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蘋果日報2017年03月27日的報導:【役政署開放替代役男也可到服務業服役,包括宅急便、四海遊龍鍋貼店、7-11向政府提出申請,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親民黨立委陳怡潔上午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質詢時擔心替代役男變成廉價勞工、「一例一休」的替代人力缺口。內政部長葉俊榮說,替代役男不會站在第一線煎鍋貼、買東西,而是培養中間管理階層,幫產業培養忠心又專業的人才。】
替代役這個概念,其實最早的時候來自於解決兵源壅塞問題,跟因為宗教信仰或是信念問題而不能當兵的許多良心犯,或者可能還包括了博士、碩士生畢業之後,當個兩年兵腦子就變糨糊進入企業要從唱歌答數摺棉被開始教起,甚麼電子電路場效電晶體全部忘光光的問題。
當年我記得大學或是碩士畢業生面對所謂的研發替代役所考慮的都是這是另外一種選擇,你要碩士以上畢業,才能被列入考慮,而且這些科學園區的高科技廠商多半都是挑博士畢業生,因為當年競爭很激烈,所以各學校甚至還會特別辦研發替代役徵才說明會,各廠商會來面試;而面試者要考量的是,這研發替代役一簽四年,雖然領的薪水不錯(當年據說有高到四萬以上的),但問題是四年下來你根本不能離開這家公司,不管多麼爆肝,不管主管多麼機車,你逃走就是要回去再當一年十個月的兵。所以很多人面對的選擇是我要花一年十個月去當一般人都覺得沒甚麼用的一般兵,還是我要花四年的時間去自己專業的領域上班,雖然可能加班加不停,雖然可能很辛苦,但問題是我不會脫節,隨時可以接上這個產業。
而根據2016年ETTODAY的報導,還有的確受惠於研發替代役大賺其錢的年輕人:【11年前,中央大學機械研究所畢業的范姜凱,為了及早進入職場,選擇向牧德科技公司,申請役期4年的國防役(現稱研發替代役),服役期間,待遇約4萬5,000元,退伍後,他繼續留在牧德服務,11年來的打拼,不僅讓范姜凱晉升至研發部經理,月薪更較服役時增加3倍以上。】
問題是,現在的產業訓儲替代役的問題是他是一個相當廉價的制度,對於碩士以下的年輕人來說,每月實領薪水不到兩萬元。
然後內政部長還回應說不會讓役男在第一線煎鍋貼,問題是這些私人企業就算培訓幹部,也一樣是從第一線煎鍋貼開始做起,哪可能給你直接空降坐辦公桌?替代役是能夠天生具有管理能力不用到各店面實習嗎?怎麼可能!到時候要穿著替代役制服煎鍋貼嗎?
而且退一萬步講,以前的研發替代役勉強勉強可以說高科技是國家之本,去那邊工作可以讓國家更有競爭力,其他跑去當甚麼公共行政、文化服務、農業服務,其實都已經算是扭曲了兵役制度的原意。
而且更荒謬的是,如果你募兵制兵員都不足了,結果你把這些寶貴的役男放去送快遞、做泰國菜、煎鍋貼是幹嘛?兩者的政策思維完全相違背啊!國防部要不要跟內政部討論一下,請問目前台灣到底是缺兵還是缺鍋貼呢?
姜泰伍退伍 在 鄭宏輝 Facebook 八卦
#宏輝隊長說故事》義消夥伴們打火衝第一,也在第一線體會生命離合的無奈
我參加義消團隊二十年,成員間各有獨特的經歷,不只是共同在火場衝鋒陷陣的夥伴,還是面對許多人生無常時身邊的支柱,這些生命中無法抹滅的故事,都值得慢慢說給大家聽。
姜森泰前大隊長26歲剛從軍中退伍,就滿懷對社會貢獻的熱情加入義消團隊,如同其他義消夥伴,待在這個大家庭裡,「直到現在五十多年了,是把我整個人生都放進去。」
從隊員、小隊長、分隊長、中隊長到大隊長,在義消團隊裡都能看到姜森泰前大隊長的身影,他經歷了每個義消身份和位置,在這裡度過他人生中的每個階段,也伴著義消夥伴走過無數歲月的波紋。
談起森泰前大隊長最無法忘懷的深刻回憶,他跟我說到民國70年自強號的大車禍。那場帶走數十條人命的嚴重事故,發生在婦女節當天,一輛自強號在頭前溪橋上的鐵路高速前進,迎面卻橫著違規闖越平交道的砂石車,就這麼煞車不及、應聲撞上,過猛的衝擊力道讓砂石車一路被火車推擠,最後雙雙從橋上翻落到河床。
義消夥伴們接獲消息後火速趕往現場,「那時候聯絡網沒有那麼好,大家頂多只有BBCALL,我到的時候到處都是人,有人在哭、也有人在大喊要幫忙。」森泰前大隊長說的這場事故發生在我家附近,當時我聽到悲號也馬上趕去,便親眼目睹一位皮開肉綻的傷患,大大小小深可見骨的傷口掛在他身上,尤其他大腿上一大片血淋淋的傷口,直接看得到外露的白森森骨頭。
「有一個媽媽抱著孩子從火車上倒下來,背先著地、整個人都是血,」森泰前大隊長說,「我們趕快跑過去,那時候只想著每條命都不能放棄,救一條是一條,但努力了好久媽媽還是沒有呼吸,可是她懷裡的孩子還在哇哇大哭。」媽媽用盡生命的最後一口氣也要保護自己的孩子,就算只是聽森泰前大隊長口述,我也能夠體會當下對生命逝去的無力,以及被熠熠閃耀的母愛所動容,「再過兩個月就要母親節了,結果發生這樣的事情,那一幕我一直都忘不掉。」森泰前大隊長說。
義消夥伴們打火衝第一,在第一線和死神搏鬥,在第一線體會生命的悲歡離合。這些親眼所見的傷痛、親身體會的無奈,清楚地刻在義消弟兄們的記憶裡,他們各自背著人生百態,更堅強地走向往後的人生。
#義消前大隊長 #姜森泰
#擁抱新竹守護城市
姜泰伍退伍 在 王丹网站 Wang Dan's Page Facebook 八卦
萬人連署促習近平下台運動新聞稿(第二號)
4月6日,王丹,王軍濤,嚴家其等21人發起名為《習近平應當下台,中國必須改變》的吿國人書後,我們開始收到全世界各地發來的聯署簽名,表達對於我們提出的“五大訴求”的支持。其中有一部分來自中國大陸,也有一些中國國內外的青年學生,令我們深受鼓舞。
在此,我們再次呼籲廣大華人響應我們的呼籲,簽名表達對習近平的不滿,以及對於改變中國的期待,讓我們在中國面臨巨大的失望與希望的今天,不要做一個沈默的人。我們也會不定期發布新聞稿,公布新的簽名名單。
為了進一步推進簽名運動,我們現公布簽名運動的相關平台如下:
1. 我們的簽名邮箱是 dialoguechina2020@gmail.com,請支持者將你的姓名,居住地,職業發到這個郵箱,我們再一一整理;
2. 我們已經設立了簽名運動的專屬網頁,我們將不定期更新,隨時報導新的簽名名單,媒體報導,以及相關的文章等,網址是:http://cosignforchina.blogspot.com/
3. 我們也設立了簽名運動的臉書專頁,網址是::https://www.facebook.com/100232288322176/posts/100240108321394/
4. 我們開設的推特公眾號是:全民驱习万聯署 https://twitter.com/JKQncOpDbLMtMvu
同時,我們特公布第二批簽名名單(共90人)如下,
吾爾開希(台灣,民運人士)
方政 (美国旧金山,自由人士)
夏業良 (美國華盛頓DC,獨立學者)
于大海 (美國新澤西,經濟學者)
陳奎德 (華盛頓 DC, 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
夏明 (美国纽约,教授)
陶君行 (香港,華人民主書院校長)
劉念春(美國紐約,作家)
陈闯创(美国纽约,法律系研究生)
袁哲(美国纽约,中国民主党全委会美东党部党员)
车宏年(美国纽约,异议人士)
叶公子 (新加坡,人类党党员)
王华 (法国,退休)
江源 (美國馬里蘭,IT工程師)
李隽 (澳大利亚墨尔本,自媒体人)
胡浩 (美國紐約,新加坡智庫ThinkChina研究員)
趙德威 (中國浙江諸暨市,退休高級工程師)
趙常青 (美國舊金山,自由職業)
王進忠 (日本東京,中國民聯副主席)
郭寶勝 (美國弗吉尼亞,時評人士)
潘永忠 (德國,作家)
姜福禎 (荷蘭,民運人士)
賴沛慈 (台灣,學生)
何松涛 (中國深圳,电气工程师)
黄睿 (中國上海,设计师)
李德诚 (纽约,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党员)
Chloe Hung,(台灣,編輯)
周琮恩 (台灣,學生)
Sammael Chan (香港,文員)
吳易源 (台灣,漁业從業人員)
蔡婕媛(台北,咖啡廳店員)
黃姵心 (台灣南投,自由職業)
張秀清(馬來西亞吉隆坡,保險從業員)
Scott (洛杉矶,中国留学生)
陳一言 (香港,學生)
Francis Tsang (香港,銀行經理)
林淵源 (台灣,英文老師)
雷秋生 (美国纽约,《北京之春》記者)
蘇郁倫 (台灣,行銷工程師)
海风 (美国纽约,传媒人)
Simon Law (馬來西亞,商人)
王剑虹 (英国,义工)
王海川 (中国北京,媒体人)
卓素素 (香港,殯儀從業員)
魏泉寶 (美國紐約,中華學人聯誼會會員)
關堯,(美國橙縣,網絡工程師)
芮梓菡(日本,廚師)
陳琦瑋 (台灣,自由工作者)
蘇俊宇 (台灣,銀行派遣工)
吉家宝 (美國伊利諾伊州,威斯康辛大學麦迪逊分校法学生)
朴元杰 (韩国,护理员)
馮于庭 (台灣,顧問)
蔣聖達 (巴黎,藝術家)、
李佳倫 (台灣,家管)
赖永坤 (中國成都,自由音乐人)
刘永平 (江西萍乡,自由职业者)
刘冰 (德国,诗人)
高潮 (美國旧金山,卡车司机)
刘畅 (美国佛罗里达,网民)
Wai Lok Yip (美國加州,工程師)
蔣智盛 (中國廣東,外貿從業人員)
刘永清 (德国,留学生)
張遠 (美國德州,留學生)
戴猛 (美國紐約,自由職業)
刘先立(加拿大多伦多,自由職業)
彭正平 (美國旧金山,装修工)
王金龙 (浙江江山,异议人士)
李雨薇 (台灣,行政主管)
刘立青 (中國北京,退伍军人)
高婧婧 (美國纽约,律师助理)
吕乃克 (美国佐治亚州,工人)
张红 (中國浙江,平面设计師)
苑卫东 (加拿大多伦多,公务员)
文怡 (美國舊金山,藝術家)
孟芳 (加拿大多伦多,家庭主妇)
孔志豪(美國印第安那,留學生)
燕鵬 (台灣,牧師)
王守诚(中國河南,学生)
星岳 (美國旧金山,工程师)
蘇慧君 (台灣,設計師)
阮志剛 (加拿大安大略,軟件工程師)
李春梅 (中國云南红河,自由职业者)
Jinhui Chen, (美國亞利桑那州,教育工作者)
王嘉怡 (泰國,文員)
張卓 (中國河北省石家莊市,學生)
廖胤齊 (台灣,上班族)
黎家恆 (馬來西亞,大專生)
姜维平 (加拿大,资深媒体人士)
李剛 (美國紐約,中國民主黨黨員)
楊軼峰 (美國洛杉磯,流亡人士)
萬人連署促習近平下台運動工作小組
20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