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導演在創作初期免不了以自身經驗作為電影的主題,畢竟較為熟悉、也較容易掌控,《覺悟的腳步》亦是如此,不過後者由於導演張再興的背景出身相較其他導演實在顯得太特殊,讓這部學生短片平添一股傳奇色彩。
張再興中學時曾加入暴力討債集團,一度因案入獄服刑,出獄完成高中學業並進入中州技術學院視訊傳播系就讀,擔任過許多電視、電影(例如《艋舺》)的臨時演員,所拍短片《阿爸的前世情人》曾在中華電信舉辦的「電信奧斯卡」中獲得亞軍。《覺悟的腳步》長達四十五分鐘,以十六釐米拍攝,是張再興的畢業製作,由他自編自導自演,不僅獲邀在高雄電影節「短片新台風」單元放映,也入圍「南方獎」劇情類競賽並獲選「台北縣電影藝術節國際學生影展」的台灣組觀摩片。
電影以西海岸的風車揭開序幕,充滿那卡西風味的手風琴聲、孤寂的海岸、一葉扁舟,帶出對海撒紙錢的阿興孤獨的身影,紅色的平安符隨著他的動作被甩到背後,然後甩在片名上。沒有任何對話旁白,卻透過音樂精準傳達出微微的悲情,這個不到兩分鐘的開場,對於時下多數台片來說,簡直稱得上是「示範」了。
故事進入正題之後,我們很快地從開場八家將兄弟們的對話中感覺到張作驥電影的氣氛,而邱秀敏的出場,則是令張作驥的影迷決定直接將本片當作是《忠仔》續集(浪子返鄉的故事架構又與《蝴蝶》互通聲氣)。這位準備好飯菜騎著腳踏車上路的中年婦女,沿途喝水、問路,辛苦地來到監獄之後卻只換來坐牢的兒子阿興一聲不耐煩的「回家啦」,之後劇情發展一邊回憶阿興與姊姊、母親的家庭生活,一邊描述阿興出獄後想找正當工作、想除掉身上刺青卻無法擺脫過去的無奈……。邱秀敏與黑面(本名林郁順)兩位張作驥班底的加盟,附帶張作驥作品中對於大海一貫的偏好、以及患病姊姊一角與《美麗時光》劇情的直接連結(甚至還有個角色名叫一哲),令《覺悟的腳步》看起來彷彿是在刻意臨摹張作驥風格。不過如此鉅細靡遺的對號入座,似乎又對張再興不盡公平,因為這個故事大半取材自他個人真實經驗,是他心中醞釀長達兩年的成果實踐。
《覺悟的腳步》絲毫未見學生製作的青澀尷尬,無論構圖取鏡、走位調度皆展現出一股老派的成熟穩重,邱秀敏與一群未必有演戲經驗卻在鏡頭裡充滿說服力的生活演員確立了細節與「人」的溫度,張再興的特殊個人背景加上本片前往新竹監獄實地取景的用心則成就了台灣電影難得一見的奇觀,而故事以死去的姊姊如守護靈般出現在阿興背後作結,既有畫龍點睛的神采,也悄然延續了張作驥電影向來最迷人的魔幻寫實風格,而張再興長久鬱積心腹之內的百感交集也終於得以藉由創作釋放出來……。這是來自創作者的真誠自省,也是厚實深刻的生命美學體認。
作為一部學生製作,《覺悟的腳步》無比驚人,邱秀敏的最後身影以及她親口演唱楊三郎譜曲李川填詞的1957年台灣民謠〈勸浪子〉更是令人泫然。很遺憾《覺悟的腳步》竟未入圍台北電影獎,我期待它在雄影、南方影展、國際學生金獅獎映演後口碑持續發酵,並順利入圍來年的金穗獎。當然,我更期待張再興的下一部作品。
(文 Ryan Cheng)
購買DVD影片,請至 『粉絲團:張再興 』私訊洽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NbJMJpSzAA/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Uct57gRnbpY_2UoG2A6GT393n8A)
張再興坐牢 在 [好雷] 角頭2-歹路嘸通行的勸世作品- 看板movie 的八卦
這部電影首先我要讚賞其中的演員,無論是常威(鄒兆龍)這位好萊塢級大明星,或是老牌強力演員高捷、王識賢,甚至是近年來的實力派演員鄭人碩、黃尚禾、黃騰浩、張再興、古斌...,表現都很棒,在情感表達的張力很不錯,口條也不錯,把腳色演繹得很棒,演員這方面讓這部戲加分不少。
我沒看過角頭1,但不影響我看這部,可以說是無關的故事。
而一開始的澡堂圍殺看不太懂,原本還以為是用倒敘法之類的,直到看完還一頭霧水,回家查維基百科才知道是接續憨春的劇情,但關聯性可有可無,也許只是想呈現黑道相殺的殘酷吧!
但整體劇情上感覺還不錯,敘事流暢,勸世意味濃厚,後面還帶有反諷跟陰謀論的味道。。
電影中的音樂很棒,那首阿仁跟劉建合唱的歌也蠻好聽的,用歡樂的語氣去唱,更能反襯現實中的悲哀與爾虞我詐,是好作品。
感想:
-勸世電影作品-
這部電影講的是江湖、講的是恩怨,而且帶有濃厚的[歹路母湯行]勸世意味。
如果是無知的年輕人,可能會著眼於它們的豪宅、名車、排場、義氣、正妹老婆,搞不好還覺得別人會怕我、有人會挺我、我受人尊敬。
但整部戲看到最後,無論是被敵方誘騙凌虐的殘酷、相互仇殺的血腥、老大要你吞下去的屈辱、小弟反抗的不甘、不敢動手的怯懦、被迫逃亡的思念與折磨、...,到最後才發現,這樣的生活,其實並非想像中那麼好,甚至於太過現實而令人戰慄。
那種港式的英雄主義,在這裡也隨著時代慢慢消逝。
這部戲雖然暴力場景很多,但卻十分能呈現那種黑道火併的樣貌。
沒有什麼你來我往的拳腳套招,就是球棒刀械互毆;
也沒有隊形戰陣,就是靠個人武勇上場;
刀光血影、槍聲大作,這就是這部電影所呈現的樣貌。
-角頭?黑道?現在是警察國家的時代了!-
貴董講的角頭,是他那個時代風格:為民服務、排解糾紛、受人愛戴。但時代改變,這種人如果聰明的話,早就去選議員或立委了,會繼續守著角頭名號的,也慢慢隨著餘暉消逝。
而劉建想當的,是黑道,所以他賣藥、賺黑心錢、想擴大地盤。但他的作法,遇上了副局長,副局長說了句:[所以你也想幹掉我?]這時小弟開槍的對象指向了劉建,不論小弟是反叛或臥底,當劉建倒地的時候,也同樣的被時代淘汰了。
[現在的局面,不是你我說了算。]劉建對仁哥說的這句話,不只代表著角頭時代的消逝,同時也是他黑道思維跟不上時代而敗亡的反諷。
角頭的沒落,是因為黑道勢力進駐;而黑道敗亡,則是因為無法看清這社會中,誰才是最大的黑道。
這部戲裡的一些蛛絲馬跡,在在的提示了這個國家最大的勢力是政府,而其中對人民的最大武力就是警察。
例如:
憨春身亡,警方不用調查兇手?
裝滿貨櫃的槍枝毒品,海關會不知道?
兩大勢力當街火併,送警局做筆錄而已,都不用進看守所?
最後決戰死一堆人,幾個小弟去坐牢而已?
政府官員們跟這些老大都談過話,顯示其實政府都知道,只是養著而已。
從政府官員口中提到的老闆娘,再結合當今時事,就很清楚是誰。
而上位者要的就是社會安定,至少是表面的。
也因此劉建最後的下場也顯而易見。
這部戲最後,讓我覺得最反諷的,是仁哥進監所探望那些小弟,雖然看似噓寒問暖,但我這時想到的,卻是潘帥老婆對他們說過的:[為什麼死的不是你?]
最後被關的是小弟,這老大依舊逍遙法外、握有仁義之名,而這樣的仁哥,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我想,這才是真正的邪惡吧!
最後我想說,歹路勿通行。
以前人加入黑道,是真的生存不下去才走這條路。雖然看似風光,但實際上黑道互砍也沒人同情;
砍到百姓上新聞,嗜血媒體一定大肆報導,警察沒抄整個堂口才奇怪。
如果官員要業績或回扣,這些黑道一定是最好的肥羊。
所以說入黑道就是變成下等人,也因此很多大哥發達後都想洗白。
聰明的就去選舉,笨的就繼續混,直到被抓去關。
我以前還在想:如果幫派這麼屌,之前台北東區夜店殺警案有人說是那警察太搖擺才被殺,那那些黑道幹嘛不殺進信義分局、直接屠乾淨後改名信義堂口?
後來看了當年圍捕陳新發的新聞,警方丟震撼彈、打了2000多發子彈、引發大爆炸把人燒死在內;
抓捕張錫銘還出動裝甲車破門、後來還發生大規模槍戰。
這時我才知道了解:警察才是這個國家對內最強大的武力團體,如果能跟警察對著幹,那大概要像墨西哥毒梟那樣,或者是革命軍等級了。
而年輕人真的要謹言慎行,走錯路真的很難回頭,共勉之。
--
這世界並不是錯多了就變成對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3.98.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19494258.A.5F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