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訂2/14情人節上線的影片,因為疫情爆發,香港節目方暫緩了這個企劃,再次受邀時,主題更改後的方向,是我不贊成的戰略,也就沒有下文。
今天收到很多來自香港的多謝,讓我想起沒有完成的遺憾,分享文稿給各位。
短講主題:
【為什麼台灣藝人不介意談政治?
台灣人為何又會這樣關心香港的政治呢?】
情人節的這天,你怎麼過呢?
沒關係,其實愛對了人,情人節每天都過!
關於感情問題我一律推薦這句話,出自梁靜茹的一首歌「分手快樂」。
裡面還有一句話也滿有道理的:「揮別錯的才能和對的相逢」,但我說得不是感情,而是民主。
我們都聽過民主自由得來不易,但就像和平地區的小孩不知戰爭為何物,真的貼身感受到民主的可貴,不是辛苦流淚從我們手中爭取而來,就是要等到快失去了才會知道。去年我們都看見了發生在香港的事,也目睹了民主是如何輕易地就被威權和國家機器所踐踏,雖然年底的選舉非建制派大勝(恭喜你們),但民主不是只存在於投票的這一刻,也必須要有許多努力以及耐心,這場屬於香港人的戰鬥仍然持續進行中。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去年香港人用選票告訴中共政府「香港是香港人的香港」,今年輪到台灣總統大選告訴世界「台灣人堅決反對親中勢力」。雖然很多人愛說香港、台灣政體又不一樣,我們又在賣亡國感,但再怎麼說,在捍衛民主自由以及對抗相同的極權專制這條路上,香港、台灣就是同休共戚的夥伴。
「昨日的台灣,其實也可以提供今日的香港作為借鏡」,雖然很多人稱讚台灣現有的民主制度,但其實它非常的年輕。我們從1949年宣布戒嚴到1987年解嚴,再到實質解嚴1992年前後廢除懲治叛亂條例和刑法一百條,這過程足足有43年,是世界歷史上第二漫長的戒嚴時期(第一長是敘利亞48年)。這40多年的黑暗時代卻輕描淡寫,僅僅佔了歷史課本上的幾頁,甚至還有許多台灣人的故事被統治階級埋沒在無名墓塚裡。
所以別看這幾年這麼熱鬧,台灣人其實過去也都不愛談政治,因為經歷過那個沒有言論自由的年代,大人害怕惹禍上身於是都這麼教導小孩。因為政治黑暗,所以冷漠;也因為冷漠,政治更為黑暗,唯一能夠停止這個惡性循環的方法,只有越來越多的人停止冷漠。德國戲劇大師布萊希特就曾說過:「在各種無知中,最差勁的是『政治無知』,不看、不聽、從不參與任何政治活動,彷彿不知道種種生活費用,如菜價、租金、醫藥費等,全都跟政治息息相關。甚至對自己的政治無知引以為傲,大聲說自己討厭政治。這樣的笨蛋並不知道,因為自己的政治冷漠,社會有了雛妓、棄童、街友,更可悲的是出現了一堆貪官奸商。」
雖然擁有言論自由,但在紅色資本掌控下,政治表態的代價往往超過外人想像,不是當事者很難體會所要面對的處境和壓力,所以其實絕大多數的台灣藝人還是不願意談論這塊,但我們還是可以看見今年有不少藝人鼓勵他的支持者出門投票,我覺得這就是比較柔性地運用影響力在政治參與上。
在這歷史時刻,有些藝人也很想卻不能發表相關的訊息,我可以同理他們,反正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人不是只有活在網路上,在現實生活也能發揮影響力。但最至少可以做到不再往高牆添磚,對於沒有權力的人、亟欲保護珍貴事物的手段多寬容一點,如此,我們還是同一陣線。
所以我覺得沒關係,政治主張的部分可以由我來代為說話,雖然可能不說會賺更多錢,但目前還過得去,所以也不需要自我審查。有句英文俗諺說:「If not me, then who? If not now, then when?」(如果不是我那該是誰,如果不是現在哪是何時)。
五年前10月初我在金鐘,親自去體會港人們爭取真普選的現場,後來因為政治表態我被拒絕入境,也就是黑名單,人還在機場就被遣返回台灣,現時沒有辦法再到香港的我,還是想辦法用自己的影響力去搭起台灣和香港的橋樑。
去年六月,我把自己的 IG 當成一個公共平台,整整一個月不談論自己的生活,而是讓每個人和我投稿香港反送中現場狀況,我都協助他們曝光,讓最真實的聲音能夠傳達到台灣、香港甚至日本,至今點開還看得到在精選動態內。
反送中運動走到現在,也許疲憊但不要灰心,請你們偶爾可以點開這些精選動態看看,重溫當時的初衷,也可以做個小小提醒,一海之隔的小島上還有很多人支持你們。
雖然今日是情人節,但要請記得你不孤單。
「離開舊愛像坐慢車,沒人能把誰的幸福沒收。」
分手快樂歌裡最後是這麼說的。
Photo Ricor
Hair Elsa Yeh
Makeup Hungyi Lu 小美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Hebe Tien's Official Channel田馥甄官方專屬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田馥甄 《無人知曉》全專輯數位聆聽:https://hebealbum.lnk.to/timewilltellalbum 此刻揭曉!MV七分鐘揪一生 無法和你白頭偕老,至少為你一夜白髮 默契十足!金獎導演 #比爾賈 操刀MV 借外星人與地球人比喻 愛上一個人卻不是相同頻率無疾而終的結局 M...
「拒絕 資 遣」的推薦目錄:
拒絕 資 遣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砸了WHO招牌的不是譚德賽,而是中國的野心 】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賽昨日記者會失控演出,裝可憐說自已被台灣網軍侮辱,甚至崩潰亂咬是對黑人社群的侮辱,想拖其他同胞下水,用種族歧視的罪名抹黑台灣。此番言論立刻引起世界憤怒砲轟,歐美各國網友紛紛聲援台灣,畢竟正是這位譚德賽,配合中國假消息攻擊,蓄意降低世界各國對武漢肺炎的戒心,癱瘓世界防疫準備一至兩個月,讓全世界超過150萬人感染,近9萬人死亡。
三個月前,台灣沒什麼人認識譚德賽,我們給他的唯一訊息,是透過IHR傳達武漢肺炎會人傳人的警訊。這個可以拯救數百萬人的消息,卻被譚德賽蓄意掩蓋,甚至說這是「侮辱」,譚德賽所作所為不只失職,還相當於隨機謀殺大量群眾。外交部沒有控訴他是與中國配合的殺人魔,還邀請他訪問台灣、向台灣學習防疫,真是客氣到極點了!
然而,這樣荒腔走板的中國衛生組織CHO,是怎樣走偏的呢? 我今天要花點時間,跟各位完整地講這個故事。
1. 世界衛生交流的開始
故事要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在工業革命之後,一方面歐洲城市的人口快速增加,歐洲的船隊征服世界,使得疾病傳播更加容易;另一方面科學知識與技術也突飛猛進,人類逐漸相信,理性能戰勝未知,讓我們免於疾病之苦。
因而,在1829那場殺死數十萬人,持續多年的霍亂大流行後,法國成立了「皇家醫學學院」,派遣科學家到當時歐陸另外三大強國: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進行調查與交流,成為國際醫療合作的起源。在數年研究後,法國人比較了各國採取的不同隔離政策,認為應該組織一個國際會議來制定相關規範的標準。歷經協調後,1851年終於在巴黎召開「國際衛生大會」,共有12個國家各派出一名醫師與一名外交官參加。
有趣的是,在大會上,義大利國家(教皇國、托斯坎尼、兩西西里王國)、西班牙都支持對霍亂患者採取嚴格隔離措施,但英、法、奧不贊成,幾經妥協下,各國同意起草共有137條的國際衛生公約。
1854年,英格蘭內科醫師John Snow 研究寬街霍亂爆發事件,透過分析群聚感染的地理模式,使用科學統計方法,正確推測出了「水源」是傳染病灶,在找到微生物病原體前,就能夠有效的圍堵傳染病擴散,成為流行病學的發端。
在公共衛生的進展下,國際衛生大會的形式也越來越齊備,開始針對更多的疾病制定各國一致的公衛規範,到1938年,一共舉辦了14次,參加國也增加到50個,成為西方世界交換衛生訊息的主要平台,這也是WHO的前身。
2. WHO的誕生:一位中國人與一位台灣人的故事
二次大戰後,在戰火的斷垣殘壁中,建立世界大同的理想主義也隨之興起,剛誕生的聯合國被賦予很高的期待,各國希望聯合國希望取代國際聯盟,更好的協調各種國際事務,維持和平,阻止戰爭的發生。
1945年4月,當德國即將投降,而日本仍在垂死掙扎時,第一次聯合國籌備會議已經在美國舊金山展開,當時中華民國代表團中擔任醫學專家的施思明博士,在會議上和巴西、挪威代表討論下,共同提議設立新的國際衛生組織。在最後的宣言中,各國同意以「世界(world)」取代「國際(international)」,彰顯該組織的普世性,不只限制在特定的會員國中。
1948年,第一屆世界衛生組織召開,將防治瘧疾、結核病、性病,促進母嬰健康、營養和環境衛生列為首要目標。在WHO成立之初,大體上仍有著崇高的理想,並領導了許多重要的公衛成就,包含由美蘇等國共同合作,從1958年開始推動的「根除天花計畫」,結果成功在1980年宣布天花病毒在自然界消失,一時之間,讓世衛成了象徵國際合作與科學成就的力量。
至於發起人施思明博士,因為後來進入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服務,而與WHO的管理職位擦肩而過,但仍於1948年開始,擔任聯合國醫學總監,負責所有聯合國職員的醫療,以及執行海外任務行前的醫療衛生準備工作,前後長達20年之久。這位後來就不生活在中華民國國土的中華民國國民,最後在美國安養天年,活到90歲,於賓州享高壽過世。
1949年,中華民國政權逃難來台,並宣稱以台灣為國土的中華民國,是全中國的正統代表。當然,在這段時期裡,台灣人就以「中國代表」的名義,得到了參與WHO的機會。
其中,在WHO中擔任過最重要職位的,莫過於林宗義醫師。他是台大第一位神經精神科主任,是日治時期的典型台灣人菁英,一路從台南公學校、台北高等學校、唸到東大畢業後回台行醫,然而,就在他年紀輕輕就當上台大科主任同時,他的父親,台灣第一位留美博士,當時擔任台大教授的林茂生卻在228事件中被中國國民黨特務抓走殺害,連屍體都找不回來。
228後,林宗義全心投入工作,曾獲美國哈佛大學、母校東大獎學金,在美、日、英等國研究,在1955年就被WHO邀請成為心理衛生部的專家委員,並在1966年成為該部主任,決定遠赴日內瓦工作,主導了WHO的精神流行病學方向,然而,同時林教授因為228受難者的身份,又在海外接觸異議人士,支持台獨運動,而成為中國國民黨的黑名單,不能返國,卻能拿聯合國護照通行無阻。中華民國的異議人士在國內被迫害,卻在WHO當大官被保護,一生流亡海外,相較今天的政治環境,真是諷刺至極。
3.爭取中國正統失敗的中華民國,以及被國際遺忘的台灣
1971年,聯合國通過《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也就是PRC取代ROC成為中國唯一代表。先前十多年間,不斷嚴詞拒絕各種「雙重代表可能」(簡而言之: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中華民國政權,突然發現自己一無所有。
但我們今天嘲笑譚德賽時,不要忘記中華民國政府在50年前也是一樣的口氣。
當時,在告全國同胞書中,蔣介石痛訴:「聯合國大會違反憲章規定,通過阿爾巴尼亞等附匪國家之提案,牽引毛共匪幫竊取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及安全理事會中的席位」....「我們本漢賊不兩立之立場及維護憲章之尊嚴,退出我國參與締造的聯合國。」.....「對於此項非法決議,中華民國政府與全中國人民,決不承認其有任何效力。」
簡言之,一切就是「毛共匪幫」動員聯合國小混混霸凌我們「七億正統中國人民真正代表」,我們絕不屈服,歷史將會證明,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聲明就是聯合國「毀滅的宣告」。
什麼,聯合國沒了中國國民黨,聯合國就會毀滅! 這真是太威了吧!
總之,蔣介石政府把有機會平局的牌,打成輸到脫褲,結果害到台灣,從此因為掛著「假的中國」招牌,無法加入任何聯合國下的國際組織,但他的徒子徒孫一樣爽爽跑去「附匪」啦!
總之呢,在兩蔣在世時,對於聯合國各種組織,抱著「我們退出聯合國,聯合國就要毀滅啦」的心態,被趕出門後,趕快表示是我拒絕參加。到了李登輝時期,則轉向務實,開始嘗試用各種名字加入國際組織,也不再計較代表「中國十幾億人」,但如果用了中國,就違反一中原則,用了台灣,就被說搞台獨,而被中國用力打壓。
2003年,SARS爆發,台灣因被中國排擠,無法接受最新防疫報告與防疫政策建議,因而導致之後政策誤判,釀成嚴重傷亡。當時,台灣第七次申請加入WHO,雖然美日歐盟都支持,但卻被中國強硬否決,中國駐WHO代表沙祖康更怒嗆台灣採訪記者「(台灣2300萬人的防疫需要)早就給拒絕了!沒聽到大會做的決定嗎!#誰理你們!」
在那個年代,台灣要取得國際新興流行病等資訊,幾乎都是透過美國CDC等組織的管道協助,WHO完全將台灣人民的健康需求遺忘。
2009年,當親中媚共的馬英九政權上台後,中共為了「表達善意」,默許台灣以「中華台北」為名參加WHA大會,但WHO卻在內規中把此身份表達為「中國的一省」大吃台灣豆腐,而參與會議也限制重重,無法取得所有資訊,還要時時看中國臉色。
蔡英文上台後,中國施壓WHO不繼續發給台灣觀察員邀請函,台灣改以其他身份派員混進去旁聽,並拉攏各國支持。期間曾與美日法澳英德共同參加多邊防疫會議,陳時中部長也曾堵到剛當選理事長的譚得塞,恭喜之餘表達希望參與WHA的意願。
4. WHO為何變成中國的樣子
陳時中部長遇到譚德賽時,他剛打敗英國籍對手,成為第一位非洲裔秘書長,自然風光至極。但只要稍微研究一下他當選的背景,就發現事情並不單純。
譚德賽念的大學本科是生物,後取得公衛博士學位,是第一位非醫師的WHO秘書長。但他過去在擔任衣索比亞衛生部長任內,三度阻止記者報導霍亂疫情,顯然和中國氣味相投。而他在擔任外交部長任內,和中國「一帶一路」政策密切配合,大量引進中資,讓中國在衣索比亞首都投資了機場、輕軌、工業區、到吉布地出海港的鐵路,提供了約4000億台幣的貸款,佔該國外債的一半,也讓衣索比亞面臨嚴重的還債壓力。
譚德賽的競選,受到非洲聯盟的大力支持,而中國在非洲國家中運作為時已久,支持這樣一個連國內霍亂都治理不好的人當上世衛秘書長,原因很可能是譚德賽好控制、握有把柄,易於讓中國發揮影響力。也讓中國在陳馮富珍(SARS期間防疫不力的香港衛生署長)卸任後,能夠繼續控制WHO。
陳馮富珍擔任的WHO秘書長,正是中國第一個拿下的國際組織首腦。近十年,中國大舉佈局非洲等第三世界國家,進行全球大撒幣,攏絡這些國家,獲取國際組織控制權。於是,2013年,中國拿到國際標準化組織主席和WTO副總幹事;2015年,又奪取國際民用航空組織;接著曾任中國公安部副部長,專門屠殺與迫害異議人士的孟宏偉,竟然於2016年當選國際刑警組織主席,但卻在2018年10月回中國時「被失蹤」,過幾天才被中國宣布逮捕,國際刑警主席一職也「被辭職」,而今年,最喜歡盜版、最沒有人權的中國又叩關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這一連串的努力,目的在於滲透國際組織後,更改遊戲規則,替中國在國際上打壓異己,或是幫中國竊取機密消息,好讓中國在世界競爭中可以透過各種作弊賤招來獲勝。
但另一方面,美國等西方國家反應緩慢,盲信中國表示自身不具威脅的說詞,金融海嘯後孤立主義興起,都給了中國趁虛而入的機會,也讓一度充滿理想的WHO,變成了CHO。
5. 台灣的機會
在中國崛起之際,台灣看似處境艱難,中國國民黨之流,則認爲台灣完全沒有機會,只能依附中國、仰人鼻息,靠著雙膝下跪討口飯吃,看能不能混進去這些組織當「中國台北」,以中國附庸的方式存在。
然而,正是在最不利的時刻,台灣過去壯大自己的努力卻意外有了成果,讓國際暮然回首,才發現台灣在燈火闌珊處活著,活得比你們這些相信中國讓大家發大財的國家都還好。
台灣防疫之所以成功,最大原因在於「不相信中國」、「不相信WHO」,既然WHO不給我們一手資料,我們就當作你和中國聯手說謊,從自己的經驗嚴格來判斷,三個月過去了,相信WHO的國家都死傷慘重、全面停擺,只有死也不信的台灣還在上課、還在打職棒,成為世界奇蹟。
台灣退出聯合國已經七七49年,被沙祖康痛罵「誰理你們」也17年了,現在的台灣,需要國際組織援助的,基本上沒有;可以幫忙國際組織的,非常多。但直到這波疫情,台灣與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建立起非官方的聯繫管道,開始交換情報、支援物資。主流國際社會才突然發現:「哇靠,台灣這麼有用」、「被中國打壓成這樣竟然打不死」、「早聽台灣的說不定沒事」.......
國際社會,是實力的社會,不是沒有原則道義,但要證明自己,才會有人幫你。而台灣,已經拿到了那張名為「信任」的國際入場券。然而,現在並不是自滿,也不是擺出姿態,全盤否定所有國際組織的時候。
接下來,WHO與台灣的恩怨情仇並不會落幕,真正的遊戲才要開始!
#早安長文恭喜你看完了
#打不死的必使我們強大
拒絕 資 遣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四十年前,我到美國留學,在紐約大學法學院讀碩士時,選了一門「國際法」。有一次讀到一個1930年代美國聯邦上訴法院的判決,是有關中華民國政府要求紐約商務火險公司理賠的訴訟,我國勝訴定讞。有趣的不是案情,而是這個案子的第一審,是在上海的「美國在華法院」(United States Court for China),而不是美國境內的聯邦地方法院。
我國境內,怎麼會有美國法院呢?這就是不平等條約的緣故。根據清道光24年(西元1844年)清廷與美國簽訂的「中美望廈條約」。美國在華享有治外法權(extraterritorial jurisdiction),美國人除買賣鴉片外,不受中國司法機關管轄,只受美國法院審判。剛開始,美國人被告由美國領事管轄。光緒32年(1906年),美國在上海公共租借設立美國在華法院,對所有在華美國人的民刑案件,都有管轄權。
71年前的今天,也就是民國32年(1943年)的 1月11日 ,我國政府與英、美兩國正式廢除不平等條約,簽訂平等新約,代表一世紀民族羞辱的烙印,終於走入歷史。「百年桎梏,一旦解除;全國軍民,歡欣鼓舞」,這是當年國人感受的真實寫照。當時抗戰進入第6年,也是戰局最艱苦的階段。這個好消息給民心士氣帶來無比的振奮。全國放假三天,重慶街上有兩萬人遊行,高唱歌頌平等新約的歌曲。
簽訂平等新約分兩地進行,在戰時陪都重慶,我國外交部長宋子文與英國駐華大使薛穆爵士與駐西藏拉薩(後駐印度)代表黎吉生簽署;在美國首都華府,則由駐美大使魏道明與美國國務卿赫爾簽訂,新約廢除所有不平等條約,同時終止治外法權。 這是中華民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里程碑,象徵著國家主權真正獨立,從此不但不再是國父痛恨的「次殖民地」,反而躋身世界五強之列。政府也因此將 1月11日 訂為「司法節」。
68年後的 1月11日(2011年),歐盟給予我國免申根簽證待遇生效,一次增加了30多個國家與地區,這真是一個奇妙的歷史巧合。我國更在一年後(2012年)的 11月1日 加入美國免簽證計畫(又是111!),至今全世界已有135個國家給予我國民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大家都知道,國際旅行要求簽證是常態,免除簽證是例外。所以免簽證是禮遇。我國從「次殖民地」經由廢除不平等條約回到平等常態,再從常態提升到禮遇。從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鴉片戰爭)起算,花了100年的時間掙脫「次殖民地」、再到接受歐美國家的禮遇,又花了68年的時間。中華民國人民今天在世界上更有尊嚴,中華民國在國際上也更受尊重,國父在遺囑中「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殷殷叮嚀也得到實踐。
英美兩國怎麼會主動願意跟我國廢除不平等條約呢?是因為當時我國浴血對日抗戰6年,牽制大量日本陸軍與空軍,對盟國甚有貢獻的緣故。美國羅斯福總統就說過,要不是中國奮力抗戰,抵死不降,同時牽制數百萬日軍,日本可能在太平洋戰爭中席捲東南亞與澳洲後揮軍西向,與德軍在近東會師,改寫世界歷史。而國軍在抗戰中犧牲322萬官兵,其中將領204人(國軍202人,共軍2人),死傷民眾更在2000萬人以上,戰局之大、死傷之慘、損失之重,在我國五千年歷史上都是空前未有。事實上,民國34年(1945年)日本投降時,在中國大陸的日軍還有128萬人,超過日軍投入太平洋與東南亞戰場的總軍力,我國的貢獻於此可見。
此外,歷史上的 1月14日 ,卻是一個不幸而恥辱的日子。119年前的這一天,日本竊佔了我國領土釣魚臺列嶼。當天,也就是 1895年1月14日 ,日本伊藤博文內閣認為該島為無主地而以「閣議」秘密核准併入沖繩縣管轄,並在釣魚臺設立「國標」(實際上到1969年5月釣魚臺爭議發生後後才設立)。其實日本在1884年即開始覬覦釣魚臺,但當時自忖實力不足,未敢妄動。等待10年後,甲午之戰勝利在望,乃以「今昔情況已殊」為由決定出手。但日方並未對外宣告,也未循1879年併吞琉球的先例以天皇敕令發布週知各國。更重要的是,釣魚臺列嶼在明朝即為臺灣屬島,康熙22年(1863年)清朝將臺灣納入版圖,釣魚臺也一併成為中國領土,並不是日本所說的「無主地」,更不能作為國際法上「先占」(occupation)的對象。因此日本的主張,在國際法上毫無根據,自始無效。
那麼,釣魚臺是如何被日本拿去的呢?當然只有一個途徑,就是 1895年4月17日 清朝軍機大臣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的馬關條約。因為條約第二條明訂,割讓的臺灣領土範圍是「臺灣全島與所有附屬各島嶼。」 釣魚臺本是臺灣的附屬島嶼,在清朝就屬於噶瑪蘭廳(今宜蘭縣),戰後日本歸還臺灣給中華民國,當然應該包括釣魚臺列嶼在內。我從大學時代就關心釣魚臺列嶼的主權問題, 現在身為總統,保衛釣魚臺主權更是我的責任。
馬關條約是不是不平等條約? 71年前我國跟英、美兩國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時候,馬關條約廢止了嗎?
我國對日抗戰8年,前四年是孤軍作戰,到 1941年12月8日 珍珠港事變爆發,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美國立即對日宣戰,我國順勢在第二天─ 12月9日─對日本,德國、與義大利三個軸心國宣戰。當時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在對日本宣戰布告中宣示「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間關係者,一律廢止。」其中當然包括1895年的《馬關條約》在內。民國41年(1952年)我國與日本在台北簽訂《中日和平條約》,其中第四條規定「茲承認中國與日本國間在中華民國三十年即公曆一千九百四十一年十二月九日以前所締結之一切條約、專約、及協定,均因戰爭結果而歸無效。」所以《馬關條約》在民國30年12月即由我國政府宣布廢止,到民國41年由中日雙方以《中日和約》確認。《馬關條約》成為我國最後一個被廢止的不平等條約。
臺灣已經回歸中華民國版圖69年,但是身為臺灣屬島的釣魚臺問題仍然是東北亞不穩定最重要的關鍵。日本2012年9月企圖實施釣魚臺國有化,東亞區域情勢再次動盪不安,其後中國大陸與日本在海、空域多次交鋒,衝突可說一觸即發,更引來美方高度關切。到了去年(2013年) 11月23日中國大陸宣佈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ADIZ),不但引發了韓、日、美等國的抗議,美國並刻意派遣軍機進入該區,日、韓則要求國籍航空公司拒絕通報飛航資訊、韓國日前亦擴大本身的防空識別區等,讓東海緊張情勢居高不下。而同樣於去年 12月26日 ,日本高層官員參拜靖國神社,也引起中國大陸、韓國譴責、我國的強烈關切與美國的失望,再一次為東亞區域安全種下了不安定的因子。我們身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對日本政府這種不顧鄰國歷史傷痛的行動,難以理解,何止失望而已。
中華民國將繼續努力努力成為東亞「和平的締造者」,不僅追求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更期望日本、中國大陸及韓國共同為區域永久的和平與繁榮盡一份心力。
拒絕 資 遣 在 Hebe Tien's Official Channel田馥甄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田馥甄 《無人知曉》全專輯數位聆聽:https://hebealbum.lnk.to/timewilltellalbum
此刻揭曉!MV七分鐘揪一生
無法和你白頭偕老,至少為你一夜白髮
默契十足!金獎導演 #比爾賈 操刀MV
借外星人與地球人比喻 愛上一個人卻不是相同頻率無疾而終的結局
MV由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導演比爾賈操刀,兩人多次合作下早已默契十足。劇情裡田馥甄飾演一位從另個星球來到地球的外星人,雖與人類有了情感邂逅,這關係卻只能自己體會;即便有情愫互動,依舊無法相戀而苦痛。劇情帶出孤寂「一夜白髮」的蛻變,也隱喻無法和對方白頭偕老,也至少為對方一夜白髮的悲催情感。田馥甄戴上墨鏡披著一頭白髮在街頭游蕩的片段,有時笑著卻抵擋不了墨鏡底下那畏光早已悲傷過度的眼神,也十分具有戲劇張力,演出MV時更因為投入情感不自覺淚水盈眶,配音時更在錄音室再度觸動情緒而落淚。讓這支長達七分鐘的MV,無論戲裡戲外一路讓人揪心到底。
#無人知曉
作詞 : 葛大為
作曲 : 謝馨哲、吳萌
我像是 小數點 第幾位
存在但 能自動 被省略
也習慣不避嫌
跟你看作一對
你也算 夠謹慎 的同類
踏著卻 不逾越 那條線
發生一切 或不發生一切
又有什麼 差別
看不見 聽不到 愛不了
卻注定要糾結
我想我 是壞人
故意不聽懂你的拒絕
難以昭告世界 愛上你多優越
無人知曉 可不可憐
不靠近 不走遠 不定義
像玩笑的曖昧
你說你 是壞人
想安定也沒缺過消遣
無權為你崩潰 卻帶一點慚愧
我不夠好 害你虧欠
還能夠 再糾纏 幾個月
像爛戲 碰上了 好演員
你想矯情一點 我就加倍收斂
陪到你 有下個 新對象
記得要 找台階 讓我下
兄弟姊妹 你就賜個稱謂
反正我沒 負累
好狡猾 好僥倖 好浪費
誰道歉 都虛偽
我們都 是壞人
沒籌碼 卻想賭贏一切
貪圖痛徹心扉 找不到施力點
你既是誰 又不是誰
進不進 退不退 又怎樣
愛不愛 等不等 都不說
無人知曉 多美
🔺更多田馥甄資訊
田馥甄 IG:https://www.instagram.com/hebe_tien_0330
田馥甄 FB:https://www.facebook.com/atunemusichebe/
田馥甄 微博:https://www.weibo.com/u/1751035982
🔔 訂閱田馥甄官方專屬頻道:https://reurl.cc/Grd46x
製作人 Producer:陳建騏 George Chen
編曲 Arrangement :張晁毓 Dato Chang、柯遵毓 Jack Ko
吉他 Guitar:屠衡Josh Tu
貝斯 Bass:柯遵毓 Jack ko
鼓 Drum:陳柏州 [email protected] studio
弦樂 Strings: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Just Busy Music Studio
第一小提琴 First Violin:
蔡曜宇 Shuon Tsai
陳奕勇 YiYung Chen
盧思蒨 SzuChien Lu
第二小提琴 Second Violin:
朱奕寧 YiNing Ju
黃雨柔 Nala Huang
黃瑾諍 ChinCheng Huang
中提琴 Viola:
甘威鵬 Weapon Gan
牟啟東 Wayne Mau
大提琴 Cello:
劉涵 Hang Liu(隱分子)
和聲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梁世韻 Melodeniro Liang
和聲 Backing Vocal:田馥甄 Hebe Tien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s:莊鈞智 Thomas Chuang、楊敏奇 Micky Yang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完美聲音錄音室 Perfect Sound Studio、強力錄音室Mega Force Studio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林正忠 Cheng Chung Lin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白金錄音室 Platinum Studio
OP:好感度音樂有限公司 Good Sense Music Service Co., Ltd.
SP:Universal Ms Publ Ltd Taiwan
OP: HIM Music Publishing Inc.
ISRC:TW-EW7-20-01008
拒絕 資 遣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想加入簡訊設計嗎?趕快點這裡↓
https://www.simpleinfo.cc/hiring/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
這支影片是黃標嗎? 對這支影片是黃標
如果你覺得它不應該被黃標,歡迎留言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和我們一起協助 YouTube 建立一個更完善、更精準的AI判別系統,謝謝大家!
#簡訊設計徵人中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40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
03:13 緬甸領導人:翁山蘇姬
04:51「羅興亞人」跟緬甸政府的恩怨情仇
06:47 難解的「羅興亞人危機」
08:09 翁山蘇姬對「羅興亞人危機」的態度
10:19 我們的觀點
11:38 提問
11:52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力寧
|腳本:力寧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珊珊、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不明白為何逃?」翁山蘇姬首談羅興亞危機 :https://bit.ly/3c5PKRm
→BBC專訪翁山蘇姬:對羅興亞人不是「種族清洗」:https://bit.ly/35Ref3A
→世上「最受迫害」的族群:羅興亞人現身說法:https://bit.ly/2Ry6dnV
→從歷史的大脈絡來看,為什麼緬甸人痛恨羅興亞人?:https://bit.ly/3krkcIE
→讓緬甸人告訴你,緬甸人為什麼憎恨羅興亞人:https://bit.ly/32DyDDu
→若開邦:一個不為人所知的緬甸故事 :https://bbc.in/3hB7dCB
→羅興亞危機 翁山蘇姬首次演說:不理解穆斯林逃難原因:https://bit.ly/2H1iBea
→「種族清洗」還不夠 翁山蘇姬領導緬甸的全力推行「緬族化」少數民族語言文化岌岌可危:https://bit.ly/2RDHEWE
→一連串爭議衝擊緬甸補選,翁山蘇姬執政黨13席輸了6席:https://bit.ly/32BaPQK
→史上首見! 翁山蘇姬遭加拿大撤銷榮譽公民:https://bit.ly/3mvwfGQ
→放任緬甸軍屠殺羅興亞人 翁山蘇姬被拔人權奬:https://bit.ly/3iDuTYk
→「沒有人想回去」羅興亞難民拒絕返回緬甸,孟加拉遣送行動暫告吹:https://bit.ly/33zaZHG
→羅興亞危機:被遣返者面對的未知命運:https://bbc.in/35Lwsj1
→緬甸少數民族爭自由 緬北戰事頻傳:https://bit.ly/3moVudX
→民主轉型未帶來言論自由 緬甸普立茲獎得主指控:國家仍由罪犯掌權:https://bit.ly/2ZKfldP
→羅興亞聽證落幕 翁山蘇姬否認種族滅絕:https://bit.ly/33FgwfN
→人權鬥士淪屠夫? 翁山蘇姬否認屠殺洛興雅人:https://bit.ly/2RyMBAn
→昔日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為何親上火線為「種族清洗」辯護?:https://bit.ly/2ZNvMpP
→翁山蘇姬親上國際法庭勇氣可嘉,但不能合理化軍政府對羅興亞人犯下的暴行:https://bit.ly/3iIdZHV
→【羅興亞人遭迫害】緬甸、孟加拉觸犯「危害人類罪」 國際刑事法庭調查翁山蘇姬:https://bit.ly/3hF2KPl
→軍方阻饒 緬甸憲法修正案再次受挫:https://bit.ly/2H6n3IF
→Burma's Hidden History — Talking Politics:https://bit.ly/3iDEgqM
→化身直播主、手縫口罩PO網!翁山蘇姬首開臉書推廣防疫 人氣大增也帶來隱憂:https://bit.ly/3iE66U1
→緬甸11月舉行國會大選:翁山蘇姬正式宣布參選,尋求第二執政任期:https://bit.ly/3kuvIDl
→緬甸逃兵的「羅興亞屠殺自白」:良心或被迫?首度公開的軍人證詞爭議:https://bit.ly/35Igpm7
【 延伸閱讀 】
→馮嘉誠:為何緬甸軍方容許反對黨大捷?:https://bit.ly/3mv3b2k
→馮嘉誠:羅興亞人的悲歌,與昂山素姬的窘局:https://bit.ly/33BrT8r
→馮嘉誠:羅興亞人道危機,被忽略的緬甸內部角力:https://bit.ly/3hGbEfp
→馮嘉誠:「黑化」的昂山素姬,是固執的理想主義者,還是善變的現實政治家?:https://bit.ly/3mtajMs
→《羅興亞危機》難民與孟加拉衝突愈演愈烈,遭政府斷絕手機通訊:恐將淪入更黑暗深淵 :https://bit.ly/3hFp9M4
→圍繞羅興亞人的資訊戰:當臉書變失控巨獸,緬甸政府反成最大贏家? :https://bit.ly/35J401j
→還記得緬甸「羅興亞人」危機嗎?現在,他們成了馬來西亞的兩難習題 :https://bit.ly/3iFvRDn
→「佛教賓拉登」觸怒軍方底線?緬甸通緝激進和尚威拉杜:https://bit.ly/2ZIWiAo
→緬甸邊境戰火:逃難恐慌,政府部隊、若開軍、羅興亞人三方亂鬥:https://bit.ly/3mtWy03
→她是緬甸若開叛軍首領夫人,聯合國難民署為何出手保護這位爭議人物?:https://bit.ly/35IuArk
→阿拉干軍是若開邦的希望還是災難?雖有傳出新冠病例,但疫情的傷害遠遠不及戰火:https://bit.ly/32E52tJ
→緬甸玉礦礦災162死 6公尺高土石流逃都來不及:https://bit.ly/3iA3PsO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拒絕 資 遣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評價
格價專家 :
Gearbest 購物平台 ( 係時候喺網上買聖誕禮物啦, 唔平唔介紹畀你哋啦)
https://tinyurl.com/y2e3bvcf
?今晚11點直播!國泰大地震, 我被裁員了!!!今晚開live, 你哋有冇興趣吹水!!! 今晚有好多我以前啲舊相片, 如果今晚唔收睇直播, 日後只有鑽石會員才可以收睇重溫。
#國泰裁員 #國泰 #cathaypacific #裁員 #大地震 #國泰大地震 #空中服務員 #空姐 #國泰航空
國泰航空大裁員,整體裁減8500個職位,未來數星期將裁減約5300名駐港員工,國泰港龍今天起停止營運。職工盟主席吳敏兒表示,陸續有地勤人員收到電話,部分人收到電郵,重災區是入職20、30年的舊合約員工,她估計國泰直接裁減舊合約員工,只有資深的管理人員才可留低。吳敏兒說,國泰指今次重組後每月減少5億現金支出,但集團目前仍每月流失15至20億元現金,憂國泰今次裁員只是第一輪計劃。
吳敏兒批評國泰管理層在過去一段時間與工會溝通時,從未交代有否嘗試其他節省成本方法,以減少營運開支,今日卻直接裁員。她又指,即使將來恢復招聘,員工都不會再獲得原有待遇。
政府早前向國泰注資273億元,吳敏兒認為,政府在事件中絕對有角色,有責任責成管理層,確保被裁員工獲合理賠償。她說,國泰若以員工被減薪後的薪金計算賠償,是不能接受。
另外,國泰機師組成的香港航空機組人員協會指,國泰未就裁員計畫與工會正式會面,對此感失望。工會暫時未知有多少機師受影響,希望國泰尊重和執行現有合約,並公平對待所有機師。協會今日內會與國泰管理層會面,表達訴求。
早年國泰機師團隊主要以外藉機師為主,近年才吸納本地機師,而前年修訂新入職機師的薪酬福利,又將部分薪金及獎金將與飛行時數掛鈎,新入職本地機師收入較之前遜色,年薪約50多萬元。至於空中服務員,網上資料顯示,每月薪金約3萬元左右。
疫情影響:200多個航點 VS 26個航點
對於港人來說,國泰的一大優點是直航航線多。國泰航空以及旗下港龍及快運等航空公司,在全球一共有119個直航航點,若加上聯營航班就共有255個。作為比較,國泰主要競爭對手、同樣以國際航線為主的新加坡航空及旗下航空公司就一共有136個直航航點。
隨着新型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各地陸續「封關」,只營運國際航線的國泰尤其受影響。現時國大部分航點均暫停運行,10月及11月仍然運作的航點就只有26個。
國泰成立於1946年,是香港第一間提供民航服務的航空公司,由兩名曾參與二次世界大戰的空軍機師創辦,分別為美籍的Roy Clinton Farrell及澳洲籍的Sydney Hugh de Kantzow。國泰初時於上海以「澳華出入口公司」的名義發展,首創運送貨品來往中國及澳洲,之後再到香港營運。
到1948年,當時的英資商行太古洋行收購了國泰45%股權,澳洲最大的私營航空公司澳洲全國航空,則收購了35%;其餘20%,則由原創辦人各持10%。同年10月,公司正式註冊名稱為「Cathay Pacific」,當中「Cathay」為中世紀歐洲人對中國的古稱,意即「契丹」;「Pacific」則象徵兩名創辦人,希望國泰客機可從中國飛越太平洋的夢想。
國泰並非當時唯一於香港註冊的航空公司,1947年時,有另一間「香港航空」(與現時的香港航空無關),不過1958年時,由國泰全面收購,並接收其原有航線,包括東京、台北等。自此,國泰成為唯一於香港註冊的航空公司,雄霸航空業一段時間,直至港龍航空於1985年成立。
在獨佔香港航空界的數十年間,國泰在1960年,為首家國際航空公司開辦前往大阪的航線;1982年,推出首個香港直飛加拿大溫哥華的不停站服務;之後再先後推出香港直飛英國倫敦的不停站航班。1986年,國泰正式晉身藍籌股之列。
曾4度獲評全球最佳航空公司
踏入2000年後,國泰多次獲獎,更分別於2003年、2005年、2009年,及2014年,獲Skytrax評為年度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另外2006年,國泰成功收購競爭對手港龍航空。
雖然風光數十載,但國泰亦不時爆出工潮,也並非首次大規模裁員。1981年6月,1,500名地勤人員就加薪問題,與資方談判破裂,於是發起3日罷工,當時所有乘客行李因此毋須過磅。1992年底,國泰出現人手不足,勞資就此談判,空服員工會拒絕加班,資方解僱3名員工,結果到1993年初引發員工大罷工,歷時17日,最終由當時立法局介入,設立監察會,確保員工不被秋後算賬,3名員工復職,終化解工潮。
屢爆工潮 勞資關係長期成焦點
到1999年,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指,國泰單方面更改機艙服務員的薪酬架構,暫停一年增薪點等,就此入稟高等法院,官司持續多年,直至2005年3月,工會獲得勝訴,國泰需賠償3.5億元。到2007年,勞資雙方就醫療自付診金政策再起爭拗,計劃於聖誕節旅遊旺季罷工,事件由勞工處介入協調,最終雙方達成協議。之後2012年底,250名國泰員工在機場示威,抗議加幅僅2%,並發最後通牒,再次計劃於聖誕節期間罷工,最終雙方達成協議,化解工潮。
國泰裁員亦絕不手軟。在香港回歸後,旋即面對亞洲金融風暴,旅遊業受重創,國泰當時亦受到打擊,決定裁員760人。到2017年5月,由於之前燃油對沖錄得85億元的巨額虧損,最終國泰由盈轉虧,需裁員600人;同年11月,國泰被剔出恆指成份股之列,失去逾30年的「藍籌股」地位。
第一部份:底薪 規定每月飛70小時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國泰航空空姐表示,早期入行的是計固定薪金,但新一批入行的,已經人工分「底薪+津貼」。
底薪規定每月飛行工作70小時,入職時薪大約108元。換言之,70小時X108元=7560元。
底薪及時薪也會隨着年資調整,年資較高的,時薪達350元。70小時以後的工作時間,就按時薪計,即是多勞多得。
第二部份:津貼 早午晚餐、洗衣、過夜費
津貼方面,主要是在外地的早午晚餐;如逗留過夜, 會包括洗衣費及過夜費用 。因此,空中服務員要省吃省用,該筆津貼才可袋袋平安。
津貼會按各地的消費水平設定額,例如:日本逗留24小時,三餐津貼是12000至13000日圓,折算港幣900元。但台灣逗留24小時,津貼只有港幣600元。若然逗留時間較長,也會有洗衣津貼。
「早午晚三餐,晚餐津貼較高,但一旦航班時間調整,就未必攞到呢筆津貼。」該名國泰空姐稱:「如果想收入高,有些人會調多幾班長途機。」
航空公司嚴格規定,在以下時間on duty(執勤),才可享用早午晚餐津貼。
早餐 0600-0859
午餐 1200-1359
晚餐 1800-2159
受訪空姐表示,近年公司緊縮開支,例如:縮短在海外逗留時間、執勤時間在早午晚餐以外,自然可減少餐飲津貼。另外,每餐津貼費用也不時調整,加上美元強勢,他們的津貼以當地貨幣計算,經折換後,收入也打了七折。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拒絕 資 遣 在 但公司號稱絕不資遣~~~有何辨法? (第3頁) - Mobile01 的八卦
您因家庭因素顯然是「其他正當理由」,所以拒絕加班是法律賦予您的權利,不容雇主剝奪。 3.不配合加班者請自動離職?或 4.勞工可以要求給予資遣費? ... <看更多>
拒絕 資 遣 在 【試用期間爭議】試用期滿予解僱可拒發資遣費?! #勞動部 ... 的八卦
本月份在新北市發生一件勞雇雙方對試用期間的認知有爭議的案例,雇主以三個月試用期期滿未達合格聘用門檻,終止與該員工的勞動契約,並 拒絕 支付勞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