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語言學習·||
#我並非專家只是分享自己的經驗
#沒有好與壞
#文長慎入😂
以下是幾項我比較常收到的問題,這邊一起回應。
.
Q: 雙寶是唸全美、半美還是一般幼兒園嗎?
🗣雙寶並沒有去上英文教學的學校,一開始挑選學校,我的確將這些納入我的選擇,但經過一番勘查了解後,發現這樣的學校並不是我要的。外師基本上只是是負責語言上教學,品德教育是中師負責,父母溝通也都是跟中師,外師的學歷背景都模糊帶過。(但我只拜訪過幾家,不代表全部。)再來,幼稚園學費四年下來下來,可以差異到一百萬台幣,我寧願把這些錢拿來帶她們出國旅遊,增進眼界。
.
Q: 那如何挑選現在的學校?
🗣比起語言教育,我更重視「品德規矩」跟「自主創意」,後兩項是跟著你一輩子,影響能力更甚於語言。因為工作,我深知語言可以讓我們的世界可以看的更廣,但工作中也常發現,「品德規矩」跟「自主創意」有多麼重要。雙寶目前就讀的學校,除了基本禮儀教養,還有很多自主學習跟讓她們發揮創意的機會,去年她們學校的聖誕樹竟然是用木頭自己製作而成,我覺得超棒的!👍再來學校有奧福音樂課程,透過節奏,讓身體跟著伸展。
.
Q: 那我怎麼讓雙寶學語言?
🗣我覺得語言學習跟「品德規矩」還有「自主創意」是沒有衝突的,雖然我沒有送她們去全美或半美學校,但生活中還是希望她們有接觸英文的機會。
從小就喜歡在家裡放歌謠給她們聽,到現在2Y5M,這個習慣依舊在,不管中文或英文都會放。大家都知道,小朋友學習語言都是從「#聽👂」開始,她們都是從聽當中去模仿跟學習。學校很重視閱讀,除了每天都有不同的繪本共讀,每個禮拜還可以自己挑選一本回家。(雙寶都知道自己借什麼書)
在家中,只要她們一入家門,就開始放各種英文童謠,搭配繪本,讓她們從圖面中去了解其意義,我發現效果很好,完全就是「默默」的灌入她們的腦袋。「 #環境營造」是第二項我覺得重要的。
雙寶非常非常熱愛唱歌,我覺得很妙,常看到關鍵字,就自己哼唱對應的歌!
看到蝴蝶🦋,就開始蝴蝶~蝴蝶~。
看到蜜蜂🐝,就開始嗡嗡嗡。
講到星星🌟,就開始twinkle~twinkle 。
看到雨滴🌧️,就開始rain rain~go away。
看到船隻🚢,就開始row~row~row your boat(奶音都變成肉~肉😆)
音樂🎵,真的很潛移默化。
雙寶最近熱愛點播的歌有
✔️from head to toe
✔️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I am going on a bear hunt
✔️we all go traveling by
這幾首歌非常朗朗上口,繪本也很有趣,雙寶就這樣默默的學會這些英文。
很推薦媽媽們可以入手,一開始我都用youtube播放(單純播音樂),但後來實在太麻煩,我就直接購入CD player了。這年代應該很少人用,但我覺得它超好用,之後聽故事也可以繼續使用啊!
#人生並非你先學會哪項技能就表示贏得了全世界
#但我希望給雙寶更多刺激
#我自己也是國中愛聽西洋歌而愛上英文
#小孩學習父母也跟著學習
#2Y5M23D
#雙寶學習趣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faCarat #refacaratface #魚翅骨烏雞湯 #日本人的快樂哲學IkIGAI #生き甲斐 今晚11點首播, 直接對話(養生瘦面)平價魚翅骨烏雞湯、瘦臉神器Refa Carat、平價香料藥材、印尼蕃薯、日本快樂哲學。 01:54 "你是我的心上人" 改編歌詞 03:17 南北杏...
我並非專家只是分享自己的經驗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評價
#RefaCarat #refacaratface #魚翅骨烏雞湯 #日本人的快樂哲學IkIGAI #生き甲斐
今晚11點首播, 直接對話(養生瘦面)平價魚翅骨烏雞湯、瘦臉神器Refa Carat、平價香料藥材、印尼蕃薯、日本快樂哲學。
01:54 "你是我的心上人" 改編歌詞
03:17 南北杏功效和用法
03:30 桂圓/龍眼肉功效
03:26 淮山
03:49 香茅粉用處和好處
04:08 花椒粉用處和好處
04:23 孜然粉用處和好處
04:34 沙薑粉用處和好處
04:54 川貝柑桔用處和好處
05:16 黑糖薑片用處和好處
05:20 老陳皮用處和好處
05:37 意大利黑醋、合桃白葡萄醋、洋蔥醋用處和好處
06:30 平價魚翅骨烏雞湯煮法和食療
06:46 薑黃把鯊魚骨去腥方法
08:57 瘦臉神器Refa Carat 用法和好處
09:42 跑步的好處
10:19 印尼蕃薯
10:26 日本人的快樂哲學IkIGAI
今夜11時に最初に放映されたのは、直接対話(健康で薄い麺)の安いフカヒレ骨黒鶏のスープ、薄い顔のアーティファクトRefa Carat、安いスパイスとハーブ、インドネシアのサツマイモ、日本の幸せな哲学です。
01:54 "You are my sweetheart"に合わせた歌詞
03:17北および南アプリコットの効果と使用法
03:30竜眼/竜眼肉
03:26 Hu山
03:49レモングラスパウダーの使用と利点
04:08ザンソキシラムパウダーの用途と利点
04:23クミンパウダーの使用と利点
04:34サンドジンジャーパウダーの用途と利点
04:54川北柑橘の使用と利点
05:16ブラウンシュガージンジャーの用途と利点
05:20古いChenpiの使用と利点
05:37イタリア黒酢、桃白ブドウ酢、玉ねぎ酢の使用と利点
06:30フカヒレ骨黒鶏スープ料理とダイエット
06:46ウコン脱臭サメの骨
08:57レファカラットの使用と利点
09:42ランニングの利点
10:19インドネシアのサツマイモ
10:26幸福の日本哲学/ 生き甲斐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http://yt1.piee.pw/L8V57
Hello大家好, 我是呀Tsar Hello, everyone. I am Tsar.
對了,你們不用問啦, 第一張相和第二張相到是我嚟的 Right! U don't have to ask. The 1st n 2nd photos are me.
第一張封面相是今年10月萬聖節之前幾日影的 The 1st cover photo was shoot a few days before Halloween this October
現在這張相是n年前影的 This photo was taken many years ago
這條影片講養生和瘦面的 This video talks about health and sliming face
還會公開我廚房的秘密武器 And reveal the secret weapon of my kitchen.
你們是否見到我是阿慳啲啦baby更加慳啲呢
冇錯啦, 我就是講下, 怎樣可以用好少錢都可以令自己養生和減肥 Right! I ’m just talking about how you can keep yourself healthy and lose weight with less money
以我這樣的年紀,並非18 22, 啲皮膚keep得都唔錯啦 At my age not 18 0r 22, my skin was keeping quite well
不是自稱什麼專家, 只是經驗分享啫 Not a self-proclaimed expert, just experience sharing
這條影片, 我會講下煲平價的魚翅骨烏雞湯 In this video, I will talk about the cheap Shark Fin Bone Chicken Soup
又會講下法國合桃醋的好處 Will talk about the benefits of French walnut vinegar
印尼蕃薯原來比日本番薯更加好食、更平 Indonesian sweet potatoes turned out to be more delicious and cheaper than Japanese sweet potatoes
還有這個瘦面神器, Refa Carat, 事不宜遲, are you ready? And this face sliming artifact, Refa Carat, are you ready?
みなさんこんにちは、私はツァーです
ところで、あなたは私に尋ねる必要はありません。最初の写真と2番目の写真は私のものです。
最初のカバー写真は、この10月のハロウィーンの数日前です
この写真はn年前に撮影されました
これは健康と無駄のない話です
そして、私の台所の秘密兵器を明らかにしてください。
私をドラの赤ちゃんと見ていますか?
間違っている、私はあなたがより少ないお金であなた自身を健康に保ち、体重を減らす方法について話しているだけです
私の年齢では、18 22ではありません
自称の専門家ではなく、共有経験のみ
このビデオでは、安いフカヒレの骨付きチキンスープについてお話します
フランスの桃酢の利点についてお話します
インドネシアのサツマイモは日本のサツマイモよりも美味しくて平らであることが判明しました
そして、この薄い顔のアーティファクト、Refa Caratは手遅れではありません。準備はいいですか?
我並非專家只是分享自己的經驗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一開口撩人又聊心:被異性喜歡,被同性肯定,不冷場、不辭窮、不尷尬、不被句點的人際互動課」介紹
訪問作者: 瑪那熊(陳家維)
內容簡介:
撩人要聊心!心理師教你提升好感與互動技巧的自在聊天術
在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友情提升,感情加溫,逆轉人生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曾說:「所有的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
聊天力並非天生,要靠後天學習,你所欠缺的,其實只是一個機會!
本書為你實境模擬避免NG聊天,建立話題資料庫,提升語言與非語言表達力,
營造好感度,維繫穩定關係,學會愛情攻防,從此不再輕易被句點!
好關係是聊出來的!
諮商心理師&個人形象顧問瑪那熊,結合心理學與實戰經驗,透過許多實例與練習,教你用自然有效的方式,循序漸進學會各種情境&場合的聊天技巧,並且教你如何做足準備,拉高每次約會、互動的勝率,從內到外提升自信,增進個人魅力,而非淪為紙上談兵。
你所焦慮的人際煩惱,這裡都有解:
■打破僵局、拉近距離、突破現狀,從陌生到好感的破冰技巧。
■聊天、搭訕、聯誼、應酬或安慰等情境場合,邊演練邊學習。
■「友達以上,戀人未滿」關係卡關時,踢出臨門一腳。
■克服社交障礙、戰勝內向害羞、擺脫被發好人卡宿命、拒絕爛桃花。
■發現自己的優勢,創造好機運,找到好戀情。
好聊的人與難聊的人,差別只在是否從心撩起:
■如何沒話找話聊?建立話題資料庫,避免聊天流於演講的秘密武器。
■一說就中!在對話中讓對方覺得「這個人懂我」持續推進關係。
■聊不停且不冷場!技巧接話或提問以延伸話題,為將來的可能性鋪哏。
■進可攻退可守!隨時觀察對方反應,評估「友好指標」調整進退攻略。
■挖坑給對方!透過「邀請」,讓新朋友和有好感的對象主動分享。
■包裝自己勝率更大!建立合宜的外在形象留下好印象,讓開口說話更有說服力。
■要幽默不要騷擾!巧妙拿捏幽默感,避免淪為「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
■面對NG人也不用怕!搞定工具人、賢者、商人、公主王子、狂戰士、間諜的有效策略。
作者簡介:瑪那熊(陳家維)
諮商心理師,個人形象顧問,活動講師。
興趣使然的諮商心理師,專攻愛情心理、人際溝通、關係經營與社交力學,亦為GQ線上百萬部落客、形象顧問與戀愛教練,具有豐富演講經驗。擅長結合心理學與實戰技巧,多年來透過線上文字與線下實體課程、個別諮詢等方式,已幫助許多人突破互動盲點,克服人際困擾、成功脫離母胎單身。目前為眾多婚戀平台(約會專家、Date Me Now、春天會館)之戀愛教練,協助更多人獲得幸福愛情。
作者粉絲頁: 瑪那熊的愛情觀察
出版社: 如何文化
粉絲頁: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我並非專家只是分享自己的經驗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評價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在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