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25歲嫁來我們家,她說當年追她的人一卡車,從愛跳舞的玩咖、收入穩定的公務員、挺拔帥氣的軍人到留美博士,但最後選擇了我爸。
爸爸很晚婚,那時他已經40好幾,六零年代這把年紀都可以做阿公了,誰家父母會把女兒託付給這種老男人,但多年後證明媽媽的選擇是對的,爸爸對她疼愛有加,沒讓她吃過一天苦。
她總是得意的說,論外型長相,爸爸最不ok,但他是最大方與孝順的,因為年齡的差距,加上媽媽年輕貌美,在外面經常被誤認是爸爸的女兒,我們幾個小孩是孫子(真的,每次都是我在那邊解釋半天,也沒人相信)。
爸爸心思細膩、謹慎穩當,希望事業有了一定的基礎,才踏入婚姻,也因為這樣,奮鬥了許多年,等到終於準備好,已年過四十,年齡雖然大了些,但是他知道自己要得是什麼,對所做的決定都很有把握,從沒後悔過。
或許是老來得子,他是100%愛的教育,從不打孩子(有啦!我20歲被甩過巴掌,這故事以後慢慢道來),對自己很省,但捨得為子女付出。
你們一定會說,因為曲老師有這樣的爸爸,才有樣學樣,到現在還單身,其實我也有過幾次想婚的念頭,只是激情過後,回歸到現實面,發現我們給不了彼此要的。
雖然沒結婚、沒孩子,感謝弟弟家有寶貝讓我疼,讓我這個做姑姑的,過了五十還能夠體驗截然不同的愛。
他是Maxx,幾個月前剛滿三歲,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總是盯著人看啊看,外型跟我小時候一樣瘦巴巴,也跟我一樣挑食,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最喜歡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家裡大小事他都要管。
興趣是打掃、拖地、吸塵(還有做菜),亂撕各種紙的功夫一流、最喜歡草莓蛋糕,拿手歌是台語的天黑黑,我看著他從ㄚㄚ學語到現在流利背誦三字經(而且每次背到“此四方,應乎中”就卡住),他心思細膩,很會觀察,年紀小小成熟的跟大人一樣,常冒出一些超越年齡心智的話,令我百思不解。
前陣子經歷了奶奶骨折手術,便立志要當外科醫生,他懂得孝道,每天都會來到爺爺的照片前鞠躬、拜拜,他生性好強,凡事總愛搶第一,摔倒破皮也不喊疼.有時候溫馴地像隻小貓咪,有時脾氣一來,瞬間發出刺耳的尖叫聲,沒人受得了,總之,很難定義這個孩子,他的多面向只能用看我七十二變來形容。
你們有孩子的肯定都經歷過這些,但我長這麼大還是頭ㄧ次遇到,看著他從出生、學會爬到終於站起來走出第一步,現在蹦蹦跳跳開始玩踏步車,第一次開口叫爸爸、媽媽。
總之他的大小事我都有參與到,也讓我不得不讚嘆生命的美妙,想到自己也是這樣長大的(而且比他還頑皮),爸媽肯定為我費盡不少心思。
Maxx 很喜歡來我的工作室玩,除了滿牆的玩具,還有看不完的畫,哪一幅完成了,哪一幅剛開始,他總是第一個注意到,有一回他望著我的自畫像問:「二姑姑,為什麼你都在哭哭?」,我當下就覺得,這麼小的孩子怎麼看得出創作者筆下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
幾週前他突然對我說:「二姑姑可以畫我嗎?」,望著他,我一時還反應不過來,但是我告訴自己,就算不是原先計劃的,也不能拒絕這麼難得的要求。
但接下來幾天,壓力來了,要怎麼畫?如何去描繪一個小小的靈魂,我在心裡演練了好幾種這幅畫的可能性,以及什麼風格適合他,想到小朋友對於事物的認知,是很單純、直接的,於是嘗試讓一切簡單化,色彩更平面,畫面更純粹,也藉此機會跳脫熟悉的舒適圈,為創作注入新的活力,畫一幅完完全全屬於他的作品。
我在整體構圖與色彩的選擇上投入了很多時間,好幾次很有把握的畫了半天,完成後才驚覺顏色竟然暗了一階,於是打起精神,再重新調色塗一遍,為得就是找到他的絕對色。
自己的姪子開口要我畫一幅畫像, 或許是童言童語,無論是有心還是無心,我都當成真心。
每回看見畫像有了新進展,他就很興奮,露出自信、羞澀的笑容,這讓我不得不相信他真的懂我的畫,有時候畫著畫著,眉宇之間浮現出我弟弟的模樣,有時候又覺得,他的小憂鬱讓我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才三歲多,畫裡的他卻有著十多歲的樣貌,他心裡想著什麼?他的未來會怎麼樣?
這孩子多年後面對的,將會是一個與現在截然不同的世界,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競爭,什麼是善與惡,情與愛、生離死別,為他擔憂的同時,又迫切的希望他快快長大,因為我終將老去、離開,他的成長之路會有誰來相伴指引。
這時就覺得爸爸當初為什麼那麽晚結婚,不然現在我的姪子應該都二十幾了吧!
感謝生命中有他,讓我重新學習去愛,去體會去感受,享受付出不求回報,雖不是自己的孩子,依然無比滿足,與他相處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從未有過的幸福。
願他平安長大,保有一顆純真的心,未來無論逆境順境,想起二姑姑,都是快樂的回憶。
#每個孩子都是寶
#Iloveyouforever
#betruetoyourself
#做真實的你
#姑姑母愛大噴發
#我是如此幸福
#你們從畫中感受得到嗎
#又是一次在創作中遇見自己
#每一次的撞擊我都全力以赴
#繪畫邁向下一個里程碑
#這幅畫給你的感覺是
媒材/ 畫布、壓克力顏料
尺寸/ 110cmx150cm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或許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如孤島般的「地帶」,好像摯親都無法明瞭。偏偏英國的某位詩人如是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整體的一部分。」不少人說小島孤獨,卻鮮有人親身體會孤島的感受,因為都市人禁不起,放不下,走不來。外人走進島內,島民踏出島外,經年來往的渡輪看盡離合。島上的「祺森冰...
六零年代好媽媽 在 Lulu 黃路梓茵 Facebook 八卦
一段一起走了30年的婚姻
媽媽常開完笑說她瘋了才嫁給老爸
也常鬧騰著說自己太專情沒有兵變
但同時她又跟我們說當年老爸可是騎著檔車在她的校門口威風凜凜耍帥接她下課的樣子
說著說著好像又有點得瑟呢
可以想像他們以前年輕的時候一定是一對很瘋的couple
年少輕狂的歲月裡他們也一起走了8年才步入禮堂
這前後加一加居然這兩人在一起要四十年了
真的很不可思議呢!
雖然這當中他們一路遇到了很多的困難
歷經了無數次的夜半爭吵
很多事情我也是長大懂事之後才知曉
爸爸跟媽媽為了撐起這個家
用胼手胝足這個詞兒來形容他們的辛苦也不為過
今天是七夕情人節
想要送給這一對我跟妹妹心中最棒的情人夫妻一個最棒的禮物
那就是替他們拍一組婚紗照還有我們的全家福
在我跟妹妹還沒出嫁之前
爸爸跟媽媽正值俊美瀟灑風姿綽約之時
趕緊拍下這一組珍貴的照片
我們想來點不一樣的
於是我就跟攝影師Karren討論了很久
我們一起企劃了這次的拍攝
決定要拍一組真正雋永的照片
於是棚內的婚紗全家福我們就走一個六零年代的風格
從背景到服裝到配件
一個個細節都不馬虎
這組照片要呈現的是一種曖曖內含光的感覺
所以我們大夥兒只帶點兒微笑
Karren也有另外準備了底片機做拍攝
超有fu的😳
而外景的部分
畢竟我們家還是蠻瘋狂的
個個兒都是戲菁
我跟Karren就找了好幾個有趣的外景
一家一家去聯繫
也非常感謝店家們提供場地借我們拍攝
所以大家看到的背景都不是攝影棚喔
謝謝 鳳時國術舘 小時候蔣老爹 豐仁藥局 @博仕堂文具行
還有Uncle Three Store 三叔公雜貨店提供道具
同時也要最最感謝打造這組照片的幕後功臣
攝影師 Karren's Photography
服裝師 林玉珩造型工作室
復古婚紗 富松梅 手作藝廊
外景上海灘我跟妹妹 從前從前
妝髮師 Nico整體造型/時尚彩妝/新娘秘書 WiwiChang彩妝整體創意造型/Makeup/Stylist 玖零造型 Jolly Mii
花藝 浪花w/f
還有當天跑來跑去的丹尼爾
感謝你們每一位🙇🏼♀️
梓茵真心愛你們❤️
六零年代好媽媽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八卦
或許可以說,梁朝偉的人生故事與其電影相去不遠。當他七歲的時候,他從事夜店經理的父親第三、四度拋下了妻子,那正值香港的六零年代末,彼時,一個家的分崩離析並不常見,孤兒遭遇造就了梁朝偉的孤寂沉默與低調內斂。他表示:
⠀⠀⠀⠀⠀
「自父親不告而別後,我不知該如何面對人群。當你還是一個孩子時,週遭人談論的都是他們的爸爸、他們的家庭、他們多麼快樂、他們的爸爸多麼優秀,我想,打從那時開始,我停止了與人交流,且變得極度壓抑。」
⠀⠀⠀⠀⠀
如此自卑心態,終於消失在他陪伴母親潛入電影的世界時,年紀輕輕的梁朝偉就這麼愛上了 Robert De Niro、Al Pacino,以及 Gene Hackman,他日漸著迷於媽媽尤其喜愛的演員 —— Alain Delon,一個大受全球女性歡迎的性感白人偶像,來自六零年代的巴黎,一雙宛若寶石閃閃發光的湛藍明眸,習慣抽著雪茄,渾身上下散發一種帶有情慾氛圍的撩人感,好似這群廣大支持者就是他的生命泉源。
⠀⠀⠀⠀⠀
但其實,梁朝偉未曾夢想成為一名演員,二十歲時,他是再普通不過的銷售員,卻於因緣際會下,1982 年時周星馳建議他去參加香港頗負盛名的 TVB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之戲劇課程的甄選。始料未及的是,梁朝偉順利通過審核,接下來的一年,每週有六天緊鑼密鼓進行嚴格的戲劇訓練,包括功夫武打,而且這還是他在接到第一份電視節目演出邀約之前的事。而這樣的工作,提供他一個出口,得以展現長期自我隱藏的部份真實面向,更因此學會如何將內在憤怒與恐懼注入自己詮釋的角色之中。
⠀⠀⠀⠀⠀
「我找到一個表達自我的方式,在他人面前哭泣、大笑、釋放自身情緒,而不會感到絲毫難為情。」
⠀⠀⠀⠀⠀
還是青少年的時候,他早就習慣在鏡子前面自言自語,而鮮少對真實的人們說話,日後他便將這個方式轉化為自己的工藝。在王家衛 1994 年的電影《重慶森林》,梁朝偉飾演一位失戀的警察,對著一塊肥皂講述一段獨白長達三分鐘,還有大型布娃娃、遺留樓上的一件衣服,他對它們講話的模樣,就像面對一位需要打氣的朋友,對他們的整潔與體重開開玩笑,以及自身感受的真情流露。然而,如此詮釋方式,在《尚氣與十環傳奇》的導演 Destin Daniel Cretton 心中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
一直到王家衛 2000 年的作品《花樣年華》,才真正將梁朝偉介紹給全世界的廣大觀眾,在坎城贏下最佳男主角的殊榮,這部電影在氛圍上堪稱大師之作,也因梁朝偉的精湛演技 —— 他獨自坐在攝影機前方,於孤寂、慾望、柔情、無聲憤怒之間流轉的情緒表達能力,而且只仰賴一雙眼睛,一個鏡頭,那魅力早已勝過千言萬語。
⠀⠀⠀⠀⠀
梁朝偉罕見地在李安 2007 年的二戰電影《色,戒》中轉而扮演反派,他完整看完整部作品後,深深為銀幕裡的自己感到訝異,他不知道易先生這個角色到底從何而來,對他來說,這樣的表演象徵的是一種理想狀態,找到過去相當陌生的一部分自我,就像是探索一個未知的世界。
⠀⠀⠀⠀⠀
2008 年結婚至今,59 歲的梁朝偉與 55 歲的劉嘉玲仍膝下無子,他也很少在電影中扮演父親的角色,他說,確實有人來詢問過他是否願意演出一位失敗的爸爸,但他拒絕了,因為他不想喚醒任何關於其父是如何對待自己的陳年往事。
⠀⠀⠀⠀⠀
他也有關於獨處的快樂回憶,那是在東京或北海道,他帶著一本書入住當地飯店,騎腳踏車騎了好幾個小時,參觀了藝廊與博物館,在居酒屋一個人用餐,獨酌清酒搭配料理過的肝、腸和牛舌,而那是他印象中父親最喜歡的食物。另一方面,他像是特技演員般喜愛從事一些極限運動,包括滑雪、衝浪等等,並將這些運動對他的意義形容為追尋自我內在的孤寂本性。
⠀⠀⠀⠀⠀
「也許是因為童年成長背景使然,導致隔絕了自我與人群,從那時開始,我學會在獨處時找到自己真正樂在其中的事,因為,你不能總是依賴著與他人相處才找得到快樂,對吧?」
⠀⠀⠀⠀⠀
Since then, I’ve learned to find something that I really enjoy doing whilst I’m alone. Because you cannot always rely on being with people to feel happy, right?
⠀⠀⠀⠀⠀
⠀⠀⠀⠀⠀
⠀⠀⠀⠀⠀
#GQ此篇訪談真的很精采 http://gq.mn/9tA4uLC
六零年代好媽媽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或許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如孤島般的「地帶」,好像摯親都無法明瞭。偏偏英國的某位詩人如是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整體的一部分。」不少人說小島孤獨,卻鮮有人親身體會孤島的感受,因為都市人禁不起,放不下,走不來。外人走進島內,島民踏出島外,經年來往的渡輪看盡離合。島上的「祺森冰室」負責人林耀山(Gary)生於斯,長於斯,闊別孤島逾十年後回歸故地,不為甚麼,只為年邁父親背起擔子——好好經營冰室。他只望將冰室一代傳一代,交給兒子再交給孫子,世世代代得以保守家族的心血結晶。念念親情,看來孤島不孤單。
緩緩地流淌的靜謐時光
島與城的距離原來僅僅約半小時的里程,渡輪在浪花與浪花之間顛簸,不一會兒便來到彼岸。實實在在踏足於一平方公里的小島上,純淨清新的海洋氣息撲面而來,慣於急速的步伐不期然放慢,放輕鬆。赫然發覺孤島,原來一點都不孤獨,因她正正被溫柔的海洋圍抱著。坪洲,外形彷如一個「凹」字,半點兒都不平坦,地形與其名字不相配,煞是有趣,陷下去的地方像是埋藏着隱世秘寶,或是世外桃源,遠眺還看得見青翠山嶺。坪洲在七、八十年前是繁盛的工業中心,全盛時期更有逾百家廠房。
從昔日繁盛到今時今日的平靜,坪洲的面貌經歷多大的轉變,在島上不難發見歷史痕迹。如今,小島沒絲毫熙來攘往的壓迫感,沒有車子,沒有擠擁人潮,大街小巷彌漫悠閒靜謐的氛圍。每分每秒在城市如江河奔流的時光,在島上卻是緩緩地流淌。踏出碼頭,一座古廟映入眼簾,沿着永安街直行,偶爾有腳踏車擦身而過,街頭巷尾迴盪着微妙的窸窸窣窣,夾雜清脆的叮叮噹噹。店鋪之間隔着一道「楚河漢界」,店家卻會互相打招呼,談談天氣陰晴,說說生活瑣碎。
一塊牌匾牽繫兩代心血
巷尾,便看得見「祺森冰室」牌匾,一塊牌匾四個大字連繫兩代親情與心血,負責人林耀山(Gary)說:「爺爺名『祺』; 爸爸名『森』, 結合在一起就變成冰室的名字。他們都是行船,都是做廚房,懂得甚麼便做甚麼工。」原來,「祺森冰室」坐落的屋子早在一九六零年已經存在,Gary太公那代就已經在這裏居住,直至Gary的那一代已將近是第四代,經歷了數十載風霜的屋子見證着林氐四代的家族歷史,「之前是太公來到這個小島,買了這一棟物業,最初都是供別人做餐廳。坪洲那時有很多廠,人多了,食的需求就變大,就會有冰室及餐廳的出現。 他們想到不如就做餐廳生意,就收回餐廳。」
生於斯,長於斯的Gary繼承衣缽,經營島上的家族餐飲業生意,孝順的他從小便在冰室幫忙,亦與小島有着深厚感情,「坪洲這個地方,比較寧靜。最大分別是這裏沒有車,空氣好。坪洲人較淳樸,但睦鄰關係好很多,都是土生土長。我們從小就在這幫手,上午就幫手做早餐,放學後冰室已經關門,就回來掃地清潔。那時候,日常生活,包括吃飯、做功課等所有事情都在店裏做,記得有些人會拿五毫子給我,叫我拿給媽媽。」
離開終究是為了歸來
畢業後,Gary毅然離開長大的地方,出外尋找工作,移居近十年,曾與家人討論過「接手」的問題,他的內心亦經歷過幾番掙扎,徘徊於拒絕與接受的邊緣,反思過去梳理思緒有助填補未來的空白,他憶述:「那時心想不會接管餐廳,結了婚到有小朋友之後發覺 ,以前家人對我們真的好。慢慢就去理解,他們老人家可以撐起這間餐廳,真是厲害。中間也有很多時候,是星期六日或者星期五晚我也有回來,爸爸的年紀都差不多退休,經營餐廳,做了大半生,又供到我們、我、妹妹都長大自立,反思都應該是時候回來幫手 ,二零零一年便回來了。」 終究,冰室對Gary充滿了兒時回憶與深厚感情,可想而知難捨難斷。
於港人而言,冰室是香港歷史遺留下來的昔日印記,可理解為茶餐廳的前身,流行於一九五零至一九六零年代,隨着西餐業發展而起,最初因售賣的食品又以紅豆冰、咖啡、奶茶等西式飲品為主,以「飲冰」為賣點,故取名「冰室」。Gary解釋:「做冰室賣的食物很簡單 ,會有奶茶咖啡,只賣幾種粉麵。最早期我們有上海麵賣,雞蛋及肉片。我們的肉片是煎香了的肉片。那時是媽媽想食,爸爸就說拿一些回來賣,說這樣食就食了幾廿年 ,直到現在我都保持有上海麵賣,做一間冰室要茶靚咖啡都靚,兩者必須要做得好。」
片片蝦多士皆有血汗
歷久不衰的是情懷與傳統,雖然Gary 認為肯變肯去接受就會更好,但他並非一味主張顛覆過去的變革,而是選擇奠基於優良基礎上推陳出新。他細心地把過去的種種保存下來,「茶底沿用以前爸爸留下的,那味道由那時到現在沒有很大轉變,其實要煲一壺好的奶茶是很簡單,但要保持到十年是同一樣的味道,就是功夫。還有一個以前有、現在也有的就是紅豆冰。裝潢仍保留一派老式冰室格局,店內一枱一椅一磚一瓦均與開業時無異,還保留所有卡座椅子,這些椅子於一九六零年已經存在,因經過好些時日,木材腐朽,需要不停翻新修補。」蝦多士,是祺森冰室的「招牌菜」,不少人趨之若鶩來嘗鮮。
Gary坦言:「蝦多士以前是沒有的,以前麵食為主,而且沒有一種較有特色的菜式,就想到蝦多士不錯,將蝦放進麵包,再用餡包起。其實不是我構思,五十年代的蝦多士就是這樣做。」蝦多士滋味香口,然而製作蝦多士的過程竟血汗交融,因為當中有一個剝殼挑腸的工序,「我們剝得很快,很容易會刺到手流血,還有個漿,要用很多香料去炒,將幾樣混合放到麵包裏,再浸蛋漿,再沾麵包糠,再炸。」
情鍾爸爸烹調的早餐
經營餐廳的擔子沉重得很,Gary卻沒有後悔當初的承諾與決定,他憶起一件引以自豪的往事,「有一個時刻十分感動,平時我們收的錢會放起來,通常我就會全部拿給爸爸。有一天,爸爸突然跟我說不是啊 ,今日你第一日接管 ,你拿吧。那種感覺是我終於真正地接手了,是一種認同。」從爸爸身上,Gary學到了堅守原則,絕不馬虎,「本身有些客人喜歡爸爸的食物。有時我們會分得出是不是舊街坊回來,一家人來食四碗五碗上海麵。
不想失去這批客人,我會有少少要求,再做下去慢慢加東西,要求不能變,這是從我爸爸身上學的。因為爸爸做事的方法是慢工出細貨,當他口說隨便的時候才是最令人害怕,其實都是有要求的。」爸爸煮的食物,是Gary孩提時代的世間美食,他想起讀中學時,每日七時走下來客廳,便會看見一杯奶茶,一件腿蛋治已準備好在枱上,「爸爸一定先做好放在這,我從未食厭。」
冰室拉近了Gary與親人的距離,Gary爸爸放手後就沒有再理會餐廳生意,轉而在背後支持子女。 至於,Gary的兒子現時也會到餐廳幫手打點,「冰室令到自己和家人關係更親近 ,但當你太親近時也會有很多摩擦 ,我們的溝通方法可能就是先罵先吵架。有時工作上不滿意也會發他脾氣,吵完就算了。一家人,開心不開心全都在這裏,回憶都全在這裏。」承傳下來數十載的冰室是多代人的心血結晶,Gary一心希望能夠將冰室繼續傳承下去,「保存招牌和心血,再交給兒子再交給孫子 ,一代傳一代。」
撰文:文朗琛
攝影:胡浩賢
祺森冰室
地址:坪洲坪洲永安街3號地下B鋪
電話:2983 0554
營業時間:星期二至日 8am-4pm(星期一休息)
詳情: http://bit.ly/2VnXidp

六零年代好媽媽 在 懶貓 LanCat Youtube 的評價
返校遊戲設定在六零年代的台灣,採用架空世界、以校園為舞台的恐怖冒險遊戲。希望藉由遊戲手法來呈現台灣特有的文化,因此角色和場景構成參照台灣人所熟悉的人事物,例如腳尾飯,山間廟宇,神壇,這些台灣當地宗教習俗都會出現於遊戲中。操作上主要以點擊方式進行,讓玩家簡單上手,又以各種極富巧思的解謎關卡來考驗玩家。故事軸心圍繞在兩名少男少女在學校中的相遇以及探索,講述著一個與體制衝突的六零年代故事。遊戲表現上運用原創音樂和音效的配合和拼貼寫實的畫風,堆疊出令人窒息的恐怖氛圍。
Subscribe me! 訂閱Youtube! - http://bit.ly/1pXlf1D
Facebook 粉絲頁 : https://www.facebook.com/Heavenknowslol/
Twitch 實況台 - http://www.twitch.tv/failverde

六零年代好媽媽 在 【哲生的童年回憶】懷舊電視廣告50部第1輯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