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AI導入邊緣裝置就對了!
作者 : Duncan Stewart、Jeff Loucks,Deloitte科技/媒體/電信中心
2020-06-04
邊緣AI晶片可能會嵌入越來越多的消費性裝置,例如高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智慧揚聲器和可穿戴裝置等。它們還將在多個企業市場中得到應用,例如機器人、攝影機、感測器和其他物聯網裝置...
德勤(Deloitte)預測,2020年,邊緣AI晶片出貨量將超過7.5億顆,銷售金額將達到26億美元,而且邊緣AI晶片的成長速度將遠高於整體晶片市場,估計到到2024年邊緣AI晶片出貨量可能超過15億顆,代表其複合年成長率(CAGR)至少達20%,是整體半導體產業(長期CAGR預測為9%)的兩倍多。
這些邊緣AI晶片可能會嵌入越來越多的消費性裝置,例如高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智慧揚聲器和可穿戴裝置等。它們還將在多個企業市場中得到應用,例如機器人、攝影機、感測器和其他物聯網裝置。消費性應用邊緣AI晶片市場將遠大於企業應用市場,但成長速度可能會較慢,預計2020年至2024年之間,其CAGR為18%;企業應用邊緣AI晶片市場的成長速度更快,同期CAGR預計為50%。
儘管如此,無論從出貨量還是銷售金額來看,今年消費性裝置應用都將佔據整體邊緣AI晶片市場的90%以上。這些邊緣AI晶片中的絕大部分將應用於高階智慧型手機,佔據目前所有使用中的消費性邊緣AI晶片70%以上。實際上不僅是2020年,在未來幾年,AI晶片的成長將主要由智慧型手機推動。我們相信在今年預期出售的15.6億支智慧型手機中,超過三分之一都可能內含邊緣AI晶片。
由於對處理器的要求非常高,AI運算向來幾乎都在資料中心、企業核心設備或電信邊緣處理器上遠端執行,而不是在終端裝置本地執行;現在,邊緣AI晶片正在改變這一切。它們的實體尺寸更小、相對便宜、功耗更小、產生的熱量也更少,因而可以整合到手持裝置以及非消費性裝置(如機器人)中。
邊緣AI晶片可讓終端裝置能夠在本地執行密集型AI計算,減少甚至消除了將大量資料發送到遠端位置的需求,因此在可用性、速度、資料安全性和隱私性方面益處良多。從隱私和安全性方面來看,在邊緣裝置處理資料顯然更安全;個人資訊不離開手機就不會被攔截或濫用。而當邊緣AI晶片安裝在手機上時,即使未連結網路,它也可以完成所有處理。
當然,並非所有AI運算都必須在本地進行。針對某些應用,例如當裝置上的邊緣AI晶片無法處理太多資料時,將資料發送至遠端AI陣列來處理是適當的、甚至是首選方案。實際上,在大多數情況下,AI將以混合模式完成:一部分在裝置端實現,一部分在雲端實現。具體情況下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混合方式,要看需要完成的AI處理類型。
智慧型手機邊緣AI經濟學
並非只有智慧型手機使用邊緣AI晶片;其他裝置諸如平板電腦、可穿戴裝置、智慧揚聲器等也會採用AI晶片。短期內,其他裝置對邊緣AI晶片銷售的影響力可能會比智慧型手機小得多,原因若非這類市場沒有什麼成長(如平板電腦),就是這類市場規模太小、無法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例如,2020年智慧揚聲器和可穿戴裝置市場總銷售量預計僅1.25億部。不過許多可穿戴裝置和智慧揚聲器都依賴邊緣AI晶片,因此其普及率已經很高。
目前,只有價格最昂貴的智慧型手機(處於價格區間頂部)才可能內置邊緣AI晶片。但是,帶有AI晶片的智慧型手機並不一定要價格昂貴到讓消費者望而卻步。
我們可以對智慧型手機的邊緣AI晶片比例進行合理的估算。目前三星(Samsung)、蘋果(Apple)和華為(Huawei)的手機處理器圖片均顯示出裸片及所有功能特性,因此可以識別出晶片的哪些部分用於哪些功能。例如,三星Exynos 9820晶片的照片顯示,其晶片總面積的大約5%專用於AI處理器,整個應用處理器SoC的成本估計為70.50美元,僅次於顯示器,是手機中第二昂貴的元件,約佔據裝置總物料成本的17%。假設AI部分的成本與裸片上的其他部分一樣,即與所佔裸片面積成正比,那麼Exynos的邊緣AI神經處理單元(NPU)大約佔裸片總成本的5%,相當於每個NPU約3.50美元。
相同的,在蘋果的A12仿生晶片上,專用於機器學習的部分約佔裸片總面積的7%。如果整顆處理器的成本為72美元,邊緣AI部分的成本大約5.10美元。華為麒麟970晶片的成本估計為52.50美元,其中2.1%用於NPU,則這部分成本應為1.10美元(當然,裸片面積並不是衡量晶片總成本中有多少比例屬於AI的唯一方法。據華為表示,麒麟970的NPU包含1.5億個電晶體,佔整體晶片55億個電晶體總數的2.7%;按這樣計算,NPU的成本較高,約1.42美元)。
儘管這裡所提到的成本差別很大,但可以合理假設,NPU的平均成本約為每晶片3.50美元。雖然每顆晶片的價格不高,但考量達到5億支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還不包括平板電腦、智慧揚聲器和可穿戴裝置),這仍然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製造商的平均成本為3.50美元,最低可能僅1美元,因此在智慧型手機晶片中添加專用的邊緣AI NPU是很自然的事。按照正常的利潤加價幅度,製造成本增加1美元,對終端消費者而言也僅增加2美元。這意味著即使是價格低於250美元的智慧型手機,也可以享受NPU及其帶來的好處,如更好的攝影機、離線語音助理等,而價格漲幅不到1%。
AI晶片來源:自家生產還是找外部供應商?
生產智慧型手機和其他裝置的廠商取得邊緣AI晶片的方式各不相同,這主要取決於手機機型、甚至是區域市場等因素。有些公司向高通(Qualcomm)和聯發科(MediaTek)等第三方供應商採購應用處理器/數據機晶片,這兩家公司在2018年合計佔據了智慧型手機SoC市場約60%的比例。高通和聯發科提供了一系列不同價位的SoC;儘管並非都包含邊緣AI晶片,高階型號通常都會有,例如高通的Snapdragon 845和855,以及聯發科的Helio P60。
在另一方面,蘋果則完全不使用外部供應商的應用處理器晶片,而是設計並使用自己的處理器SoC,如A11、A12和A13 仿生晶片,所有這些晶片都支援邊緣AI。其他手機製造商如三星和華為則採用混合策略,也就是會從市場上的晶片供應商採購一部分SoC,其餘則使用自家研發的晶片,例如三星的Exynos 9820和華為的麒麟970/980。
兵家必爭的企業與工業應用領域邊緣AI市場
如果在智慧型手機和其他裝置中採用邊緣AI處理器好處多多,那為何不將之導入企業應用呢?事實上邊緣AI處理器已經有一些企業應用案例了,例如某些自主無人機;配備了智慧型手機應用處理器SoC的無人機,能完全在裝置端執行即時導航和避障,無需連結網路。
但是,針對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最佳化的晶片並非許多企業或工業應用的正確選擇。如前面所述,智慧型手機SoC的邊緣AI部分僅佔總面積的5%,在總成本中佔據約3.50美元,功耗比整個SoC少大約95%。所以若開發出只有邊緣AI功能(加上其他一些必要功能,例如記憶體)的晶片,它的成本會更低、功耗更少且體積更小,豈不更好?
事實上,已經有這樣的晶片了。據說,有多達50家不同的公司正在開發各種各樣的AI加速晶片。在2019年就已經有獨立的邊緣AI晶片鎖定開發工程師,單價約80美元。而如果達到成千上百萬顆的量產,裝置製造商的採購成本會大幅降低,有些甚至可低至1美元(或是更少),而有些則需要幾十美元。現在,我們以智慧型手機邊緣AI晶片作為參考標準,假設邊緣AI晶片的平均成本約為3.50美元。
除了相對便宜之外,獨立的邊緣AI處理器還具有體積小的優勢,功耗也相對較低,僅為1W到10W之間。相比之下,一個由16顆GPU和兩顆CPU組成的資料中心叢集,雖然性能非常強大,成本將高達40萬美元,而且重量達到350磅、耗電達到10萬W。
利用這類已經問世的晶片,邊緣 AI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多新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物聯網應用方面。透過使用邊緣AI晶片,企業可以大幅提升在連網裝置端進行資料分析的能力──不僅是收集資料──並將分析結果轉化為行動,從而避免了將大量資料傳送到雲端帶來的成本、複雜性和安全性挑戰。AI晶片可以幫助解決的問題包括:
資料安全和隱私
無論企業如何謹慎小心地保護資料,只要是收集、儲存並將資料傳送到雲端,都會不可避免地使企業面臨網路安全和隱私威脅;隨著時間推移,因應此一風險變得至關重要。世界各國紛紛訂定個資保護相關法規,消費者也逐漸意識到企業正在收集他們的各種資料,而有80%的消費者表示,他們認為企業沒有盡力保護消費者隱私。諸如智慧揚聲器之類的裝置開始在醫院等場合廣泛使用,這些場合對患者隱私的管理十分嚴格。
邊緣AI晶片可在本地處理大量資料,降低個人或企業資料被攔截或濫用的可能性。例如,具有機器學習處理能力的保全攝影機可以透過分析視訊來確定其中哪些部分相關,並只將這部分視訊傳送至雲端,從而降低隱私權洩露的風險。機器學習晶片還可以識別更廣泛的語音指令,從而減少需要在雲端進行分析的音訊。準確的語音辨識功能則有助於智慧揚聲器更精準識別「喚醒詞」,以避免聽到不相關的對話。
連網困難
裝置必須連網才能在雲端處理資料,但是在某些情況下,裝置連網是不切實際的。無人機就是一個例子,其運作位置可能使得維持其連網很困難,而且連網功能本身以及將資料上傳到雲端都會縮短電池壽命。在澳洲新南威爾斯(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以配備嵌入式機器學習功能的無人機巡邏海灘,確保泳客安全;這些無人機不必連結網路就可以識別出被海浪捲走的泳客,或者警告泳客有鯊魚和鱷魚襲擊危險。
(太)大數據
物聯網裝置會生成大量數據。舉例來說,一架Airbus A-350噴射機配備6,000多個感測器,每日飛行航程會產生的數據量達到2.5 TB。在全球範圍內,保全攝影機每天生成的數據約2,500PB。將所有這些數據資料發送到雲端儲存和分析的成本高昂且複雜,將機器學習處理器放置於感測器或攝影機等終端裝置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例如,可以在攝影機中配備視覺處理單元(VPU),也就是一種專用於分析或預處理數位影像的低功耗處理器SoC。借助嵌入式邊緣AI晶片,裝置可以即時分析資料,只有當相關資料需要傳送到雲端進一步分析時才會需要進行傳輸,這可大幅降低儲存和頻寬成本。
功耗限制
低功耗的機器學習晶片甚至可以讓AI運算在透過小型電池供電的裝置上執行,不會消耗過多電力。例如,Arm晶片可以嵌入呼吸器來分析資料,包括吸入肺活量和進入肺部的藥物流量。在呼吸器上完成的AI分析結果將傳送至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協助醫事專業人員為哮喘患者提供個人化醫療照護。
除了現在已有的低功耗邊緣AI NPU外,很多公司還致力於開發「微型機器學習」方案,也就是在微控制器單元之類的元件上實現深度學習。例如Google正在開發能讓微控制器分析資料的專用版本TensorFlow Lite,將需要發送到晶片外的資料壓縮為只有幾個位元組大小。
低延遲需求
無論是透過有線網路還是無線網路,在遠端資料中心執行AI運算都意味著往返延遲的存在,最佳情況下為1到2 毫秒(ms),最差情況則達到幾十甚至幾百毫秒。使用邊緣AI晶片在裝置端執行AI,可以將延遲降低到奈秒(nanoseconds)等級──這對於需要收集、處理資料並即刻採取行動的應用場景至關重要。
例如自動駕駛車輛必須透過電腦視覺系統收集並處理大量資料以識別物體,同時收集和處理來自感測器的資料以控制車輛各種功能;然後它們必須立即根據這些資料做出決策,像是何時轉彎、煞車或加速,以實現安全行車。為此,自動駕駛車輛必須自己處理在車輛中收集的大量數據。低延遲對機器人應用也很重要;隨著機器人逐漸出現在工廠環境並開始與人類協同工作,低延遲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邊緣AI在大量數據應用至關重要
邊緣AI晶片的普及可能會為消費者和企業帶來重大變化。對消費者而言,邊緣AI晶片可以實現多種功能,從解鎖手機到與語音助理對話,甚至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拍攝出令人驚歎的照片,而這些應用都不需要連結網際網路。
但從長遠來看,邊緣AI晶片對企業應用的影響可能更大,它們將把企業的物聯網應用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境界。由AI晶片驅動的智慧裝置將有助於擴展現有市場,衝擊現有企業,同時改變製造、建築、物流、農業和能源等產業的利潤分配。
收集、詮釋並立即根據大量數據資料採取行動的能力,對於那些仰賴大數據的應用至關重要;未來學家們預測,這類應用將被廣泛佈署,包括視訊監控、虛擬實境、自動駕駛無人機和車輛等等,而邊緣AI晶片就是讓各種裝置取得更高智慧的主角。
附圖:圖1:AI運算技術能佈署在不同位置。
(圖片來源:Deloitte Insights)
圖2:邊緣AI晶片市場規模預測。
(圖片來源: Deloitte Insights)
圖3:三星Exynos 9820的裸晶照片顯示,其中約有5%的面積為AI處理器。
(圖片來源:ChipRebel;注釋:AnandTech)
圖4:蘋果的A12仿生晶片約有7%的面積屬於機器學習的部分。
(圖片來源:TechInsights / AnandTech)
資料來源:https://www.eettaiwan.com/20200604putting-ai-into-the-edge-is-a-no-brainer-heres-why/?fbclid=IwAR3hRYuquNfTq5VzcEWYfqyJotBLBSp4PzLNyMackrs6V43r9NEMhRZ3Ap8
「深度學習電腦配備2020」的推薦目錄:
- 關於深度學習電腦配備2020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 關於深度學習電腦配備2020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 關於深度學習電腦配備2020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 關於深度學習電腦配備2020 在 預算50K深度學習電腦組裝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電腦配備2020 在 [請益] 一般個人電腦升級深度學習機 - PTT 問答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電腦配備2020 在 Re: [菜單] 200K深度學習機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電腦配備2020 在 深度學習電腦配備ptt - Krifc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電腦配備2020 在 [菜單] 100K預算上下深度學習機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電腦配備2020 在 如何自己組AI訓練用的電腦(簡易懶人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電腦配備2020 在 [菜單] 45k 深度學習遊戲機- pc_shopping | PTT數位生活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電腦配備2020 在 深度學習gpu推薦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GITHUB ... 的評價
- 關於深度學習電腦配備2020 在 [心得] 100K 深度學習機Deep Learning - 看板PC_Shopping 的評價
深度學習電腦配備2020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八卦
人工智慧在自動駕駛車的作用
作者 : Anton Hristozov,軟體工程師/研究員
2020-10-12
自動駕駛車輛(autonomous vehicles)在農業、交通運輸和軍事等領域開始成為一種現實,很快地我們也將會看到它應用於一般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
自動駕駛車輛根據感測器資訊和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演算法來執行一些必要的操作,因而需要收集資料、規劃並執行行駛路線。而這些任務,尤其是規劃和執行行駛路線需要非傳統的編程方法,這就有賴於AI中的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ML)技術。
自動駕駛車輛仍有許多任務面臨巨大的挑戰,必須採用更先進縝密的方法來解決。取代人類的認知和運動能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還需要持續多年的努力。AI還必須解決各種不同的任務,才能夠實現安全和可靠的自動駕駛。
宅經濟下,你需要知道電競週邊整合方案
本文將介紹讓自動駕駛車得以實現的AI應用,並提出其所面對的挑戰以及至今取得的成就,另外也探討了相較於傳統軟體的AI本質差異。在後續的文章中將進一步討論在自動駕駛領域進行開發、測試和部署AI技術的特定挑戰。
自動駕駛車的AI分析
自動駕駛車是汽車產業中成長最快速的領域,而AI則是自動駕駛車中最重要和最複雜的組成部份。圖1所示為典型的自動駕駛車組成。
自動駕駛車對於傳送即時數據的感測器數量,以及對數據進行智慧處理的需求可能會非常龐大。而AI主要被用於現代汽車的中央單元以及多個電子控制單元(ECU)中。
由於AI已在機器人等眾多領域中得到應用,它自然成為自動駕駛的首選技術。結合AI和感知等技術承諾可提供更安全、更具確定性的行為,從而帶來燃油效率、舒適性和便利性等優勢。
開發像自動駕駛車這樣複雜的AI系統面臨諸多挑戰。AI必須與多種感測器互動,並即時使用數據。許多AI演算法都是運算密集的工作負載,因此很難搭配使用記憶體和速度受限的CPU。現代車輛是一種即時系統,必須在時域中產生確定性結果,這關係到駕駛車輛的安全性。諸如此類的複雜分佈式系統需要大量的內部通訊,但這些內部通訊通常易於造成延遲,從而干擾AI演算法做出決策。此外,汽車中執行的軟體還存在功耗問題。運算越密集的AI演算法消耗功率也越多,尤其是對僅依靠電池充電的電動車(EV)而言,這會是一大問題。
在自動駕駛車中,AI用於執行多項重要任務。其主要任務之一是路徑規劃,即車輛的導航系統。AI的另一項重要任務是與感測系統互動,並解讀來自感測器的數據。
很顯然地,提供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來取代人類操控駕車的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因此,製造商們開始將問題劃分為更小的部份,並逐一地解決,以期透過小幅進展最終實現完全的自動駕駛。業界一直不乏新創公司或具顛覆性的公司試圖解決所有的自動駕駛問題,並曾誓言要在2020年實現完全自動駕駛車上路。如今看來,現實顯然更複雜得多了,AI本質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帶來了很多障礙。
隨著AI的發展與完善,我們將越來越接近具有安全且自主行駛的交通運輸願景。在那之前,我們必須展開長時間的開發與測試,而最終是否採用則取決於消費者的信心以及市場驅動力。儘管比預期費時更長,但一切終會發生。
需求與要求已經出現了,技術也幾近完備。其實際應用可能或快或慢,這完全取決於法規要求。分階段實施是可行之道,從比較簡單和更具確定性的用例開始,例如先在已知環境中導入自動駕駛。如果僅在具有較少未知的特定條件下行駛自動駕駛車,則可以充份緩解所使用的演算法壓力。
自駕車中的AI應用
感測器數據處理
自動駕駛車輛在運行期間,無數的感測器為車輛的中央電腦提供了數據,包括道路資訊、道路上出現的其他車輛資訊,以及如同人類感知般地偵測到任何障礙物的資訊。有些感測器甚至可以提供比普通人更好的感知能力,但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智慧演算法,用於理解即時產生的數據串流。
智慧演算法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檢測並辨識車輛前方和周圍的物體。人工神經網路(ANN)是用於該任務的典型演算法,也稱為深度學習,因為神經網路包含許多層級,而每個層級又包含許多節點。圖2顯示了這種深度神經網路,不過在實際的神經網路中,其節點數和層數可能更多。
為了分類物體,視訊輸入分析採用機器學習演算法以及最可行的神經網路。由於我們有多個不同類型的感測器,因而必須為每個感測器配備專用的硬體/軟體模組。這種方法允許平行處理數據,因此可以更快做出決策。每個感測器單元都可以利用不同的AI演算法,然後將其結果傳達給其它單元或中央處理電腦。
路徑規劃
路徑規劃對於最佳化車輛行駛軌跡並產生更好的交通模式非常重要。它有助於降低延遲並避免道路擁堵。對於AI演算法來說,規劃也是一項非常適合它的任務。因為這是一項動態任務,可以考慮到很多因素,並在執行路徑時解決最佳化問題。路徑規劃的定義如下:「路徑規劃讓自動駕駛車輛能夠找到從A點到B點之間最安全、最便捷、最經濟的路線,它利用以往的駕駛經驗協助AI系統在未來作出更準確的決策。」
路徑執行
路徑規劃好之後,車輛就可以透過檢測物體、行人、自行車和交通號誌來掌握道路狀況,透過導航到達目的地。目標檢測演算法是AI社群的主要關注點,因為它能夠實現仿人類行為。而當道路情況不同或天氣條件變化時,挑戰就來了。許多測試車輛發生事故都是由於模擬環境與現實環境的條件不同,而AI軟體若接收到未知數據,很可能會做出無法預測的反應。
監測車輛狀況
最具前景的維護類型是預測性維護。其定義如下:「預測性維護利用監測和預測模型來確定機器狀況,並預測可能發生的故障以及何時發生。」它嘗試預測未來的問題,而不是已然存在的問題。從這方面來看,預測性維護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包括監督學習和無監督學習都可用於預測性維護。其演算法能夠根據機載和機外數據來做出預測性維護的決策。用於該任務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屬於分類演算法,例如邏輯迴歸、支援向量機以及隨機森林演算法等。
收集車險資料
來自車輛的數據記錄可以包含有關駕駛員行為的資訊,而且這些數據可以用來分析交通事故,也可用於處理車險理賠。所有這些都有助於降低汽車保險的保費,因為具有更加確定的安全性與保證。對於全自動駕駛車輛來說,賠償責任將從乘客(不再是駕駛人)轉移到製造商。而對半自動駕駛車輛來說,駕駛人仍可能承擔一部份責任。
要證明這一類的情況將越來越依賴於車輛AI系統所擷取到的智慧數據。來自所有感測器的數據會產生巨量的資訊,隨時保存所有數據可能不切實際,但是保存相關數據的快照,似乎是獲得證據的折衷方法,這些證據可用於特定交通事件的事後分析。這種方法類似於黑盒子保存數據的方法,可以在發生碰撞事故後根據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
附圖:自動駕駛在農業、交通運輸和軍事等領域開始成為一種現實,很快地我們也將會看到它應用於一般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
圖1:自動駕駛/連網車輛。(來源:Lentin, 2017)
圖2:深度神經網路示意圖(來源:Beachler, 2019)。
資料來源:https://www.eettaiwan.com/20201012ta31-role-of-ai-in-autonomous-vehicles/?fbclid=IwAR3ynFHau_8Podk-XKuJWJnvDbxUOR_TeNH-HWNiv7qOHV8LDTQAKVI3HmY
深度學習電腦配備2020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八卦
購物流程再簡化!Amazon「智慧購物車」實現無人零售新里程
由 雷鋒網 -2020 年 7 月 20 日
將亞馬遜在數字領域所掌握的便利帶到現實世界的購物體驗中。
亞馬遜在無人零售上又出新招了。亞馬遜推出了智慧購物車 「Dash Carts」。當消費者向購物車內添加商品時,Dash Carts 會一直跟蹤商品;當購物者取出購物袋時,它會自動結賬,免去了排隊結賬的麻煩。
此購物車將在亞馬遜位於加州的 Woodland Hills 雜貨店最先被推出。
1
「真的可以拿完東西就走人嗎?」不少人有些疑惑,一個購物車怎麽幫我準確識別商品並直接扣費?
Dash Carts 購物車主要採用電腦視覺算法和傳感器融合技術來實現。
在亞馬遜無人收銀場景中,消費者進入亞馬遜雜貨店後,首先掃描亞馬遜應用程序(App)中的二維碼,然後登錄到亞馬遜賬戶購物車,並加載 Alexa 購物清單。
每輛 Dash 購物車都配備了攝影鏡頭、傳感器、磅秤和顯示螢幕。
當物品放在購物車內的袋子裡時,攝影鏡頭透過電腦視覺算法識別物品,購物車會發出嗶嗶聲,表示商品的條形碼已被讀取並記錄為購買行為;如未能識別,顯示器上的燈會顯示橙光,消費者需再次識別。
如果需要添加沒有條形碼的商品,比如新鮮農產品,顧客只需點擊購物車螢幕上的「添加 PLU 商品」按鈕,然後輸入商品的 4 位數代碼,內置的磅秤會自動秤重,重量和價格會顯示在螢幕上。
當有商品被拿出時,攝影鏡頭也會自動識別,顯示螢幕也會相應刪減訂單,調整總價。
有人會問:「優惠券可以在這個購物車上用嗎?」這點亞馬遜也想到了,購物車配備了優惠券掃描器,掃描後顯示螢幕會自動計算優惠後的價格,或者消費者也可以在顯示螢幕上輸入優惠券代碼。
最後一步是付款環節,購物結束時,消費者透過商店的 Dash Cart 通道離開,傳感器可以自動跟蹤顧客的訂單,亞馬遜會自動結賬,並透過電子郵件發送電子收據。(Amazon首間「無人生鮮超市」開張,鎖定客群卻不是一般家庭?)
一個完整的購物過程就形成了。
2
「這不就是把自助結賬機搬到了購物車上嘛!」有人不以為然。Dash 購物車雖然本質與自主結賬機相同,但它有一個後者不具備的優勢:無需排隊。
暫且不提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然趨勢,現今歐美尤其是美國 COVID-19 疫情一直未得到控制,且未來不排除長期存在的可能,無接觸、無需排隊的必要性更加凸顯。
這次也並非亞馬遜首次使用無人收銀模式和技術。早在 2018 年,無人收銀技術就在亞馬遜 Go 商店使用,亞馬遜已經有大約 25 家無收銀員商店。
Go 商店中,顧客使用 Amazon Go 應用程序透過旋轉門進入商店。
購物過程中,亞馬遜通過天花板的攝影鏡頭、貨架上的重量傳感器和深度學習技術,以檢測購物者從貨架上取下或放回貨架上的商品,並跟蹤在虛擬購物車中的商品。
當他們離開商店時,「Just Walk Out」技術自動從他們的亞馬遜賬戶中扣除所取商品的費用,然後向應用程序發送收據。
Go 模式主要應用於較小的商店,對於一個需要提供全方位服務的超市,Go 模式難以在大規模下保障精確度。另外,因 Go 模式監視的範圍更大,隱私上不如智慧購物車有安全感。
與亞馬遜 Go 在智慧商店裡分散安裝傳感器不同的是,Dash 購物車完全依靠內置的技術,這使得 Dash 購物車可能比天花板和貨架攝影鏡頭監控更方便、更精準。
而且由於Dash Cart對智慧商店的功能要求不高,大型、小型的智慧超市都能 hold 住,體積小、易部署,亞馬遜可以以更快的速度推出,能吸引更多的顧客使用。
無論從隱私角度、技術角度還是實用性來看,智慧購物車都以一種小而可管理的方式略勝一籌。智慧無論從隱私角度、技術角度還是實用性來看,智慧購物車都以一種小而可管理的方式略勝一籌。
3
在此時前,亞馬遜推出過諸多智慧零售設備,如一鍵下單的 Dash 按鈕,只需連上 WiFi,設定好每次要購買的商品種類和數量,然後貼在室內的任何角落,在需要購買該商品時,按一下,它就會自動向電商平台發送訂單。
雖然這個產品已經在 2019 年永久下架,亞馬遜對智慧零售的探索不曾停止。
亞馬遜一系列新技術、新產品都是建立在一個核心宗旨之上:將亞馬遜在數字領域所掌握的便利帶到現實世界的購物體驗中。Go 商店和 Dash 購物車都因此邏輯而產生。
「我們盡量簡化購物流程,讓顧客不用學習任何新的購物方式。一旦你用手機登錄,你就可以把手機收起來,你的正常購物方式會保持不變。」
亞馬遜負責實體零售和技術的副總裁迪利普.庫馬爾(Dilip Kumar)對 Dash 購物車如此定位。
「我們建立這個系統的主要動機是為了能夠節省客戶的時間。」
在過去的幾年裡,亞馬遜已經打入了線下零售市場,透過無收銀員技術,除了讓消費者購物體驗更加愉快,也可將自己與其他實體零售商區分開來。
資料來源:https://fc.bnext.com.tw/amazon-dash-carts/
深度學習電腦配備2020 在 [請益] 一般個人電腦升級深度學習機 - PTT 問答 的八卦
大家好,我個人電腦的配備如下: CPU (中央處理器):AMD【八核】Ryzen 7 2700X MB (主機板):華碩CROSSHAIR VII HERO RAM (記憶體):金士頓HyperX ... ... <看更多>
深度學習電腦配備2020 在 Re: [菜單] 200K深度學習機 的八卦
我不知道版上有多少人真的在深度學習說不定我也沒有玩過上來唬爛一通下面 ... 亮機就好CPU快的主機還能拿來做其他運算非深度學習無GPU加速的機器學習 ... ... <看更多>
深度學習電腦配備2020 在 預算50K深度學習電腦組裝 - Mobile01 的八卦
預算50K深度學習電腦組裝- 想請問版上的大大, 預算50K之內要組裝一台給深度學習的電腦, 以下配備是否有其他建議謝謝(自組電腦分享第1頁)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