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land On Line12/15
* 荷蘭「豪達燭光節」,點亮童話般荷蘭奇妙之夜!
近日荷蘭的「豪達燭光節」( Gouda bij Kaarslicht)在中世紀風格的小城豪達舉行。作為荷蘭最古老的節日之一,「豪達燭光節」 每年吸引成千上萬遊客觀賞。
小城舉辦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而節日期間小城裡幾乎所有活動都向公眾免費開放。
「豪達燭光節」是當地重要的年度慶典活動,你可以看到街道被華麗的燈飾照亮,牧羊人把他們的動物帶進城鎮,參加教堂免費舉辦的音樂會, 遊客們在大街上散步,市民們在聖誕集市裡精心挑選禮物。
當夜幕降臨時,就到了豪達燭光節的節日高潮——蠟燭和聖誕樹的照明儀式。人們聚集在豪達市中心的主廣場, 到了19:00左右,廣場周圍的燈光將完全熄滅,徬彿回到了中世紀,而這時豪達市政廳會點起1500支蠟燭,隨著市中心周圍的幾千支蠟燭陸續的點亮,這座小城變成了一片璀璨的燭光海洋。與此同時,市中心巨大的聖誕樹也將被點亮。—圖片來自Giphy
* 荷蘭首次無人駕駛火車試驗成功! 荷蘭鐵路公司NS本週三凌晨進行首次無人駕駛火車試駕,鐵路公司說,這項試驗巨大成功,火車準時出發並准點到達了。
此次實驗是在Swifterbant小鎮和Kampen Zuid站之間的Hanze線上進行的。該實驗中使用的Sprinter系統配備了一個特殊人工智慧,可以與火車的操作系統自動通訊。鐵路公司說:「該系統達到了我們的預期:火車能夠根據計劃的時間表在平台的正確位置獨立的實現牽引、制動和停止。」
NS對首次的實驗感到十分滿意,稱它能提供寶貴的啓發和數據。 NS的運營主管瑪珍·瑞特兒(Marjan Rintel)說:「這是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我們從中學習並獲得了無人駕駛火車的經驗,這對於NS來說十分有意義。」
NS發言人艾瑞克·克魯茲(Erik Kroeze)說,在所有測試過程中,駕駛艙中都配有一名火車司機。火車司機的工作並不會消失,只不過職責會發生改變。以防萬一,駕駛員必須在現場進行必要的乾預。艾瑞克說,車廂中火車駕駛員的出現將和機艙中飛行員存在的意義是相同的。
* 窮富混住:世界建築節的荷蘭巧思:
世界建築節(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是全球建築設計師們的盛會,今年的建築節已於12月6日,在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舉行。這屆建築節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近五十位的建築師與學者,屆時,世界各地獎項入圍者的作品將在五百餘場的活動中進行展示。同時還有46場的專業講座探討關於環保、大數據、市場壟斷等學界前沿話題。而其中,「開放建築(open building)」與生物建築學是兩大重點議題。
什麼是「開放建築」嗎?開放建築理念重構建築規則,也賦予空間想像力。
「開放建築」思想由荷蘭建築師約翰·哈伯肯(John Habraken)在1960年代提出,這個概念為了協調建築使用者、設計者、建造者及社區等各利益方的關係,並根據需求的變化和技術的進步,對建築進行定期改造,從而延長建築壽命。
哈伯肯注意到現代住宅的生活方式,早早就被建築師和建造團隊所定義了。這些建築師和團隊設計出的房屋往往缺乏彈性與個性,為什麼住戶本人不能做自己生活的設計者呢?因此哈伯肯鼓勵人們組成不同層級的社團,從樓宇到街道,再到社區,全方位多角度地參與到設計中去。
哈伯肯的建議雖看似有些異想天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卻有了更深刻的現實意義。後工業文明的蓬勃發展,給不少地區帶來了無序建造、過剩建造的問題,也導致了大量建築的空置。而建築功能性的單一,使得有房屋需求的人士無法使用。不僅如此,若這批「過期」建築被銷毀,其產生的垃圾還會加劇環境污染。若將開放建築思想廣泛運用到建築領域的各方面,能夠大大減少這樣的浪費!
一群荷蘭建築師以哈伯肯教授的思想為綱領,組成了Openbuilding.co 組織,研究荷蘭境內開放建築的發展趨勢。他們與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等進行長期合作,舉辦各類課程與講座。2019年Openbuilding.co 的研究主題為「開放式住宅」。而在今年世界建築節大會中,建築師代表馬克·科勒也將於主會場發表演說,介紹他們的研究成果。
行業內最為人所知的開放式住宅,是由荷蘭知名建築事務所MVRDV設計的Silodam。
Silodam的設計目標是打造一個能融合不同階層住戶的集合式住宅。因為設計團隊需要在開發商、房產公司、辦公區域開發商和阿姆斯特丹市政府之間做出協調。而這個團隊採用了開放建築的設計法則:他們以住戶和當地社群為導向,召集各利益方,進行了一系列會議。在社會層面上,探討如何彌合人群間的差異;在經濟層面上,根據「高斯曲線」制定了最佳的居住空間劃分方法。
設計團隊定義了四個20公尺寬、十層樓高的體塊,在體塊中放入了157個房間。這些房間混合了公寓、辦公室、工作空間、商業空間和公共空間。並且房間的大小和排列方式的自由度很高,每8到12個公寓就能組成一個小社區。而每個社區進入的方法、公共區域的大小都不盡相同。這樣的設計使得這些大大小小的社區,在樓中形成了一個「竪向小城市」,為社區創造各自獨特的共居氛圍。而住戶的反饋也令人滿意,不少居民表示鄰里關係相處融洽,去鄰居家拜訪、參觀不同類型的社區,也成為了他們的樂趣。
*世界建築節:荷蘭建築生物學聯手!變細菌為寶,讓建築自由呼吸
近年來,生物學在建築學中的應用屢見不鮮。不少學者提出,未來建築將是一個活著的「生態系統」。生物技術在建築的廢物利用、污染處理方面有著極大作用,可以變廢為寶。由真菌轉換食物殘餘做成的傢具,鑲有活菌群落的「可呼吸」瓷磚等,已經越來越多被應用到了建築中。
荷蘭在生物與建築的融合方面可謂是遍地開花。比如設計師特蕾莎·凡·東格(Teresa van Dongen),她從土地中發現了特殊微生物,並由此設計了一系列以細菌為主體的燈具。特蕾莎的作品「泥井(Mud Well)」的靈感來源於一個由二戰彈坑所形成的泥沼,她從中發現了極為豐富的微生物群落,並將微生物的生物電轉變為建築可用電。由此她設計了可在一般住宅中使用的生物電燈具。特蕾莎在燈具下方的培養皿中放置地桿菌(geobacters),每周只需補充一點自來水、營養素和醋,燈具便能夠持續的發光。
除此之外,還有設計師埃里克·克拉倫貝克(Eric Klarenbeek),他的生物建築作品在剛閉幕不久的荷蘭設計周中大放異彩。他所設計的著名的「生長中的館(The Growing Pavilion)」採用了生物基材料,並以生長的菌絲作為外牆材料。克拉倫貝克開展了多種真菌相關的設計項目。
他將有機物與生物塑料結合在一起,製成了一種輕巧而堅固的復合材料,他的作品Mycelium椅子的外殼便是利用此種復合材料,並以3D打印技術製成,而其形狀本身也酷似一個線狀真菌根系結構。不僅如此,克拉倫貝克隨後讓真的菌菇在椅子內部生長,從而強化了椅子的結構。通過多項研究,克拉倫貝克堅定地表示,這種有機的結構十分強壯,「我們甚至可以用它來作為建築材料!」
另一家致力於生物學與建築學交互的事務所ecoLogicStudio一直在嘗試著打破人們對綠色建築的傳統印象。人們常常將綠色建築與「清潔」掛鈎,如清潔能源、自然清新的環境、節能減排等。而ecoLogicStudio卻不這麼想,他們選擇另辟蹊徑,利用看似「骯臟」的細菌來生產能源與食物。事務所的創始人馬可·波列托,在世界建築節的演講「BIT.BIO.BOT」
中闡釋了他們的研究。ecoLogicStudio最為著名的一個作品是「生物科技屋BIO.tech HUT)」,這個作品利用藍藻菌的光合作用來產生物質和氧氣,同時吸收二氧化碳,讓新鮮的空氣通過一個特殊的玻璃管來進入建築,實現建築整體的新風循環。
「建築學創新理念助力循環經濟,
加快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開放建築」與生物建築學對於未來人們居住環境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開放建築理念強調住戶本人與社區都參與到房屋設計中來,真正實踐了「以人為本」的設計觀。
同時,其理念中強調建築「可變性」這一點,使設計師更多地考慮如何延長建築使用壽命,減少不必要的空間浪費。並且,現在越來越多的開放建築開始注重使用綠色、可循環的材料,作為不變結構內的可變「填充物」,使得建築本身更為環保。
* 荷蘭國立博物館最珍貴的寶藏是一隻杯子。
近期,荷蘭國立博物館將展出荷蘭歷史上最著名的金匠保盧斯·范.維亞寧(Paulus van Vianen)的傑作——一隻純金製成的杯子!這只杯子被認為是荷蘭最重要的寶藏。
這只金杯子是由當時在布拉格帝國宮廷中的一位公爵布倫瑞克-呂訥堡(Braunschweig-Lüneburg)委託創作的。1623年,這件藝術品傳到了公爵手裡,然後再通過他的女兒索菲(Sophie)到了海牙,直到1881年,這只金杯一直由荷蘭王室所有。
這只杯子製作於1610年,自1881年以後成為德國的私有財產。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去年它被貢獻給了博物館。原來是富有的韋塞爾斯一家買下了這只杯子,並借給了荷蘭國立博物館。
金杯雖然歷史悠久,但看起來仍然十分漂亮。杯子的形狀非常經典,可追溯到上古羅馬人時期。
「 保盧斯·范.維亞寧是16世紀世界上最好的金匠,因此,我們非常想要展示他的作品。」 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館長稱他為全面的創新者。「他同時用黃金和白銀來制做藝術品,在當時是史無前例的創舉。
遊客們在博物館參觀時不被允許觸摸杯子,但可以在展櫃中非常近距離的觀賞。這件藝術品是如此的精美和震撼,任誰也無法使用它來飲水,因為這件藝術品的誕生就是為了供世人欣賞的。
* 荷蘭建築介紹:Melkwegbrug橋梁,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看都覺得很炫啊!有機會要上橋走一趟。
*逛超市為了家人健康不知道該買什麼?荷蘭政府解決你的選擇困難症,引進新食品質量標識系統,幫助消費者做出健康選擇!
近日荷蘭初級衛生部長保羅·布洛克希斯(Paul Blokhuis)宣佈了政府關於採用法國食品標籤系統Nutri-Score的決定,並表示這種新的權威標識,將結束過去食品質量標誌混亂的局面。
Nutri-Score是一種營養標籤,又稱五色營養標籤。它將食品的營養價值轉換為由從A(綠色)到E(紅色)5個字母組成的簡單代碼,並且每個字母都有自己的顏色。不同的等級表明瞭食品中的卡路里含量,以及糖、飽和脂肪、鹽、蛋白質、水果、蔬菜和堅果的含量。
A是最健康的選項,而紅色則表示產品不利於身體健康。因此,顧客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哪些是推薦產品,而哪些是應該要避免使用的產品。這種營養標籤系統已被法國、德國、瑞士、比利時、西班牙等國家政府採納。
荷蘭超市在今年早些時候,曾對這種系統提出反對,批評者聲稱該系統中設置了表示不健康產品的紅色徽標只會加劇混亂。批評者認為,這種新系統的不合理之處在於只著眼於單獨的成分表,這可能會導致例如像比薩和含糖穀物等不健康的產品獲得了綠色的A標籤,而茶和奶酪則可能帶有黃色的C標籤,而這將會使消費者感到更加的困惑。
荷蘭衛生部長表示,將會對這種新的食品質量標識系統進行調整,使其更加符合荷蘭官方給出的健康飲食建議。
* 大多數荷蘭人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時不看電視、手機。
你能做到吃飯時不看手機、電視嗎?在爭分奪秒且被手機控制的社會,這聽起來似乎是很難的事情,不過大多數的荷蘭人卻做到了。
近日根據荷蘭營養中心的一項研究,大多數荷蘭人保持著良好的飲食習慣。這些習慣包括了常常在家做飯,並且在餐桌上吃飯時能夠收起手機、不看電視。
營養中心向一千名荷蘭人詢問了他們的飲食習慣,在這些受訪者中,有75%的荷蘭人表示會在餐桌上吃晚飯。荷蘭人每周在家自己做飯的平均次數在五次以上,而現成食物或外賣食品出現在荷蘭家庭餐桌上的頻率僅為每週一次。
除此之外,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相比五年前,他們會花更多的時間在晚餐上。
有超過一半的荷蘭人會在用餐時與家庭成員聊天,而吃飯時選擇看電視的人佔25%,另有4%的人就餐時會查看手機或做其他事。大約有20%的人表示他們在吃晚餐時不會分心。
調查結果還顯示,55歲及以上的受訪者更願意在家自己做飯和就餐,並且不會因電視或電話而分心。營養中心稱這是一個正向積極的發展趨勢,營養專家阿斯特麗德·波斯特馬·史密茲(Astrid Postma-Smeets)說: 「值得肯定的是,人們願意花時間專注於吃飯。集中注意力在吃飯上,可以確保人們能意識到自己是否已經吃飽了,並且不容易過量進食。」
* 荷蘭年輕人對未來有信心,但主要擔憂氣候問題。
在荷蘭大多數18到25歲的年輕人對自己和國家的未來展現積極看法。與老一輩人相比,荷蘭年輕人們對犯罪、多元文化社會、人口密度及荷蘭人民思想狀況等社會問題的擔憂較少。荷蘭統計局在年度國家青年監測報告中指出,最令荷蘭年輕人擔憂的議題是——環境污染及全球暖化。
去年荷蘭統計了150萬名18至25歲之間的年輕人。統計局根據他們對這個國家的看法及其所面臨的社會問題對他們進行了調查訪問。結果顯示,大約有70%的年輕人對國家的未來抱有樂觀態度,他們稱國家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在25歲及以上的人口中,持同樣看法的人有60%。
大自然的惡化現狀是荷蘭年輕人最關心的問題。有44.8%的年輕人將環境污染稱作是一個嚴重的或非常嚴峻的問題。而25歲或以上持同樣想法的人佔到了47.8%。不僅如此,相比老年人,年輕人對於環境污染及其造成的全球氣候問題也顯示出更多的關心和憂慮。
在其他社會問題方面,年輕人顯示出比老年人較少的擔憂。有52.7%的老年人認為犯罪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而只有30.4%的年輕人有相同看法。多元文化社會使年輕人感到擔憂的比例為13.9%,而老年人在這一方面感到擔憂的比例為21.3%。
大部分的荷蘭年輕人還擁有很高的個人幸福感。 90%的年輕人對他們的教育或工作的打分達到7分或更高;而獲得相同得分的指標還包括他們的社交生活和健康。荷蘭的大多數年輕人也更容易獲得安全感,並常常對自己的鄰居感到滿意。相對的,他們更常擔心的是自己的財務前景以及對機構相對較低的信任度。
* 全球綠色出行城市排名出爐!荷蘭實至名歸!哪個亞洲國家排名第一?
近日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被評為全球第二大綠色出行城市!
荷蘭人為可持續發展所做的努力全世界有目共睹,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荷蘭人為綠色出行所做的努力。荷蘭是出了名的「自行車王國」,1700萬的總人口自行車保有量卻高達2300多萬!
自行車騎行早已經融入了荷蘭人的日常生活,也代表著他們低碳生活的態度。
除此之外,今年荷蘭還在智慧城市指數排名中喜提第三!智慧城市指數的評分因素其中就包含了交通出行、可持續發展等指標。
而排名第一是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為拯救地球不斷做出努力的國家,新加坡通過一系列的政策來鼓勵市民綠色出行,比如通過實行道路收費來減少車輛的使用率。
榜單中排名第三的是英國倫敦。其次是上海,第五是紐約,第六是赫爾辛基。
可持續發展是一件需要全民共同努力的事業,荷蘭的環境政策計劃已實施了20多年。
未來,荷蘭政府承諾,將於2025年實現100%無排放的公共汽車,2030年使用汽油和柴油的車輛將被禁止上路。
* 2019年Spotify荷蘭地區最受歡迎歌曲榜單出爐,荷蘭6首歌曲衝進榜單前十!
流媒體音樂服務平台Spotify公佈了2019年最受荷蘭人歡迎的歌曲排行榜。而榜單中有6首荷蘭歌曲進入了前十名!
今年位於榜單第一名的歌曲是由荷蘭的電音三人組克里斯·克羅斯·阿姆斯特丹(Kriss Kross Amsterdam)、 荷蘭歌手及演員馬安(Maan)和荷蘭歌手塔比莎(Tabitha)共同演繹的《他是我的》(《He Is Van Mij 》)。這首歌的在Spotify上的播放次數超過5100萬次。
除此之外,榜單前十名共有6首歌曲來自荷蘭。
🌟荷蘭Spotify 2019年流行歌曲排行榜:
🇳🇱 No.1 克里斯·克羅斯·阿姆斯特丹(Kriss Kross Amsterdam),馬恩(Maan)和塔比塔 (Mabit&Tabitha)——《他是我的 》(《He is mine 》)
🇳🇱 No.2 馬可• 波薩托(Marco Borsato),阿明·範布倫(Armin van Buuren),戴維娜·米歇爾(Davina Michelle——《舞蹈方式》( 《How it Dances》 )
No.3 肖恩·門德斯(Shawn Mendes)和 卡米拉·卡貝洛(Camila Cabello)——《塞尼塔麗》(《Señorita》)
🇳🇱 No.4 鄧肯·勞倫斯(Duncan Laurence)——《商場》(《 Arcade》 )
🇳🇱 No.5 達維娜米歇爾(Davina Michelle)——《時間太長》(《Takes Too Long》 )
No.6 路易斯卡帕爾迪(Lewis Capaldi)——《有人愛你》(《Someone You Loved》)
No.7 紅髮艾德(Ed Sheeran), 賈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我不在乎》(《 I Don't Care》 )
No.8 梅布爾(Mabel)——《不要給我打電話》( 《Don't Call Me Up》 )
🇳🇱No.9 蘇珊和弗萊克(Suzan & Freek)——《如果是晚上》(《If it is Evening》)
🇳🇱No.10 法斯特(Fast)——《團圓》(《Reunion》)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飲食籽:識飲惜食】 根據2015年瑞銀發表的「價格與收入研究報告」(Prices and Earnings),香港打工仔的工作時數冠絕全球,平均一年工作超過2,600小時;因此對打工仔來說,周六日的假期更加珍貴;曾擔任財經主播及銀行投資部門,現職公關公司的「小飛俠」林燕玲(Ruby),及任職基金管...
法國飲食文化報告 在 城寨 Facebook 八卦
CLS的左膠
在中大唸書的時候,最愛上逯耀東老師的課,他愛吃,也沒有架子,書院通識堂是每週到他辦公室談天,那個微不足道只有一學分的課程,令我感到大學教育同中學的分別。之後修讀中國史學史,當教授到由民國時期百家爭鳴到1949之後中共官方定於一尊時期,老師之憤慨,學生也能感受得到。自己有幸,八十年代是中文大學人才匯粹的時候,許冠三教授西方史學方法:影響民國學者的德國蘭克史學,而他本人更是中共研究的專家,逯耀東教授則接上中共史學,批判馬克思史觀先行,令中國歷史研究大倒退。
60年代,中共史學研究有所謂「五朵紅花」,即官方訂出研究五大範疇,而且給出了答案,學者就是將馬克思史觀硬套在中國史,例如馬克思歷史五階段論,是由奴隷、封建、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最後去到共產社會,於是歷史學家就要論証中國在那個朝代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有人認為是宋,有人認為是明,以江南的手作坊類比倫敦十八世紀工廠,這些所謂研究根本就是結論先行,以意識形態去重塑中國歷史,沒有什麼學術價值可言,只是政治操控學術的手段。今天大部分人已經忘記了。
最近回想起這段歷史,是來自一條法國學棍蘇哲安,發起聯署指袁國勇批評武肺源於中國人劣根性食野味,是一種殖民地種族主義歧視,要求港大校長調查。批評食野味播毒,扯上殖民地種族歧視,簡直荒謬絕倫,更荒謬是竟然有香港學者和應。沙士源於食果子狸,武肺源於食蝙蝠,禁絕食野味理所當然,中共及強國人冇吸取沙士血的教訓,理應全球口誅筆伐,袁國勇之所以猛烈抨擊此等飲食文化,就是因為「冥頑不靈,死不悔改,禍延世界」,讀者應該不難理解。偏偏蘇哲安硬將劣根性視之為種族優越產生的歧視,而袁國勇並非白人,那種殖民者視角理所當然來自殖民地港大。其實,在近代中國歷史,對民族劣根性之批判,不是什麼白人優越感,而是來自華人知識界,由晚清到民國,尤其五四運動到達高峰,魯迅棄醫從文,寫出經典作品《阿Q正傳》,胡適發表《差不多先生》,就是為了批判民族劣根性。用法國學棍的標準,特區政府應該成立調查委員會,調查香港學校為何仍存在殖民地種族主義在中學傳播,也應連繫到九七主權移交多年,香港人眷戀殖民地人心未回歸及港獨猖獗抬頭之關係,調查之後由特首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提交報告,查明之後,再重新考慮林鄭月娥、楊潤雄之聘任。多荒謬!
法國是近代帝國主義國家,有殖民非洲及印支半島的可恥歷史,乃近代史上西方殖民主義種族歧視的產地來源之一,如果要深挖法國人過去的「仆街」歷史,進行自我批判,在靈魂深處爆發革命,蘇哲安悉隨尊便。但如果借學術理論之名,用上綱上線的紅衛兵手段,扭曲袁國勇文章的原意,斷章取義,來香港搞學術政治的鬥爭,做言論警察,香港人就要力斥其非。當然,此等學棍成功擦了存在感,做了攝石人,得到關注,目標已達。
那些支持蘇哲安的本地學者,應明白當某種理論及意識形態定於一尊,成為大學聘任教員的標準時,可以隨便要求校長調查,其影響就如中共歷史學「五朵紅花」時期那麼可恥可悲,從別人文章中挑出片言隻語,然後「篤灰」,向黨告發背後隱藏一條復辟資本主義之毒草,然後大家自我批判,坦白交代過去的黑歷史,放下研究不理,重新做個符合意識形態純潔性的新人。
對於文化研究、性別主義、後殖民理論,我沒有什麼看法,只是眾多學術理論、概念、甚或不過是學院內意識形態的一種,但如果有人認為自己相信的「學術理論」,有道德優越性,可以用來量度其他學者,可以審視他們文章的修辭,進而判斷他們的學術道德及人格,這種行為同中共自1949年以來,折磨知識分子的手法,同出一轍!
法國飲食文化報告 在 大牌人妻法國大暴走 Facebook 八卦
『法國開刀記(下)』
今天是術後第21天,可跑、可跳還可以打老公🤜🏻💥🤪
在台灣是護士只盡醫療責任,除非病人在加護病房,不然其他吃喝拉撒洗澡照護都是家屬的責任
但在法國住院就是護士要照顧你所有的一切
術後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餐後護士就來幫我拔掉尿管、消毒
接著另一名護士來幫助我的第一次下床,她要帶我去浴室擦澡
但原來只是擦澡上半身而已,刷完牙我就回到床上
護士這時又幫我擦下半身,而且~擦完澡還幫我用油按摩了一下腿部
這服務實在太誇張了😱😱😱
第三天開始我傷口可以碰水了,護士就讓我自己在浴室洗澡,每天早上她們都會幫我更換浴巾然後叫我去洗澡,我真的覺得法國的護士管的好細啊😂
第二天下午醫生來巡房,跟我們說開刀結果
她說我一共拿掉「6樣東西」
我左右卵巢上個巴著一個巧囊,子宮深處接近腸道的地方,有一顆比較大的巧囊也拿掉了,但這個我在照核磁共振時就知道有這個東東不意外
還有兩大片不知道是乾掉的子宮內膜還是啥我也聽不懂,總之也刮掉了
最後是最困擾、讓我最痛苦也導致我不孕的左側輸卵管水腫
醫生也拿掉了,這就叫做「結紮」
其實拿掉也好,真的大姨媽來我痛爆
而且不拿掉也會干擾懷孕造成子宮外孕和流產
原本之前醫生說術後要我們再嘗試自然懷孕看看
但術後醫生說我們直接做人工就好,不要浪費時間因為我也不年輕了,看來我雖然還有一邊的輸卵管,但要自然懷孕機率應該是很低了
我的生殖醫生要我休息3個月再繼續凍卵
第四天護士會問妳要幾點出院?跟她們知會一下就可以
早上吃完早餐、梳洗完,時間到喬納酥就來接我回家
沒有出院手續,帳單也是收到後再付就好
我就跟護士說掰掰👋🏻就出院了
真是奇妙的體驗
然後我們就跑去吃拉麵🍜😂
我的肚子有5個各一到兩公分的小孔
說痛也沒有到痛,只是不能動作太大,只是咳嗽會有點想死,慢慢走倒是還好
出院後每天都會有護士來家裡幫我打針或抽血
因為他們考量你術後不方便外出就醫
但還是必須打針,所以他們會派護士到你家幫你打針,真的是非常非常的貼心
總結:
這次在法國就醫和開刀住院的經驗,其實我覺得整體來說蠻不錯的👍🏻
是的沒錯在前期很難預約、看診、反覆檢查相當相當耗時,我就跟他們耗了一年才得以開刀
不過當你開始進入治療程序後
你會發現他們是一整個醫療團隊在幫你,工分的非~~常細
政府健保、醫院行政部門、醫生團隊、護士團隊
在法國這些文件處理他們都非常仰賴郵務寄送、過程頻繁,所以醫院行政部門也是一大單位
我這一年來常常會收到醫院寄來的通知單、檢查報告、帳單,所以我的檔案已經厚厚一疊
醫生團隊也是各有專業,我的主治醫生是看婦科問題,然後因為報告判定因為子宮問題引起不孕症,所以我又被叫去看生殖科醫生,才會有接下來的凍卵程序
然後兩位醫生必須一起討論和相互配合治療程序
住院後我看到:量血壓體溫、給藥換點滴、三餐飲食、擦澡病房整理,都是不同的護士打理她們分工分的非常細
再加上早晚班,所以我每天都看到不同的護士在我病房穿梭😨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都歸功於法國的健保👍🏻
法國健保跌破我眼鏡的好用
補助的項目非常多,比如說平常看醫生他們包了,藥他們也包了(凍卵療程的藥劑很貴耶~)、凍卵他們也包了、達文西手術費用他們也包了、住院他們也包了大部分,自費的項目其實已經算少了
在台灣人工生殖健保不給付,這裡若是確診妳難以懷孕,43歲前他們可以補助妳數次人工生殖(幾次我忘了😅)
手術的部份我也嚇歪,上次提到醫生幫我用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這個機器在台灣只有攝護腺癌開刀健保有給付,不然一般必須自費15-30萬才能做的達文西手術,法國的健保也cover了
住院單人房一天才20歐台幣700元,超佛心
我只對他們住院餐有點小意見,真的五告拍呷!!🤮
但似乎醫院餐難吃就是這裡的文化,我也沒啥好說的了
整體來說除了難預約之外,其他方面真的都很不錯
不過前提是,我很幸運遇到好醫生☺️👩🏼⚕️
法國庸醫瞎搞的例子我也聽過不少
我可以感受到我的醫生真的很想幫我
就算我不會講法文我的2位醫生都盡力跟我溝通
真的是很感動🥺
好啦~這是我在法國就醫一年多的經驗
我的治療目前也還在進行中,接下來是凍卵療程
求子之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難歸難、麻煩歸麻煩
但我認為我已經比別人幸運很多
光是費用我就已經省下不少
根本不用擔心我乖乖配合醫生就好
所以一切交給醫生、交給上天決定🙏
#下篇來聊聊_我做過內視鏡手術與達文西手術的差別
#雖然手術過程我睡死不知道發生什麼事
#但還是可以從治療結果看出些差別
#還有原來這次的手術程度比我想像中的還大_我術前都還不知道要緊張
#這都是術後恢復的過程才慢慢意識到的
要看上集的請看這:
https://www.facebook.com/1635758596700256/posts/2658196101123162/
法國飲食文化報告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飲食籽:識飲惜食】
根據2015年瑞銀發表的「價格與收入研究報告」(Prices and Earnings),香港打工仔的工作時數冠絕全球,平均一年工作超過2,600小時;因此對打工仔來說,周六日的假期更加珍貴;曾擔任財經主播及銀行投資部門,現職公關公司的「小飛俠」林燕玲(Ruby),及任職基金管理公司的葉浩文(Kirk)平日工作忙碌,到了周日,他們決意拋下工作,找尋一間能夠忘卻天與地、專注眼前美食的餐廳,好好充電。當中Ruby推介的餐廳,大廚把家鄉上海的風味融入法式下午茶,有創意又美味!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法國飲食文化報告 在 Gigi東京生活情報 Youtube 的評價
❤歡迎訂閲頻道❤ https://goo.gl/AZFTS7
今天直播我們一起吃零食吧! 櫻花季節的時候買了過多的限定櫻花零食,讓我們今天一起吃吧~
1:06 關於直播通知及時間表
2:42 如何在電腦預設直播時間
8:23 Google Hang out直播功能
10:48 關於日本網速
我用的是WIMAX 服務, 連手機合約一起簽,瀏覽影片沒有問題,online game / day trade的話不建議使用
13:48 卡樂B限定櫻花薯片介紹
價錢: ¥880 /盒 (6 包)
新假期參考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qqkmOBJzHA
14:43 櫻花黃豆粉Kit Kat介紹
15:21 合味道魚翅杯麵味道感想
參考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zblV9Z9t5c
16:06 卡樂B限定櫻花薯片試吃
成份有梅紫蘇粉 (梅しそパウダー)
18:35 Kirin 世界のKitchenからソルティライチ
19:27 櫻花冰淇淋試吃
21:31 生活就是食來食去都一樣的啦
21:59 我不喜歡煮飯的原因
(不是完全不會煮,有煮的話會在我ig post ig: gigitokyoliving)
23:00 日本中華料理不好吃
25:48 關於各國的冷凍食品
26:56 廣東話教學: 叮叮食品 = 冷凍微波食品
27:25 日本中華料理不好吃
28:35 在日港人每次回港拿什麽回日本
29:33 Predia洗頭水用後感 - 不錯
30:10 總結是各國的微波燒賣都很難吃! LOL
30:40 櫻花黃豆粉Kit Kat試吃
33:00 日本Kit Kat與大陸Kit Kat 的分別
33:33 日本Kit Kat 價錢 - 一般超市貨約 ¥2XX / 12小包
34:52 日本單身人士吃什麽?
35:33 關於法國藍帶料理學校
36:11 叮叮蝸牛!?!
36:57 日本很多食材都是進口的, 賣得便宜又沒有注明的話,食材都是來自中國或者東南亞國家
37:57 我今天的最喜歡零食
39:17 我喜愛的神田真宗日本鰻魚飯
うな正 (うなしょう)
地址:東京都千代田区 内神田 3-11-1 三惠ビル1F
39:57 日本三大牛丼連鎖比較
40:24 關於淺草
大黒家天麩羅 本店 (だいこくやてんぷら)
地址: 東京都 台東区 浅草 1-38-10
40:57 有問題歡迎去我fb留言
41:24 世界第二美味蜜瓜包
41:48 東京米之蓮拉麵蔦開到去香港!
我的相關影片
https://youtu.be/VdpTx4OKwQ0
45:15 回港日期 6/12-19
45:37 日本買相機定香港買相機好? 留言告訴我你有什麽心水拍VLOG相機推介
45:43 錢包尋回了! 多謝大家關心
50:32 東京好味雲吞麵
我的相關影片
https://youtu.be/vcDFlNAxnjs
51:09 關於戶外拍片
53:02 投票你喜歡的零食
直播軟件: Google hang out plugin
================================
❤直播影片❤
https://goo.gl/hPaq14
❤日本餐廳飲食及特色美食分享影片❤
https://goo.gl/eNJ7Hz
================================
♥我的人氣影片♥
[日本新年福袋] 0中伏購買秘笈 Etude House 2017 化妝品福袋開封
https://youtu.be/geL_KTY8izw
日本便利店/超市奶茶試飲報告
https://youtu.be/iFPbvv2LzB0
日本生活省錢10大法! 錢不夠用? 分享我在日本生活的各種省錢方法!
https://youtu.be/gcSY6LTC2E8
合味道 抹茶海鮮杯麵試食
https://youtu.be/zU-FdI2c6v8
================================
❤註冊【Odigo日玩客】看我更多的日本旅遊攻略, 分享你的旅遊心得還可以賺錢哦!❤
https://goo.gl/U7BntI
想提升你的youtube 影片質素或為你的頻道提升人氣、甚至乎在youtube 賺錢,大家還可以學我一樣報讀World Youtuber School的網上課程
課程以中文教授,配以筆記,方便隨時查閲復習, 更會定時作直播分享,讓你吸收到最新的知識
詳細連結 https://goo.gl/iM6BLM
購買旅遊產品包括漫遊電話卡,送貨上門時可獲HK$10現金回贈 (全球通用)
https://goo.gl/ZAkOVr
♥聯絡、查詢、合作 gigiblogger@outlook.com
♥歡迎大家為此頻道貢獻字幕 / チャンネル字幕のご提供は大歓迎 / Subtitle contribution welcome
https://goo.gl/Pbu10O
字幕教學 https://support.google.com/youtube/answer/6054623
================================
❤我的日本旅遊channel, 敬請訂閲 /日本の国内旅チャンネル、登録してね!
https://goo.gl/BcroY6
Gigi東京生活情報 | 東京自由行 | 日本自由行 | 日本生活 | 東京生活 | VLOG | 日本文化 | 東京旅遊景點 | 東京近郊景點 | 日本旅遊景點 | 日本旅行 | 日本自駕遊 | 餐廳 | 美食 | 東京遊 | 東京遊 | 日本遊 | 日本便利店 | 日本超市 | 零食 | 推薦 | 開箱 | 日本化妝品 | 日本藥妝 | 人氣 | 日本人 | 日本語 | 日文 | 日本東京必去 | 日本櫻花 | 日本紅葉 | 東京景點 | 東京必吃美食 | 東京購物 | 東京一日遊
================================
謝謝收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御覧になっていただき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
Latest Video: "[日本文化] 大阪人不習慣的東京生活! 在日本酒館工作會被非禮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csyG8FeSh8
-~-~~-~~~-~~-~-
法國飲食文化報告 在 日本飲食文化報告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時尚法國菜– the Michelin Guide Taiwan - MICHELIN Guide California電子郵件收... 所以讓人有種置身在日本料理店的錯覺,其實這也是這餐廳的一個特色, .講解日本料理, ... ... <看更多>
法國飲食文化報告 在 日本飲食文化報告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時尚法國菜– the Michelin Guide Taiwan - MICHELIN Guide California電子郵件收... 所以讓人有種置身在日本料理店的錯覺,其實這也是這餐廳的一個特色, .講解日本料理, ... ... <看更多>
法國飲食文化報告 在 法國飲食文化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