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妹妹的時候,我欣喜若狂。有愛家的工程師、兩個體健的兒子、有房子有車子,再得到一個女兒,我認為自己的人生已經圓滿,原來一切才剛開始。
四個月的時候發現她全面性遲緩、全身肌肉張力不足,我們跑遍了基隆、台北各大醫院想找出原因和解決的方法,十個月,開始了漫漫長路的早療,直到她上國小,復健沒有停過。
2歲做第一次發展評估,治療師建議我們讓孩子去上幼稚園,被拒絕好多次,園長不是要我們把孩子送特教,就是要我們讓孩子大一點再上學,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孩子被拒絕,讓媽媽這樣的慌張和無助。
2歲的時候說話沒有人聽得懂,領了中度語言障礙手冊。每個禮拜到台北長庚去上語言治療課四年,專業的治療師發現她有重度的遠視和中耳積水,戴上了厚厚的遠視眼鏡、每年寒假開刀做中耳通氣管置放手術,原來一個孩子要看清楚、要聽清楚,竟然不是理所當然。
到台大照了腦部斷層,發現她的腦部灰質過少,醫生宣告她一輩子是學習障礙。我才知道,原來不管怎樣努力,都沒辦法對抗上天給她的特別,我無法改變她腦部的結構。
4歲的時候因為肌肉張力不足,只能走3步就跌倒,沒辦法跑跳,領了中度肢體障礙手冊。帶她每個禮拜到台北去上體操課訓練肌耐力和協調,7歲的時候參加了全國的體操比賽,雖然成績是全場的最後一名,但是她完成所有的動作,那一刻我淚流不止,我只希望她能夠走穩一點、走遠一點,沒想到教練給這個沒有分數的孩子一個上台的機會。
6歲的時候做了上國小前的智力測驗,這個孩子不會仿寫、看不懂任何字、連名字都不會寫,做測驗時完全看不懂題目,拿到了中度智能障礙手冊。
七年不間斷的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開刀、復健、體操....幾乎塞滿我的生活,每天下班追趕著上治療課的時間。上國小時她走路跑跳都沒有問題、可以正常溝通,除了偶爾尿褲子,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很不錯,我想,除了無法識字寫字,其他的能力應該都足以應付國小的課程。
入學三個月,才發現她沒有上過體育課,因為有中度手冊,老師以為她體弱又肢障,沒有觀察到她的行動自如可以跑跳翻跟斗,每次上體育課就只能坐在旁邊,不會被球打到的角落。那時我才發現,原來我整整七年早療的努力,抵不過一張身心障礙手冊,被剝奪受教權,不需要詢問和溝通,竟然是這樣粗暴。
我不是沒有努力,而是用盡所有氣力,只想讓這個孩子接受最基本的教育。
一下子我所有的努力崩解,撐了七年的韌性秒速斷裂,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而努力,陷入嚴重的憂鬱,好多次都很想帶她離開人世,如果我們都離開,是不是就不需要這麼辛苦、不需要接受歧視和剝奪?
沒有親身走過這個歷程,沒辦法體會一個特殊孩子要好好在教室上課前,需要多少努力,沒辦法想像原來只是沒辦法跟其他孩子一起上課,就可以讓一個媽媽痛苦萬分,當力氣用盡時想要走上絕路。
我從一個所有評鑑都特優的組長,成了一個特殊孩子的媽媽,嘗盡人情冷暖。從那時開始我封閉自己,把所有時間留給孩子和家人,不再參加任何的聚會和出遊,每天早上7:30踏進教室後,除了上廁所以外,直到下班,沒有離開過教室。
每一次只要有狀況發生,就會有人批評我的人際關係差,其實我是沒有人際關係,弄不懂哪一次是真心?分不清對著我套話的人,背後議論什麼。在現實生活中,除了公事幾乎跟任何人沒有互動。
聽過我的聲音就能知道,極其沙啞低沉,在妹妹入學前,我從來沒有演講過,但是我很想讓更多老師知道特殊的孩子要經歷很多的辛苦才能來到我們的面前,也想提醒更多的老師去注意孩子的狀況、尊重孩子的受教權。
我想的是能不能不需要跟我一樣生一個特別的孩子來親身經歷,就能讓更多人設身處地的了解孩子們的需要和辛苦?
我用特殊孩子媽媽的角色分享前半段:「我們都設身處地想想,如果班上那個特殊的孩子是我們自己的孩子,會不會想出更多的辦法來幫助他呢?用更多的方法來讓他融入課程?在孩子孤單的時候,替他身邊找個朋友?」
每個父母都期許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我只期待在我有生之年,妹妹能看得懂我寫給她的情書,有些家長只希望孩子能好好呼吸、好好走路,可是很多時候,沒有機會選擇。
我用在高年級20幾年的教學經驗分享後半段,想要提供老師們一些班級經營和帶特殊生的方法,希望能和老師們一起想想辦法來幫助這些無助的孩子和家長。我們在對待孩子的時候,都能緩一下,不要因為一時的氣憤不小心傷了孩子,我也希望在校園中遇到任意對待孩子的老師,我們都能鼓起勇氣去維護孩子的權益。
在學校的每一場結束前,我都鞠躬拜託現場的老師,我也想要懇求線上所有的老師:「如果在您的教學生涯中遇到我家妹妹,遇到跟她一樣慢的孩子,能不能拜託您們,都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在他們困難的時候替他們想想辦法,好不好?謝謝您們。」
我不能改變她的障礙,但是我努力改變對待這些孩子的方式和求學的環境。
曾經有很多怨懟,現在我感謝上天給我一個善良單純的孩子,12年,讓我得到很多寶貴的經歷、了解很多孩子和家長的需要和困難,接受特教服務,才知道資源班老師的辛苦和資源的不足。慶幸自己有這麼多的能力和資源可以幫助更多的家長和孩子,也慶幸當年在最痛苦的時候沒有往下跳下去,才能看到妹妹現在這麼多的進步和美好。
Photo by 電競說書人Voca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我們是四胞胎《家有四胞胎》,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若宸、若芊和若蒂在 #二歲八個月大 的時候 就已經 #很會騎腳踏車 了! 但 #若軒怎麼還是不會騎呢? 在這個過程中~ 媽咪發現若軒的 #右腳較無力 且 #跳立動作有些問題。 觀察了將近半年,似乎沒有改善。 所以,我就帶她去 #看復健科。 檢查後發現若軒的 #膝反射增強,#疑似脊椎受傷, 所以安排...
早療評估幾歲 在 口罩男 Facebook 八卦
兩個多月以前,兒子學校的老師察覺他似乎比同年齡的同學,疑似發展的比較緩慢,建議我們可以去醫院先做個評估。
其實剛聽到這個訊息內心有點無法接受,我覺得自己的兒子很正常阿!! 可能就是說話小聲了點,然後慢了點,比較無法表達出完整的一個句子而已阿,他…他就比較文靜嘛。我心裡可以找出十幾種理由替他辯護,但萬一真的有呢?
明明知道了,還逃避的帶著小孩錯過最黃金的三~六歲治療期,我想我會無法原諒自己。
好啦,反正是〝疑似嘛〞就先來預約評估確認一下好了。
沒有預約還不知道,一上網預約才發現,竟然要排到一個多月後了。在快到評估時間的前幾天,醫院傳來簡訊告知,當天只是先由復健科跟兒科醫生看診,不會作任何評估動作,看完才會另外約評估時間。
那天下著大雨,提早開車出門去醫院,當天復健科醫生有請兒子畫看看圓形跟十字,發現十字他不太會畫,圓形到是畫的挺不錯,只是一直無法畫大。
之後換成兒科醫生,兒科醫生那邊問了幾個問題,就請我們回去等通知,護士小姐解釋說 ,會安排語言、職能、心理評估,但因為預約的小朋友很多,可能每一項都要等待一個月後,心理最久,可能要明年了,而這三個評估結束後才會出一個正式的評估報告這樣,聽完了講解,我就帶著兒子回學校去了。
就這樣約過了一星期左右,接到醫院的電話說,要跟我預約職能跟語言評估,這出乎我意料的快,就在下星期,我馬上一口答應。
到了約定的時間,先到兒童職能去找老師評估,看著兒子坐在老師的面前,老師開始組合簡單的積木請他模仿看看,但兒子不買單,只想做自己的,老師再請他將大積木串起來,他到是挺彭場的,也有叫他畫圈圈、畫十字、甚至在一條黑色粗線上重複畫過去,看他是否會穩定的畫在上面還是會畫出線外,有些部分兒子進行的不是很順利,我在旁邊邊看邊緊張。
職能老師評估完之後,覺得確實比較緩慢,正常來說三歲半的小孩應該不會這樣,評估起來的分數表現只有三十個月的年齡,也就是兩歲半的樣子,整整慢了一年。
接著又到了語言老師那邊做評估,看著兒子小小的背影坐在老師旁邊,沒有休息的又開始回答老師的問題,心理莫名的心疼。
老師的問題從最簡單的認水果、物體,到慢慢艱深的會說一小段故事,並請我兒子回答故事裡面的某些狀況或腳色,連我在旁邊聽,說真的,要是一不專心的話,還會搞不太懂呢。
大約半小時的語言評估,老師是說:「兒子狀況在及格邊緣,藉由上課跟其他刺激、互動、學習來進行改善,還順道問我說:「他講話都這麼小聲嗎?」我回說:「嗯。」
「那他剛剛表現跟回答跟在家說話狀況有一樣嗎?」
「一樣說,也是這種說話方式。」我說
「那他有大叫過嗎? 」
「跟姐姐玩得比較激動跟刺激追跑遊戲時才會。 」我解釋
老師才說:「好,那我們來安排早療的時間好了。」
我問說:「那心理評估的部分呢?」
老師說:「我們可以先從語言跟職能先治療,不要浪費等待的時間。 一星期安排一天,語言三十分、職能三十分,大約一小時這樣。」
詳談之後才知道,男童發展遲緩是女童的兩倍,而現在政府也有相關補助,等到心理評估結束有了綜合報告書之後,也可以去區公所申請補助,類似交通費那種一次兩百,一個月最多可以申請兩千元,低收入戶可以多一點。
會寫這篇文章出來,除了感謝學校老師的細心發現之外,也想提醒其他家長朋友們,要多觀察自己小朋友的成長狀況,有疑慮或擔憂就去尋求評估,不要自己判斷認為只要長大一點就會改善,三~六歲是黃金期,家長們還是要多多留意喔。
口罩嫂 曾樂兒
早療評估幾歲 在 口罩男 Facebook 八卦
兩個多月以前,兒子學校的老師察覺他似乎比同年齡的同學,疑似發展的比較緩慢,建議我們可以去醫院先做個評估。
其實剛聽到這個訊息內心有點無法接受,我覺得自己的兒子很正常阿!! 可能就是說話小聲了點,然後慢了點,比較無法表達出完整的一個句子而已阿,他…他就比較文靜嘛。我心裡可以找出十幾種理由替他辯護,但萬一真的有呢?
明明知道了,還逃避的帶著小孩錯過最黃金的三~六歲治療期,我想我會無法原諒自己。
好啦,反正是〝疑似嘛〞就先來預約評估確認一下好了。
沒有預約還不知道,一上網預約才發現,竟然要排到一個多月後了。在快到評估時間的前幾天,醫院傳來簡訊告知,當天只是先由復健科跟兒科醫生看診,不會作任何評估動作,看完才會另外約評估時間。
那天下著大雨,提早開車出門去醫院,當天復健科醫生有請兒子畫看看圓形跟十字,發現十字他不太會畫,圓形到是畫的挺不錯,只是一直無法畫大。
之後換成兒科醫生,兒科醫生那邊問了幾個問題,就請我們回去等通知,護士小姐解釋說 ,會安排語言、職能、心理評估,但因為預約的小朋友很多,可能每一項都要等待一個月後,心理最久,可能要明年了,而這三個評估結束後才會出一個正式的評估報告這樣,聽完了講解,我就帶著兒子回學校去了。
就這樣約過了一星期左右,接到醫院的電話說,要跟我預約職能跟語言評估,這出乎我意料的快,就在下星期,我馬上一口答應。
到了約定的時間,先到兒童職能去找老師評估,看著兒子坐在老師的面前,老師開始組合簡單的積木請他模仿看看,但兒子不買單,只想做自己的,老師再請他將大積木串起來,他到是挺彭場的,也有叫他畫圈圈、畫十字、甚至在一條黑色粗線上重複畫過去,看他是否會穩定的畫在上面還是會畫出線外,有些部分兒子進行的不是很順利,我在旁邊邊看邊緊張。
職能老師評估完之後,覺得確實比較緩慢,正常來說三歲半的小孩應該不會這樣,評估起來的分數表現只有三十個月的年齡,也就是兩歲半的樣子,整整慢了一年。
接著又到了語言老師那邊做評估,看著兒子小小的背影坐在老師旁邊,沒有休息的又開始回答老師的問題,心理莫名的心疼。
老師的問題從最簡單的認水果、物體,到慢慢艱深的會說一小段故事,並請我兒子回答故事裡面的某些狀況或腳色,連我在旁邊聽,說真的,要是一不專心的話,還會搞不太懂呢。
大約半小時的語言評估,老師是說:「兒子狀況在及格邊緣,藉由上課跟其他刺激、互動、學習來進行改善,還順道問我說:「他講話都這麼小聲嗎?」我回說:「嗯。」
「那他剛剛表現跟回答跟在家說話狀況有一樣嗎?」
「一樣說,也是這種說話方式。」我說
「那他有大叫過嗎? 」
「跟姐姐玩得比較激動跟刺激追跑遊戲時才會。 」我解釋
老師才說:「好,那我們來安排早療的時間好了。」
我問說:「那心理評估的部分呢?」
老師說:「我們可以先從語言跟職能先治療,不要浪費等待的時間。 一星期安排一天,語言三十分、職能三十分,大約一小時這樣。」
詳談之後才知道,男童發展遲緩是女童的兩倍,而現在政府也有相關補助,等到心理評估結束有了綜合報告書之後,也可以去區公所申請補助,類似交通費那種一次兩百,一個月最多可以申請兩千元,低收入戶可以多一點。
會寫這篇文章出來,除了感謝學校老師的細心發現之外,也想提醒其他家長朋友們,要多觀察自己小朋友的成長狀況,有疑慮或擔憂就去尋求評估,不要自己判斷認為只要長大一點就會改善,三~六歲是黃金期,家長們還是要多多留意喔。
口罩嫂 曾樂兒
早療評估幾歲 在 我們是四胞胎《家有四胞胎》 Youtube 的評價
若宸、若芊和若蒂在 #二歲八個月大 的時候
就已經 #很會騎腳踏車 了!
但 #若軒怎麼還是不會騎呢?
在這個過程中~
媽咪發現若軒的 #右腳較無力 且 #跳立動作有些問題。
觀察了將近半年,似乎沒有改善。
所以,我就帶她去 #看復健科。
檢查後發現若軒的 #膝反射增強,#疑似脊椎受傷,
所以安排物理評估。
評估後確認有問題,接著直接安排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一個多月之後,
感覺她的 #進度空間很有限,
所以媽咪就帶若軒去 #整脊。
中醫整脊師說若軒 #右腳外翻、#出現長短腳
加上 #右側骨盆有移位 且有 #輕微脊椎側彎 情形。
經過 #幾次整脊 之後,#繼續搭配物理治療,
沒想到在短短的一、兩週之內,
#若軒居然會騎腳踏車了耶!實在是太棒了!
最近看到孩子們的一堆小問題都能一一被解決
心情變得很開心!終於可以輕鬆下來了!
追蹤FB:https://www.facebook.com/quadruplets20171204/
追蹤Ig:https://www.instagram.com/quadruplets20171204/
追蹤Blog:https://olivia20131220.pixnet.net/blog
3Y7M22D
#quadruplets #四千金 #四胞胎 #4つ組 #日常
#若軒 #早療 #物理治療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ZSK4q2TyGA/hqdefault.jpg)
早療評估幾歲 在 就有問題?三歲半前還不遲~早療復健搶不到,每天半小時一對 ... 的八卦
辰辰2歲半的時候被診斷出有輕度發展遲緩的狀況,讓父母雙方都不知所措,雖然都有求助於各大單位,但面對發展遲緩的孩子該用甚麼正確的角度去看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