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會更好
歹勢,這篇文章很長。因為有一些回故鄉服務的心情和規劃,真的很想和你分享......
高雄,是我的故鄉。回到高雄服務,我和大家一樣都希望高雄「明天會更好」。我要求同仁施政不分黨派、不分顏色,只要民眾有需求,就全力努力。
抱著更謙卑的心情,有做得不夠好、不夠快的地方,一定加緊改善,更加紮實做好產業實力與建設。
高雄市議會今天進行施政報告與質詢,我針對市政四大優先政策,加速產業轉型、增加就業、交通建設、改善空污進行報告,也將加強工安、治安,並顧好教育與生活。
台灣在後疫情時期,面臨全球整體供應鏈重組及國際新秩序架構,面對全球疫情肆虐,台灣因防疫成功,維持安定生活,經濟成長也逆勢成長,在經貿架構上也受國際矚目。
除了今年八月,火車站帝冠式建築,將移回原址中軸線外,接下來高雄也成功爭取到「2021國慶煙火」及「2022年台灣燈會」及2022「台灣設計展」,希望展現高雄國際港灣城市的新氣象。
👉#加速產業轉型
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中央5年內投入110億,市府招商再加碼。已有114家業者加入5G AIoT聯盟;中華電信及31家大廠已進駐亞灣成功大樓。
仁武產業園區:已有265家廠商洽詢,將以先進產業、高值、高薪、低污,優先入園。
橋頭科學園區:年底將可選地建廠。已有日月光、智崴、國巨等15家廠商,簽訂合作意向書。
投資高雄事務所:專人專案服務重大投資,至三月底,總投資金額超過3300億。
半導體高雄隊成形:穩懋、穎崴、華爾卡、英特格等大廠陸續投資、加碼搶進高雄。
👉#增加就業
青年產創基金整合運用:增加基金額度到四億元,整合各機關資源,在不同行業(包括青創事業、文創事業、農漁事業、5G AIoT新創)實質協助青年。青年失業率已從上半年13.9%降至12.4%。
👉#交通建設
岡山路竹延伸線:2A階段已於110年3月獲行政院核定,市府配合相關車站辦理都市計畫變更,提早於今年年底動工。
黃線、小港林園線:加速力拚111年動工。
輕軌:輕軌大南環(C32~C1~C17)正式投入營運。
去年底宣布二階輕軌復工,今年4月環境差異分析已審查通過,C17~C20(鼓山附近路段) 將於今年年底完工C21A~C24(美術館段) 將於111年底完工,C24~C32(大順路段)則預計於112年底完工,市府會釋出最大的誠意,為高雄市的公共運輸創造最大效益。
打通道路動脈:中博高架橋今年2月27日至3月8日,以9天拆除引道開放通行,取代原有2個月的工期,減少對市民用路的不便。同盟路地下道拆除18天完工、九如陸橋拆除今年底動工、國道七號(目前已進入二階環評)、及向中央爭取興建高屏第二快速道路。
共享運具:UBike2.0已有906個租賃站,已超過800萬人次使用,高雄市是全台唯一擁有公共自行車、共享電動自行車、共享電動機車、共享電動汽車的城市。
公車式小黃:今年新增阿蓮區的路線,目前路線數達53條,涵蓋31個行政區,路線規模為全國之冠,未來會持續進行「庄Car雄好行-公車式小黃2.0」計畫,彈性預約服務,支持偏鄉運輸。
👉#改善空污
高雄能源轉型五大原則是減煤、增氣、綠電、反核、區域均衡。
我上任後,要求提早完成高雄市744座工業鍋爐改善,在去年年底,全數改善完成,時程整整提早1年半。並與國營企業+前20大企業共同合作,減少污染排放。
市府並積極與興達電廠溝通,在秋冬停止2部運轉,另2部機組發電負載量降至65%(停2減2),在供電無虞的情況下,減煤量由35%提高至50%;秋冬減煤時間再延長,前後共計1個月。同時,也排定3個階段燃煤機組除役及新燃氣機組投入商轉時程,要求提早到114年除役。
大林蒲遷村:整個遷村作業一定保障居住生活權、財產權及社會權,並持續與居民溝通,4月10日成立「大林蒲(小港沿海六里)遷村服務中心」作為單一窗口,達成共識才會歡喜搬新家。
👉#顧教育
校園霸凌零容忍:成立「校園霸凌事件調查小組」,並以多元管道受理。
班班有冷氣:中央補助35.4億外,市府也相對籌措了3.5億,預計110年底完成冷氣採購安裝,並引進能源管理系統、太陽能光電系統。
國際暨雙語資源:市府110年編列1.49億元比109年預算6129萬,增加2.43倍。將擴增在地雙語人才資源,開設雙語師資學分班,同時優化雙語學習環境,試辦雙語特色學校聯盟,支持偏鄉雙語資源,讓偏鄉科技化雙語學習資源倍增。
設置運動中心:目前鳳山運動園區內的運動中心已開始第二期試營運。
未來中正技擊館將改造成平價運動中心,預計今年12月前可加入營運,另爭取中央的經費,在3處設置全民運動館,並運用既有校園空間5處打造運動中心。持續結合捷運、社宅,聯合開發。
👉#好生活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預定7月正式營運。
社區關懷據點:110年預計設置450處,目前已設置426處,110年預計可達500處。提供健康促進、多元餐飲、培力社區志工等服務,讓長輩舒適在地安老。
長照據點:目前共佈建364處家C級巷弄長照站和日間照顧中心64間(分佈在51學區內),長照涵蓋率已自109年6月43.66%,109年底提升至54.61%。鳳山93期市地重劃區將增設多功能社福中心。
公共托育普及:110年原定目標值24家,已提前達標。目前已於22區設置26家公共托育據點,可收托898名未滿2歲兒童,後續將運用公有閒置空間及社會住宅場地佈建,預計明年底可達30區51處。
公共幼兒教育:包括公立幼兒園和非營利幼兒園,持續努力達到4成目標,111年目標晉升為六都第二名。
坐月子到宅服務:5/1起,現行補助額度從原第1胎80小時(價值2萬元)提升為100小時。
普建社會住宅:將興建至少8800戶,遍佈13個行政區。目前已完成363戶,仍有凱旋青樹、鳳山牛潮埔段及左營興隆段約245戶興建中,岡山大鵬九村社宅,預計今年8月動工,大寮捷運機廠社宅第一期400多戶,今年年底發包,而前鎮亞灣智慧公宅,目前規劃設計中。
鐵路綠園道:目前開放進度達80%,整體園道工程將於今年6月完成,綠園道總面積約為8個中央公園。
新動物園運動:動物園將自今年5月起至明年10月休園,整建立體化動線。未來將以3個主軸呈現—動物的自由之地、親子的同樂天堂、空中漫步長廊。
農業、養殖漁業天然災害保險:109年10月起開辦農業保險,中央補助50%、高雄再加碼補助20%,110年度再提高補助,讓漁民僅負擔1/4保費。
農業用水權免規費:有效管理水資源、減低農民負擔,免收包含登記費、履勘費、臨時用水執照費及狀照費等規費,共計2,700元,並自去(109)年10月21日起生效,期望減輕農民的經濟壓力。
農漁業產銷:與大型通路、電商平台合作,持續拓展國內外銷路。
針對新住民、客家、原鄉文化傳承,全力推廣與保存。
👉#加強工安、#治安 等
旱災因應超前部署:已召開2次抗旱小組會議,啟動水源調度與旱災應變措施,同時增加南化水庫連通管出水量,補充大高雄水源。新增3處伏流水、盤點抗旱水井、提前要求公立游泳池暫停營運等重要提前因應旱現的作法。
路平更精進:109、110年都增列5億元的道路養護經費,以每年23億持續改善路平;使用改良後的「改質 III型瀝青混凝土」, 增加道路密實度;每年減少道路挖掘數 10%、道路挖掘後回填品質抽驗率,自5% 提高至50% 。力求原高雄縣、高雄市道路「高高平」。
工安再精進:
今年多項建設及建案增加,帶動民間建案增加,今年相較於去年施工案件數增加2倍。
針對石化業,將強化歲修作業安全,今年2-3月完成林園23家石化廠聯檢;4月會完成其他57家高風險石化廠檢查。
針對侷限空間作業,共辦理22場宣導場次,含兩場觀摩會,並成立通報群組,列管追蹤。
針對營造業,3月已完成280處15樓建築工地稽查,4月6日市政會議通過強化工安實施方案,希望以建商自律、市府稽查、公私協力三方面強化,目前共計檢查181件工地242家事業單位,停工22件、罰鍰159件,罰鍰金額共計731萬元。
治安維護:以108年及109年發生數比較,全般刑事案件,109年發生數減少1431件;暴力犯罪案件,109年發生數減少12件;重大刑案發生數減少15件。整體治安狀況呈現發生減少的平穩趨勢,市府都會檢視相關治安數據分析,針對治安熱點,持續掃蕩犯罪、查察槍枝、增加見警率,加強治安維護,同時加強警察與消防同仁的裝備,包括警車、防彈背心、警用無線電汰換,消防車輛與裝備汰舊換新。
防疫:登革熱本土零病例,持續加強邊境防疫、孳生源清除。過年期間防疫津貼加碼,相挺醫護與防疫團隊。
易淹水區域改善:
而汛期來臨前,加緊改善易淹水地區,包括大寮、林園、岡山、美濃等地,中央地方共協力投入18.61億,其中岡山地區預計111年4月完工;大寮、林園地區排水整治預計111年底完工;美濃地區排水改善111年6月完工。
減輕居住負擔及提高居住品質 在 鄭文燦 Facebook 八卦
今天上午到市議會,就桃園重大建設發展計畫,進行施政報告。
首先,感謝市民朋友的配合,在上半年疫情為台灣及桃園帶來重大挑戰時,市府始終以高標準防疫,寫下防疫好成績;後疫情時代,桃園將全力拚經濟、拚建設、拚投資、拚就業,讓台灣寫下另一個奇蹟。
#推動軌道建設 建構便捷的交通系統
捷運綠線已全面動工,捷運綠線延伸中壢段以及捷運三鶯線延伸八德段之可行性報告都已獲得政院核定,目前正進行綜合規劃階段;捷運棕線綜合規劃即將完成送交通部審議;桃園鐵路地下化計畫,採中央負擔總經費75%、地方負擔25%的分攤方式,計畫將繼續往前推動,目前台鐵中壢站及桃園站也配合捷運工程陸續動工。待第一階段軌道建設完成後,桃園也將繼續推動二階段路網規劃。
#推動航空城計畫 發展機場經濟學
桃園航空城計畫上半年完成區段徵收計畫核定,以及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跑道環評,下半年正在進行地上物協議價購,希望明年上半年完成地上物徵收核定;為落實先建後遷以及保障居民權益極大化原則,市府提出10大優惠方案,以同理心為出發點,發展航空城計畫的同時也能符合居住正義。
#青埔轉大人 帶動產業轉型與發展
青埔的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已經進入發包前準備階段,桃園也成功取得全台首張自駕車試車牌在青埔園區測試,希望帶動國內智駕車發展;桃園會展中心也已完成工程發包,將會打造桃園首座指標性國際會議中心。
#交通以人為本 治水提高生活品質
桃園規劃三橫三縱高快速道路系統,包括國1桃園增設中正北路匝道工程已經動工,以及增設中壢中豐交流道可行性研究報告也獲政院核定,我們推動路平及開瓶計畫,提升桃園交通品質;做好河川治理,整治老街溪、大漢溪、南崁溪等,興建親水公園,與水資源共存共榮;加速下水道建設速度,陸續完成7座水資源回收中心設置計畫,污水下水道接管率也超過22%,是六都最高。
#設置文化地標 讓人文藝術貼近生活
桃園市立圖書總館、桃園市立美術館都陸續動工,第一期桃園流行音樂露天劇場工程預計再半年完成,第二、三期原住民族文化產業園區及原文會也陸續推動,未來,原住民族電視台也將進駐,打造國家級原住民族文創產業基地。
#打造智慧城市 友善公設讓年輕人選擇桃園
我們發展智慧城市建設、市民卡、智慧路燈、智慧學校及科技執法等;加速推動社宅計畫預計有1.2萬戶,私幼及公幼招生比例快達到6比4,希望減輕年輕家庭的負擔;加速推動設置運動中心、體育園區,提供更多運動休閒空間,全方位的政策,讓桃園成為年輕朋友首選城市。
桃園自升格以來,人口不斷成長,截至今年7月底,桃園總人口已突破226萬人,是全台人口成長最快、進步最多的城市,桃園各項建設發展需求殷切,市府會把握住建設的黃金時期,持續推動建設、帶動桃園城市轉型。
減輕居住負擔及提高居住品質 在 吳育仁-勞心勞力 Facebook 八卦
#婦幼政見體貼週全
#女力向前愛在藍天
#吳育仁婦女志工後援會氣勢如虹
#蔡令怡來加持
國民黨嘉義縣長候選人吳育仁,9日成立「女力向前愛在藍天」婦女志工後援會,吳敦義主席夫人蔡令怡到場加持。同時,吳育仁也公佈婦幼政見,重點在於完善托育體系、打破職場性別障礙、健全育兒支持系統及推動銀齡樂活,發放育兒津貼、坐月子津貼等。
婦女志工後援會來自18鄉鎮市,近三百人組成,會場氣勢如虹,當選呼聲不斷,未來將深入嘉義縣基層,為吳育仁輔選。
婦女志工後援會成立之後,吳育仁提出他的婦幼政見。主要內容有:
一、家長放心、幼兒開心的完善托育體系;減輕育兒負擔,有效提高生育率。
廣設公立幼兒園、非營利幼兒園及公辦民營幼兒園,落實平價、優質、普及的幼教環境。鼓勵企業辦理托育服務,降低就業障礙。提高生育、托育補助,普及公私立托育中心。成立育兒諮詢專線,提供托育補助、育兒津貼等請領諮詢,及鄰近合格保母、托嬰中心、公私立幼兒園之資訊查詢。積極防制虐童情形發生,確保兒童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
二、打破職場性別障礙,創新女性經濟時代;營造職業婦女的友善就業環境。
強化身心障礙、未婚生育、單親,以及誤入邊緣產業等弱勢女性的就業輔導,結合數位化終身學習提升競爭力,排除再就業的障礙。保障女性彈性與部分工時就業的權益,落實「性別工作平等法」,確保婦女職場安全與勞動尊嚴。鼓勵女性參與新創、社會企業,強化創業輔導,提供女性多元創業管道,打造新女性經濟時代。
三、疼惜新手媽媽,健全育兒支持系統;打造育齡婦女的安心育兒環境。
發放「坐月子津貼」,幫助婦女產後調理身體。提供育兒父母一定數量與比例的公宅優先承租權,解決年輕父母生兒育女的居住需求。鼓勵企業落實現行彈性請假政策,降低父母育兒負擔。強化治安、杜絕虐童、落實社會安全網,讓婦女安心養育下一代。
四、推動銀齡樂活,落實健康老;提供銀齡婦女的健全樂活環境。
提供多元樂齡活動,俾利銀齡婦女在健康、參與和安全等面向都能達到最適的狀態,提升生活品質、確保健康老化。鼓勵銀齡婦女再就業,加強職業訓練與諮詢服務,並獎勵民間開發新產業,提供銀齡婦女更多的就業機會。鼓勵銀齡婦女參與志願服務,協助其善用智慧與經驗,達成自我實現,彰顯生活的意義與價值。
--
加入吳育仁官方Line@
https://bit.ly/2jRp0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