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李安導演,到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劇組都已經凌晨三點多了,我真的很難想像他如此過人的體力與熱情,眼下我幾乎就想下跪叩謝了,更令我感動的是他在隔離期間,真的把每一部入圍的影片都看過了,對每一個入圍者或是得獎者,都有很多的建言跟鼓勵,這個溫柔與細膩一直是我想學習的,有容乃大,沈穩貼心,在我心中已經是神一樣的存在。
早在去年當金馬評審的時候,我就跟李安導演表達,斷背山一直是我在編寫刻在的時候,心中一直不斷拿出來反覆思考的文本,那麼多精彩的片段,我真的不知道如何超越?一直到今天,刻在僥倖地在票房上有了一個不錯的成績,但在當年的時空與現在的背景,#斷背山還是一個我們永遠無法超越的高峰,包括當時那兩個燦爛又耀眼的男主角,還有影片觀照到當時的女生和時代,他永遠是一個是世上最經典的電影🙏
因為李安導演讓我們覺得做電影是一件如此浪漫美好的事,請您多保重,就和侯孝賢導演一樣,我們需要您帶領著我們,努力讓台灣的電影更好,我如此堅信著也努力著。
#永遠謝謝李安導演
#謝謝我看了至少10次以上的斷背山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斷背山 台灣 票房 在 鬼才阿水Awater Facebook 八卦
獲頒英國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 李安
有英國奧斯卡之稱的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頒發「終身成就獎」給台灣籍導演李安,除了是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也是第三位獲得此獎項的亞洲人。
對影視圈的人而言,李安可說是唯一的楷模,他的人生歷練更可說是一部曲折離奇的劇情片。
1984年完成紐約大學畢業作品獲得經紀公司的關注,因此留在美國,除了每日不間斷的創作外,也將重心放在陪伴幼子與妻子上,但失業長達六年的時間,家人不斷的支持與鼓勵,最終造就了堅毅的性格與成就。
1990年靠著兩部劇本「推手」「囍宴」獲得行政院舉辦的優良電視劇本與二獎,也因此獲得中央電影公司副總徐立功的賞識,邀請他拍攝推手(1991年),自此開始了他的導演生涯,此作品不只在台灣獲得票房上的成功,也獲得金馬獎8項提名與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的肯定,而與台灣演員郎雄的合作,更是被譽為經典之作。
之後包含「囍宴」「飲食男女」,都邀請郎雄深刻描寫父親的傳統形象,也被稱為父親三部曲,而這些作品也在多年後仍被視為經典之作。
我永遠記得在大學課堂上老師對李安的作品極為讚嘆,而下課後我特別去圖書館借了推手這部作品來細細品嘗,對於當中的情感與傳統華人社會的刻畫特別印象深刻,更難以想像,這竟是一位導演的首秀作品。
之後包含「臥虎藏龍」「斷背山」「少年Pi的奇幻漂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雙子殺手」等作品,都獲得了市場與藝術獎項的肯定。
不只帶來好作品,更為台灣的電影產業付出。
不只在拍攝少年Pi時將拍攝場景拉回台灣,讓全世界看到台灣的美的同時,也將好萊塢最頂尖的拍攝技術帶回台灣,讓影視從業人員藉著實際執行,來增加經驗與技術的累積。
有一年我受到當時學校恩師的邀約,去擔任台灣某部偶像劇的二號攝影師一週,當時就巧遇一位場務大哥,身上穿著帶有老虎LOGO的衣服,閒聊之下這才知道他在當時就是少年PI的劇組人員之一,他提到當時將好萊塢的拍攝規格拉到台灣後,不只讓所有工作人員受到充足的照顧,包含飲食與工作環境等都是最頂尖的規格,現場餐點準備中西式與葷素類型任你隨便拿外,對於現場的技術規格也是拉到最高,寧可精雕細琢,也不願漏掉每一個細節。
除此之外,對於台灣電影的最高殿堂 - 金馬獎,更是多次的一肩扛起重責大任,在台灣電影最艱困的時候,成為了最溫暖的泉源,這也是為了每當與台灣的影視從業人員提到李安時,每個人都會為他的藝術成就與謙卑而敬佩。
台灣有李安就是我們最驕傲的成就。
很恭喜李安導演能夠獲得終身成就獎,在這邊也說個我曾經遇過他的小歷史,那年我還是一個剛畢業沒多久的小小接案人員,恰巧受到一間雜誌的委託成為拍攝訪談的攝影師,過程中除了聆聽李安導演的分享與歷練外,私下的他其實就像個大男孩般溫暖,即使我只是一個小毛頭攝影師,但他對我們依然非常照顧且客氣,過程中完全無架子,當我提起我也有個影視夢時,他更是溫暖的拍拍我的背,告訴我:「只要努力堅持與付出,最終一定會看到成果的,要相信自己。」
或許我現在在影視圈還沒有了不起的成就,但這席話卻成為了我的人生指南,總在我很疲倦與辛苦時,給我力量繼續走下去。
謝謝李安導演。
IG : Awater0911
YT : https://awater0911.pros.si/v9nmb
專屬社團 -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浪Live」4791472 / 鬼才阿水Awater
斷背山 台灣 票房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八卦
| 親愛的房客 Dear Tenant |
(整篇爆雷和劇透)
這部電影的好看程度已經反映在票房與口碑上,然而,我寫這篇文章是要給還在猶豫、考慮的朋友,一個去感受台灣電影和其他亞洲國家電影不同的機會。
尤其台灣已經可以討論「同志」組成「家庭」,及在社會中更廣泛的層面及深入的層次。
但對於「同志電影」有疑慮,擔心自己會莫名產生排斥的朋友也別擔心,與其說這是一部同志電影,更該將其定義為一部描述「人性中愛與恨、寂寞與原諒的電影。」
同志只佔電影中的三個角色,其他的角色都是異性戀,希望透過這樣描述可以舒緩這些朋友的緊張。李安導演在宣傳《斷背山》時也曾喊話:「帶你(妳)的異性戀朋友、男朋友、老公來看,他們會更懂得愛。」(大意)
李安和鄭有傑導演都是有結婚生子的異性戀男性,但兩人為何能把有同志符號的電影拍這麼好?
這樣的問題李安也曾經被問過:「身為直男怎麼拍出《斷背山》?」
李安的回答很詩意:「做藝術的有一些天份,能利用假借形容的方式,達到真情跟寫真的境界,讓大家能體會。」
鄭有傑導演自己同時是演員,且在《繁花盛開》飾演過扮裝皇后的角色,要「演」這樣的角色,演員得做的角色功課就是先「成為」這樣的人。
所以當“她”以這樣的身份出現在大庭廣眾下,這種赤裸地身份暴露的方式,就能理解社會刻板印象中所謂的“異類”或“不正常”。
《親愛的房客》演員的戲都達水準之上,但鄭有傑導演本身絕對做足角色與劇本的功課,這個騙不了觀眾的。(可能監製楊雅喆導演本身是Gay菜也有幫助,他常出現在同志運動場了支持人權,透過體驗換成經驗。)
囉唆了一堆,我再講幾句就進入電影討論。關於這部電影多好看,或是在講什麼已經有非常多相關文章,所以,我想討論一些不一樣的。
這些不一樣不太算是腦補,而是緊扣電影劇情來發展,當然,這沒有什麼正確答案,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從官方釋出的未剪進電影內的片段開始,莫子儀(飾林健一)的廚藝原先並不符合老人家的胃口,到電影開始他像個好媳婦一樣燒了一桌年夜飯,而將健一是鋼琴老師的身份放入劇情,這樣的文化資本“大多”是中產階級才能有資源栽培出這樣的小孩。
姚淳耀(飾王立維)是的兼兩份工作才能養家與幫弟弟是元介(飾王立綱)還債的勞動階級。大家試想把世俗印象中好人家的女兒嫁到勞動階級、離婚單親、又有小孩的家庭中,還得賺錢養家。
今天把健一換成女性角色,婆婆陳淑芳(飾周秀玉)應該開心到要鋪紅地毯了吧⋯⋯(當然人家會離婚,是因為莫子儀隨便去幫人家跟老婆出櫃真夭壽。)
所以當林健一回檢察官訊問說:「今天如果我是女生,妳還會這樣問我嗎?」莫子儀演技好的地方就在於「悶著演」,即便是洩慾的戲也只讓觀眾感覺到他好苦,連高潮時都好悲傷。
如果大家在二刷時,可以仔細看檢察官的表情——雖然我是國家機器的一部分,但我也是女人,你講的我能體會。
這也是我說鄭有傑導演導戲的細膩之處,他只用一幕就就讓女性溫柔、智慧、同理的人格特質表現出來,而不是為了強調同志角色,就讓同框的女性角色扁平化,變成只是點綴的工具性而非增加戲劇(畫面)張力。
婆婆要白潤音(飾王悠宇)好好讀書,像是元介一樣讀建中、台大一樣,但卻被小孩吐槽:「可是他在外面欠很多錢」,結果婆婆還是袒護自己的小兒子。
這回扣到是元介回來吃年夜飯,小孩子不是那麼喜歡他的原因之一,也跟他一開口跟媽媽說基隆有新建案,就被洗臉別肖想這間祖厝。
即便這樣,婆婆對小兒子還是疼愛,但同時腦袋很清楚不能把房子過戶給他,一定會敗光光。像這樣理性又感性的女性佔多數,她們比誰都知道自己生的孩子是什麼德性。
關於是元介的角色有一些說法他是「深櫃」,罵莫子儀「不正常」只是因為他對莫子儀闖入他家可能會讓他身份曝光感到恐懼。
雖然電影中沒有這個角色的其他線索,但媽媽在吃年夜飯時都沒問他:「交女朋友了嗎?」、「什麼時候要結婚啊?」是元介的角色恨林健一不單只是表面上房子、姪子被奪走,同時,他還能在自己的阿母面前“當”男同志等三重的斷然否定,阿母愛外人比愛你還多是很沈重的打擊。
換句話說,電影也讓我們去思考「家人」的意涵是不是跟「血緣」有這麼絕對的關係?反同方有一個說法是「沒有血緣的你(妳)不會愛!」現在社會大眾可以回:「敢按呢!!!!!!」
高山症的意外對我而言沒有那麼意外,姚淳耀的角色因為長期過勞工作,且在工作環境與家庭生活中又得掩飾自己的同志身份,「矇混通關」就是一種情緒勞動。
體力與精神上長期的負荷,久了人一定會出狀況,高山症只是致命的結果,但卻不是原因。
愛人死在自己的懷裡,莫子儀的角色扛起了養家的壓力,抽掉男同志的標籤,他就是一位努力養家照顧長輩和小孩的單親家庭好爸爸。
同樣地,他在職場上都隱藏自己的同志身份, 不然下場就是家長把他當怪物,不讓小孩靠近他,這樣的行為暗示社會上的刻板印象同志就會對小孩怎樣,當然,孤立他的原因同時交纏著他是謀殺嫌疑犯的可能。
鄭有傑導演功課做得深的地方在很多地方都能看見,同樣討論「一夜情」、「約炮」、「交友軟體」、「迷幻藥物」他不會拍成刻板印象或通通化約成一種象徵意義,人跟社會都是複雜的集合體,任何社會現象都不會只有單一解釋及一種可能。
就好比當新聞播報上述標籤,媒體不會特別強調「異性戀約炮、異性戀嗑藥、異性戀愛用的交友軟體」,因為優勢階級不需要特別強調,這種觀念已經內化到日常意識中。
這沒什麼不對,但假設今天媒體要處理「同志」新聞時,通常就會強調「同志標籤」,這就是人為操縱要將同志與負面連結在一起;試想,如果今天同志造橋鋪路,媒體下標還在強調性向,是不是超詭異。
性向到底跟新聞事件本身有什麼關係?人就是人,大家都一樣,不用特別強調性向 。
回到婆婆身上,因為我阿嬤也因糖尿病過世。
在我讀小學時,她當時不要截肢在醫院裡嚎啕大哭,一樣的台詞為什麼她這麼命苦,一個人照顧小孩長大,老了還要洗腰子、截肢、洗腰子、截肢這樣循環。
當時還沒有全民健保,後來醫生只鋸掉她壞死的幾根腳指頭,就接回我家住。我媽嫁進來時,我阿嬤對我阿母非常苛刻,尤其第一胎生女兒時更是講了不好聽的話。
但當她躺在我們家為了照顧她隔了小隔間裡,哭著跟來探望她的婆婆們說她以前對我阿母真的太壞,沒想到現在卻是我阿母在照顧她。阿嬤在臨走前我阿母說早就原諒她了,要她不用再感到愧疚,但是每次過年媽媽提到年輕時阿嬤怎麼欺負她的,還是會眼眶泛紅。
所以拜託那些娶妻的直男朋友們,好好處理婆媳問題,不要讓女人為難女人。
我阿嬤躺在小隔間時,她身上常常混著體味(不方便每天洗澡)、尿騷味(她會尿在床底下的臉盆內),有時候她會呼我名字要我扶她起床,我扶著阿嬤的後腦勺讓她順勢坐起。
離開後,我認不住去聞了手掌,我覺得那是一個人接近死亡的味道。
電影中,婆婆躺在病床上聽著賣藥的廣播邊吃餅乾,但看到旁邊的截肢的床友就吞不下去了。我阿嬤也會偷偷泡泡麵吃,但不曉得是沒胃口還是罪惡感,最後她會叫我來幫忙吃掉,但眼前的麵不曉得泡多久,早已經吸乾湯汁泡爛了,我也不敢吃都偷偷倒掉。
如果婆婆真的截肢,莫子儀的角色得獨自負擔手術費、住院費用及之後的照護費用。不要說是沒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就算是親生的子女都未必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大家可以回想一些社會事件,或是發生在自己、親戚身上的故事。
導演鄭有傑也讓觀眾知道小朋友比我們以為的承受更多,當他拿著聯絡簿跟導師的對話,以及同學說:「那個才不是你爸爸」。
電影想討論社會結構中對於「父親」、「爸爸」角色的認知,並非大家都一樣,但當事者卻很難用三言兩語解釋這些不一樣。
別說小朋友的詞彙少或表達能力還不成熟,大家可以試著用幾句話來跟別人解釋電影角色的關係,就會明白少數、不一樣的人(族群)面臨的社會壓力,以及語言及知識上的不正義。
譬如,當「GAY」、「同志」還沒被發明出來與指涉它的意思時,同志該怎麼自我介紹?可以簡單一句話就讓大家知道「我到底在講什麼?(而且還是不附帶歧視及污名的意涵)」
最後,電影選擇「基隆港」與「合歡山」這兩種時間感截然不同的場景很有意思,港口給人繁忙有秩序的時間感,而山嶽中卻能有打破時間感的無時間感。所以當林健一與王立維逃離日常(港口),到兩人最能放下束縛回歸自我時,就是到山裡去。
健一帶著小朋友想逃離世俗的紛擾,且回答孩子在港口的問題:「你到底是誰?」回到山裡就是健一的回答,也是自我介紹。
《親愛的房客》用心處理人之間情感的細膩之處,從導演與剪接師用日常聲響的說故事方法,堆疊各種情緒後然後靜默,這樣的拍攝手法能帶著「看電影」的觀眾連接回到「現實」,也就是為何後勁如此強烈,猶如一杯長島冰茶。
而我自己最喜歡這部電影哪個部分?我會說導演處理「帳篷」的手法,拍出人的情緒變化有一定的難度,但能把沒有生命的物體拍出情感,那絕對下了一番苦心(當時應該想破頭了吧)。
帳篷在一開始就出現,讓觀眾以為那只是擺飾或小朋友遊戲的地方(先忘記你看過預告或影評),後來劇情發展,帳篷卻成了串起兩人與小孩親密關係最重要的「物」。
導演讓觀眾看到的是「房契」繼承問題,其實更明顯的隱喻在那不起眼的帳篷。對於健一而言,他的家並非那間房子而是那頂帳篷,有愛的地方就是家。
是元介的角色只是在嘲笑我們這些俗人,念茲在茲的就是那間物質上的房子,而非精神上的家。
不過,我是俗人有人要過戶房子給我,我還是會很愛你啦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