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一段旅程
他是我訪問過年紀最大的長輩(104歲)
事先張揚的死亡事件教會我太多太多
這是一份很深遠的禮物
轉送給你們
希望你們也能收到❤️
【老天爺送給我們的禮物】
本文摘自 #曾寶儀《#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那些讓我又哭又震撼的跨國境旅程》
大衛.古道爾在澳洲加入了死亡醫生菲利普的諮詢團體,因此由團體裡的護士陪伴大衛去瑞士。他們先到法國見大衛家人最後一面,再飛往瑞士巴塞爾。
菲利普知道這是宣揚他理念的好機會,因此他歡迎全球各大媒體前來拍攝。
我們先打聽好大衛所下榻的飯店,打算入住同一間。由於延宕離開機場的時間,在計程車開進飯店花園時,正巧看到護士推著大衛進花園,向我們迎面而來。
在沒做任何準備下,我向大衛搭訕,閒話家常。雖然只是聊天,但對我而言,這段談話比第二天我坐下來與他正式訪談還來得更真實與珍貴。
當時溫暖陽光灑落花園中,我面對大衛,像孫女一般蹲在面前聽他說話,近距離看著他的臉、握著他的手時,我腦子閃過一個念頭:他真的好老啊。
大衛的皮膚不停掉下小屑屑,手的皮膚非常皺。當他喝著茶時,茶水會不自覺從他唇邊流下……
大衛是我訪問過最老的人瑞,看著他帶給我強烈的衝擊感。
在身旁陪他用午餐,對於我的問題,他輕鬆回應我,或是不時開玩笑說:「歐洲人真不懂得做茶,我不該點茶喝的。」
我問他:「對您來說,安樂死是個困難的決定嗎?」
大衛說:「對我來說是個很簡單的決定,因為我這幾年的生活已經變成悲劇了。我一直盡力在忍受生活,雖然希望有能力享受它,但現在已經不可能了。真希望澳洲政府能讓安樂死變得容易,但政府一直說不不不,所以我只能向瑞士尋求幫助。這不是最好的選擇,我真的不想選擇在瑞士結束生命,要是能直接在澳洲安樂死就好了。」
我注意到大衛的衣服上印著一句話:丟臉地衰老。
於是問他:「如您衣服上這句話所說,您真的認為衰老是一件丟臉的事嗎?」
他說:「我不太清楚今天選了哪件衣服穿,但如果我穿著這件衣服去演講,我想那會有很好的諷刺效果。」
儘管已高齡104歲,大衛仍不忘幽默。
他繼續說:「#我不認為衰老是丟臉的,人們想活得久是很正常的事,但我寧願在沒這麼老的時候死去。我也曾經認為長壽很好,直到95歲之後大部分的生活我無法自理,被吊銷了駕照,對我而言這是結束生命的開始。」
我接著問他:「離開這世界後,你最想念的會是什麼?」
他回答:「我會很想念在斐濟做研究的那段時光。」
高齡104歲的大衛沒有任何慢性病,兒孫成群,年過百歲的他仍然在大學教書做研究,從一般人眼中看來,他沒有安樂死的理由。
我猜想,也許最主要原因是我看過的一則報導:1、2個月前,獨居的他在家中跌倒,3天後才被來幫忙打掃的人員發現。整整3天無法求救,只能躺在地上,這3天的他到底經歷了什麼?他會想些什麼?
於是我問大衛:「是因為你在家裡跌倒了,才做這個決定嗎?」
他說:「不是。在我不能自由旅行、不能自在閱讀想讀的書、沒辦法好好教書,那時我就覺得差不多了,我該離開這個世界了。」
我們互動非常自然。我臉上一點妝也沒有,頭髮由於十幾個小時的飛行而亂七八糟,也只能用簡單英文交談。儘管如此,這段時光比任何訪問都來得有價值。
最後與他道別時,他執起我的手,親吻了一下。我也親吻了他的手。在那一刻,我們祝福了彼此。
沒有死亡陰影下的悲傷與恐懼,我們就像來自地球兩端的忘年之交,一起在瑞士飯店有著美好陽光灑落的花園裡,吃了一頓愜意的午餐。
巴塞爾第二天,英國導演安排了一些採訪行程,包含當天上午的正式記者會,以及機動性訪問陪著大衛來巴塞爾的護士、死亡醫生菲利普等相關人士。
當我們抵達記者會現場時,陣仗之大,彷彿全世界的大媒體都來了。美國CNN、英國BBC、澳洲ABC、路透社……但東方面孔只有我們。
大衛由孫子陪他到現場,孫子也是從另一個城市特地飛到瑞士,陪爺爺走完人生。
雖然會場內擠滿媒體,但氣氛卻瀰漫著一股凝重,有種山雨欲來之感。
一名記者打破沉悶的氣氛問大衛:「在您的最後一刻,您會放點什麼音樂嗎?」
大衛說:「我應該會放《歡樂頌》。」
說完,大衛竟大聲唱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中的《歡樂頌》。他的歌聲,鎮住了現場所有人。
瞬間,會場內彷彿亮了起來。這顯示大衛仍是活力充沛,他並非虛弱到必須結束生命的老人。
而這反差,又更加突顯這整件事的荒謬,與考驗著我們一般人對死亡甚至是安樂死的認知。
接下來,我們打聽到大衛的孫子可能會推著爺爺去附近植物園散心。這段出發前的空檔我們訪問了護士,我問護士:「為什麼大衛的家人沒打算幫他請24小時的看護?或許他就不必面對跌倒3天後才被發現這件事。」
但護士反問我:「換作是妳,妳想要嗎?有人24小時監視著妳,盯著妳的吃喝拉撒睡,妳想過著這樣的日子嗎?」
我被護士問倒了。
對於家中長輩,我們理所當然認為要全天候無微不至地照顧,這似乎就是最好的安排,但我們從來沒有問過長輩:你們想不想要?
會不會長輩為了讓晚輩不那麼愧疚,把自己的尊嚴放到一邊了呢?這麼一來,反而是強加壓力在長輩身上。
如果連你自己都不想要過這樣的生活,又為什麼你會覺得這是最體貼長輩的方法?
我重新思考了過去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價值觀。
大衛告別世界的日子到來。那天我同樣起了個大早,並且挑選了一套黑衣。我們陪著大衛以及他的家人去執行安樂死診所的現場。
看著大衛上車之後,再坐上我們的車,英國導演沿路問我:「寶儀,妳在想什麼? 」
當時我回答了這個問題4、5次,但每次都語無倫次。
我在採訪?我在送一位老人家最後一程?我去見證他人的死亡?當時我腦中沒有任何消化這件事的機制。
這到底是什麼?我到底在幹麼?大衛孫子心中的問號,或許和我是相同的。
仍然有許多媒體到場。大衛與他的親人圍坐在房間中央的長桌。有媒體想上前對大衛說話,但此刻我一句話也說不出口,也不認為我有資格走上前去說些告別的話。
診所裡的人員忙進忙出處理事情,大衛似乎等得不耐,忍不住出聲問了:「我們到底還在等什麼呢? 」
當他一說出口,所有人都愣住了。
此時,他的孫子反而笑了,說:「我們還有一些表格要填。」
大衛便說:「總是有這麼多表格要填。」
所有人這才跟著笑了。
這些笑聲令我稍稍放鬆。這一刻我看見幽默的珍貴—笑,能讓緊繃的能量找到宣洩的出口。
當下我突然明白,大衛早已準備好了,他人的悲傷對他而言沒有任何意義。那麼身為旁觀者的我,到底在糾葛什麼?到底為了什麼要無所適從。
此時此刻,我知道自己要以何種角色站在這裡了,心中糾葛倏地鬆開。
這時有人進來說話: 「時間到了,大家可以出去了。」所有媒體移動到另一個房間等待。
我在等待室中走來走去,心想不如來看書吧。書架上只有魯米的詩集是英文,其他都是我不懂的語言。
或許我可以問問這本詩集,今天到底要教會我什麼?
在心中默唸問題,隨意翻開一頁,這首詩的中譯是這樣的:
「今日如此美妙,
沒有可讓悲傷容身之處,
今日讓我們從知識之杯裡啜飲那叫做信任的酒,
既然不能只靠麵包與水過活,
就讓我們吃點從神的手中接過來的食糧吧。」
看了第一句我便笑了出來,答案多麼清楚明白。
如果一路走來,我都在學習死亡不一定是悲傷,我為什麼要被悲傷困住,並且緊抓住它不放?
或許我們能從這件事中得到一份禮物,這份所愛的人離開而留下來的禮物,我們有沒有拆開它並好好學習。
讀完這首詩後不久,診所宣布大衛的死亡時間。
這首詩不只是給我答案,它也給了〈告別的權利〉這部紀錄片一個答案。於是我將詩集這頁拍了下來。
這的確是老天爺送給我們的禮物——如果我們能認出它來,並且明白它是如此珍貴。
最後,我把我的愛與祝福送給大衛。
我相信有死後的世界,他在那裡將被眾人的愛與祝福擁抱。
而最後的最後,我終將與那些悲傷與不捨道別。
-
曾寶儀《#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那些讓我又哭又震撼的跨國境旅程》
作者:曾寶儀 Bowie
博客來:https://is.gd/yrxgt3
誠品線上:https://is.gd/kgFdHx
金石堂網路:https://is.gd/NCVIk0
晨星網路:https://is.gd/Zgs6QO
#安樂死 #euthanasia
#生命禮物 #giftoflife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李四端的雲端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春天到 覓食獵海豹 北極熊母子歷險記...
全球 暖 化 bbc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全球最大熱帶雨林,有「地球之肺」稱號的亞馬遜森林正遭遇有紀錄以來範圍最廣也最頻繁的火災。但今年並非遭遇乾旱,問題指向是人為的過度開發,今年初上任的巴西右翼總統波索納洛卻把矛頭指向環保團體,並以殖民心態回嗆全球多國的關切。直到法國、愛爾蘭拿貿易協議做為要脅,逼巴西政府積極處理,波索納洛才決定出動軍隊,但由於亞馬遜雨林占地比整個歐洲還要大,巴西也坦承,滅火恐力有未逮,危機能否及時化為轉機,仍在未定之天】
橫跨八國,佔地700萬平方公里,位於南美洲亞馬遜盆地的熱帶雨林,由於面積是全球雨林的一半,生物多樣性也最豐富,且每年可吸收多達20億噸的二氧化碳,替地球製造20%的氧氣,過去一直有著「地球之肺」的稱號,但隨著森林砍伐日益加劇,2005年亞馬遜又遭逢百年來最嚴重的乾旱,維繫地球生命的肺,正一天天地感到窒息。
(新聞旁白)_
亞馬遜(雨林)著火了,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今年以來已偵測到創紀錄的火災數量,超過72000起,烈焰吞沒了亞馬遜熱帶雨林的大片區域,煙霧飄散得既遠又廣 它使天空變暗,甚至遠達起火地區南方兩千多公里處的聖保羅
這是史上頭一遭,巴西亞馬遜雨林以破紀錄的速度劇烈燃燒,幾乎每分鐘都足以摧毀掉,一個半足球場大小,根據巴西國家太空總署,最新發布的森林火災統計數據,截至今年一到八月,全巴西共發生了7萬2843起火災,相較於2018同期增長了83%,是自2013年有紀錄以來最高,同時自15號以來,衛星空照圖顯示,巴西共發生9507起火災,大部分也都位在亞馬遜流域,且霧霾蔓延到鄰國秘魯 波利維亞和巴拉圭,整個南美洲都難以倖免。
(波索納洛/巴西總統)
關於亞馬遜雨林的火災,我覺得它可能是由非政府組織「自導自演」,因為他們需要錢,所以刻意為巴西帶來問題
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率先把責任推給環保團體,波索納洛這位有著「巴西川普」稱號的右翼總統,自今年一月主政以來,便高舉發展經濟的旗幟,力主鬆綁環保法規大舉開墾雨林,並高調駁斥「環保重於一切」的論調,《衛報》報導 就算沒有這場森林大火,光是今年五月,巴西境內遭到砍伐的雨林面積,也高達739平方公里,換算下來,每分鐘就有兩座足球場大小的雨林消失,緊接著八月初《經濟學人》雜誌,也正式以封面故事點出亞馬遜雨林的危機,直言「巴西有能力拯救地球最大的森林」,「也可以摧毀它」,卻沒想到這麼快就迎來了這場致命野火。
(Paolo Brando/亞馬遜環境研究中心學者)
今年和之前最大的不同在於,去年亞馬遜火災的增加和乾旱有關,今年我們並沒有發生重大乾旱,但我們仍然看到火災大規模地增加,如果我們看到這個情況,最可能的原因在於,這些火災集中在少數幾個城市,正如我所言,10個城市幾乎占據了森林砍伐的50%,因為火災是森林過度砍伐的副產品,是消除所有生物質肥料的最後一步,我擔心的是隨著乾季的不斷延長,下個月會有更多乾燥的條件,這些乾旱嚴重的問題都可能導致森林大火,然後它可以燃燒蔓延數十萬公里,例如燃燒面積可能又擴大10%,是10倍或20倍柏林的大小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說法,亞馬遜雨林因其潮濕環境,歷史上相較於其他森林地帶,較少出現森林大火的嚴重天災,然而近期受到全球暖化,森林濫伐,乾旱及沙漠化的多重衝擊下,亞馬遜雨林大火確實越來越頻繁,再加上巴西和亞馬遜地區盛行的農業方式,向來是砍伐樹木後將其點燃,以便用於農業用途,新上任的波索納洛政府為鼓勵這種模式,還大幅削弱了環境部門對亞馬遜開發的控制權,英國媒體包括衛報及BBC報導稱,今年巴西對雨林管理上的罰款數量,比過去11年都要來得少,實地抽查雨林開發情況的次數也大跌七成。
(抗議民眾)
你要怎麼面對你的子孫
巧的是此刻正好是2019巴西氣候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國家齊聚一堂,針對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積極研擬因應對策,這位巴西環境部長卻幾乎要被噓聲淹沒,因為他在2016年才被揭發更改環保計畫地圖,圖利採礦公司而遭到定罪,對正在燃燒的亞馬遜雨林大火,拿不出任何辦法,卻有臉待在台上夸夸其詞。
(Manuel Pulgar Vidal/前祕魯環境部長)
我認為此刻在巴西舉辦氣候週會再好不過了,因為今天在全體會議開幕式上出現了,批評巴西環境部長的聲音,這也證明了三件事,第一我們沒有空間否認氣候變遷的存在,它被排除在討論之外,因為已經有如此強烈的氣候證據,證明否認是荒謬的,第二有這麼多公民來抗議,而且不只是今天,所有的孩子會在星期五罷工上街頭抗議,人們要求採取更多行動並告訴政治人物,你們沒有做好你們該做的工作,第三是承認我們正處於危機和緊急狀態
亞馬遜的開發熱潮從1970年代開始,有權有勢的外來地主陸續把整個森林剷平養牛 種大豆,整整半世紀,亞馬遜雨林被砍掉的樹,比歐洲殖民開始的450年還要來得多,粗估盜伐後留下的馬路多達17萬公里,讓以前到不了的森林,從此門戶洞開。
(國家地理雜誌編輯/史考特華勒斯)
他們到達很深的地方開始濫伐,一旦路成形,便成了侵占者的捷徑,包括地霸也跟著進來這個保護區開始罷占,我們過去數十年,已經看到這些在亞馬遜雨林發生
當年從巴西出口的大豆,有將近一半銷往歐盟,中國買進20%,牛肉則有34%和19%,分別被賣到歐盟及俄羅斯,至於木材整整一半是銷往美國,靠著出口為巴西賺來滿滿外匯,但短短數十年,巴西內部卻已有上百人,為了捍衛雨林慘遭地霸買兇殺害,卻仍前仆後繼,誰也沒想到,如今的亞馬遜雨林,竟是由政府雙手奉上給企業營利開發。
(Ricardo Galvao/巴西國家太空研究所前執行長)
在這個政府裡,很顯然存在明顯的,反對科學的意識形態,因此如果政府沒有採取強有力行動,來阻止森林濫加砍伐,我們預計在10到20年內,我們將走向難以挽救的不歸路
為了遏止巴西政府的一意孤行,挪威和德國已經先後停止對亞馬遜基金,提供數千萬美元的「保護津貼」,法國總統馬克洪第一時間推文稱「我們的家著火了」,「地球的肺每年替地球製造20%的氧氣」,「這將是一個國際的危機」,「即將登場的G7峰會應該一起討論關心」,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也說,自己「非常擔心亞馬遜雨林的野火」,「這是地球氣候的危機」,「我們承擔不了這個後果」,但此舉卻引發巴西總統波索納洛情緒性反彈,直言「我們正面對一場戰爭」,最新一期《時代雜誌》更點出,亞馬遜雨林大火燒出了,巴西新政府與歐洲間的緊張關係,包括法國及愛爾蘭都已明確表態,除非巴西採取具體措施阻止亞馬遜雨林繼續燃燒,否則將投票反對南方共同市場自貿協定的簽署。
(抗議民眾)
波索納洛下台
南美洲的民眾全站了出來,周五在利馬 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地,抗議聲浪遍地開花,逼得先前拿殖民主義為藉口,悍然拒絕外國勢力干預的巴西總統波索納洛,也不得不放軟身段,強調亞馬遜雨林比整個歐洲還要大,巴西要控制火勢恐力有未逮,但絕對會全力以赴。
(波索納洛/巴西總統)
我願意接受那些說法,並授權在法律與秩序的前提下,派出武裝部隊打擊那些正在進行非法活動的機構與人員,對保護環境做出努力,以控制該地區火勢的發展
一場世紀之火,映照出人類的貪婪與民族主義意識形態的僵硬,危機能及時化為轉機嗎?
中文字幕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7BqpvaSKM4
全球 暖 化 bbc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您可能很難想像,亞馬遜雨林不只是全球生物最多樣性的地方,也擁有某些人類最致命疾病的治療祕密,但如今人類面對人為的放火整地卻無力回天。更可怕的是,同一時間在大西洋彼端的中部非洲,包括安哥拉和剛果野火蔓延的程度,幾乎是亞馬遜雨林的兩倍,科學家驚訝地發現,2019年夏天全球各地幾乎都在起火,且多數發生在經濟狀況不佳的鬧飢荒之地,極有可能引發內戰動盪。但此時川普政府卻為了拚經濟,打算大幅鬆綁取消甲烷限排令,不由得讓人擔心這恐將使人類歷史陷入另一個悲劇的循環】
(影片旁白)
要花多少時間,我們會看到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全數燒毀,如果我們不採取任何措施阻止,我們很快就會知道答案,亞馬遜熱帶雨林替地球產生20%氧氣,這裡孕育地球30%物種,而且它擁有治療某些我們最致命疾病的治療秘密,如果我們摧毀了亞馬遜雨林,後果將會是災難性的,而且全世界都會感受得到
當亞馬遜雨林大火延燒逾月之後,越來越多人忍不住要問,一個沒有亞馬遜的地球會是何種模樣,我們能不能及時挽救。
(影片旁白)
首先我們將失去大量的地球生物多樣性,亞馬遜雨林擁有的動植物物種,比地球上任何其它陸地生態體系都要多很多,且大多數人都會感到驚訝,當他們發現有數百種處方藥來自亞馬遜雨林時,我們談的不只是簡單的草藥,而是成熟的抗癌藥物,這些藥物非常重要,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必備藥物,而且我們甚至還沒有觸及表面,科學家估計,他們迄今只研究開發了不到5%熱帶雨林植物的潛在藥用價值,所以誰知道如果沒有雨林,我們還會失去什麼其他必要的治療方法呢
《紐約客》雜誌作家安德森近期透過一段影片,試圖解釋這場亞馬遜雨林野火的遠因近果,他認為一切源起於20世紀70年代,當時的巴西軍事政權欲全力發展經濟,然後向西推進征服其它國家,那種拓荒的方式和美國政府在1860年代後,整整20年的做法如出一轍,看似刻意維護住當地原住民的權益,卻積極鼓勵白人遷居於那片土地,150年後的巴西做的是幾乎同樣事情,問題是這回被鼓動的,是來自巴西東部邊緣最貧窮城市裡的人,他們為了追求更大利益,對亞馬遜雨林展開瘋狂的放火整地,以為一把火就能免費獲得土地,種植大豆玉米,甚至為了要賺更多錢還圈地養牛。
(影片旁白)
這些矩形代表的是森林遭受破壞,是人為的,人類需要農地用來種穀,需要樹木用作燃料和材料,但是樹木會把水氣釋放回大氣中,如果我們砍伐了樹木,等於把供水給冰川的水龍頭給關掉,在過去70年,吉力馬札羅已喪失1/3的森林,在此衛星影像中,每個紅點代表單一次起火燃燒,這些火災的煙霧籠罩範圍,達整個非洲大陸的寬度,在南美洲,雨林釋放到大氣中的水分,比亞馬遜河流入海洋中的水還要多,但這些影像呈現出的形狀,都是伐木活動帶來的,在40年之間,1/5面積的樹木消失了
長期觀察亞馬遜雨林的英國牛津大學生態系統科學教授馬利,2018年初在世界經濟論壇中,曾經大談雨林保護在對抗全球暖化中的關鍵角色,他說,潮濕的雨林起火極少是天災,多數都是人禍,且氣候變化與森林砍伐相結合,往往是最危險的聯姻,因為降雨減少將直接導致旱季乾旱程度加劇,為森林大火的蔓延助燃,而且只要三到四成的亞馬遜雨林慘遭砍伐清理,整個地區的氣候條件就可能發生重大變化,難以逆轉。
(Yadvinder Malhi/英國牛津大學生態系統科學教授)
你可以把巴西這座城市裡,這些發生過火災的點繪製成地圖,總面積應該大過於那些巴西亞馬遜雨林遭砍伐區域,所以和森林砍伐相比,氣候變遷和火災的關聯性變得更大,這可能是我們未來需要採取行動的重大轉折
事實上,幾乎同一時間位於大西洋彼端的中部非洲,野火蔓延的程度也讓人膽戰心驚,包括安哥拉和剛果上個星期48小時內火災發生率,就高達一萬多起,幾乎是亞馬遜雨林的兩倍,且透過美國國家暨太空總署NASA的衛星畫面,可以清楚看出火場分布,比巴西更密集,範圍也更廣,最重要的是,BBC報導稱大部分燃燒範圍都在「雨林邊緣」而非「雨林內部」,推測應該也是當地農民「刀耕火種」的農業傳統,直接用火清理土地用來種植糧食,科學家們甚至驚訝發現,2019夏天,幾乎全球各地都在起火。
(科學家)
從8月22號到24號,全球現在就發生了19萬4085起火災,這真的不太妙,而且大部分都發生在巴西 剛果和非洲
起火地看似遍及全球,但多處是經濟狀況不佳,甚至是正在鬧飢荒之地,正如BBC報導所言,當民主剛果僅有9%人口能獲得足夠電力,多數人仍須仰賴砍伐木材當做燃料,或直接放火焚林節省開墾成本,剛果雨林將難以避免面臨重大的生存威脅,而且歷史上的乾旱幾乎都會導致飢荒,最後引發內戰動盪,好萊塢金獎導演詹姆斯卡麥隆,2014年上映的紀錄片也從科學家觀點,點出過乾旱可能導致的風險。
(卡麥隆紀錄片內容)
敘利亞人民老是談論著乾旱,那時我還很小,我大概是…..11歲左右吧,她告訴我,在敘利亞內戰前,她們活在另一場浩劫中,所以是年復一年的乾旱嗎?年復一年,政府一點也沒有要處理的意思,敘利亞政府的態度,令人民憤怒到極點,他們一心走上街頭,她說如果我沒有經歷過旱災時期,我不會懂敘利亞怎麼會陷入內戰,後來我查了一下,發現那場旱災是敘利亞近代史上最嚴重的乾旱,旱災發生時期,正好是革命前四年,超過百萬人流離失所,根據聯合國的資料顯示,超過兩百萬人生活在極度貧窮之中,依據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調查,過去40年,氣候變遷使得地中海地區陷入更長時間,更嚴重的乾旱顯示紅色的區域是最嚴重的地區,而敘利亞正位在紅色區的中心
可惜歷史總是無奈陷入悲劇的循環,人類眼中只有當下的利益,記取不了過去的教訓,於是美國在歐巴馬時代,力促歐美等國共同簽定巴黎氣候協議,從國內修法控制各國天然氣及石油公司,對於甲烷氣體的排放後,紐時報導川普政府為了全力拚經濟,已打算扭轉氣候變化規則對甲烷限排令鬆綁取消,進而凍結燃油效率標準,消除清潔能源計畫並通過削弱對瀕危物種的保護,來促進化石燃料公司的發展,這無異於捨棄挽救地球的最快方法加速滅亡。
(影片旁白)
全球氣候混亂不是政治議題,而是道德責任,你不會希望成為那群,曾有機會做出改變,卻什麼也沒做的人,你要去了解,改變已經刻不容緩,不然一切都太遲了,大家要一起讓事情往對的方向走,動起來吧,一起向前行,如果你覺得還有什麼事情來得及做,那一定要去做啊,這事攸關生死,這是我們這一代最重要的一件事
全球 暖 化 bbc 在 李四端的雲端世界 Youtube 的評價
春天到 覓食獵海豹 北極熊母子歷險記
全球 暖 化 bbc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記得打開CC字幕 #整個北半球都被熱爛啦 #RRRRRRRR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40 今夏熱浪的威力
02:07 熱浪的定義
02:32 熱浪為什麼會熱死人?
03:50 世界各地的極端氣候
05:12 我們的觀點與防暑小卡
07:09 提問TIME
07:22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歡歡
|腳本: 歡歡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環境資訊中心|熱浪席捲 高溫已是歐洲「新」日常:http://bit.ly/2Z6Hnh6
→ 關鍵評論網|歐洲「超級熱浪」致8死,法國出現45.9度破紀錄高溫:http://bit.ly/2LCfp9R
→ 轉角國際|45.9°C的法國熱地獄: 歐洲超級熱浪至少10死,突破歷史高溫紀錄:http://bit.ly/2Lz43n5
→ BBC 中文|極端天氣:英國48天缺雨 日本水災連酷熱:https://bbc.in/2LyC3A9
→ 關鍵評論網|美國阿拉斯加高溫破紀錄 家居無裝冷氣民眾措手不及:http://bit.ly/30MVc4J
→ 風傳媒|「地獄」熱浪席捲歐洲》西班牙體感溫度47度!各地高溫屢創紀錄,瑞士、北歐也遭殃:http://bit.ly/2M6Bay0
→ 泛科學|熱浪來襲,是天災還是人禍?:http://bit.ly/2LBcLBe
→ MedPartner|中暑或熱衰竭怎麼辦?有哪些症狀?醫師教你安全處置!:http://bit.ly/2O9jFjq
→ 維基|溫帶地中海型氣候:http://bit.ly/2XYBR3F
→ 報導者|以坐牢為前提!「反抗滅絕」運動引爆59國公民不服從,讓氣候議題重登舞台:http://bit.ly/2Z5DwRv
→ 上報|【零下60度是什麼感覺】極地漩渦侵襲美國中西部 各地嚴寒創歷史新低溫:http://bit.ly/2JH7So6
→ 上報|【極端氣候最前線】澳洲史上最熱的1月 2.3萬隻蝙蝠活活烤死:http://bit.ly/2Y6w6Mz
→ 上報|【極地漩渦發威】暴風雪肆虐美國中西部多州 芝加哥測得-46℃極低溫:http://bit.ly/2LwGWcQ
【 延伸閱讀 】
→ 自由時報|歐陸高溫頻破紀錄 吳德榮:這原因讓台灣從未受「熱浪」襲擊:http://bit.ly/2JJqdRt
→ 報導者|周澄/為何沒有「實效」的巴黎氣候協議仍是一大進步?:http://bit.ly/2GndBh4
→ 圖文不符|【 史上最狂總統川普,再次讓全世界 75 億人都驚呆!】:http://bit.ly/2LzhcN2
→ 地球圖輯隊|洪水、乾旱、熱浪越來越頻繁 人為氣候變遷惹得禍:http://bit.ly/2Lzxy8e"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全球 暖 化 bbc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和921說再見 #Yahoo奇摩新聞
《再見,921》時間繼續,與Yahoo奇摩新聞團隊一起將傷痛療癒。
👉回到那天,她想對媽媽說:不要下樓 → http://bit.ly/2lERdrD
👉1999/9/21 最溫暖的聲音 → http://bit.ly/2kuxFWW
👉每家必備!「緊急避難包」完整清單 → http://bit.ly/2k5oCeW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勘誤】
02:21 :此照片並非 921 大地震時的大樓倒塌照,而是 2018 年初花蓮大地震時倒塌的雲門翠堤大樓。
各節重點:
01:22 九二一大地震那天
02:37 為什麼九二一大地震災情會這麼嚴重?
03:54 921地震後,政府做了哪些調整?
05:07 類似的災情曾再度發生
07:01 在下一次地震前,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保護自己?
08:31 我們的觀點
10:27 提問
10:42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
|腳本:+🐟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影像畫面引用來源 】
00:43:BBC News
01:50:Twitter / @TheGlobalNewss
01:53:地球圖輯隊 / 照片源於路透社
02:06:BuzzOrange / 螢幕截圖照片 翻攝自南韓國民日報
02:22: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 Chad Hsu
02:25:中央大學集集地震專頁--野外調查--土壤液化 / 李俊延攝
02:40:維基百科
03:28:民視新聞
03:51:地球圖輯隊 / 照片源於路透社
04:20:美美網
04:38:行政院全球資訊網-重要政策
04:51:內政部營建署 / 安家固園計畫簡報資料截圖
05:11:風傳媒 / 李文宗攝
05:39:鏡週刊 Mirror Media / 賴智揚攝
05:45:Yahoo奇摩新聞 / 照片源於好房資料中心
06:10:公視-有話好說
06:44:高雄好過日臉書
07:08: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07:51:Rti 中央廣播電臺 / 照片源於中央社
10:14:TVBS新聞網 / 達志影像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圖輯回顧】17年前驚天動地的921地震 感謝全球協助重建:http://bit.ly/2kttB9s
→ 【老照片說故事】那一夜的天崩地裂: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http://bit.ly/2kTMdPV
→ 「地震帶上的共同體:歷史中的臺日震災」特展:http://bit.ly/2krTeYf
→ 車籠埔斷層:http://bit.ly/2kRLUoU
→ 你知道嗎?台灣百年來人口增加2007萬人:http://bit.ly/2kSunwS
→ 鄭錦桐/測不出老建築的脆弱 是沒能力還是姑息?:http://bit.ly/2kp8rJz
→ 921地震:http://bit.ly/2lYPIVx
→ 淺談台灣歷史上的大地震:http://bit.ly/2kTKN82
→ 地震再現週期分析:簡介臺灣的古地震研究案例:http://bit.ly/2kRM5R6
→ 921大地震:台灣學習到和沒學到的教訓:https://bbc.in/2kp8EMR
→ 921後的房子真的安全? 2003年才是關鍵時間:http://bit.ly/2mq57i5
→ 營建改革牛步 台南重演九二一悲劇:http://bit.ly/2lWemWY
→ 921後房子較耐震?2003是關鍵:http://bit.ly/2kttN8G
→ 地震百問-58.台灣一般建築物耐震標準的分區情形如何?:http://bit.ly/2lV6Ifx
→ 花蓮強震4棟樓傾倒 17死282傷:http://bit.ly/2lYkVs5
→ 花蓮地震究責!建商、技師遭起訴 漂亮旅店負責人無罪:http://bit.ly/2kRaaHC
→ 板塊運動 | 我們的島:http://bit.ly/2mhOPHJ
→ 你是強震的高風險族群嗎?:http://bit.ly/2kIEgxd
→ 演習還是告別式?與現實脫節的防災演練:http://bit.ly/2lYQhi7
→ 震變20年——翻轉台灣的921:https://bit.ly/2kqZQpL
→ 【921災難醫學篇】20年前救災「有熱情、沒組織」,20年後「有專業、沒法源」:https://bit.ly/2lWWLyb
→ 【921地震20週年】重建進行式7,300天,大破大立的未竟與傳承之路:https://bit.ly/2lWWPhp
→ 【921防災篇】斷裂的防災網:世界級地震研究帶頭,建築規範、應用產業慢半拍:https://bit.ly/2kmjTFE
→ 不同情境下避難原則:https://bit.ly/2kqFUTQ
→ 防震宣導:https://bit.ly/2m3DxXq"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