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定古蹟彰化鐵路醫院(原高賓閣)」修復工程今天舉行開工典禮,現場也邀請所有關心在地文化的朋友們一起舉杯,向高賓閣致敬,慶祝打開塵封多年的圍籬,邁向嶄新的歷史一頁,期能早日風華重現。
縣定古蹟彰化鐵路醫院(原高賓閣) 建於 1938 年,是當時中臺灣最大酒樓,華麗前衛,後轉為鐵路醫院、婚紗館等用途。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台灣醫學之父杜聰明等人都曾經在此聚會交誼,談論時政,並留下珍貴的史料照片。國民政府來台後,高賓閣則轉型為彰化公共醫療史的醫學建築。二次世界大戰後,台鐵收購該棟建築作為鐵路診所之用,民國59年(1970)擴大為鐵路醫院,伴隨許多台鐵員工和在地民眾的就醫經驗,成為彰化人重要的生活記憶。
歷經歲月,褪去風華,高賓閣在寸土寸金的熱鬧市井街區中,獨自庭院深閉、寂寥荒廢,有鑑於彰化鐵路醫院(高賓閣)極富歷史文化價值,縣府遂於100年將其指定為縣定古蹟後,即依古蹟修復程序辦理後續之修復規劃,105年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核定補助,修復總經費計4,836餘萬元。
「縣定古蹟彰化鐵路醫院(原高賓閣) 修復工程」,預計於107年修復完成,後續可串聯規劃中的彰化鐵道文化創意園區,結合周邊文化資產景觀,如扇形車庫、舊台鐵宿舍等空間,建置為文創產業基地,打造為文化觀光地標,為彰化創造新的亮點。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臺北機廠」以前是修火車的工廠,以後將變成鐵道博物館。2015年,臺北機廠全區指定為國定古蹟,要從工廠轉型為博物館,如何轉型、規劃展示內容,臺北機廠文史守護聯盟號召居民與關心古蹟的民眾進行了一場「公民培力」行動,藉由導覽、培訓、採集活動帶入更多人參與北廠轉型之路,並藉此與公部門交流,聽聽公民們對於鐵...
文化資產局 在 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 Facebook 八卦
《重返舊筏灣 守護祖靈的傳承》
~高金素梅 2020.6.18
瑪家鄉舊筏灣,排灣族古老的發源地。
我第一次來到這裡,是2002年開始參選立法委員的時候。當年我一進到部落,就和今天一樣,先要跨過火堆、用部落的樹枝拍打身體,去除厄瘴,然後再喝下部落族人準備的泉水,戴上族人準備的花冠,成為部落族人的一份子。
這是排灣族人的禮數,對待客人既要隆重,也要有自家人的親切。
2002年我進入立法院之後不久,再一次回到舊筏灣。這次,我不再只是一位親如家人的貴客了,我正式成為排灣族的女兒,我的排灣族母親給我取名Muni。Muni,原來是150年前帶領排灣族人擴大領域的頭目,我排灣族的姊姊Zulje Zulje(蕭惠美)說,這位女頭目外表看似柔弱,其實內在卻有巨大的能量。我的母親看到了我身上這個相似的氣質,所以給我取名Muni。我衷心希望十八年來的部落實踐,沒有辜負當年母親的期望。
也在這一年,我協調民間資源,用石板在部落的山坡上舖建了一條步道。Zulje Zulje姊姊(蕭惠美)說,自從這個步道建成之後,部落就重新動了起來,有了新的活力,引起了更多的關注。
2009年八八風災,舊筏灣部落的聯外道路,都受到了土石流的侵襲,公共設施也被破壞。然而,在這個山谷部落裡,按照百步蛇祖靈模樣興建的石板屋,卻毫髮無傷,繼續守護著祂的後代。
族人們的石板屋雖然躲過了風災,卻逃不過歲月的打磨,部落裡的家屋很多都因為年久失修而損壞了,水源的問題也一直得不到徹底有效的解決,困擾著在部落土地上耕作的族人。
這次我回來部落,特別邀請了文化資產局的施局長和水土保持局台南分局的傅分局長,一起來勘查舊筏灣部落的現況。
兩位局長在聽取了Zulje Zulje姊姊(蕭惠美)的簡報之後,都同意針對部落當前的問題和需要,給予協助。舊筏灣損壞的石板屋將會得到修繕,部落將會建造蓄水池,解決用水和灌溉的問題。兩位局長的鼎力相助,我和族人都非常謝謝。
儘管這一天屋外很炎熱,赤腳走在石板屋裡,還是可以感到它特有的清涼。這個原住民獨有的建築,冬暖夏涼,在黝黑光滑的石板之間,屋頂的天窗把光陰打在地板上,用部落的時間節奏,計算著日夜和季節。屋樑的祖靈柱,長幼有序的空間,把排灣族的歷史和倫理安排的井井有條。
大武山,是排灣族人景仰的聖山,從山谷間仰望,這座大山的頂峰經常是雲霧繚繞。但我們來的這一天,天氣晴朗,聖山露出了全貌,部落的頭目在呼喚台上,對著聖山和祖靈報訊,回音繚繞山谷,好像山川和祖靈都為這次的重逢感
到欣慰。
聽著vuvu老人家的歌聲,我內心感到激動,也許當年Minu頭目巨大的能量也是這樣被召喚出來的吧!願祖靈與我同在,鞭策監督我,做好振興民族的工作!
文化資產局 在 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 Facebook 八卦
《將文化資產保留在美麗的東海岸》
~高金素梅2020.07.20 噶瑪蘭香蕉絲工坊
保障人間國寶噶瑪蘭香蕉絲工藝耆老!
保存重要文物新社岩棺!
7月12日下午,我與花蓮縣議員簡智隆、賴國祥,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秘吳華宗、古物遺址組副組長劉明興、傳藝民俗組科長黃巧惠、花蓮縣文化局長江躍辰及豐濱鄉長江莉婷,前往噶瑪蘭香蕉絲工坊和新社岩棺出土原址進行探訪和會議,除做成了傳統香蕉絲編織工藝保存者,立即申請國家級保存者認証,以保障這些年事已高的耆老們的終生貢獻,以及重要文物新社岩棺,遷移回其原出土地,並舉辦重要追思祭儀活動的可行性。
會議中,由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潘朝成教授,向參訪來賓進行簡報,分別從百年前噶瑪蘭族遷居新社的歷史、香蕉絲編織工藝振復的過程、工藝保存者耆老的凋零、流落海外的噶瑪蘭族女子禮服,和新社岩棺重回部落的故事等方面介紹,娓娓道來噶瑪蘭族文化資產傳承之不易,提出三個面向的保存方案,希望文化局及中央文資局能大力協助。
潘朝成提到,104年縣府登錄潘烏吉等六位保存者,隨著歲月流逝,至今僅剩朱阿菊、嚴玉英和許來富三位耆老還在世,朱阿菊和許來富年事已高,身體健康堪虞,目前惟嚴玉英尚能傳習這項編織工藝,這三位耆老在香蕉絲工藝瀕臨失傳之時,帶領族人傳承振復,因此希望能向中央申請這三位耆老「國定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的身分,以表彰他們的重大貢獻。
再者,部落近年接受文化部文資局和文化局補助,由耆老教授,辦理傳習課程,現已培育十一位族人能按古法編織香蕉絲,也希望他們也能向文化局申請成為「縣定傳統工藝」保存者,俾利這項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承先啟後,文化局長江躍辰當面允諾將儘快協助幫忙。
另經胡家瑜教授轉知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中,有收藏一件馬偕博士帶回國,約十九世紀宜蘭打馬煙社頭目偕阿篤(A-tok)的女兒偕阿雲曾穿著的「噶瑪蘭新娘禮服」,其完全使用香蕉絲織造、服飾上有瑪瑙綴珠、垂掛銅鈴,充分表現噶瑪蘭族超群的工藝技術,潘朝成教授希望能請政府幫忙,邀集專家學者和部落族人,前往加拿大勘查並記錄該文物的工藝與圖紋,以便將來能複製一套正統的「噶瑪蘭新娘禮服」帶回部落保存。
潘朝成教授也帶大家到位於梯田上的「Lulan」,表示當地民眾都期盼新社岩棺能重回原址。 聆聽潘朝成理事長的訴求後,我當場與江躍辰局長及文資局吳華宗主秘等和在地族人面對面討論,對於噶瑪蘭香蕉絲編織工藝的保存者朱阿菊、嚴玉英和許來富等三位耆老,一致贊同盡速提報為「國家級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後續培育的十一位族人,也請部落依程序向文化局提報。
新社岩棺回到原出土地的方式,請部落向地主商議無償提供使用,並且由文化局進行遺址試掘評估,後續由岩棺所有權人豐濱鄉公所向文資局提案噶瑪蘭族傳統建築放置岩棺,讓族人和學童參訪。而前往加拿大考察「噶瑪蘭族新娘禮服」的訴求,我將安排專案會議,邀集原民會、外交部與文資局一起協商合作,希望能促成這樁美事,將重要的文化資產保留在美麗的東海岸。
文化資產局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評價
「臺北機廠」以前是修火車的工廠,以後將變成鐵道博物館。2015年,臺北機廠全區指定為國定古蹟,要從工廠轉型為博物館,如何轉型、規劃展示內容,臺北機廠文史守護聯盟號召居民與關心古蹟的民眾進行了一場「公民培力」行動,藉由導覽、培訓、採集活動帶入更多人參與北廠轉型之路,並藉此與公部門交流,聽聽公民們對於鐵道博物館的想像。
協助拍攝:臺北機廠文史守護聯盟、臺北市信義社區大學、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園區籌備小組、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預約參觀導覽報名 https://goo.gl/vSuqgx
#台北機廠 #鐵道博物館 #古蹟修復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文化資產局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台灣最後一位泰雅族的文面國寶耆老,柯菊蘭,在這個月過世了。
文面是泰雅族一個傳統文化,其實跟刺青有點類似,只是它是刺在臉上,而且它的文化意義是不一樣的,一般是泰雅族他們在成年之後,男生如果善於狩獵或是女生如果很會織布的話,就可以接受文面,文面紋得越漂亮,代表他的技術越好;不同的家族也有不同的文面圖樣,他們過去的審美觀認為,有文面的才是好看的,沒有文面後代就可能不會受到祖靈的祝福,雖然最後一位文面國寶逝世了,但其實文面的技術並沒有失傳,只是受到文化衝擊和審美觀改變,現在已經沒有人繼續文面。
在現代全球化的環境裡面,想要保存這些傳統文化更加的困難,因為當你跟跟外來的文化交往得越多的時候,傳統文化被沖淡的機率也會更著增加。
目前文化資產局把文化資產分為有形跟無形,有形的話就是像我們平常能看到具體的空間跟樣貌,古蹟、古物、歷史建築等等,這些都是屬於「有形文化資產」,「無形文化資產」就比較像是非具體存在的東西,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就是來自某一個文化地區的一個創作,它就把它視為是一種無形的文化資產,但這些文化傳統,因為你看不到它,所以你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破壞,所以它是比較難保存的。
但現在也有許多方式可以讓傳統文化被重新認識,像是有一位原住民的年輕歌手,舒米恩,他就每年都舉辦阿米斯音樂節,用這樣的方式讓更多年輕人去接觸到原住民的傳統文化,讓大家更認識去更接納這些東西。
這種無形的文化保護資產,它雖然聽起來非常的抽象,但其實一直在我們的身邊不斷發生,像是各種的繞境都是珍貴的資產,雖然它沒有被登錄,但這種文化習俗要怎麼樣被保存下來也都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不過在美國的時候我有去美國印地安原住民的保留區參觀過,當時我有一個非常大的心結,就是「保存文化固然重要,但堅持使用傳統生活方式,卻會讓部落與外界社會落差加大」,像是語言、典章制度這些都不接軌的時候,可能會讓部落有重被隔離的感覺;傳統文化要如何與主流文化接軌,是非常難平衡的,或許有些傳統文化還是應該要適時的跟著演化,像是現在有很多新的科技,生活的方式,這些都應該是可以和傳統文化一起進步。
雖然聽起來很像社會達爾文,但傳統文化也必須適時的演化,不然文化確實會像生物一樣會面臨絕種。
👩🏫文面、紋面、黥面才不一樣呢
原住民文面有深厚的文化淵源與禮法,並不是單純的紋上圖樣,所以用「文面」取代「紋面」;黥面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刑罰,又稱為黥刑,會在犯人的臉上刺字,記得不要用錯了喔!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文化資產局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評價
《重返舊筏灣 守護祖靈的傳承》
~高金素梅 2020.6.18
瑪家鄉舊筏灣,排灣族古老的發源地。
我第一次來到這裡,是2002年開始參選立法委員的時候。當年我一進到部落,就和今天一樣,先要跨過火堆、用部落的樹枝拍打身體,去除厄瘴,然後再喝下部落族人準備的泉水,戴上族人準備的花冠,成為部落族人的一份子。
這是排灣族人的禮數,對待客人既要隆重,也要有自家人的親切。
2002年我進入立法院之後不久,再一次回到舊筏灣。這次,我不再只是一位親如家人的貴客了,我正式成為排灣族的女兒,我的排灣族母親給我取名Muni。Muni,原來是150年前帶領排灣族人擴大領域的頭目,我排灣族的姊姊Zulje Zulje(蕭惠美)說,這位女頭目外表看似柔弱,其實內在卻有巨大的能量。我的母親看到了我身上這個相似的氣質,所以給我取名Muni。我衷心希望十八年來的部落實踐,沒有辜負當年母親的期望。
也在這一年,我協調民間資源,用石板在部落的山坡上舖建了一條步道。Zulje Zulje姊姊(蕭惠美)說,自從這個步道建成之後,部落就重新動了起來,有了新的活力,引起了更多的關注。
2009年八八風災,舊筏灣部落的聯外道路,都受到了土石流的侵襲,公共設施也被破壞。然而,在這個山谷部落裡,按照百步蛇祖靈模樣興建的石板屋,卻毫髮無傷,繼續守護著祂的後代。
族人們的石板屋雖然躲過了風災,卻逃不過歲月的打磨,部落裡的家屋很多都因為年久失修而損壞了,水源的問題也一直得不到徹底有效的解決,困擾著在部落土地上耕作的族人。
這次我回來部落,特別邀請了文化資產局的施局長和水土保持局台南分局的傅分局長,一起來勘查舊筏灣部落的現況。
兩位局長在聽取了Zulje Zulje姊姊(蕭惠美)的簡報之後,都同意針對部落當前的問題和需要,給予協助。舊筏灣損壞的石板屋將會得到修繕,部落將會建造蓄水池,解決用水和灌溉的問題。兩位局長的鼎力相助,我和族人都非常謝謝。
儘管這一天屋外很炎熱,赤腳走在石板屋裡,還是可以感到它特有的清涼。這個原住民獨有的建築,冬暖夏涼,在黝黑光滑的石板之間,屋頂的天窗把光陰打在地板上,用部落的時間節奏,計算著日夜和季節。屋樑的祖靈柱,長幼有序的空間,把排灣族的歷史和倫理安排的井井有條。
大武山,是排灣族人景仰的聖山,從山谷間仰望,這座大山的頂峰經常是雲霧繚繞。但我們來的這一天,天氣晴朗,聖山露出了全貌,部落的頭目在呼喚台上,對著聖山和祖靈報訊,回音繚繞山谷,好像山川和祖靈都為這次的重逢感
到欣慰。
聽著vuvu老人家的歌聲,我內心感到激動,也許當年Minu頭目巨大的能量也是這樣被召喚出來的吧!願祖靈與我同在,鞭策監督我,做好振興民族的工作!
文化資產局 在 文化資產局 的八卦
Share your videos with friends, family, and the worl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