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發表了第二個總統任期的就職演說。全文如下:
一、作為共同體的台灣
今天我站在這裡,是以無比感恩的心情,再一次承擔台灣人民交付給我的責任。
這是中華民國史上,最特別的總統就職典禮。它特別的地方,不在於典禮的規模,也不在於參與的人數,而在於,我們都知道,這一路走來有多麼不容易。
我要感謝台灣人民,是你們讓這麼不容易的事,在台灣發生。
我要特別謝謝一些人,他們在過去這四個月的防疫期間,很少被人提及。我要謝謝每一位在防疫初期,在藥房門口排隊的台灣人民。謝謝你們的耐心,以及謝謝你們對政府的信任。是你們讓全世界看到,台灣,即使在最不安的時刻,也能保持公民的美德。
我也要謝謝那些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的人。你們忍受生活的不便,為的是保護他人的健康。謝謝你們,展現人性中最善良的一面,成就台灣防疫的成功。
國家的光榮感,生死與共的共同體,這一段記憶,將會存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團結的感覺,就是這個樣子。
我們今天現場,有許多各國使節代表,而且我相信,世界上一定有許多國家,也都在關心台灣。
我想藉著這個機會告訴你們,你們看到的國家,有一群善良而堅韌的人民。這一群人民,無論在多麼艱難的環境中,依然能靠著我們的民主、我們的團結,和我們對彼此的責任感,克服挑戰、度過難關,讓台灣在世界上屹立不搖。
二、空前的挑戰和絕佳的機會
從一月到現在,台灣連續兩次讓國際社會驚豔。第一次是我們的民主選舉,第二次則是我們的防疫成績。
過去這一段時間,因為防疫的成功,「台灣」出現在全世界的各大新聞媒體上。
「台灣」也寫在我們一箱又一箱送往國外的物資上頭。台灣人是世界上最良善的一群人,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向國際社會伸出援手。
我也希望全體國人,除了分享光榮跟喜悅之外,也能體會「自助助人、自助人助」的精神。
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我們不能有絲毫鬆懈。就算疫情過去了,衝擊也不會立刻散去。
這次疫情對全球的衝擊既深又廣,它改變了全球政治經濟的秩序,不僅加速、加大了全球供應鏈的重組,重新排列了經濟板塊,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消費型態,甚至也改變了國際社會對台灣和周邊情勢的想像。
這些改變是挑戰,但也是機會。我要請所有的國人同胞做好準備,因為接下來,還有各種考驗和難關在等著我們。
未來四年,誰能從疫情中脫困;誰能針對疫情所帶來的改變,研擬國家的生存發展策略。誰能在疫情過後,複雜詭譎的國際情勢間,掌握機會,誰就能讓國家在世界中脫穎而出。
治理國家從來不能依賴激情,而是要在變局中,保持冷靜、指出方向。過去四年,這一點,我做到了。
我說過,我會留下一個更好的國家給各位。所以,下一個四年,在產業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民主深化,這四大面向上,我也會超前部署,讓台灣脫胎換骨,我會帶領台灣迎向未來。
三、國家建設工程
#產業與經濟發展
我知道,台灣人民最關心的,就是我們的產業和經濟的發展。我們在2016年啟動了「經濟發展新模式」,致力讓台灣經濟走向世界。四年來,在國際經濟的巨大變局下,台灣不僅挺了過來,經濟成長更回到四小龍的第一名,股市萬點也成為常態。
因為疫情控制得當,台灣至今,仍然可以維持經濟正成長,這是全球少有的。但我們在紓困以及振興經濟上,必須持續超前部署,全力維持經濟穩定成長。
未來四年,我們面對的,是全球經濟更劇烈變動,和供應鏈加速重整的局面。在整體經濟方面,我們將秉持「穩定中追求成長、變局中把握先機」的政策理念,持續落實前瞻基礎建設、兆元投資等重大計畫,來鞏固未來幾十年的經濟發展。
在產業發展方面,我們更要抓住時機,在5+2產業創新的既有基礎上,打造「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讓台灣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
#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第一,我們要持續強化資訊及數位相關產業發展。我們要利用半導體和資通訊產業的優勢,全力搶占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讓台灣成為下一個世代,資訊科技的重要基地,全力促進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的發展。
第二,我們要發展可以結合5G時代、數位轉型、以及國家安全的資安產業。我們要全力打造可以有效保護自己,也能被世界信賴的資安系統及產業鏈。
第三,我們要打造接軌全球的生物及醫療科技產業。這次疫情中,無論是試劑製造、或是新藥和疫苗的研發,「台灣團隊」都有足夠的能力,跟全球頂尖技術接軌。我們要全力扶持相關產業,讓台灣成為全球克服疫病挑戰的關鍵力量。
第四,我們要發展軍民整合的國防及戰略產業。除了已經在進行當中的國艦國造、國機國造,我們會更強力推動軍民技術整合,激發民間製造能量,更進一步進軍航空及太空產業。
第五,我們要加速發展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過去四年,再生能源有飛躍性的發展,台灣成為國際再生能源投資的熱點。在這個基礎上,2025年綠能占整體發電量百分之二十的目標,我有信心可以達成,台灣將成為亞太綠能中心。
第六,我們還要建構足以確保關鍵物資供應的民生及戰備產業。面對未來的全球秩序變化,從口罩、醫療及民生用品、能源到糧食供應,我們要把重要的產業鏈留在國內,維持一定的自給率。
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中,誰能擺脫依賴,誰就能掌握國家生存發展的先機。我要請所有產業界的朋友們放心,政府不會讓產業孤單。在未來幾年,我們有幾個主要的策略,來全力帶動產業發展。
#產業發展策略
首先,我們要將國內需求,作為基礎能量,來帶動產業發展。尤其是公共部門的需求,以及維持國家安全的基本需求。
像是在這次疫情中,口罩等防疫物資的戰略需求,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們的國防產業和再生能源產業,也都能循著類似的模式,加速發展。
不只有口罩國家隊,未來,我們也會視各產業的規模及條件,組成國家隊。藉由政府對內部需求的保證,建立「台灣品牌」的全球戰略物資製造業,並且拓展到其他市場。
再來,我們知道,金融支援是產業發展最重要的環節。未來,我們會採取更靈活的金融政策,持續改革金融體制,運用更多元的金融手段,來協助產業的資金需求。
我們也會全力打造安全的產業環境。政府將致力於維持完善的公衛體系、堅固的國家安全體系、穩定的社會、良好的法治、以及健全的市場。有了這些保證,全球的高科技和戰略性產業,才會願意選擇台灣,作為生產和研發基地。
接下來,我們也要持續引導產業布局全球。和美、日、歐洽簽貿易或投資保障協定,這個目標我們會繼續努力。
我們持續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同時,也會積極開拓其他有潛力的市場,鼓勵廠商前往布局,為產業的國際合作,創造更有利的條件。當我們在全球尋找機會時,各地的台商將會是我們最好的夥伴。
最後,則是人才的問題。台灣要成為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就必須匯聚各方的人才。蔡英文的政府,會全力爭取國際上最頂尖的技術、研發和管理人才,讓台灣產業的團隊能夠更加國際化,擁有全球競爭的視野和能力。
未來,台灣更要和國際進一步接軌,我們將在雙語國家及數位領域上,培養更多的本土人才和菁英,讓產業有更強的國際競爭力。
未來四年,更融通的金流、更活水的人流、更強勁的產業實力、更與世界緊密連結的台灣,將開啟嶄新的經濟格局,迎向繁榮新時代。
#社會安定:醫療健康網、社會安全網,接住每個需要幫助的人
產業發展的同時,我們不會忘記社會安定,也是人民對政府的重要期待。一個更好的國家,政府必須要擔起更多責任,來減輕人民的負擔,減少社會的問題。
過去幾年,我們把長照2.0、幼托照顧、居住正義的問題,一個一個補起來了。未來四年,我的目標,就是要把這張網,做得更綿密,接住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盡量不要讓遺憾的事情再發生。
#健康防疫安全網
首先,我們要更強化健康和防疫安全網。台灣已經是高齡社會,疫病的流行,對人民的健康是嚴重的挑戰。因此我們必須強化疫病防治和醫療能量,結合產業,在疫苗和藥物的開發、以及傳染病防治的領域,有更多突破,讓人民可以更健康、受到更好的照顧。
#社會安全網補漏網
接著,我們要把社會安全網的漏洞補起來。這幾年來,有幾起跟「思覺失調症」患者相關的治安事件,引起很多討論。不只是「思覺失調症」,其他精神疾病、毒癮、家庭暴力等問題也一樣。
我了解民眾的憂慮,這不只是個人或家庭的事,更是政府的事。當家庭無法妥善照顧這些患者時,政府就有責任介入協助。
我會強化社會照顧體系,讓第一線的社工能量能夠提升,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讓社工能夠深入最基層,把過去社會安全網沒有接住的人找出來。
另外,對於個案所引發的爭議,我們不能把責任全部推給醫療部門、或個別法官。司法和行政部門,應該要檢討制度、優化制度,該修法的地方,就應該要著手修正。
#國家安全:國防事務改革、積極參與國際、兩岸和平穩定
一個更好的國家,也必須重視國家安全。過去四年,我們推動國防事務改革、積極參與國際,維持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希望讓台灣在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未來四年,這些政策方向不會改變,我們也會做得更多。
#國防事務改革
在國防事務改革方面,我們有三個重要的方向。第一是加速發展「不對稱戰力」。在強化防衛固守能力的同時,未來戰力的發展,將著重機動、反制、非傳統的不對稱戰力;並且能夠有效防衛「網路戰」、「認知戰」、以及「超限戰」的威脅,達成重層嚇阻的戰略目標。
第二是後備動員制度的實質改革。我們要提高後備部隊的人員素質和武器裝備;後備戰力提高,才能有效地跟常備軍隊協同作戰。此外,平常就要建立跨部會的常設後備動員體制,協調人力物力,平戰轉換時,動員才會順利。
第三是改善部隊管理制度。現在的年輕士官兵,都是在民主自由的社會長大,如何讓他們在軍中,發揮更好的戰力和專長,這是必須正視的課題。
年輕人從軍出現適應上的問題,反映出社會轉變和軍中管理制度的落差。我們必須把落差補起來,不要因為制度的不周全,影響了社會對軍隊的觀感,也造成軍人的榮譽和士氣,在一個又一個的個案中,被消耗掉。
因此,我們要在制度上,強化軍中申訴關懷機制、建立公允的事件調查機制、以及滾動檢討人事配置。在教育訓練上,則要提升各級幹部領導統御能力,達成管理的現代化、專業化。
我們要在維持戰力的團隊軍紀,以及社會價值對個人的尊重之間,取得包容、取得均衡。
#積極參與國際社會
在國際層面,過去四年,我們積極參與各項國際重大議題,包括反恐合作、人道救助、宗教自由、以及非傳統安全等重要全球議題。
在這次國際疫情中,我們在能力範圍內,對國際社會展開無私援助,受到了高度肯定。
台灣,已經被國際定位為民主成功故事、可信賴夥伴、世界良善力量,這是台灣人民共同的驕傲。
未來四年,我們會持續爭取參與國際組織,強化和友邦的共榮合作,和美、日、歐等共享價值的國家,深化夥伴關係。
我們也會更積極參與區域的合作機制,和區域相關國家攜手,共同為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做出實際貢獻。
#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
面對複雜多變的兩岸情勢,過去四年,我們盡力為兩岸和平穩定,做出最大的努力,也獲得國際社會的肯定;我們會持續努力,也願意跟對岸展開對話,為區域安全,做出更具體的貢獻。
我要再次重申「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這八個字。我們不會接受北京當局,以「一國兩制」矮化台灣,破壞台海的現狀,這是我們堅定不移的原則。
我們也會持續遵循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這是我們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一貫立場。
兩岸關係正處於歷史的轉折點,雙方都有責任,謀求長遠相處之道,避免對立與分歧的擴大。在變局之中,我會堅持原則,並秉持解決問題的開放態度,負起責任,我也期盼對岸領導人,能承擔起相對的責任,共同穩定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
四、國家體制強化及民主深化
未來四年,除了國家建設的工程,政府體制的優化,也非常重要。立法院即將成立修憲委員會,提供一個平台,讓攸關政府制度、以及人民權利的各項憲政體制改革議題,能夠被充分對話、形成共識。
藉由這個民主過程,憲政體制將更能夠與時俱進,契合台灣社會的價值。而朝野都有共識的18歲公民權,更應該優先來推動。
在司法改革方面,上個任期,我已經實現了「司改國是會議」的承諾,讓「法官法」、「律師法」、「憲法訴訟法」、以及「勞動事件法」陸續完成修法,這都是改善司法體質的基礎工程。
但是司改還在轉型期,現階段的成果,和人民的期待,還有一段距離。我會繼續傾聽各方的意見,不會停下腳步,人民的不滿,就是持續改革的動力。
在未來四年內,國民法官制度一定要上路,讓人民進入法庭擔任國民法官,成為改革的催化劑,讓司法體系與人民的距離不再遙遠,更加符合期待,贏得信賴。
另外,所有憲政機關,都要持續改革的腳步。行政院組織改造工程,將在重新盤點後再次啟動,包括成立一個專責的數位發展部會,還有與時俱進地調整各部會,讓政府的治理能力,更貼近國家發展的需求。
監察院的國家人權委員會,將在今年八月掛牌成立,它將是台灣落實「人權立國」理念的里程碑,也是監察院轉型的起點。
我也會請九月上任的考試院新團隊,提出完整的改革方案,檢討過去的思維,轉型為稱職的國家人力資源部門,培育現代政府所需要的治理人才。
五、結論
各位國人同胞,過去七十年來,中華民國台灣,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越發堅韌團結。我們抵抗過侵略併吞的壓力、走出獨裁體制的幽谷,也一度走在被世界孤立的曠野之中,但無論什麼樣的挑戰,民主自由的價值,一直是我們的堅持。「自助助人、自助人助」的共同體意識,也始終是我們的信念。
今天我們的現場,有很多防疫英雄:口罩國家隊上中下游產業成員、疫情指揮中心的公衛團隊、以及蘇貞昌院長帶領的政府團隊。
還有更多沒有在現場的各行各業防疫英雄們,醫護人員、郵務人員、藥師、便利商店店員、以及運將朋友等等。
容我無法一一叫出各位的名字,但我想要告訴大家,七十年來,台灣可以度過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依靠的從來都不是一兩個英雄;而是像各位一樣,一起轉動歷史巨輪的無名英雄。是因為有你們,台灣世世代代的幸福、安定、繁榮,才得以延續。
我要向你們所有人致敬。所有的台灣人都是英雄。蔡英文跟賴清德,很榮幸能在此,接受各位的託付。
能在這樣艱鉅的時刻,承擔中華民國總統的重責大任,我心中的壓力多過喜悅。不過,我不會退縮,因為我有你們。
未來的路不會一片順遂,挑戰只會越來越多。不過,我們是一個在驚濤駭浪中走過來的國家。我們兩千三百萬人,是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
我由衷期許所有的國人同胞,要記得過去這幾個月,上下一心、緊緊相依、克服難關的感動。中華民國可以很團結,台灣可以很安全,當一個台灣人可以很光榮,可以抬頭挺胸、昂首闊步。
親愛的國人同胞,未來的旅程還很長,台灣的故事,也正在展開下一頁。台灣的故事,屬於每一個人,也需要每一個人。
兩千三百萬的台灣人民,請當我們的導引,請當我們的夥伴,讓我們凝聚智慧與勇氣,一起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謝謝大家。
照片提供:中華文化總會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
「小六視野幾歲」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小六視野幾歲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 關於小六視野幾歲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小六視野幾歲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小六視野幾歲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 關於小六視野幾歲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 關於小六視野幾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小六視野幾歲 在 小六視野收入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2022年04月 的評價
- 關於小六視野幾歲 在 小六视野YouTube網紅頻道詳情與完整數據分析報告 的評價
- 關於小六視野幾歲 在 小六視野、農人家、鄉村小喬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小六視野幾歲 在 小六視野、農人家、鄉村小喬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小六視野幾歲 在 小六視野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小六視野幾歲 在 親子預付卡陪伴孩子成長的專屬門號 - 中華電信 的評價
小六視野幾歲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謝謝台積電、郭台銘之餘,我看到的另一個場景:立法院團結阻擋採購照顧民眾足額國際疫苗.反對高端疫苗EUA比照輝瑞疫苗在美國緊急授權時全程直播》
#我們都在等國際認證的疫苗
他們下午表決了,我全身戰慄!
我不知道基於什麼因素,立法院對決需要牽涉疫苗採購。疫苗牽涉的是人命。人命關天,人命,可以表決嗎?
我不知道基於什麼科學立場,高端疫苗緊急授權的專家審查會,不能比照美國EUA當第一個輝瑞疫苗問世時全程直播,取信於民?因為那是要打到人民身上的疫苗。每個人對於自己的身體,該不該施打,都該享有自主選擇權:這是人民的天賦人權。
不是高高在上的政府的權力,也不是躲躲藏藏的專家的權力。
生命權,是所有人權項目中,最至高無上的人權。
在台灣,它們正一步步被另類威權體制,侵害了。
* 許多人不了解全球秋冬可能因變種病毒疫情再反撲,而台灣現在至年底疫苗仍短缺,這個危機多麼可怕。
即使現在疫苗已經過剩的美國,昨天已經採購Moderna 包括針對變種病毒的加強針共兩億劑:再採購即將上市以英國變種病毒研發的Novavax 疫苗一億劑。
疫苗大國尚且嚴陣以待,而我們還沈浸病毒的上世紀,解決舊病的疫苗不加購,針對變種病毒的疫苗,當成不知道。
自己自決於國際社會之外。
事實上,我們只有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可以抵擋下一波秋冬變種病毒,尤其Delta病毒。
現在各行各業目前只看到自己,使出渾身解數影響力,希望自己可以插隊排在施打疫苗優先順序。
這是人性,也是悲哀。
想活命,本來正常!
*先談台灣的疫苗短缺。去年十二月,陳時中部長對外正式宣布向國際採購國際疫苗三千萬劑:當時他對本土生技疫苗的措詞非常中肯,「希望之後,本土疫苗可以跟上來」。
許多人的記憶因此是台灣買了三千萬劑國際疫苗,包括德高望重的台大兒童醫院黃院長。
但他錯了。
今年二月,當國際因為疫苗不足鬧成一團,歐盟和英國AZ吵架,加拿大總理每天打電話興師問:加拿大訂的輝瑞BNT疫苗在那裡?
我們的政府在那一刻不是一看不對勁,趕緊再加碼國際疫苗採購,而是反向砍單少買一千萬。
*我們的政府只採購了國際疫苗,包括COVAX分配的疫苗,近二千萬:只夠一千萬人施打。宣布此政策的是愛貓,形象溫和,多數時刻低調冷靜,但也被許多熟識的人稱為冷漠的蔡英文總統。
*許多人問我為什麼?
為了高端一家公司冒台灣人民的生命危險不顧?為了尊嚴面子,不肯認錯,逆全球之勢而行?還是政府無足夠知識視野,自滿,沒有警覺心?
為什麼看到人民因害怕疫情,搶疫苗的窘境,看到一個一個死亡的人,仍然無動於衷?那些一個一個倒下的生命還有這麼多掛念,有這麼多不捨,有這麼多遺憾-⋯⋯。
無視生命之消失,需要多大的冷漠?
多大的傲慢?
多大的無情?
但蔡總統的形象向來不是如此。她必要時會展現嬌羞,教養,客套及關懷。
但她是如何坐在總統府,冷看這一切?決策這一切?無感這一切?
是否,一個人的固執及偏見到了極致,即轉化為盲目的無情?
史家將如何看待台灣這痛苦煎熬的一個月?
我不知道。
但我看到人民從期待、冷靜、焦慮、憤怒⋯⋯突然間看清了!搶!我的!我要疫苗!
我們每個人的人性當下都備受考驗,動物生存的本能,愈來愈強。
*回頭看,台灣一開始在今年二月已經佈局的疫苗政策即是:只買2000萬國際疫苗:或許我們小國無力,或許我們有錢卻愚蠢。
總之,除了自今年初不算我們向美國要的75萬Johnson Johnson (尚未到),扣除日本贈與的124萬(五月底已到的),我們政府二月佈局訂購,總共拿到的疫苗,加上今天抵達的Moderna24萬劑,六月快底了,只有117萬8104劑。
Moderna 到貨率5.6%。
AZ更慘,我們向AZ公司買的1000萬劑,只有三月初韓國到貨的11.7萬,其他自泰國暹邏公司抵達的數目是0。
AZ到貨量只有1.17%。
AZ的未來飄在空中。正如老百姓的命一樣,沒有人對自己的未來有把握。
飄如雪,化無影。
*一張表看採購疫苗數量與到貨率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90/5542084
疫苗這麼少,比黃金還少,於是警察伯當然很重要,里長伯也很重要,北農感染証明菜市場很重要,郵差很重要,物流很重要,計程車很重要⋯⋯尤其保護總統的很重要,行政長官很重要,第一線記者很重要⋯⋯經濟命脈半導體很重要⋯⋯檢察官很重要,法官很重要,銀行很重要。⋯⋯然而工具機產業不重要?國營事業台電、中油、中鋼不重要?⋯⋯民間台塑大企業不重要⋯⋯?
其實連葬儀社也很重要,因為他們必須直接接觸屍體。
以上名單,其實除了總統府等高官之外,每一個職業的風險,我們都不能否認。
但我有一個更正確的答案:
1)老人染病會死,重大傷病染病會死⋯⋯
2)所有的人都有染病風險,每個人都很重要。
人的生命權,不論他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生命只有一次,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很重要。
不再論二月採買不足夠的疫苗,認識了這個國家原來是依特權排序生命的可悲之地,最可怕的即使慘況已如此,掌權者仍不肯承認錯誤!!也不大幅修正政策!
昨天,軍人政變掌權的泰國總理巴育向人民道歉,泰國政府採購疫苗不足:並且宣布加採購共2800萬劑疫苗:其中2000萬是BNT,500萬是Johnson Johnson 。
他的謙卑,勝過我們的民選總統。
疫情延燒至今一個半月,那麼多愛戴蔡英文及民進黨的支持者為他們主動高喊、製造、編劇了各種理由。支持者的熱情、信賴,向來無條件。
我希望蔡總統看到這些支持者對她的珍愛,是覺得責任更重大。拿起電話,直接加購更多疫苗⋯⋯如果她看到各國皆已把疫苗佈局至2022年底:她會更明白在艱困的外交環境下,我們只能夠更早買採購更多。
以往的錯誤已矣,但它應該成為經驗和教訓。
但我看到的是:立法院要求表決八月前加採購國際疫苗,包括針對青少年疫苗,孕婦需要的Moderna 疫苗,及針對變種病毒日韓美加澳⋯⋯均已下單的Novavax 疫苗,執政黨依主席總統之意志,還是全黨舉手封殺。
之後其網軍將此案揑造為要求八月底買到中國疫苗。
政治,真的,請饒了人命。
當多數立委他們的手舉起來:按下反對的按鈕時,可能代表幾百個,幾千個生命,未來還要死亡。
許多人今天看到總統終於點頭同意台積電、永齡基金會購買1000萬BNT疫苗,美國送來250萬大禮Moderna ,開始樂觀了。
人民始終是天真的,也因此是好應付的。
他們以為馬上有足夠疫苗了!夠了!
但除了美國的Moderna 250萬劑之外,正如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今(18)日表示,疫苗是賣方市場,不會有現貨等人決定要或不要。
她的意思是,它不會隨叫隨到,如Uber Eats。
各位很少注意國際新聞,上週泰國一看自己的王室持有的AZ代工廠兩手一攤,生產有困難:馬來西亞一看泰國AZ不出貨,兩國已早我們一步,訂了BNT輝瑞疫苗近三千萬。菲律賓之後,也跟進加買三千萬Pfizer 。
而巴倫週刊Barron 報導:輝瑞疫苗的訂單來自全球官方,訂單滿載已至2022年底。
我樂觀的估計,即使所有台積電、永齡基金會使出渾身解數,甚至什麼晶片換疫苗,BNT1000萬疫苗年底前都全部到了:Moderna 剩下450萬左右加美國贈送的250萬也都全到,加上AZ總公司(從泰國以外工廠調貨)再到300萬,COVAX機制再給我們三百萬(包括日本再捐贈),⋯⋯我們從國外購買的、拜託的,民間捐贈的疫苗,今年底有把握的頂多約2300萬。可以施打約1150萬人。
這樣樂觀的估計,加上之前已經施打疫苗的,至年底,台灣也只有再1200多萬人,可以打的到全部兩劑疫苗。
總統府或許忘了,台灣的人口是2375萬,扣除5歲以下幼兒,我們需要預購疫苗包括青少年、兒童疫苗,總數數量約4500萬以上。
疫苗至少年底前,還短少了2000萬。
遑論第三劑加強針,以防變種病毒疫苗。
事實是只要沒有足夠防護力的疫苗,我們的人民,就會永遠處在危險之中。
否則不知什麼時候,什麼地點,一個戰慄的破口,又是多少被白白揮霍的生命 !
我想告訴今天投反對票阻止採購更多疫苗的立委:台灣還有至少1000萬人,在年底前沒有國際認證的疫苗可以施打。
他們可能是你的選民,可能是你小時候和你一起嘻鬧的朋友,甚至也可能是你的親人。
黨,或是黨主席的命令,真的高於人民的命這個價值嗎?
團結抗疫,是團結起來不為人民買足夠的疫苗嗎?
我從小到大最害怕看到團結的口號。因為在那個旗幟之下,破碎的政策,破碎的社會,領導人破掉的心,都被遮蔽了。
不要告訴我團結抗疫,請告訴我們這個政府有沒有做到採購或是授權採購足夠的疫苗。
至少目前為止,我看到的是:她們共同遺棄了島嶼上一半的人民。
她為什麼要這麼做?
我沒有答案。
答案將在歷史中。
#我們都在等疫苗。
小六視野幾歲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世界周報在中天電視台倒數的日子感言》之一/陳文茜
我自2000年因腦部出血停了TVBS的節目,之後在蘭萱牽缐下,擔任中天集團董事長,一待前後快二十年。那是一個只負責公開場合露面的工作。當時的我,書看不了,報紙標題看了,也會嘔吐。休息半年後,我開始「文茜小妺大」節目,與我攜手打造中天新聞全新品牌的是「李敖大哥大」節目。他在晚上九點至十點的時段,我在十點至十一點的時段。
2001年,911事件,我猶記得趙少康的評語,李敖大師大罵美國,惡有惡報:而我哭喪著臉,談起美國雙子星大廈中,罹難的美國朋友,幾乎淚流。
是的,我雖然解釋了從波斯灣戰爭後美國和當地的衝突,尤其談到以色列復國主義,英國人如何任由猶太人超過了聯合國同意的領土範圍,佔領了巴勒斯坦人的土地。數百萬巴勒斯坦人永遠失去他們的家園,其中有一個叫薩伊德的小孩,流亡至埃及。他的父親為了保護孩子,為他取了一個美國式的名字:Edward 。
但想到我的那些如此悲慘遭遇的朋友,仍備感悲慟。
趙先生說:一個反美,一個半美國人(指我)。我雖然未必同意他的簡化分類,但也説明了人對一件事本來就可以有好幾個不同見解,我和李敖,我的情感和我的知識,也彼此衝突,但也彼此容忍,彼此尊重。
李敖的一生,沒有一個價值可以高於言論自由。
他出錢給鄭南榕辦雜誌,他是統派,鄭先生是獨派。李大哥曾經問我什麼派,我回:Apple Pie。我的心中,什麼主義,都沒有老百姓重要。我的甜點,也比主義重要。
我二十多歲時,曾經是中國時報主編,似乎風光,但我看不慣一黨獨大,憤怒台灣仍有政治犯。林義雄太太自美返台,我掙扎一段時間,決定對不起一路賞識我的老闆,遞出辭呈,為政治犯家屬競選。
之後我以不到原薪資十分之一的薪資擔任黨外雜誌總編輯,面對警總查禁,我拿起一旁垃圾筒,直接丟向他們。這是我一生惟一一次對他人暴力攻擊。
一年後,民進黨成立,接下來開放報禁,我以為台灣走上民主化,有了言論自由,才開始追逐自己的人生之夢,至美國求學。
那一年,我已經28歲,比起我的同學、家人出國,包括蔡總統這一類識時務的俊傑,整整晚了六年。
什麼是言論自由?
它不需要太抝口的語言,就是我看你不順眼,甚至我討厭你的主張,可是我仍然容許你的言論可以有發表的空間。
所謂報禁、老三台、黨禁,就是以國家安全為理由,禁止不同的意見,可以發表,可以被聽見,可以組織起來擁有勢力。
民主化,就是包容。不是包容你喜歡的想法,而是包容和理解與你不同的聲音。
自2000年起至今,中天電視台共歷經三任老闆,各有風格。員工不斷被賣,他們沒有說話的權利,現在只有失業的風險。
尤其自2008年現任老闆,出自於台商,加上霸氣,政治立場,他入主中時集團以來,即風波不斷。而且許多指控,為他量身打造。
例如他要買系統台,叫媒體壟斷:年代買,鴉雀無聲。曾經參與反媒體壟斷運動的張懸問我,為什麼?我的回答:台灣學者專家向來兩套標準,論述一流,良知二流,他們只是為政治傾向效力,發明一堆包裝名詞。
去年一位我小時候的政治圈朋友,告訴我中天新聞換照審查不會過,關定了。我記在心裡。一步步看著它的發展,但我沒有放棄自己在世界週報每個禮拜應有的努力。
我們以大篇幅報導香港,我是第一個全球媒體在佔中之前,赴香港關心普選,並且在北京宣布令人失望的草案後第一分鐘,訪問香港民主派先進李柱銘律師的媒體。中天電視台的老闆可能和我對香港問題有不同的見解,但他不只未曾關切,未曾和我溝通,他還是支付我們龐大採訪費用的人。
我曾經告訴他,世界周報是我整理一生後最後最重要的理想。我不會為了主持費跳槽,穩定、不被干預、成全我們的理想,是我惟一的願望。
這些年,自哥本哈根氣候變遷大會COP15至今,我們年年派團隊採訪,沒有一次缺席。歐債危機,我們的記者在愛爾蘭、希臘、西班牙、巴賽隆納、義大利,了解失落的年輕人,退休金泡湯的老年人。台灣吵高房價,我們前進德國,了解他們的住房政策,如何杜絕炒房。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我們自2015年,年年採訪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及人工智慧實驗室,以及哈佛大學的創新基地。敍利亞難民危機我們的記者前往土耳其、敍利亞邊境危險地帶⋯⋯
這些報導會有收視率?
當然沒有,它們絕對不如我們寫一則京都暖心食堂的故事。
這些報導,背後不只是我們的心血,還包括每次出差動輒百萬的經費。
我在其中,和同仁一起努力,而我有增加收入?我和中天電視台只是主持約,每次出國,我自己帶助理,付一半旅館費用,請同仁吃飯。我不但沒有增加收入,平均都得自己支付約30-40萬台幣。
但我甘之如飴。因為那些路上,是我的成長、我的新視野,我對世界的關懷。
它們迎合蔡董事長的政治理念?一點也不相干,他只是默默地支持我,並且以世界周報為榮。
我的政治立場和他也不相同,甚至朋友關係也時而不同。我曾明白告訴他,我是郭台銘的朋友。他也忍耐著看世界周報,播出富士康三十週年,整整一個小時特別報導。郭台銘參選,我告訴他,我本來不參與台灣政治,我也不會如他所願支持特定候選人。他的回答:誰沒有朋友?理解啦!
台灣政府對於中天新聞的處置,把我拉回二十幾歲和警總打架的回憶。
某些人振振有辭,馬英九也關過電視台。殊不論那是否是一個新聞台、是否是政治上批評他的新聞台,我想問民主進步黨,一個對台灣民主發展、言論自由曾經有重大貢獻的政黨,你們準備向國民黨看齊?以馬前總統為典範嗎?
報紙沒有換照的法律,電視卻有。因為衛星電視法制定時,仍有戒嚴威權的遺毒。如今,它再度被啟動。
是的,我不是中天電視台的員工,只是簽約主持人。我可以換台,不必在此多言。
但我是台灣民主政治及言論自由的小兵。
當我在街頭為言論自由打架,犧牲自己的青春歲月、前途無量的工作時,今天關台的政府,從總統到主委⋯⋯你們都不在為民主奮鬥的行列。
而你們的年齡或與我相當,甚至比我年長。
你們是台灣民主運動的逃兵,這個我不怪你們,因為人性面對強權本來怯懦⋯⋯但我現在要説,當年的逃兵,如今不只享受權力,還成為言論自由的踐踏者。
這些事,不會只有我一個人記住。
小六視野幾歲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E7%9A%84%E8%A8%93%E8%AA%A1%E6%9B%B8%E2%94%80%E2%94%80%E4%BC%8A%E6%A0%BC%E8%A8%80%E7%9A%84%E7%98%9F%E7%96%AB%E6%9B%B8%E5%96%AE8%E7%A8%AE
☞ 本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223-culture-booklist-virus/
☞ 齐泽克评武汉|清晰的种族主义元素到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歇斯底里:https://mp.weixin.qq.com/s/8G7o1gfNJ6kO9hVt4LrvcQ?fbclid=IwAR3V0_ay2mZJws2S9fbjYbF-1cKDqIyxh5ug3TycjY00glcrjt27LiRV5qY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書單 #新冠肺炎 #哲學
─────
你知道有哪些好書特別適合瘟疫時期來讀嗎?或者,你讀到知名左派學者,斯洛維尼亞社會學家兼哲學家齊澤克(Slavoj Žižek)討論武漢肺炎的文章了嗎?
你知道他以「武漢假日」(Holiday in Wuhan)來形容這場史無前例的封城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給我們的訓誡書──瘟疫書單8種〉。
這是伊格言老師應邀為香港端傳媒所寫的文章,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而哲學家齊澤克討論此次瘟疫的文章,我們同樣把全文連結放在頻道資料處。
上一集我們討論了賈德‧戴蒙的名著《槍砲、病菌與鋼鐵》,旁及同類的以色列學者哈拉瑞(Yuval Harari)近年的暢銷著作《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等書。
伊格言說,這與當下流行的「大數據」概念其實有著相當程度的呼應;而類似的巨觀角度也使我們獲得了不同的視野。
然而,說時遲那時快(?),就在武漢封城後十幾天,我們讀到了更不一樣的看法──〈齊澤克評武漢〉。
這篇文章題名為「清晰的種族主義元素到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歇斯底里」──顧名思義,「種族主義」正是齊澤克討論的重點之一。
文章可略分為二大部份:第一部分,齊澤克直接指出了,對新冠肺炎的恐懼,其實明顯夾帶著西方對中國的偏見與歧視。
他這樣寫:
冠状病毒遍布所有新闻,我不会假装成一个医学专家,但我想提出一个问题:**事实终止于何处,意识形态从何处开始?**
远比武汉肺炎糟糕的流行病正在发生,每天有数以千计的人死于其他传染病,为什么我们固执于这一种?
显然,一个极端的例子是1918-1920的流感大流行,被称为西班牙流感,估算死亡人数不低于5000万。
似乎此处种族主义妄想(racist paranoia)作用显著──回顾种种幻想(fantasy):在武汉,一个中国妇女活剥蛇皮,还有喝蝙蝠汤。......
齊澤克質疑,為何導致更多人死亡的流感並未引起如此巨量的關注?他提出二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當然就是西方對中國的偏見了──一種「在武汉,一个中国妇女活剥蛇皮、喝蝙蝠汤」的偏見圖像。
這類「種族主義妄想」明顯加深了這個世界對中國的歧視,與既存刻板印象疊合,將中國設想為一個完全未開化的蠻荒之地。
齊澤克這樣說有道理嗎?
伊格言說,首先,我們大概無法認定它純屬無稽。畢竟西方對東方的刻板印象其來有自,並非虛構;說這樣的刻板印象加深了人們對新冠肺炎的恐慌,其實是有道理的。
然而另一方面,齊澤克拿武漢肺炎與流感相比,倒是坐實了他自己「我不是個醫學專家」的自述了──
截至目前,WHO已將此次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上修至3.4%;而即使是在瘟疫流行之初,我們也已確知,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與重症率雖然比不上SARS,但至少也是流感的數十倍之多。
換言之,對新冠肺炎的恐慌根本也是理所當然的。只能說,齊澤克在此處的論斷是有些偏頗了。
而關於此次瘟疫引起巨量關注的原因,齊澤克也提出了第二個理由......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關鍵評論網專訪伊格言: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BOrC-jcSM9pE3iOFSBGmLUQo49QVp20TCGbyCRaBgC2iHMkT0AyDwjwI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73iW4xRitA/hqdefault.jpg)
小六視野幾歲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評價
哈佛知識分享: 做生意,七大困難選擇!
七條策略問題 Seven Strategy Questions《第五: How Are You Generating Creative Tension? 點令到同事們在適當壓力下更有創意?》
從前挪威一班漁民成日出海捉沙甸魚,可惜次次返到嚟嘅時候啲魚已經死曬,賣得唔值錢。 後來一個漁民, 唔知點解次次返嚟啲魚都活生生。 其他人問佢點解,佢又唔講。 一次偷偷地上佢隻船睇,原來個魚缸入面放咗隻Catfish 鯰魚, 係沙甸魚嘅天敵。 因為咁啲沙甸魚就搏命游,因此每次返嚟岸邊都活生生嘅。
以上故事帶出咩理念? 呢個就係著名嘅鯰魚效應 Catfish Effect。 你公司有冇一條 Catfish 刺激大家嘅思維、 激勵士氣? 下下做又36、唔做又36,大家分餅仔,梗係唔啱啦! 大家都會變成條「死魚」咁。
Business is about making tough choices. 上四集就講咗 Who is your primary customer? 公司股東、顧客、員工,邊個行先? 追數,應追邊三條數? ... 同公司應有邊「十誡」?
今集我會同你探討第五個策略問題: How Are You Generating Creative Tension? 點令到同事們在適當壓力下更有創意?
根據哈佛教授 Bob Simons 呢本書 Seven Strategy Questions,上面提及嘅 Catfish 可能係有以下三種:
(1) 同事們表現用 Forced Ranking 強迫性排名,唔可以個個都5分6分(out of 10),有6分就一定要有個4分,有個8分就一定要有個2分, 同事們表現又最好排至最差,咁先至會令上司同下屬有個真誠嘅對話反映表現, making difficult conversation unavoidable. 唔係:「樣樣嘢都幾好呀!」咁就算。表現好啲嘅,就花紅升職加薪都多啲。
表現差嘅,而無改善,美國通用電子 GE 前CEO Jack Welch 就出世名會炒咗最差最底嗰5%人,去換血。 你可以話佢好狠心,我唔係叫你一定要跟佢,但你又吹佢唔脹, 就係因為成日炒最差嗰5%人,呢條「鯰魚」令當年嘅通用電子 GE 人人都好努力,Jack Welch 在位嗰20年期間(1981年至2001年),通用電子市值升咗近30倍,由140億美金升至4100億美金,曾經係全世界最大市值嘅上市公司。
(2) Setting Stretch Goals, not easily attainable, but stretched! 訂立延伸性目標, 即係講勁啲,理想宏大啲,做唔做到都好, 同事們自然會發揮創意,即使做唔到,到一半都好。
例如: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CEO John Seffrin 1996年 challenged 八千個同事們及三百萬個自願者,話於2015年前要把美國癌症個案下降25%,把癌症死亡案數下降50%,及大大改善癌症康復者的生活質素。雖然2015年最終未必做到以上數字, 但由於有咗宏大嘅目標,大家都更發揮創意拯救癌症生命,最終救多咗足足25萬條癌症有關生命。Saved more than 250,000 additional lives since the 2015 goals were announced.
Tesla 嘅 Elon Musk 馬斯克都出曬名最叻「吹水唔抹嘴」,set Stretch 、Lofty、Amibitous goals and often missed them.... but so what! 即使做唔做到,都做得比人多比人快,有 stretch goals 咁同事們先至會更發力向目標邁進, 發揮創意。
我自己雖然無本事賣電車、起電廠、飛去火星,我自己都成日「吹水」話長遠目標要擁有香港1%的街舖,即十萬間入面的1000間, 以今日嘅市值計就大約港幣300億,得唔得? 老實說,我都唔係好肯定。 香港史上未試過有人做到, 不過吹就吹住先啦,講大啲,同事們同我自己先至會更發揮創意去擁有這一千間街舖! 我今年46歲,我成日話要買舖買多最少50年,by 2071年,香港到時係點? Will see ....
(3) Creating Cross-Unit Teams and Task Forces 嘗試畀同事們參與多啲跨部門嘅工作小組, 令佢哋睇嘢唔好咁窄, 有時只係做自己嘅嘢,工作一做就做幾年、十年,好容易麻木, 忘記咗個公司個 big picture ,也留意唔到其他部門嘅難處。
Dennis Bakke, 著名國際能源公司 AES 創辦人,多年前曾經講過: 員工應該放80%時間於 primary jobs 主要工作, 剩餘20%應放在 task forces and special projects 專案小組及特別項目。
唔單只係佢,3M 1948年就開始嘅 "15% Rule" , 同埋後來 Google 嘅 ‘20% Project" 都係鼓勵員工 spend 最少15至20%工作時間於primary jobs 以外 special projects 去發揮創意,員工視野廣闊咗,咁多年來證明對公司嘅業積及創意效率大大提升。
以上 (1) Forced Ranking, (2) Stretch Goals, (3) Cross-Unit Teams and Task Forces, 強迫排名、 伸延性目標、跨部門嘅工作小組,無論你做茶餐廳、補習社、開工廠、 撈嫖賭毒,都同樣道理。
有興趣聽多啲,就來我五六月份星期六嘅早餐會啦! 下一集同你分享下,How Committed Are Your Employees To Helping Each Other? 同事們之間有幾願意互相幫助?
。。。。。
五/六月份早餐分享會 Topic: The Seven Strategy Questions by Harvard Professor Robert Simons
哈佛分享: 七條做生意策略問題
2012至2014間,我連續三年在哈佛上了 Robert Simons 的堂,畢生受用。我自己成間商舖基金公司都是建基於這本書。
有興趣 sign up la ? 每次限四位 (包括我)。 人多傾唔到計。
5月1日或8日或15日或22日或29日或6月5日或12日,星期六早上9時開始,約三小時。地點中環。
對象: 管理層/生意經營者/創業者,連我限4位。
有興趣參加的話,請 whatsapp 你的名片給 Suki (我助手) (+852) 5566 1335。
大家交流做生意最重要的幾條問題。
我唔係靠呢行搵食,免費,我請食早餐 ? Be friends ..... 有機會到時見你。李根興 Edwin
www.edwinlee.com.hk
聯絡李根興 whatsapp (+852) 90361143
。。。。。。。。。。
購買李根興的【李根興的生意哲學】(最新2020年6月出版 - 定價$198),或【買舖 要買得 PRO】(定價$198),連親筆簽名,可 whatsapp Suki (+852) 5566 1335。各大書局也有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OV7ooTVI9w/hqdefault.jpg)
小六視野幾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布拉格廣場沒有許願池」介紹
訪問作者:夏雪
內容簡介:
沒有男人的旅人,與丟在布拉格的靈魂──
送給心懷夢想的你,但願我們永遠是敢於離家出走的少年。
▍布拉格廣場沒有許願池,就做彼此一生的樹洞
▍一本誕生在旅途間,關於出走,關於夢想、友誼的成長書寫
「喂,我們一起去捷克吧!」
出走,看似是逃避生活,實際上是為自己尋找一條新的出路。夏雪與Momo,兩個女生相約前往布拉格,走上尋找卡夫卡的路。但旅人的眼睛總是寬廣,童話景色當前,也得到了回望過往與自省的視野:三十歲前後的徬徨、人生此前歷經的傷痛與困難,一一被喚醒,復又在彼此的陪伴下獲得釋放。
去旅行吧!無論旅途或者人生,這一路上追尋的不是別的什麼,而是一連串對自己的追問,以及對夢想的堅持。
▍兩個女孩,可以瘋狂,可以可愛
▍更可以無所畏懼!
夏雪:「這是一本關於旅行,關於友誼,關於成長的書。狠狠地揭開傷口,透過回憶跟旅程有關的過去,重新打開自己,令更多人知道我們是同在的。希望那些陷入情傷、曾經遭受霸凌、對夢想感到絕望的人,能夠感受到一點溫暖。」
Momo:「找一個好朋友去旅行吧。在旅途中聊天喝酒、談論過去和夢想,放任身體裡的少年少女衝出來,好奇地打量這世界:去喝醉、去笑、去哭、去恐懼、去迷路……你會想起小時候,是怎樣和這陌生世界初次介紹自己,那也必會是你在漫漫人生中,和所有困境最舒服的相處方式。」
// 把書獻給準備出走的你,願你出走歸來,道路更加廣闊。 //
作者簡介:夏雪
香港作家、編劇、模特兒、水墨畫家。2015年毅然決然離開香港,目前定居於臺灣。
曾任職雜誌及MV模特兒,亦是臺灣「Yahoo! 奇摩名人專訪」、香港《V1周報》專欄作家。小說、散文見於《中國女性》雜誌(北京)、《萌動》(香港)、《Open Sky Magazine》(舊金山)。
出版有《找1/2顆荳蔻》、《咖啡杯的絮語》、《不能靠近的星星》,同時為中、港、臺、星馬、英編寫影視及廣告劇本。
因為失戀,她開始旅行,透過旅行,重新拾回了兒時的寫作夢。
幾百年前,梵谷曾在給弟弟的信中這樣說道:「我正在朝著目的地前進。感覺很近,但可能還有非常遠。」和梵谷一樣,明知夢想可能很遠,但夏雪依然在找尋自我的路上一路狂奔。
作者簡介:吳沚默(Momo)
現居香港,TVB演員,自由身編劇,影視苦力。
曾獲香港青年文學獎冠軍,演了7年戲,編了8年劇。小說代表作《風暴來的那一天》、《灼目之夏》,現為香港《東周刊》專欄作家。
演戲和寫作是觸摸世界的方式,所以孜孜不倦,任勞任怨。
曾在臺灣國立政治大學交換,熱愛這裡,立志吃遍臺灣。
作者粉絲頁: 夏雪Angela beatrice
作者粉絲頁:Momo Ng 吳沚默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qNTdcLhjwk/hqdefault.jpg)
小六視野幾歲 在 小六视野YouTube網紅頻道詳情與完整數據分析報告 的八卦
小六视野 的YouTube最新網紅行銷頻道可视化數據分析報告,即時追蹤和瞭解YouTube觀看量、頻道收入、網紅報價以及每日最熱YouTube影片! ... <看更多>
小六視野幾歲 在 小六視野、農人家、鄉村小喬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回味童年,分享快乐!。欢迎观看小六视野近期发布的视频,小六视野在西瓜视频上发布的所有视频。快来关注更多有创意的原创作者吧! ... <看更多>
小六視野幾歲 在 小六視野收入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2022年04月 的八卦
2022年4月28日 — 小六視野收入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提供小六視野收入,小六視野西瓜視頻,鄉野丫頭,小六視野幾歲相關Youtube影片,找小六視野收入就在追蹤網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