的真實故事,五位資深社工的真情告白 他,曾經是西進中國的台商 他,曾經是野雞車大亨 他,曾經是工廠作業員 他...
「社區記者培訓作品」的推薦目錄:
社區記者培訓作品 在 社區力 empower and together Facebook 八卦
【在地故事|烏日三和里幸福古早味 土地X食物X人連結鄰里溫暖】#社區記者培訓作品
《社區力在宅學堂 社區大小事我來報》課程日前圓滿落幕,學員們帶著嶄新技能與不同以往的眼光,重新回到社區,寫下他們對社區的關懷與情感。本篇文章發生的場景在 #台中烏日的三和里,在台灣三級警戒期間,當社區的關懷據點都暫停時,三和里遵守防疫規範之餘,集結鄰里的力量,發起一項關懷獨居長者的感人行動。
🔹延伸閱讀:
《守護千年茄苳樹運動 為公民意識進步寫歷史》https://pse.is/3mfjv8
👉藉傳播之力,建構互助共好社區,支持 #社區記者培力計劃:mustard.org.tw/tab/547/id/181
🔥動動手指,按讚追蹤社區力粉絲頁!🔥
#社區記者培訓 #社區力在宅學堂 #公民記者培力 #社區力線上課程
社區記者培訓作品 在 社區力 empower and together Facebook 八卦
【在地故事|我雖黑卻秀美 雙和在地的母親河──瓦磘溝】#社區記者培訓作品
曾經清澈的中永和天然界河「瓦磘溝」,幾度成為永和人的淹水惡夢,現雖不淹水了,但污染的情況並未改善。這條雙和在地的母親河,即使有些缺陷,但仍有秀美之處,在地的社大為了讓更多人認識瓦磘溝,舉辦「攝影圖文徵集」和走讀活動等,希望引發更多的公共參與,也刺激居民思考都市河川對現代城市的願景和意義。
🔹延伸閱讀:烏日三和里幸福古早味 土地X食物X人連結鄰里溫暖 https://pse.is/3mq2ab
👉藉傳播之力,建構互助共好社區,支持 #社區記者培力計劃:mustard.org.tw/tab/547/id/181
🔥動動手指,按讚追蹤社區力粉絲頁!🔥
#社區記者培訓 #社區力在宅學堂 #公民記者培力 #社區力線上課程
永和社大
新中和社區大學
新北市文化局
社區記者培訓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介紹
訪問作者:李盈姿(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秘書長)
內容簡介:
一個人,為什麼會變得無家可歸?
十位無家者的真實故事,五位資深社工的真情告白
他,曾經是西進中國的台商
他,曾經是野雞車大亨
他,曾經是工廠作業員
他,曾經是家暴受害者
每一個街頭的他,都有一段故事
在大城市裡,街友常常是一群不被看見的人
許多人路過他們身邊,卻很少人靠近他們的世界
他們在街頭暗角得不到肯認,很多時候更被當成過街老鼠
但他們絕對不是街頭鼠輩,而跟你我一樣,有著有血有淚的真實人生。
本書記錄了台灣街友的生命故事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各有不同背景
他們曾是軍人、商人、工人、保全、更生人、幫派分子、身心障礙者
卻都在時代流轉、社會變遷與個人困境的交織下,成了流浪街頭的人
不試圖控訴、不博取同情、也不採取勵志的角度
作者以平實的口吻描述每個人從「有家」到「無家」的過程
呈現他們在街頭的掙扎、反省、自我懷疑,什至想自我了斷的心情
透過這些故事,讀者將看見台灣街頭社會中
既存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也有著貧困者相互扶持的集體力量
本書另收錄五名資深街友工作者的故事。每位都不是一開始就決定踏入這個領域,也不是社工科班出身,他們曾經是記者、田野工作者、老師、焊接工人、志工,卻在因緣際會下投身街友服務,成為台灣第一批街友工作者。
他們竭盡所能協助街友,除了三餐溫飽之外,也開發各種工作,不僅展現了工作者的創意,更重要的是,他們一直在為開拓「正常」以外的生存方式,試圖證明在主流社會的框架之外,還有另類的生存模式,可以適用於被社會排除的人。
透過這些故事,或許可以思考:
城市的存在與發展,難道只為了善待特定人群?
是否可能包容所有在此生存的住民?
透過他們的生命,也可以讓我們重新思索:
他們或許就是曾經或未來的我們,他們與我們是否真的那麼不同。
作者簡介:李玟萱
作詞人、文字工作者、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
九二一地震後投入災區重建,曾在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重建同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921社區重建關懷體系、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等機構工作,在中部地區待了八年。2012-2013擔任萬華社區大學與萬華社會福利中心合辦之街友繪畫課為期一年的隨堂助教,是與街友接觸的開端;後又參與台灣夢想城鄉協會弱勢族群導覽員培訓,擔任義工與導覽文本訪談撰寫。2018年以《無家者》一書,榮獲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首獎。
著有《失去你的三月四日》(寶瓶文化),中視改編為優質華劇,入圍第五十一屆金鐘獎四項獎項。現為主動音樂專屬詞人,歌詞作品散見多部華劇主題曲、片尾曲。曾獲2014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最廣泛演出金帆獎—國語流行作品」、2015 hito流行音樂獎-年度K歌、2015香港新城國語力歌曲獎。
策劃: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芒草心是由一群服務街友的第一線人員組成,2011年成立,一開始以國際交流為主,和日本、香港、韓國等地的第一線服務人員交流經驗,互相學習。
從2014年開始擴展版圖,以更實務的角度協助無家者及貧困者。除了開始實際規畫執行無家者自立方案,如街友導覽(街遊)、起家工作室、自立支援中心;也著手舉辦流浪生活體驗營、「呷飽未」社區共食餐桌,期望透過更多體驗與交流,進一步幫助外界了解貧困者的生活樣態。期待透過這些方案的推動,培力服務對象,除了足以自立之外,更能進一步為自己發聲。
社區記者培訓作品 在 張秀華 Youtube 的評價
與其花1億元來興建八掌溪人行景觀橋,花錢說故事,不如推廣行嘉吊橋,這座吊橋是因為善心團體,看到兩岸民眾、學童通行不便,於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慢慢的募款集資,於2006年動工,2007年完工,這座吊橋就是台灣最美的風景,這是嘉義人的驕傲。
嘉義市有很多景點,可是都缺乏維護,沒有維護的景點,你再怎麼行銷都於事無補,整理好的景點則是缺乏行銷,經營景點不是在放煙火,市府辦個開幕儀式、記者會後就把景點畫下句號,後續推廣或是舉行活動都可以結合這些景點下去行銷
管樂節到現在已經舉辦25年,每年預算高達3000萬,到底管樂節讓嘉義市留下什麼?建議如下:
1. 向下紮根,讓國中小學生都有學習的機會
2. 鼓勵成立社區樂團,讓全民參與
3. 培訓樂團指揮,從國小開始
4. 嘉義市是管樂之都,工策會應招商知名的樂器公司,給予優厚的條件,讓他們願意來嘉義設點,讓全國或全世界想買好的樂器,要來嘉義才買的到
嘉義市的景點需要串聯,白天的景點如嘉義公園、植物園、博物館等,夜晚的景點如蘭潭水舞、森林之歌、行嘉吊橋等,餐點有嘉義美食雞肉飯、砂鍋魚頭、美乃滋涼麵、加豆漿的豆花等,想喝咖啡吃甜點也都有特色小店,嘉義市一個能夠重複旅行的好地方,市政府要做的就是想辦法串聯,不論是用觀光巴士、e-bike還是什麼方式,要讓觀光客留在嘉義,不要只是個過客。
市政環環相扣,政策推動的順利與否與市長的用人有絕對的關係,市長,天下滿意度調查有特別把嘉義市跟嘉義市長分開, 市民很喜歡嘉義市,但是提到市長就不喜歡,這反映的是市民對你的不信任,這是為什麼?
政策的反覆、問題的處理態度、應對效率,在公共場合不得體的發言,例如輔導青年失敗,李鴻源有名的是因為緋聞等等,都會影響市民對你的信任,一但沒有信任,市長你做什麼事都會被嫌,但這些問題其實都是「用人」的問題。
民調與市長人事有絕對的關係,請問市長,文官職等最高是多少?
處長是幾職等?陳寶東處長代理3職務,10X3=30職等
科長是幾職等?某科長代理3科,8X3=24職等
一人代理2-3個職務,在市府比比皆是,這樣的工作效率、工作品質會好嗎?一個企業中如有一個人要做3個人的工作,這是血汗企業!要放入勞動部黑名單的!
未來的兩年,期望市長能夠思考用人的問題,才能提升施政效率,增加民眾滿意度。
社區記者培訓作品 在 150530社區記者培訓學員作業- YouTube 的八卦
運用自己的專長大展身手,讓社區記者將不再只是一個公民,而是一個有影響力的人。 ... 寄給主辦單位與講評老師, 安排在6月7號綜合座談時,把學員作品呈現與老師講評。 ... <看更多>
社區記者培訓作品 在 社區記者培訓學員作業ok版- YouTube 的八卦
運用自己的專長大展身手,讓社區記者將不再只是一個公民,而是一個有影響力的人。 ... 寄給主辦單位與講評老師, 安排在6月7號綜合座談時,把學員作品呈現與老師講評。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