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關心的就是一件事 人能不能活在愛裡
不是只有愛情那種愛.....】
「你說 台灣最大問題是心理問題
我覺得 不幸福的來源是一些很細微的感受
感受我們沒有辦法去做想做的事
這來自於社會上的觀念 所謂的文化
例如我們談的例子中 女性還是一直在面對著強跟弱的事情
妳事實上要很堅強 可是妳表態的方式
好像要很輕柔
在這裡面很多人都找不到自己
這東西其實是很難改變的
可是如果我們不去動它 沒有人出聲的話
改變是很慢很慢的 我們的兒女們仍然要面對一樣的事」
「人的創造性是生命力的來源
你覺得今天可以有一點創造性
你就會覺得你活著 有往前 有開展
榮格心理學重視的創造性 意義在於 超越現有的對立
我們人生當中會有很多opposites
就是對立的事情
例如 黑跟白
你自己
創造出來的把現有的東西融合
但是又跳脫又超越的狀態 就是創造性
我們依據一直以來的關注 繼續前進
不是為了變成誰或像誰 這是自我的創造性」
「其實 我關心的就是一件事
人能不能活在愛裡面
不是只有愛情那種愛
例如說 一個家裡面
假設你的人生方向跟我不一樣
我能不能放手 然後祝福
或者 在你往前走
任何時候 遇到困難的時候
我還是可以支持你
即便我的理念和你不同
我們仍然缺乏這樣的融合
很多人對於生活選擇不一樣的人
仍然有排斥 有歧視
為什麼情緒勒索一詞會引起那麼多的共鳴
因為我們都覺得 有太多的力量
要求我們放棄自己的夢想 放棄自己的信念
我們每一個人 都或多或少的在抵抗外界這些東西
每天有很多很多的自我質疑:你這樣 ok 嗎?
親近的 有影響力的人
會用他的不滿來強迫你改變
很多比較柔和的人
都不知不覺在配合別人
沒有往自己自我實現的路上去走
這其實是我最有感觸的
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事情
想起來就是一個人的事
卻有那麼多人要阻礙
只談如何抵抗別人的干預 也許是不夠的
我們應該好奇 為什麼有些人不管別人不行?
有問題的 不是努力實現自我的人
而是看到別人不像自己
就會不舒服 然後一直要去排斥的那些人
那些人其實是需要被療癒的
可能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而深深焦慮著
因此想要控制別人 你們一定要跟我用一樣的方式過人生
如果不用這種方式 代表你否定我
這些人寂寞 不安
需要就由控制來膨脹自我
試著了解這些問題
如果能夠跨過這個分隔
對於分裂的療癒 才可能發生
「很多願意理性思考 感性包容的人 都很安靜
甚至安靜到已經不再期望被了解
而改變 其實是需要更積極的
不再相信自己能夠改變什麼
因為有太多
不能瞭解我們的聲音 在主宰我們的生活 我們的土地
不管是和個人 夫妻 或 家庭做心理工作
事情最後都會回到一個集體的層面
意思是
從好的地方去想 個人一個小小的變化 會發生效應
開始影響周邊的人
但從比較令人擔憂的層面來講
個人如果不行動 就等著被旁人的動態吞噬
我們接受一個挑戰
如果要開始 讓溫和的自己 決定如何生活
就必須學習跨出同溫層
跟九十個會質疑你的人對話
跨越那個割裂
其實 心理治療師很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Bridging
橋接
願我們都在一起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MaoMao 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Mao 每週看新片☆ 點我☞ https://goo.gl/jJXswY 如何在YouTube 賺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fxhfEc4t7U (下面還有更多內容) ♥MaoMaoTV人氣影片♥ ・日本女生絕對不做的 3件事 ht...
台灣文化融合例子 在 徐欣瑩 Facebook 八卦
| 徐欣瑩主席政見發表全文|
《影音檔》
影音:https://goo.gl/BovImF
《文字版》
《《拜託,不要鬥、不要鬥、不要鬥》》
我是最年輕、最沒有包袱的副總統候選人,我們從第一場的總統候選人辯論會,到前幾天最後一場的總統候選人的辯論會,我們看到這麼多場的政見發表會及辯論會,我們也聽到了藍綠兩黨有自己的說明與主張,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離不開對立與惡鬥,請問有事嗎?看到這一切其實我們並不意外,因為藍綠兩黨都只想到你自己,我們可以拜託,不要鬥不要鬥不要鬥,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我們不希望台灣人在藍綠惡鬥對立之下,被迫成為魯蛇,現在國際已經走向了原力覺醒,可是我們卻還執迷不醒,跳脫藍綠,我們醒一醒,看看現在的外面的世界,現在是科技網路資訊的世界。
...
《《推動台灣成為網路大國》》
我是在三組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當中,唯一是伴隨著整個網路世代崛起而成長起來,甚至在我二十幾歲的時候,我還曾經沈迷在網路之中,我可以理解、我可以體會年輕人的心聲,我可以了解年輕人的需求,我們看到科技與網路改變了這個世界,從我們的生活、文化,乃至於經濟型態以及戰爭的型態,所以,整個的變化就是一種轉機,也是一種契機,但是我們的政府有沒有掌握這個轉機,掌握這個契機?大家知道在整個的世界地圖上台灣的領土只是小小的一點,我們受限於我們自然環境,國土非常的小,人口也不多,天然資源也不豐沛,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在科技網路資訊時代的來臨,我們在網路的世界中,台灣中華民國可以是網路大國,可以是世界強國。但是我們的政府有沒有看到這一點,台灣有非常好的條件,我們教育普及,我們電子產品使用率非常的普及,我們自由民主的環境,加上我們的國人都有國際觀,我們還有台灣人最優秀最好的頭腦,最有創意的點子,以及我們有最好的技術,可是為什麼我們沒有成為網路大國?
因為過去藍綠兩黨的執政都沒有注意到這點,我們在這裡要告訴大家,讓宋楚瑜徐欣瑩讓台灣成為世界網路大國。我們首先要提昇網路發展的環境,我們縱使有再好的人才,沒有很好的環境,一上網卡卡的,要去國外拿資料一下就斷線或卡線,應該加大網路頻寬,推動國內有線無線電信服務頻寬,把台灣變成全世界網路服務交換中心,更要建立數據通信高速公路,讓台灣國內國外到全世界寬頻網路接軌,我們更要提昇網路儲存能量能力,讓台灣成為世界數據中心。
有了好的環境,人才自然發揮。接著再由政府來扶植,發展網路上各種加值應用,並鼓勵發展網路上中下游產業。我們可以用台灣人的智慧去賺世界人的錢。
...
《《推動電競成為運動項目》》
講到網路,隨著網路興起,一個新興的產業叫電子競技,但因為政府的不重視,台灣沒有一個職業類別叫電競選手,可是我們卻有世界金牌的電競選手。電子競技也沒有列入正式運動項目,所以政府應該要能夠跟上世界科技的腳步。
...
《《訂定職業選手的贊助補助辦法、重塑技職體系》》
講到選手、講到運動項目,就要講到台灣所有運動選手的心聲。過去選手因為自己的比賽屢獲佳績,受到兩大執政政黨總統表揚,但他們都向總統表達,希望重視台灣體育的發展,關心我們運動員,但從來沒有得到好的回應,只有收割選手的成果,民國黨主張,給各類國手生活津貼,讓他們可以安心受訓;要訂定職業選手的贊助補助辦法,並鼓勵企業投入職業選手贊助,建立國手就業輔導與退休補助制度,更要讓國人想打壘球有壘球場、想打網球羽球有網球羽球場,想溜冰有溜冰場,所以我們必須要加強各縣市各類體育館與體育場的建設。
講到這裡,我們要來談教育,我們的教育應該是公平均等的教育,教育是國家重要的投資,而不是把家長找出來出資,所以在十二年國教部分,我們主張保留菁英高中,其餘免試升學,升大學一定要公平的考試,讓弱勢家庭的學子也可以上好的大學,我們更要重碩技職體系,讓我們的學子能夠行行出狀元而不是人人上大學,更重要的,我們要能夠讓我們的學子縮短學用落差,我們還要免除學子的學貸利息。
...
《《住者有其屋政策》》
接著我們要來談一談住者有其屋政策,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先生說:「我不能讓人民有家,怎能要求他們愛國?」,我也要說:「如果政府不能讓人民安家樂業,又怎麼讓他們信任政府呢?」台灣長期沒有住宅政策,只有不動產政策,經過藍綠輪流執政,十幾年來,鄰近的國家日本、韓國、新加坡,他們有住宅政策已經十幾年了,但是台灣都沒有,所以政治人物口口聲聲說要讓人民買得起房子,到底是口號還是在欺騙選民?這次的選舉,兩大政黨都提出了要興建二十萬戶的住宅,但是我們看到土地與財源都沒有著落,等於還是沒有住宅政策,還是畫大餅,這不是欺騙選民,什麼才是欺騙選民?所以我們主張住者有其屋,我們要在中央成立專責的住宅單位,負責公共住宅的興建、管理、租售,以及都市更新等業務。我們還要全面的清查國有土地及閒置的房舍,並且鼓勵壽險閒置基金、郵政儲金投入公共住宅的興建,能夠有財源。我們還要開辦類似新加坡的住宅公積金政策,再來我們要利用政府的力量來全面的推動都市更新,我們更有整合全國的空屋,以租稅的優惠來給予租屋的優惠,讓空屋投入公共的租屋系統,健全租屋市場,我們要讓我們的民眾買得起房子,住得安心,謝謝。
...
《《要大格局、大收益、大幸福》》
我從小生長在台灣,從基層做起,我沒有顯赫的家世與財富,但是我充分地感受到台灣雖然小,但是非常地美,但是我卻非常地擔心,藍綠兩黨連續地執政之下,台灣不只是土地小,連人心都變小了。我們不怕小國化,就怕小氣化。現在網路上很多的聲音,好像台灣現在變成追求小格局、小確幸、小幸福的國家,這似乎是政府的一種洗腦,但是環境不好就要人民安貧樂道嗎?安貧就真的就能樂道嗎?我們民國黨要讓台灣成為真正的「三大」,我們要有大格局、大收益、大幸福,所以接下來,我們就要來談一談民國黨的財政與經濟政策,也就是現在台灣的現況,政府沒有錢、人民沒有錢,那要怎麼樣讓政府有錢、人民有錢?
...
《《發展台灣工程隊、打世界盃賺世界人的錢》》
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首先在整個政府的財政部分,我們看到我們的政府沒有開源節流,還會去接暗管。政府的財庫好比一個大水庫,我們要開源,我們要想辦法發達國家資本,去賺世界人的錢。政府是父母,是我們的父母,不僅應該要積極地賺錢,增加我們財源的收入,也應該要幫助民眾幫助老百姓、幫助企業來賺錢,可是我們的過去,藍綠兩大黨輪流執政,我們沒有聽到、也沒有看到政府積極地發達國家資本,我們有非常好的人才、最好的頭腦,除了在第一段我所說的,我們可以發展成網路大國之外,我們能夠培養最優秀的人才,得到世界的專利,去賺世界人的錢。我們很多的國營事業應該要想辦法去賺錢,更重要的,我們還要能夠想辦法,像我們的工程隊,我們有非常好的工程人才,可以去協助各國重大工程建設,我們可以去賺世界人的錢,可是我們的政府就是沒有積極地做,非不能也,不為也。請大家讓宋楚瑜、徐欣瑩來為大家賺錢。
...
《《杜絕浪費、不讓財團接暗管》》
我們除了開源之外,更重要的要節流,大家可能不清楚每年審計部寫給立法院的決算書,光是列出中央政府財政浪費公帑,每年就是幾千億,我們民眾鄉親幾百塊都捨不得花,都省得要命,可是政府可以幾百萬幾千萬幾百億幾千億地浪費。所以我們必須要杜絕所有浪費,政策的錯誤造成的浪費、政黨的惡鬥造成的浪費,核四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政策的錯誤像證所稅,三年少收800多億。更重要的,還有很多規劃不當、倉促發包、執行不力的很多工程建設也讓我們浪費很多錢,還有資源錯置,這些通通都要來改善。再來接暗管的部份,過去政府賤賣國家資產以及國有公司股票,就是像暗管接到財團。宋楚瑜徐欣瑩沒有包袱,一定會以身作則,絕對不會接暗管到財團。除了財政開源節流不可接暗管之外,更重要的要談怎樣來賺錢,讓做生意的賺錢,讓受薪階級可以加薪。過去兩大政黨藍綠輪流執政,結果就是過去20年不斷把工廠趕出去,把企業趕走,把資金趕出台灣,現在我們最重要的要做的,就是能夠吸引台商回流、能夠投資台灣。過去十幾二十年都沒有投資台灣,所以我們主張成立投資台灣基金,協助產業併購轉型,讓更多資金回流,讓台商回流,讓世界各國大廠都願意來台灣,那我們就可以創造工作機會,讓做生意的能夠賺錢,也能夠創造企業良性併購。
...
《《產業升級、穩定股市》》
我們還要推動工業4.0,讓傳統產業升級。更重要的,對外過去政府沒有積極扶植產業,我們必須對外談判協定,我們要帶領企業到世界各國建立台灣村,把我們最好的科學園區的經驗可以在鄰近的東南亞國家實現,我們由政府帶領企業打世界盃,去賺世界人的錢。我們還要積極推動台灣加入區域經濟貿易組織以及經貿自由化。還要推動影視文創產業、健康照護產業等等,政府要有所作為,發展利基型零組件等創新經濟、高附加價值產業。
再者我們要來跟大家談一談,股市是國家經濟的命脈,所以穩定股市才能活絡經濟,我們主張要有穩定股市的政策,除了已經廢除的證所稅,我們還要減輕證交稅,並且全面檢討股市的稅賦,避免內資外資稅賦差異過大,還要立法保障股市穩定成長。
...
《《毒品防治、司法改革》》
再來我們要跟大家談一談,我們要給所有民眾一個優質的生活環境,治安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環。治安現在對大的問題來自於毒品。吸毒者為了買到毒品,會去偷、去搶、去殺人,還會對自己的親人動粗。很多吸毒者也造成常常造成車禍問題,所以我們必須加強查緝毒品。我們主張:警政署的位階應該提升為警政部,讓專業領導專業,一條鞭不受地方政府的管制,加強警察維護治安的能力與功能。對於青少年以及很多民眾,要防止他誤觸毒品,所以我們主張將K他命改列二級毒品,防止青少年誤入歧途。
再來我們要來談司法改革,司法是人民權益的最後一道防線,近年來有許多轟動各界的案例,判決結果往往令人錯愕,所以民眾感嘆:法律究竟是保護人民的權益,還是保護有錢人的權力?網路上流傳,有錢判生無錢判死。所以對民眾來說,我們要讓民眾信任政府,我們就要積極的來做司法的改革。我們主張:第一,我們要建立不適任司法官的淘汰制度,我們非常肯定多數盡忠職守、為民眾主持正義的司法官,但是對於不適任者一定要建立淘汰制度。第二,要推動人民參與審判,重大案件要避免恐龍法官自由心證、單獨決斷。第三,我們主張廢除特偵組,案件回歸各檢察署偵辦,避免行政干預司法。第四,我們要嚴守偵查秘密,保障人權。第五,我們要推動法律扶助為律師的義務,我們要找回公平正義,讓人民相信這個社會是有公平正義的,謝謝!
第三部分:
...
《《終止藍綠惡鬥,組成大聯合政府》》
2016的國會一定要多黨不過半,才能夠終止藍綠的惡鬥,才能夠讓更多多元的聲音進到立法院。
領導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溝通協調、要能夠整合、要能夠以身作則。在過去藍綠兩黨輪流執政,也提出了許多非常好非常多的政策,但是16年過去了,真正執行的、實現的沒有幾項,問題出在領導人有太多的包袱,沒有辦法以身作則,所以只有宋楚瑜能夠沒有包袱來帶領台灣,好好地執行所有的政見。
國民黨提出了三弓四箭,我們要提醒所有的鄉親朋友,這個箭要能夠射得遠、射得準,最重要的還是那個弓箭手、還是那個射手,領導人非常地重要,民進黨也提出了五大創新改革,很多人都擔心會不會「無大創新改革」,在過去16年來,眾目睽睽之下,藍綠兩黨可以不斷地對立、衝突、惡鬥,在這個選舉的短短地幾個月,或著是1月16號選舉當天過後,大家就能相信就能終止藍綠惡鬥嗎?大家一定要好好地思考這個問題。宋楚瑜徐欣瑩超越藍綠,對於所有好的政見、好的政策,會組成大聯合政府,我們能夠沒有包袱地來為大家來執行,所以要懇請大家支持宋楚瑜、徐欣瑩。
...
《《醫護照顧、養生村、長照政策》》
最近阿嬤很熱門,大家都在找阿嬤,我也很聽阿嬤的話,但是我更重視的是阿嬤阿公的權益與福利,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來談一談如何照顧銀髮族。依據統計,現在國人每六個人要扶養一位老人家,十年之後,每三個人就要扶養一位老人家,所以,銀髮族的照顧以及老人照護的政策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也會老,大家都會老,所以我們對於照顧老人家、照顧阿公阿嬤、高齡社會的來臨,我們主張要發展完整的照護體系的養生村。
我們同時鼓勵保險業與社會企業投入長照事業,讓人人都得到應有的長期照顧,還要建構完善的社會保險系統,確保財源,鼓勵社會企業與保險業投入成立社區型長照中心與養生村,降低一般民眾的進入門檻,使家中長輩能就近受到照顧。對於長期照顧人力的培育,應該由政府來主導,好好來培育。
對於銀髮族的照顧,對於有意再次就業者,政府應該提供創業及就業的媒合服務。要推動銀髮族志工訓練與認證,並融入社區服務,還要全面推動社區樂齡計畫,讓每個人可以活到老學到老。
...
《《客家政策、族群融合》》
說到客家政策,我想要先跟所有的客家鄉親說的是,我從客家庄出生長大,我是真正的客家人,最了解客家人的文化與需要。很多政治人物每次到了選舉才說自己的誰誰誰是客家人,選完了,我們客家鄉親又被放在一邊。親愛的全國客家鄉親,我們的祖先教我們勤勞打拼、教我們團結一致,這一次,我們第一次有真正的客家子弟出來參選副總統,懇請所有的客家鄉親團結,懇請所有的客家鄉親支持徐欣瑩,支持最支持客家人的宋楚瑜。接下來因為時間關係,要向大家簡單報告客家政策:
現在年輕人都不會講客家話,讓大家擔心客家文化語言會流失。我們要營造多元的客語學習環境,在公共領域推動客語服務。我們還要推升客家藝文,傳揚客庄節慶,透過現代科技多加傳播。對於客家產業、客家美食,我們要建立客家商情資料庫及溝通平台。我們要豐富客家影視,活絡客家傳播,發揮廣電媒體影音的影響力。我們還要積極培育客家青年,積極參與客家事務,讓客家文化得以永續保存,也能夠彰顯客家的貢獻。各位鄉親大家好,我的爸爸是客家人,我的媽媽是河洛人,雖然我的台語、客語講的不是很溜,但我和大家一樣,保持了我們祖先的精神和腳步,我們認真打拼、刻苦耐勞,互相關懷、互相幫忙。這次宋楚瑜和徐欣瑩的合作,代表的就是不同的族群、不同的黨派、不同的世代的合作,所以我們要逗陣來為台灣來打拼,所以在這裡要拜託各位鄉親父老、各位好朋友,這次的選舉一定要用新的思維、新的選擇來改變我們的環境、我們的未來。這次的選舉拜託大家選給我們自己,聽你心理的聲音,選給最有經驗、最會做事情的宋楚瑜,選給永遠和大家站一起的徐欣瑩!
...
《《跨部會整合、推動「台灣新政」》》
我的專業是做地圖的,拜科技之賜,所以我們有電子地圖,我們有衛星定位。在做地圖的過程,以台灣地圖來說,我們要能夠把各個地圖一塊一塊的拼接起來。在這個過程,每個塊區之間,都要有重複的區塊。這樣的接邊概念用到我們整個政府的管理,就是一種跨部會的整合。徐欣瑩擔任新竹縣區域立委期間,許多延宕十年、二十年的鄉親重視的事情,像霄裡溪的汙染、像生醫園區的醫學中心、像是無自來水地區沒有自來水的問題,都能夠在短短的兩三年內能夠定案,就是因為我與民眾站在一起,我了解到整合的重要性。現在台灣很多的問題都需要有跨部會的整合才能夠完成。宋楚瑜主席是最有經驗也最有領導力的領導者,我未來會做一個無聲的副手,全力的以我過去與鄉親互動的經驗來輔佐他。最後我要請大家一定要跳脫藍綠的思維與框架,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才能決定台灣的未來,懇請大家支持3號宋楚瑜徐欣瑩推行台灣新政,建設台灣。謝謝!
台灣文化融合例子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隨緣家書🌍】Patreon的網友建議這篇文章完全Public,供多些朋友思考。
「應該移民嗎?」——真正的答案,在這裏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有非常複雜的答案。在過去十年,每次都想長篇大論的答,總是被斷章取義。也難怪,本來在太平盛世,稍具思考型答案已經顯得很離地,但在此情此景的新香港,朋輩間,坦白說,沒有人不在想這問題。但與此同時,也沒有人不在尋找「是」與「非」之外的答案。
因為,大家經過過去一年,都成長了。都知道香港的出路,只有在重重矛盾、悖論、衝突中,跌跌撞撞地尋找。
我真心的答案是:this is not a question。非黑即白的「移民」概念,早已在冷戰結束時,已一併終結,正如中美就算出現新冷戰,也不會有一道圍牆,而是全新型態、互為表裏的衝突。不少人提起「移民」,往往有出於情緒的反應,就是因為假定了一種either / or 的對立。
從前,或許是的。但現在,還是嗎?
我們不妨先梳理提起「移民」,往往出現的對立式dichotomized情緒:
1A. 假如移居別處,就等於放棄我城,促進換血,這是不負責任。
1B. 假如留守我城,但君子不立危牆,連累人犧牲得毫無價值,同樣不負責任。
2A. 假如移到他方,天天圍爐取暖,只會成為蝗蟲,成為別人的排外對象。
2B. 假如移到他方,成了由內至外的美國人、英國人,豈非數典忘祖。
3A. 假如離開香港,沒有了熟悉的土地承載,再不會有香港身份認同。
3B. 假如留在香港,換血急速進行,社會大手術,同樣不會有香港身份認同。
4A. 假如到了海外,找不到和現有待遇同級的工作,就是二等公民,代表無能。
4B. 假如到了海外,只靠私人儲蓄過世,那是階級特權,是為自私……
「移民」的偽對立:住這裏Vs住那裏,融合Vs排外,上流Vs下流
凡此種種,一堆負能量。但這些對立,從來都是偽對立來的。
1. 在過去一年運動,明顯有大量工作,都是海外香港人積極參與的:捐款,文宣,後勤,乃至專門回來,反映他們始終心繫香港,港人對他們,不應有事鍾無艷;某程度上,國安法甚至也是要專門打擊他們,從現在通緝美籍港人Samuel Chu,即可見一斑。同理,生活在香港的不少人,其實早已「精神移民」,只在乎物質層,卻也不見得可以有何貢獻,則大可無事夏迎春。在國安法時代的新香港,有不少工作,即使不談政治,也100%肯定海外比香港適合,例如教育、文化、藝術、創作、創科等,都必須無邊界的創作力,才能成功;而通過互聯網和社區網絡,即使身處海外,影響也依然能輻射本地,甚至更能輻射本地。
就像疫情期間的教學,甚至香港、紐約還是剛果,又有何分別?而且對成長中的孩子而言,不少家長都覺得此刻的香港,不可能是理想地方:只要問有多少表面上支持政府的「藍絲」,讓孩子在非海外學校、非國際學校、非直資、非IB的本地學校接受教育,就是最好的指標。但另一類工作,卻是必須在地才能見效,例如社工、醫護、工程、本土經濟等,他們令香港人活得體面、尊嚴,同樣有時代選中的機遇。台灣民進黨創黨時的金主們,大都在戒嚴時代白手起家,對台灣自然有貢獻;猶太人保存血脈的大腦,二戰時都在美國,自然也對手足有貢獻。貢獻不在身在何方,而在心在何方。
2. 假如「移民」的定義,就是昔日的唐人街,時光停滯,與外界隔絕,連當地語言文化也不懂,自然非常糟糕,也值得被排斥;等而下之的酷愛炫富,乃至反客為主影響當地核心價值,更是大忌。至於昔日不少二、三代移民,以和母體割裂為榮,滿口比本地人更造作的口音,同樣叫人吃不消。但香港人難道沒有其他選擇?全球化時代出現後,不少到了海外的香港人,都奉行「engagement」策略,一方面積極融入當地圈子,另一方面在當地建立的社會資本,能對香港有幫助,例如進入當地經濟高端層,或把香港文化融入當地、自成fusion,都是功德無量,兩者兼顧得如魚得水,因為認同從來不是排他性的。這完全不涉及政治,但也是「國際線」的真諦。同一道理,留在香港的,同樣可以建構本地國際網絡,單是一間重慶大廈,就是由下而上國際線的寶庫。
3. 甚麼是「香港身份認同」,自然每人都有不同定義。林鄭月娥、李柱銘、梁天琦的定義,就全不一樣,但都會存在,就算是2020年的林鄭月娥,也不會說自己不是香港人吧。所以無論怎樣定義,香港身份認同從來都是外向型的,是很有效的大熔爐,信奉的是公平競爭、相信法治但靈活變通、專業精神而超然政治、東西文化共融、不依靠被規劃而相信由下而上,屬於典型的港口身份:例如梁天琦、羅冠聰也是新移民港人,南亞裔Jeffrey Andrews是土生土長港人,猶太人盛智文也是歸化港人。假如說離開了香港,就再也沒有身份認同,那怎解釋在過去一年,不少海外港人二代、甚至不懂地道廣東話,就像剛談及的美籍港人Samuel Chu,也完全被connected?特別是互聯網時代,對身份認同的影響已經超越了昔日理論,顛覆了上世紀對地緣政治的想像,本身就是一種加速劑。且看今天香港青年認為與英國同齡港人屬同一社群,還是感覺隔壁藍絲長老更似同一屋簷下?
4. 說到海外的生活、工作,這從來不應使用香港的同一基準:人不應該為了生存,而是為了生活。在這層面,處於不同崗位的香港人,完全可以發揮2+2=5的作用。香港人的資產相當豐厚,能力也高,人均GDP接近五萬美元,甚至高於不少人的移民目標德國、加拿大、日本;總GDP的規模,也可比愛爾蘭、馬來西亞、以色列,而且還未計算海外港人在內。
在全球化時代,香港人毋需大規模聚居在某一地方,也可以結成互助經濟體:英國港人可以支持住在台灣的黃秋生拍電影;台灣港人可以建立網上教室教美國港人中文;美國港人可以請被打壓失去工作的本地港人當freelance designers、editors;本地港人則可以從英國網購當地港人製作的日用品……李嘉誠在英國建「香港城」,固然是由上而下的例子;無數可以出現的虛擬香港村,則是由下而上的例子。香港百年前起家之時,華商全球網絡的匯款,承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讓香港成為一體兩面、內外合一的概念,日本濱下武志教授對此有詳細研究。百年前,未有現代科技,尚且如此,何況2020年後的世界?
這些,自然都是理念層面的討論。重點,還是如何執行。
真正的「移民」,其實是減少任何單一依賴的一個「Package」
十年前,我就真心相信每一個香港人,無論今天廣義的黃、藍,都應該有一個足以在全球生活的package。無論是最本土、還是最建制的人,萬一到了萬不得已之時想離開,都不應該受限。建制派有一個觀察是對的:不少vocal的本土派輿論領袖,都不在香港。不願離開時,也應該擁有實力。這對人對己、大局小局,都有好處。這個package,不是由純粹物質的check list組成的,而是由能力主導的check list 組成的:
1. 我們需要有被其他地方接受的能力。這不一定等同外國護照,可以是一種後備身份(例如擴權後的BNO),可以是一種聯繫身份(持外國護照的家人讓你離開),可以是一種能力身份(擁有其他地方高認受的專業資格),也可以是一種社會身份(外地朋友願意和有能力在必要時協助離開)。對香港人而言,這是不少人想到「移民」時真正所指的:對現狀感到不安,但因為種種原因,卻不希望馬上走,這在黃、藍營當中,都非常普遍。
2. 我們需要有在任何地方都能開工的能力。這不等於高薪厚職,甚至恰恰相反:在未來slashers世代,任何工作反正都保障不了終生收入、也再沒有到死的長糧這回事,真正能保障生活的,再不是擔驚受怕地保住一份工,但到了退休還是繼續擔驚受怕,而是要有到死也能開源的能力。很多人不敢發聲、犧牲一生的自由,不外出於這種恐懼,因為很擔心沒有走出comfort zone的能力。
至於這能力是甚麼,總會與時並進,更重要的,還是「學習的能力」。我們常對新一代說:能夠好好與人溝通(須知陪月、幼稚園老師才是最難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與持不同語言者溝通(例如瑞士人那樣有四種語言),與電腦溝通(例如掌握編程語言、能隨手寫網頁和app等),基本上,就可以保障在任何地方找到工作。無論現在是否依靠單一僱主,我們都必須有第二、第三收入,可以是某種嗜好,可以是某種投資,而且應該是geographically friendly。到了要走要留,地域就不是限制。
3. 我們需要有在任何地方都能適應的能力。這也是我們在過去十年,常推廣的「文化智商」(CQ),一方面了解國際關係宏觀的基本倫理,另一方面要在最「落地」的日常生活,培養多元品味,例如兼容咖啡與烏龍茶、印度電影與台灣文藝片、Rap與古典樂等,那樣到了任何地方,都不會成為異鄉人。而這能力和我們珍愛本土文化和生活,從來不是對立的。即使足不出戶在香港,只要有能力,也足以建立personalized的獨家國際網絡,這可以圍繞你的興趣(例如電競)、技能(例如投資)、研究(例如找到愛好哥德式建築的全球同路人)、工作產生,到頭來,才容易在不同地方都有接頭人,讓網絡和現實世界虛實相間。至於出國留學、working holiday,除了增值,也是獲取上述網絡和能力的理想中介。
海內外香港人,不分黃藍,也是命運共同體
只要香港人、特別是中生代和新生代,能做到上述各點,兄弟爬山,各自選擇,自然不應再有「移不移民」這疑問。目前有大約150-200萬港人和後代散居海外和中國內地,單是主張加拿大的60多萬香港人、已比在沙田的香港人多,香港人已經是一個散居全球的命運共同體。今天藍黃高度對立,其實除了20%酷愛天天鬥爭的深藍無可救藥,絕大多數香港人的思維都是很一致的,在共同體內部,到了海外,反而大可以拋開政治分歧,就像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在香港,反而變成buddy,因為他們有共生能力。例如不少(表面上的)藍營商人,捐了很多資源支持香港(大多是黃營的)新一代創業、學習,這種資源流動,屬自然發生的默契,這就是真正的香港;現在很多僱主也在讓資金、公司先移到海外,也製造了不少就業機會予香港下一代。我們面對大時代,應該改變停留在數十年前「是否移民」的過時思維,內外合一,這才是香港人生存下去的最大憑藉。
在過去十多年,每次被訪問,都有記者問我「是否移民」。其實,我心裡明白,他們只期望最簡單的答案。而作為國際關係學者和近年的創業者,我大多時間,都不在香港。於是,有人以為我在新加坡,有人以為我在台灣,有人以為我在葡萄牙,有人以為我在英國,有人以為我在美國。其實,我全都在,one way or another,因為我成長以來,就是如此追求,也許是預視了全球大趨勢如此,也許是預視了狹義香港的出路如此,也許是futures studies和國際關係令我不能自拔。
至於未來,作為父母,讓下一代在這樣的香港接受教育,無疑是不負責任的,因此一定會讓她們到海外讀書,也會花多些時間和她們一起,但除非有不能入境的一天,否則斷不會改變保留香港為根據地之一,而且無論在香港、還是海外,適逢亂世,都應該開拓更多業務。朋友們,即使以往不理解,難道到了國安法時代的新香港,還不理解嗎?身體力行讓香港人有落地的國際視野,無論身在何方,一直都是我的崗位,過往如是,未來也如是。
但願我們不會成為最後一代香港人。
經濟一週,2020年8月
⏺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39959046
台灣文化融合例子 在 MaoMao TV Youtube 的評價
☆訂閱Mao 每週看新片☆ 點我☞ https://goo.gl/jJXswY
如何在YouTube 賺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fxhfEc4t7U
(下面還有更多內容)
♥MaoMaoTV人氣影片♥
・日本女生絕對不做的 3件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t7dTw8pm30
・日本人感到害羞的 3種情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JP8F8S78qA
・日本男生不敢交往的3種女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fwMCAGlEDM
♥MaoMaoTV日本旅遊影片♥
・京都|京都最美 !川床星巴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zu1fJ4wXbE
・高岡|電視台NHK出演・超可愛!哆啦A夢電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rpfRnod_7Y
・日本|最濃拉麵 !天下一品拉麵(京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d2qQJkrDMs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 Also find Mao here / 聯絡我 ♥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MaoMaoTV
・Instagram:・maomao0310
・twitter・ maomaotv
Business inquiry/問い合わせ: [email protected]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自我介紹】
Hello 你好!
我叫Mao, 是一個台灣女生。
在台灣高中畢業後來到日本唸大學。
在日本認識了很多日本人朋友,還有其他國家朋友後
真的覺得文化差異太有趣了!
決定在YouTube分享給對海外文化還有語言有興趣的朋友
我在日本的生活旅遊經驗然後提供一些資訊
給那些像我一樣想來日本留學看看的台灣人們~
(尤其是日本和日語(日文)xD畢竟我在日本haha)
【影片目的】
幫助要來日本旅遊的人了解日本文化,讓旅遊旅行更順利!
【影片介紹】
日本一直是個台灣人喜歡旅遊旅行去的國家。
加上2020年東京奧運的趨勢,來日本旅遊的台灣人是越來越多!
有些台灣人是第一次來日本旅遊旅行,
有些事已經來了日本旅遊旅行過十幾遍地台灣人。
但有些特別的地方,活動真的不容易在電視雜誌上看到介紹。
想要多多介紹一些比較不同的日本給大家,
讓大家認識平常認識不到的日本。
旅遊的時候也可以做參考啦~
這次的地點是我最愛的 京都!
京都也就是我居住的地方啦~
京都很美,有很多的文化在這裡都可以被發現。
然而又不完全是固守傳統,新穎的idea都可以在京都的傳統裡面被發現。
這次的藝術季就是一個例子啦!
世界遺產的下鴨神社森林 大突破,搖身一變變成一個藝術空間
夜晚的神社 和發光的球體融合一起 就是一個奇幻空間。
好像時空都不同了。
希望這次介紹的京都光祭有讓大家看到比較不同的日本京都!
下一個目標就是旅遊日本每一個縣市B)
日本我來啦~~(雖然已經在日本了xD)
♥Mao愛看 YouTuber♥
ShenLimTV
미라 Mira's Garden
Mumu MusicTV
Ryuuu TV / 學日文看日本
AlanChannel / 阿倫頻道
Sanyuan_JAPAN 三原慧悟
安啾咪
蔡阿嘎
rickolam1
魚乾
靠杯星球 fun planet
GINA HELLO!
TheKellyYang
JASON(大J)
笑波子
香格拉 Shangrilayt
Stopkiddinstudio
TGOP (This Group Of People)
這群人
... and more!
MaoMaoTV 頻道關鍵字:
台灣 日本 香港 旅遊 留學 美容 美妝 台灣女生 留學日本 生活分享 美妝分享 美妝推薦 日本女生 日本男生 日本旅行 日本美食 香港旅行 香港美食 日語學校 自學日文 自學廣東話 日文教室 廣東話教室 日文教學 廣東話教學 日本觀光 香港觀光 台灣觀光日文 日語 廣東話 學日文 學日語 學廣東話 找工作 創業 網路副業 兼差 台灣人 日本人 香港人 旅遊推薦 必知 比去 必吃 旅行 自由行 跟團 台湾 日本 香港 旅游 留学 美容 美妆 台湾女生 留学日本 生活分享 美妆分享 美妆推荐 日本女生 日本男生 日本旅行 日本美食 香港旅行 香港美食 日语学校 自学日文 自学广东话 日文教室 广东话教室 日文教学 广东话教学 日本观光 香港观光 台湾观光日文 日语 广东话 学日文 学日语 学广东话 找工作 创业 网路副业 兼差 台湾人 日本人 香港人 旅游推荐 必知 比去 必吃 旅行 自由行 跟团
-
Music resource: YouTube audio library
Thank you YouTube!
台灣文化融合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8/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3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8/2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六期(僅剩五位名額)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我們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另外呢,為了服務更多我們在世界各地的聽眾啊,我們現在的內容,也進駐了喜馬拉雅的服務。
你只要在APP store或者是Google play裡面搜尋「himalaya」,h、i、 m、a、l、a、y、a,你就可以下載這個APP。並且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同樣的可以訂閱收聽我們。
今天呢,我要跟你分享一個人,這個人哦,如果你跟我類似的年紀的話,你應該認識他,應該說你會認識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叫做「呆伯特」。
呆伯特是一個漫畫,他活靈活現的凸顯出很多在職場上面的荒謬,並且用一種有趣、戲虐的口吻,讓我們在其中回味再三。
這個呆伯特系列的漫畫,全世界有65個國家,使用了超過25種語言,超過2000家報紙,轉載他的漫畫。
而呆伯特的作者,他原本是一個白領的上班族,他開始畫這個漫畫的時候,因為自己要上班;所以呢,他每天要起的非常非常早來畫這個漫畫。
可是呢,在不預期的狀況底下,這個漫畫全世界爆紅,而這位作者是誰呢?他的名字叫做「斯考特.亞當斯」。
最近我就剛好讀到斯考特.亞當斯的故事,他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他是如何從一個枯燥無味的上班族,變成是一個人人稱羨的成功漫畫家?
不僅可以做自己愛做的事情,同時呢,還可以以此為業,讓自己過上自己想要過的日子!
他說到在這一段奇幻旅程裡面,他最有價值的經驗大概有三個,第一個他告訴大家,你要為自己建立一個系統,這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多數人在面對自己的生涯,不管是自己的工作,還是對未來的選擇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鎖定一個死的、不變的目標;比如說賺到多少錢,或者是讓自己的月薪達到多少的水準。
可是這樣的思維,往往會讓我們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們只會直覺的按照以前的習慣,去做很多的選擇跟決定。
然而亞當斯說,我們要去建立一個系統,他這裡的系統,指的是一個會連續變化的東西,或者是一項技能,甚至於是一段關係。
比如說以我自己為例子,對我而言,所謂的「系統」就是表達的能力、心理學的專業,跟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
所以呢,連續變化的東西,就是心理跟生活的結合運用,技能就是表達的能力;然後一個關係,就是你現在正在聽我的內容,我跟你的關係。
我讓你感受到,雖然我不是最絢麗的存在,但是我卻是最踏實的每天陪你進步一點點。
這個部分,跟很多人面對生涯的時候很不一樣,多數人的想法,就是只要我找到一份好工作,我就可以如何;或者只要我考上公務員,就可以如何。
可是這樣的邏輯跟思維,他並不是建立一個系統,而是把你僵固在某個特定的死目標上面;系統它是會變化的、它是活的,它可能是一個方向,它可能是一個你可以帶著走的能力啊!
而亞當斯提到的第二個經驗就是,要把部落格當成是一個研發平台,我在這邊稍微說明一下哦,並不是他給你這樣的建議,就要開始寫部落格,他這麼說有他的背景哦!
他當初的發跡就是從寫部落格開始,在剛開始寫部落格的時候,根本不會有什麼收入,甚至於沒有人在乎、沒有人關注。
但是呢,不管有多少人在看,到底有沒有好處都不重要,他就把部落格當成是自己練筆、練功、練刀的地方啊!
當你開始想要去建立一個系統的時候,你一定要有一個平台,去讓你建立的東西有發表的地方。
如果以我自己為例,我把心裡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我發表的地方就是YouTube跟Podcast;所以對我來說,我就把YouTube跟Podcast當成是一個研發的平台。
就像是你現在正在聽這「一天聽一點」,如果你是我的長期聽眾的話,你會發現這個過程當中,我有去做過很多、很多不同的嘗試,不同的改版。
不管在視覺,不管在內容,不管在表述的方式、演繹的方式等等,我只有因為發展了這樣的研發平台,我才能夠知道我現在正在調整什麼?我可以調整什麼?或者是我接下來調整什麼,會有什麼效果?
我們常常會很期待,那個成功的結果快掉到自己的頭上,可是呢,我們卻不一定願意彎腰、低頭去做基本功;而這所謂的彎腰低頭做基本功,它就是一個很踏實的工作。
所以如果放到你身上,不管是你想要寫文字,發表在社群媒體,還是你跟我一樣要錄制音頻的內容,放在Podcast上面。
甚至於拍影片放在YouTube上面,你一定要有一個平台,讓你的作品可以持續的發佈,在發佈跟得到回饋的過程當中,知道怎麼修正、怎麼前進。
而亞當斯的第三個經驗就是,在自己身上去多發展幾個熟練的技能。他說如果一個人想要得到出類拔萃的成就,我們大概只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呢,就是把自己的某個技能練到全世界第一,這個你光用想的,就覺得很難,非常少人能做到,因為第一就只有一個。
而第二個選擇容易多了,第二個選擇就是,你可以選擇兩項技能,把這兩項都練到全世界的前25%的水平,這就比較容易。
如果以呆伯特的漫畫來看的話,你看史考特他在畫工上面,他不是最好的,但是應該有前25%。
然而呢,他在搞笑或諷刺的呈現,它也不是最頂尖的,但是他一樣達到了全世界前25%。
所以呢,他把漫畫加上諷刺、搞笑,還結合了自己真實,當一個辦公室員工的這樣的一個經驗,把這些結合起來就成就了今天的呆伯特。
然而如果回到我自己身上,其實也是一樣啊,我不覺得我自己在表達這方面是最頂尖的,我也不覺得我是最頂尖的心理學家。
可是我把這兩個結合,並且融合了我過去非常多的工作經驗,和創業經驗,所以就讓你聽到了今天的內容。
然而如果回到你身上,我知道這些日子以來,可能你對於自己的未來,對於自己的職業或生涯,都產生了很大的焦慮。
這個焦慮呢,如果你是死死的,只要去追求一個我只要工作穩定就好,而不是開始去思考,怎麼建立自己的系統?
又或者是呢,你有你的才華和專業,但是呢,你沒有選擇一個當作是自己的研發平台;而最後呢,你沒有多給自己幾個技能,好好的去磨練,並且把它們結合起來。
那麼你想想看,那些所謂的期待當中的日子,是不是只是一種空想跟幻想呢?
其實我在讀史考特.亞當斯的報道的時候,就一直讓我想到我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
在【過好人生學】裡面有一個篇章,叫做「建立生態圈」的能力,所謂建立自己的生態圈,其實就跟亞當斯的三個建議,是不謀而合的。
我想任何人的故事,對我們來說可能都只是個入口,而這個入口,接下來很實際的具體的步驟、執行該怎麼辦?
你可能就要為自己投資學習這件事了,這也是我會設計【過好人生學】這一門課的主要原因。
有太多人都知道,一定要建立自己的生態圈,然而他卻不太知道應該如何建立?在這一門線上課裡,會給你很大的幫助,期待你的加入。
而且我在這邊哦,特別要跟你分享一個好消息,就是【過好人生學】這一門課,從即日起,一直到6月12號的晚上12點。
我們推出了一個季節限定的優惠價,你只需要1413,你就可以加入學習這門課程,讓【過好人生學】陪伴你一世一生,過上一個你想要的好人生。
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並且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最後提到的【過好人生學】,相關的報名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
期待你的加入,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台灣文化融合例子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評價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台灣文化融合例子 在 多元文化台灣 :: 台灣社會團體查詢網 的八卦
台灣 社會團體查詢網,台灣多元文化舉例,多元文化舉例,台灣多元文化活動,多元文化有哪些,台灣多元文化現況,台灣多元族群,多元文化融合例子,多元文化衝突.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