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臺北.街頭.雨】 #聊聊你心中的臺北
黃燈亮起,你倉皇地奔過馬路。
中華路與衡陽路口的車輛擠成一塊,鳴笛聲不斷,兼有駕駛人探出車窗叫罵,你看著半濕的鞋和濺到髒汙的裙襬,深深地歎了口氣。
臺北是座潮濕的城市,你怎麼會忘記?
五光十色的霓虹,造型各異的招牌,彎彎繞繞的巷弄和混亂的交通,47年前的臺北彷彿就在眼前。那不是錢櫃KTV是建新百貨和新聲戲院,中華商場就在對街,一旁傳來火車駛過的聲音,是還未地下化的鐵路,西門少了灰灰紅紅的人行地磚,卻更加熱鬧擁擠,很多東西變了,可行走在這裡時你還是感覺一樣。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臺北,它就在那裡,不來不去,怎麼可能會忘記?
#天還是天雨還是雨
#只是多了一個冬季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73/3/12
圖說:台北市交通混亂情形。
攝影:高鍵助
歷史新聞
【1973-03-12/聯合報/07版/】
橫衝直撞‧製造噪音
違規違警‧花樣翻新
外賓同聲詬病北市交通太亂
加強行的安全培養良好習慣
【本報記者╱安強專訪】台北市交通的紊亂,可以說「聞名遐邇」,常聽許多華僑或外國觀光客說,此地風景美麗,氣候適宜,人情味濃,社會繁榮,進步而安寧,樣樣令人滿意,但唯有一樣不敢恭維,那便是文通秩序一塌糊塗。
仔細想一想,別人所說的一點不錯,本市交通的混亂,確實到了嚴重階段,如果不趕快設法改善,以後的狀況將日趨惡化。
久居本市的民眾,雖覺得馬路上的交通正日漸擁擠,然而在心理上,由於已司空見慣,故並不會大驚小怪,乍從其他縣市或國外來的人士,就會感到交通問題的嚴重,視交通為畏途,走出門後,使他們提心吊膽,十分緊張。
不久前,台北市長張豐緒,陪同關島地方的幾位官員,乘車逛台北市區,坐在張市長身邊的外賓,看到亂糟糟的交通情形,十分緊張,弄得張市長陪伴在旁,很是尷尬。
還有些在外國駕駛汽車有十幾廿年經驗的人,在台北市則表示不敢開車了,因為儘管自己坐在車裏,卻怎麼也不能鼓足勇氣,在人堆裏馳騁,或「旁若無事」的與其他車輛爭先恐後,相互鬥狠,所以如其因習慣於禮讓而落得無法正常在馬路上駕車通行,則不如純粹做個坐車人,把自己的駕駛執照收起來,等離開台北市以後再使用。
從一些外賓口中,我們知道本市尚有許多交通上的怪現象,譬如公共汽車不僅超載,簡直擠得乘客呼吸都感到困難,卻未見受到取締或處罰的,倒是遊覽車和一般計程車,常因超載被警察處罰。
各種車輛在其違反交通規則的方式上,就像各有千秋,獨出心裁,大型客車除擅長超載外,冒黑煙,快車道上停車上下客人,強行超車等,隨處可見,計程車則違規的花樣最出奇,會任意選擇對象,在慢車道上減速慢行,不管後面有多少慢車遭受阻擋,計程車司機認為他的生意最要緊,有時,一輛快速進行的計程車,遇見有客人向它招手,便立即來個緊急剎車,不管後面的車輛是否來得及躲避,然後更在快車道上開門讓客人上去,或者剎車不及,衝過了頭,它會由駕駛人迅速換擋,在快車道上表演快速倒退,恨不得一把將那位乘客捉進車內,生怕被別的計程車搶走生意。
通常,計程車在未載客時,總愛搖頭擺尾,緩行於慢車道上,不停的向道路兩旁人行道上尋覓客人,或為爭取客人,在狹窄的慢車道上彼此追逐,攪得慢車道上秩序大亂。
計程車並憑其體型小,速度快的條件,專門鑽空隙,只要發現交通警察不在附近,有的犯規已成習慣的駕駛,便會找時機闖過紅燈,或亂抄近路行駛。
台北市的計程車,在擅長亂衝亂停之餘,也是製造噪音最多的車輛,它們發出的噪音,皆出自任意按喇叭,通常是一邊橫衝直闖,一面不停的猛按喇叭,以便所到之處其他行人、車輛紛紛避讓。
要是那一輛計程車內,裝有雙音喇叭的設備,則氣勢更顯得不同,威風八面,在擁擠的道路上,鳴起刺耳的音響,這種裝雙音嗽叭的計程車,市警當局曾宣佈取締,並禁止廠商製造,迄今仍未見收效,而這種使人厭惡煩燥的噪音,仍不時迴盪在大街小巷之間。
急馳於市區的貨運卡車,其中包括大型小型等,而那股能征慣戰的潑辣勁兒,絕不輸於計程車。
此外,台北市的輕重型機車,數量特多,共計有十幾萬輛,且不斷的增加中,這批乙種車輛,儘管勇氣可嘉,不過無論如何不能與各型汽車抗衡,故凡與汽車直接衡突,總會棄甲曳兵,駕駛人員不死即傷。
在本市大街小巷裏,機車不守交通規則的情形又在各型汽車之上,不僅汽車所發生的違規、違警毛病它都有,並且還不時要出絕招,如反方向行駛單行道,利用紅磚人行道或騎樓下人行道,作為快馳超過接長龍慢行汽車的捷徑,反正只要附近沒有警察人員,機車駕駛常能就當時的交過狀況,隨機應變,不管違規或違警,凡能使自己超前,便抓緊機會迫不及待的向前鑽,快開車,放噪音,正好與外國駕駛人「慢一步比死好」的觀念相反。
要是有人問台北市到底那種車輛最具特權,可以公然在警察面前違規、違警,不受取締?其正確答案是唯腳踏車莫屬。
本市各型機動車輛,看見腳踏車蹣跚而來,只好緊急剎車避開它算了,因此腳踏車更有恃無恐,什麼紅燈、禁止左、右轉、或夜間應開燈等等,甚至順著馬路右邊,倒行逆駛,和所有前進的車輛迎面而來,交臂而過,置所有交通號誌與法規於腦外。
本市各快車道上,行人可以亂闖,安全島、分道欄柵,一翻就越過去,懶得走人行陸橋時,乾脆從橋下走過馬路,平交道欄桿放下了,看一看火車距離還遠,便掀起欄柵跑過去,危險地帶如此,其他道路上的行人橫行情形,更可想而知了,本市各幹道上,便經常發生行人硬過快車道,使急馳而至的車輛,因為剎車不及而肇事傷人,或由於閃避行人,撞上人行道、撞上安全島,造成車禍。
上述影響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的情形,多屬人為的因素,只要政府長期執行違規、違警的嚴格取締與處罰,平時對民眾加強交通知識的灌輸,認真辦理各種車輛駕駛考驗駕照工作,一定很容易使人們遵守交通規則,久而久之,養成良好的交通習慣,交通秩序必可改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7萬的網紅Meg L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二月の愛用品到來!前面兩個商品都是我的貴人 ►訂閱Meg Lu:https://goo.gl/S4rwdy ►Meg的2月愛穿:MARNI包包我好愛😍/台灣品牌飾品 https://youtu.be/615f3smgA-c --------------------------------------...
「景美戲院都更」的推薦目錄:
- 關於景美戲院都更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 關於景美戲院都更 在 Facebook
- 關於景美戲院都更 在 張哲生 Facebook
- 關於景美戲院都更 在 Meg Lu Youtube
- 關於景美戲院都更 在 alex lam Youtube
- 關於景美戲院都更 在 [遊記] 偷走景美老街與那些老戲院的故事- 看板Wen-Shan 的評價
- 關於景美戲院都更 在 景美戲院都更、二輪戲院、佳佳戲院fb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景美戲院都更 在 景美戲院都更、二輪戲院、佳佳戲院fb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景美戲院都更 在 [遊記] 偷走景美老街與那些老戲院的故事 的評價
- 關於景美戲院都更 在 [問題] 景美佳佳- 電影院- 戲院 - PTT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景美戲院都更 在 [遊記] 偷走景美老街與那些老戲院的故事- Wen-Shan 的評價
- 關於景美戲院都更 在 [閒聊] 關於景美都更- 看板Wen-Shan - PTT台灣在地區 的評價
- 關於景美戲院都更 在 台灣035#為什麼喜歡二輪影院,17年冬夜的景美佳佳來來戲院 的評價
景美戲院都更 在 Facebook 八卦
詩人管管昨(5/1)病逝,享年九十三歲。兩年前訪問詩人時,問他活這麼大歲數,還有什麼遺憾?他說身為蒲松齡同鄉沒看過鬼,也沒裸奔,很可惜啊。
那時候,詩人能走能跑,還能去景美看二輪戲院,日子仍很自在快樂,晚年能如此瀟灑漂亮,這一生自然是帥氣得不得了。
《老年維特的煩惱/管管》
時間是端午節前一週,地點是台東鐵花村,本名管運龍的詩人管管剛出新書《燙一首詩送嘴,趁熱》,他在台東詩歌節的舞台上唸了一首〈生日派對〉,90歲的詩人規劃百歲生日壽誕:「裝死躺在棺材裡/聽吾那些好朋友罵我的壞話/譬如張默罵我小氣等等/聽那些老女人罵我薄情,罵我不識抬舉,笨!/當年他們是漂亮的,那時我也瀟灑/等他們罵完/我再從棺材跳出來嚇唬他們。」
作家寫作風格即人格,率性而自在,主持人提醒他控制時間,他說:「你提醒你的,我唸我的。」台下觀眾發問什麼是愛?他岔題說:「愛是LOVE,拉夫,我是49年被國民黨拉夫拉到台灣來的。」好奇追問經過,他卻聊起少年時,在故鄉青島和大姑娘們玩撲克牌,輸了被彈鼻子的往事,詩人90歲高齡,還像19歲少年一樣做跳躍性思考。
小班一年、中班一年、大班一年/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碩士二年、博士二年/還好,俺統統都沒念完
詩人思考像少年,行徑也跟年輕男孩子一樣熱情。我們在詩歌節舞台旁做訪問,天氣太熱了,轉戰公園另一邊的小亭子,臨走時他雙掌圍成一圈,對舞台前方座位區大喊:「親愛的,我們往那邊去啦。」詩人對誰喊親愛的?他對坐在椅子上、小他36歲的妻子梁幼菁喊親愛的。訪問一半,工作人員過來請他吃飯,他劈頭問:「我老婆咧?」工作人員說已在餐廳,他笑言:「這樣漂亮的老婆有一天被拐走怎麼辦囉。」老詩人比台東的天氣還熱情,34度的高溫下,他一直在曬恩愛。
梁幼菁1997年去誠品書局聽管管朗讀詩歌,詩人送了簽名書給她,2人開始通信,「我覺得寫信的魔力很大,尤其管管的信又畫又詩又寫的,又貼花弄草,很容易打動人。」後來,梁幼菁嫁給了這個大36歲的男人,婚後,受先生的影響,這個本業廣告設計的太太也開始寫詩,筆名黑芽。
他是妻子寫詩的老師,但他20歲被國民黨抓來台灣,50歲退伍,軍人何以變成詩人?「我那時候迷寫詩,迷得一塌糊塗,睡覺到一半都會跳起來寫詩,那時候《中央日報》副刊會刊載余光中、郭楓的詩,我當小軍官,住桃園,放假跑圖書館勤讀詩,你現在要從系統調出來民國四十幾年的報紙,副刊被刀片割小方塊,都是我割的,一件事情要成功一定要走火入魔。」
當兵幾年/吃糧幾年,就是沒有作戰/在人生的戰場上,曾經小勝數次,免戰牌也掛了若干
他在金門當兵結交前輩詩人阮囊,阮囊提點他寫詩,功力突飛猛進,一首〈放星的人〉被刊載《藍星詩刊》深受鼓勵。後來調訓鳳山,又結識瘂弦、張默等詩人,加入《創世紀》詩刊,「我從《藍星》轉到《創世紀》,因為那邊水土好,刊登的都是超現實的,很新的概念,跟《藍星》那種朦朧的彎月派不一樣。當年我們如果不滿現實,牽涉到政治,都用象徵詩表達,過幾年聊天發現大家都這樣,我們不得不灰色,因為都穿軍衣服的。」
詩人寫超現實的詩就脫離了現實,「我內心深處很叛逆,你要走的路我不走,我當兵,管吃管住,不打仗、不打死,這輩子沒事,兵是當定了,你們寫小說,我偏不走這條路,我寫詩,奇奇怪怪的詩,就這樣。」已故詩人辛鬱曾回憶他與管管等一群軍旅詩人在金門談詩論藝,管管一個人住碉堡,收拾得像神仙洞府一樣,大夥坐在碉堡外的草皮野餐,小黃花插在高粱瓶子裡,管管慷慨,始終變得出四菜一湯。詩人說:「是啊,那是我一生最甜蜜的日子。」
不羈的個性在部隊可遭到麻煩?詩人委屈地說:「我待軍中電台待很久,少尉本該升中尉,但軍防部司令官說管運龍這孩子嘻嘻哈哈,不要讓他升,想起來還是有點酸吶。」但紀律嚴明的軍旅生涯某種程度可以不為五斗米折腰,也保全赤子之心。「我母親就我一個小孩,吃奶吃到9歲,某一方面我不該是個男人吧,我喜歡花花綠綠的,是女生喜歡的東西。你說我詩裡都是蜜蜂蝴蝶,赤子之心沒被汙染,我想是現實與我腦海想的全然沒有分開。」
「吃奶到9歲是怎麼一回事啊?」
「喝母奶很過癮啊!我9歲還吵著我母親要吃奶,她沒奶水,沒辦法,只好拿著一個大碗挨家挨戶討奶水。我輩分很高,卻出生晚,姪女已經出嫁了,還喝到她的奶。」
「女人給你奶水,不管現實或者創作都是吧?」
「應該是吧,除了媽媽、妻子、女兒,我對女生的看法很崇高,這個世界沒有女人寒冷而蒼白。女人就是詩。」
詩歌節後3天,我們來到詩人花園新城的家中採訪,梁幼菁說一回有雜誌社來家裡訪,管管被要求當場寫詩作畫,因為她感冒,管管就寫了一首〈咳嗽的花瓣〉:「美麗的人是不能咳嗽的/一咳嗽就會有花瓣從身上落下來」。她要管管把那張畫找出來給我看,臉色是羞赧又是得意。
是了,詩人前妻袁瓊瓊受訪曾說,她年輕時兩頰雀斑,管管與她初認識時,特地送了她一盆滿天星,在他眼裡,女人都像花、像詩,是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袁瓊瓊嫁給管管是1970年,那時候她20歲,管家藏書很多,她一邊帶孩子,一邊讀書,在文字中找到自己的天空,她說若非管管,她也不會變成小說家。
五次戀愛/二個情人/一個妻子/三個兒女/幾個仇人/二三知已,數家親戚
管管與袁瓊瓊結婚15年,生有一女管綠冬和一子管大滌,後和梁幼菁結婚,70歲又得子管領風,我們問詩人:「60歲撰〈邋遢自述〉,至70歲〈管管自述〉, 戀愛的次數從『5次戀愛,2個情人』變成『9次戀愛,6個情人』是怎麼一回事啊?」
「我有一個禁忌,有婚姻關係就不敢做這些事,但有些不是我去找人家啊,是人家來認識你,她就喜歡你啊。」
「你是不是自命風流啊?」
「我我我我我,」老詩人突然結巴,連說5個我,「我不敢傷害她們。」
「你寫『情詩是螞蟻,不能寫,寫出來爬得滿身都是』,是怎樣的心情寫的?」
「你想一個女生,想跟她認識,想跟她聊天,想要更親密,但種種問題限制又不能夠,晚上朝思暮想,輾轉反側,渾身癢啊,那不是螞蟻啊?」
「這首詩啥時候寫的?」
「最近這幾年吧。」
「所以你八十幾歲還有少年維特的煩惱欸。」
「老年維特吧。」他呵呵笑了兩聲,更正我們的說法。
老年維特近年迷戀章子怡,「我就看她的戲,我好迷她!她在我這個老頭子心目中應該是女神!我說妳即使跟我戀愛甚至結婚,我都不會跟妳發生一點關係,因為妳是女神姐姐、觀音大師,是我拜的,我最多牽牽妳的手,親親妳的腮幫子,還不能親妳的嘴。這有點犯禁,這是糟蹋人家。」
維特半生風流,大女兒管綠冬補充說,父親風流卻不下流,「我父親在愛情中似乎有光源氏計畫,他喜歡找純白如紙的女生,把她們教導成他理想中的女人,他也許是在愛情中找女兒吧,像我後來也有點在愛情中找爸爸。我父親太迷人了,做人有自信,又拿得起放得下,是他讓我懂得欣賞壞男人的好,但他和我媽的離婚,那個記憶對我而言是詛咒也是禮物,又讓我懂得在情感中趨吉避凶。」
幾場虛驚,幾場變故,小病數場挨過去/坐在夕陽裏抱著膝蓋費思量
老年維特至今仍愛看電影,每到夏天會花65元,到景美來來戲院吹冷氣看二輪電影,「這一廳看完,看那一廳,累了,就閉上眼睛休息,餓了,外面有東西吃,吃完再進來看。」詩人去年腰椎開刀,手術後問老婆第一件事是還能不能去看電影。他愛看電影,也拍電影,50歲退伍,受導演王菊金邀請寫電影劇本《六朝怪談》,第一次寫劇本就得金馬獎,也在其中演個高僧。他陸續參與28部電影的演出,大概形象過於道骨仙風,大家都找他演和尚,他說 :「我已演了兩回和尚,第3次再演我都不好意思不出家了,但我已經成家啦。」
他追求一種清爽的生活,其實蠻想出家的,偏偏又結了婚。他的畫與詩呈現的童趣放浪又不同,明朝散髮弄扁舟,有禪意,問他畫畫跟寫詩追求不同的境界嗎?「我畫的就是心裡想的。我要畫的東西雖然筆不是筆,墨不是墨,但一定要跟別人不一樣。」「你曾說寫詩消愁,演戲忘憂,畫畫洩憤,你還恨這個世界嗎?」
「這個世界我一點也不恨,我恨兩條腿的動物。這一點我有點天真,舉個例子,國共戰爭,你要當皇帝,很過癮啊,三宮六院我不反對你們,但非要戰爭不可嗎?坐下來談不行嗎?你想一戰二戰死了多少人,多少才子,天啊。」
這是九十年的歲月麼/就換來這一本爛帳/嗨!說熱鬧又他娘的荒唐/說是荒唐,又他媽的輝煌
1949年國共內戰,青島外圍是解放軍,裡面是中央軍,他被國民黨強拉去當軍伕,關在一個宅院裡,「我母親聞訊跑來,村莊對面是梯田,我看見纏足的老太太從梯田那邊用屁股往下滑,我哭喊說我娘來了,我要去,門口站衛兵的馬上用槍一擋,說不成;我母親就一路跌、一路爬、一路哭到了眼前。我拚命騙我母親說,我跟他們講好了,就是給他們挑東西、挑行李,挑完行李就回家,我母親給我一個小手帕,包著一塊大洋,要我買路回家,那時候我們家窮到只剩二塊大洋,一塊我父親拿去做生意,另一塊我娘就給了我。」追憶往事,老詩人泫然欲泣,問他那一塊大洋跑去哪裡了?他又淡然說道:「我在海南島肚子餓買東西吃掉了。」
他對母親說馬上回來,但生離就是死別。他走後,父母又過繼個兒子,後來他返鄉探親,這個小哥跟他講了,每年過年,家鄉習俗每天晚上10點後吃餃子,母親就拿個破碗,把大門打開,敲著碗,喊他的名叫魂,要他回家。20歲來台後,他在高雄穿著便衣照過一張相,寫過一封信,寄回故鄉,但這封信父母有沒有收到,兩岸開放探親後,他回家也不得而知,因為兩個人都走了。
「恨國民黨嗎?相信命運嗎?」
「我又恨它,又……不能說愛它……就感謝吧,如果國民黨不抓我,我留在那邊,我們家成分不好,我父親在北伐當過村長,我可能被共產黨抓去抗美援朝,一定當炮灰。國民黨把我抓來,我在海南島沒死掉,我當一個小軍官當一輩子,這就是命運吧。」
故鄉已經是一件陳舊的古董,台灣才是它的本土,一轉眼他也快成了百歲人瑞,長壽的祕訣為何?「我沒忌口,不要吃飽吧。」「你睡覺好睡嗎?」「前二天我們從花蓮回來,那天我8點開始睡,睡到第二天8點。今早上做了一個夢,場景人物我都不認識,現在記不起來了。」
管管牛仔褲破洞裡的花布,是他自己縫上的。
問他還有什麼遺憾,他說身為蒲松齡的山東老鄉,至今沒看過鬼,也沒真正裸奔過,蠻遺憾的,「我想裸奔,但不可能了,我跟你講,你去給我拉廣告,愈多愈好,錢我不要,捐給孤兒院,我去裸奔,90歲了,出個名了。」
「我都90啦,再活也沒幾年,跟我一道的人都走啦,難免會被影響。」他的新詩〈生日派對〉裡說要買個棺材放家裡,躺在裏頭睡覺冬暖夏涼,要是真的死了,直接就可以處理掉,他是認真的,但妻子小孩罵他發神經,他想想也對,「爸媽都死了,但我得為了妻子、小孩拚命活著,能活多久就活多久吧。」
景美戲院都更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我想,我從小對於狗的喜愛,有部分原因是來自於《龍龍與忠狗》這部卡通。
日本卡通《龍龍與忠狗》原名「フランダースの犬」(法蘭德斯之犬),於1975年1月5日至12月28日在日本富士電視台首播,共52集(每集25分鐘),是一部少見以悲劇收場的卡通影片。台灣的華視(中華電視台)於1980年12月10日至1981年2月19日首播中文配音版本,並在1984年9月8日至1985年9月14日重播。
《龍龍與忠狗》改編自英國小說家韋達(Ouida)在1872年所發表的小說《A Dog of Flanders》(法蘭德斯之犬),而這部小說正是她最廣為人知的作品。韋達是一位熱情直率、才華洋溢的女作家,1839年1月1日生於英國,1908年1月25日因肺炎病逝於義大利。韋達是筆名,她的本名為瑪麗‧露薏絲‧狄拉洛美(Marie Louise de la Ramée),筆名 Ouida 正是從本名中的 Louise de la 各擷取部分字母組合而成。她一生中撰寫了超過四十部小說,雖然靠寫作賺了不少錢,但她並不善於理財,導致走到生命的終點時,已是一貧如洗。
《龍龍與忠狗》的時空背景設定在1870年的比利時安特衛普市法蘭德斯區,靠著運送桶裝牛奶維生的龍龍與爺爺兩人相依為命,某日在街上救了一隻受到壞心主人虐待而全身傷痕累累的狗,將之取名為阿忠,收養於身邊。阿忠為了報恩,也努力地幫助爺孫二人拉著送牛奶的車子,隨之日夜奔波。
阿忠的前主人得知龍龍收養阿忠的消息,便前往敲詐,要龍龍給付替阿忠贖身的錢,否則就要將阿忠抓回去繼續虐待。爺爺為了籌足能夠買下阿忠的錢,拚命地加倍工作,結果身體不堪負荷而病倒,只得臥病在床。幸好有阿忠的幫忙,龍龍仍能將每日運送牛奶的工作給順利完成。
龍龍十分喜歡畫畫,也畫得很好。龍龍常到教堂裡去祈禱爺爺能早日康復,也希望自己可以看一眼教堂裡收藏的名畫家魯賓斯的作品,但是因為他沒錢捐獻給教會,因此並不被允許觀賞那些畫作。
龍龍與小蓮是好朋友,小蓮十分欣賞龍龍的個性與才華。某天,龍龍在草地上為小蓮畫像,碰巧被小蓮的父親羅傑斯先生看見了,羅傑斯先生十分排斥家境窮困的龍龍,便馬上將小蓮帶走並禁止龍龍與小蓮往後再見面。
自從臥病在床後,爺爺的健康每下愈況,為了替爺爺治病,家中積蓄已全部花光;因此,龍龍決定參加鎮上舉辦的「紀念魯賓斯小畫家」繪畫比賽。「阿忠,如果我能得到第一名,那麼爺爺的藥和你的食物就有著落了!」龍龍打定主意後,便利用送完牛奶的空檔時間來畫圖,以能趕上交件的時限。
終於,寒冬降臨大地,而龍龍要參賽的畫作「爺爺與阿忠」也已經完成。為了在交件之前與小蓮分享自己的作品,龍龍與小蓮偷偷約在小蓮家的風車裡見面,但仍被家僕看見了。
當天晚上,小蓮家的風車因為家僕忘了在齒輪上加油,運轉不順導致過熱起火,結果整座風車被火燒成了灰燼。為了逃避責任,家僕跟羅傑斯先生告密,指稱看見龍龍鬼鬼祟祟進出風車,並將起火一事嫁禍給龍龍,於是羅傑斯先生一口咬定龍龍是挾怨報復,故意放火燒掉了風車,並要求鎮民們不要再雇用龍龍來運送牛奶。
由於鎮上大多數的人都是為羅傑斯先生工作,所以對於這個蠻橫無理的要求也不敢不從。結果,龍龍因此失去了所有的工作,家計頓時陷入了一籌莫展的困境之中。
到了平安夜,大家都在準備過節的大餐與耶誕禮物,但是可憐的龍龍與阿忠卻連果腹的食物都沒有。終於,爺爺因為病重不治,永遠離開了龍龍。龍龍與阿忠強忍著悲傷,合力將爺爺埋葬之後,因為付不起房租,被房東趕出了居住的地方。外面的風雪非常的大,許久沒有進食的龍龍與阿忠只能互相扶持,疲倦地走在白茫茫的森林裡。
在風雪之中,阿忠遍尋不到主人,因為體力不支,只得就近跑到教堂裡避風雪,卻意外發現臥倒在教堂地板上的龍龍。陷入半昏迷狀態的龍龍看見了阿忠,十分高興地摸著阿忠的頭。此時,阿忠似乎知道主人在想什麼,牠用盡了最後一絲力量,將蓋著魯賓斯名畫的布幔給拉開了。
從窗口投射進來的月光,正好照在魯賓斯的名畫「卸下聖體(Descent from the Cross)」上面,終於看見了夢寐以求的魯賓斯畫作,龍龍不禁睜大了眼睛,一邊流下喜悅的淚水,一邊盡情地欣賞著。
翌日清晨,前往教堂禱告的人發現了龍龍與阿忠,只見龍龍緊緊地抱著阿忠,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他們永遠地睡著了,不會再醒來。離開人世的龍龍與阿忠跟隨著天使們一齊往天上飛去,他們不會再受飢餓之苦、不會再感到寒冷,而龍龍的爺爺與父母,正在天國的那一端等著他們一家團聚呢!
為了寫這篇介紹,我特地將《龍龍與忠狗》又看了一次,當故事進行到結尾時,我的眼淚竟不聽使喚地流了下來……
《動畫製作團隊簡介》
製作人:中島順三
1938年生於東京。以日本卡通「世界名作劇場」系列製作人的身份出道,數年來製作過無數的電視卡通作品。中島同時也是平成九年「A Dog of Flanders」(龍龍與忠狗),以及平成十一年「Marco」(萬里尋母)兩劇在劇場公開演出時的製作人。
導演:黑田昌郎
1936年生於東京。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院法文系畢業之後,進入東映動畫公司就職。1962年參與電影「Sindobato」的共同演出,1965年以「Gariba的宇宙旅行」作為出道作品,並參與製作同公司的許多作品。之後黑田轉換跑道進入日本卡通影片領域,1992年起擔任日本「Computer Asu」製作本部部長,從事 CG 以及數位製作等開發和研究的工作。目前則是以自由人的身份從事 CG 的卡通製作人,也在專門學校當講師以提攜後進。黑田在「世界名作劇場」系列的作品有「不可思議之島 FURONE」、「彼得潘的冒險」,以及在1997年親手策畫「龍龍與忠狗劇場版」的演出。
美術監督:伊藤主計
1935年生於神奈川縣。1958年從武藏野美術大學畢業之後,進入東映動畫就職。曾參與「少年人猿飛佐助」、「阿拉神燈的冒險」等卡通的背景美術製作,之後轉換跑道投身於電視動畫製作。伊藤以美術監督的身份從事「海王子」的製作,另外亦參與虫製片「W3」的美術製作。之後,伊藤製作了同社劇場用的卡通「絕代佳人」,以及擔任自製卡通「展覽會之畫」的美術設定,而後又以自由人的身份執導「加油871!MARINNKIIDO」及擔任「海底少年MARIN」的美術製作。在「世界名作劇場」系列裡面的作品有「TRAP家物語」、「無家可歸的小孩」…等七部作品,亦於1997年擔任劇場公開演出的「龍龍與忠狗 劇場版」的美術設定。
製作團隊完整名單
腳本:中西隆三 / 加瀬高之 / 伊東恒久 / 雪室俊一 / 佐藤道雄 / 安藤豊弘 / 高山由紀子 / 松島 昭 / 吉田義昭
音樂:渡辺岳夫
場面設定:坂井俊一
角色設計:森 康二
分鏡繪製:奥田誠治 / 富野喜幸 / 黒田昌郎 / 山崎修二 / 斧谷 稔
作画監督:岡田敏靖 / 羽根章悦
美術監督:伊藤主計
攝影監督:黒木敬七
錄音監督:佐藤敏夫 / 浦上靖夫
製作人:中島順三 / 松土隆二
導演:黒田昌郎
《角色簡介》
龍龍
十歲,從小失去雙親,和爺爺兩人相依為命;平日和爺爺以送牛奶維生,是一位心地善良、聰明伶俐的好孩子。畫畫是龍龍最大的興趣與專長,他希望將來能夠成為像魯賓斯一樣偉大的畫家。為了賺錢給爺爺治病,報名參加了「紀念魯賓斯小畫家」繪畫比賽,但卻因評審不公而無緣得獎。
阿忠
在被龍龍飼養之前,是五金行老闆的狗。五金行的老闆對牠很殘忍,不但長期叫牠從事不堪負荷的沉重工作,還不時對牠施以酷刑。後來牠不堪折磨而病重,結果被壞心主人遺棄,幸好得到龍龍和爺爺適時伸出援手才存活下來。自從來到龍龍家之後,牠和龍龍之間產生了一種兄弟之情,相互扶持地過著貧窮卻幸福的日子。
故事中的阿忠是法蘭德斯畜牧犬(Bouvier Des Flandres),雖然外表粗獷,但性情溫和,能與人類和平相處,故除了用來畜牧外,也很適合訓練為伴侶犬。其忠誠度十分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擔任傳訊及尋找傷兵的工作。
小蓮
大富翁羅傑斯先生的獨身女,活潑、可愛又善良,是龍龍的好朋友。她的父親因為看不起貧窮的龍龍,而禁止她與龍龍做朋友;但她十分喜歡龍龍正直高尚的人格,也很欣賞龍龍繪畫的才華,因此她不理會父親的反對,仍偷偷和龍龍交往。
爺爺
獨力扶養失去雙親的孫子龍龍,最大的心願是希望龍龍可以得到幸福。雖然非常地貧窮,但卻是個誠實正直的好人。為了成全龍龍的善良之心,他拼命地工作湊錢,只為了從五金行老闆的手中將阿忠買下來,但也因此使得年邁衰弱的身體雪上加霜而遽然病逝。
羅傑斯先生
小蓮的父親。他家有風車,是鎮上最有錢的大富翁。他無法忍受自己的寶貝女兒小蓮和窮小子龍龍來往。因為誤以為龍龍放火燒風車,而要求鎮民們不要再跟龍龍的爺爺訂購牛奶,害得龍龍與爺爺的生活陷入困境。
葉麗娜
小蓮的母親,也就是羅傑斯夫人。她把龍龍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地關心與疼愛。
尼奧和波波
尼奧和波波是兄弟,尼奧是哥哥,波波是弟弟。他們兄弟倆都是龍龍的好朋友。有一次波波不小心摔進溪裡,龍龍奮不顧身將他救起,所以波波對龍龍有一份難以言喻的感謝和敬意。
《好萊塢版的佛蘭德斯靈犬》
1999年,好萊塢再度將「A Dog of Flanders」搬上大銀幕(1914年、1935年、1960年好萊塢都曾推出過改編自「A Dog of Flanders」小說的同名電影),這部電影由比利時與美國合資拍攝,由凱文布羅迪(Kevin Brodie,老演員Steve Brodie與Lois Andrews之子)擔任該片的編劇與導演,並分別由傑西詹姆斯(Jesse James,曾演出電影「蝴蝶效應 The Butterfly Effect」演出13歲的湯米一角)與傑洛米詹姆斯基斯納(Jeremy James Kissner,曾演出電影「人工智慧 A.I.」的小配角)飾演主角龍龍的幼童與少年時期。不過這部電影並沒有在台灣的戲院上映。
這部電影在劇情架構及整體風格上,都做了新的嘗試。片中那隻全身長毛的可愛靈犬,時時伴隨在小主人的左右,其模樣非常討喜;而小男孩立志習畫的奮鬥過程,對於青少年相當具有啟發性,主角之間對白也十分發人深省。此片著眼於人性的深度探討,藉由幾個孩子成長的心路歷程,見證了生命的酸甜苦辣,全片知性與感性並重,挺適合閤家觀賞的。
《認識龍龍最欣賞的畫家~魯賓斯》
藝術史眾多的畫家中,魯賓斯應該算是最幸運的一位,他不但擁有過人的才華與天份,更重要的是,他具有圓滑的交際手腕和隨和近人的個性,使得他結交許多貴族名士,享盡世間美好的一切。
魯賓斯的全名為彼得‧保羅‧魯賓斯(Peter Paul Rubens),是著名的法蘭德斯派畫家。魯賓斯於1577年6月28日生於德國的錫根,於1640年5月30日卒於比利時的安特衛普。魯賓斯早年在一位伯爵夫人家裏作侍童,精通德文、拉丁文、荷蘭文等語言;之後跟從幾位畫家學畫,1598年成為畫師,擅長繪製宗教、神話、歷史、風俗、肖像以及風景畫。
1600年,魯賓斯來到義大利的威尼斯,他以極虔誠的態度研究學習提香的色彩藝術和丁托列多具有生動韻律的構圖及明暗法。後來,他相繼訪問羅馬、佛羅倫斯和熱那亞等地,精心研究臨摹古代藝術精品和文藝復興盛期大師們的畫跡。同時,卡拉瓦喬的現實主義繪畫中強而有力的藝術效果亦吸引了他,而最令他感興趣的是正在興起的義大利巴洛克藝術。
在義大利期間,魯賓斯受到曼圖亞大公的禮遇而成為奧奇契的宮廷畫家,還曾以外交使節身分出訪西班牙,獲得研究馬德里宮廷藏畫的機會;在這期間的作品,包括《賴爾馬公爵騎馬像》、《聖海倫娜》、《豎起十字架》、《基督戴荊冠》…等,其畫風受到文藝復興藝術的影響,表現出威尼斯畫派的特點。
1608年,魯賓斯的母親去世,他只好放棄在羅馬所建立的藝術事業,而趕回家處理喪事,在這段期間,他看見家鄉日漸繁華的景象,又加上與當地學者的女兒結婚,於是決定留下,並成為宮廷的畫師。他所作一批以宗教和神話為題材的油畫,例如《復活》、《愛的樂園》、《搶劫留基伯的女兒》、《末日審判》…等,筆法灑脫自如,整體感強,表明其藝術創作已進入鼎盛階段。
這個時期的魯賓斯深受米開蘭基羅的影響,著重於人類強烈情感表達,他將文藝復興藝術的高超技巧,以及人文主義思想和法蘭德斯古老的民族美術傳統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熱情洋溢地讚美人生歡樂的氣勢宏偉、色彩豐富、運動感明顯的獨特風格,成為巴洛克藝術的代表人物。
1630~1640年,魯賓斯已進入老年,因罹患風濕病而使得手指變成畸形,但仍堅持作畫。這期間他創作了一批出色的風景畫和人物肖像,用色及用筆更加奔放自如,雖然畫作的大部分要由助手和學生來協助完成,但從他親手繪製的那些油畫草圖,仍可看出他的繪畫技巧到了後期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魯賓斯的繪畫對法蘭德斯以及整個西方繪畫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17世紀後期,巴黎的法國皇家藝術學院就出現了一批「魯賓斯主義者」。18到19世紀,法國畫家瓦托、德拉克洛瓦、雷諾亞以及英國畫家雷諾茲、康斯特布林…等人的作品,或多或少都受到了魯賓斯的影響。
《龍龍與忠狗》
曲:黃瑩 詞:陳麒文
有一個堅強好兒童 他的名字叫龍龍
有一條聰明的小狗 牠的名字叫阿忠
龍龍和阿忠 做一對好朋友
龍龍疼愛阿忠 阿忠信任龍龍
為了追求理想 同心協力向前衝
立定決心 有始有終
最後一定會成功
景美戲院都更 在 Meg Lu Youtube 的評價
二月の愛用品到來!前面兩個商品都是我的貴人
►訂閱Meg Lu:https://goo.gl/S4rwdy
►Meg的2月愛穿:MARNI包包我好愛😍/台灣品牌飾品 https://youtu.be/615f3smgA-c
----------------------------------------------------------------------------------
►依序出現的產品:
🍡 犀牛盾SolidSuit聯名設計款防摔背蓋手機殼 Hello Kitty
本來不吃功能性、防摔手機殼的我
因為被這個殼救了一命
從此不敢嘴硬
好在我真的有在摔手機的前幾天會成犀牛盾
不然依照我以前的殼
重摔的當下 我手機肯定變稀巴爛
推薦給任何粗心大意 視手機如珍寶的人
http://bit.ly/3c1TD9v
🍡 淨痘無瑕極效精華
悶痘 小紅痘的救命恩人
如果快要冒痘擦它超有感!
(囊腫痘我就不確定)
它質地像凝露 是清爽的
有點淡淡花香味
我使用的步驟都把它作為精華
防範痘痘時會局部擦
狀況很差會整臉擦
http://bit.ly/3c9ec46
🍡 Beauty Cottage睫毛夾
超廣角 握柄之間腿劈很開哈哈
所以夾的力道蠻十足的
彈力軟墊偶爾會移動是小缺點
但真的夾得非常捲翹!!!
而且又便宜
推!!!
http://bit.ly/391Fpnl
🍡 Ducato 溫和無臭攜帶型去光水棉片
無臭跟方便是它的大優勢
一個包裝裡有一個去光水棉片
它的去光水沒有那麼足
所以一片大概只能卸除4隻手指頭
但出遠門能卸就已經滿足 就不抱怨了哈哈
http://bit.ly/39LenR4
🍡 LUNASOL晶巧光彩眼盒 03 Caramel
眼色都太太太實用!
粉因為蠻細緻、上眼也很服貼
再加上顏色的冷暖很適中
不會讓眼睛看起來很過敏很腫的杏桃色
🍡 《她們》
衣服美 場景美
畫面好看
男主角又賞心悅目
光是這樣足以去戲院報到😂
----------------------------------------------------------------------------------
►更多影片:
➪無印良品默默回購!6樣穿搭好物
https://youtu.be/eLuZlwcK7vQ
➪怎麼安排情人節?阿伯偷偷安排的一日約會行程 feat.Pinkoi
https://youtu.be/BbUb4wKx93s
➪歐洲戰利品:冰島古著/英國Outlet買Celine/便宜好用指甲油
https://youtu.be/2oJfP9oex5o
----------------------------------------------------------------------------------
►更多Meg Lu: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aygobla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aygobla/
➪ Bilibili 站:https://space.bilibili.com/54906711
➪ 合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本網站影音創作內容皆為「Meg Lu」頻道所有,若有轉載、再製、轉錄等非授權行為,頻道將會採取檢舉、訴訟等途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gG0mwLKmGc/hqdefault.jpg)
景美戲院都更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評價
北角匯Harbour North港島美饌匯萃
多間話題新店全港首度登場 文青小店「小巷弄牛肉麵」 韓風過江龍「GOPIZZA HK」
「Steak Art」大膽引進自家熟成櫃 「漁舍」金牌酸菜魚無味精湯底
美墨fusion手卷CP值高 獨家率先試泰台fusion菜 特色河內會安雞飯
「睇戲•消費」連環賞 立減HK$10戲票 美食購物優惠低至5折 消費換領電影換票證
多間全新餐廳相繼進駐,供應日、韓、台、川湘、西式和美墨fusion等特色美食,話題新店包括:文青小店「小巷弄牛肉麵」、大膽引進自家熟成櫃的「Steak Art」、韓風人氣過江龍「GOPIZZA HK」、酸菜魚專家「漁舍」、美國墨西哥fusion「Harbourview Grill」,加上於北角匯店獨家率先推三大泰台fusion全新菜式的「老媽拌麵」,與及大推特色河內會安風味的「芽莊越式料理」。部分餐廳更設露天優閒雅座,吸引城中時尚達人購物消閒之餘,盡享各式美饌佳餚,於一片清翠嫩綠中呼吸一口清新空氣,無論是白天享受陽煦洗滌,還是欣賞黃昏璀璨維港美景,柔和海風立時吹走繁囂。
率先試文青小店「小巷弄牛肉麵」 「Steak Art」大膽首度引進自家熟成櫃
發呆是為了吸收更多養分,文青小店「小巷弄牛肉麵」由兩位獨愛台灣小店風味的80後暖男拍檔創業經營,精心鑽研「小巷弄紅燒牛肉麵」和「小巷弄半筋半肉牛肉麵」,香濃湯底每日以80 斤牛骨、藥材和蔬果熬成,麵條煙韌入味,一口令人懷念的台灣小確幸味道啊!
「Steak Art」更大膽首度引進自家熟成櫃,精選進口牛,在店自家熟成櫃熟成28日,令肉質軟嫩juicy,肉味更香濃,兼送薯條任你無限加,亦推出玩味的中西fusion海鮮,全新口味,創意滿分。
韓風過江龍「GOPIZZA HK」 金牌酸菜魚無味精湯底 維景美墨fusion手卷 CP值超高
人氣過江龍「GOPIZZA HK」韓式薄餅輕食店,由榮登富比士「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 (Forbes 30 Under 30 Asia)的韓國 90後型男開創。品牌最初於首爾以一間小小流動美食餐車開始,火速擴充至25間分店,並進軍新加坡和印度,人氣飆升,現登陸香港,落戶北角匯,即引入全新「單人速享薄餅」概念,韓風特色薄餅包括:「韓式烤肉薄餅」和「煙肉甜薯薄餅」,為港人急救「鄉愁」。
酸菜魚專家「漁舍」主打湘川輕食,「金牌酸菜魚」無味精湯底由師傅花兩日心思熬製,當麻酸感覺由舌尖衝上眉梢再至髮端,實在太爽了吧。「剁椒鴛魚頭」剁出不同層次的辣味,讓嚐辣人士大呼過癮!
「Harbourview Grill」讓你以親民價歎美國墨西哥fusion手卷,於醉人維景下品嚐特色雞尾酒和經典美酒。餐廳逢周四推出HK$388 二人扒餐,以及周二HK$218 二人分量漢堡之夜,周一至五 Happy Hour歡樂時光精選生啤低至HK$28,CP值超高,長廊式露台設計多個半室外座位,在絕色浪漫維港景致下享用佳餚,迎著微醺海風,實在零零零抵抗力。
「老媽拌麵」北角匯店獨家率先推泰台fusion菜 「芽莊越式料理」推特色河內會安風味
泰國一直都是台灣及香港人旅遊首選目的地之一,疫情下仍未能出遊,台灣「老媽拌麵」推出泰式系列大受歡迎,故引入至香港「老媽拌麵」繼續接力,五月初於北角匯店獨家率先推出「台泰配搭關廟麵系列」:「九層塔打拋豬拌麵/飯」、「冬蔭功海鮮湯麵」和「泰式綠咖哩拌麵/飯」,讓大家可同時一解對泰式料理和台灣拌麵的懷念及嘴饞。
人在會安,定必叫一客雞飯。「芽莊越式料理」大推特色河內會安風味「招牌會安雞飯」以雞湯精華連同薑、斑蘭葉和香茅蒸製成薑黃飯,慢煮方法令雞肉鮮嫩兼保留雞味,又特別召喚榴槤控歎「蘇丹皇榴槤沙冰」消暑。
「睇戲•消費」連環賞 立減HK$10戲票 美食購物優惠低至5折 消費換領電影換票證
飲飽食醉後,憑單更享消閑著數?商場跟戲院特別推出聯乘優惠!由即日至2021年8月31日,凡於北角匯指定參與食肆即日單一消費滿HK$100,於ACX Cinemas戲院購買正價戲票1張即可立減HK$10。憑ACX Cinemas戲院之即日戲票存根正本,於北角匯多達37間指定參與商戶亦享獨家美食及購物消費優惠,部分優惠更低至5折。記得保留消費單據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ZMNWajJEGw/hqdefault.jpg)
景美戲院都更 在 景美戲院都更、二輪戲院、佳佳戲院fb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景美佳佳戲院, Taipei, Taiwan. 1652 likes · 8 talking about this · 8502 were here. Movie Theater. 景美戲院都更在ptt上的文章推薦目錄. [新聞] 8個月 ... ... <看更多>
景美戲院都更 在 景美戲院都更、二輪戲院、佳佳戲院fb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景美佳佳戲院, Taipei, Taiwan. 1652 likes · 8 talking about this · 8502 were here. Movie Theater. 景美戲院都更在ptt上的文章推薦目錄. [新聞] 8個月 ... ... <看更多>
景美戲院都更 在 [遊記] 偷走景美老街與那些老戲院的故事- 看板Wen-Shan 的八卦
哈囉!我是地方賊,歡迎大家,喜歡偷走地方的故事
偷走完整圖文網誌版:https://bit.ly/2JzWIkY
可以順便偷走賊的臉書按讚,支持我的文字:https://t.cn/RmPbrSh
因為最近正在舉辦台北城市玩家的票選,我也有投文山篇的影片
若有機會希望文山的朋友,可以幫忙投個票:https://bit.ly/30v3SNd
此外,我也順便寫了「景美老街」的長文,滿多人都以為景美只有夜市那邊
其實我覺得景美老街尾端才是精華啊!景文路上其實也不少老屋,大家可以看看
[老街 #景美老街、集應廟、進興宮、佳佳來來戲院] 偷走早就繁榮近兩百年的景美老街故事 #文山區Wenshan Dist / 台北市 Taipei City
阿阿!終於又有一篇文山區的文章了,闊別好久。其實也是因為報名了「台北城市玩家」的票選,才會生出這篇文章,畢竟要宣傳一下,大家記得投票。我其實滿常去景美的,畢竟賊美編在景美上班,但也是這次為了拍片才走到景美街尾端,靠河濱的地方,覺得那裡很有意思,不過滿少人發現那裡的,所以就寫寫這裡的故事。
走出景美捷運一號出口,就會看到景美意象的彩繪,將景美兩個重要的觀光景點用逗趣的方式畫上。賊覺得這彩繪的顏色調配得滿好,不過景美可不只有夜市和集應廟,要了解景美的歷史,得走到被河堤圍住的景美溪,景美的故事是從那裡開始的。因此,景美老街的旅程,讓我們從景美橋那開始走起,畢竟「景美」這地名與景美橋有關。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郭錫瑠開通瑠公圳灌溉農田,並在景美溪上架設了一座平底木梘(梘音同簡)。現在的景美街位在木梘的尾端,而稱為「梘尾」;日治時期,梘尾改稱為景尾。在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日本人將木梘拆除,蓋了一條鋼筋水泥做的瑠公橋。這座橋為水、車路共構橋,橋面通行人車、下設涵箱做為水路。之前在木柵路一段的文章中,就有稍微提到這個故事,那時是上面那張圖的開道碑。
這塊碑除了記載橋改建成鋼筋水泥的第二代事蹟之外,也紀錄了當時行經景美橋的圳到改走景文街,不過廢圳道影響了當時景尾街區的公共衛生。日本政府下令要改善,景尾官方和民眾就合作捐資,填了舊圳溝、設置排水溝,讓街區環境獲得改善。日治時期的景美橋在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拆除改建,不過現在看到的是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第四代斜吊索拱橋。
若從有梘尾這個地名開始,景美也有兩百多年的歷史,說它是條老街也不為過,可惜老街的歷史被埋沒在觀光夜市的人潮中。雖然木梘橋建造甚早,但第一代還不能讓人行走,景美地區會形成繁盛的市集,是在嘉慶年間,當時最繁忙的港口是溪仔口(萬慶巖清水祖師廟附近)。道光年間,港口因泥沙淤積而沒落,船隻改停梘尾渡船頭,也使景美成為貨物集散地而繁榮。
在景美街尾端會看到一棟嶄新仿古式的大樓「許興泉」,它以前可是景美街上最豪華的洋樓。許興泉洋樓起建於昭和元年(1926年),採用鋼筋水泥建造,花了四年興建,是景美富商「許能才」的故居。
許能才早年從事釀酒行業,他利用景美溪水生產的「蝦仔酒」聞名一時,該洋樓也成為他賣酒的地方。後來他也投資煤礦及地產,在當時應該是景美首富。
裡面裝潢華麗且相當現代化,在當時普遍使用公共井水的景美街區,洋樓內還設置自家的抽水馬達。除了主建築外,後面還有庭院造景的後院。過去許興泉洋樓作為景美的地標,坐著萬新鐵路從新店前往台北的乘客,看到洋樓就知道景美快到了。可惜,這座洋樓在民國七十一年(1982年)木柵路拓寬時被拆了一半而成廢墟。生又堆滿垃圾,里民們覺得環境很惡劣,就與許家後代協商。直到民國一百零一年(2012年)許家後代才把半倒樓房拆除,蓋成現在的樣貌,也稍微保留原洋樓二樓前陽臺兩側有一希臘愛奧尼柱式的白色立柱的特色,在左下玻璃窗也有洋樓的舊照片。
雖然現在少了立面華麗的許興泉洋樓,但景美老街上還是滿多老屋可以看的,還有小小的紅磚騎樓拱圈。不過比較少觀光客會走到景美街後側,這裡可是過去景美最熱鬧的地方。對了,在木柵路一段尚未開通前,木柵路曾是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開闢的景美經木柵至深坑的輕便鐵道,在木柵路與景興路口間曾有火車山洞。這條鐵路是運送深山礦坑生產的煤礦之重要運輸道路,而這些礦工在景美下車時,會在老街的「南方食堂」用餐,可惜這棟房子也被拆了
景美街在大正八年(1919年)設立了公有市場,從公有市場豬肉攤往南到景美街尾,當時因為靠近渡口,有熱絡的商業活動,而稱為「頂街」。頂街有不少商店,像染布行、糕餅店、五金行等。雖然現在頂街不如前面夜市那興盛,但也留存了不少值得品嚐的老屋,和百年的老店家。那就讓我們從尾端往夜市方向走,稍微認識這些老店家。
首先會遇到「恆德藥房」,是一間超過百年的老藥房,裡面還保存老式藥房的型態。再往前走,有一間綠色招牌的「景發雜糧行」,店前就擺放了不少商品,這家老顧客可是很多,賊就看到不少阿姨們進進出出。旁邊則是「應善壇」,聽說收驚和改運效果很好。在斜對面則有前面有不少鳥籠的「文山包種茶」茶行,再次證明了景美過去作為轉運站的地位,將木柵的茶從此批發出去。
文山包種茶旁是「德明商行」,這間商行在日治時代是雜貨集散處,販賣著從大稻埕買進的生活必需品,也向木柵、景美農民購買農產品,銷往外地。頂街的繁榮依靠著景美溪的水運,但在鐵、公路建設後,頂街開始衰退,德明商行也成為一間小雜貨店。稍微介紹了頂街的老店家,在恆德藥房對面會看到一間名字特別的空間「木見140共享空間」
這空間一開始是文山社大接了區公所「水文化社造」的案子,後來都更處又委由岸汐職人進行「老舊街區活化-景美老街(頂街)」計畫,並租下景美街140號。在計畫結束後,職人們也退租,但有一些仍關心景美老街區的居民認為景美頂街有自己的獨特水歷史,而這空間也仍能繼續經營,而於去年(2018年)尾成立了木見140。 不過賊賊好像很少看到木見140開門,今年五月倒是有參加他們辦的小市集,覺得還不錯,滿希望這空間能夠再做更多的使用,不然賊賊去利用
前面有提到,河港造就景美頂街的繁盛,但萬新鐵路於大正十年(1921年)設置後,「下街」也逐漸取代頂街繁盛的地位。過去的萬新鐵路景美站在羅斯福路與車前路交叉的位置,而車前路這條僅百餘尺的路名也是因鐵路而來。原本萬新鐵路是以運輸煤礦、茶葉、木材為主,後來因沿線居民增多,再加上碧潭是觀光勝地,也有旅遊和通勤上的功能
民國五十四年(1965年)因無採煤需求,再加上公路發達,萬新鐵路失去效用而被拆除,不過也成為那時其景美地區很重要的記憶。除了鐵路外,在車前路尾(也就是現在年輕人眼鏡行的現址)有公路局車站,因為這些乘客的湧現,也帶動這一帶的繁榮。剛剛有提到頂街的藥行,下街也有一間百年的恆茂藥行,而在它對面有一間文山診所,可惜都沒有再繼續經營了
下街的範圍大致從景美公有市場到進興宮,「進興宮」可是景美老街上最重要的土地公廟,建於昭和九年(1934年)。賊其實滿常去景美的,可是都忽略掉這間廟,可能平常都走橫巷吧!如果從頂街一路往景美街五巷走,其實就是逛市場那一條,正前方就會碰到進興宮。不過進興宮在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改建,早已看不出老廟的樣子。
除了進興宮之外,景美最有名的廟應該是那一出捷運站就會看到廟埕舞台的「景美集應廟」了。文山地區其實有三座集應廟,包括景美、萬隆以及木柵,唯一被列為文化資產的就是景美集應廟,三間皆供奉保儀大夫及保儀尊王,俗稱「尪公」。尪公的信仰始於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一帶的三姓(高、張、林)遷往福建安溪開墾,在他們共同的故鄉大坪蓋了集應廟奉祀尪公。
乾隆初期,高、張、林三姓後裔從安西遷台開墾,因為在原鄉多種植茶葉,來台後也選擇地理氣候較適合植茶的地區居住。
後來三姓分立,在各自聚落建了集應廟。高姓於咸豐十年(1860年)在景美國小南側建廟,後來於同治六年(1867年)遷建至現在的位置,後來又於大正十三年(1924年)重修。景美集應廟會被列為文化資產,也是因該廟與景美地區的信仰中心,也乘載安溪人開墾的歷史。
文山區現在還有間二輪戲院也是滿值得慶幸的事,這也代表附近有足夠的人口數和人潮能夠撐起一間二輪戲院,閒暇時間可以去那坐一整天,看看電影,比在家裡用DVD看還便宜。在日治時期,文山區便有三間座(當時戲院之稱),分別是當時還稱為景尾的景尾座、以及在木柵地區的一樂座和木柵座。景尾座位置大概在景後街現在燦坤那邊,之後在50年代中期,改為「景美戲院」。
當時景美戲院是一棟有增建閣樓的雙層建築,就像一般鄉鎮戲院一樣,它也有二樓的閣樓座位。觀眾是坐在板凳上看戲,現在聽起來可能不怎麼舒服。最早是上演傳統歌仔戲及布袋戲,麥寮出名的拱樂社還有在此演出,引來極大的迴響。60年代則改播放電影,通常是播閩南片,還有台北城內播完的二輪片。後來,原名仙都戲院的僑興戲院開幕,景美戲院淪為放三級片的電影院,不過兩間好像同一個老闆,最景美戲院最後於1990年初期結束營業。
像賊一樣近年才到台北讀書的朋友,應該不知道「僑興戲院」。位置是現在景文街富邦銀行的巷子內,在民國四十年(1951年)時為「仙都戲院」,位置很好,正前方是公路局景美站牌,後方則有萬新鐵路景美站。後來引進外資於民國六十二年(1973年)改稱「僑聲戲院」,播放首輪店電影,是大文山區最潮的電影院,不少台大、政大、世新的學生會來此觀影。
僑興戲院主要播放國片、港片及外語片,附近景美國小畢業典禮還會在僑興戲院舉行。為了生存僑興戲院早在八零年代就改成播放二輪片,直到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戲院歇業。原戲院土地配合都市更新蓋了「岳泰峰範」大樓,巷子內矗立戲院平房建築的景象早已不復往,33層樓的高樓也改變了景美的天際線。
對了,木柵路上還有賊曾經寫過的「光明戲院」,有興趣可以看賊賊寫過的文章。過去可是光明、僑興、佳佳三間二輪戲院在互拚,光明戲院是民國五十七年(1968年)開幕,民國一百零一年(2012年)才宣告內部整修而關門。只有來來佳佳戲院從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撐到現在,不過也是從首輪電影院,在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改為二輪電影院。
當初佳佳戲院會選擇在這棟大樓,其實是因為來欣百貨廣場是當時文山區最高的大樓,現在景美的社區百貨「瀚興」才出現。現在應該很少人會走進去來欣逛街吧!?會進到大樓內的人,感覺都是要搭電梯去看電影的,不過百貨一樓還是有一些小店家。不過佳佳戲院的位置比起光明好太多了,就在捷運站一出來的位置,不過光明配上市場的結構比較吸引我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9.12.1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en-Shan/M.1563548455.A.2A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