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問我是研究哲學還是醫學、護理學?
博士英文是Ph.D (Doctor of Philosophy) ,其實真正全名是「哲學博士」。
所謂哲學博士,是指對某個知識範疇的理論、內容及發展等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能獨立進行研究,並在該範疇內對學術界有所建樹,對該學科的研究已經達到其哲學層面。
為什麼是哲學? 在理論上看來擁有博士學位,就是個哲學家,但其實不然,應該是說是擁有哲學家的清晰的邏輯思考及辨證能力。那我是哲學家嗎? 我不敢說是,甚至我不是。只是透過那幾年的訓練,我獲得了自己的一套解決問題的方式,並且用有邏輯且合理的說詞去說服他人。
哲學博士不一定有讀「哲學」學科,但我的學校的博士課程裡,是有包含科學哲學這一門課,不敢說自己有研究到哲學,只能說有修讀過,自己也有興趣,所以會額外自修心理或哲學方面的書籍(我最喜歡胡賽爾的現象學,一方面客觀不加以討論是我的個性之一,另一方面可能也因為這是我的報告之一吧!)。
每個人來念博士的目的都不一樣,有的人想求知、想做研究,有的人是利用這學位找教職或一個升等獲得權力的方式,有的人以留在學校繼續升學的方式來逃避面對外面競爭的世界。至於我自己,我是第一種,也沒那麼偉大理想要做甚麼多厲害的研究,只是當時在唸完碩班時,似乎找到我天生擁有巨大好奇心的發揮處,還有唸完碩班我不覺得自己擁有了獨立的研究能力,不喜歡這種仍需要依賴的感覺,所以我決定繼續念下去。
我的職業對一般大眾來說似乎有點混淆,該怎麼說呢?大學護理系四年學的是所有護理的通識,包含實習,在大學畢業後我依照自己的興趣選擇了腸胃內科暨新陳代謝科病房工作,在工作期間就讀了研究所,邊工作邊念書,在碩士兩年間,我的研究領域是問卷建構、憂鬱症、糖尿病、和生活品質的關係,在這個時期對這些領域都必須有相當的認識,並且研讀大量這方面的文獻和書籍。
碩班畢業後,從內科病房轉到內科加護病房工作,工作一段時間後開始任教,當時有一種完成小時候夢想的感覺(我小時候的志願就是當老師和當媽媽,當然,現在當媽媽先放一邊),很喜歡和學生的互動,更喜歡帶著喜歡的學生到醫院去和喜歡的病人實習,好想讓學生知道護理的專業,護理的重要性,護理的價值,我教學不太教很難的知識,我只想讓學生喜歡這個東西,因為對我來說當一個人喜歡上了一樣東西,不需要多加以強迫,學生便會自己想要知道多的知識,有問題自然會來和我討論(就像男生打電動一樣,沒有人教還不是自己看祕笈看得嚇嚇叫),我只想教學生的工作和生活態度,偶爾三八會說到感情觀等等學校沒有教我們卻會影響我們一生的事,對我來說這比念多少書還要重要太多太多了,"態度"是我非常重視的東西,不管在臨床當學姊或是在學校帶學生的時候,都一樣。
因為有了之前邊工作邊念碩班的慘痛經驗,在我決定要繼續念博士班的時候我就辭去了工作,博士生涯的研究方向從大便失禁改到生物回饋及男性尿失禁之系列研究(在這系列研究當中亦包括了憂鬱、性、生活品質、等等),因為做人類研究的關係,我必須到醫院跟著醫生的診,才能了解患者以及符合研究條件的參與者。
基於在護理方面的知識再加上研究上學到的東西;此外,為了研究另外學了芳療(不小心就變成NAHA高階芳療師),也接受了心理學派中的情緒治療的三階段訓練。這就是所有我懂的東西,我的專業。我只想說是和大家分享我所知所學,我最想做到的是讓大眾知道護理的重要、還有讓大家知道正確的知識,而不是在商業媒體的操作當中(看到的廠商可能會想殺我,我沒有要攻擊誰,我只想說我所知道的正確的事實,就如研究一樣,報導事實、呈現事實)。
比我專業的人多太多了,沒敢在任何關公面前耍大刀或其他的意圖,就是分享、傳遞、與溝通,我們在這樣的流動之間,不管人與人的對話,人與書籍的交流、人與媒體的互動等等,一定多少會學到些甚麼,依照每個不同個性不同背景的人會有不同的收穫。
在博班生涯中,感受太多太多,痛苦太多太多,卻也因為如此成長太多太多,有所失去、有所得,怨不得任何人,只因這是自己的選擇(其他的博士生涯的事情之後再分享)。
在博班畢業之後,基於自己研究領域以及興趣,我選擇跟臨床醫師繼續做研究(除了媒體以外的老闆),期望發揮自己所學以及獲得的研究能力,在未來能有一點小小的貢獻就好。
不後悔走上這條路,也許這會讓我失去一些我所鍾愛的人事物,但我骨子裡的護理魂、研究魂的確存在,我也無法抹滅,太想做些甚麼,以至於要有所失與得。
回到前面的問題,我的職業是甚麼?是護理師、是老師、是臨床研究者、也是一個很平凡的人,跟大家一樣,有著七情六慾的生活著。
至於兩性和心理,沒有專家所言,只有立場和想法與價值觀的異同,兩性關係裡本來就很難由外人評斷對錯,也無對錯可言,是以自身經歷和所涉獵的和大家一同討論不同的觀點。
(附上這毛絨絨的學位服照,似乎也為這幾年劃上一個休止符,繼續未來的人生。)
構樹糖尿病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八卦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3例,同軍艦2名實習生1名軍人,國防部緊急召回700多人集中隔離採檢,參謀總長自主健康管理;台灣重症比例7.6%,22人無症狀感染】
台灣今(18日)新增3名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案例,皆在同艘軍艦,其中2人是同寢室實習生,1名為軍人。這艘軍艦共有337人(含3名個案),同隊者共有3艘軍艦,官兵和學生合計700多人,4月9日抵台,在港邊隔離6天,全員15日下船後,這3名患者自行就醫才確診。今天國防部已緊急召回700多人,全數集中入住檢疫所隔離並採檢,結果預計明天公布。台灣確診案例來到398例。
這是台灣首見軍艦確診案例,此艘軍艦抵台時,蔡英文總統曾去致意、參謀總長黃曙光曾主持結訓典禮,確診案例一出震驚國防部。國防部表示,當時考量防疫,總統和參謀總長都沒有登艦,但為求嚴謹,參謀總長會做自主健康管理。
■鎖定感染源來自帛琉,有隨艦醫官卻未察覺通報,陳時中:整體判斷有問題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3名確診案例皆是20多歲男性,2月21日登艦實習、訓練,該艘船艦3月12日至15日曾停靠帛琉,離開帛琉後在公海航行近30天,4月9日抵台,因指揮中心規定船舶靠港前須30日內沒有停靠國外港口,因此這艘軍艦9日抵台後又在港邊停靠6天,15日期滿從高雄左營軍港下船。
案396在4月12日出現頭痛、嗅覺異常情形,4月15日下船後返家並自行就醫,4月17日再次就醫,由醫院採檢通報;案397則在4月初開始出現上呼吸道腫痛、頭痛、流鼻水、咳嗽、嗅覺異常等症狀,返家後4月17日就醫並採檢通報;案398在4月13日開始有嗅味覺異常,4月17日自行前往醫院急診就醫後採檢通報,3人都在今日確診。
值得注意的是,指揮中心早在3月31日就宣布嗅、味覺異常要通報採檢,這3名確診患者都有嗅味覺異常,卻沒有通報,讓在場媒體質疑軍方是否隱匿。
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表示,考量疫情,軍艦上都有醫官隨艦,且是胸腔專長,每天定時回報資訊,「傳來報告都是正常,讓我們沒辦法掌握真實情況,造成今天有3位確診,我們深感遺憾。」他也補充,初步檢視醫療紀錄,有個案出現頭痛,但體溫量測36.6度,「可能隨艦醫官也是依這來做專業判斷。」
針對外界質疑是否隱匿,海軍司令部副司令梅家樹回應「不會做這樣假設」,會做相關疫調,釐清相關事實。
現場記者詢問,醫官回報都是正常報告,會針對官兵進一步了解有無隱匿事實嗎?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會根據疫調進行,「看起來整體上有判斷問題。」接下來會由防疫醫師就個案詢問,跟醫療人員對個案了解,報告內容釐清。
至於醫官在海上航行時,是否知道指揮中心將嗅味覺異常納入通報標準,梅家樹表示,按照現有機制「都是一令到位」,國防部接收到指揮中心訊息後,立刻轉達到各單位。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尚不清楚醫官有無注意到嗅味覺異常症狀要通報,需進一步疫調。
指揮中心鎖定的感染源來自帛琉,雖然帛琉現在是零確診,但陳時中認為帛琉檢驗能力可能不足,「高度懷疑有潛藏病例存在。」
梅家樹表示,艦隊3月12日抵達帛琉,有遞交入境他國健康聲明書,說明人員體溫、健康狀況。3月13日、14日兩天有辦帛琉政要歡迎儀式,舉辦聯繫僑胞、友邦晚會,所有晚會人員、來賓登艦都有量體溫、消毒、詢問身體狀況。官兵在13、14日兩天有帶隊官編組,團體行動到地區參訪。
梅家樹強調,為了防疫,官兵在帛琉所有活動都戴口罩,抵達前3天國防部也透過使館了解帛琉疫情,「當時獲知是零確診。」
不過,根據帛琉大使館釋出的參訪照片,軍方和帛琉政府人員都沒有戴口罩。對此,梅家樹回應,會內部檢討找出沒有落實的原因。
■總統、參謀總長曾到港邊,參謀總長已自主健康管理
這是台灣首起軍方群聚感染,影響範圍深遠。該艦4月9日抵台時,蔡英文總統曾到左營軍港迎接,15日參謀總長黃曙光也曾主持該艦隊結訓典禮。
張哲平指出,當時考量防疫,總統沒有登艦,當天艦上官兵也沒有下艦,總統保持至少5公尺跟他們揮手致意,之後就離開港口,沒有遭感染隱憂。
國防部發言人史順文則表示,參謀總長也離艦上官兵有一段距離,沒有肢體接觸,但國防部從寬認定、從嚴管制,總長和相關長官都會自我健康管理。
艦隊共有3艘軍艦,其中2名確診患者是室友,同住在12人艙,該艦共337人(含3名個案),同隊3艘軍艦官兵及學生合計700多人。
陳時中表示,昨(17日)下午4點多患者到醫院,晚間9點得到第一例確診,國防部即通知已在外面休假回家的所有學員、官兵,在家隔離不得外出,並由軍方漏夜安排交通,今天下午5點前全數集中到7個檢疫所,今晚漏夜採檢,希望明天檢查結果能出來。
這起案例是否可能成為社區感染破口?陳時中坦言,這些官兵下船後是自主健康管理,自行乘坐交通工具,戴口罩回家,目前還在匡列接觸者,會收集這些官兵的手機以及這幾天曾接觸過的人,發簡訊通知他們注意,若有相關症狀通報1922採檢。
台灣連續2天零確診,今天卻傳出軍方群聚感染,陳時中呼籲民眾,現在仍然不是放鬆的時候,不要因為零確診就放鬆到夜店,讓病毒大解放,指揮中心會慢慢把相關措施建立更完全,看整體情況適度開放。
■台灣重症比例7.6%,22人無症狀感染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公布395名(未含今日確診者)患者的流行病學統計,截至4月17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分類,台灣無併發症之輕症占70.4%,有278人,其中22人無症狀感染。輕度肺炎有87人,佔22%,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30例,佔7.6%,也就是說目前台灣的重症患者有7.6%。
而395名確診者以20~29歲最多,佔133名,張上淳分析,年輕人因為出國留學、讀書,又遇疫情而紛紛回國。
張上淳比較了前100例和後面295例差異,發現後面案例大多是境外移入,輕症比較多,重症比例則分別為10%和7%,推測可能因為後面案例多半是年輕人。
指揮中心3月30日起也開始篩檢出現呼吸道症狀的醫療院所、照護機構人員,截至4月15日,共採檢1,852位,都沒找到病毒。
■東南亞疫情升溫,4月21日起不符居家檢疫條件須入住檢疫旅館
由於東南亞疫情最近升溫,陳時中表示,根據資料,東南亞似乎有低報現象,可能檢驗數字不足,從4月21日零時起,東南亞返台者比照歐美,住處不符居家檢疫條件,一律入住檢疫旅館。
歐美返台者在今天開始實施入住檢疫旅館政策,陳時中表示,今早有18人入住檢疫旅館。
不符居家檢疫條件包括:
同住者有65歲(含)以上長者、6歲(含)以下幼童、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肺部疾病等);
無專用房間、專用衛浴設備者。
■美國羅斯福號近9成篩檢,顯示近6成無症狀感染
其他國家的軍艦確診情形,美國3月下旬傳出大量確診案例的羅斯福號,在4月14日出現第一起死亡案例,為該艦41歲的航空軍械三等士官長塔克爾(Charles Robert Thacker Jr.)。截至4月17日則有660名官兵篩檢結果為陽性,該艦共有4,865名官兵,目前美國海軍已經針對艦上94%的人進行篩檢。
美國國防部長艾思博(Mark Esper)表示,根據篩檢結果,接近6成確診者為無症狀感染者。海軍軍醫總長吉利翰(Bruce Gillingham)少將,則是把「無症狀感染」比擬為新型冠狀病毒的秘密武器。美國國防部計畫將目前每日篩檢量由9,000件擴大至6萬件。
■法國航母戰鬥群近5成官兵確診,感染源仍不明
全球首艘非美籍核子動力航空母艦戴高樂號,以及防空驅逐艦騎士保羅號,在4月中傳出該戰鬥群大量官兵確診,截至17日,確診人數已增至1,081人,為整體47%。目前仍有1人在加護病房,20人留置醫院觀察,整個航母群共2,300人,已有2,010人接受篩檢。
戴高樂號戰鬥群自今年1月就出港執行任務,直到3月13日至16日,曾停靠法國西北角的布雷斯特(Brest)軍港,該地區3月初已有疫情。後續3月20日曾停靠該港的比利時海軍——利奧波德一世號(Léopold 1er)巡防艦傳出確診案例,但戴高樂號戰鬥群是到4月7日才出現第一例疑似個案。
不過,至今戴高樂號戰鬥群感染源仍不明。法國國防部長帕麗(Florence Parly)坦言,不知道病毒是否在停靠布雷斯特港前已出現在艦上。(文/林慧貞、楊之瑜;圖片提供/軍聞社、總統府;攝影/余志偉、陳曉威)
#延伸閱讀
【COVID-19三大希望之藥,台灣全數備戰到位】https://bit.ly/3aAYFZv
【美國社會抗疫決策的困境:過度的個人主義,局限的專家團隊】https://bit.ly/3bkctYL
【圖表看疫情:COVID-19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疫情,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武漢肺炎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 #軍艦 #疫情 #報導者
構樹糖尿病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八卦
【7/4 +0 上課時間比講疫情多的一天】
■今日高雄+0,全國最多還是台北的市場群聚,市場人員移動清查上比較困難,也造成感染不斷重複發生,希望這波中央地方行動後能夠控制下來。在雙北的社區傳播要清零,應該還是要擴大幾起群聚感染疫調的腳步,包含熱區篩檢,趕快控制下來。
■高雄昨天疫苗打了24928人,施打率91.21%(前天99%,昨天101%),今天上午也有97.9%,總計高雄疫苗覆蓋率已經接近12%,施打率分流後略有下降,感謝不在籍長輩的配合,下週會專門有一天來補打。中央撥補的下一批疫苗週一就會到位,一定都打得到。
■7/6 8:30開始,四大接種站(巨蛋、展覽館、鳳山體育館、岡山農工)提供72歲以上長輩補接種(包含不在籍),請分散前往。
#高雄篩檢一覽:
■高雄社區公費篩檢(防疫專案、社區民眾、機構人員),累計篩檢13638人,均陰性。
■恩主公-仁武群聚,累積篩檢1483人,累計19人確診(無新增),其餘陰性。
■Delta專案接觸者匡列,專案PCR558人,一般民眾快篩+PCR1646人均陰性。
■環南市場專案接觸者匡列,禽畜市場3人,漁市場29人,已驗者均陰性。
#高醫鐘院長上課
■疫苗有皮內、皮下、肌肉注射三種方式,皮內(打在真皮層)如卡介苗,皮下(打在脂肪組織)如德國麻疹與卡介苗,肌肉(就是打在肌肉層)如B肝、HPV疫苗。皮內注射劑量低、較痛、局部不良反應較大;皮下注射也比肌肉注射痛;肌肉注射可打較多、較不痛,但要小心服用抗凝血劑者有出血風險。
■武漢肺炎疫苗採用肌肉注射副作用少、免疫反應較好,可透過肌肉細胞內的樹突狀細胞辨認抗原,移動到淋巴結,傳送訊息給T細胞和B細胞,開始製造抗體。打在肌肉因吸收較慢,可以有更多時間讓免疫細胞辨認抗原,且副作用較少。
■打完去揉,會讓局部紅腫變厲害,讓疫苗更快被局部微血管吸收,導致生成抗體不足。揉並不會產生血栓。
■美國CDC報告,武漢肺炎85歲以上感染,對比5-17歲住院風險為95倍,死亡風險為8700倍。台灣75歲以上重症率為51.9%,致死率為26.3%。65-74歲重症率為38.4%,致死率為10.2%。
■疫苗副作用隨年齡增加減少,通常不超過兩天。例如70歲以上打AZ幾乎沒有發燒個案,但65歲以上打Moderna仍有10%發燒,都比年輕人少。
■V-Watch追蹤疫苗接種後回報的55894人,AZ第一劑的副作用還是以注射部位疼痛、疲倦、肌肉痛最多,發燒約26.9%,AZ第二劑副作用較少,發燒剩3%。Moderna第一劑還是注射部位疼痛、發燒大約3.1%,但依國外經驗第二劑副作用會比較嚴重,目前國內尚無資料。
■疫苗打完30分鐘內有嚴重過敏反應,或48-72小時發燒不退、接種部位有膿瘍要馬上就醫。
■AZ罕見副作用為血栓併血小板症候群TTS(年輕女性略多,發生率約0.0001%,5-28天),Moderna為心肌炎及心包炎(年輕男性為多,發生率0.00126%,數天內)。前者包含頭痛、腹痛、胸痛、出血點,後者如呼吸喘、胸痛,都要立即就醫。
■真實世界資料,AZ和mRNA疫苗之保護力相當,且都能預防變種病毒造成的感染住院。
■接種疫苗後,以色列研究病毒量減少4.5倍(Nature, 6/7/2021),仍有少數人確診。英國研究感染相對輕微,且對於家庭群聚有50%左右保護力。接種後仍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
Q&A:
■托嬰中心幼保員已打疫苗,下週開始疫苗安排國小老師施打,都會按時造冊施打。安親班也已列入施打名單,補習班中央尚未列入。
■一名男子在打完Moderna疫苗1小時後死亡,有中風和糖尿病史,已經通報不良反應。提醒有慢性病史民眾要在慢性病控制穩定後再施打疫苗。
■醫護坐在地板上吃便當一事,衛生局回答防疫人員和醫護站在一起,但應該是回答「有沒有規劃隔開吃飯的地方」,這題好像沒答。
■旗山肉品市場疑似造冊不實一事,經瞭解造冊89人,實際接種70多人,和爆料所謂百多人不符合。經過查證比對身份,所謂蔥油餅業者等,其實都是在凌晨電宰線工作的人員(補充:因為下班後另有兼差因此民眾不知道他們身份?)。日後若查出任何不符合接種名冊,都會重罰。
■有心媒體質疑是否和好心肝事件一樣,好心肝是北市府透過不明人士Ben牽線,濫發疫苗且不按照冊施打,兩者完全不同(補充:有媒體要帶風向亂抹想幫北市洗白)。
■有媒體說高雄夜市是否微解封?其實高雄沒有禁止夜市營業,只是嚴格執行管制措施。(補充:這媒體是台北看天下吧。)
構樹糖尿病 在 鹿仔樹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做為食材;取構樹雄蕊,汆燙蘸醬料食之。 · 壯陽:楮實子浸泡米酒,啜飲。 · 糖尿病:構樹幹二瓤皮,用水煎煮,飲服。 · 皮膚癢:鮮鹿仔樹葉,用水煎煮,適溫浸泡、洗擦患部。 ... <看更多>
構樹糖尿病 在 女兒的鼻炎終於治好了,用這個葉子煮水喝,真的很管用 的八卦
現在才知道構樹真的是全身都是寶,它的乳液、根皮、樹皮、葉、果實及種子都可以入葯。書中有記載,枸樹子:補腎,強筋骨,明目,利尿,用於腰膝酸軟,腎虛 ... ... <看更多>
構樹糖尿病 在 構樹茶怎麼煮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八卦
它的樹液-白色乳汁,稱為『楮皮間白汁』,亦可入藥。客家人會取其根煮水服用,可治筋骨痠痛、腳軟無力、或糖尿病;採葉煮水加冰糖服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