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危險徵兆 #草莓舌🍓
因為疫情的關係 怕到醫院群聚更危險
遇到小孩在家生病發燒
常常猶豫要不要立刻往醫院衝
其實絕大部分的小孩發燒是小感冒為主
倒不見得需要急著往醫院衝
㊙️最重要的是要觀察是否有" #危險的徵兆"出現!!
✅三個月以下嬰兒出現發燒
✅脫水: 尿量大幅減少 、 哭泣時沒有眼淚
✅意識不清,持續昏睡、未發燒時燥動不安、眼神呆滯
✅痙攣、肌抽躍、肢體麻痺、感覺異常
✅持續頭痛與嘔吐、頸部僵硬
✅呼吸暫停、未發燒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吸氣時胸壁凹陷
✅心跳不規則
✅無法正常活動,例如不能爬樓梯、走小段路會很喘
✅皮膚出現紫斑
✅嘴唇、手指、腳趾發黑
以上都是可以從外觀上直接看到的
⚠只要有看到上面任何一個狀況就要趕快就醫囉!!
這邊再加上一個 #草莓舌
也要特別小心
師爺解說 🧐
草莓舌:
舌頭紅腫發炎,味蕾一顆一顆腫大分明,
看起來就像是含著一顆大草莓。
#發燒合併草莓舌是一個危險的徵兆,
通常代表黏膜有相當激烈的發炎反應
代表性疾病有:
#川崎氏症
#猩紅熱
#金黃葡萄球菌感染毒性休克症候群
這些疾病需要積極使用抗生素或免疫球蛋白治療,
若延誤
#傷害到心臟或腎臟等重要器官的機會就很大囉!!
最後提醒~
看到發燒 + 草莓舌 請盡速就醫唷! 👨⚕️
皮膚出現紫斑 在 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 Facebook 八卦
發燒吃藥後半小時還不退,衝急診?
#文長慎入
#希望不要看到睡著
“ 昨天去診所看過,說是感冒,剛剛量到發燒39度,吃了退燒藥半小時還是沒退,我就給他塞了肛門塞劑,過了半小時還是38度我就趕快帶來急診了” 媽媽焦急的說。
”#可以給他打針或住院嗎?”
孩子掛著兩條鼻涕,正開心的洗劫我桌上的貼紙。
經過適當(約莫20分鐘的住院攻防戰)的衛教後,媽媽終於接受,帶著孩子回家休息了。
這類的事情在兒科層出不窮,家長們對藥物治療錯誤的期待,讓孩子的身體無端受到過量的藥物治療,立即產生的過敏等副作用不說,對孩子未發育完成的肝腎可能會漸漸累積成無法回覆的傷害。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藥物的吸收和作用~
通常藥物的給予有4種大類方式,一一跟各位介紹
1. #口服、#肛門塞劑:
最常使用,藥物進入腸胃道後先溶解,之後慢慢由腸道吸收,在血液濃度慢慢提高,經血液運送到目標位置(器官)後發生作用
優點: “比較”不會引起立即的副作用。
缺點: 吸收最慢、吸收速度受到腸胃狀況影響。
肛門塞劑通常會比口服效果快一點點,但差異不會太大喔!
2. #肌肉注射: 將藥物注射於肌肉中,再擴散到血液裡。
優點: 吸收速度比口服稍快,不受腸胃狀況影響,嘔吐腹瀉時常用給藥方式
缺點: 痛.... , 立即性副作用出現機率比口服高
3. #靜脈注射: 將藥物直接注射於血管內
優點: 藥物可達到最快作用效果。
缺點: 危險性大,易引起立即危險的副作用
4. #氣管吸入: 用霧氣的方式,常用在化痰或氣喘治療。
由於孩子身體器官都尚未發育完全,且對於藥物使用的”經驗”上仍然不足,你永遠不知道這針打下去,孩子會不會立刻過敏性休克,因此在兒科中最安全適當的給藥方式仍然以口服給藥為主,必要時才考慮用肌肉或靜脈注射給藥。
但就像上面所說,口服藥物效果出現受到腸胃道吸收等因素影響,不會如大家預期的快~
各種藥物吸收的速率又不同,#平均來說大部分的藥物約1到2小時以上才會有效果出現,且大部分的感冒藥物都是用來減緩症狀,非使症狀完全消失,若病程尚未結束,藥效過了之後則症狀可能再度出現,如:發燒、鼻塞等,所以請不要因為無法看到”藥到病除”的效果,就給孩子不斷的餵藥塞藥或要求打針住院,這樣不僅造成孩子身體上的負擔,也在心理造成不可抹滅的傷害。
(我相信很多孩子害怕看醫生都是這樣來的,每次進來還沒開始看就一直哭: 我不要打針….)
所以到底吃過藥30分鐘沒退燒該怎麼辦?
1. 確認你的孩子有沒有以下狀況(轉載自台灣兒科醫學會)
三個月以下嬰兒出現發燒
尿量大幅減少
哭泣時沒有眼淚
意識不清,持續昏睡、未發燒時燥動不安、眼神呆滯
痙攣、肌抽躍、肢體麻痺、感覺異常
持續頭痛與嘔吐
頸部僵硬
咳痰有血絲
呼吸暫停、未發燒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吸氣時胸壁凹陷
心跳速度太慢、心跳不規則
無法正常活動,例如不能爬樓梯、走小段路會很喘
皮膚出現紫斑
嘴唇、手指、腳趾發黑
2. 若:有(任何一項) => 不管有沒有發燒,立刻送醫
3. 若:無 => 早早洗洗睡了~ 阿不是~是可以繼續觀察或用溫水擦澡,若孩子正在玩遊戲則不需打擾~
#小結論~
“有些人,中藥吃半年沒改善都沒意見乖乖繼續吃,說是調理;但西藥吃完10分鐘沒見效就哇哇叫”
希望大家能了解,藥物吸收作用是需要時間的,重點是觀察有沒有危險徵兆出現喔!!
皮膚出現紫斑 在 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 Facebook 八卦
發燒吃藥後半小時還不退,衝急診?
#文長慎入
#希望不要看到睡著
“ 昨天去診所看過,說是感冒,剛剛量到發燒39度,吃了退燒藥半小時還是沒退,我就給他塞了肛門塞劑,過了半小時還是38度我就趕快帶來急診了” 媽媽焦急的說。
”#可以給他打針或住院嗎?”
孩子掛著兩條鼻涕,正開心的洗劫我桌上的貼紙。
經過適當(約莫20分鐘的住院攻防戰)的衛教後,媽媽終於接受,帶著孩子回家休息了。
這類的事情在兒科層出不窮,家長們對藥物治療錯誤的期待,讓孩子的身體無端受到過量的藥物治療,立即產生的過敏等副作用不說,對孩子未發育完成的肝腎可能會漸漸累積成無法回覆的傷害。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藥物的吸收和作用~
通常藥物的給予有4種大類方式,一一跟各位介紹
1. #口服、#肛門塞劑:
最常使用,藥物進入腸胃道後先溶解,之後慢慢由腸道吸收,在血液濃度慢慢提高,經血液運送到目標位置(器官)後發生作用
優點: “比較”不會引起立即的副作用。
缺點: 吸收最慢、吸收速度受到腸胃狀況影響。
肛門塞劑通常會比口服效果快一點點,但差異不會太大喔!
2. #肌肉注射: 將藥物注射於肌肉中,再擴散到血液裡。
優點: 吸收速度比口服稍快,不受腸胃狀況影響,嘔吐腹瀉時常用給藥方式
缺點: 痛.... , 立即性副作用出現機率比口服高
3. #靜脈注射: 將藥物直接注射於血管內
優點: 藥物可達到最快作用效果。
缺點: 危險性大,易引起立即危險的副作用
4. #氣管吸入: 用霧氣的方式,常用在化痰或氣喘治療。
由於孩子身體器官都尚未發育完全,且對於藥物使用的”經驗”上仍然不足,你永遠不知道這針打下去,孩子會不會立刻過敏性休克,因此在兒科中最安全適當的給藥方式仍然以口服給藥為主,必要時才考慮用肌肉或靜脈注射給藥。
但就像上面所說,口服藥物效果出現受到腸胃道吸收等因素影響,不會如大家預期的快~
各種藥物吸收的速率又不同,#平均來說大部分的藥物約1到2小時以上才會有效果出現,且大部分的感冒藥物都是用來減緩症狀,非使症狀完全消失,若病程尚未結束,藥效過了之後則症狀可能再度出現,如:發燒、鼻塞等,所以請不要因為無法看到”藥到病除”的效果,就給孩子不斷的餵藥塞藥或要求打針住院,這樣不僅造成孩子身體上的負擔,也在心理造成不可抹滅的傷害。
(我相信很多孩子害怕看醫生都是這樣來的,每次進來還沒開始看就一直哭: 我不要打針….)
所以到底吃過藥30分鐘沒退燒該怎麼辦?
1. 確認你的孩子有沒有以下狀況(轉載自台灣兒科醫學會)
三個月以下嬰兒出現發燒
尿量大幅減少
哭泣時沒有眼淚
意識不清,持續昏睡、未發燒時燥動不安、眼神呆滯
痙攣、肌抽躍、肢體麻痺、感覺異常
持續頭痛與嘔吐
頸部僵硬
咳痰有血絲
呼吸暫停、未發燒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吸氣時胸壁凹陷
心跳速度太慢、心跳不規則
無法正常活動,例如不能爬樓梯、走小段路會很喘
皮膚出現紫斑
嘴唇、手指、腳趾發黑
2. 若:有(任何一項) => 不管有沒有發燒,立刻送醫
3. 若:無 => 早早洗洗睡了~ 阿不是~是可以繼續觀察或用溫水擦澡,若孩子正在玩遊戲則不需打擾~
#小結論~
“有些人,中藥吃半年沒改善都沒意見乖乖繼續吃,說是調理;但西藥吃完10分鐘沒見效就哇哇叫”
希望大家能了解,藥物吸收作用是需要時間的,重點是觀察有沒有危險徵兆出現喔!!
皮膚出現紫斑 在 【大愛醫生館】20180413 - 血小板當機~紫斑症 - YouTube 的八卦
紫斑 症,是一種血液疾病,會造成皮下出血,是毛細管、血小板及凝固因子的 ... 但 紫斑 症的患者,血小板往往會低於2萬;除了 出現紫斑 ,還可能 出現皮膚 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