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大清帝國275年歷史 雍正應是最勤政的皇帝 重分配.打造健全財政制度 身後事卻葬在低調的西陵 但曖曖內含光中卻有精雕細琢的鬼斧神工 為工匠工藝留下歷史見證】
聖天子孝行天下,首重山陵,清朝自皇太極建立以來歷經275年,先後開闢了三處皇家陵園,關外三陵,清東陵和清西陵,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永寧山下,包括雍正,嘉慶,道光,光緒4位皇帝,9位皇后,56個嬪妃以及王公,公主等,共80多人都長眠於此,坊間關於雍正皇帝打破子隨父葬,祖輩衍繼制度,另擇清西陵的傳言甚多。
事實上雍正四年,也就是公元1726年時,他派遣了最信任的弟弟怡親王前往東陵選址,無奈相中的九鳳朝陽山因地質不佳,最後另擇"山脈水法,條理詳明"的上吉之壤,也就是今天距離京城120多公里的易縣,雍正皇帝耗費八年時間修建的泰陵,是西陵第一座,也是建築體制最完備的陵寢。
泰陵所用金磚,與北京紫禁城三大殿一樣,它並非用黃金製成,而是用江蘇蘇州的一種優質黏土製成,這種土黏而不散,粉而不沙,拉坯陰乾後,入窯用糠草薰一個月,片柴燒一個月,棵柴燒一個月,松枝柴燒40天最後窨水出窯。
鋪磚時要求磨磚對縫,極為講究,修建石橋石碑等所用的巨大石料,大多採自北京房山,當時沒有機械設備,全靠人工畜力,運輸時事先需要修橋補路,沿途打井,冬季時在路上潑水凍冰,夏天則鋪麥桔,以減少運輸時的摩擦阻力,巨大的聖德神功碑石料,運輸時為了防止碰損,尤其小心謹慎,從採石場到陵區,100公里左右的路程,運輸石料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
經過民國之後那段混亂的時期,許多皇家陵園多少都遭盜墓賊光顧,唯獨雍正皇帝的泰陵仍保存完整,外界至今仍不知地宮下的秘密。
「我們腳下現在這個院子就叫作啞巴院,它其實就是地宮入口處的一個標誌,據傳說是清朝的時候,是由啞巴來負責這道工序的建設的,實際上這種說法只是一個傳說,啞巴是中國古建築裡邊特有的一個名詞,為什麼冠以啞巴的稱呼呢,是古建築裡邊對於我們處於隱蔽位置,我們從外邊一眼看不到位置的那個建築部位,就冠以啞巴的名稱,在泰陵開放之前,在影壁牆的前面,也就是現在我站的這個位置,地上曾經有一個盜洞的遺跡,相傳這個地宮早已經被盜掘了,經過國家批准,在1980年4月份的時候,就動手開始挖泰陵地宮,當時考古的工作人員也是從這個盜洞開始的,可是呢經過清理發現 這個盜洞只挖了一米多深,後來確認泰陵地宮,確實沒有被盜過,那麼按照我們現在國家的文物保護政策,沒有被盜掘的古代帝陵,我們一般是不去主動挖掘它的,然後泰陵地宮又全部恢復成原樣,」河北省易縣清西稜文物管理處研究員邢宏偉說。
有著近400年歷史的泰陵,凝結著古人的智慧,透著工匠們的血汗,仍以巍峨的雄姿展現在世人眼前。與泰陵的恢弘形成反差的當屬道光皇帝的慕陵,它是所有帝陵中最精簡的一座。
道光皇帝在為自己設計慕陵時,特意簡化了清代帝陵應有的一些規制,清代帝陵常見的聖德神功碑樓,華表,石像生,方城,明樓等建築,在慕陵的設計之初就被取消了。"慕陵"含有仰慕列祖列宗之意,然而專家發現這座陵寢規模雖不大,內部卻十分講究,這面看似普通的圍牆就暗藏玄機。
「慕陵圍牆的顏色是淡灰色的,不同於其他皇宮或皇陵的牆,都是那種朱紅的牆垣,通常的圍牆都是用糙砌的手法,就是一層磚,一層灰,這樣抹上去,然後表面非常粗糙,往外要抹上紅色的塗料加以遮蓋,那麼慕陵的這種牆是最高級的,最講究的一種工藝,叫作乾擺牆,所有的成磚運來之後呢,要進行細緻地打磨,一邊厚,一邊薄,這種磚得乾著一塊一塊的擺起來,薄的那塊靠裡邊,那麼厚的就沖外面,那麼我們一想,這牆一壘上去中間會出現一個凹槽,再往中間的凹槽灌上灰漿,這種圍牆不僅費工,費時,而且對材料的要求,對磚的質量要求非常非常高,它跟那種朱紅色的圍牆相比,它的價值或者說它的工藝,它所耗費的銀兩數,要超出不只幾倍,」邢宏偉說。
除了工藝,道光皇帝對於建材的要求也極為嚴苛。而更令人驚嘆的則是慕陵的隆恩殿,遠遠望去大殿的木結構部分,都是木料原本的顏色,既沒有塗朱紅色的油漆,也沒有雕梁畫棟的彩繪,整個大殿看上去質樸,但仔細觀察會發現,大殿使用的木料全部是名貴的金絲楠木,金絲楠木是極為珍稀的樹種,其紋理順美,不易變形,能千年不腐不蛀,就是在紫禁城裡,也找不到一間全部使用楠木的宮殿,而道光帝的慕陵就連柱子,梁坊等全是獨根楠木,這不能不令人震驚。
隆恩殿800餘塊天花板全部以龍頭裝飾,龍頭採用高浮雕與透雕結合的工藝,龍頭凸出平面,極具立體感,此外,在龍恩殿的門窗,格扇和雀替上,還以淺浮雕,高浮雕,和透雕相結合的方式,雕刻著許多上行龍,下行龍和蟠龍。
據統計,隆恩殿三殿共雕刻木龍1316條,每條龍都雕刻得栩栩如生,龍頭上的龍鬚,眉毛,龍眼都清晰可見,因為大殿全部採用上等楠木,殿內長年充溢著楠木的芳香,好像是這些龍在張口吐香,道光皇帝命人在慕陵龍恩殿天花板上,雕刻了許多龍頭,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道光皇帝認為地宮滲水是群龍鑽穴,龍口噴水所致,所以他命人在隆恩殿高處雕刻木龍,寓意龍在高處,爭天上之水,就不會再往地宮裡吐水了,道光皇帝異想天開的想法,為人們留下了慕陵隆恩殿裡精湛的木雕奇觀。
原來依照乾隆皇帝留下父子分葬的祖訓,道光皇帝應該在清東陵選址,但工匠苦心修繕的陵寢不到一年,就出現地宮滲水的不吉之兆,道光皇帝才會違背祖制選擇西陵,今天的慕陵滄桑依舊,關於大清王朝的一切也早已化為歷史塵埃,留與後人說。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7石炮臺公園是以崎碌炮臺為主景點建築而成的紀念性公園,是清代粵東地區的主要海防建築。崎碌炮臺始建於清代同治十三年,光緒五年竣工(即1874-1879年),歷時五年,耗資八萬銀元,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位於舊汕頭的東南角,為環圓形城堡建築,與隔岸蘇安山上的炮臺現呼應,扼住汕頭海灣出入口,地理...
木雕龍柱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艋舺龍山寺 1963 vs 2019
上圖攝於1963年12月26日(來源為聯合報新聞圖庫,謝謝 報時光UDNtime 提供),可以看到當時艋舺龍山寺的廟埕東西兩側聚集了滿滿的食肆攤商,而當時龍山寺對面是1927年(日治時期)闢建的龍山公園,面積約4,400平方公尺,二戰後已呈荒廢,後經政府就地重建,但因地勢較馬路為低,導致排水不良,且四周為商業繁榮地帶,市民出入頗多,園內常有民眾聚集圍坐,靜聽說書的講故事而流連忘返。1968年8月,北市府在龍山公園內設立商場,讓圍聚在龍山寺周圍的攤商遷入,此為第一代的龍山商場。畫面左側的塔樓建於日治時期,是消防隊的望火樓(瞭望台),望火樓前方西園路上懸掛的標語「為防天花發生 請趕快種牛痘」極具時代感。畫面右上角「慈愛女醫婦產科」所在的五層樓房位於廣州街207號,後來在80年代曾是「香雞城」,到了1993年,億萬里特賣廣場在這棟樓開業,一直到今(2019)年3月才因租約到期,搬到斜對面的金和盛大樓裡。仔細觀察,可以看到畫面最右邊有塊「風邪斯吧 功效第一」的霓虹燈廣告看板。
下圖由張哲生與2019年9月18日在同地(臺北市萬華區西園路與廣州街口)拍攝。
下面是刊登於1963年12月27日《聯合報》第2版的上圖相關新聞:
龍山寺前攤販 擇地另行安置
黃市長指示警察局 研究策劃整理市容
【本報訊】台北市長黃啟瑞,昨天在市務會議上指示財政局,立即會同龍山區公所,擇地另行安置龍山寺前林立的攤販。黃市長說:龍山寺為本市觀光地點之一,寺前的廣場不趕快整頓,很不雅觀。
黃市長同時指示警察局,負責研究策劃市容整理事宜,市區各處籬笆,破損過多者一律拆除,部份破損者即予修理。他又指示工務局,將各處水溝徹底清理,明溝部份由衛生大隊負責,暗溝部份由工務局發包清理。
《認識艋舺龍山寺與寺前公園的歷史》
艋舺龍山寺是泉州安海龍山寺之分靈寺廟,主要奉祀觀世音菩薩。據傳,雍正年間有渡臺移民將所佩帶的香火袋掛在樹上,多次於黑夜裏發光顯靈,遂有建寺之倡議。
1738年(清乾隆3年),泉州三邑移民,將福建泉州府晉江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至台灣,在艋舺合資興建龍山寺,並於1740年(清乾隆5年)落成。
清仁宗嘉慶年間,台北發生大地震,龍山寺毀損嚴重,曾進行重修。1867年,龍山寺遭受暴風雨侵襲,再次大規模修復,此次修復後,龍山寺的建築格局與同年建造的艋舺清水祖師廟相類似。日治時期,龍山寺部分空間被移用當作學校、軍營以及臨時辦公處所。
1919年(大正8年),龍山寺住持福智法師見到龍山寺老舊破損,空間被充為公用,便與鄉紳進行募款重建,推舉辜顯榮為重建事務的董事長,翌年展開重建,聘請當時頂尖的大木匠師王益順、石匠師辛阿救,打造今日龍山寺樣貌的基礎。龍山寺的大殿在1945年的二次大戰空襲中全毀,戰後才進行修復。
艋舺龍山寺為傳統匠藝的藝術殿堂,前殿的特色有八角藻井以及全台灣唯一的鑄銅龍柱,而大殿有金柱撐起的圓形螺旋狀藻井,相當罕見;整體的建築不論是石雕、木雕、彩繪和格局樣貌,都非常的精緻,展現了台灣傳統寺廟之美,極具藝術價值。
艋舺龍山寺奉祀的神祇達百餘尊,包括佛、道、儒三教,主祀觀音佛祖(即觀世音菩薩,亦稱觀音媽,象徵「大悲」,為佛教阿彌陀佛脅侍菩薩)。寺內建築主要分為前殿、大殿、後殿三個殿,並可細分為許多廳;寺中共有七個香爐,分別為觀音爐、天公爐、媽祖爐、水仙尊王爐、註生娘娘爐、文昌爐,與關聖爐。
艋舺龍山寺的前殿分為三部份:三川殿(三門)、龍廳(龍門)與虎廳(虎門),又稱為五門殿。三川殿的「三」取自殿門數量,「川」取自殿門外貌,殿門則稱為三川門。前殿主祀三寶佛,此外有許多神像陪祀於該殿,可能是落難神像,在此就不一一詳述。
三川門上有護法菩薩、四大天王,兩位護法菩薩是韋馱菩薩、迦藍菩薩,繪於中門之上。兩旁的門上,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及北方多聞天王。四大天王手中各自法器,象徵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前殿主祀的三寶佛為:釋迦牟尼佛(佛教教主,娑婆世界佛)、藥師佛(佛教東方淨琉璃世界佛,頌持該佛佛號,得以消災延壽),與阿彌陀佛(佛教西方極樂世界佛,頌持該佛佛號,得以往生極樂)。
艋舺龍山寺的大殿又名圓通寶殿,主祀觀音佛祖。圓通二字取自佛家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之典故。石工為惠安石匠張木成作品。
觀音佛祖即觀世音菩薩,亦稱觀音媽,象徵「大悲」,為佛教阿彌陀佛脅侍菩薩。觀音是「觀世音」的簡稱,一說是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世」字,而「佛祖」是信眾對菩薩的敬稱。
據佛教說法,觀世音菩薩過去已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現為阿彌陀佛脅侍菩薩,未來阿彌陀佛涅槃後,將補處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因觀世音菩薩是過去佛,也是未來佛,故信眾常尊稱為佛祖。
除了觀音佛祖,大殿奉祀的神祇還包括:
文殊菩薩:佛教釋迦牟尼佛脅侍菩薩,象徵「大智」。
普賢菩薩:佛教釋迦牟尼佛脅侍菩薩,象徵「大行」。
韋馱菩薩:佛教護法,四大天王卅二將軍之首,為南方增長天王統率,執金剛杵。
伽藍菩薩:佛教護法。據佛祖統紀,智者大師度化關羽靈魂,關羽從此成為佛教護法。伽藍意指道場、寺院、寺廟。
十八羅漢:佛教十八位護持正法的阿羅漢,亦稱尊者。
另外,照片中位於艋舺龍山寺對面(南方)的一大片綠地即為艋舺公園(萬華十二號公園),公園北側隔廣州街與艋舺龍山寺相望,西測為西園路,南側隔和平西路三段與龍山商場、萬華區行政大樓相望;東側隔和平西路三段100巷,與西三水街市場相望。
艋舺公園的總面積達13,618平方公尺,該地的發展歷史如下:
1740年(清乾隆5年),艋舺龍山寺完工,由於地形為風水上的美人穴,遂於寺前開鑿一蓮花池,形成所謂「美人照鏡」。
1924年(大正13年),艋舺龍山寺整修,並於此地興建公園,以龍身噴水池作為鏡池。
1927年(昭和2年)12月24日,公園完工並對外開放,名為「艋舺龍山公園」,為台北市在日治時期所規劃的大型都會公園之一。
1968年8月,龍山商場設立於龍山公園內,此為第一代的龍山商場。
1992年,台北市政府回復該用地為民俗公園(萬華十二號公園),並於地下興建捷運龍山寺站與龍山寺地下街;於是龍山商場內的大部分商家於1993年12月遷移至萬華車站北側廣場(台鐵萬華車站前B區)的新建大樓內,此為第二代的龍山商場;等到2004年萬華區行政中心大樓完工後,龍山商場內的攤商於2004年11月遷入該大樓的地下一樓與一至三樓,成為第三代的龍山商場,平均每層樓有30家攤位店舖,地下一樓設有通道與台北捷運龍山寺站相連。
1995年,市府委託羅墀璜建築師規劃萬華十二號公園。
1999年2月14日,公園開工動土,由當時的台北市長馬英九主持,工程費時6年。
2005年1月22日,定名為「艋舺公園」的萬華十二號公園正式啟用,目前公園北側(艋舺龍山寺正對面)在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之間每逢整點會有15分鐘的水舞表演,入夜之後,常可看到為數不少的民眾在園內休憩。
木雕龍柱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這是1964年8月23日播出的台視新聞之新聞特寫單元「龍山寺風光」,片中的龍山寺位於台北市廣州街與西園路口,通稱艋舺龍山寺。影片原有旁白,可惜母帶音軌已毀(變成無聲),目前片中音樂是我自行加上去的。根據台視提供的資料,原本的新聞旁白內容如下:
龍山寺是歷史寶貴古蹟,現在正在整修,寺前有龍山公園,面積四千四百平方公尺,光復時已經荒廢,經政府的就地重建,但因地勢較馬路為低,排水不良,且四周為商業繁榮地帶,市民出入頗多,每天園內經常聚集數以千計的市民,圍坐靜聽說書的講故事,長至鎮日忘返。
此外,當時艋舺龍山寺為配合發展觀光事業,特別撥款大興土木,於保持固有風味的原則下,進行維修與更新,所以片中可以看到施工用的竹製鷹架。
影片來源:國家圖書館數位影音服務系統
背景音樂:Web Weaver's Dance by Asher Fulero
《認識艋舺龍山寺與寺前公園的歷史》
1738年(清乾隆3年),泉州三邑移民,將福建泉州府晉江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至台灣,在艋舺合資興建龍山寺。
清仁宗嘉慶年間,台北發生大地震,龍山寺毀損嚴重,曾進行重修。1867年,龍山寺遭受暴風雨侵襲,再次大規模修復,此次修復後,龍山寺的建築格局與同年建造的艋舺清水祖師廟相類似。日治時期,龍山寺部分空間被移用當作學校、軍營以及臨時辦公處所。
1919年(大正8年),龍山寺住持福智法師見到龍山寺老舊破損,空間被充為公用,便與鄉紳進行募款重建,推舉辜顯榮為重建事務的董事長,翌年展開重建,聘請當時頂尖的大木匠師王益順、石匠師辛阿救,打造今日龍山寺樣貌的基礎。龍山寺的大殿在1945年的二次大戰空襲中全毀,戰後才進行修復。
艋舺龍山寺為傳統匠藝的藝術殿堂,前殿的特色有八角藻井以及全台灣唯一的鑄銅龍柱,而大殿有金柱撐起的圓形螺旋狀藻井,相當罕見;整體的建築不論是石雕、木雕、彩繪和格局樣貌,都非常的精緻,展現了台灣傳統寺廟之美,極具藝術價值。
艋舺龍山寺奉祀的神祇達百餘尊,包括佛、道、儒三教,主祀觀音佛祖(即觀世音菩薩,亦稱觀音媽,象徵「大悲」,為佛教阿彌陀佛脅侍菩薩)。寺內建築主要分為前殿、大殿、後殿三個殿,並可細分為許多廳;寺中共有七個香爐,分別為觀音爐、天公爐、媽祖爐、水仙尊王爐、註生娘娘爐、文昌爐,與關聖爐。
艋舺龍山寺的前殿分為三部份:三川殿(三門)、龍廳(龍門)與虎廳(虎門),又稱為五門殿。三川殿的「三」取自殿門數量,「川」取自殿門外貌,殿門則稱為三川門。前殿主祀三寶佛,此外有許多神像陪祀於該殿,可能是落難神像,在此就不一一詳述。
三川門上有護法菩薩、四大天王,兩位護法菩薩是韋馱菩薩、迦藍菩薩,繪於中門之上。兩旁的門上,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及北方多聞天王。四大天王手中各自法器,象徵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前殿主祀的三寶佛為:釋迦牟尼佛(佛教教主,娑婆世界佛)、藥師佛(佛教東方淨琉璃世界佛,頌持該佛佛號,得以消災延壽),與阿彌陀佛(佛教西方極樂世界佛,頌持該佛佛號,得以往生極樂)。
艋舺龍山寺的大殿又名圓通寶殿,主祀觀音佛祖。圓通二字取自佛家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之典故。石工為惠安石匠張木成作品。
觀音佛祖即觀世音菩薩,亦稱觀音媽,象徵「大悲」,為佛教阿彌陀佛脅侍菩薩。觀音是「觀世音」的簡稱,一說是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世」字,而「佛祖」是信眾對菩薩的敬稱。
據佛教說法,觀世音菩薩過去已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現為阿彌陀佛脅侍菩薩,未來阿彌陀佛涅槃後,將補處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因觀世音菩薩是過去佛,也是未來佛,故信眾常尊稱為佛祖。
除了觀音佛祖,大殿奉祀的神祇還包括:
文殊菩薩:佛教釋迦牟尼佛脅侍菩薩,象徵「大智」。
普賢菩薩:佛教釋迦牟尼佛脅侍菩薩,象徵「大行」。
韋馱菩薩:佛教護法,四大天王卅二將軍之首,為南方增長天王統率,執金剛杵。
伽藍菩薩:佛教護法。據佛祖統紀,智者大師度化關羽靈魂,關羽從此成為佛教護法。伽藍意指道場、寺院、寺廟。
十八羅漢:佛教十八位護持正法的阿羅漢,亦稱尊者。
另外,照片中位於艋舺龍山寺對面(南方)的一大片綠地即為艋舺公園(萬華十二號公園),公園北側隔廣州街與艋舺龍山寺相望,西測為西園路,南側隔和平西路三段與龍山商場、萬華區行政大樓相望;東側隔和平西路三段100巷,與西三水街市場相望。
艋舺公園的總面積達13,618平方公尺,該地的發展歷史如下:
1740年(清乾隆5年),艋舺龍山寺完工,由於地形為風水上的美人穴,遂於寺前開鑿一蓮花池,形成所謂「美人照鏡」。
1924年(大正13年),艋舺龍山寺整修,並於此地興建公園,以龍身噴水池作為鏡池。
1927年(昭和2年)12月24日,公園完工並對外開放,名為「艋舺龍山公園」,為台北市在日治時期所規劃的大型都會公園之一。
1968年8月,龍山商場設立於龍山公園內,此為第一代的龍山商場。
1992年,台北市政府回復該用地為民俗公園(萬華十二號公園),並於地下興建捷運龍山寺站與龍山寺地下街;於是龍山商場內的大部分商家於1993年12月遷移至萬華車站北側廣場(台鐵萬華車站前B區)的新建大樓內,此為第二代的龍山商場;等到2004年萬華區行政中心大樓完工後,龍山商場內的攤商於2004年11月遷入該大樓的地下一樓與一至三樓,成為第三代的龍山商場,平均每層樓有30家攤位店舖,地下一樓設有通道與台北捷運龍山寺站相連。
1995年,市府委託羅墀璜建築師規劃萬華十二號公園。
1999年2月14日,公園開工動土,由當時的台北市長馬英九主持,工程費時6年。
2005年1月22日,定名為「艋舺公園」的萬華十二號公園正式啟用,目前公園北側(艋舺龍山寺正對面)在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之間每逢整點會有15分鐘的水舞表演,入夜之後,常可看到為數不少的民眾在園內休憩。
木雕龍柱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2017石炮臺公園是以崎碌炮臺為主景點建築而成的紀念性公園,是清代粵東地區的主要海防建築。崎碌炮臺始建於清代同治十三年,光緒五年竣工(即1874-1879年),歷時五年,耗資八萬銀元,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位於舊汕頭的東南角,為環圓形城堡建築,與隔岸蘇安山上的炮臺現呼應,扼住汕頭海灣出入口,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是清代粵東地區的主要海防建築。十九世紀中期,第一、二次鴉片戰爭先後爆發,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與美、英、法等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實行門戶開放,汕頭就是當時十個通商口岸之一。由於外國商船紛至遝來,加上海防鬆散,當時駐潮州總兵方耀順應民意,以“鄰分不淨,潮海嚴防”為由,奏請清廷建築崎碌炮臺。崎碌炮臺主要以貝灰砂、煮爛糯米飯及紅糖漿調合夯築而成。大門、炮巷均採用規格花崗石塊砌築,因而俗稱“石炮臺”。1983年,列入汕頭市建設總體規劃,決定在石炮臺周圍再擴地58畝,建設成汕頭市石炮臺公園。1989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炮臺總面積19607平方米,其中城堡面積10568平方米,有一條寬23米、水深3米的護台河環繞炮臺一周。炮臺內廣場直徑85米,全台直徑116米,外牆高6米,內牆高5.15米。炮臺分上下兩層, 各設18個炮位和若干槍眼,底層的炮巷4.1米,長約300米深邃迂回。炮臺內有一道27極波紋型石階,設計巧妙實用,便於炮械循級推上檯面。檯面上有72個通風報話塔,每三個為一組,呈品字型鼎立。它是炮塔上下傳達資訊及供底層的通風採光之用。炮臺東北面有一月牙型點將台,用於指揮及觀看兵丁操練,在點將台的西北角有一條螺旋石臺階通往炮巷。臺階較隱蔽,便於作戰時疏散及向檯面運送彈藥。石炮臺堅固嚴密,炮臺裡的火炮最大的一座為五千斛前膛洋炮,射程可達十五、六華里,對入侵者有一定威懾作用。炮臺廣場東北角有一口淡水井,是當時清兵生活飲用水。雖然水井離海邊只有數十米,但水質卻很甘甜清純。
龍湖古寨地處潮汕平原,韓江中下游之濱,古寨呈帶狀,南北走向,面積約1.5平方公里,寨內辟三街六巷,從門到街巷顯得設計有致,佈置明朗,儼然一座小城,其地形及建築風格與古時潮州府很相似,故有龍湖是潮州小城之稱。走進龍湖寨門,街巷井然有序,祠第無數,庭院深深,而千年老榕樹盤龍錯節隨處可見。古寨內巷陌縱橫名宅巨祠無數。有關專家介紹說,目前龍湖寨的古建築仍保存著少量線條洗練的宋代建築構件,大量是風格簡約的明式建築和華貴尚美、精雕細刻的清式建築,其中僅保存基本完好和重修的祠堂約8座,三進以上的民居約40座。專家認為,這些建築既體現了宋、元、明、清各歷史時期的不同建築風格,又薈萃了木雕、石雕、嵌瓷、彩繪、貝灰塑等典型的潮汕民間工藝精華。阿婆祠是當時龍湖寨的富商黃作雨為其生母周氏所建的祠堂。該祠始建於清康熙年間,佔地面積大,用料講究,祠堂的格局為門前廣場的二進,四廳相向,四面八屐,大廳內以四柱通抵,筒鬥,大退扇的宮殿形式,大門樓屐下還以倒掛蓮花為裝飾,過去稱這種形式為皇宮建,祠的門樓,門壁的石雕也十分精美。畫面有山有水,有人有物,皆栩栩如生,特別是兩邊牆壁上的松鶴、松鹿,都出自名工巧匠之手,可惜在文革時,遭到很大的破壞。
木雕龍柱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碧江金樓位於佛山市順德區北滘碧江,屬明清時期建築,已有幾百年歷史。金樓古建築群由泥樓、職方第、金樓、南山祠、見龍門、亦漁遺塾、慕堂祠、磚雕大照壁和三興大宅等等多座建築組成。集中了宅第、祠堂、書齋、園林等功能,保留著乾打壘、蠔殼牆、水磨磚、“鑊耳山牆”等等嶺南特色的古建築實物。珠江水鄉的古建藝術和官宦儒商的文化積澱,在這組緊湊的古建築群中體現無遺。古建築群的最亮點金樓,原名賦鶴樓,樓內裝飾著金碧輝煌的木雕,據說是因清末名臣戴鴻慈之女嫁入職方第,作為嫁妝與贈。而民間有“金屋藏嬌”的之傳說。巧奪天工的金木作,幾乎包羅了木雕藝術中的所有手法。尤為難得的是木雕全部採用中國傳統題材,滲入了外來的藝術風格,以實物印證了嶺南文化的發展史。院宅內還保存著當年劉塘、宋湘等清代名家為這個家族題寫的木、石匾額和戴鴻慈以及多位清代順德進士、舉人題贈的書畫翰墨真跡,加上大批原汁原味的清代傢俱、珍稀的清代官轎、跋步床(千工床),遊客登臨,可親身鄰略昔日珠三角富庶人家的生活,認識嶺南文化在建築藝術上的建樹。
主要景點
推薦一:金屋藏嬌的傳說--金樓以貼金得名,卻憑藏嬌聞名於世。相傳當年慈禧的幹女兒、法務大臣戴鴻慈的女兒戴佩瓊下嫁曾任兵部員外郎蘇丕文的大曾孫蘇伯雨,蘇家大少蘇伯雨將戴佩瓊安置在金樓之中伴讀,夜夜有美人紅袖添香,故傳有金屋藏嬌的佳話。
推薦二:三口井--因為用做書樓,又是木制結構,所以一個小小的碧江金樓,就修有三口井:院子裏的井、正廳裏的井以及頂部的藻井。天花上做了一個貼金木雕的藻井,它以九龍爭珠為題材,還真有點北京故宮的味道。而它就是主人用來“克火”的風水設計。細心的朋友還會看到在藻井中央有一個很粗的大鐵鉤,這是用來吊燈的。以前這裏用鐵鏈吊著一盞巨大的玻璃吊燈,據說有48釐米直徑、60多斤重。按照五行的說法,木被火克,而火又被水克,院子裏的井和正廳裏的井主要用來防火、降溫。
推薦三:鬼斧神工的木雕--這樓上的裝修佈局,取意於古時珠江上的遊船——紫洞艇。雅集(接待客人、以文會友的場所)是整座金樓的精華所在,這裏的傢俱、木門窗、木屏風大多是採用紋理細密光滑的酸枝木所造。酸枝木在經過刮磨後,表面如同鏡面一般光彩照人,觸摸起來質感細滑清涼,從視覺和觸覺上都能感覺到一種深厚含蓄的美感。如果再在上面貼上一層金箔,一入此室,便有一種富麗堂皇卻不失華貴雍容的感覺。不過遊客們大多料不到,金樓精華中的精華並不是這炫目奪眼的黃金裝飾,而是其中鬼斧神工的木雕工藝,仔細環顧四周門窗,便會發現小小的方寸之地竟然雕刻著大千世界,花鳥魚蟲,應有盡有,而且動物姿態生動,神態逼真,植物巧奪天工,栩栩如生。
推薦四:講究的擺設--金樓中有不少講究的擺設,比如跋床,它比一般的床要寬許多,而且有兩道屏風,兩道屏風中間是給婢女站立服侍用的;比如八角窗,是向兩邊滾動推開的,意思是八面威風;比如古代的保溫設備,在兩層包裝之間填上滿滿的棉絮,以達到阻止熱散發的功效。
推薦五:文人墨寶--清朝中期的碧江是儒鄉,讀書風氣濃烈,很多家的天井中都種植著龍眼和桂花,取一個攀龍借貴(桂)的祥瑞。當時鄉中有“家無讀書子,功名何處來”的傳統,因此,對知名的文人是推崇備至,蘇家把書樓建設得如此豪華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讀書人在碧江的地位。正是因為這種學風,很多文人在碧江留下了足跡,在金樓,你可以發現很多熟悉的名字,例如宰相劉墉,“翰墨丹青事事妍,湖山佳處寄才賢。幾回禪院花爭發,一夜山堂月正圓”。例如當時嶺南著名的文人張岳嵩,“漢江東去有高臺,煙樹蒼蒼楚望行。老馬銅蹄訪北塔,少年齊唱晤鷹來”。
推薦六:碧江版“清明上河圖”--清代道光年間,蘇家有子蘇鶴,號二悟坡道人,作二十四詠,概括碧江當地的人文自然景觀,並以此詠為線索,雕作銅壁,重現歷史上的繁華碧江。 這幅碧江版的“清明上河圖”長23•8米,高1•5米,上面所繪風景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推薦七:鑊耳山牆--是珠江水鄉地方富戶人家的特色建築。而屋脊有一條黑色的雕塑,這就是官宦人家專用的“龍頭鳳尾”屋脊了。大家細心看,左邊抽象的龍頭高高昂起,還有兩個小爪用力地撐住屋脊,尾部的設計就象鳳凰彎卷起來的羽毛。這樣的屋脊在我們這裏共有三條,另外的兩條在泥樓及其旁邊的樓房上,等一下大家要留意了。據說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建“龍頭鳳尾”屋脊,而這座職方第的主人蘇丕文,就是當時大清兵部職方司員外郎,位居三品官銜。職方第的名稱也就是由蘇丕文的職銜得來的。
推薦七:四柱大廳--特色還在於廳前建有過亭和牌坊。一般宅第的過道都只建成走廊,而職方第裏就把大廳前兩邊的地方做為過亭,又稱為香亭。過亭是借用牌坊背面的牆身和四柱大廳的前簷設計成的,另外兩面做成木制扇門,開時可作過道,合時就是一個獨立的小廳。這樣既增加了室內可使用空間,也使大廳與前面的建築連結得更加緊密,從美觀上考慮,它們就像是大廳延伸出來的兩隻手臂,令大廳的結構更加穩重大方。正對大廳的這面牆被建築成牌坊。一般的牌坊都是為家族共同所有而建在村口之類的地方,要建這種私人住宅內的牌坊必須要有相當的功名作為資格。現在請大家抬頭看一下,牌坊後的小天井上還有一個歇山式的屋頂,它建在牌坊和過亭的頂上,僅以四點磚柱支承。一百多年來它巋然不動,即使是十級的颱風也未能動它一絲一毫。不少國內的古建築專家來到這裏,都要驚歎這個牌坊的設計巧奪天工呀。不過,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左邊磚柱上的橫樑已有一點點的向外傾側及開裂,這是近幾年修楫時搭建木排柵導致的。幸好及時發現和補救,才使這座古建築得以完整保存下來呀。大家請注意一下牌坊頂上的一組木雕,尤其是中間這個內外兩層相套的圓形的抽象八卦圖案。這個木雕的內層原來是可以轉動的,據說以前的主人每年都要按照該年的風水運程,轉動內層的木雕以趨吉避凶。不過,經過這麼長時間,這個木雕原本已經損壞了,現在雖然修復了原貌,但也再不能轉動了。在走過這個牌坊之前,我們再看看後額上寫著“退讓明禮”,它是由道光三年進士、主講豐湖書院的鮑俊題寫,他是香山人,也就是現在的中山人吧。走過牌坊,回頭再看,牌坊前額是“視履考祥”,題寫的是南海人熊景星,他是晚清廣東著名書畫家。這兩個橫額是要教導蘇門子弟出門去,要待人謙遜有禮,回家時要檢討自已的衣冠和行為舉止。
木雕龍柱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胡志明故居位於巴亭廣場旁的主席府內。主席府的主體建築是一棟由德國人建的法式別墅,頗為豪華。但生活極為簡樸的胡志明其實一直住在別墅旁的電工宿舍裏,叫“高腳屋”。這是棟簡易的木質房,帶有更多的越南鄉村民居的風味。兩層小木樓裏面的設施更簡樸,下層除了立柱外四面通透,擺放著他當年用過的會議桌椅,是會客室和會議廳。高腳屋上層有兩個房間,辦公室裏只有一張木桌和幾把木椅,旁邊的臥室裏擺著一張木床,也是他去世時睡的床。“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胡志明的生活正是對《陋室銘》現代版、越南版的詮釋。故居花園則是幽靜典雅,還種植著有趣而罕見的落羽松/菩薩樹,它的根部會往上長,形成一尊尊天然雕像。河內的老城區,也叫三十六行街,位於還劍郡境內,大致方位在升龍皇城南部,還劍湖北部。這裏展現出悠久的越南文化,現已經成為越南旅遊一個重要景點。該區域是是河內的工業和商業貿易活動集中,亦是河內城市發展軌跡的歷史見證。 在這個以還劍湖著稱的歷史之城,傳統中式建築已不多,唯有老城的三十六條街坊,還在延續它們的商業傳統。棉行、糖行、銅行、皮行、鐵行……穿過狹窄的街道,穿過眼花繚亂的店鋪,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600年的時光沉澱著歷史,傳承著未來。也因為這樣吸引了許多的遊客慕名而來。600年的時光沉澱:三十六行街坊的街道不長,一般只有幾百米,但街道串著街道,街坊連著街坊,讓人有些無盡綿延的錯覺。各種物品分別歸類在不同的街道出售。三十六行街在以前是以集中交易的商品類別來命名的,賣鞋的聚在一條街上賣,那條街 就叫"鞋行街”,賣棉花的就叫“棉行街”,賣銀器的就叫“銀器行街”,賣紙的就叫"紙行街”,有些名稱到現在還在使用。整個街區一共有三十六條街,彎、斜、直交錯,如蜘蛛網一般,遊客極易迷路。整個街區繁榮又帶著些許原始,時尚又夾雜著古舊。當陽光穿過老街行道樹的葉片空隙,灑在地面上形成斑駁的時候,遊客們沿著街邊鱗次櫛比的小商鋪漫步,間或又找個地攤咖啡館品嘗越南咖啡的同時,閑看往來不息的摩托車流,看慣了被高樓大廈切割的支離破碎的天空,聽慣了市井街頭的人聲鼎沸,然而此時河內三十六街邊所看到的一切,帶給遊客不僅僅是一份新鮮和好奇,更多的是一份寧靜與愜意。女遊客肯定不會放過小店裏擺滿了越南特色的手工藝品,各式各樣的絲綢製品、木雕、漆畫,美不勝收。不時還有些穿著傳統服裝、頭戴斗笠的女子挑著扁擔在街邊疾行,擔子裏面是碧綠的青菜、繽紛的鮮花,最多的是鮮嫩欲滴的各色水果。在小巷子裏滿目皆是新鮮的農產品,削甘蔗的、搗蝦醬的,下班的太太們買了蔬菜和肉回家,摩托車上掛著的袋子裏裝滿了橢圓形胖胖的法式麵包。這些場景是繁榮的河內生活,雖然沒有浪漫的情調,卻是那麼鮮活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