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2月23號質詢教育部關於,華藝 #授權中方 #以中共法令 審查台灣學術論文一次,沒想到立刻引起三家媒體以 #社論 高規格批評:
12/26風傳媒 風評:范雲踢爆了一個大炸彈,然後呢?
12/28上報 社評: 踩死華藝這家民間公司又如何
12/29聯合報 社論:綠委拋出的紅色血滴子
對於媒體對我一次質詢的批評,我受寵若驚。學者出身的我,實在忍不住對這三篇,#觀點如此類似 #又都是社論 高規格的待遇,做一番文本分析。
首先,這三篇社論都在標題或者是第一段就非常擔心 #華藝的生存。上報社評標題說我『踩死』華藝,風傳媒風評第一段「范雲頗有一言喪一家民間公司的力道」,聯合報社論第一段「公司將面臨經營危機」。
真的嗎?華藝這一間幾乎 #獨家壟斷 台灣所有學術論文資料庫的公司怎麼了嗎?三家媒體高層似乎非常焦慮!!事實上,我的國會辦公室詢問過教育部,發現教育部 #尚未要求華藝說明。連說明都還沒,就出現經營危機?!
第二個三篇社論相同的態度是關於,我這一次質詢中最關心的焦點, #華藝授權中方 #以中共法令 審查學術論文,以致於作者名字、標題、摘要被竄改,僅有上報在第四段說 #華藝應明白表示歉意。風傳媒一句譴責華藝都沒提,聯合報更是反問:這樣的指控有道理嗎?看來這三篇社論都對於華藝未經同意向中國讓步一事,無比同情?!然後,對於華藝實質讓五萬多篇敏感學術論文消失的事實,不置一詞或覺得無關痛癢。
我的質詢沒道理嗎?
包括台灣社會學刊、台灣社會學、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都已發聲明,嚴厲譴責 #華藝。作為號稱具有 #公共性 的三家媒體,請問你們看到學術界的憤怒了嗎?還是你們比較關心你們筆下 #小公司(聯合社論用語) 的生存?!
第三,三篇社論都認為中共審查只能認了,聯合說「已非新聞」,風傳媒說「其實並不新鮮」,上報說「眾所皆知」,所以華藝很無辜。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所有作者在授權給 #華藝 時,並不知道華藝會允許 #中方審查然後竄改,既然是 #眾所皆知,華藝不能夠在授權書上請作者直接勾選,是否願意讓中國審查嗎?華藝明明白紙黑字簽約同意中方審查,卻一句不吭,第一時間點還公開說謊,這不是踐踏台灣所有作者的權益,什麼叫做踐踏?
華藝欺騙作者的行為這麼明顯,連授權書都已被找到。我身邊非常多的學者朋友都出現論文被竄改、被消失的狀況。基於民代職責,我針對華藝允許中方審查且竄改的議題,質詢一次,立刻迎來三篇社論高規格批評。我不太知道這其中的因果關係,但傷害誰的利益是很清楚的:
范雲質詢學術論文資料庫應公共化:獲利0元
華藝因為壟斷學術論文資料庫在中國:每年獲利1500萬(蘋果日報報導)
一個在台灣資本額就已三億的公司,媒體社論說它是小公司,好喔。
最後,這三篇社論都出現讓人最困惑的,關於學術話語權的滑波論述,我簡單回應一句就好,台灣要與中國爭學術話語權,是要到全球所有民主國家的自由平等的學術場域搶奪話語權,而不是在中國設下的斷手斷腳斷頭遊戲中,屈辱求生。
有知識熱情的中國學者學生,早就翻牆來台灣查看學習了!
#你好大
#我不怕
p.s.我明天會針對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招開記者會,因為我認為台灣的學術成果是台灣的公共財,是納稅人支持政府投入的集體智慧財。我很期待三家媒體針對公共化的議題能夠再以社論對焦對話。
註一:華藝授權中方竄改一線學術工作者論文標題、摘要,舉例如下:
例一:「四個國家」被改成「四個台灣」。
例二:「東南亞國家」被改成「東南亞台灣」。
例三:「當國家主義之路」被改成「到台灣主義之路」。
例四:「當婦運衝撞國家」被改成「當婦運衝撞台灣」。
例五:「國家女性主義」被改成「台灣女性主義」。
例六:作者皮國立,名字「國立」被消失,只剩皮。
例子太多,很多一線學術工作者都已發文指責。華藝還敢說這是華語世界話語權,一個被改得文不對題,亂七八糟的標題,就算被搜尋到又如何,看到的人只會覺得作者是不是瘋了?!踐踏學術工作者心血,莫此為甚。更不要提因為敏感而被消失的五萬篇文章,這是什麼爭話語權?這是羞辱一線學術工作者給中共下跪。
註二:華藝授權中方竄改作者文章標題摘要,范雲評論資料庫 (至2020.12.31):
華藝針對公共化的聲明繼續魚目混珠 👉 https://reurl.cc/5q06zR
推動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記者會 👉 https://reurl.cc/7o6m4N
我針對華藝的一次質詢 👉 https://reurl.cc/Oqxbry
引起三家媒體以社論高規格批評 👉 https://reurl.cc/gmL1YQ
踢爆!華藝白紙黑字授權中方廠商竄改論文 👉 https://reurl.cc/5q0zbq
我被華藝消失的論文 👉 https://reurl.cc/Q38xVM
紅色審查 👉 https://reurl.cc/D6WExE
台灣社會學刊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八卦
前些年,在中國與台灣同時流行著一個說法,現在的社會有三種性別:男性、女性以及女博士。這樣的說法點出了除了傳統的生理、社會因素區分性別之外,還多了一個工作與職業生涯因素創造出來的性別分類。當然,這個網路流傳的說法主要是希望指出高學歷女性在當代華人社會所面對的困境,她們的困難不是傳統男性或女性所面對的,而是一個新的必須兼顧學術、職業、工作、家庭、婚姻、情感等面向的艱難挑戰。當我們認為當代社會對於女性越來越開放,女性也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力時,高學歷的女性卻會面對「不得不」選擇學術、職業的一邊,或是放棄學術這一面去追求家庭與感情的那一面。這樣的選擇困境並不是被明文規定的性別歧視,但是透過一些工作指標、投入心力等要求,華人社會的高等教育機構仍舊以一種掩蓋的方式讓男性與女性工作者產生了選擇上的差異。為什麼高學歷男性就在學術事業或家庭只能擇一投入,而高學歷女性卻往往必須做出選擇呢?
小編今天要分享的文章,就是討論高學歷女性在職場性別不平等的文章。同時,我們「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團隊,也即將於9月初舉辦一系列關於女性、人類學以及職涯的講座活動喔!尤其是今天推薦的關於女性職場平等以及女性職涯規劃與性別議題的內容,將會邀請奧沃市場顧問創辦人林宛瑩來進行講座,千萬不要錯過喔!系列講座的訊息請參考貼文最下方。
———————————
有許多學術女性,面臨不同的掙扎,分別在光譜的兩端:一種是有學術工作,但面臨建立家庭的困境;另一種是有家庭,面臨重返學術的困境。台灣看似平等,男女都可以追求高學歷,然而學術界制度面的困難,真的平等了嗎?
前陣子我和多位女科技人參與女科技人的形象影片拍攝,其中一環是錄下我們對新生代的女孩們想說的話,於是拍攝前我們邊聊天邊討論該對新生代說什麼,突然其中一位女學者說,現在女性追求學位不是問題,真正的挑戰不在求學,而是在取得學位之後。
今天我想談談當拿到博士之後,學術女性可能面臨的困境。
我們先從成功案例講起,2019 年台灣社會學刊發表了一篇「做學術、做媽媽:學術媽媽的建制困境、協商策略與智性母職」的學術論文,紀錄學術媽媽的專業掙扎和家庭責任上的掙扎與努力,普及版也發表在女科技人電子報第 152 期《專題報導》專欄。
學術專業對時間和心力的需求非常大,博士期間只要專心學術,有時當助教協助教學,但若在大學裡找到專任教職工作,前幾年往往都在忙教學、指導學生、學校行政事務,很難有力氣好好做研究。
但偏偏大學教師的升等,是以學術產出為主,助理教授被現在沉重的學術發表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但當媽媽又是另一個沉重的負擔,因此上述學術媽媽都是女超人。
學術媽媽固然忙碌,但她們象徵某種成功經驗,有許多學術女性,面臨不同的掙扎,分別在光譜的兩端:一種是有學術工作,但面臨建立家庭的困境;另一種是有家庭,面臨重返學術的困境。
雖然有些女性很快就拿到博士學位,但取得學位後可能還要經歷博士後研究和專案助理教授等工作,真正拿到一個較穩定的專任教職工作,已經是幾年後的事情,但現在助理教授苦於期限內升等制度的壓迫和不穩定性,時間壓力一直都在,男性沒有生理時間的顧慮,但女性很快就進入生育年齡的尾端。
台灣父系社會對傳宗交代還是有所執著,過了四十歲,即便伴侶願意沒有孩子,那也得看家族接不接受,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每個系所幾乎都有不同世代單身未婚的女教授們,誰都不想去當家族沒有後代的罪人。
有些女老師幸運有家庭,但沒孩子,不是因為樂當頂客族,而是女老師因壓力太大生育困難;我也有女學者朋友提到,前些年她和老公都是年輕助理教授,升等壓力很大,她們共同決定選擇工作不要小孩,但這不代表她沒有遺憾。
學術工作的聘任是殘忍的割喉戰,只看學術發表篇數,一兩年的中斷,基本上會連博士後研究員或專案助理教授都申請不上,因為男性競爭者不會有發表的中斷。目前台灣沒有協助女博士回到學術界的機制,因此很多女博士生育後面臨回不了學術界的困境。
我剛收到另一位女學者朋友,生育後努力了七年,終於拿到了第一個一年的工作合約。七年,人生有幾個七年可以這樣消耗等待。另外,我也有看到前輩以「個人因素」從專任教師辭職,以捍衛有家庭的權利,但這是個人因素嗎?還是集體的掙扎?
我們需要制度性的改變,保障學術女性安心建立家庭和增產報國所面臨的困境。但在制度結構有所改變前,每一位女性學者都在用自己的生命進行一場革命,祝福大家革命成功!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26162
——————————————————
百工誠摯邀請您與我們一起 #先加入展覽再聽演講
#線上活動開放全世界讀者加入 #機會難得 #呼朋引伴來參加
【展覽資訊】展出現代女人的模樣|跨世代女「人」線上互動展
線上互動展覽:https://padlet.com/r09325002/anthrodo
【講座資訊】跨世代女「人」交流系列講座
廖雲章・獨立評論在天下總監・9/3(五) 19:00-21:00
劉雨涵May・健身頻道May fit創辦人・9/5(日) 13:00-15:00
林宛瑩・奧沃市場顧問創辦人・9/8(三) 19:00-21:00
報名資訊放置於展覽內
講座採用webex視訊軟體進行線上講座
搶先看百工粉專,不錯漏任何資訊
#歡迎大家按讚分享留言
台灣社會學刊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八卦
昨天,在 陽明大學 藝空間舉辦的 《走過台灣生產百年史》展覽,由台大社會系吳嘉苓教授導覽,現場還跟日本連線直播👍👍👍
嘉苓老師的研究,在我就讀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時,不但是研究論文的參考文獻,也是我現在做順勢生產的啟蒙。以下轉自嘉苓老師的臉書:
==============================
期待陽明的「走過台灣生產百年史」。今日來複習一下做過的研究:
1. 早年「叫人來斷臍」,那些村里接生的婦女,很受民眾敬重,並不見得是日治時期政府說的昏庸害人的不合格接生婆。
Wu, Chia-Ling. 2010. ”Have Someone Cut the Umbilical Cord: Women’s Birthing Networks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Colonial Taiwan.” Pp. 160-181 in Health and Hygiene in Chinese East Asia, edited by Ke Chi Angela Leung.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 日治時期建立的新式產婆教育,國民政府持續,但是於1970年代開始衰退。不見得是技術不好,而與專業權力與國家制度改變的結果。
吳嘉苓,2000,「醫療專業、性別與國家:台灣助產士興衰的社會學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4:191-268。
3. 產婦逐漸移到大醫院接生,這可能是結合產科知識而組成的規訓空間。
吳嘉苓,2001,「空間、規訓與生產政治」,《台大社會學刊》29:1-58。
4. 台灣剖腹產節節升高,政府、醫界以及一些研究者,常宣稱是婦女迷信與怕痛,需要破解這樣的說詞:
吳嘉苓,2000,「產科醫生遇上迷信婦女?台灣高剖腹產率論述的性別、知識與權力」,頁1-38於《性/別政治與主體形構》(何春蕤主編),台北:麥田。
5. 到底剖腹產是如何被研究的?醫師從研究主體退位,臨床因素也因此消失。
吳嘉苓,2010,「臨床因素的消失:台灣剖腹產研究的知識生產政治」,《台灣社會學刊》45:1-62。
6. 即使醫院醫師生產已成主流,1990年代開始,已出現一批居家分娩的婦女,我們稱之為「發聲型出走」。
吳嘉苓,黃于玲,2002,「順從、偷渡、發聲與出走,台灣『病患』的行動分析」, 《台灣社會學》3:73-117。
7. 生產改革如何可能,這攸關挑戰權威知識。請大家支持生動盟!
謝新誼、吳嘉苓,2018,「挑戰權威知識:台灣的生產改革運動」,頁163-186於《台灣社會福利運動與政策效應:2000-2018年》(蕭新煌、官有垣、王舒芸主編)。台北:巨流。
同行還有很多精彩作品,請原諒我先整理自己的作品。期待明天的導覽,有優秀的助產師與醫師會在現場,大家沒生過也被生過,期待共同導覽。
=======================
展期至下週,大家把握時間呦!
💓導覽直播影片
直播連結一
https://www.facebook.com/kuan.yang.50364/videos/198767398608535/?d=n
直播連結二
https://www.facebook.com/kuan.yang.50364/videos/198786975273244/?d=n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 2020/12/03(四) - 2020/12/25(五)
➤開放時間: 平日週一至週五 10:30 - 17:30
➤地點: 國立陽明大學藝空間
Photo credit 林郁晴助產師
台灣社會學刊 在 【公共社會學EP2】陳志柔:世代、階級與2020大選-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