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素梅總質詢2017.09.29
『為賴神上一堂課─原住民族』
(請院長)
院長您好!
過去,每一位行政院長上任,本席的第一次質詢總是會讓新院長認識原住民族。從歷史、文化、教育、建設⋯。今天,不例外,本席為院長上一堂文化課。
(請原民會夷將主委、文化部鄭部長、教育部潘部長)
院長!您要相信,本席第一次的質詢總是充滿善意,而且,期待!
讓我們先來聽一首歌,這首歌應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大銀幕也會有影像,但只是意像式的影像,院長您可以看螢幕聽歌,您也可以閉上眼睛細細的體會這首歌。最近聽唱歌很敏感,但本席可以向院長保證安全,您不會被台大學生舉布條打斷聽歌。
《泰雅古訓》
https://goo.gl/HFqsfD
院長!請用一句話形容您剛聽完的這首歌。
⋯⋯⋯
這是一首古老的泰雅族歌謡,它在述說泰雅族從南投往北遷徙的歷史,我們只能用現代的語言勉強翻譯,它的歌詞大致是這樣的:
發祥的地方有個平台
那是泰雅的祖居
為了繁衍我們的族群
三個兄弟往北發展
buta到桃園、新竹
a yen到宜蘭
ya box在南投、台中
出發前
互相堅定的承諾
不要用木牆彼此隔離
要像箭筍發芽一般,茂盛的繁衍
要像藤條依樣,堅硬而有彈性
我們是來自同一奶頭的子民
要選擇世代血緣
四代以後才能通婚
不要亂倫,否則
祖靈將懲罰我們
要堅守我們的生活規律
若有合適的對象
長者拄著拐杖去提親
感謝祖先留給我古訓
我們要傳承,不要樹敵
泰雅啊!泰雅
要和平相處在這塊土地上
這首古老的歌謠,是泰雅族部落歌手雲力思在1990年代末期採集整理,第一次發表就是921地震後的災區(仁愛鄉新生村中原口部落),古老又飽滿的泰雅語、優美的旋律、符合遷移歷史的敘述,震動了各地泰雅族部落,並引起泰雅族人尋根溯原、傳承文化的風氣。我們沒有文字,但我們擁有豐富的口傳歷史、美麗的文化傳說。
本席要提醒潘部長,這首歌最珍貴的就是古老的泰雅語,就是類似你們的文言文。沒有文字的我們,將古老的語言視為瑰寶,有文字的你們,卻棄之如敝屣。可憐又可笑啊!
本席再告訴院長一個小故事:唱這首歌的雲力思,今年63歲,她已過世的父親今年剛好99歲。雲力思有三位伯父,日據時期被徵調為高砂義勇隊赴南洋,從此一去不回。雲力思小時候聽祖母說,日本警察到家裡來,命令四兄弟只能留下一個,三位伯父就此命喪南洋。這就是「被殖民的悲哀」!
院長!我們再來聽一首排灣族古老的傳唱歌謠,這首歌被譽為「天籟」,請首長席上的首長們也一起用心體會。
《來甦》
https://goo.gl/NV57tM
院長!請再用一句話形容您剛聽完的這首歌。
⋯⋯⋯
潘部長!這首歌是不是美極了?
但是,它更是文言文的經典。
這一首已經傳唱數百年的排灣族傳唱歌謠,它的三段歌詞是一樣的。
是什麼纏繞在心頭?
唉呀!那個寂寞的人啊!
唉呀!那個寂寞的人啊!
演唱者林廣財在17年前錄音的時候,或許是受到祖靈的感召,加入了一段口白:
啊!彷如傳說,思念你的心情,就像大武山上的老藤,深深扎進在千年老樹上。盼望妳像那老樹,盼望妳像那樹葉,可以時時看守,可以時時觸摸。
古老的排灣族歌謠加上現代的排灣語口白,結合成完美的「天籟」。
排灣族部落歌手林廣財,56歲,跟部落其他人的命運一樣,國中畢業、二十多年建築鐵工經歷。因為出身頭目家族,自小接觸比較多的傳唱歌謠,成為著名的部落傳唱歌手。
思念你的心,就像山上的老藤,深深扎進老樹上。
院長!這樣美的像詩的創作,來自原住民族的勞動階級。您很驚訝吧!但是本席感到驕傲,我們不只擁有傳統,更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
聽完兩首歌,本席要為院長說明一段時代背景。
1895年日本據台,原住民族陷入50年的傳統文化黑暗期,文物幾乎被洗劫一空。被洗劫的文物,一級精品被運回日本,現在存放於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約5600件,存放於天理大學天理參考館約1757件,存放於國立東京博物館約976件,另外,還有以台灣原住民族衣飾織品文化為主的東京家政大學博物館。二級精品存放於當時的總督府博物館,也就是現在的國立台灣博物館,現存約6863件。更有數萬件的文物被以研究之名存放於台大人類學系博物館與中研院民族所、歷史所。當然還有在洗劫掠奪過程中被個人私吞流入文物買賣市場。
近年來,有學者撰寫文章說「日本人買去了!」企圖為日本據台掠奪原住民族文物洗刷罪名。2004年,本席曾參觀台大人類學系博物館,館內有一本已經泛黃的日據時期收藏品登錄冊,是用鋼筆手寫的,每一欄收藏品的最右一格是「納入者」,有著名的日本人類學者,更多的是陸軍軍部、海軍特務部、各地派出所駐在所。證據會說話,這是日本軍警特有系統的洗劫原住民族文物,是屬於戰爭罪行。
有人說,日據時期在台灣的日本人類學者,其科學調查有助於現代的原住民族追尋過去的歷史。本席看過一份著名人類學者伊能嘉矩的「覆命書-臺灣蕃人事情」,覆命給誰?給日本派到台灣的總督,大意是「您派給我的任務命令,我歷經千辛萬苦完成。」
總督府派任務給人類學者,人類學者調查完將成果及搜刮的文物呈報總督府,總督府根據調查成果制定理蕃政策派兵剿蕃。這是典型的學者與國家暴力的共犯結構。
原住民族的文物被洗劫一空,造成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傳承上的斷裂現象。
2009年6月,台北的順益博物館洽商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來台展出一百餘件台灣原住民族文物,展出名稱為「百年來的凝視」,文物開展馬上撼動了全台灣原住民族,大家無法想像百年前的祖先竟然有如此精湛的工藝,而這些工藝卻因文物被洗劫一空而斷鍊了。過去數百年,因為戰爭、殖民,導致全世界有大量的文物被掠奪,這種不公平不正義的文物流轉背景,近代已在全世界形成要求文物返還的運動。可笑又可悲的是,中華民國外交部竟然簽署了「切結書」給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保證這些掠奪自台灣原住民族的文物可以安全運回日本。
2015年,台大人類學博物館將一件排灣族木彫四面柱報准核定為「國寶」,研究學者根據收藏資料通知文物來源地~屏東縣泰武鄉佳平部落,並邀請部落耆老北上探視文物。經過部落有限的記憶摸索,這件文物的前半段歷史真相終於浮現。日據時期,這件木彫四面柱原來是佳平舊部落頭目家屋的柱子,日本人說頭目家屋要修建為博物館,修建完成後這件木彫四面柱也失蹤了,80年後,這件文物出現在台大人類學博物館。
這類不公不義的文物流轉故事,一直在原住民族社會流傳,高舉「轉型正義」旗幟的執政團隊,你們何不公開所有原住民族「被掠奪文物」的檔案?讓我們的年輕人追尋自己的歷史、書寫自己的歷史!
2015年7月底,「反課綱」的高中生在教育部前連續數天抗議,31日凌晨,一位高中生的父母到抗議現場,勸孩子回家,這位高中生的孩子竟然在電視鏡頭前勒父親推母親。
《新聞影片》
https://goo.gl/X9XNEx
這位高中生的孩子事後在臉書PO文:
嚴正聲明
本人為高二升高三之學生,
我以一個學生的身分發表此聲明,
雖然我未成年,
但是這場革命,
我必須參與在其中,
這是我一生最光榮的時刻,
我不允許任何人破壞,
就算是家人也一樣,
我已經和政府革命,
我並不介意在家裡再來一次!
反正我都已經動手打我爸了
這個夏天,我們的戰鬥!
我很快就會回去!
看了這些,我震驚!我為台灣的社會擔憂!
我也將我的心情PO文在我的臉書上,標題是:「禮失求諸野~台灣社會應向原住民部落學習」 今天,我就唸其中一段,讓我們彼此互相鼓勵。
暑假,是我們部落舉辦豐年祭的旺季,豐年祭前後,各部落青年會都要舉辦尋根活動,回到舊部落遺址。在舊部落遺址,長者對年輕人講述歷史、文化:過去,我們如何被迫遷徙,過去,我們生活方式的文化意義。在豐年祭前,部落的兒童與少年都要參加傳統歌謠集體培訓。我們沒有歷史課綱、沒有歷史課本,但我們有一代代的傳承,傳承文化,接回斷鍊的歷史。傳承是使命、是責任,是我們瀕臨被滅族時所激發的求生意志。
又過了幾天,我到了屏東縣泰武鄉佳平部落,晚餐後與幾位友人在部落散步,走到活動中心時,在昏黃的燈光下,看到一列大大小小的孩子們正拉著手唱歌跳舞,大學生拉著中學生、中學生拉著小學生,大手拉小手,踩著傳統舞步,唱著傳統歌謠。
當時,我內心激動到快掉下眼淚,沒有走進去打擾孩子們,靜靜的在牆外用手機拍下這一段影片。
《大手拉小手》
https://goo.gl/bPMvGt
院長!本席的心情非常複雜,既擔憂又欣慰。
你們的孩子因革命而光榮
我們的孩子視傳承為使命
你們大手拉小手揮舞空氣推動聖戰
我們大手拉小手接回被斷鍊的傳統文化
院長!會不會有那麼一天,台灣社會連「禮失求諸野」都聽不懂了?
今天,謝謝院長與所有執政團隊耐心聽完本席的文化課,希望對院長有所助益。
本席對院長高度期待!
日本兒童歌謠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記得昔日每到10月25日台灣光復節,大街小巷都會響起這首台灣光復紀念歌。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後,台灣、澎湖群島被割讓予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1945年10月25日在太平洋戰區台灣的台北市舉行戰敗方日本的受降典禮,結束了日本在台半世紀的殖民統治,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則代表盟軍接收台灣與澎湖群島。
1946年8月,中華民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頒布命令,明訂10月25日為「台灣光復節」以資紀念。目前依據中華民國《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台灣光復節屬於只紀念不放假的節日,而由相關機關、團體、學校自行舉行慶祝活動。
《台灣光復紀念歌》寫於台灣光復翌年(1946年),由陳波先生作詞、陳泗治先生作曲,展現出濃厚的民族風及愛鄉情懷,之後曾被編入國民小學音樂教本及國語課本第七冊,優美的旋律至今仍長存在許多三四五六年級的台灣人心中。但少有人知道,這首歌的背後有著一位敬上帝、愛台灣的偉大音樂家,也罕有人去探究,原來這麼好聽的一首歌居然有著各種不同的解讀,也連帶的招致傳唱停滯的命運。
1911年生於社子三角埔的陳泗治,1930年進入台灣神學院,隨德明利學習鋼琴,後來進入日本政府為培育台灣公學校師資的「師資講習所」,奠下了良好的音樂基礎。
1934年,陳泗治畢業後赴日本就讀東京神學大學,並從上野大學木岡英三郎學習作曲。1934年暑假,他與旅日同學組成「鄉土訪問音樂團」,擔任鋼琴伴奏,回到台灣各地舉行巡迴演奏會。
二戰後,1946年,陳泗治任「台灣文化協會」音樂委員會委員,創作了這首台灣光復紀念歌,該曲是使用傳統的五聲音階譜寫,曲調充滿孺慕之情,或許與其神學背景有關。
至於作詞者「陳波」則是在宜蘭縣蘭陽女中任教的一位國文老師俞仁溥先生的筆名,而這個筆名是取自其妻陳琇幃(同在蘭陽女中任教的音樂老師)之姓氏與他的大兒子俞小波之名,當年他投稿歌詞中選後還有得到獎金。非常謝謝他的兒子陳宜旼先生告知上述資訊。
台灣光復紀念歌的歌詞,後來因政治考量曾在經過改寫後成為小學國語課文;昔日小學國語課本第七冊的第廿一課《光復歌》裡面寫道:
張燈結綵喜洋洋,光復歌兒大家唱。今日重享自由樂,總統恩德不能忘。
不能忘,細思量;不能忘,細思量;救國救民,恩德深長。
張燈結綵喜洋洋,光復歌兒大家唱。今日重享自由樂,國軍英勇不能忘。
不能忘,細思量;不能忘,細思量;同心同德,發憤圖強。
張燈結綵喜洋洋,光復歌兒大家唱。今日重享自由樂,大陸同胞不能忘。
不能忘,細思量;不能忘,細思量;光復大陸,重享安康。
不管未來台灣的歷史會如何寫下去,當年這個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的「台灣光復紀念日」不應該被遺忘,而就在大家各取所需、各自解讀這個日子的時候,也請不要忘了台灣曾有一位偉大的音樂家陳泗治,以愛鄉愛國的熱情,寫下了這首「台灣光復紀念歌」。
《台灣光復紀念歌》
詞:陳波
曲:陳泗治
張燈結綵喜洋洋 勝利歌兒大家唱
唱遍城市和村莊 台灣光復不能忘
不能忘 常思量 不能忘 常思量
國家恩惠 情分深長 不能忘
有錢難買真情意 有錢難買真爹娘
今朝重見天和地 八年血戰不能忘
不能忘 常思量 不能忘,常思量
加緊建設 為國增光 不能忘
張燈結綵喜洋洋 光復歌兒大家唱
唱遍城市和村莊 民族精神不能忘
不能忘 常思量 不能忘 常思量
中華民國 地久天長 不能忘
影片中的歌聲取自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監製、台灣省立交響樂團(今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發行的《串起童年的聲音》兒童歌謠曲集,歌曲由台灣省立交響樂團(今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伴奏、陳澄雄指揮,演唱者包括苗栗縣竹南國小兒童合唱團、苗栗縣建國國小兒童合唱團、敦化美聲合唱團。畫面則是取自1947年第二屆台灣光復節慶祝活動與1959年第十四屆台灣光復節慶祝活動。
日本兒童歌謠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不管未來台灣的歷史會如何寫下去,當年這個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的「台灣光復紀念日」不應該被遺忘;而就在大家各取所需、各自解讀這個日子的時候,也請不要忘了台灣曾有一位偉大的音樂家陳泗治,以愛鄉愛國的熱情,寫下了這首「台灣光復紀念歌」。
記得昔日每到10月25日台灣光復節,大街小巷都會響起這首台灣光復紀念歌。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後,台灣、澎湖群島被割讓予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1945年10月25日在太平洋戰區台灣的台北市舉行戰敗方日本的受降典禮,結束了日本在台半世紀的殖民統治,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則代表盟軍接收台灣與澎湖群島。
1946年8月,中華民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頒布命令,明訂10月25日為「台灣光復節」以資紀念。目前依據中華民國《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台灣光復節屬於只紀念不放假的節日,而由相關機關、團體、學校自行舉行慶祝活動。
《台灣光復紀念歌》寫於台灣光復翌年(1946年),由陳波先生作詞、陳泗治先生作曲,展現出濃厚的民族風及愛鄉情懷,之後曾被編入國民小學音樂教本及國語課本第七冊,優美的旋律至今仍長存在許多三四五六年級的台灣人心中。但少有人知道,這首歌的背後有著一位敬上帝、愛台灣的偉大音樂家,也罕有人去探究,原來這麼好聽的一首歌居然有著各種不同的解讀,也連帶的招致傳唱停滯的命運。
1911年生於社子三角埔的陳泗治,1930年進入台灣神學院,隨德明利學習鋼琴,後來進入日本政府為培育台灣公學校師資的「師資講習所」,奠下了良好的音樂基礎。
1934年,陳泗治畢業後赴日本就讀東京神學大學,並從上野大學木岡英三郎學習作曲。1934年暑假,他與旅日同學組成「鄉土訪問音樂團」,擔任鋼琴伴奏,回到台灣各地舉行巡迴演奏會。
二戰後,1946年,陳泗治任「台灣文化協會」音樂委員會委員,創作了這首台灣光復紀念歌,該曲是使用傳統的五聲音階譜寫,曲調充滿孺慕之情,或許與其神學背景有關。
至於作詞者「陳波」則是在宜蘭縣蘭陽女中任教的一位國文老師俞仁溥先生的筆名,而這個筆名是取自其妻陳琇幃(同在蘭陽女中任教的音樂老師)之姓氏與他的大兒子俞小波之名,當年他投稿歌詞中選後還有得到獎金。非常謝謝他的兒子陳宜旼先生告知上述資訊。
台灣光復紀念歌的歌詞,後來因政治考量曾在經過改寫後成為小學國語課文;昔日小學國語課本第七冊的第廿一課《光復歌》裡面寫道:
張燈結綵喜洋洋,光復歌兒大家唱。今日重享自由樂,總統恩德不能忘。
不能忘,細思量;不能忘,細思量;救國救民,恩德深長。
張燈結綵喜洋洋,光復歌兒大家唱。今日重享自由樂,國軍英勇不能忘。
不能忘,細思量;不能忘,細思量;同心同德,發憤圖強。
張燈結綵喜洋洋,光復歌兒大家唱。今日重享自由樂,大陸同胞不能忘。
不能忘,細思量;不能忘,細思量;光復大陸,重享安康。
不管未來台灣的歷史會如何寫下去,當年這個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的「台灣光復紀念日」不應該被遺忘,而就在大家各取所需、各自解讀這個日子的時候,也請不要忘了台灣曾有一位偉大的音樂家陳泗治,以愛鄉愛國的熱情,寫下了這首「台灣光復紀念歌」。
《台灣光復紀念歌》
詞:陳波
曲:陳泗治
張燈結綵喜洋洋 勝利歌兒大家唱
唱遍城市和村莊 台灣光復不能忘
不能忘 常思量 不能忘 常思量
國家恩惠 情分深長 不能忘
有錢難買真情意 有錢難買真爹娘
今朝重見天和地 八年血戰不能忘
不能忘 常思量 不能忘,常思量
加緊建設 為國增光 不能忘
張燈結綵喜洋洋 光復歌兒大家唱
唱遍城市和村莊 民族精神不能忘
不能忘 常思量 不能忘 常思量
中華民國 地久天長 不能忘
影片中的歌聲取自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監製、台灣省立交響樂團(今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發行的《串起童年的聲音》兒童歌謠曲集,歌曲由台灣省立交響樂團(今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伴奏、陳澄雄指揮,演唱者包括苗栗縣竹南國小兒童合唱團、苗栗縣建國國小兒童合唱團、敦化美聲合唱團。畫面則是取自1947年第二屆台灣光復節慶祝活動與1959年第十四屆台灣光復節慶祝活動。
日本兒童歌謠 在 懷舊日本童謠音樂會活動設計 - Pinterest 的八卦
手心設計事務所. 102 位粉絲. 追蹤. 2016.05. 懷舊日本童謠音樂會活動設計- 手心設計事務所. 懷舊日本童謠音樂會活動設計. 更多類似釘圖. ... <看更多>
日本兒童歌謠 在 日本經典童謠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日本童謠 (3,4)...台灣- YouTube2008年10月6日· 1.雀の學校這是早期日本幼稚園學生,初步學唱歌的簡單活潑輕快的童謠描述一群小麻雀在一...時間長度: 4:56 發布時間: ... ... <看更多>
日本兒童歌謠 在 您印象中最深刻的日本童謠或演歌是? - Mobile01 的八卦
我覺得「雨降り」,這首童謠滿可愛的!很適合小朋友練習唱兒歌。 雨降り曲/中山晋平詞/北原白秋一、あめあめふれふれかあさんがじゃの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