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瑜珈會幫助大腦面對壓力(背後的科學)?
關於壓力 大腦有"兩部分" 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一部份叫做”情緒的腦”(杏仁核及前額葉皮質內側)
”情緒的腦”會透過交感神經系統,啟動壓力的反應,同時刺激身體分泌腎上腺素以及皮質醇(壓力賀爾蒙)
另一部份叫做”邏輯的腦” (額葉前部皮層及部分海馬迴)
"邏輯的腦"會一直做兩件事情:
1關掉壓力的反應
2限制情緒的腦
當我們"邏輯的腦"更強壯 這兩件事情他就會做得更好。 當壓力的反應關掉之後我們的副交感神經系統才能打開(副交感神經系統能夠放鬆我們的身體)。所以一個強壯的”邏輯的腦”對於放鬆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身體上有許多的小開關。我們能夠實際上的去操控他而把這個信號打開或關閉。例如脖子就是一個例子 (這就像我以前提到的脖子動脈附近的頸動脈竇(啟動喉鎖 Jaladhara Bandha)能使我們血壓降低心跳下降而放鬆)
瑜珈體位法的練習, 可以訓練兩大部分:
(1)每次當我們停在一個動作一陣子之後,(非常專注而且試著去平衡穩定), 我們邏輯的腦就會被啟動 ,當我們在做前彎的時候,我們放鬆的信號又會像開關一樣的被打開
(2)而我們在做後彎的時候,我們的壓力訊號會透過脖子的開關被打開,後彎時收縮的肌肉也會啟動壓力信號(邏輯的腦受到挑戰)。加上做後彎的時候然後又停在那裡一段的時間,我們邏輯的腦此時又面臨極大的挑戰 (它同時必須要征服這些來自後彎壓力的信號,而且同時又要專注於停在那裡), 這又更加強了”邏輯的腦之”訓練, 就好像帶我們邏輯的腦上健身房一樣, 邏輯的腦就會像有上健身房的肌肉一樣更加的強壯。
因此在做完瑜珈體位之後,邏輯的大腦剛經過一番訓練,你會覺得心情上非常的平靜。因為 他正把你情緒整個控制住。 長期的鍛鍊下來,邏輯腦的神經迴路甚至會被重組,你會覺得更容易的,控制你的思想情緒。 而不會鑽牛角尖或一直停留在負面的情緒或者是生命情境。
那就是為什麼瑜珈對於憂慮以及焦慮症的非常的有效果 。(因為那些人會無法走出負面的生活情境) ,當邏輯的腦神經迴路變得更強壯,他也能夠有效的壓抑"情緒的腦"製造出來的壓力反應。
因此完整的瑜珈序列編排是相當重要的,必須包括完整的前彎及後彎, 而且停的時間要適當的久。
翻自: http://upliftconnect.com/yoga-and-stress/
--------------------------
(台中場) All Yoga 200小時瑜珈師資訓練說明會: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00620924147874/
台北周間 200小時瑜珈師資說明會: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70894986447275/
All Yoga 台北週間 200小時師資訓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91721664558362/
(已額滿) All Yoga 台北週末 200小時師資訓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71767796623309/
(2019 3月) All Yoga 火箭瑜珈師資訓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88862714811696/
(2019 7月) All Yoga台中密集200小時瑜珈師資訓練(*外縣市有住宿配套)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14653165732463/
Yogi Ocean 瑜珈海洋 專業瑜珈教室:
📞歡迎來電預約02-2516-9991
➡️官方LINE預約 https\://line.me/R/ti/p/%40zdz0816u
時間序列例子 在 Emmy追劇時間 Facebook 八卦
最近幾件政黨合作的事件引起綠營群眾相當大反彈,雖說每個事件都有其特殊性,不能混為一談,但過去與其他政黨的合作記錄深深傷了綠營支持者的心,我覺得可以談一談這個事情。
以前民進黨是相對小黨,需要靠政黨合作開發新的支持者,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也有被背叛的風險,但這個方法還是比束手無策好,因為你至少可以讓新用戶試試看,給自己一次機會,開發新的客戶。
但是現在民進黨變成大黨了,對這個問題就需要不同的思考。民進黨跟國民黨不同,國民黨是黨國體制,兩蔣時代有受控制的大學體系、國營企業、研究單位,還有事務官的晉升階梯,都可以做為培養人才的階梯,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說公務體系至今還是「藍底」。大家認為民進黨內政不行,真的是內政不行嗎,最近的幾個爭議新聞,透露出行政體系未必充分受政務體系控制。
團隊要像一支劍使得順手何其困難,帶過團隊的人就知道,況且公務員體系不能像一般公司人事制度的fire人,更加困難。
我不是很懂政治,生活之中唯一懂的只有辦公室政治,立委跨出台北市就不認識了,去年是我人生第一次參加助選活動,很幸運的認識了一些地方議員、立委,但是我才驚訝的發現地方政治不是我想像中那樣。
地方議員平日辛苦的做服務,非常耗損,有些人有上進心,會用Line向我諮詢議題,到底什麼是貿易戰,台商回台跟我選區有什麼關係。但說實話,他們的時間往往就是早晨起床,然後去跑行程,到夜裡才能繼續詢問回覆。真不敢相信就是這些人在地方上承受同志婚姻的衝擊,他們很可能真的沒有知識儲備,不知道該怎麼跟選民解釋。
我發現這些區域民代實在沒有心力,也沒有議題團隊,不太可能學習國際性議題,要更上層樓成為全國性人物真的很困難。但是到了地方,他們就是在地通,我選區的許淑華對信義區的認識絕對深過我,即使我在這住了一輩子(其實要扣掉在中國的十年)。
我可能沒有什麼資格講這些,但一個大黨真的就需要有大黨的思考,培養自己的人才資源,搭建接班梯隊,幫助有心發展的政治工作者有序學習、晉升,遠比跟小黨合作重要得多。監察院副院長這麼重要的位子,政黨平衡的考量絕對有其道理,但放在人才的長程序列裡,他應該被視為高階經理人的位置,讓資深有經驗的政治工作者出任,空出位子讓下面的世代晉升,這也是很重要的人才策略。
過去民進黨是透過派系安排位子,未來可能也很難脫離這種權力格局,但派系間可能需要思考的是,怎麼在派系共治的格局裡,有序的搭建人才梯隊,為了長期的發展著想。這尤其是黨主席需要思考的事情。
這次沈榮津的任命我認為非常好,這給整個事務官體系一個示範,做得好的人我也可以爬上去,我特別喜歡沈榮津就是這個原因,他是真正對產業體系如數家珍的人,如果後續沈榮津有機會代表民進黨競選,這對事務官體系是很大激勵,民進黨也可以採納好的事務官,這就是晉升階梯的意義。政務官搭配好的事務官組合,這是對公務體系非常好的示範,你撥出一定比例的機會拔擢這些人,藍底的問題就可以慢慢優化改善。
地方政府、地方民代對穩定中央政權絕對重要,不只選舉要靠地方,要做出出色規劃更需要地方配合,各地區的經濟特色、文化特色,優秀地方政治人物需要中央級的培養和晉升階梯,陳其邁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從一個高雄在地人物,到了中央主持疫病、資安等事務,見識過全國性事務的決策機制,回到高雄肯定就是不一樣的人了。
切實做事才是最重要的磨練,與其他政黨合作的思考不應該在放在那麼前面了,民進黨中有太多願意學習、迫切想學的人才了,今年我跟幾個財經部會機要、競選辦公室接觸,深深覺得他們需要機會,也能表現好,這些人是更需要接受培養、磨練的。
以前跟其他政黨合作是為了勝選,未來勝選的保證應該是把事情做好,用執政的品質來保證勝選的機會,競選謀略、資源槓桿、小黨合作,那實在不應該再是第一大黨的優先考量了。只有誠懇的把事情做好,為長遠慮,才能真正像個台灣的第一大黨。
時間序列例子 在 曾玟學 苗栗縣議員 Facebook 八卦
【保持理想,務實成長。】-決策委員參選政見
這次決策委員會的改選,我還是會參與。從基層助理到候選人,再從公職到決策委員,在時代力量待了快四年,深刻的感受到要參與才有機會改變,無論是地方政治還是黨內結構。
這一次的決策委員改選,任期僅剩半年,當選的決策們,最重要的任務,是要找到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之道,可視這次的改選為任務型決策委員。
我會從自身觀察及參與的種種,提出希望改進的地方作為政見,以下依序列點。
1. 調整決策選制,確立明確職權與規範。
目前時代力量的決策機制,是2019年因應政黨法修法所調整的決策委員會制,由全體黨員選出15位綜理政黨事務的決策委員,並由決策委員們推選出一位黨主席。
當初設計這個制度時,黨內有過非常多討論,無非是希望能有一套落實黨內民主的制度,但一年半過去,黨內經歷了多少風雨我不再贅述,這套制度有調整的必要性與急迫性。
我建議調整如下:決策委員改由黨代表票選,且投票數不超過當選人數三分之一;同時,現任公職互推一定人數為當然決策委員,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為當然決策委員,上述兩種當然決策其職務依任期調整。
最重要的帶領全黨之黨主席由黨員直選,並為當然決策委員。讓具有黨員及社會基礎的各類黨公職都能進入黨的決策圈,而黨主席跟決策委員的權責,也須在黨章中明確規範。
票選之決策委員人數、黨代表投票數,以及公職互推人數,我都有一些粗略想法,細節後續會再跟大家報告。
2. 資源合理配置,財務透明公開。
很多朋友可能會很好奇,2020年選舉結束之後,時代力量的政黨補助款從每年3721萬增加到5490萬,加上這屆三位不分區每年責任款252萬,總共多了2019萬,但為什麼好像錢還是不夠用?每個地方黨部一年還是150萬?(今年有微幅上修又下修)
先不算黨費與其他捐款收入,目前14個地方黨部加起來每年共支出約2700萬,中央黨部加上智庫則約莫3000萬。無論中央還地方,在資源配置都有調整的空間。
接著,無論黨工或黨職,皆應建立制度化的職等薪級,絕對不能愛給多少給多少,各地方部門又不同調。
這次參選,一個很重要的想法是希望黨能「務實成長」,目前時代力量的募款能力跟經營能量,是不是跟得上黨設定的目標,我一樣覺得有調整的空間。黨公職當然需要共同承擔,但如何能在有限的資源內做最好的利用,需要大家坐下來務實的好好討論。
許多朋友關心的財務狀況,除了未來會上線的財務透明計畫外,過去這五年的財務狀況與使用配置,我認為也應清楚地和社會說明,希望新任決策委員會能專案處理。
3. 確立發言人體系,杜絕放話文化。
黨內一個真實存在且嚴重的問題,是有人不斷向媒體洩密與放話。我敢說「真實存在」就敢對這句話負責,放話就不用說了,大家在媒體上看到不想看了,洩密我可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像是僅有決策委員會知道的事情,「不具名黨內人士」卻在媒體中能一一細數並評論;內部討論的群組,從對話的內容到時間,一字不漏的被媒體寫出來;還沒開始開會的內部文件,被媒體直接公開;甚至決策間非流通的資訊,在會後極短時間就被媒體寫出。
這對黨造成一次一次非常嚴重的傷害,但每次面對這些匿名放話或洩密,黨都進退維谷,因為在部分內容真實的情況下,要承認也不是、要否認也不是,接著內部就陷入互相猜疑與強烈不信任的對立循環。
未來必須要有明快的反應機制,要建立完善的發言人體系。回應內容由發言人群與主席、秘書長、當然決策委員們共同討論,發言人群亦可針對不同屬性,分派不同事項之發言專責。
發言人除了專職或中央黨部的同仁兼任外,也應納入公職,讓民選公職能參與黨對外發言的定調,我認為這是強化溝通與互動的重要環節,減少中央地方不同調的狀況。
4. 確立黨綱定錨路線,保持理想務實成長。
作為一個政黨,最核心的任務,便是透過一次次的選舉獲得公職席次,並逐步落實價值理念與目標。但時代力量要做什麼?時代力量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時代力量在台灣社會的定位是什麼?大家都有自己的論述與想法,但整個黨卻一直都沒有明確的文字定調。
比較接近的,僅有黨章中的第二條:本黨宗旨為「讓台灣成為每個人都享有生而為人的基本尊嚴,能追求夢想與保護幸福,擁有國民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參與政治、自主決定的台灣」。
但這顯然太過抽象,現在我們需要的,是清晰且具體的共同目標,過去黨內也有提出決議文或行動綱領的共識,並試圖著手進行,但可惜最後未順利產出。而這份文件,必須扮演著對時代力量的價值與路線重要定錨。改選後的決策委員會務必要啟動這項工程。
最重要的價值與目標確立後,面對不同議題便能有一貫的守則與論述,面對每次的選舉便能務實擬定策略。保持理想,務實成長。
以上四點是我這次的政見,每一點都還有很多更細的想法,過幾天會直播和大家聊聊。
時間序列例子 在 時間序列Time Series 1 - YouTube 的八卦
資料採礦系列課程: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v0Qz-z4_l9xSX4ajp6Ux55nt0k3sywZV 影片相關檔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