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科技新未來
這個星期是台灣最大的商展,歷史悠久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每年有超過四萬名國外買主,專程來台尋找新的電腦產品。以往這個商業性的活動,理論上是跟科技部沒有太多關連。但,自從四年前開始,由校園出發的創新創業力道逐漸增強,科技新創成為顯學,台北國際電腦展也順勢在展場中加入科技新創的「創新與新創展區」(InnoVEX),前沿科技在展場的角色就此被大大凸顯出來。其實科技新創已經是時代的趨勢,全世界都體認科技新創對社會的重大影響,不僅僅是「台北國際電腦展」加入新創,每年參加人數超過二十萬人次,全球最大的「消費性電子展」(CES)也加入科技新創,巴黎更是在四年前創造一個專門為全球新創打造的 Viva Tech,今年號稱有超過十萬名國際人士參加。連土地面積只比台北市大一點點,人口約莫為46萬人的盧森堡,也從去年起舉辦之 ICT Spring,善用其緊鄰法國、德國及歐盟總部比利時的優勢,標榜為歐洲科技新創圈最具指標的展會之一。今年的 ICT Spring 2019 也確實吸引了來自 72 個國家的 500 家創業公司與會。
科技部組改後新成立的產學司正好搭上這股熱潮,尤其去年成立 TTA 後,更是在這幾個大活動都躬逢其盛表現超級亮眼,結合我們的新創團隊在 CES 、 Viva Tech 、 ICT Spring 都創下良好佳績。今年在 CES 的團隊帶回來超過五十億元以上的訂單或募資,於後兩者也都獲得上億的訂單,讓全世界都對台灣的科技新創刮目相看。這星期的台北國際電腦展當然是精銳盡出,產學司在展會大秀億元步道,光是這一年內募資或估值的科技新創就超過十八個團隊之多。而同樣靠著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支持成立的「國際產學聯盟」(Gloria),也不遑多讓的在會場展現多元的產學連結能耐,一口氣有九所大學六家企業直接在會場簽署上億元的產學合作案。我在會場,意外的看到南科的新創基地,也率領多家新創公司參加佈展,活力滿滿,沒料到南科也跑得那麼快。非常感謝全體同仁都能這麼的盡心盡力,也謝謝南科同仁的努力。
而很巧合,我正好在這週五和週六,分別應邀到台大及清大參加兩校在校園內舉辦的創業 Demo Day 。清大今年是第六屆辦理,有四十幾組師生團隊展出,不少校友、企業界到校共襄盛舉。去清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當 2005~2006 年期間,我在擔任教育部顧問時,主張推動在校園內開授「高科技創業與營運」課程時,一開始各大學無人願意嘗試,清大蔡仁松教授是第一個響應並持續至今,且他從規劃之初就無私的將課程內容公開給各校參考。而台大的 NTU Demo Day,事實上是十年前我創辦的,我從校內的第一堂創新創業課程推展起,歷經千辛萬苦,逐步完成學程,設立台大車庫,招募台大天使基金,創立台大創聯會,開辦設計學院。至今台大每年固定有接近一百五十隊新創隊伍,成果算是相當令人欣慰。
細數這些亮眼的成果,現在看起來好像都是非常令人振奮,似乎一切就是那麼的理所當然。然而,事實上,回想當年開始推動時,不僅國內沒有所謂的創新創業生態圈,在校園內更是連一門科技創業課程的開授都得費盡心力,度過很多關卡才能開辦。在我的著作《創新的人生》書中,特別記述創辦之初的許多苦楚。就連後來在 2012 年,我將台大的經驗拿來準備開辦「FITI(From IP to IPO)專案」(創新創業激勵計畫),當時計畫經國科會送審後,所有的審查意見都說,這個想法在台灣行不通,根本不可能。週六在清大與學生對談中,我就特別以這些例子,提醒年輕朋友,環境不好、不理想時,也可看成是人生難得的機會。環境好,大家可能隨波逐流就夠了。環境不好,才正是考驗我們,讓我們發揮潛能去改變環境的好時機。過程也許艱辛,也許也不見得會成功,但是,重要的是參與,參與奮鬥的過程就是非常珍貴、有意義的人生。我還記得十年前在拼戰這些時,我告訴自己,我已經看到問題,我也看到答案,我不期待看到成功,但我要堅持到讓後人看到這個方向是可行的,這樣就夠了。
如今很高興看到全世界對科技新創的肯定,也看到台灣的活力。這是很多貴人相助,眾志成城的果實,也應驗了,如果你真心期待,全世界的能量都會來相助。也期待台灣所有朋友,當你看到不理想的環境,要能勇敢去推動改變,勇敢去參與改變的過程,讓自己成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為什麼你的點子賺不了錢:創業人╳行銷人╳研發人╳企劃人╳管理人都必修的11堂創意變現課」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王鳳奎 (Feng-Kwei Wang) 教授 內容簡介: 你的提案常被打槍? 新商品老是不被客戶買單? 才剛創業就覺得快要失業? 或者,每每聽到別人對你說這句...
創新創業課程 在 陳良基的創新筆記 Facebook 八卦
以終為始
昨天(9/9)陪學生夜跑,做跑初半馬(21公里)前最後一次練習時,正好看著一輪中秋明月,在圖書館上空緩緩地一寸寸飄移,跑著跑著突然在腦海中出現"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四、五年級生對這句話一定很熟。這是我們小時候常常被要求背熟的名句。算一算,我回來接任學術副校長的時間,已整整過了一年。去年此刻我正背負著一堆同仁不捨的祝福,又同時背負著另一批同仁殷切的期待,回到台大,時光飛逝,整整一年已過,我無法捕捉到如梭消逝的光陰,只留下筆記裡一頁頁待完成的筆跡身影!
“承諾、熱情、創新"是我非常喜歡的核心價值,當國研院同仁共同確定這幾項為核心價值時,我其實已將此深深刻印在自己工作的自我要求中。我希望我能不斷鼓舞自己,熱情有勁,並且有創意的以十足的創新去達成各項承諾。當時,給自己立下的目標是建置台大之創新生態系統為國內各大學之標竿,並且實現現代大學之父--- Wilhelm von Humboldt,所揭櫫之大學理念: “大學必須創造一個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培養獨立人格的環境,大學必須進行學術研究,以追求真理、創造知識。”所以我上任時,在學術副校長網頁寫著: “大學是追求真理的殿堂,他的使命在於創造與累積知識,以造福人類。大學應提供學生能發揮創意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未來能以知識、能力、態度、視野來提升人生意義,創造社會價值。”
一年很快過了,檢視工作進度,我很高興在所有團隊協助下,我們完成了相當多的工作。在台大整體創新創業的生態系統,已大致完成,只剩下創業園區仍在設計中,會擇期開幕。而所有機制真的是全國各界觀摩的對象,台大真正扮演龍頭領航者的角色。我更高興在創新創業課程及實作方面,台大人文社科方面的老師們也動起來,我們開了課程工作討論會,有多位這領域教授願意擔任領頭,嘗試規劃及開授,將創新創業氛圍帶至社會企業領域,真是非常敬佩,這部分要特別謝謝陳東升教授和周素卿教授的鼎力支持與帶動。醫學院及院總區都有幾個新創的規劃正在進行中,我深信台大自己的新創公司很快會面市。
全校四十一個校級研究中心以及十一個學院的跨領域交流,也不間斷地進行,這些交流早晚能激發出創新的火花,目前在生醫領域已經看到不少成果,未來在大資料應用領域也很有希望,我希望還能再帶動出幾項新興領域,包括全世界關注的新興能源技術以及腦神經科學等等。研究團隊希望進一步結合中研院能量。
國際交流也是台大邁向國際頂尖大學必須要加強的,我提出”相知滿天下、相識無幾人”的概念,協助大家選定重要策略夥伴大學的做法,已逐步獲致非常好的成效,目前已有數所大學簽訂雙邊師生交流計畫,我希望未來台大校園內會有更多國際大學的名師們,在台大的講台講學,同時,也有一批台大的老師們在伙伴學校的講台交換講學,透過多雙邊交流及合作計畫,使台大同學接受更多國際刺激,開闊宏觀的視野。
如果一定要列舉尚待努力的項目,我最希望能做到的有兩項,一是引入國際優秀學生,特別是博士班學生,我已匡列不少經費,就等著各院院長們盡力協助出去招募優秀人才。二是籌設台大的設計學院,台大擁有國內菁英學生,有極大比例的傑出創意金頭腦,若能在學習中,加入更多創意設計的訓練,一定能有效帶動國內產業真正走向創新經濟,創造更高價值。
"以終為始"是我常跟同仁互勉的話語,常常審視終點之目標,並以之修正自己的起始和前進方向,也提醒自己莫忘初衷!期盼所有關心台大的朋友一齊努力,繼續向前衝!
創新創業課程 在 陳良基的創新筆記 Facebook 八卦
讓我們一起翻轉台灣高等教育吧!(五之四)
深耕計畫四大面向
第三、導入全球新創風潮,創新創業不只是全球的風潮,對臺灣未來更是非常重要,深耕計畫將協助有技術發明本質的學校,從強化創新創業課程開始,培育學生具有創業家精神。所謂創業家精神簡言之,就是能有「整合資源、無中生有」的能耐,世界經濟論壇更清楚定義創業家精神為:「在有限資源下,勇於追求無限的機會!」 (The pursuit of opportunities beyond the resources you currently control.) 這是做為未來世界公民必須要有的能力。並引導學校在校園內建置創客空間 (Maker Space) ,提供創客概念雛型實做的設備和環境,鼓吹學生勇於將腦中創新點子具像化、實體化,提供動手做的訓練,並加入「以終為始」的精神,結合社會真正需要的議題,讓學生勇於嘗試,不怕失敗。
第四、要有策略性的國際連結,則要有人才培育生態系統的概念,建構各校國際化特色,並策略性引導國內較具規模學校,成為國際上有名望、有特色的大學。尤其現今國內大多數學校的師生來源多元性偏低,外籍師資、訪問教授、學者、研究人員、學生,對比於世界知名大學其比例都非常低,這對臺灣面對未來的人才養成是非常不利的。我們如果仔細檢視現今世界大學排名的評量項目和分數,可以清楚發現,臺灣各大學,在國際化的分數都非常差。不只新加坡、香港比臺灣的大學有多元性,現在甚至連泰國、馬來西亞的大學,這方面的規劃和表現都比臺灣優異。深耕計畫在此部分會先設定一些中間目標,例如:期待五年內有數所大學校園內,能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外籍訪問學者、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外籍學生。並鼓勵優秀的國內大學能有至少一定比例的博士畢業生,培育他們勇敢前往世界頂尖大學任教,擴大年輕一代的國際影響力。這其實還有「鯰魚理論」的概念,多元背景的學生,特別是優秀的外籍學生,可以有效刺激本地學生學習,並創造國際連結學習的氛圍。
雖說有四個面向,但並不是要各校又朝這些制式指標提四個計畫。實質上,這是務實的以學生培育流程為基礎的概念。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希望師生能以「愛和關懷」的心為本,教學創新是期待所有學習者將來都是很札實的實踐者,只要學校教師有意願要朝這些創新方向努力,教育部就盡量提供資源鼓勵協助,這並非競爭性的計畫,而該視為各校的基幹計畫,有了主幹後,各校可以依自己優勢資源各自發展特色,朝向專業學院、產業、創業、設計、國際學術等等,並以培育學生成為專才專業、有創新力的高強素質人才而努力。
創新創業課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為什麼你的點子賺不了錢:創業人╳行銷人╳研發人╳企劃人╳管理人都必修的11堂創意變現課」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王鳳奎 (Feng-Kwei Wang) 教授
內容簡介:
你的提案常被打槍?
新商品老是不被客戶買單?
才剛創業就覺得快要失業?
或者,每每聽到別人對你說這句話:
「這個想法很不錯,但是……」
沒有但是,不用解釋,再好的點子不能賺錢,就是餿主意!
現在起學會「NSDB」思維——
“Needs + Solution + Differentiation + Benefits”
發掘顧客需求→找出解決方案→建立產品差異→產生最大效益
用打動人心的好創意,打造出獨一無二的高價值創造!
價值關鍵1:確定需求(Needs)
好的點子,需要和顧客產生共鳴,命中他們心裡的渴望——
了解客戶「要什麼」,比你能「做什麼」還重要!
記住!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會花錢購買他們「不想要買」、「不需要買」的東西,所以即使你的創意再棒、產品功能規格多高、服務多無微不至,如果無法和顧客的慾望相契合,那麼就一點意義也沒有了!本書教你如何找出顧客的需求(甚至他們自己也沒發現的潛意識裡的需求),幫你從「開發產品/服務→賣給想像中的客群」變成「從客戶的慾望中找到商機→開發真正有市場的產品/服務」,如此一來才能產生共鳴,滿足顧客消費的渴望!
價值關鍵2:解決方案(Solution)
好的點子,就是提供解決方式,並闡述它的優勢願景——
靠說故事賦予產品活過來的能量,成功說服顧客!
「我發想的產品很棒,市場上也真的有這類需求,但怎麼就是沒人買單呢?難道它還不夠好嗎?」等等,這或許不是產品的問題,而是你「說故事」的能力不夠好。一個好的產品/服務,就如同一具沉睡的軀殼,它必須被賦予靈魂後才能喚醒——這個靈魂叫作「願景」。懂得說故事的人,可以將新產品/服務的優勢以簡單、有力、且彼此契合的陳述,來為他的創意注入生命力,使顧客信服、認同、甚至深深著迷,成為產品的死忠粉絲!
價值關鍵3:建立差異(Differentiation)
好的點子,需要和人與眾不同,成為無可取代的唯一——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找到產品優勢才能成為傳奇!
想像你現在研發出一種無線、可以遠端通話的機器,拿到街上去推銷販賣,則必定不會有人對你抱著崇敬的眼光,更別說買單了——因為「手機」這種產品老早就被發明了!要知道,所有的「好點子」之所以好,來自於它獨樹一格的特質,所以當Steve Jobs站在台上,不可思議地拿出一支可以上網、觸控、且近乎擁有一台電腦所有功能的手機時,才會技驚四座。而你呢?你找得到自己無可取代的優勢嗎?快好好發揮它,讓自己也成為傳奇吧!
價值關鍵4:產生最大效益(Benefits)
好的點子,讓買家和賣家都得到滿足,是雙贏的結果——
發掘買賣雙方的共同有利點,維持永續顧客關係!
只能帶來一次巨大效益的創新不算真正成功,切記一件事情,有意義的創新,是找到你與顧客間皆能獲得最大利益的平衡點,所以身為賣方的你,得到應有報酬的同時,也必須兼顧買家感受,使其覺得「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如此一來便會累積品牌忠誠度、信賴感,提升下次購買的機會,如此不斷正向循環,才能使你的創新創意產生最大的效益!
作者簡介:王鳳奎
現職:
2012-迄今 中國文化大學特聘教授
2017-迄今 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會院士
主要學歷:
1998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教學系統科技所博士(Ph.D.)
1993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行銷管理碩士(MBA)
1989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電腦科學碩士(M.S.)
2010 美國College of Executive Coaching教練證書
主要經歷:
2013-2016 行政院人才與人力會報諮詢委員
2014,2016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兼任教授
2013-2015 中國上海金融學院創新創業課程(英文)客座教授
2011-2014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理事長
2011-2012 媚登峰健康管理事業集團集團總經理
2004-2011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學院執行長
創新創業課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績效為王:新手主管的王牌帶人學」介紹
專訪作者: 王鳳奎 教授
內容簡介:
你以為升遷是件天大的好消息,卻可能是個晴天霹靂的惡耗?不懂「帶人學」,就準備變成公司裡的夾心餅乾,讓上司和下屬把你壓到喘不過氣來!
新手主管該要知道,
老闆出錢,員工出力,主管拼績效;
老闆不做的,員工不會的,都是你管的!
透過領導╳訓練╳激勵╳分析╳決策,
提升績效,滿足高層馴服基層,
換個位置同時換個腦袋,才是職場生存真王道!
打破新手主管迷思,突破績效追求盲點,
用真正有效的方法,達到老闆愛你、下屬服你的成果!
有訓練有交代?沒有績效,再多訓練都是枉然!
很多主管常會以為只要有「訓練」就可以使團隊績效產出提升,大錯特錯!不適切的訓練菜單,只會讓員工花時間與精力學到對工作毫無幫助的知識與技巧,沒辦法在工作上應用,更甚者還有主管會以為員工不認真學習,因而減少訓練投資,形成惡性循環……想要不浪費資源,就該根據績效目標,訂定有效的訓練,才是王牌主管真本事!
讓對的人做對的事,就是成功達成績效的開始!
試想叫愛因斯坦別研究相對論了,嘗試挑戰唱歌跳舞吧;或是讓麥可傑克森放棄他的演藝天份,轉換跑道朝物理學術領域前進……上述兩種假設,無論何者結果想必都讓人不忍想像吧!同理可證企業內人才也是一樣的,若讓一個天才去做他不擅長的事時他便不是天才了,因此王牌主管該做的,就是找出每個下屬的專常,發揮超過100%的效益!
從單一角度思考決策,絕對無法達成績效目標!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新手主管在做思考決策時的通病,雖然在短期、小範圍的目標上可以獲得成效,但時間久了之後就會發現這不是長久之計。組織是個巨大且精密的機器,需要各種齒輪彼此配合,才能得到產出,若有任何一個環節出錯,便會出現連鎖效應,因此若要達成績效,得要協調得宜,這便得考驗王牌主管的工夫才行!
作者簡介:王鳳奎
現職:
2012-迄今 中國文化大學特聘教授
2017-迄今 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會院士
主要學歷:
1998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教學系統科技所博士(Ph.D.)
1993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行銷管理碩士(MBA)
1989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電腦科學碩士(M.S.)
2010 美國College of Executive Coaching教練證書
主要經歷:
2013-2016 行政院人才與人力會報諮詢委員
2014,2016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兼任教授
2013-2015 中國上海金融學院創新創業課程(英文)客座教授
2011-2014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理事長
2011-2012 媚登峰健康管理事業集團集團總經理
2004-2011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學院執行長
2007 國立清華大學EMBA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