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 即將開張!】
外交部吳部長宣佈,台灣即將在 #立陶宛 🇱🇹 首都維爾紐斯設立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 (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各項準備工作已緊鑼密鼓籌備中!!!
#我好興奮我好興奮啊
為了拓展與中東歐地區,特別是與波羅的海國家的關係,這是繼18年前在斯洛伐克設立代表處後,我國再度在歐洲國家設立代表處,凸顯台灣積極拓展與歐洲各國實質關係的決心,更是台歐關係的成果展現。
立陶宛工業強大,在科技、生技與資訊等產業都極具競爭力,也是 #共享自由民主價值的好夥伴,超過半數國會議員曾致函WHO幹事長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前陣子 #主動捐贈2萬劑疫苗,立陶宛外長Gabrielius Landsbergis的名言:「 #熱愛自由的人民應該互相關照。」更是溫暖台灣人民的心❤️
台灣和立陶宛都位處 #捍衛民主體制的戰略前線,在互相設立據點後,各方面的交流都會加深,透過共享價值的緊密連結,兩國人民可以一起在國際社會中發揮正面的良善力量,為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繁榮,做出貢獻。
#外交部先去幫大家踩點
#立陶宛我來啦
#sveiki
#是立陶宛文的哈囉
If you caught our livestream earlier today, you’ll have heard the great news that we’re establishing a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
The office, part of our efforts to expand our relationships in Central and #EasternEurope, particularly with #Baltic States, will be located in the capital #Vilnius under the name “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 Prepara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ffice are currently underway, following the announcement by the Lithuanian government of their intent to establish an office in Taiwan in the Autumn.
The country, a member of the OECD, the EU and NATO, has strong expertise in the #laser, #biotech, #satellite, #ICT and #fintech sectors.
As two like-minded nations on the front-line of the struggle to uphold global democracy, we hope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se offices will bring us closer together and lead to increased trade and exchange across a range of sectors, as well as strengthening the friendship between our peoples, on the foundation of mutual trust.
Lithuania has been a good partner for Taiwa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ith over half of the country’s legislature signing a letter supporting Taiwan’s participation in the World Health Assembly two years running and a recent donation of 20,000 vaccines.
#sveiki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重複的行為塑造出我們,所以,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這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其中一句名言。 習慣整理好球衣,習慣預備好飲用水,習慣在觀眾席上看着球員的神采飛揚,這就是李永波(波記),一位在球圈工作了廿七年,為傑志服務了十五年的老臣子。 同一種習慣,球員習慣在球場上揮灑汗水,習慣從「...
熱愛工作名言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八卦
我希望20歲時就知道的七件事
最近正是各大學的開學季,疫情後初次重返校園,相信大家都滿懷欣喜和對未來的憧憬。當我20歲的時候,也在大學裡享受著求知的樂趣,當然,也少不了年輕的困惑、迷茫。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的人生經歷,有找到一生所愛的欣喜,也有做錯事的失落,還有銘記至今的感動。如果人生可以從頭再來,我希望自己在20歲時就知道這些。
一、“奇妙的錯位”,讓我找到人生熱愛
20歲時,我就讀于哥倫比亞大學文理學院。我當時不知道文理學院和工程學院的區別,我作為一個工程師卻在文理學院讀書。
但就是這樣一個奇妙的錯位,讓我讀到了很多經典,學習到了許多在工程學院根本學不到的內容。這些人類智慧和文學知識豐富了我的讀寫能力,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實現了很多寫作和演講上的成就。
在那個年代,律師和醫生是大家最嚮往的職業。我本以為自己也會成為一名律師,所以最初學的是法律專業。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法律不太適合我。我經常上課睡著,而且成績也不好,對同學們都很喜歡的內容提不起興趣。
於是,20歲的我做了一個決定,轉去電腦專業,學習程式設計和人工智慧,最終找到了我一生所熱愛的事情。
作為一個年輕的工程師,電腦令我癡迷。我發現我十分擅長電腦科學,不用怎麼費勁就可以輕鬆拿到A。
電腦和人工智慧是很棒的學科,奠定了我職業發展的基礎。有一句名言說,“當你從事喜歡的工作時,就不會覺得自己是在工作”,儒家有句話也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這其中蘊含著大智慧:當你從事喜歡的事情,睡覺、吃飯、洗澡你都會不自覺地去思考這件事;同樣,你會越來越擅長,更加喜歡它,形成良性迴圈。
二、“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去做”
從哥大畢業後,我前往卡內基·梅隆大學學習語音辨識和人工智慧。
那時的AI研究形勢並不好,雖然我的導師瑞迪教授(Raj Reddy,圖靈獎得主、卡內基·梅隆大學電腦系終身教授) 希望我採用“專家系統”,但我卻不是很認同。
我認為,機器學習應該讓電腦發揮長處,而不是跟著人的想法亦步亦趨。於是我鼓起勇氣,對瑞迪教授說“感謝您的指導,但我不想再繼續研究專家系統了,我希望用基於統計學的機器學習。”
我以為瑞迪教授會有些失望,沒想到他卻一點都沒有生氣。教授仔細聽我解釋完之後跟我說:
“開複,你對專家系統和統計的觀點,我是不認同的,但是我可以支持你用統計的方法做,因為我相信科學沒有絕對的對錯,我們都是平等的。而且,我更相信一個有激情的人是可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的。”
那一刻,我的感動無以倫比。這不僅僅是一種慷慨,也是對科研新人的尊重。不僅如此,他還給我提供了很多資源,包括資料、設備和資金,對我最後取得博士學位幫助很大。瑞迪教授既是我AI科學研究的導師,也是我人生道路的導師。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支持你”這句話我記了很久。在我進入企業界之後,每當同事們有不同意見時,我都會鼓勵他們勇敢嘗試自己的想法:當這個想法成功時,對他個人和對企業都會帶來益處;而當這種想法失敗時,這種被信任和支持的感覺也會讓他們越挫越勇。
三、創新不重要,實用性創新才重要
畢業一段時間之後,我選擇去蘋果公司工作,也把這種語音辨識技術應用到了蘋果的產品中。現在Siri研發小組的成員,就有很多是我當年的同事。再後來我去了SGI公司。這家公司現在已經聲名不顯,但在當時的矽谷,SGI是一家和谷歌齊名的公司。
在SGI,我做的產品叫“3D流覽器”。大家可能都沒聽說過,其實這純粹是一群科學家的想法:在流覽器裡建一個3D世界,能夠導航,移動物體,和做非常酷炫的廣告。
我們當時已經做出了產品,並且運行得相當不錯了。我們盲目地相信,只要做出高科技的產品,就自然會有顧客和市場。然而事實是,沒人想購買和使用這個產品。
後來,SGI換了一個新的CEO,他為這個項目以及所耗費的公司資源感到失望。我告訴他,“這是世界上最好的VR技術,如果你不想留著,至少我們可以賣點錢。”
新CEO給了我一個期限,讓我尋找買家。我本以為能賣個好價錢,但最後還是以比較便宜的價格賣出去的。我感到十分內疚,自責當初就不應該組織這樣一個專案,看起來很酷,卻沒考慮實用性。
其實很多年輕人創業都會做出類似的決策,所以我非常建議大家再三考慮這些創新想法。創新不是最重要的,有實用性的創新才重要。
當你在設計一個技術、產品或創辦一家公司時,要想到你的投資者們正為此冒著巨大的風險。
四、如果想要,就積極主動地去爭取
從SGI離開之後,我就回到了中國,創辦了微軟中國研究院(後來的微軟亞洲研究院),《麻省理工技術評論》將其評為全球最熱門的電腦實驗室之一。當時研究院的主要成員,如今大都已成為中國知名科技企業的CTO或高管,像百度、阿裡巴巴等。
互聯網崛起之後,我對這個神秘的世界興趣日濃。當時最火的互聯網公司是谷歌,大家開玩笑說,如果你沒有得到谷歌的面試機會,就證明你不夠聰明。於是我給谷歌時任CEO埃裡克·施密特寫了封郵件,希望獲得面試機會。2005年,我正式加盟谷歌,擔任中國區總裁。
你們可能會問,你這麼資深還要自己寫信?他們不會直接聯繫到你,提供一個職位嗎?這就是我想告訴你們的另外一件事。其實當時谷歌和微軟正試圖達成人才競爭的約定,禁止主動挖對方牆腳。雖然這個約定沒有談成,但是當時要不是我的自薦,谷歌根本不會發現我,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工作機會。所以,如果你想要,就積極主動地去爭取。
五、跟隨自己的心,找到心底的熱愛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一大批創業公司開始湧現,我意識到中國的創業時代已經來臨,就像當初蘋果、微軟等公司創立時一樣,北京很可能變成中國的矽谷。
我想起了史蒂夫·約伯斯在斯坦福大學演講時說的一句話,跟隨自己的心,找到心底的熱愛。我們的人生由無數的節點構成,當你跟隨自己的內心,多年之後回首過往,會發現每一個節點的每一個選擇都是互相聯繫的。
你無法準確的預測未來,但是要相信,只要傾聽內心的聲音,這些選擇都會對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2000年左右,我給中國的大學生們寫了7封信,這也是追隨我的內心,幫助年輕人成長。我曾經為大約50萬名學生做過演講,出版了10本書,其中有5本都是寫給學生們的。
在微軟中國、SGI以及谷歌的工作,也讓我對科技瞭解頗多,所以我希望成為一名科技投資人,為初創科技公司提供幫助,創新工場的成立因此就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這張圖是創新工場成立第一年的校招海報,上面寫著“加入你的公司”。我們的目標是讓年輕人以工程師的身份進入創新工場,通過技術創新得到資金支援,成為下一個成功公司的CEO。
這張海報中隨機挑出的八個人裡,有五個市值2億美元以上公司的CEO。所以我對於我們孵化創業公司的成績還是很驕傲的。
當AI時代來臨,創新工場投資了幾十家AI公司,其中包括五家獨角獸,我們還創建了AI工程院,並從中培育出了AI賦能與技術方案公司創新奇智。這些節點串起了我的經歷,也串起了中國過往10年的創業歷程。
六、世界上最富有的不是擁有的最多的人,而是想要的最少的人
回首過往,我真的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一定程度上算是一個工作狂,我因此取得了一些成就,獲得了團隊的支持和外界的稱讚,我認為這樣的自己非常幸運。
上面這張圖片是2000年拍的,那時我剛做完一個手術,不能下床,於是讓團隊幫我做了這樣一個架子,我可以躺在床上繼續看電腦和工作。
這份熱情持續到六年前,直到我被診斷出患有淋巴癌四期。擴散的癌細胞取代了我的野心,我不得不接受生命可能只剩下幾個月的現實。朋友看我很痛苦,特地帶我去拜見星雲大師。
有一次,大師突然問我:“開復,有沒有想過,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大化影響力’、‘世界因我不同’!”這是我長久以來的人生信仰:一個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世界,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影響力;影響力越大,做出來的事情就越能夠發揮效應……
大師沉吟片刻後說:“改變世界這個想法太狂妄了,也許只是貪婪的藉口。什麼是‘最大化影響力’呢?一個人如果老想著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你想想,那其實是在追求名利啊!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變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容易了。
我無法反駁他,我的那些聽起來宏大的目標,其實只是貪婪和欲望的藉口。他送給我一句話,“世界上最富有的不是擁有的最多的人,而是想要的最少的人”。
這句話讓我警醒,後來每當我覺得自己被欲望佔據時,都會想到這句話;每當我有想改變世界的想法時,我會讓自己思考,我這樣做究竟是不是為了追逐名利……
我學到這一課太晚了,之前的努力工作讓我錯失了很多與家人相處的機會:我的父親去世了,我甚至沒能來得及告訴他我愛他;我的母親得了失智症,認不出我了;我的孩子們已經長大,而我還不太瞭解她們……
我在化療期間讀了一本書,是Bronnie Ware所著的《臨終前最後悔的五件事》。正如書裡所寫,在臨終之時,沒有人會因為沒有努力工作而後悔,絕大多數人最後悔的事情,都是未能花更多時間與所愛之人相處。
我從星雲大師和Bronnie Ware學到了很多。我開始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母親去世前,我搬回家陪她度過了最後的時光;當孩子需要我時,我會把她們放在第一位,工作第二;我會花更多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比如說出去旅行……
七、毫無保留地愛你所愛之人
這段人生經歷改變了我的想法,人生的意義應該是給予他人無條件的愛。在AI時代,這種愛更加難能可貴。
AI在做重複性工作方面比我們有優勢,但將人類與AI區別開的,是愛與創造。不管科幻小說如何描述,AI終究是沒有感情的。AlphaGo不喜歡下棋,它贏了比賽不會覺得開心,輸掉比賽也不會難過,事實上,它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我們為什麼要下棋。
AI承擔重複性的工作並不意味著人類沒有工作可做,需要人情味和愛的工作仍然只有人類才能從事,比如導遊、禮賓、護士、教師等。
長遠來看,我更願意相信30年之後,我們會覺得AI的出現是件幸事:它沒有搶走我們的工作,而是將人類從繁瑣的重複性工作中解放出來,讓我們有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情,構建出人類與AI共存的美好藍圖。
這就是我在過往的人生歲月中學到的七件事。當我在SGI公司的項目失敗時,我知道了創新不能忽略實用性;當我面臨死亡時,我學到了要毫無保留地愛你所愛之人。
One more thing -- 你看了這篇文章可能會發現我最重要的人生教訓不是來自成功,而是來自我的失敗。所以,請記住,你人生中的失敗,並不是對你做錯事的懲罰,而是一個學習人生課程的寶貴機會。
熱愛工作名言 在 冏冏子Kyon Facebook 八卦
早安!你每天如何分配你的時間呢?在沒有外出活動時,冏裁的一天行程是——
7:00~7:15 | 梳洗、給花草澆水
7:15~8:00 | 清掃環境
8:00~9:30 | 讀書或寫作(邊吃早餐)
9:30~10:30 | 餵貓和打掃
10:30~12:30 | 讀書或寫作
12:30~14:00 | 休息和午餐
14:00~15:30 | 午睡
15:30~17:00 | 讀書或寫作
17:00~18:00 | 運動
18:00~20:00 | 休息和晚餐
20:00~21:00 | 錄音或剪輯
21:00~21:30 | 餵貓和打掃
21:30~23:30 | 讀書
沒有娛樂嗎?不打手遊嗎?欸... 因為讀書對我來說就是最棒的娛樂了!我真的很享受現在的工作。
正如那句名言:"If you do what you love, you'll never work a day in your life."
祝每個還在職涯苦熬的人找到熱愛的工作。
熱愛工作名言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評價
「重複的行為塑造出我們,所以,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這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其中一句名言。
習慣整理好球衣,習慣預備好飲用水,習慣在觀眾席上看着球員的神采飛揚,這就是李永波(波記),一位在球圈工作了廿七年,為傑志服務了十五年的老臣子。
同一種習慣,球員習慣在球場上揮灑汗水,習慣從「波記」手上接過屬於自己的號碼波衫,這種習慣有種很強的力量,令球員和「波記」在不知不覺間,習慣了這份「打風都打唔甩」的情誼。
訓練中心癱瘓 「波記」隨球隊打游擊
位於石門的賽馬會傑志中心在颱風「山竹」吹襲期間,遭到嚴重破壞。人造草場受到城門河河水淹浸,令草地嚴重移位;球場上亦佈滿被強風吹來的大廈窗框和玻璃碎;而中心辦公室和大量設施,都被河水浸壞,無法使用。「波記」對當時的情況仍歷歷在目:「啲水浸到嚟呢到,咩都浸曬啦,特別係寫字樓嗰邊。」
能夠有「私家場」作訓練,對其他港超球隊來說是遙不可及。可惜天災無情,未來一段時間傑志亦要面對「遊牧民族」般的練波安排。「波記」的工作量亦因此而增加:「依家都要早一個鐘返嚟,揸車去深水埗攞完啲衫,跟住去將軍澳練波,練完再攞啲衫去深水埗洗,平時喺呢到(石門傑志中心)洗就得。」
面對突然增加的工作,「波記」只是淡淡地說:「多咗呢一重手續姐,都冇乜問題。」然後便繼續埋首摺球衣。一場颱風,打亂的似乎只是球隊的訓練日程,但卻動搖不了「波記」的工作日常。轉眼間,「波記」已經為球隊準備好第二天比賽所需的物資。
球隊捧盃背後的老球迷
隔天,來到本年度「香港賽馬會社區盃」傑志對和富大埔的球賽現場,「波記」早已將前一天準備好的物資分配給球員,在一旁靜靜地看着球員熱身。球賽開始,「波記」緩緩地走上觀眾席,當起球迷來:「我唔坐後備席嘅,我都係坐係球迷嗰到睇波。」
這位老球迷深受球員和管理層的愛戴。在「波記」70歲生日當天,球員和球會度身訂造了一件70號球衣送給他。訪問當天,「波記」開心地指着這件球衣,說起生日當天的故事。不僅如此,「波記」也有自己的小球迷。工作途中,不時有小球迷來找「波記」拿簽名,「波記」接過筆,笑到合不攏嘴:「嗰啲小朋友都好鍾意我,話成日見到我,我就幫佢地簽名。」
最後,傑志以1:0贏波捧盃。比賽過後,當球員和教練可以去下半場慶祝的時候,「波記」還要收拾好球隊的物資和球員的裝備,將它們送回石門的傑志中心。「波記」邊工作,邊回想剛剛的賽事:「八十幾分鐘嗰球,我都諗住入硬架啦。鞠盈智一傳入去,跟住盧卡斯一射,佢左腳好勁架,一「熨」就入啦。都冇乜驚喜,我哋傑志最後嗰十幾分鐘好犀利。」雖說沒有太大的驚喜,但「波記」在談笑間,難掩對球隊勝利的喜悅。或許就是這種輕描淡寫、淡然自若,正正反映「波記」這廿七年來默默耕耘的工作態度。
入行廿七載 風雨不改
「波記」1991年在朋友的介紹下,進入快譯通球會工作,其後服務花花兩年,再於2003年加入當時重返甲組的傑志至今,一做就是廿七年。即使在工作中受傷,即使年紀愈來愈大,「波記」還是堅持為球員披甲、助球員上陣,樂此不疲。「我就係一路做、一路做,唔會去諗辛唔辛苦呢件事。你肯做就冇辛苦呢件事,冇辛苦呢兩個字。」「波記」指着自己在工作中受傷的左手腕道,「差唔多成個月(先痊癒),都冇乜嘢,手姐,繼續可以做嘢。」
完全不覺得辛苦、不覺得累,即使知道自己有一天會退下火線,「波記」仍然堅持「做得一日得一日」,並笑道:「仲做得幾耐?我都72歲啦。但係冇諗過退休,仲可以做就做,老闆請我就做。唔做得嘅,我咪得閒走去睇吓波。」
或者,這是老球迷對足球的熱愛,或者,其實是老臣子和球會之間的情誼,又或者,這根本就是一種習慣。在颱風「山竹」襲港後,在傑志中心被破壞後,「波記」的說話與神態似乎更加動人,今集《港。故》用8分鐘,帶大家認識這位傑志總管。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Follow埋《港。故》IG,睇更多精彩靚相:http://bit.ly/oncckonggu_IG
熱愛工作名言 在 如果看懂這一點思維,真的會讓我們節省好多年 ... - YouTube 的八卦
... 工作 ,過你想過的生活1⃣職場=職業場域職場上能力至上,擅長你的 工作 ,往往已經贏在了起跑點2⃣ 工作 底層邏輯:反復細化,精細化執法你 熱愛 ... 名言 集 New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