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無症狀感染在流行與臨床重要角色
金傳春/台大公衛學院兼任教授
賴昭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
顏慕庸/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感染科醫師
張科/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感管室主任
陳世英/台大醫院急診科醫師
圖/彰化衛生局篩檢出無症狀確診者,引發民眾討論,秀傳醫院在戶外成立微負壓貨櫃屋檢疫門診。記者黃仲裕/攝影
病毒感染宿主,往往造成無症狀的不顯性感染(asymptomatic infection)、輕症至重症等不同結果,重症在臨床偵測極易發覺,但不顯性感染無法用臨床偵測即早發覺,反成為重要的防疫死角。尤其不同年齡層的此不顯感染百分比有差異,如腮腺炎病毒與登革病毒在兒童的不顯感染較成人多,所以防疫策略因不同風險而異。
事實上,2003年的SARS病毒也有不顯性感染,新加坡的醫護人員抗體檢測,發現有13%感染者為不顯感染。而中東冠狀病毒(MERS-CoV)的不顯感染範圍在0-28%,且病程時間拉長與偵測系統愈靈敏,愈易察覺此不顯感染,重要的是這些感染可在社區靜寂傳播,待爆發流行,徒增感染防控的困擾。至於2020年新冠病毒的不顯感染,常在群聚病例經疫情調查,才發現其傳播。
由於新冠病毒傳播速,遠大於流感病毒,美國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安東尼•佛奇指出很少病毒如新冠是由不顯性感染驅動流行,讓病毒在人群中不斷傳播。此病毒的傳播在歐美流行國較重要,也與民眾不戴口罩又認為病患才戴口罩的民情風俗有關。換言之,人群的戴口罩百分比愈高,新冠病毒的傳播愈可能被截斷。我國至今尚未有大型的群聚流行,顯示即使有零星難察覺的不顯感染,可能因民眾自發性地配戴口罩、手部衛生與減少大型集會活動等因素,並未致禍,再度顯示公衛教育紮根民間之成功。
然而,防疫專家因病毒變化尚難預料兩情形,若年輕甲是不顯性感染,在活動力高的年輕族群中有限度傳播,不易偵測,最後傳到高齡有糖尿病或免疫力低等慢性病患,後果就難預料;令我們更擔憂的第二種情境是在人群聚集處,易擇選出優勢病毒,致生更易傳播或複製量更高的子代病毒;因此新興病毒不顯感染的流行病學重要意義是檢視其後的傳播力與其傳播鏈是否有效控制,若發現愈多的不顯感染者卻沒造成後續次級傳播,可證實現有防治策略的有效性。
英國在1032位醫護人員中,發現3%的不顯感染者仍攜帶新冠病毒。廣東的研究證實新冠病毒的不顯感染者含病毒量與發病者相當,但在接觸者傳播鏈的角色仍微乎其微。即此傳播力是與其後感染者的免疫力、是否有其他共同感染或慢性病,環境、傳播阻斷策略、甚至其常接觸者的群體免疫力均相關。因此個體的新冠病毒測試加上群體的血清流行病學研究兩結果,有助明瞭不顯性感染者在社區的實際影響。當然後者測試法的特異性(specificity)必須高,以防此病毒在感染盛行率低地區的偽陽性之錯判。
登革病毒的不顯性感染在臺灣與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在我國1984年大量接種疫苗前,均有其傳播要角。由科學數據與緊急應變力建立國人防疫的自信,跨國比較不同防疫策略,貢獻台灣成功經驗,甚至如許子秋前署長於全面接種日本腦炎疫苗前提供基礎數據,均有其公共衛生正面意義。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