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在前一所高中身心俱疲休學重讀後,看什麼都不順眼,看什麼都是負面,總是冷言批判,用國中球隊教練、前一個高一導師罵他們的方式隨口就罵:「廢物、白癡、智障、死好!!」...讓他對於別人的付出都覺得理所當然,只要念他制止他,他就會罵得更兇、更殘忍。
當他在失敗的時候被罵廢物、白癡、被教練拋棄時,他學會的就是對著失敗的人猛烈批判,說什麼都沒有用。不是我不教,而是他不想聽,經歷了好多衝突,我常常會很擔心他的冷漠和負面。
我們社區有在幾個定點放垃圾桶,由清潔人員收集後放置在社區的垃圾場,定時定點送到垃圾車去。
我總是覺得垃圾送到定點讓清潔人員多運送一次,我都會把垃圾直接送到垃圾場去。有一次兒子問我,「為什麼要這麼麻煩?不是就丟到垃圾桶去就好了?反正收垃圾的會來收呀!!」我說:「這樣可以讓他們不用多跑一趟。」兒子說:「關我們什麼事?他有領薪水,那就是他的工作,送幾趟、送多遠都是他該做的。」我說:「他的工作讓我們的生活輕鬆很多,我們不需要自己去等垃圾車、他在大太陽底下把社區掃得乾乾淨淨的,就算是給我這樣的薪水,我也做不來這麼辛苦的工作,像他一樣曬兩個小時我大概就昏倒了。他花在運送垃圾上的時間少了,就多了整理社區的時間,不是嗎?」
他做他該做的,我釋出的是我盡可能的體貼和善意。
我們偶爾會網路訂肯德基,只要送餐來,我請兒子下樓領餐時,讓兒子給50~100元的小費。兒子也問我,「為什麼要給他小費?他有領薪水呀!!」我說:「外送很辛苦很危險呀!!他省去了我們來回的時間、站在店門口等待的時間、停車走路的時間,風吹日曬又在車陣中奔波,有時還下大雨...幫我們省去這麼多時間和麻煩,我很感謝他呀!!」
「他們工作領薪水是應該的,我給的是我的感謝。」
剛開始他總是嗤之以鼻,覺得他們就是做著該做的事,既然有薪水有什麼好感謝的?我也不勉強他,只是做著,他看著。他有問,我就會說說我的想法,他不問,我就不念。
就這樣持續了兩年,從剛開始的拒絕,有時還會罵我多事、浪費錢,現在會跟我一起開車送垃圾到集中場,會幫我轉交小費給外送員,還會說聲謝謝。
今年過年我們沒回雲林,除夕~初二只要出入社區警衛哨,我就會包一個紅包給警衛。兒子問我,「他們過年沒有加薪嗎?」我說:「我也不知道耶!!我只是覺得他們真是辛苦,我們在開心過年、躺在家裡玩手機看電視、圍爐吃飯,但是他們這麼辛苦,過年只能一個人坐在警衛亭裡替我們守衛、過濾訪客。」他問我:「一個人包多少錢?」我說:「很少呀!!才兩百元,一點小心意。」他竟然問我:「晚上的警衛給了沒?」拿起紅包袋,放入200元,幫我準備好要給警衛的紅包。
初四開工,清潔人員開始清運垃圾,看到滿山滿谷的垃圾,我也請兒子幫我包兩個紅包給清潔人員,他一句話也沒說,動手幫我準備好,幫我一起把家裡堆了4天的垃圾送到垃圾場去。
離開那個傷心的學校兩年半,這孩子的心慢慢的被我們的陪伴融化了,雖然有時說話還是故意叛逆,生起氣來還是讓我嚇個半死,但是已經改變很多了,我好希望在他離開家裡,到外面去生活和讀書之前,他能回到小時候那樣善良又開朗的個性。一個錯誤的環境,我們得花好長的時間來讓他療傷、找回對社會的善意。
青春期的孩子多說無益,不想聽的時候,說一句都是多餘,多念一句就是讓他想盡辦法來反駁。只能做著,感染著,體貼著他也讓他試著體貼為他付出的人,讓他慢慢地去體會感謝的價值。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Super Girl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守衛兵 Servant of Love available on iTunes https://itunes.apple.com/hk/album/shou-wei-bing-single/id922374322 繼《鎂光燈下》後,Super Girls全新作品-電影《恐怖在線》主題曲《守衛兵》...
守衛 網 紅 在 敏迪選讀 Facebook 八卦
曾經有個德國記者說:「在這個世界上,如果非要找一個最討厭俄羅斯的國家,那很可能不是烏克蘭,也不是美國,而是立陶宛」這是一個傾全國之力抵抗共產的歷史故事,今天,讓我們一起認識千里外的民主之友,#立陶宛
立陶宛共和國
Republic of Lithuania
獨立於1918年2月16日
立陶宛位於歐洲東北部,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1939年,希特勒在歐洲大肆侵略,立陶宛夾在早就被納粹德國佔領的波蘭,和還在長大的蘇聯之間。蘇聯自知抵擋不了希特勒,為了保全自身,決定和德國簽下《德蘇互不侵犯條約》。這個條約不僅拆分了波蘭,更埋下波羅的海三國日後淪為蘇聯加盟國的種子。
1940年,蘇聯紅軍開始西擴,陸續佔領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在二戰期間像砧板上的魚肉,被德國和蘇聯兩把利刃來回宰割,在不到100年的時間內,就被德蘇反覆併吞了四次。最終納粹德國戰敗,蘇聯笑納最後的勝利。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通通成了蘇聯囊中物,東歐赤化正式開始。
立陶宛在1940年到1990年之間的名字不叫立陶宛共和國,而是「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但他們不喜歡這個名字,更不喜歡蘇聯。蘇聯加盟國的這段期間,立陶宛境內的民族主義運動時而有之,但沒人能真的推翻蘇聯,大家都只能咬牙忍耐。
終於等到1989年,行將就木的蘇聯已奄奄一息。立陶宛人民的「爭取改革運動」成立,他們邀請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200萬人手牽手,形成巨大的人鏈,一起高喊「打倒俄羅斯帝國」、「俄羅斯人從波羅的海滾出去」。
隔年,立陶宛成為第一個宣布獨立的蘇聯加盟國。
你以為立陶宛就此自由了嗎?
當然不,蘇聯不可能善罷甘休。
1991年1月13日黎明時分,蘇聯將坦克開進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他們攻佔了行政大樓和電視台,目標是逮捕「爭取改革運動」的領袖、當時的立陶宛議會主席蘭茨貝吉斯(Vytautas Landsbergis)。蘇聯萬萬沒意料到,立陶宛人民的堅韌意志以及對蘇聯的厭惡,是他們用坦克都壓制不了的。
成千上萬立陶宛人一起走上街頭,形成人盾守衛,他們手持棍棒和獵槍,拚了命要拯救被抓走的蘭茨貝吉斯。蘇聯軍隊越是對守衛的人民開炮,人民就越憤怒,最終有5萬人包圍著電視台,但他們沒有攻進去,而是高唱民族歌曲,並舉行祈禱。在這場對峙中,立陶宛政府不斷向西方世界發表聲明,希望各國譴責制裁蘇聯。最後戈巴契夫擋不住國際上的壓力,下令蘇軍停止攻擊。
這場「一月運動」最後造成14人死亡,700人受傷,但誘發了往後兩年內,蘇聯另外十多個加盟國陸續獨立。立陶宛人民用盡全力刺了蘇聯一刀,這一刀雖不致命,卻有著空前影響力。
立陶宛向世界示範,蘇聯不是無堅不摧,
極權共產是可以被推翻的。
脫離蘇聯恢復獨立後,立陶宛積極與歐洲、美國等國家建立關係。也在2004年加入北約和歐盟,快速融入到西方體系當中。這麼多年了,就算蘇聯換成了俄羅斯,立陶宛人還是一樣討厭來自東方的那個霸道大國。基本上不只是立陶宛,整個波羅的海區域都瀰漫著「仇俄情緒」,這幾年不斷用法規、制度想辦法「去共產化」。
不過仇恨沒有拖慢他們的進步速度。
2020年,立陶宛的各項表現如下:
人均GDP:22,245美元,全球第38名。(台灣27)
人類發展指數:極高,全球第34名。(台灣未列名)
全球和平指數:全球第37名。(台灣34)
全球幸福指數:全球第34名(台灣24)
民主指數:全球42名。(台灣11)
立陶宛雖然是個不到300萬人的小國,
但整體發展在全球前段班,和台灣相當親近。
除了俄羅斯,那隻新的共產巨獸,立陶宛也要抵抗。立陶宛上個月宣布退出中國17+1合作機制,不僅如此,它還呼籲東歐各國一起退出。這機制是中國主動和東歐國家提的,主要還是走一帶一路的老路線,撒錢換友誼。但立陶宛說,中國承諾要投資的那些基礎建設通通都沒實現。立陶宛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Landsbergis)強調,這個17+1的合作幾乎沒有為立陶宛帶來任何好處,更糟的是還會分裂歐洲,所以建議其他國家也考慮退出。
對了,這位帥外交部長,就是當初在電視台被抓走的主席的孫子!
除了退出17+1,立陶宛更是幾乎在同一時間由國家議會表決,將中國對待新疆維吾爾少數民族的行為定調為「種族滅絕」。提案的議員已經被中國列入黑名單,但她不怕,她還說:
「我們支持民主,因為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在共產黨政權佔領下生活了50年的殘酷教訓。」─薩卡莉妮(Dovile Sakaliene)
蘭斯伯格斯(Landsbergis)昨天發推特說:「熱愛自由的人,就應該彼此照顧。」但其實這不是立陶宛第一次對台灣友善。今年3月,立陶宛宣布要來台灣開設貿易代表處,又在5月,力挺台灣參加WHA。抵抗共產獨裁大國,是立陶宛用歷史累積出來的意念和能力。「捍衛民主」在立陶宛不只是政黨口號,而是所有人民根深柢固的精神象徵。
最後我想貼上一段一樣是由他們的帥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說的話。還記不記得白俄羅斯有位「婦仇者」─季哈諾夫斯卡婭。她代夫出征參加大選,結果被「歐洲最後一位獨裁者」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迫害,最後逃到立陶宛。五月初,盧卡申科要立陶宛把人交出來,
蘭斯伯格斯這樣回他:
「立陶宛過去和將來都是一堵牆,所有受到政權迫害的民主力量都可以在這堵牆後面尋求庇護。因此,每一個在立陶宛找到避難所的人都可以感到安全,因為他們不會被引渡。既不會因為他們爭取民主的鬥爭,也不會因為言論自由和宗教觀點而被引渡。
地獄凍結之前,立陶宛都不會把Tikhanovskaya交給白俄羅斯。(地獄烈火永生,不可能凍結,意味者立陶宛永遠不可能引渡)
(‘Hell will freeze over’ before Lithuania hands Tikhanovskaya to Belarus)」
謝謝立陶宛,
30年前你們向東歐國家示範極權共產是可以被擊敗的。
30年後的今天,
你們再次為全球示範,
再小的國家,都不須畏懼不合理的強權。
參考資料和200萬人牽手照都放在網站上
https://www.mindiworldnews.com/20210623-2/
守衛 網 紅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八卦
終於來到山下,現代文明聞起來沒有炭火的味道。
從11月中到昨天,我一共在山上待了16天。先是8天天天豔陽高照的南二段縱走,和7位好友度過了人生排名前幾的快樂山行,竭力地在每一個舒服的草地打滾、在空無一人的山屋裡大聲歡笑,觥籌交錯。而緊接著未來大人物發表會後的,是一趟超乎我預期的,如夢似幻的山行。
—— 布農丹社傳統領域守衛行動
「我們現在是吃同一鍋飯的家人了。」有著大大眼睛的阿布思是這支13人隊伍裡唯一的女生,當我們在海拔2650公尺的倫太文前鞍營地晚餐時,這樣說道。不知她當時是對誰說,這句話在這隊伍裡也不止一次從不同人口中說出來,但就是她的那一句,在那淒風苦雨寒冷的第三晚,深刻印在我的心中。
這八天以來,我有幸受台灣山林史權威鄭安睎教授邀請,加入了由 馬詠恩領軍,花蓮馬遠布農族丹社群(Takivatan)青年組成的尋根隊伍,沿著清代闢建的關門古道,跟著老人家們的腳步,一步一步往族群的根邁進。我們的任務是搭建工寮,透過一次次的尋根行動,讓路更加清晰、停宿點更加完整,讓Takivatan的族人們都能有機會沿著這條路走進古老的記憶中。
但老天並沒有給這樣一支懷抱憧憬的隊伍好臉色,花蓮的中級山太過嚴酷冷峻,從第一天下車開始就凌虐著我們——低溫、大雨、泥濘,以及往後整整一週完全沒有停過,下雨般的樹冠層滴水。這一切讓所有人都吃足了苦頭,鞋襪衣褲盡濕,每天的藍白帆布下總是掛滿了待烘烤的衣物,把塑膠繩壓得又低又彎。抹得到處都是的泥巴,讓所有人的裝備都綴上了天然的塗鴉。
雖然身為隊伍中唯一穿著登山鞋加綁腿的歐式登山風格(其他全員雨鞋),只有我八天以來腳都是乾的(我現役鞋是Hanwag Alaska+OR鱷魚綁腿),但代價是穿鞋子多人家十分鐘,而且外觀全是泥巴,反倒有點羨慕大家能自由地穿脫鞋子進進出出。一直到今天,我身上被兇狠的光復林道螞蝗吸食的傷口,還在隱隱發癢。
但唯有最艱苦的環境,才會凝聚最緊密的情感。這一起共患難的13位青年們,馬詠恩、蔡昇達、強哥、虹元哥、志豪、俊傑、大頭、阿布思、阿頓、雲揚、理博、Ian、我,在這條不可思議的道路上,用傳承自布農族老人家的方式、語言、歌唱與價值觀,度過了與山林融為一體的八天。
這八天,也深深震撼著我的心,原來這就是Bunun,原來「我們仍走在這條路上」,才是傳統領域精神的核心。當我們抵達中央山脈主脊腳下的馬太鞍溪營地(Tongqolan)與鄭老師帶領的西段隊伍會師時,一聲槍響拉開序幕,詠恩帶頭領唱的《Macilumah(負重歸鄉)》,也清晰了我的布農族,或者說原住民族視野。
「文化是活在人身上,透過土地傳承的。」
那渾厚嘹亮的歌聲,悠遠的迴盪在馬太鞍溪巨大的紅檜與台灣杉之間,和寄宿在巨木年輪裡,百年前走過的老人家們的嗓音共鳴,譜出了我聽過最美的旋律。網路上有許多Macilumah的YouTube,但都無法真正傳達那源於山林的感動。
只有當原住民回到自己的土地上,用屬於自己的方式有尊嚴的生活、實踐時,那些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珍貴文化資產,才能發光發熱。他們可以到國家音樂廳獻唱,但在那之前,仍須有親身與土地合奏的記憶,才能重現十分之一的震撼,而不流於找不到靈魂的描摹。
---
那天搭完Tongqolan的工寮,象徵著關門古道東線已經完成三座尋根小屋,我們在工寮與神木的跟前留下這張照片。我們知道這行動會一直下去,直到有一天,Takivatan(丹社群)的族人們都能用自己的雙腳,去看一看屬於自己家族的老屋、獵場,繼續用這片土地傳承屬於Bunun的文化。
這一趟下山,我又重溫了一次久違的不捨感,因為跟部落上山是回家,回到那種獨特的生活方式,和平常的「上山玩累了回家洗澡睡覺」完全不同。雖然和「舒適」完全扯不上邊,但聞著炭火的味道、聽著族語的精妙與老人家的智慧,讓我深刻的感受到,這就是屬於台灣、屬於原住民族,源於土地的「登山」,不,「在山上生活」。我們透過這種團體生活、細膩的分工、共享、高歌、大笑,成為了靈魂交織的家人,成為一族。
---
在台灣,如果喜歡山,卻沒有跟部落一起上山過,那真是太可惜了。唯有在山上交心,以雙腳跋涉,你才有機會感受台灣山林最珍貴的內在美——那傳奇博物學家鹿野忠雄癡迷不已的文化寶藏。
我想繼續跟著馬遠的家人們上山,向他們學習屬於Bunun的點點滴滴。也希望有機會,能逐漸的和其他族的朋友們,回到自己的老家,聽聽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與驕傲。
爬山嗎...
讓我們打開心眼,感受山,感受屬於台灣的自然吧!
Kamisama, Uninang!
#布農丹社傳統領域守衛行動
#感謝鄭安睎老師
#感謝馬遠部落族人們的大力支持
守衛 網 紅 在 Super Girls Youtube 的評價
守衛兵 Servant of Love available on iTunes
https://itunes.apple.com/hk/album/shou-wei-bing-single/id922374322
繼《鎂光燈下》後,Super Girls全新作品-電影《恐怖在線》主題曲《守衛兵》,融合Trip Hop x Canton Pop x Dark R&B三種不同風格,配合Super Girls 的全新演繹方式,務求帶給樂迷另一驚喜!
為了更完美地演繹作品,Super Girls 花了兩星期在錄音室鑽研不同的演繹方法,Aka 和 Cheronna 更加在歌曲中加插一場singing battle!樂迷們請細心欣賞。
守衞兵 Servant of Love
作曲: J Lee for sublimeismusic
填詞: ChingWu@ZOOOOOM
Rap 詞: Lesley姜麗文
編曲: J Lee for sublimeismusic Dixon Lo for sublimeismusic
混音: Stephen Lim@tonedeaf productions
監制: J Lee for sublimeismusic
Yanny: 你最尊貴 繁華盛世 萬人守衞
Aka: 到處估計 猶如白蟻 探求她底細
Jessica: 誰昧味(如知己)Aka:難斷尾 (難放棄)Cheronna: 談心機 沒心機獻技
Heidi:厭乏味(尋歡喜)Yanny:她愛你(她吻你)All:完美 求完美把戲
*Aka:日與夜捱下去 Cheronna:為你做個堡壘 Yanny:尚有力氣再追搏得允許
Heidi:若愛剩餘淚水 Jessica: 未怕下次失去 Yanny:是愛難逃疲累最終告催
All:越愛越難後退*
Heidi: 百尺之際 求存俗世 過程綺麗
Jessica: 放肆克制 毫無忌諱 以期盼洗禮
Cheronna: Do you even know the pain that I'm feelin' here?
While you look at me, smilin' from ear to ear?
Is it all a game, do you really have no shame in this, and this, is drivin' me insane, it is.
My heart says that we're really meant to be
My heart justifies the hurt you bring to me
But why does it seem so real, can't deny the love I feel
It should be just me... just me...
(越心死)(來抱你)(盲目地)(需要你)
Repeat *
Yanny:試過失去知覺 太過相信直覺 Heidi:了結麼 無奈我方出錯
Jessica: 再見不見又見 來去之念 Heidi & Jessica:就只差一線
Aka:日與夜捱下去 Cheronna: 為你做個堡壘 Yanny:尚有力氣再追搏得讚許
Cheronna:逐秒逐年逐歳 Aka:大概未算一對 Cheronna:就算任性再追只得讚許
(慣了 傷了恨了)(免了 此了未了 )
Aka:若背叛成樂趣 Cheronna:讓鐵石也粉碎 Aka:任愛掉進廢壚再三詐取
(怕了 慌了累了)(散了 哭了走了)
(算了 終了罷了)
Aka & Cheronna: 就當暫時伴侶
"恐怖在線"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twilightonlinemovie
故事講述神探古爺(張兆輝飾)和剛入組的年輕探員B仔(蔡瀚億Babyjohn飾)同赴友愛村跳樓現場調查紅衣女鬼多次跳樓奇案,古爺等人以實地攝錄形式拍下鬧鬼真相,與此同時【恐怖在線】節目主持人潘紹聰帶同少女靈探隊 (趙慧珊,蔡明芳,陳穎欣,kabby)晚上前赴十年前巴士墮下的汀九村追行靈探,少女隊員逐一遇上意外,古爺及B仔趕至,發現十年前巴士死者呂子妮及友愛村紅衣女鬼有著千絲萬縷關係…
參與拍攝藝人:
趙慧珊 Aka Chio
吳嘉熙 Cheronna Ng
李靜儀 Heidi Lee
蔡明芳 Jessica Tsoi
陳穎欣 Yanny Chan
-------------------------------
Super Girls官方連結
Super Girls:
網站:http://www.supergirls.com.hk/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uperGirlsGroup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SuperGir...
Instagram:supergirlshk
微博:http://weibo.com/icongirls
腾讯微博:http://t.qq.com/SuperGirls2012
Youku:http://u.youku.com/SuperGirlsGroup
Tudou:http://www.tudou.com/SuperGirlsGroup
組合成員:
趙慧珊 Aka Chio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kachiowaisan
Instagram:aka_chio
騰訊微博:http://t.qq.com/SuperGirlsAka
微博:http://weibo.com/icongirlsaka
吳嘉熙 Cheronna Ng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NgCheronna
Instagram:cheronna
騰訊微博:http://t.qq.com/SuperGirlsCheronna
微博:http://weibo.com/icongirlscheronna
李靜儀 Heidi Lee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Heidi.LeeChi...
Instagram:heidibibe
騰訊微博:http://t.qq.com/SuperGirlsHeidi
微博:http://weibo.com/icongirlsheidi
蔡明芳 Jessica Tsoi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uperjessica...
Instagram:jessicatsoi
騰訊微博:http://t.qq.com/SuperGirlsJessica
微博:http://weibo.com/icongirlsjessica
陳穎欣 Yanny Ch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yannyyc
Instagram:yannyyc
騰訊微博:http://t.qq.com/SuperGirlsYanny
微博:http://weibo.com/icongirlsyann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tPAagRq9KE/hqdefault.jpg)
守衛 網 紅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一日之計,在旭日。
墨藍天空默默,靜候着晨暉到來,哈,真寫意,不如底下的一片昏黃。街燈有序,嗞嗞作聲地控訴着自己晝夜顛倒的工作,不似繁星亂綴,悠悠眨眼。也不止它們,石屎公路亦然,明明三更,卻還是熙熙攘攘,承受車輛不住地穿梭,月兒看着倒嘆美。也不是每位辛勤者都愛嗟怨,就如此刻於大道上馳騁的小貨車,靜謐地運載着車上的一老一嫩,也許是物似主人,司機座上的老人,臉上不帶半分煩躁,銀絲滿頭的他,比身旁尚留些許青絲的小伙子爽利得多,老人一雙銳目炯炯,跟他半皺的臉龐不太相襯;反倒小子眼臉圓潤,卻撐不起眼皮來,不住打瞌睡。
發叔,這是老人的稱號,一臉從容,一點料不到他正往骯髒之地去,上水屠房。他不是執刀的屠夫;也不是清潔大叔;更不是看更。他,是買賣牛雜的老行尊,這行業有一個略有耳聞的名號——執雜佬。身旁的阿漢,是發叔的兒子,如今父子倆正準備闖蕩他們每夜的老江湖,在朝陽趕至之前。
落日江湖
夜半路路亨通,小貨車已經抵達了屠房的閘口,阿漢猛地醒過來,雞手鴨腳地翻出往來屠房的通行證。閘口看更查證期間,平靜下來的小子,憶起這與他印象中小時候的屠房,很不同。小時候放假,做完功課沒事幹的他,就吵着要爸爸帶他到屠房玩,那年代嘛,很窮,沒有太多電子產品,對小朋友而言,屠房是一個樂地,因為到處是水,孩子玩水不畏濕身。當年,屠房的守衛沒有那麼緊張,基本車子上載甚麼人進去,都無人過問。「入得!」比發叔年輕得多的看更,把通行證看了幾遍,又點算車上人數,確保沒有外人才放行。還好,小子長大了,不再玩水。歲月神偷,總在十年廿載後,才東窗事發。唯獨是僅餘的這十來個逐臭之夫,依舊夜出早歸。
是的,這一行只餘十二人。行內年紀最大的發叔,五十多年來都堅持這樣的生活,凌晨一時許來到屠房作準備功夫,清潔﹑磨刀﹑磨剪。執雜佬在屠房內,都擁有自己的位置,做好準備,他們就靜候着屠夫宰掉一頭又一頭活牛後,把取下內臟運送到他們的位置。牛雜分成上雜及下雜,牛柏葉及牛雙連是上雜,由於價值較高,故肉食公司都會保留。至於執雜佬執到的,就是下雜,包括牛膀,即牛胰臟、牛腸、牛粉腸﹑牛肺、牛肚,即牛胃﹑牛脆骨,即牛氣管等。兩點半左右,接到牛雜後,先把內臟清洗乾淨,這個階段的牛雜,相當齷齪。牛畢竟是雜食,內臟廢物多,發叔形容這是一陣餿味,臭氣熏天,他邊洗擦着一大幅牛胃,邊講解原來吃不同飼料的牛隻,氣味會有所不同:「嗱,食草嘅牛呢,就冇咁臭;食粟米嗰啲就不得了。」尤其是牛胃,有糞便,甚至鐵釘﹑沙石,就連古幣他也見過。
他把另一幅小巧得多的牛胃交予阿漢清洗,這是牛沙瓜,牛胃的其中一部分,因為物罕而最搶手。接過沙瓜的阿漢不住調侃:「講句難聽,比一個未洗嘅公廁仲臭,不過細個成日嚟,慣咗陣味。」除了味道,最苦了人的,是工序,當中最花工夫就是洗牛腸。只見,發叔洗好牛胃後,就於放滿水的藍色水桶內,捏起一條牛腸,用鐵通串好,再從末端反方向拉往自己一方,就把牛腸內外反轉,要逐條通乾淨。他指牛腸油脂多,洗完大腸後,手心一陣肥膩,久久也洗不去。發叔沒有戴上手套,就這樣用手擠洗,他笑謂:「好多行家話唔戴手套,做耐咗手會唔好,我就做咗幾十年都唔戴,冇嘢啊,你睇幾滑。」把最後一條牛腸洗好,他伸出手來,着兒子幫忙把一桶桶的牛雜搬到車上。
屠房偌大,一路上,發叔滔滔未停。他說執雜這江湖很小,各行家都得遵循老行規。誰個每晚分配到多少牛雜,早已跟隨第一代而定,不能巧取,如遇缺貨,就只能高價向其他行家買入,但人家也不一定有多餘的可賣。至於他們提供予哪一家食肆,大抵是固定的,鮮會出現搶客的情況。然而,發叔最擔心兒子經驗不足,較死板,不會因應情況而增加或減少數量給客人,致牛雜分配不均。說着說着,二人已經來到停車處,協力把數桶子都抬入車尾之時,天色已成藏藍,把車子撻着,電子鐘顯示為凌晨五時,小貨車又再出動,送雜去。
日出而息
離開腥臊之地,這趟車去屯門,算是長途,由阿漢掌軚。執雜佬每日工作約莫七小時,五點離開屠房的話,大概七至八點送畢所有牛雜,可以回家休息。阿漢卻例外,下班後,他還要去當貨車司機,他苦笑:「冇計啦,有老婆有個女要養,呢一行又唔可以賺好多,咪要努力啲囉。」這勾起了發叔的刻苦歲月。
發叔本是澳門人,十八歲來香港,跟隨姐夫到牛棚工作而入行,成為了執雜佬。當時的牛棚比屠房更糟,無瓦遮頭,宰牛後於地下洗牛雜,又黑又血腥,起初他十分不習慣,但讀書少,打任何工都只能苦幹,反正當時這一行人工算是高一點,而且做生不如做熟,習慣習慣,就好。後來成家立室,更離不開這一行。至一九八六年,姐夫退休,於是便接手生意,半輩子,就這樣過去。
貨車終於停定,父子倆合力把藍桶卸下到小鐵車,往砂紅招牌的「新興麵家」推去,只見小店仍未開門,發叔就把東西放在門口,再往對出草叢處拿走一個空的大桶,就往車子走。這次換了發叔開車,阿漢則在一旁解說。他們現時共供貨予八間食肆,全都是合作多年的老字號,大家有固定的交收模式,甚至有店主把門匙交予他們,好讓他們夜半把牛雜放到店內。說到只供貨八間餐廳,發叔開着車也忍不住慨嘆,有些事,的確無可奈何。活牛由五豐行從大陸收購後,運來香港。他猶記得全盛時期,全港每日宰殺四百多頭牛,他最高峰一晚洗三十多副牛雜,是現時七至八副不能相比的。
如今,普遍認為吃內臟﹑吃紅肉不健康,不如舊時熱愛,活牛愈來愈少,每日只有四十來五十隻牛,牛雜供不應求,行家之間根本沒有機會競爭,縱有客人想買貨,大家也沒貨可交,很多食肆惟有買急凍貨。當然,也有尋鮮之人,故有些行家會取價高者得的策略,放棄出價較低的舊買家,改供貨予高價者。但發叔卻有他的堅持,只要老客戶仍然向他買牛雜,他就不會棄之不顧:「做耐咗,好多都變咗老友啦。」就如銅鑼灣「九記」,由現時事頭的父親單眼九當家那年代開始,發叔已經認識他爸爸,他吃吃地笑:「舊時單眼九同我老細買牛雜,我收工就去幫佢洗碗仔,搵外快嘛。」
說時遲,小貨車已來到中環,阿漢留下來看車,發叔則帶貨到「水記」,老闆水哥一見老朋友,就不住聊天,口水多過浪花。返回車子的途中,發叔仍然掩不住笑意,這一份情誼,是此刻坐於駕駛座上,等待着父親歸來的阿漢所不能理解的。噠一聲,貨車向最後一站——黃大仙駛去。抬頭,上方已是一片湛藍。
送走了最後一桶牛雜,父子二人坐於車尾邊緣回一回氣。發叔知道兒子孝順,這個行頭,兒子願意接手父親生意的,只有三人,他自覺幸運。今年年頭,阿漢因為眼見爸爸年紀開始大,始終這一行要勞力,半夜又辛苦,故回來幫忙。年輕人嘛,總有些少埋怨,畢竟執雜佬日夜顛倒,沒有假期,又請不到新人入行幫忙。現實歸現實,日日有牛雜分配予他們,不開工的話,牛雜拿去哪裏?這一行,很難回頭。老人淡然,深知這是心態上的調節,雖說厭惡,但執雜卻養活了這幫執雜佬,養大了他四個兒女。一旁的阿漢搭了搭爸爸的肩膀,道:「佢幾時冇力做,就正式接手,冇牛雜就冇我哋,佢一世人心血,會繼續做落去,做得幾耐得幾耐。」
人可真矛盾,很多執雜佬都嫌辛苦,只是,一旦退下來,沒有了寄託,不出三年就走了。發叔低首盯着石屎地,嘟嚷着:「唔想啊,唔想死啊。」卻不見頂上,赤烏正冉冉上升。
回首,一生之計,也在旭日。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謝本華
剪接:胡浩賢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dyyJrRxBCA/hqdefault.jpg)
守衛 網 紅 在 Hi,I'm 5 Youtube 的評價
盤靈古域網址:http://pan-gu-continent.blogspot.tw/
MTW和紅石口袋聯手打造,集場景與劇情、機關系統之大成。
絕對不能錯過的東方風格Minecraft RPG地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02C5AVR7U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