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定額,要分幾批投入?」
市場先生很常收到一類讀者問題是,想長期定期定額,但不知道要用什麼頻率、分幾批投入?
例如長期存美股ETF或台股ETF,想要每月投入,但考慮ETF每張的單價、國際電匯手續費等原因,實際上一季或半年、一年才能投入一次,這時很多人就會很擔心這樣是否對報酬結果有影響?
➡對這問題市場先生的答案是:只要你是長期投入,那麼拉長時間來看,無論分成幾批,對結果其實影響不大。
例如你每年預計投入12萬元,那麼是一次投入12萬、或分成4季每季投入3萬,或分成12個月每月投入1萬,結果的誤差其實都很小。
---
➡以下圖跑個EXCEL測試投資S&P500 (用SPY ETF的報酬試算),從2006年測到2020年,一共15年的數據。
分成3種條件,每年都是投入同樣的資金:
1. 每年初投入 - 一次12萬元
2. 每季初投入 - 一次3萬元(一年4次)
3. 每月初投入 - 一次1萬元(一年12次)
➡用2006-2020年(共15年)投入美股S&P500做測試,結果如下圖。
得到的結論是差異很小,
1. 每年初投入 - 年化報酬 12.2%
2. 每季初投入 - 年化報酬 12.0%
3. 每月初投入 - 年化報酬 11.9%
只有小數點後一位數的差異,誤差屬於可以忽略的範圍。
資產累積的曲線畫出來也都是疊在一起,拉長時間後曲線非常相近。
(市場先生貼心提醒:歷史報酬不等於未來報酬)
---
當然,每年初投入好像稍微好一點、每月初投入則最差,有一部份可能性是它的資金在年初就全部進入,換句話說在年初全部投入的資金參與行情的時間更久一點。不過畢竟這誤差很小,而且實際投入時也要根據實際自己資金狀況而定,三個結果我仍會把它當成是差不多一樣的。
➡既然結果差異很小,那問題只在於自己單位金額好不好買,不會切完好幾筆資金,卻買不起一單位的標的。
例如有些讀者提到0050ETF一個月的薪水不夠買一張,買零股又覺得麻煩,其實看完數據告訴我們可以放寬心,一季或半年買一批,結果也不會差太多。
普遍的人們都會說覺得分批比較穩、分越多批越穩,從數據結果可以發現,如果你只投資1~2年的短期也許時機點或頻率有差,但拉到夠長時間真的都差不多,你會發現分越多批越穩定也許是一種迷思與錯覺。
---
➡有另一個常被問的問題是「我手上有一筆錢,該定期定額嗎」
比方說手上有1000萬,是不是要分很多年投入?
實際上,定期定額談的範圍其實不是手上的資金,而是未來的現金流。而手上有一大筆錢想分批投入,不該稱做定期定額,我覺得雖然兩者同樣都有平均成本的概念,也同樣可以定期,但把兩者用詞區分開來比較不會搞混。
➡實際上這兩者沒辦法直接用報酬率或試算去比較,因為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在處理不同的資金狀況。
這點用巴菲特最喜歡的保險業的角度去思考就很清楚了,假設你經營保險公司,經常手上有大筆現金而且後續每月都還定期有現金進來(保費收入),保險公司得盡快把當下手上現金再投資出去,否則都是在損失利息和報酬、會無法支付未來的理賠支出。畢竟對個人來說可能短期一兩個月損失的利息或收入沒多少,但在保險公司的資金規模來說,即使小數點一兩個位數以後的報酬損失也很驚人,可能也都是至少百萬千萬甚至數億的差距。
從任何時間點來看,先不考慮未來現金流,你當下手上的資金就如同保險公司手上的資金,應該立即做規劃處理,放越久損失越多時間價值,只是可能零點幾個百分點對個人的資金影響不大而已。
儘管持有現金慢慢投入,這誤差短期傷害不大,但如果資金一直閒置(例如你想等低點,但2009~2018年間幾乎沒太多顯著低點),最終對報酬來說仍是有負面傷害。(可以google搜尋"cash drag 現金拖累"的概念)
如果你對定期定額和單筆投入仍覺得困惑,不要把定期定額當成一整組投資,我建議可以拆開來看,把每一筆定期投入都當成是一筆單筆投入獨立決策來思考判斷,這樣也許可以想得比較清楚。
---
➡我覺得定期定額這個概念最大的價值,並不在於分散持有成本或者任何報酬或風險上的優勢,而是在於「紀律」。讓你的投資計劃能夠規律地去執行,而不是靠感覺操作隨意進出、聽到市場熱絡就買、聽到市場恐慌就擔憂不敢進場。
畢竟之所以定期投入,就是因為我們無法精準地掌握時機點,如果你都能預知高低點,那你根本不需要定期定額對吧?
了解它的原理後你也可能會想到,其實定期不一定要定額,我們用定期定額只是比較方便做試算,也符合大多數人現金流狀況,定期不定額也可以,並不是照著某個規則走就一定是最好,根據自己現金流狀況去考慮,並且保持紀律按照計畫執行才是最重要的。
---
➡快速複習一下重要觀念總結:
1. 定期定額投資在長期持續投入的前提下,分成幾批對報酬結果影響並不大。每月、每季、每年實際上拉長時間來看結果差不多,不用執著一定要每月投入。分越多批不會比較差,也不一定比較好。
2. 定期定額談的是未來的現金流規劃,而手上有一筆錢要分批投入,與定期定額是不同的概念,兩者的資金狀況前提不同,不會拿來比較好壞。
3. 定期定額只要拉長時間必然能分散持有成本,它並不是什麼能幫你多賺或者降低風險的方法,但它是一個可以讓人長期保持紀律、避免受貪婪恐懼影響的方法。
#希望這篇幫你對定期定額的理解有更完整
市場先生 2021.04
#不知道這份EXCEL大家有需要嗎
#滿3000按讚就把EXCEL放到留言區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Spark Liang 张开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很多人都想投資股票賺錢 但是投資股票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 比如看報表,什麼時候買進賣出 所以巴菲特建議一般人買ETF就好 投資ETF不只是簡單 而且他可以讓我們用很小的資金 就可以接觸到平時我們買不到的股票 比如說美國500強,中國股等等 買ETF跟普通買賣股票是一樣的 都是在股票交易所買賣 不懂的朋...
市場先生 etf 在 Facebook 八卦
「定期定額,選高低點會比較好嗎?」
市場先生時常收到一類問題是:「想開始定期定額,不過現在是高點怎麼辦?要不要等低點再開始?」「現在是高點,要不要先停扣等低點?」
想長期定期定額,但又怕買在高點、想等到低點再進場。
乍聽之下很合理:買在低點的報酬一定比買在高點好,對吧?
➡對這問題市場先生的答案是:「如果你的計劃是長期的定期投入,實際上不需要再考慮買點問題,因為只要定期投入的時間夠長期,買在高點、低點,成果差異並不大。」
例如,即使你每個月都非常幸運,剛好買在當月最低點,這樣的確報酬會比買在當月高點來的高,
但實際上,先不論你有沒有辦法真的每次都買在低點,
就算每次都買在低點,報酬並不會高出太多,只會高出一些,至少比想像中少很多。
同理,即使你每月都非常倒楣,買在當月最貴的高點,
但最終報酬也不至於落後太多。
---
➡以下是用EXCEL測試投資S&P500 (用SPY ETF的報酬試算),
分成3種條件,每月定期投入一樣的資金(假設1萬元):
1. 幸運兒:剛好買在每月最低點 (當月最低價)
2. 平凡人:剛好買在每月收盤價 (最後一天)
3. 倒楣鬼:剛好買在每月最高點 (當月最高價)
➡用1995-2020年(共26年)每月固定金額投入美股S&P500做測試,結果如下圖,得到的結論是三者差異很小:
1. 幸運兒:總報酬率322%,年化報酬IRR 9.35%
2. 平凡人:總報酬率303%,年化報酬IRR 9.10%
3. 倒楣鬼:總報酬率292%,年化報酬IRR 8.93%
即使經過26年的複利累積,每次都買低點(幸運兒)和每次買高點(倒楣鬼),年化報酬只有小數點後一位數的差異,誤差並不算太大,總報酬的差距也大概就一成左右。
資產累積的曲線圖(如下圖)畫出來也都是疊在一起,差異並不顯著。
(市場先生貼心提醒:歷史報酬不等於未來報酬)
---
說到這也許你會想問:如果是買在一整年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呢?
之前市場先生有分享過定期定額分批投入的問題,實際驗證結果是,無論分幾批投入(每月一次、每季一次、每年一次),結果差異不大,並不會說分越多批就一定越好或越差。
(我把之前這篇連結放在留言)
一整年的高低點,差異的確會比一個月的高低點來的更大,我把試算結果也列出如下。
➡一年投入一次,每年定期投入一樣的資金,買在當年最高點、最低點:
1. 幸運兒:總報酬率380%,年化報酬IRR 9.10%
2. 平凡人:總報酬率280%,年化報酬IRR 8.57%
3. 倒楣鬼:總報酬率256%,年化報酬IRR 8.50%
如果都買在一整年最低點,的確總報酬會顯著高很多,但如果看年化報酬IRR,差異沒有很大,仍是小數點一位數的差距。
當然,每年的小差距,經過數年累積仍是產生巨大的差別,這就是長期投資與複利的影響。
同樣的問題是,沒人知道每年最低點是什麼時候,我們實際上也無法做到每年都剛好買在最低點,而即便買貴,最終差距仍沒有想像中的大。
---
在投資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幸運兒,或具有某些買低賣高獨特的能力,沒人想當倒楣鬼。
但統計數字告訴我們,在長期定期持續投入的前提下,人們往往高估了選擇時機點帶來的影響,也低估了紀律對結果的影響。
我們直覺常常會覺得買在低點賺比較多。
但實際算出來的結果,即使你每月都買在當月最低價,的確報酬比較高,但並沒有高很多。
同理,許多人常常害怕買在高點,覺得買貴會少賺、多賠,但實際上在每月定期投入的情況下,即使每月都剛好很倒楣買在最貴的價位,報酬也沒有落後太多。
➡如果你已經決定要定期投入,那麼買的當下其實不要太怕買高,抓低點意義也不大,關鍵是長期紀律投入。
💡最重要的是,實際上沒人能預測當月高低點是月初還是月底,
也沒人知道未來一年高低點是發生在一月還是十二月,
無論你倒楣或幸運,絕大多數人整體仍是買在中間的價位,只要紀律投入即可得到中間的成果。
---
現在銀行或券商都有定期定額功能,裡面可以讓你設定例如6號、16號、26號扣款,甚至自選哪一天扣款,
曾經有讀者問:選哪天扣款最好?
看完上面的統計你會知道,
實際上結論就是:都差不多。
💡最終會讓結果產生巨大差異的,並不是買在高點與買在低點,
而是會差在有紀律與沒紀律、有照計畫執行與不照計畫想抓高低點。
---
➡快速複習一下重要觀念總結:
1. 定期定額在長期持續投入的前提下,不需要去擔心現在是高點,或者想要等到低點才買,
實際上每月都買在最低價的幸運兒,和每月買在最貴的倒楣鬼,最終報酬並沒有差距太大。
2. 我們實際上並不知道未來的高低點在哪,大多時候你以為現在是高點,但後面可能還有更高,而你以為現在是低點,但後面可能還有低點。
我們也無法真的每次都買在最高點和每次都買在最低點,真正長期投入的成本大多都是介於中間。
3. 影響成果的關鍵不是選擇高低點,高低點帶來的差異其實很小,真正影響成果的關鍵是有沒有紀律的去執行定期投入。
#希望這篇幫你對定期定額的理解有更完整 😊
市場先生 2021.06
#覺得有收穫可以幫我留言
#滿3000按讚就把EXCEL放到留言區
市場先生 etf 在 Facebook 八卦
「投資最難的,是保持平常心」
前幾天看到有一位知名的價值投資經理人跳樓的新聞。
去查了一下他的績效(下圖),真的輸指數蠻多的,最近10年是年年落後指數,上一次贏S&P500是2010年。
同樣是價值投資的巴菲特,雖然這10年累積也輸指數,但整體沒有輸很多。
新聞中提到好公司昂貴、買不到標的、手上持有大量現金都是可能的原因。
即便找到看好被低估公司,首先你不知道這些公司多久以後會回到合理價值,比方說你覺得它距離合理價值應該還有30%的上漲空間,問題是如果它就這麼在低檔盤了5年才漲上去30%,那折合年化報酬就剩5.3%。
其次你不知道這期間指數漲多少,如果其他大型股整體就是比較強,年化平均10%,那原本要打贏指數就非常困難。
就像台灣去年台積電強到天上,台積電又佔指數超高比重,那一般做台股的基金經理人可以因為行情好績效不錯,但要贏指數難度就很高。
---
我覺得一般普通投資人,跟基金經理人還是有很大不一樣。
➡1. 普通投資人,投資方法的彈性更大
如果你是經理人,你不大能隨意調整過去的投資方法,因為這等於是承認自己過去是錯的,承認錯誤對專業人士是一件很難的事,他們必須冒著職業生涯風險做這件事。
況且我們很難確認什麼是真正的錯誤,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價值投資真的錯了嗎?我覺得沒錯,只是績效輸大盤而已。
但對普通投資人其實沒這麼多限制,你可以一次用個五招八招而沒什麼包袱。你可以左手買巴菲特、右手價值投資、左腳買ETF、右腳押成長股,只要你知道自己在幹嘛,好像也沒什麼問題。
✔普通投資人有個問題要注意是:「不要告訴別人你的績效,也不要告訴別人你買了什麼。」
因為一旦說出口,後面我們本能反射性的就會想要「保持正確」、「保持與過去一致」,這樣其實就等於拋棄彈性。
而誰又能確保自己永遠是正確的呢?
---
➡2. 普通投資人,沒有擔心績效輸大盤的包袱。
管理別人資金的人,在績效或sharpe ratio上如果顯著輸給指數,那無疑的代表工作做得不好,無論你再認真或再投入都沒有用,因為績效說明一切。
但普通投資人管的是自己的資金,也是自己設定目標、自己對自己負責,輸指數也不會有人開除你、指責你。這不是說績效差也沒關係,只是我們並不用承擔那些額外的壓力。
✔雖然說普通投資人績效輸大盤沒有心結,
但絕大多數人其實還有個問題是,當你績效落後你鄰居或者你隔壁的同事,那通常問題就大了。
很多人在看到同事朋友上個月買股票績效50%、100%,人們就坐不住、亂了套了。
有句話說:士兵只會忌妒班長,不會忌妒將軍。
人們會在意自己薪水少同事5000元、報酬率比別人少幾%,但卻不會在意自己收入落後比爾蓋茲5000萬。如果把眼光放遠,有些比較真的不值一提,假如你很在意自己的成長,那麼應該要很謹慎的選擇自己比較的對象。
---
➡最後談談價值投資,
先說我認為價值投資並沒有失效,
如同巴菲特所說,價值投資裡面"價值"兩個字是多餘的。每個人衡量價值的方法不同,成長股難道沒有價值嗎?是有的,比較大的問題只是這幾年好公司幾乎沒什麼跌下來、讓保守投資者沒有機會跟上而已。
✔保守本身不是種錯誤,而是種選擇。
以前有寫過一篇關於價值投資的缺點,連結放在留言。我覺得有缺點並不是壞事,任何投資方法都一定有缺點,問題只在於自己能不能接受。
以前做過回測的經驗是,各種類型投資方法都有它好的時期與不好的時期,過去怎樣是一回事,未來我們依然不知道是誰比較好,有個歌詞&諺語是: "every dog has its day",意思是每個人都有它走運的一天,每個投資方法其實也是如此。
有些讀者也許有發現,市場先生的網站基本上是各種投資方法和工具都會談,因為我自己傾向盡可能保持開放心態多元的去研究。
分散投資不是只有分散持股而已,分散資產、分散方法,也都是分散概念的延伸。分散越多並不是說績效一定會越好,但對人生來說,可以讓過程會相對更平順一點點。
當然,任何研究從開始到最終能被使用都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前提要確保方法是符合邏輯,以及最好有充分數據證明。
---
➡方法沒問題後,最後剩下的就是心態問題。
前陣子看到網友留言一個蠻樂觀的例子說:你可以同時買S&P500指數ETF、買波克夏,再買ARK。
ARK績效領先時,你可以說自己打敗股神巴菲特;
波克夏績效領先時,你可以說自己績效領先木姐;
S&P500 ETF績效領先時,你可以說自己把巴菲特和木姐按在地上磨擦。
最後成果是一回事,但我覺得這在心態上就很不錯。
---
「投資最難的,是保持平常心。」 - 市場先生
以後應該會常常聽到我重複這句話。
#看完覺得有收穫可以留言告訴我
市場先生 2021.05
#以後遇到績效低潮時記得要放寬心一點不要想不開
市場先生 etf 在 Spark Liang 张开亮 Youtube 的評價
很多人都想投資股票賺錢
但是投資股票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
比如看報表,什麼時候買進賣出
所以巴菲特建議一般人買ETF就好
投資ETF不只是簡單
而且他可以讓我們用很小的資金
就可以接觸到平時我們買不到的股票
比如說美國500強,中國股等等
買ETF跟普通買賣股票是一樣的
都是在股票交易所買賣
不懂的朋友可以看這個影片
怎樣買賣上市的股票?:
https://youtu.be/kezQApKN1Lk
.
獲取我的獨家理財貼士
http://bit.ly/get-spark-financial-tips
.
【免費】股票投資工作坊 - 從0開始學股票
http://bit.ly/join-free-webinar-now
.
🔥點擊連結瞭解更多詳情或購買🔥
https://valueinmind.co/zh/sparks/
.
购买美国ETF(eToro交易平台)
(全世界都可以用)
中文简体版
http://bit.ly/2T9NsXu
免责声明:
高波动性投资产品,您的交易存在风险。过往表现不能作为将来业绩指标。
视频中谈及的内容仅作为教学目的,而非是一种投资建议。
【相关视频】
什么是股票?: https://youtu.be/x6fnlyEo4pY
什么是IPO?: https://youtu.be/YNJq_Zn7HFU
开始投资股票需要多少钱?: https://youtu.be/YXke8YWjOsU
投资股票到底怎么赚钱?: https://youtu.be/JTPpPksLiY4
什么是REIT?: https://youtu.be/efvS5P6yIF0
任何商业合作请发到:18spark@gmail.com
想更多理财知识,马上浏览https://finspark.com/about/
订阅《Spark Liang张开亮》YouTube 频道:
https://goo.gl/ht2n2i
#投资教学 #ETF #etf新手

市場先生 etf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評價
如何靠被動收入養你一輩子!今天下班經濟學就邀請到市場先生與Selena跟大家分享,如何往「財富自由」之路邁進!
本節目與來賓所推介個股無不當財務利益關係,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01:07 提早財務自由的秘密!如何簡單創造被動收入?
02:59 個人網站變身金雞母!擺著放也能賺到近百萬?
05:08 Selena僅兩項被動收入!卻讓自己每月翻倍賺!
08:13 當心賠了夫人又折兵!投資前先記住一條定義!
08:54 從此愛上彈跳廣告?用Google零成本賺取美金
10:13 貼網址分享還能賺收入?聯盟行銷大開你眼界!
12:40 新手也立馬上手!用專長創造第一筆被動收入!
15:04 超強被動投資術! 股債通吃的5檔國內外ETF!
16:17 避免摔爛一籃雞蛋!配置股債要波動中求平安!
✓錢賺太多記得要存
月光族必學2招無痛存錢法!3年滾出第一桶金
https://reurl.cc/NvKvp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飲酒過量 有礙健康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頻道立場

市場先生 etf 在 Ann Chiu安秋 Youtube 的評價
這是一個新的系列 叫做安心聊~讓大家可以安心地跟我聊聊天,分享生活的大小事。
第一集要聊的就是理財規劃投資,裡面會有我運用收入的方式,還有我目前有在做的投資規劃,除了原本就有一筆放在帳戶的緊急預備金(存款),目前我是以投資股票(存股)為最主要的投資工具,這次分享了我自己兩檔股票的損益表,目前慢慢累積投資報酬率就一年一年的變得更高了,還有儲蓄險也是其中一個保守的儲蓄方式。那存股的方式,累積本金 → 存股投資 → 提領配股配息,當張數越來越高,每年的配股配息就會越來越多~如果大家有投資相關的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
► 投資股票前需要的詞彙小寶典
一張股票=1000股
配股:公司發放股票股利
配息:公司發放現金股利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nn_chiuuu/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nnchiu0201/
►Business contact
工作洽詢請寄信箱
[email protected]
Q:
我用的相機:GF9 / GoPro5
剪輯軟體:final cut
髮型:PLUUS
更多我的影片:
泰國 VLOG 之吃爆泰國 25件在泰國必做的事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ZMKZWy5Xc
跟我一起玩 義大利羅馬梵蒂岡|Ann in Rome&Vatica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mkTJSShxAE&t=175s
倫敦必去美食市集 borough market | 爆食一整天 Vlog#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bTsYyYUsc
台灣阿里山絕美星空帳篷 原民無菜單晚餐/部落音樂會/手作麵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wFmbPFwkxY&t=30s

市場先生 etf 在 投資台灣ETF分析: 0050、0056、00692、00850、00878。 的八卦
【詳細請查詢:市場先生基金週轉率】. 【總結】: 以上五檔ETF各有各的優點,並無高低之分若是在乎交易量:0050、0056和00878交易量大在乎交易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