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廈最美麗的一刻]
香港尖沙嘴有一楝大廈叫「重慶大廈」,王家衛電影《重慶森林》把這裡拍攝成罪案溫牀,中文大學的人類學家麥高登寫了一本巨著《世界中心的貧民窟:重慶大廈》談的是在一個細小的樓宇中,住了多種族的人士,經營各種生意。但本地人路經這裡,除了入去大堂光顧兌換店,或上樓吃咖喱,未必了解這地方。
我在大學教授新聞寫作,若學生知道採訪功課是訪問「居港南亞裔人士」,他們有時反應頗負面:「覺得溝通不了」「對他們印象不佳」。
為甚麼呢?香港雖然是國際社會,但外藉人士中,歐美人士得到尊重,南亞裔人士(來自巴基斯坦、印度等地),在近年香港被部份媒體描繪為「假難民」「罪犯」。
加上上周三,和平遊行的籌辦組織民間人權陣線的召集人岑子杰,不幸在街頭被人襲擊重傷,頭破血流,嫌疑犯人為南亞裔人士,有人擔心今日的遊行(10月20日),會不會有人在南亞裔人士聚居的尖沙嘴區進行報復?又或者借用這件事,攻擊南亞裔人士或建築物,嫁禍給這場反修例運動?
香港有一批少數族裔人士,自父輩甚至祖父輩已來港,他們是第二或第三代生在此地的人,他們在香港的學校讀書,或許未必能看或寫中文字,但會說流利的廣東話,即使他們偶爾回鄉探親,但覺得最有感情的是香港。
「對他們來說,在全個地球,只有一地方可以稱為屋企,就是香港。除了是香港人,他們已想不到另一個身份。」協助一批土生土長的南亞裔少年渡過生命難關的社工王惠芬形容。
看到岑子杰事件,第一時間有反應的兩個人,就是王惠芬帶大的兩名「好兄弟」:兩人都是三十來歲,分別是拿到社工學歷的Jeff(Jeffrey Andrews),和做手機貿易的KK(Khalid Khan)。他們這對沙煲兄弟自三歲已在幼稚園認識,一起讀書。
一個做社工,另一個營商,兩人的辦公室也在重慶大廈。Jeff的父輩來自印度,他是基督徒,口才了得;KK是虔誠回教徒,父輩來自巴基斯坦,較內向,但由於經常於回教社區做義工,例如宴請窮貧人士吃飯,在回教圈子得到尊重。
兩人得悉岑子杰事件後,立即思考可以做甚麼,化解社區可能出現的誤會,他們構思於今日大遊行的日子,在重慶大廈門口開一個派對,向遊行人士免費派冰水,有尼泊爾裔的土生香港女士在門口派蛋撻,路過的遊行人士都很受落,有人上前跟南亞裔朋友握手以示支持。
在早上十一時,已有二千支水預備了,原來有租戶及巴基斯坦的長輩捐了二千元讓大家買水,重慶大廈的管理處亦免費提供冰粒。Jeff拿着咪高峰問大家:「以後大家驚不驚重慶大廈?」(眾回應:不驚!)「以後大家仲驚不驚南亞人?」(眾答:不驚!)管理員嘖嘖稱奇,眼珠瞪大小聲說:「很融洽,沒事發生,真神奇。」
最奇怪是,有幾位黑衣青少年走到重慶大廈內駐足,我問,你們為甚麼來這裡休息?若不是有這個活動,你們平日會不會到重慶大廈?一名黑衣蒙面少女坦言,以往從不敢走進這裡,今日卻覺得沒問題「你知道,現在這個時勢,入店吃飯也要小心,不知道這裡的人是否歡迎我們嘛!」;另一名黑衣少女則回答沒擔心過:「我在示威前線,看過好幾位南亞手足啦!」
社工王惠芬坦言,很多土生南亞少年,因為學習中文面對困難,有時會失學,甚至會走上吸毒或結交損友的歧途。像他遇上KK,當時他讀到中四就輟學,第一次相遇,少年KK因為自己親兄弟經常走去替王惠芬做義工,他不明白,於是去唬嚇她,王惠芬偽裝古惑仔口吻回應KK,才發現原來這位巴基斯坦背景的少年非常純品,只是讀書困難,染上惡習才走了歪路,從此兩人不打不相識,現在是好友。
現在KK已有自己事業,更是三個孩子的爸爸,他更特意把孩子送到本地的學校讀書,接受一般香港人的教育。有同鄉笑他傻,覺得他應該送孩子到南亞裔較多的學校讀書,會比較容易,但他執意這樣做:「希望孩子可以受教育,比我讀更多書,識講識寫中文,更能投入香港社區。」
今日最動人的一刻,是重慶大廈一眾朋友站在門口,一起高歌一曲Beyond樂隊的《海闊天空》,廣東話歌詞流利得很,遊行人士很受落。Jeff嗌咪:「我哋都係香港人!係唔係!」(眾回應:係!)一名在場做義工的物理治療師表示,他在尖沙嘴區出入多年,「從沒看過重慶大廈的氣氛可以如此歡樂,和街上的人打成一片,真係體現咗多元包容的香港精神。」
帶了一對五歲孖仔孖女來遊行的李生李太,在重慶大廈外觀看良久,「香港人很有智慧,有人想我們和南亞裔的人敵對,我們就往相反方向發展,我還有一個大女兒今天沒有來,她讀書的學校,有南亞裔同學,我發現他們有時比香港人更香港人。」
重慶大廈不遠處,就是KK經常去做祈禱的清真寺,重慶大廈的眾人向群眾表示:「多謝大家尊重我們的清真寺!」因為曾經擔心有人會立心不良,今天去搞破壞。所以同時間,已有幾位蒙面黑衣示威者,和幾位年長的老人,拿着手寫的英文紙牌站立在清真寺外,上面寫着「示威者一定不會破壞清真寺及重慶大廈」,「別怕我們,我們在守護這裡,怕有別人搞破壞」。
沒有人想過,下午四時半,清真寺真是受到不禮貎對待.警方派出的水炮車經過寺外,當時寺外沒有人向警方進行衝擊,只有守護的人士,和急速回到寺內的信徒,但警方卻向清真寺的門口及鐵閘方向發射藍色液體,把寺廟染藍。
於香港一直致力服務少數族裔的機構香港融樂會表示,當時印度協會前主席Mohan Chugani,融樂會總幹事張鳯美及一名巴基斯坦裔的會員,及多位民眾被射中不適送院。而清真寺亦被水炮車液體污染,這件事令坊間震驚,登上各大國際傳媒。融樂會指出:「警方以藍色水劑染污清真寺設施,乃侮辱宗教場所及侵擾宗教自由,要求道歉,並向公眾交待。」
當大家得悉清真寺被染藍,一小時內,一批熱心市民,包括穿示威者裝束的人士,旋即趕到清真寺自發以清水,毛巾及掃把替清真寺清潔被污染的設施,畫面讓人動容。相反,警方在多個小時之後,才派人探訪寺方,有便衣警察拿毛巾抹欄杆五分鐘後離開,官方聲明表示,顏色水「誤中」清真寺。
本身回教徒的KK說:「很多陌生人從沒進入過清真寺,但示威者那麼善良及熱心助人,我看到他們去幫我們清潔清真寺,我致以無言感激。」
(圖右上為KK,右中為KK與支持反修例運動的藝人阮民安於重慶大廈握手,旁為社工王惠芬,右下圖中為Jeff,他搭着肩膊的是會用廣東話表演楝督笑的藝術家Vivek Mahbubani)
(讀者若想較全面了解香港少數族裔的扎掙和故事,推薦大家讀這本書《公義的顏色 王惠芬與少數族裔的平權路》)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獨騙騙不如眾騙騙 #大家一起學詐騙 /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
周祖安學歷 在 香港作家王迪詩 Facebook 八卦
23歲的時候,我在做什麼。看見周庭,我好慚愧。明明可以像一般少女那樣拍拖扮靚追韓星去日本旅行,她卻偏偏選擇擔起了時代的使命。
如果我有命活到73歲,我將會做什麼。看看黎智英先生, 一個富豪本來可以去外國安享晚年,他卻明知會被捕仍選擇留低。
是的,人生就是由一連串「選擇」而組成。
例如袁國勇教授選擇留在香港,沈祖堯教授選擇去新加坡,並強調離開香港絕不是「轉投客隊、倒戈相向」,很能理解。逃不掉的沒話說,明明可以逃卻選擇留低,因為世上有比錢、地位、甚至性命更重要的價值。爭取什麼什麼,口講很容易吧。選擇留下來的人,都是用自己的命來做抵押品,去換取更高的價值。我寫了一本書,翻到最後是八個大字----無論如何,生存下去。願每一位香港人都用自己的「選擇」去守護我們所真心相信的。
#王迪詩
👉🏻Patreon獨家直播:香港人不能不認識這個人,事實卻幾乎無人聽過他的名字──楊衢雲。1861年生,在香港讀St Paul,創立香港史上第一個革命組織輔仁文社,主張推翻滿清,後來孫中山由美國來港,把在檀香山成立的興中會與輔仁文社合併,楊孫二人都是英語流利、有國際視野,都是大佬,最後楊衢雲成了興中會第一位會長,指揮起義,事敗流亡,再回到香港繼續努力,卻於1901年在中環結志街52號2樓寓所被清政府派人暗殺,終年39歲。這麼一位重要人物,家人害怕被滋擾,跑馬地墓場的墓碑連名字也沒有,只刻有編號6348。後世人只知孫中山是「國父」,楊衢雲的名字卻連聽都沒聽過,因為蔣介石下令要抹掉楊衢雲,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們從小在教科書讀到孫中山是偉人、國父、無私讓位予袁世凱……吓?真的嗎?還是我們都被騙了?今日中國之所以有共產黨就是因為孫中山。辛亥革命其實只是符碌?碰上明明有兵在手都驚到震的廢官,捐狗窿逃走棄城才令革命成功?Patreon獨家 #直播 ,#王迪詩 同你詳細講這段香港人必須知道的歷史。
逢星期四9pm直播 👉🏻收看方法 : 加入 https://www.patreon.com/daisywong 成為會員,6月26日Patreon post說明了如何睇live。會員可隨時重看以往近20場直播,並享有多項會員福利,例如參加「一對一視像深度傾談諮詢」、Latte會員私人聚會、期間限定新書折扣、不定期獲贈禮物等等。
📌昔日直播內容 (會員可隨時重溫):
蠢人,地球上無處不在 (外太空大概都有)。美國社交媒體瘋傳一則謠言,指口罩鼻樑上的鐵線是5G天線,政府用這條天線來監控人民,更可導致腦癌。你以為好白癡,但好多人信,就正如成千上萬條片影住濫用暴力的場面,依然好多人話睇唔到。歷史上有好多抓破了頭皮都無法理解的敵意,例如點解有人咁憎猶太人?不是一般地憎,而是要將他們殺光,要滅族那種程度的恨。追溯起因,其中一條導火線竟然係有個乜水抄咗本類似TVB師奶劇的廉價小說,用來炮製謠言、fake news瘋傳,結果影響了很多人,包括希特拉,造成災難性後果。相信fake news的不只無知大媽,還有不少高學歷、見過世面的人。點解呢?那部抄回來老屈猶太人的廉價小說又荒謬到什麼地步呢?這些歷史事件我今天看在眼裡,深有共鳴。直播同你詳細講。
📌7月30日直播內容(會員可隨時重溫):
林鄭咁威,堂食點解要縮?折磨香港人真係冇後果?地盤工人真如藍絲所講「廿年都係踎街邊食飯盒」,所以唔忍心睇見地盤工人冇啖好食就係「虛偽」?無論「真膠」定「假膠」,膠都係污染地球。什麼是「辱華」?迪士尼《木蘭》想討好大陸人誰知被指「辱華」,兩面不是人,全軍覆沒。中國model臉上有雀斑,又係「辱華」?有能力侮辱你的人,只有你一個。
📌第 11 集直播內容 (會員可隨時重看)
【古典音樂與西方政局歷史】貝多芬、蕭邦都係手足?有人以為古典音樂好悶,同今日生活無關,那是誤解,其實作曲家的人生同西方動盪的歷史時代不可分割,同政治有好大關係。那個年代一樣大把人爭住舐當權者鞋底,有良知的音樂家一樣面對清算打壓,冇咗份工……同今日一模一樣。知道這些歷史之後再聽蕭邦,就會一下子明白,驚嘆:「啊!原來係咁!」同純粹「幾好聽」完全兩回事,今日的香港人再聽蕭邦,入心入肺。Daisy 會在直播為你詳細介紹。
📌第 10 集直播內容 (會員可隨時重看)
深入導讀一本書和一部電影,一個由年輕時去闖世界、到決定做警察、到自殺的人,他生命裡有沉甸甸的兩個字──理想。對不公義和醜惡的現實看不過眼,想改變卻只落得孤單。家人政見不同,尖銳地對立,他在大時代裡轟轟烈烈地活了一場,一生緊扣著二戰後的歷史,對今天的香港人卻深有共鳴。我們應該怎樣去面對這個世界?
📌第8集直播內容 (會員可隨時重看) :
上海資本家的最後十年
舐完鞋底變condom
民國時期兩位風靡上海的金枝玉葉──從小學習中西藝術,操流利英語,衣著前衛,相貌絶美,活像公主。誰也無法料到,她們竟因為在歷史關口上做了一個不同的決定,結果一個下了地獄,另一個徘徊於人間與天堂。
第6集直播內容 (會員可隨時重看) :
📌Life Planning - 下半生,難道就這樣過嗎? [亂世版]。我早兩年曾就這個題目在灣仔做過現場演講,相信有些讀者當時也有來,今次live這個是「升級亂世版」,即使以前聽過現場演講,今次聽這個live也不會覺得重複,會由個人講到社會、世界。當然,每次都會推介好書。
📌第4集直播內容 (會員可隨時重看) :
- 健康飲食 ---- 我吃什麼令皮膚靚、頭髮有光澤、有益健康? 在哪裡買到?
- Netflix 及好書推介 ---- 介紹好劇好戲,包括非常好看的職場劇集和令人久久不能釋懷的愛情好書 、中英文好書、哪裡網購中英文書最平最多選擇。
📌第 1 集直播內容 (會員可隨時重看) :
有一個國家,在香港幾乎沒有人知道它的歷史,但我敢說凡有良知的香港人,聽到這國家的歷史都會深受震撼,我最近重看它的歷史,哭了一整盒紙巾。你一定要認識這個國家,我會在直播中為你介紹。
📌第 3 集直播內容 (會員可隨時重看) :
- 為什麼這個我認識多年、有學識、對我不錯的人,甚至是結婚二十年的伴侶或曾共患難的知心友,竟然會是藍絲?!背後成因是什麼?
- 談歷史、踢爆「偉人」孫中山、談馬克思、尼采....
周祖安學歷 在 羅智強 Facebook 八卦
懷鄉文集《靠岸》第十二章 工人首部曲
如果沒有國共內戰、沒有1955年大陳島的撤退,我想父親應該會追隨祖父農耕打漁,繼承家業,在浙江外海九平方公里的上大陳島,生兒育女,終其一生。如果,我註定要成為父親的兒子,那麼我勢必也會跟著父親下田耕種,春播秋穫;跟著父親操作單帆漁船,視四季漁訊,在無常的大海上討生活,一如父親追隨祖父、祖父追隨曾祖父一般。然而時代的巨變,不僅僅改變了父親的命運,也改變了我們整個家族的命運。來台後,既無學歷,亦一技之長的父親,只能成為當時台灣社會中最底層的工人,用自己的勞力糊口,撐起一家的生計,和母親一塊,孖孖勤勤撫育兒女長大成人。工人生涯期間,父親曾被高處墜落的貨物砸中送醫,險些喪生;亦曾因長期忍飢挨凍,罹患三期胃癌,全胃割除,雖又從鬼門關逃過一刼,但過去八十幾公斤的壯碩身體,一場大病下來,只剩下四十公斤的嬴弱身子;這是我如今的父親,雖髮蒼齒搖,卻自在澹泊,他滿足於過去一生苦力的經歷,並在娓娓道來時,面露恬淡的微笑。
父親到台灣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政府的召募下,由政府在花蓮美崙撥出的一塊地,和一群老鄉建造自己的家-大陳新村,當時是1956年,父親18歲。
「那時候的工錢一天六塊台幣,大鍋飯菜吃到飽,大家共睡自搭的工棚,也算包吃包住了。」父親回憶。
雖然錢少工苦,但這是一份幫鄉人親人重建家園的工作,越快蓋好房子,鄉親們就能越快在花蓮這塊新的土地上,重新扎根,開展新的人生,於是每個參與這份重建工作的老鄉,莫不全力以赴,不消幾個月,全新的大陳新村已然落成,鄉親依照政府的配置,逐一遷入新居,人口少於四口的分六坪房,人口多於四口的,分十坪房,雖然只是水泥砌磚、柏油澆頂的平房,人人卻喜上眉梢,這群被戰爭逼著棄園毁家的人們,終於停止飄泊,在台灣東岸這塊瑰麗的新天地,重新落地生根。
幾個月沒日沒夜在工地蓋房子,父親從一個工地生手,竟也練就了當個工人的基本功夫,從扛磚挑砂、攪拌水泥、劈柴鋸木、板模砌牆,乃至水電接管、隔間裝潢,父親從生疏到熟練,而持續付出的苦力,亦讓父親鍛練出強健的體魄,為一生的工人生涯,奠下良好的基礎。
經過幾個月的辛勞,父親攢下他人生中第一筆小小的積蓄,年輕氣盛的父親,把一半的錢交給祖母,一半的錢拿去買了一套卡其服和一雙球鞋,以滿足當時追求時尚的虛榮心,向同儕炫耀他努力工作的成果。
「花起來很心疼,但穿起來很拉風!」父親為他這段工人生活的初體驗,下了這麼個總結。
不再有土地可以依附、不再有大海可以依存;曾祖父羅洪亮開拓的家業已在戰火中毁於一旦,而曾祖母羅李氏堅毅的身影,也和年少快樂的記憶,一塊留在那座只能在夢裡回去的島嶼。如今18歲的父親,既無學歷,亦無專長,面對茫茫前程,若要自立自強,除了販賣自己的勞力謀生,似乎別無出處了。
新村的工作告一段落後,父親又找了一份鋪馬路澆柏油的工作,一天15塊錢,在烈日曝曬、地面烘烤下,全身烏漬,汗流浹背,但父親甘之如飴,因為這份工作的工資,是建造新村的一倍,可惜一條馬路很快就完工了,父親開始到處尋求其他打零工的機會,但是時有時無,父親心有餘,卻機會不足,漸漸閒置在家的時間,遠遠大於出門打工的時間,而且根本賺不了什麼錢。
父親愈來愈感覺惶惑茫然,他不怕吃苦,但必須賺錢,尤其身為長子,他有義務分擔祖父母的家計,讓底下四個弟弟、二個妹妹,能有飽食足衣的生活,但時不我予,父親對於未來,充滿了憂慮。
1952年9月,政府決定重建位於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木瓜溪北岸的「銅門發電廠」,那是座建於日據時代台灣第一座地下水力發電廠,設有八千瓩發電機三組,但在1944年間被大水沖毁。1956年,時年18歲的父親在朋友的介紹下,參與了重建工程。
這是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卻異常辛苦。父親一報到,先擔任水泥挑夫,論斤計酬,一公斤水泥一塊台幣,須徒步從銅門把水泥挑到奇萊,約莫35公里的崎嶇山路。這個工作看似報酬豐厚,但真的去做,才知道非常難賺。力氣大有經驗的挑夫,一趟可以挑50公斤,一天挑一趟賺50塊台幣。父親有自知之明,第一天挑,只挑30公斤,盤算由淺入深、從輕到重,體力應該可以負荷,而另外一位和父親年紀相當的表哥想賺多一點,決定挑35公斤。
他們二個表兄弟從清晨四點多就摸黑出發,起初還算輕鬆,肩挑30公斤的水泥,尾隨其他挑夫,循著上坡山路,一路疾走,期間倆兄弟還能有說有笑,但一個小時、二個小時、三個小時過後,逐漸覺得雙肩愈來愈沈,兩腿越來越重,其他的挑夫雖然挑得比他們重,腳程卻比他們快,沒多久就遠遠拋開他們,在七轉八折的山間,消失了身影。在這人湮罕至的深山裡,兩個表兄弟心裡叫苦連天,但又不能半途而廢,只能硬著頭皮,舉步維艱地向前走。父親的表哥尤其痛苦,因為多背了五公斤,簡直快把他的背脊給壓斷了,途中倆人還嚎啕大哭了一場。
好不容易終於把水泥挑到目的地,已是晚間八點,山區黑影幢幢,倆人還得就著星光摸黑走山路回家,待回到家中,已不知是凌晨何時了。事隔幾天,兩個表兄弟心有不甘,又上山挑戰這份挑夫工作,發現真的是挑不動,這才決定放棄。
所幸工頭又把這二個少年,安排去做攪拌水泥的工作。工班一組四個人,都是大陳老鄉。
「一包水泥、二畚斗沙、四擔粗沙,倒水,攪拌!」那時可沒什麼預拌混凝土機,打水泥全靠人工,一遍一遍、一輪一輪的打,通常打個三遍,打好了,就有輸送帶把打好的水泥送到別處。父親等人再繼續打其他的水泥,此期間不能中斷,一定要打到好才行,所以有時候一打就24小時,不眠不休地打,打完一番可以休息好幾天。
在銅門發電廠工作期間,雇主並沒有提供伙食,三餐要自己打點,父親通常就是白飯配辣椒,只要把辣椒烤一烤咬著就飯吃,再加點梅甘菜,就打發了一餐飯。也不知道是不是當時辣椒吃太多了,父親後來一直有胃痛的毛病。
過了一段時間,工頭要父親這個工班改去木瓜溪挖沙、洗沙。這是一個糟糕的工作,不但辛苦,而且容易做白工。工班先到河裡挖沙淘洗,再用流籠把挖洗好的沙運到山上。但麻煩是,溪況並不穩定,有時候大水一來,好不容易挖好、洗好的沙就會被沖走,遇到這種情形,一毛錢都領不到,倘若山洪暴發,還有生命危險。父親做了一個多月,因為賺不到錢,才決定放棄。
而後透過朋友介紹,父親爭取到銅門路段,道路保養維護的工作,一天工資22元,一個工班約十七、八個人。當時花蓮銅門一帶的山路,土質鬆軟,極易坍方,一旦發生土石崩坍掩埋路面,保養班就要立即出動,清除路面土石,以確保道路暢通。這好比現在的蘇花公路坍方,立刻會有工班到現場日夜搶通,所差別者,現在都是用怪手、推土機搶通道路,父親那時候卻是一鏟一擔地清運土石,倘若又有土石在同地點落下,後果不堪設想。但是無論如何,這已是相當輕鬆穩定的工作了,父親做了近三個月後,工班解散,又回復四處打零工的窘境。
此後,父親曾到木瓜溪運木頭、太魯閣建小鐵路、豐濱鄉開墾農地,所有大大小小的工程,父親幾乎無役不與。
有一次強颱來襲,蘇花公路坍方,父親接到工頭的通知去清運道路,因為交通中斷,無車可坐,只好頂著狂風暴雨,徒步走進災區。父親隨著臨時工班,冒著風雨,日以繼夜挖石搬土,颱風雖已離去,但外圍環流仍然強大,海風呼嘯,海邊巨浪拍岸,沖起一道道飛天的水花,父親一直做了一個多禮拜,終於搶通蘇花公路,然而工作的報酬,是視土方清運的體積來計算,這一個多禮拜到底清了多少土石,又全由工頭說了算,結果父親只領了完全不符工作所得的少許工資回家,而且因為受了風寒,大病一場。
父親當時雖然年少,但早已對工人辛苦危險的工作處境,瞭然於心,反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就是拿自己的生命拚生計就是了。但是最讓父親難以隱忍的,就是遇到刻薄的工頭,不但苛扣工人的工資,甚至在工人完成工作後,工頭領到雇主的酬勞就跑了,可憐的工人連一毛錢也沒拿到,尤其父親年紀又小,有些工頭會故意欺負父親,令父親無可奈何。
所謂窮則變、變則通,經常遭到苛扣工資的工人們慢慢懂得提防不肖的工頭,要求工資必須每週結算一次,不會等到工作完工才算錢,這才稍稍有了一點保障。
父親記憶裡,也有隨著其他年輕工人們刻意戲弄工頭的趣事。曾有個工頭戴一只手錶,他規定工人們一天中要扣除中餐及午休的時間,做滿八小時的工,並按照他的手錶來計算大家的工時。有天早上,工人們趁工頭不注意,偷偷把工頭放在工寮的手錶調快半小時,到了傍晚再調快半小時,結果那一天,大家就少做了一個小時的工,稍稍滿足內心的反抗的快感。
至於父親提及當年的工人,是拿生命拚生計,並非戲謔之言,父親隨口就舉了好些例子。
「中橫剛開路時,我們大陳新村裡有個新婚的年輕少婦,每天定時上山幫工人們燒飯,有天就在她上山時,山腰剛好在炸山,大批土石滾流落下,當場就把她埋了,家屬連屍體都找不到,也沒有任何的賠償,死了就死了!」父親回憶。
父親還有個同齡的結拜兄弟,和父親一起去山上開路,同時幫忙運送土方,工程地點四周都是懸崖峭壁,稍一不慎就會跌落山崖。當時也是事發突然,父親那位結拜兄弟在前面推著車,不知怎地瞬間向前滑衝,父親眼睜睜看他連人帶車掉到百公尺的山崖下,當場摔死,時年才20歲。活生生的人出去,變成一具冷冰冰的屍體回來,令家屬肝腸寸斷!
在花蓮近三年打零工的生活,直到父親20歲接到兵單才暫時告一段落,二年的兵役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至少在保家衛國的同時,足以讓父親沈澱思索未來的人生,該何去何從?
周祖安學歷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記得打開CC字幕 \#獨騙騙不如眾騙騙 #大家一起學詐騙 /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內政部警政署的刑事警察局|最新犯罪手法宣傳 👿
→ http://bit.ly/2IgSJcb
各節重點:
00:40 在地的台式詐騙
02:01 台灣首腦・世界機房・中國市場
03:20 高超的風險管理
05:10 為什麼抓不到人?
06:17 我們的觀點
07:36 提問
07:51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歡歡
|腳本:歡歡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今周刊|詐騙集團精密分工 大曝光:http://bit.ly/355zzj9
→ 鏡傳媒|原來岳飛也被詐騙過 從歷史到詐騙集團的運作拆解:http://bit.ly/2oNjk9Q
→ 報橘|肯亞被擄台灣人公開詐騙手法:有教育訓練還有流水線分工,專業程度真讓人驚呆了:http://bit.ly/2o3Qm5I
→ 複製輸出台式詐騙 台人海外賭青春:http://bit.ly/2AH6Fbm
→ 電信詐欺曾害傾家蕩產 受害者不分學歷:http://bit.ly/2AD60Yp
→ 鏡傳媒|【全文】國恥!電信犯罪再進化 詐騙祖師爺引外國人來台集訓:http://bit.ly/3525jWq
→ 三立|傻眼!台灣詐騙拚外交?手法細膩、組織縝密外國人都想來學:http://bit.ly/2LKXfBH
→ 中央社|台印警方逆向飛車抓詐騙犯 驚險故事登美頻道:http://bit.ly/2oPltSn
【 延伸閱讀 】
→ 不說你不知道 兩岸搶人台灣占上風:http://bit.ly/30IDPSu
→ 維基|台灣詐騙集團:http://bit.ly/2IlAQZK
→ 關鍵|台灣騙子「揚名國際」多達6000人,還有誰比「他們」更愛台灣?:http://bit.ly/30G6zLn
→ 報橘|看完這些福利我都醉了,原來詐騙集團才是台灣最厲害的跨國企業啊!:http://bit.ly/2nfwNXv
→ 電腦王|如何避免被電話詐騙? 台灣最常見電話詐騙排名與預防懶人包:http://bit.ly/31H0eRg
→ 常見詐騙犯罪型態及手法一覽表:http://bit.ly/2o3bw3X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RR1IwtsV-I/hqdefault.jpg)
周祖安學歷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浪子回頭有良雞 柴燒甕窯雞 美味很獨特
礁溪台九線下北宜交流道
短短一百公尺都是在賣烤雞
從嘉義來宜蘭的粗曠老闆
曾經入獄,也沉澱跟反省
走回正途經營獨門甕窯雞
☞棄補教高薪接手漁塭 冬天也能吃到虱目魚
成大數學系畢業
又唸了生技碩士的顏榮宏
因為父親的身體微恙
於是接手祖傳的魚塭產業
於是他選擇透過科技和藥草
養出冬天的虱目魚
☞北投溫泉隱山林 張學良幽禁之所
北投一處溫泉禪園
整修後變成溫泉餐廳
百年古厝完整的保留了
更從張學良的日記跟文獻裡
來找尋張學良享壽百歲的
飲食密碼
☞60年川菜名店人潮絡繹不絕 政商名流藝人也是坐上賓
擁有60年歷史的川菜餐廳
近幾年開始虛擬化
餐廳的第三代張容軒
英國牛津大學碩士的高學歷
她如何傳承老味道
締造新商機呢
☞樂當配角的原味王 阿美族野菜 內行人才懂
利用原住民的傳統野菜
然後融合一些西式料理
讓陳惠珠連續得到兩屆
原住民料理大賽的冠軍
在偏遠的光復鄉賣咖啡簡餐
吸引了好多人專程開車來吃
☞顛覆你對提琴家的印象 叛逆黃義勛 不是乖乖牌
這位小提琴家叫做黃義勛
曾經玩期貨股票一度慘賠
還因此顏面神經失調
但老婆竟然沒有跑掉
浪子回頭成立了樂團
大受粉絲歡迎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POf9-xmgms/hqdefault.jpg)
周祖安學歷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果園守夜的獨眼文旦伯
從農曆的白露開始,就進入文旦的採收期,雲林斗六的果農就此夜未眠,農人守夜防盜的身影,現在行家都知道,甜度高肉質細緻的斗六文旦,是文旦中的極品,也讓果農睡也睡不好,豐收的背後,外人看不到的辛苦。
☞御廚世家烹不馬虎
桃園有一個黃師傅,從小就跟著總鋪師爸爸到處辦桌,他小時候,父親經常悄悄地被帶走,原來是被老蔣總統叫進官邸做菜,身上流著總鋪師的血,黃師傅的活魚料理,融合辦桌的手路菜,每一道都讓顧客驚豔。
☞祖孫三代 東北菜
這對遠從吉林來的母女檔,用酸菜白肉鍋重溫老家的回憶,酸白菜按照正宗的東北自然醃製法,吃起來溫潤不嗆酸,一爐熱呼呼的火鍋,不只暖顧客的胃,還有母女倆落地生根的心。
☞沒學歷的實力包子
市場的攤子,原本是叔叔創立經營,出身南門市場知名麵點店,66年次呂家魁不愛念書,在15.6歲替自己的人生下了決定,來叔叔店裡學一技之長。
☞為母烘培的橘子磅蛋糕
台中的人氣伴手禮,現在還多了橘子磅蛋糕,熱賣的程度,把年輕七年級老闆嚇了一跳,她花了兩年的時間,做出這款香氣的橘子蛋糕,孝順的女兒說是特別為媽媽做的。
☞3D彩繪布袋漁村超立體
嘉義縣布袋鎮,有一個漁村叫做好美里,現在彩繪老師大手一揮,把原本老舊的牆壁經過3D立體彩繪,奇特的創作每天吸引上千名遊客,讓好美里成為旅遊地圖上,美好的地標!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T1gDlweCm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TMrJbcmS-gE6tFQxOwYeXT2OeBg)
周祖安學歷 在 原子少年大學科系統整 - Dcard 的八卦
黎明技術學院-13人,小孩(表藝系),林煥鈞(表藝系),林佳辰(表藝系),周祖安(表藝系),周子翔(表藝系),MAX(表藝系),許孟維(表藝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