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可能即將宣布緊急事態宣言。
雖說根據防疫特別措施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可發布「緊急事態宣言」,但實際上此法沒有罰則,並沒有真正的約束力,怕效果不好。另一方面也怕日本民眾自肅(自我克制)的心理將更加強烈,無疑會對日本經濟帶來更大影響。安倍也承認,即使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日本也做不到像其他國家一樣的封城。
岩田健太郎教授再度放炮,但這次不是一艘郵輪而已了。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走在錯誤道路上時,日本需要勇於改變」,否則 #東京可能成為下一個紐約。
岩田在個人臉書上也發表長文論述東京應該要封城,我看了覺得值得深思參考。試著翻譯如下:
我認為東京應該要封城。反對者認為,“封城會導致太大的經濟損失”。
是的,封城有許多副作用。經濟活動的大量減少,這不只給人們帶來經濟風險,也可能對健康造成威脅。簡單的說,如果沒錢到沒飯吃了,人們將無法生存。
即使如此,我還是主張東京應該要封城。我希望政治家和官僚們要努力做到“在封城之下不會使人民挨餓”。讓專業人員來做出有關感染控制的決定。
再說一次,關於封城在政治判斷和行政措施上應該怎麼做我不是專業。我不知道怎樣的封城在現行制度下是可行的或是最適合的。
正如我先前所寫,封城原則是阻止人們進入和離開該區域,讓在該區域內的人們留在家中。但是,沒有任何所有國家和城市可以做到完全的封城。
賣食物的和藥房要繼續開店(美國),醫療人員和警察通勤(大多數國家),允許不與他人互動的外出,比方說慢跑(英國),允許帶小孩散步(義大利)。簡而言之,#封城是一個程度的問題。
我不知道東京封城的話是指東京的23區,還是要包括通勤距離內的千葉縣,崎玉縣和神奈川縣。
我不知道是否該只停止新幹線,只允許醫務人員和警察通勤,還是要停止所有電車和公車。
送貨和宅配可以嗎?我不能肯定地說。在伊波拉病毒疫情流行的獅子山共和國,人們有一個比較緩和的封城作法,人們被禁止出城,並禁止在晚上外出。這是封城的另一種形式。
簡而言之,封城是一個程度的問題。沒有一個一定正確的封城模型可以遵循。但是 #封城無論如何都會比保持現狀更好。
封城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這是“阻止感染途徑”的一種手段。傳播途徑對於傳染病的傳播至關重要,阻斷傳播途徑可以停止流行。這是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的時代就知道的真理。
東京都知事要求“克制不必要的外出”,目標也是在阻止感染途徑。簡而言之,封城是知事目前作法的延伸,兩者之間的差異只是程度的問題。
我想再次澄清一個普遍的誤解,我不是“封城派”。首先,這種派別之見不應出現在傳染病對策的討論中。
我是一元論者,我唯一目標是 #遏止傳染病的流行並解決問題。
所有二元論命題,例如“是否戴口罩”“是否該打疫苗”“是否給予抗生素”和“是否該檢驗”,都是“無意義,不值得討論”的命題。如果您問傳染病專業人士,“您是給抗生素派,還是不給抗生素派?”當然要給抗生素。沒有這樣的二元論。
一定不要這樣做的話,是意識形態,而不是科學。
諸如封城與否之類的二元論也是胡說八道。只有一個論點:#我們什麼時候應該封城?
那麼,我們什麼時候應該封城?絕對不是當新冠大規模爆發(overshoot)時,那為時已晚。當感染規模較小時,由於副作用較大,封城是一種不好的做法。這對每個人都是顯而易見的。
天空中的星光實際上是許多年前發出的光。同樣,今天通過PCR發現的COVID-19病例數是 #反應著10或14天前發生的感染。如果觀察到感染呈爆炸性或指數級增長,這是10天或更早之前的現象。因此,看到才開始採取措施為時已晚。
這就是為什麼“還在勉力避免蔓延的階段”和“尚未發生感染激增”的觀點沒有道理的原因。
在東京,新冠確診數每天都在創新高,除了檢查數較少的星期天例外,從3月23日以來就如此。
將其視為偶然的群聚重疊是不合適的,將其視為的確看到有增加的趨勢才是正確的。
日本目前的對策是針對群聚(cluster)的偵查,追蹤和控制。換句話說,這是在從後面追捕傳染病。這不是不能做,但很困難。實際上,日本一直以來都在不斷追趕。
但是在東京,我們並沒有趕上。若有一天,一天之內就檢測到數千人的感染者,就根本追趕不及了。
因此,在發生大規模爆發之前或開始萌芽的時點,需要進行根本的戰略更改,提出一個計劃B。封城不是追逐被感染者,是優化環境,以使被感染者不再發生的方式。
我觀察傳染病的爆發已久,在之前經驗中,如果隨著傳染病情況惡化,選擇維持現狀情況從來無法自己改善。通常需要重新建立假說,審查已有資料,嚴格檢查當前狀況,重建業務,並做一些與昨天之前不同的事情。維持現狀是一個不可能的選擇。
有人說“封城會有大量經濟損失,所以反對!”但是,如果您避免在這個時點進行封城,那麼之後會發生什麼事?
也許是 #更大的封城。在感染已擴散到無法控制的狀態下封城。那將是更廣泛,更嚴格,更長期的封城。“封城”的替代方法是“更大的封城”和“更大的經濟損失”。哪一個是更好的計劃應該非常清楚。如果你盲腸炎需要開刀,但覺得腹腔鏡手術可能造成皮膚傷口而拒絕手術,之後病變嚴重則可能需要傳統剖腹手術才能處理,因為病本身已經變嚴重,這會造成更大的皮膚傷口。
當然,我說的可能是錯的。封城後,感染者的數量立即開始奇蹟似的減少(由於感染是在封城之前就開始了,因此不能算是封城的功勞)。我不相信這種超級樂觀的態度,但在現實世界中,有時候會發生超出人類預期的事情。這時該怎麼辦?很簡單,就取消封城呀。把經濟損失降到最低。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就儘管嘲笑錯誤的岩田健太郎。市民的臉上又出現了微笑,這是一件好事。老實說我真的很希望會是這樣的劇本。
我不是預測專家,所以我不做預測。我們應該做的是將所有可能發生的劇本按照可能性的順序排列,然後尋求無論哪種情況,都可以有效的最佳解決方案。這就是醫師每天看病人面對的狀況。博弈論。臨床實踐是博弈論的運作,對每天無法預測病情變化的患者找出“可以應對任何情況”的判斷。我們醫療人員是經過博弈論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
使用博弈論,無論將來發生什麼情況,最佳解決方案都是封城。現在就應該封城。封城可以有程度的不同。但是,假裝且無效的“假封城”是沒有用的。我對形式不感興趣。我們需要的是要有成果。
當然,如果各位先進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我很想聽聽您的高見。再次強調我不是“封城派”。但是,如果只是一昧地說封城的缺點,無法施行封城的理由,都沒辦法解決問題。
p.s.GENECIALIST(ジェネシャリスト)一元論者,通才,是岩田的著作,相對於SPECIALIST,專才。
盲腸炎手術方式 在 白家綺 Facebook 八卦
好文分享~~~❤️❤️❤️
在雲林急診室的那一夜
我懊惱的驚覺:『當我擁有愈多時,我願意給的竟然愈少......!』
(江文莒醫師)
在雲林急診的最後一個夜班,想不到病人竟像知道我要離開似的如潮水般從各處湧入。
晚上 9點多,門診醫生轉介來一位病人溫先生。
他發燒、嘔吐,右下腹有明顯的壓痛及反彈痛,看來就像是盲腸炎。
我幫他作了簡單的身體檢查,告訴他和他的妻子我的猜測以及可能需要開刀。
『醫生,能不能更確定一點 ?』溫太太猶豫地追問。
『好吧,』由於來診病人很多,我說,『等一下抽血結果出來我再進一步和你們討論』。
一小時後,抽血的結果顯示白血球上昇、發炎指數也升高。
『有八成的機會是盲腸炎了,』我說:『我會請外科醫生來和你們討論開刀的事』。
只見溫太太又遲疑了:『八成 ?能不能肯定是或不是? 』
我有點生氣的回答道:『當然還有可能是憩室炎、腹腔內膿瘍等等的可能。我也可以很武斷地只告訴妳就是盲腸炎,反正開刀下來醫生也會告訴你『是有一點發炎』而妳也不會知道真相。只是醫學上本就沒有百分之百確定的事,我希望你能夠了解,也尊重你知道各種可能的權利。而且臨床上已經這麼像了,等待進一步檢查可能會有盲腸破裂引發敗血症的危險。』
溫先生始終不發一語,溫太太似乎不喜歡台北來的醫生這種多重可能的解釋方式。
在雲林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麼龜毛的病人;我替他打上抗生素,並且安排電腦斷層(CT),然後轉回到淹滿病患的等候區繼續處理其他病人。
心裡直嘀咕健保局審查員若是抽到這本病歷一定會刪我CT檢查費六十萬元,然後附上一句『要放大100倍以嚴懲浪費』。
一小時後,斷層片洗出來,果然在盲腸附近有發炎腫脹的跡象。
『現在盲腸炎的可能性有九成以上了,』我指著片子對溫太太說:『少數的病人可以只用抗生素注射治癒,但大多數的情況下開刀還是最好的選擇 (我還是維持我的說明方式 )。』
想不到她竟然回我一句:『醫生,能不能帶藥回家吃就好 ?』。
這回換我生氣了 ! 來診護士一直在叫有新病人新病人快來處理,這對夫妻竟然還這麼多意見纏著我。
我說:『如果早要這樣就不需要這麼多檢查了 !你不信任我們,我可以把你轉到其他醫院開刀,但要回去我不會同意。』
他倆靜默不語。
我於是說:『要不然你們就簽自動出院吧,有事我們不負責!』。
想不到一直不說話的溫先生竟然開口道:『簽就簽吧!反正我爛命一條。』
我心頭一驚,只見溫太太低下頭說:『江醫師,我們不是不想治療或住院,只是我們一點錢也沒有。他每天作捆工領現,三個小孩才有飯吃。現在要是他開刀住院 …』。
我突然對剛才言語的魯莽感到抱歉,想了一想說:『我覺得你還是開刀才能最快復原。我找外科醫師下來看看,錢的事明天一早我會照會社工室來協助你們。』
外科醫師也真好心,他算一算開腹腔鏡復原的最快,只要住院兩天,不過要自費兩萬多元;開傳統術式住院日數稍長,要花三千多塊;用抗生素治療則可能要住院一週以上。
『真是一毛錢逼死英雄好漢!』他搖搖頭道。
溫太太想等隔天早上社工確定補助金額後再決定治療方式,於是溫先生就先在急診打了一晚上的點滴與抗生素,溫太太則是回家哄小孩睡覺後,半夜又來陪先生到天亮。
我在晨間會議時向鄰座的蘇醫師提到了這個病人。
『想不到雲林真的有這麼窮的病人,在台北從來不會遇到… 』我說。
可是他竟然皺起眉回我一句:『你怎麼可以讓他在急診待這麼久?盲腸炎會有破裂併發敗血症的危險!』
『我當然知道啊,可是 …』 我想反駁
可是他接下來的話卻讓我啞口無言:『我們可以讓病人因病而死,卻不能讓病人因貧而死!』
『你應該先讓他去開刀,錢的事再想辦法,大不了就幫他出嘛!』
我腦中一陣昡暈,不是因為一晚沒睡的關係,而是他突然把我的心敲開了一道刺眼的光,像住院醫師放映在投影幕上的燈一樣亮。
我想到十年前的一個晚上,俊貿提議我們去認養貧童,我立刻就答應。
那時我的薪水還不到現在的一半,卻對這樣的事毫不猶豫;更早的時候靠公費過活,還能捐出一個月的家教費並且和俊貿在補習街挨家挨戶募款。
而現在,『付出』這樣的想法竟已不自覺地被排除在我行為反應的選項之外!幾千塊對現在的我來說,不過是節慶一場吃飯錢;對溫先生來說,卻是一家人命之所繫。
『我怎麼沒有想到?』我懊惱驚覺:『當我擁有愈多時,我願意給的竟然愈少!』。
我一面想一面走出會議室,遇見社工說他們是登記有案的低收入戶,可以補助大多數的費用。
我走到病床邊,看到護士小姐已經幫溫先生換好手術衣。
我向溫先生解釋手術後大約要休養時間,然後拉上圍簾,把五千元放在他的手裡,他原本不說一語的漠然突然轉為羞赧,溫太太則在一旁說不要不要。
我硬是把他手握成拳,說道:『沒關係啦,急診加住院要幾千塊,你開完刀還要一個星期不能工作。三個小孩總要呷飯啊!』
溫太太幾乎快哭了,溫先生終於說道:『醫師,我們雖不認識,可是,謝謝謝你對我們這麼好。我之後工作有錢,再慢慢還你。』
我揮揮手道:『沒關係,互相幫助而已。我要下班了,你還是要好好休養,不要急著出院,之後的復原才不會受影響。』
我經過忙碌的看診台,向喚醒我赤子之心的蘇醫師道謝;他一頭霧水。
走出雲林急診的大門,門外清晨的陽光似乎更耀眼了。
盲腸炎手術方式 在 Facebook 八卦
我家人都說我真的很幸運,
因為這次闌尾炎(盲腸炎)其實差一點就又被誤診,沒有檢查到,
闌尾炎沒檢查出的後果會非常可怕,
沒緊急處理會變成腹膜炎,
爆掉,然後掰掰...
昨天一大早我的肚子實在是痛到受不了,
整個人都捲曲在地上哀號著,
信一看我狀況跟半年前那次胃炎一樣,
說要直接幫我拿藥,
但我堅持要去醫院掛急診。
因此送完小孩上學後,
我就順路去新店某家醫院急診。
敘述完我的病症後,
急診部便幫我手上別了綠色手環,
然後我就吊著營養劑點滴,
繼續在急診室的病床翻來覆去痛苦不堪。
驗了小便、抽了管血,
醫生也來問診和觸診,
驗血報告說白血球指數超標非常多,
醫生說應該是胃發炎,
於是幫我的點滴加入止痛,
在急診室待了四個小時後,
醫生說點滴吊完我就可以回家了。
我也不知道哪來的想法,
突然跟信一說,
反正都空腹了,要不要等等再去北投做個詳細的腸胃健康檢查?
信一問完北投的健康管理醫院後,
對方建議直接在新店的醫院做電腦斷層掃描,
於是信一便去拜託急診室讓我加做這個檢查項目。
為什麼是拜託?
因為急診室每位醫生護理師都非常忙碌,
態度上都沒有多好,
我佔著珍貴的病床不走,還要多排個檢查,
醫生本來不答應的。
後來也是因為多拍了下腹部的電腦斷層,
這才檢查出我的闌尾中間有顆糞石,
造成整個腹腔發炎的厲害。
又是幾個小時後,外科醫生終於來了,
說高度懷疑是闌尾炎,
要緊急開刀。
媽勒,我拍完片子後就喝水吃麵包了,
要手術,
這一切不就要重新再斷水禁食八小時?
而為什麼一開始急診室的醫生們都沒有檢查或懷疑是急性闌尾炎呢?
因為我的闌尾位置太中間,
加上闌尾炎其實不一定只有右下腹會痛,
它會反射到其他部位,
所以醫生觸診時,我胃和左下腹、肚臍周圍都會痛,
導致醫生誤判成胃炎。
外科醫生說我半年前應該就是闌尾炎發作,
只是被止痛針壓了下來,
這半年來我下腹雖然也會痛,
但因為都還忍得住,
所以才拖到今天。
"怎麼這麼會忍痛?萬一闌尾炎變成腹膜炎,那樣會有生命危險!"
醫生這樣說。
總之,
昨天在急診室待了九小時,打了兩次止痛針後,
信一幫我辦理轉院,
躺在歐一歐一救護車裡,
下班時間一路從新店狂飆到士林的新光醫院,(因為我肺癌和子宮切除都在新光)
用最快的時間喬到病房、開刀,
這熟悉的環境,
讓我安心不少。
謝謝每一個幫助我的醫護人員,
也還好我們自己是做醫療,
資源也比較足,
昨天也是我們公司的高階主管(也是資深護理師)和我婆婆一路陪著我,
幫我辦理各種手續。
另外也要感謝昨天下午四五點,
有禮讓救護車優先通行的每一位駕駛人,
謝謝你們讓我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轉院、進行開刀。
雖然闌尾炎是個小手術(對比我之前的肺癌手術啦),
也有許多人得過闌尾炎,
但還是要藉此次經驗提醒大家,
若腹部非常非常痛,
而且持續很久,
不一定是胃痛、不一定是吃壞了肚子,
最好判別的方式就是自費拍個電腦斷層,
才不會造成遺憾。
畢竟,不是每一次都會如此幸運。
#謝謝上天給我的好運
#我會繼續做善事積功德當個好人💪🏻
盲腸炎手術方式 在 盲腸炎不一定要割盲腸!研究指出可用抗生素治療 - YouTube 的八卦
過去, 盲腸炎 被視為是緊急醫療情況,外科醫生通常會 手術 切除盲腸, ... 上的一項研究指出,針對不想接受 手術 的 盲腸炎 患者,有另一種替代醫療 方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