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季20周年紀念活動🎁與「2021蔣勳日曆」度過每一天】
2020文藝季
首度突破時空線上播映
將經典美學講座帶到更多粉絲朋友身邊。
蔣勳老師以「信仰與科技」為主題,
談唐代佛教信仰《金剛經》如何推動印刷術,
東方印刷又如何影響歐洲出現印刷本的古騰堡聖經。
信仰與科技,如歷史的雙翼,使文明高高飛起。
文藝季20周年邀請粉絲共賞蔣勳老師清新雋永的美學講座
現在只要寫下100字的分享文,
就有機會獲得「2021蔣勳日曆」(共6名)
讓蔣勳老師🎁陪你每一天 日日好日
🎁活動時間:2020年9月22日(二)~2020年9月28日(一)23:59訂閱文藝季YouTube頻道
👉Step 1:訂閱「台灣應用材料文藝季」YouTube頻道
👉Step 2:觀看美學講座影片
🟡第一講:大眾信仰如何推動印刷技術https://youtu.be/Fs9Q6KxOPW4
🟡第二講:歐洲印刷術發展與基督教聖經的刊印流傳https://youtu.be/GzBDlPpkrDo
🟡第三講:大眾信仰推動印刷科技進步
https://youtu.be/6-FhhKugl0s
👉Step 3:於本篇FB貼文留下心得100字,並Tag 兩位朋友,邀請他們觀看影片
🎁中獎公告:9月29日(二)於此貼文留言區公布6名中獎者 ,完成以上步驟者,即有機會抽「2021蔣勳日曆」。
🎁注意事項:符合指定條件即可獲得抽獎機會,1人1個帳號1次機會,不得重複,如中獎人未完成指定條件,本主辦單位有權取消中獎資格不另通知。
更多文藝季講座訊息👉 http://www.amtcharity.co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想講中國所建構的神話。這神話是由清末開始建構,建構到現在。我話這只是一個神話,而不是建於歷史和科學。 首先,世界四大文明古國,那是假的。地中海文明和希臘文明絕對是早過中國文明。我們怎樣才視之為文明呢?通常我們由青銅文化開始計算,青銅文化是一個檢驗文明的尺度,而另一個指標是文字。如果文字都沒有,很...
古 騰 堡 印刷術 影響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八卦
【求愛肖像畫】
西方歷史向來與宗教信仰關係密切,是以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於1517年發表《九十五條論綱》(拉丁文:Disputatio pro declaratione virtutis indulgentiarum),批判天主教會鬻售神職、販賣贖罪券開始,到1648年傷亡慘重滅絕無數人口,也重挫哈布斯堡王朝的『三十年戰爭』結束為止,宗教改革風潮不僅讓不同教派分立,對於藝術史更有諸多影響。
不同於西班牙、義大利與法國等地始終信仰舊教(雖說波旁王朝第一任君主亨利四世早在1598年就頒布〝南特敕令〞採取宗教寬容政策,但卻在1685年被不肖子孫路易十四的〝楓丹白露敕令〞再度加冕舊教的唯一合法性),宗教改革起源地日耳曼地區、歐陸北方如斯堪地那維亞、尼德蘭,以及瑞士、英格蘭和蘇格蘭等,都在新教勢力影響範圍內。
其中英格蘭的新教情境可說相當特別。
亨利八世(Henry VIII,1491-1547)原來也是羅馬教廷忠實擁護者,後來為了休掉元配凱瑟琳王后(Catherine of Aragon,1485-1536),再娶安妮•伯林(Anne Boleyn,1501-1536,這位伯林小姐就是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她老媽),另則也為了政教合一君主集權,而創立英國國教派。話雖如此,高度掌權的亨利八世除了拒絕教皇與教廷權威之外,其他儀式和教條依舊照著原來的舊教習慣進行。
說到這裡,到底跟藝術史有啥關係?
在此時期之前,藝術家生計多半倚賴教會與宮廷,尤其教會委託案中的祭壇畫往往是畫家最強大收入來源。但是,新教教義卻不允許崇拜偶像,當然不需要也不贊成教堂壁畫上的聖人畫像及各式雕像。這下子,一群藝術家都面臨職業危機,只能倚賴繪製書籍插畫和肖像畫維生。另外別忘了,西方活字印刷術在德國人谷騰堡(Johannes Gutenberg,1398-1468)的努力下,已於1456年出現,有些插畫活早就不需要完全倚賴人力。
因為宗教改革之故,新教地區藝術發展開始衰微,不只德語國家如此,英格蘭也是,除了尼德蘭地區走出自己的肖像畫、靜物畫和風俗畫豐碩之路。不過也幸好在英格蘭境內,肖像畫躲過此一災難。雖然還是要靠外來藝術家如霍爾班(Hans Holbein der Jüngere,1497年-1543)和凡.戴克(Sir Anthony van Dyck,1599-1641)等人創造這項成就。
這幅《玫瑰花叢中的年輕男子》(Young Man Among Roses,1585-1595)來自於當時英格蘭大師希爾亞德(Nicholas Hilliard,c. 1547 – 1619)之手。希爾亞德除了精於金工、擅長裝飾畫,還是英國微型肖像畫創始者,並被女王伊莉莎白一世重用,他也曾多次描繪女王尊容。
這類尺寸袖珍的肖像畫,為此時期英國新興肖像畫典型,與同時代劇作家莎士比亞筆下十四行詩有著類似的浪漫英雄主義韻味。
在這高度僅有13.6公分,寬度約為7.3公分的畫面中,有位穿著講究,脖子上圍著硬挺荷葉領,下身套上昂貴針織長襪展現修長雙腿的年輕人,右手輕撫左方心口,斜倚在樹幹上,被玫瑰花叢所包圍。畫面上頭另有一行拉丁文“Dat poenas laudata fides”(意即:我一片可受讚美的真心導致了我的痛苦)。
以彼時盛行矯柔造作的求愛風氣看來,男士們裝出一副陷入愛戀,深情憂鬱且不求回報的模樣,好製造愛情遊戲裡的趣味和新鮮感,乃是相當常見的小伎倆,因此這擺明就是用來當作禮物獻給心儀的淑女所用。
然而男子不凡的穿著說明他的貴族身分,上身衣著的黑白二色和周邊玫瑰(eglantine rose,又被稱為香葉薔薇) 也都象徵著伊莉莎白女王,更可推論與女王本人關係不淺。
作為英格蘭權力中心,並且終身未婚,伊莉莎白一世發展出獨特的御臣之術。類似這類向女王求愛的宣言或招數,也被視為是向女王表示忠誠的方式之一。畫中這位年輕人,被認為最可能是伊莉莎白一世晚年最愛--艾塞克斯二世伯爵羅伯特德弗羅(Robert Devereux, 2nd Earl of Essex,1565-1601)。
有趣的是,這位年紀比女王年輕了32歲的小伯爵,其母在他13歲時再婚,嫁給女王早期相當鍾情、絕對依賴,曾經也有〝女王最愛〞稱號的萊斯特伯爵(Robert Dudley,1st Earl of Leicester,1532-1588),這段婚姻關係當然大大觸怒了女王陛下,也讓小艾薩克斯伯爵之母被逐出宮廷。
1584年,為了安撫女王,年僅19歲的小伯爵在母親安排之下進入宮廷,因為出色的外表、口才,以及迷人的性格,短短數年便擄獲女王,取代萊斯特伯爵成為宮廷紅人。雖仗恃著女王的寵愛,小伯爵最後仍因叛國罪於1601年2月在倫敦塔被斬首,成為倫敦塔裡最後一個斷頭的亡魂。
古往今來,童話故事依舊是童話故事,藝術家苦心經營的精緻畫面仍是比現實人生美好得多,至於畫中男子究竟是誰,如今仍未有定論。
#繼父與繼子都是女王最愛
#童貞女王也是人也會有情慾需求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古 騰 堡 印刷術 影響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八卦
【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之寶-古騰堡聖經】
紐約麥迪遜大道(Madison Avenue)向來是富人雲集之地,以金融鉅子老摩根(J. P. Morgan,1837-1913)私人圖書館擴建成的「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 )即座落其中。
J. P. Morgan堪稱十九世紀末美國富豪收藏藝術文物熱潮的代表性人物,藏品不論質或量都相當驚人,其中包含文藝復興三傑、杜勒、林布蘭、魯本斯等大師之作,另外如稀有書籍、珍貴手稿、名家樂譜等也在收藏之列。
J. P. Morgan於1913年去世後,其子小摩根J.P. Morgan Jr.依據父親遺願,捐贈多數繪畫藏品給大都會博物館,其餘書籍手稿則大多留存於圖書館內,並將圖書館於1924年對外開放,讓世人有機會見識到許多極具意義與價值的收藏。這些珍品之中,個人覺得相當值得認識的一項,便是關乎西方文明發展的關鍵-「古騰堡聖經」(Gutenberg Bible,1454-1455)。
「古騰堡聖經」(Gutenberg Bible)為西方文明史上第一部採用金屬活字印刷製成的書籍。在印刷術尚未成熟的15世紀之前,教會抄寫員擔負將上帝之語轉錄成文字,形現於羊皮紙上以傳知世人的神聖任務,雖說木板印刷術那時已出現,但卻費工又費時,相當不便。正因不須再透過人手就能快速創造出更為工整精準的字母排列與精緻優美的頁面,金屬活字印刷術的出現,還曾被視為來自惡魔手筆般邪惡不敬。
自此,金屬活字印刷的經濟實用和快速效率,迅速蔓延全歐洲,讓書籍得以大量印製,文字和知識也能廣泛流通,甚至在宗教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比如馬丁路德就是靠這一招印發傳單偷偷釘在家家戶戶的門板上,譴責贖罪券,批判天主教會並傳播思想。對於文藝復興、啟蒙時代、科學革命等發展也都有重大影響。
首版古騰堡聖經有1286頁,總共印製180本,2/3是紙本,1/3則印在牛皮紙(vellum)上;目前只有48本留存於世(另一說是49本),而摩根圖書館便擁有三本(兩本紙本,另一則是牛皮紙版本),也是世界上唯一有此數量收藏者。
古騰堡聖經問世後,約翰尼斯.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 ,1398-1468)旋即被公認是金屬活字印刷發明者,直到2001年都還榮登「千禧年風雲人物」榜上;然而根據後世學者研究,古騰堡當時所使用的鉛合金活字體並不是那麼先進完善。另外,原來默默無聞的抄寫員兼印刷師彼得.薛佛(Peter Schöffer ,1425-1503)也被發現才是主導整本聖經製作美學的關鍵人物。
時至今日,雖說學者們已不再認為此等成就皆成於古騰堡一人之手,但是在摩根圖書館幽微寧靜的氣氛與精采炫目的藏書中,有幸一睹西方文明史上如此重要的著作,感受到的不只是宗教之言或工藝之美,還有當年古騰堡與彼得薛佛在萊茵河畔大城美茵茲(Mainz)內,破舊簡陋的印刷工坊裡所鑄印出的驚天動地文化狂潮,這也是古騰堡聖經真正撼人之處。
喔對了,1987年時古騰堡舊約聖經單本拍賣會成交價為5400萬美元,要是在30年後的今天,肯定更是天價,說它是稀世珍寶,實至名歸。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 網路
#個人最愛之一
#小而精緻展覽超厲害
#更多紐約精彩美術館和博物館在明日下午紐約講座
《Copyright © 2018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轉貼》
古 騰 堡 印刷術 影響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我想講中國所建構的神話。這神話是由清末開始建構,建構到現在。我話這只是一個神話,而不是建於歷史和科學。
首先,世界四大文明古國,那是假的。地中海文明和希臘文明絕對是早過中國文明。我們怎樣才視之為文明呢?通常我們由青銅文化開始計算,青銅文化是一個檢驗文明的尺度,而另一個指標是文字。如果文字都沒有,很難說是我們所謂的文明。有很多沒有文字的,那只算是文化的遺跡,像有些屋之類的東西。
希臘文明的木馬屠城記已經是一個古蹟,距今三千多年。之前在地中海沿岸的文明是再早幾百年,像那地下迷宮,牛頭人身怪獸又是再早幾百年的文明,已經有四千年歷史。中國文明任你怎麼數,都是由商朝開始,但商朝距今三千五百年,這已是數最盡了。夏文明是沒有被證實的。所謂的仰韶文化和廬山文化只得幾個爛陶器和爛屋,而且非常簡陋。那只是幾間屋而不是大城集,所以那很難當成一個有規模的文明。
所以,我想講的第一點,中國五千年文明是假的,最多只是三千五百年。第二,四大文明古國是假的。第三,四大發明是假的,指南針和指南車是不同的。指南車是一個定向的車,怎麼轉也扭回那方向,所以能保持一個方向。是不是中國人發明指南針,這已經是一個大問題。第二,炸藥是不是中國人發明,也是可以爭論的,雖然我覺得是中國人發明的機會也大的。第三,活字印刷是畢昇首先發明,但他的活字印刷並沒有影響歐洲。歐洲獨自發明了自己的活字印刷。古騰堡在1400年發明印刷術,這和畢昇的活字印刷術是完全沒有關係,而且在歐洲是馬上流行,全歐洲轉用活字印刷印書。而畢昇的活字印刷在中國卻不流行,到清末還是用雕版。中國基本上好的書,全都是用雕版印刷,因為那些字體都不同的。因為用膠泥來做,效果不穩定,字又會不整齊。靚的書是不會用中國式的活字印刷。活字印刷在中國從來沒有成為主流,印刷術要清末民初再由歐洲引入。而紙是中國人發明是真的。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JANPCAxiK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