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習承擔後果比懲罰更有效
很多家長在演講中問我「孩子很講不聽,處罰了也不能記住教訓,是不是我們大人不夠兇?」。我都會直接回答:「不是!」
其實孩子不聽對他更兇,不是有效的方法,有三個原因:一個是孩子因為父母兇而聽話,通常是出於害怕,但內心並不服氣;另一個是大人越兇越容易情緒失控,讓教養失去焦點;最後一個最重要,用打或用吼駡的,往往沒讓孩子承擔到後果,不容易建立出反省的能力。
心理學中的行為改變技術,相當強調分析孩子行為的前因後果,而行為之後的結果,常會影響這個行為會不會再次產生,也就是說,想要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就要讓孩子 #承擔行為後果,會比懲罰(與行為關聯較小)來的有效。
► 有效改善孩子講不聽的承擔後果法:https://pse.is/3bk8nv
孩子常改不掉的8種壞習慣,都可以用承擔後果法來教教看:
壞習慣1、孩子會動手打人
有些孩子就是忍不住會動手,有時爸媽好好說或甚至打罵都做了,孩子還是學不會,這是因為除了學解決方法外,孩子還要學習如何彌補、求得他人原諒,才能真正記住後果。
壞習慣2、孩子頂嘴不禮貌
有時候孩子頂嘴只是衝動下脫口而出,他很可能講完就後悔了,所以大人可以請孩子想清楚應該怎麼說,好好的重講一次,絕對會比總是禁止孩子頂嘴來的有效。
壞習慣3、孩子不收玩具
玩具亂丟不收拾、書桌總是亂成一團,對於這類的孩子,與其一直碎念叫他收,不如讓他因為混亂而感到不方便,嚐到沒有整齊歸位的後果,才會學到好好收拾的重要。
壞習慣4、孩子老是愛插嘴
孩子總是忍不住要插嘴,大人可能習慣要孩子閉嘴,但事實上,這類孩子就是不會等待,所以大人可以跟孩子約定好,當孩子沒有看狀況就急著插嘴,下一次就要等更久。
壞習慣5、孩子動不動就用哭的
孩子動不動就唉唉叫、用哭的,其實有很多原因,但大人往往遇到就是要求孩子要好好說,問題時,當孩子有情緒時,就是無法好好說,因此建議請孩子先冷靜下來最重要。
壞習慣6、孩子犯錯都不認錯
很多孩子犯錯不認錯,是因為他們覺得道歉就代表自己是錯的,所以習慣先辯解找藉口。因此大人不要光只是斥責孩子愛找藉口不認錯,而要讓孩子學習先道歉、再解釋。
壞習慣7、孩子睡覺老是拖拖拉拉
說好9點半上床,結果每次都東摸西摸,搞到很晚才睡,隔天又起不來,然後就被罵,如此惡性循環,與其這樣,不如讓孩子嚐到教訓,真的遲到,才能知道早上不能賴床。
壞習慣8、孩子都不愛惜物品
對於不珍惜物品的孩子,應該要孩子學會賠償,或許是付出勞力修理、賺取金錢,或真的拿自己的零用錢去買,總之要學著體會辛苦付出代價的感覺。
教孩子沒有速成的方法,如果孩子怎麼駡都講不聽,可以試試看這些讓孩子「學習承擔後果」的方法~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小學教育都說要「五育並齊」。五育是哪五育?德、智、體、群、美。 第一個德育是什麼意思?就是品德、德性。 但德性要怎樣建立呢? 通常是透過制度。當一個社會的制度出發點是服務群眾,就會鼓勵這個國家去尊重愛惜民眾。 什麼意思呢? 比如我們教育要敬愛國家,但國家竟然會任意殺人,那要怎麼讓民眾由心敬愛國...
承擔行為後果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講了好多次,孩子還是不做家事、衣襪隨意亂扔。媽媽覺得沒辦法,只好跟著在後面收尾。可是,這不是造成孩子下次繼續依然故我,媽媽繼續邊埋怨、邊收拾的原因之一嗎?
尤其對我這種不強調處罰的人來說,更在意要讓孩子承擔他行為的結果,這是要同時進行的事。少了處罰這個教養手段,要花更多腦筋,在思考如何讓孩子為自己負責。孩子沒把衣物放到洗衣籃,我們就按照原先講好的約定,不洗他的衣襪,讓他穿舊的、黏膩的衣襪上學、外出,這是一種教育的過程。
可是,有些當事人表面上同意,但執行起來,還是會受到一些難以撼動的信念影響,像是「維持家庭整潔,是媽媽的責任」、「讓孩子穿舊的、黏膩的衣襪上學,會被別人認為是不負責任的媽媽」…。說實話,一般現在明理的家長,大部分都能接受要孩子承擔行為後果的想法,不過,我了解有時候長輩親戚鄰里,總是有些好事者,喜歡閒言閒語,有些當事人聽了就會特別受不了。
有時候,長話短說,我就會用「犧牲者跟受害者是好朋友」這句話,來跟當事人談。暫時談不清楚,就把這句話帶著在生活中繼續體會。這句話不是只適用在親子關係,而是可以拿到任何關係來思考。
我坦白說,有些人,不管我們做得再怎麼好,他們就是會嫌。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理由,有些就是愛引人注意,找一些題材來八卦、閒話;有些就是要證明他們比較優秀;有些就是自己的生活過得不順遂,或者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到處找人宣洩壓力;有些是不想自己做,所以一直出一張嘴要求…
不是說他人的意見不重要,但是主要負責教養的人是我們,以後最主要要承擔結果的也是我們,我們通常也是陪孩子最久的人。他人的意見只是參考,我們要有我們的主體性與決斷能力。
對於維持家庭運作,只要是家庭裡的成員,有能力就會開始有相對應的責任。我們自己的事情不見得做得完,又要去承擔其他家庭成員的責任,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我們都清楚,就是會開始犧牲我們的休息時間,甚至犧牲自己的睡眠,犧牲自己在職場上的發展,犧牲回家看顧自己父母的機會…
犧牲的越多,情緒越不滿足,身體越來越疲憊,受害者的劇本就會越編越紮實。受害者心理常出現的,就是覺得自己沒價值,現況沒辦法改變,其他人都比我好,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有無力感,或者常被誤解…
然後,受害者心態不自主產生的自我嫌棄,常讓自己覺得照顧好自己有罪惡感,重要的決定都要依賴他人,常想要找他人訴苦,但又可能拒絕他人的幫助。由於沒有心力兼顧,所以想放棄的事越來越多,甚至包括自己的人生,可是又不甘心,自然而然,慢慢滋生了讓別人也嚐嚐這種滋味的想法…
受害者形象要突顯,加害者通常就要應運而生了,而這些加害者,通常是跟我們親近的人。如此,一個不快樂的人,一段不快樂的關係,一個越來越鮮明的加害者形象,像漣漪一樣,不斷往外暈染擴大…
我們不想一輩子人生這樣過,在年輕的時候就要開始努力。努力常從小事開始,像是跟家人約定好的事(通常是合理的、能力範圍所及的事),請他們照著約定執行,自己也要忍住想「幫忙」的衝動,信念要開始討論與調整。家人該承擔的後果,讓他們自己承擔,學著在心理上長大…
如果隨著時間過去,關係中的對方沒長大,或者我們沒給對方機會長大。那麼,我們自己就會萎縮,包括覺得我們沒有選擇、我們離不開關係、我們不能隨意去做自己、我們的付出被踐踏、我們的人生因此被侷限…,最後我們可能變成失去心愛玩具的小孩,到處吵著、鬧著,要人給我們那些,我們早已討不回來的公道。
.
以上文字改編自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
--------------------------------------------
現正上市中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博客來 https://goo.gl/rHgxZV
金石堂 https://goo.gl/R871Aq
誠品 https://goo.gl/iwdvtb
讀冊 https://goo.gl/vZ1X3i
海外大眾 https://goo.gl/QEXBcX
承擔行為後果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講了好多次,孩子還是不做家事、衣襪隨意亂扔。媽媽覺得沒辦法,只好跟著在後面收尾。可是,這不是造成孩子下次繼續依然故我,媽媽繼續邊埋怨、邊收拾的原因之一嗎?
尤其對我這種不強調處罰的人來說,更在意要讓孩子承擔他行為的結果,這是要同時進行的事。少了處罰這個教養手段,要花更多腦筋,在思考如何讓孩子為自己負責。孩子沒把衣物放到洗衣籃,我們就按照原先講好的約定,不洗他的衣襪,讓他穿舊的、黏膩的衣襪上學、外出,這是一種教育的過程。
可是,有些當事人表面上同意,但執行起來,還是會受到一些難以撼動的信念影響,像是「維持家庭整潔,是媽媽的責任」、「讓孩子穿舊的、黏膩的衣襪上學,會被別人認為是不負責任的媽媽」…。說實話,一般現在明理的家長,大部分都能接受要孩子承擔行為後果的想法,不過,我了解有時候長輩親戚鄰里,總是有些好事者,喜歡閒言閒語,有些當事人聽了就會特別受不了。
有時候,長話短說,我就會用「犧牲者跟受害者是好朋友」這句話,來跟當事人談。暫時談不清楚,就把這句話帶著在生活中繼續體會。這句話不是只適用在親子關係,而是可以拿到任何關係來思考。
我坦白說,有些人,不管我們做得再怎麼好,他們就是會嫌。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理由,有些就是愛引人注意,找一些題材來八卦、閒話;有些就是要證明他們比較優秀;有些就是自己的生活過得不順遂,或者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到處找人宣洩壓力;有些是不想自己做,所以一直出一張嘴要求…
不是說他人的意見不重要,但是主要負責教養的人是我們,以後最主要要承擔結果的也是我們,我們通常也是陪孩子最久的人。他人的意見只是參考,我們要有我們的主體性與決斷能力。
對於維持家庭運作,只要是家庭裡的成員,有能力就會開始有相對應的責任。我們自己的事情不見得做得完,又要去承擔其他家庭成員的責任,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我們都清楚,就是會開始犧牲我們的休息時間,甚至犧牲自己的睡眠,犧牲自己在職場上的發展,犧牲回家看顧自己父母的機會…
犧牲的越多,情緒越不滿足,身體越來越疲憊,受害者的劇本就會越編越紮實。受害者心理常出現的,就是覺得自己沒價值,現況沒辦法改變,其他人都比我好,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有無力感,或者常被誤解…
然後,受害者心態不自主產生的自我嫌棄,常讓自己覺得照顧好自己有罪惡感,重要的決定都要依賴他人,常想要找他人訴苦,但又可能拒絕他人的幫助。由於沒有心力兼顧,所以想放棄的事越來越多,甚至包括自己的人生,可是又不甘心,自然而然,慢慢滋生了讓別人也嚐嚐這種滋味的想法…
受害者形象要突顯,加害者通常就要應運而生了,而這些加害者,通常是跟我們親近的人。如此,一個不快樂的人,一段不快樂的關係,一個越來越鮮明的加害者形象,像漣漪一樣,不斷往外暈染擴大…
我們不想一輩子人生這樣過,在年輕的時候就要開始努力。努力常從小事開始,像是跟家人約定好的事(通常是合理的、能力範圍所及的事),請他們照著約定執行,自己也要忍住想「幫忙」的衝動,信念要開始討論與調整。家人該承擔的後果,讓他們自己承擔,學著在心理上長大…
如果隨著時間過去,關係中的對方沒長大,或者我們沒給對方機會長大。那麼,我們自己就會萎縮,包括覺得我們沒有選擇、我們離不開關係、我們不能隨意去做自己、我們的付出被踐踏、我們的人生因此被侷限…,最後我們可能變成失去心愛玩具的小孩,到處吵著、鬧著,要人給我們那些,我們早已討不回來的公道。
.
以上文字改編自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
-\-\-\-\-\-\-\-\-\-\-\-\-\-\-\-\-\-\-\-\-\-\-\-\-\-\-\-\-\-\-\-\-\-\-\-\-\-\-\-\-\-\-\-\
現正上市中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博客來 https://goo.gl/rHgxZV
金石堂 https://goo.gl/R871Aq
誠品 https://goo.gl/iwdvtb
讀冊 https://goo.gl/vZ1X3i
海外大眾 https://goo.gl/QEXBcX
承擔行為後果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評價
我們小學教育都說要「五育並齊」。五育是哪五育?德、智、體、群、美。
第一個德育是什麼意思?就是品德、德性。
但德性要怎樣建立呢?
通常是透過制度。當一個社會的制度出發點是服務群眾,就會鼓勵這個國家去尊重愛惜民眾。
什麼意思呢?
比如我們教育要敬愛國家,但國家竟然會任意殺人,那要怎麼讓民眾由心敬愛國家、由心維護社會?
所以轉型正義很重要,當法律建立了正義,才能讓後代子孫、世世代代的人民來遵守,這才是走向正義國家的路途。
說到轉型正義,促轉會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規劃與推動。那要規劃與推動什麼呢?我們出去玩,玩到很髒的時候回來,媽媽都會說:「你怎麼這麼會這麼”驚人”」。“驚人”是什麼意思?就是骯髒,把髒的部分洗一洗,就叫除垢法。
除垢法是什麼呢?事關人事的清查。
曾經當過立委的鄭振耀、耀伯,也在國會用台語質詢。他曾因為美麗島事件被關,對他刑求的檢察官,後來竟然還安安穩穩地在當法官。這樣的人事物,沒有好好清洗乾淨,傷口就會化膿感染。
當然,轉型正義也必須釐清在過去的體制之下,也很多人是不情願、甚至被逼著成為共犯的一份子。針對這些曾經的加害者,不管他是心甘情願要成為共犯,或是不甘不願成為政府的共犯,都必須透明化,在願意道歉理解之後,才能繼續下一步的討論,依據其責任之輕重、審視該員的環境,給予相對的承擔。
許多中東歐國家結束共產威權執政後,以「除垢」的制度來進行轉型正義,包括德國(前東德)、捷克、匈牙利、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波蘭、羅馬尼亞。這些國家除垢的步驟大致上是:首先,先對國家官員、情治人員或是協力者進行界定分類,歸於特定類別的人必須接受檢視;其次,檢視特定人員在過去是否從事特定行為;最後,若發現特定類別的人確實曾經作出特定行為,而必須依其行為與後果負起相應的責任時,就要依據其責任之輕重給予相對的禁令;比方是否能繼續擔任現在的公務職位,或是不能擔任特定公務職位等等。劃定的範圍也有不同的界定方式。比方採充分除垢者,是較為徹底的人事清洗與去共產主義化;部分除垢者將範圍限縮至特定職位,進行有限的人事清查。
我認為轉型正義最重要的,不是形式、不是方向,而是真真正正,能夠透由促轉會達成到社會上實質的影響,建立起應該台灣應該要有的政治道德標準,「除垢」是轉型正義最重要最關鍵,一定要做,而且要盡早做盡快做!
另外,我也注意到促轉會,一開始是預計要有九個委員,因為正副主委長期出缺,楊翠老師也是代理的主委,現在正職只剩三位,總共只有五個人在運作,這樣的人力極為不足,希望先至少把人手補齊,才能好好做事。
而這些過去的政治檔案,被隱藏不能公開的,應該也要適度的開放給民間,例如學者專家進行研究。白色恐怖是集體的創傷,這些政治檔案雖然是關係受害者個人,但同時具有很高度的公共性,對於人權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最後,感謝促轉會全體同仁,及所有為了轉型正義而拼命的前輩們,我們一起努力找路,相信一直走下去,終能走向真正的獨立自由,3Q!
因為我們是勇敢的台灣人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radicalwings.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radicalwings/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radicalwings.tw/support.php
承擔行為後果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92. 自由意志—人能自決自己的行為嗎?
傳統哲學普遍相信人有自由意志,依康德(I .KANT)的論述,自由意志是道德行為的基礎;假如人沒有自由意志,誰來承擔他的行為後果呢?又假若道德的本質是為善去惡,則自由意志是道德可能的設準(Postulate),是充份而必要的條件。但是現代的科學家卻質疑自由意志的存在,他們以實驗來否定人有自決的意志。自由意志涉及到決定論、命運、術數等等問題,我們嘗試換一個角度重新反省之。
于非推介的參考書目:
1.Edward O. Wilson:《人類存在的意義》
2.Michael S. Gazzaniga:《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
講者: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客座助理教授)、于非(《關鍵評論網》協調編輯)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承擔行為後果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7/07(六)或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昨天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凡是你抗拒的,只會變得更強大』,今天我繼續針對這個主題來做個延伸好了。
其實「抗拒」它本身有孿生兄弟,它的孿生兄弟就是「禁止」。我們有時候為了怕別人違反規定,我們可能會用一些禁止的方法,比如說「禁止進入」、「禁止頭髮留太長」、禁止東、禁止西…。
那從小到大你的經驗當中,這些「禁止」有用嗎?其實答案也是沒有用的,那既然禁止是沒有用的,那麼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方法,去引導別人的行為?讓他的行為,朝向我們所期待的方向呢?
這邊就跟你分享一個故事哦,法國一個很有名的女高音,她有一個很美麗的私人陵園,儘管她已經標示這個陵園是她私人的土地,她不希望沒有受到邀請的人任意進入。
但是因為實在太美了,所以每到週末就會有人偷溜進她的陵園,那這些不請自來的人,進入陵園之後可能就摘摘花、甚至有些更過分,搭起帳篷野餐,那弄得整個陵園是非常的凌亂。
所以呢,她也曾經要她的管家在林園的四周圍上籬笆,並且樹立起「私人陵園」、「禁止進入」這種木牌子。但是一點效果都沒有,在有一點無計可施的狀況底下,她的管家就硬著頭皮跟她請示。
然而這個管家,只是把那些公告的木牌上面的字換了一下,結果成功的杜絕了這些不請自來的人,你知道她的木牌上面寫什麼嗎?
她的木牌上面寫著:「如果在樹林當中被毒蛇咬傷,距離最近的醫院有15公里,開車大概半個小時就會到了。」
我們來仔細體會一下喔,這個木牌上面的這一段話,它有禁止任何事嗎?它沒有,它只是用這樣的訊息暗示你,這裡可能有毒蛇,而且當你被咬傷之後,可能開車需要半個小時才到得了醫院。
於是能在你心中自然就會升起一個概念,叫做這樣的後果是我需要承擔的嗎?萬一真的不小心被毒蛇咬傷了那該怎麼辦?可是這個木牌上面,它只是告訴你一個這樣的可能性,它沒有跟你做任何的「禁止」跟「恐嚇」,結果大家卻從此以後就不敢任意的闖入了。
那這樣的例子其實在台灣也有啊,如果你有留意前一陣子,在網路上瘋傳的一張武陵農場,它貼在樹上的一張公告,我來念給大家聽,上面寫:「注意!開花結果期間,施用大量一氧化二氫,請勿任意採摘。」
其實一氧化二氫是什麼?其實一氧化二氫我們稍微腦子轉一下,它不就是H2O,叫做水的化學式。可是呢它用一個公告,然後叫大家注意開花結果期間,施用大量一氧化二氫,這個時候呢當你乍看之下,你會不會覺得哎呦!一氧化二氫好像是一個很厲害的農藥,這個碰到了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
於是呢,當武陵農場貼出這個公告之後,大家果然就不再任意摘花了,其實這兩個例子說明了什麼?在人性裡面喔,你越是「規定」他,你越是「禁止」他,他反而越會跟你「反抗」,你是如此,別人也是如此。
所以如果我們要引導別人的行為,第一件我們要留意、要處理的,就是別人心中可能會有的「抗拒」,與其用「規定」的,不如用一個提供訊息的角度,讓他自己「說服」他自己。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我們要怎樣去處理別別人的抗拒,怎麼樣讓別人願意跟我們合作,這個部分呢?我在7月21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就是用有系統方法,讓你學會怎樣化解別人的抗拒,取得不會有副作用的良好共識。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7月21號的課程名額已經正在倒數了,所以期盼你能把握這難得的機會,我很期待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承擔行為後果 在 管教|懲罰VS承擔後果的分別!承擔後果的關鍵是... - YouTube 的八卦
孩子有不當 行為 是必然的事,家長有責任教導孩子。可是很多家長以為自己在管教孩子,其實是以管教的名義在懲罰他們。「懲罰」跟「 承擔後果 」只有一線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