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x登山:我們的當代登山顯學》
在臺灣登山的老前輩常常會叮嚀我們:「在山上,快就是慢,慢就是快。」若是細究其原因,不難得知過去的休閒登山者由於受限於科技、知識與裝備,普遍地在肩上背負著沉重的重量,再加上臺灣地形變化劇烈,又缺乏雪崩、冰塔等必須加速通過的客觀危險情況,所以養成了「慢」的登山哲學,這個觀念到了現在還是深植在不少山友的心中。
最近17天完成中央山脈大縱走的許姓、吳姓登山者,以及前陣子完登二等三角點的羅姓登山者,正好是非常適合拿來對比的範例,因為他們體現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哲學。
我們暫且離開臺灣,放眼國際,「快」的發展非常蓬勃,從2008年到2018年的越野跑比賽舉辦數成長了整整10倍,而且後勢持續看漲。
支持者認為,堅硬路面對身體造成的衝擊較為巨大,而且郊區、山區的風景遠優於市區,於其中活動是種心靈上的享受;更有人認為,在山裡待的時間越短,就越不容易產生廢棄物,其實有助於環境保護。
.
從世界登山史來看,我認為快的哲學源自「未知的消逝」與「登山世俗化」兩個因素。
曾經,超過8,000公尺的山峰是令各國登山組織垂涎的獵物。例如首攀K2成功的義大利國家隊,就是二戰後政府急於彰顯國威、提振人民士氣的產物──當政者竟然在國內民生凋蔽、百廢待舉的時候,還願意大力撥款支援,就知道這是個多麼大的誘因了。再者,雖然登山是相當個人層面的事情,當我們知道登頂後就能千古留名,還是會有不少額外動力。
隨著喜馬拉雅皇冠的寶石被各國摘畢,擁有巨大宣傳價值的首登一一完成,對於普羅大眾來說已無所謂的「未知」,於是國家與組織的力量就逐漸離開了聚光燈,讓登山進入了世俗化的時代,由個人財力及商業嚮導服務取而代之。
很久很久以前,收入不豐的菁英還能透過組織力量參與遠征,如今這個機會之門只剩下一道小縫了,上頭貼了個名字,叫贊助商。
即使現在還是有為數眾多的未登峰和處女稜,但大多位於偏遠地帶且難度偏高,即便歷經千辛萬苦達成目標,報導的受眾也不外乎是小小一撮愛好者。
雖然重複前人的足跡登上絕頂巔峰仍是不易的挑戰,但個人的主觀意義早就遠大於一切。針對登山社群關注的「創舉性成就」,若非贊助商大力包裝、宣傳,一般人可能根本就無從得知這類資訊吧。
.
既然千山萬壑俱有人踏遍,剩下的要去太傷荷包又沒多少人在意,自然就會產生運動競技的需求,在登山活動發展漸趨停滯的當下,可說是一個嶄新的方向。
山徑越野跑(trail running)、速度健行(speed hiking)、山域越野跑(mountain running和稍稍不同的fell running)、多日快速健行(fastpacking)等注重於速度的運動於焉產生,其中尤以跑步相關的項目最具競爭性,西班牙傳奇跑將基里安‧喬內特(Kílian Jornet)即是其中的代表者。
至於當代於登山領域追求速度的知名人物,除了基里安自己之外,想必大家多少也聽過於2017年不幸殞命的「瑞士機器」烏里‧斯特克(Ueli Steck),或是宣稱要在7個月內完攀14座8,000公尺以上山峰的「Project Possible」發起人尼莫‧普札(Nirmal Purja)──目前的最快已知紀錄是7年11個月。
.
將視野放回最上面提到的3位臺灣登山者,就我所知道的定義,這2位17天完成大縱走的傑出山友比較接近多日快速健行的範疇,而不是越野跑。
大家想想吧,速度是怎麼換來的?大概是輕量化、體能、經驗、步道路況、導航能力這幾點。倘若目標是放在羅姓山友的完登二點三角點,行程中會增添不少變數(崩塌、天候、迷路等),時間長度與風險成正比,就不太可能追求輕快了,必須得發揮「慢」的哲學,增加自己的容錯空間。
不管怎麼說,一切還是取決於我們踏上山徑的「目的」何在,是要和他人一較長短,還是只是想善用時間多看點風景呢?
.
對於臺灣登山活動與速度結合,我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現在我們用語中的「單攻」或「一日」完成任何路線,未來的確可能會越來越流行。標示清楚且大條好走的熱門登山路線,正好是適合快速移動的地方,更何況山屋、營地容量有限,體能較佳者自然會想要請更少的假,走訪更多的山頭。
我自己就是因為請假不易,所以常採取比標準少一天的濃縮行程,但那也只是依照自體感受調節步調和縮短休息時間而已,離越野跑還差的很遠。
然而,任何強調速度的運動,風險往往也更大,尤其是在山區之內。越野跑的體能門檻極高,對於大眾來說參加不易,但或許可以吸引一部分路跑族加入;速度健行與快速多日健行雖然較為友善,但其實對登山者風險控管的考驗也相應提高,並不是單純提升速度而已,請有興趣嘗試的朋友們千萬要循序漸進。
這樣來看,咱們中央政府把登山活動歸給體育署管,不知道是否也是注意登山運動化的浪潮呢?
.
.
.
好,那本集的節目就到此為止,謝謝您的收看,我們下集再會~~
#岳政頻道停播一日
#這比較像是新聞挖_哇?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克 潮 靈 怎麼換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八卦
《速度x登山:我們的當代登山顯學》
在臺灣登山的老前輩常常會叮嚀我們:「在山上,快就是慢,慢就是快。」若是細究其原因,不難得知過去的休閒登山者由於受限於科技、知識與裝備,普遍地在肩上背負著沉重的重量,再加上臺灣地形變化劇烈,又缺乏雪崩、冰塔等必須加速通過的客觀危險情況,所以養成了「慢」的登山哲學,這個觀念到了現在還是深植在不少山友的心中。
最近17天完成中央山脈大縱走的許姓、吳姓登山者,以及前陣子完登二等三角點的羅姓登山者,正好是非常適合拿來對比的範例,因為他們體現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哲學。
我們暫且離開臺灣,放眼國際,「快」的發展非常蓬勃,從2008年到2018年的越野跑比賽舉辦數成長了整整10倍,而且後勢持續看漲。
支持者認為,堅硬路面對身體造成的衝擊較為巨大,而且郊區、山區的風景遠優於市區,於其中活動是種心靈上的享受;更有人認為,在山裡待的時間越短,就越不容易產生廢棄物,其實有助於環境保護。
.
從世界登山史來看,我認為快的哲學源自「未知的消逝」與「登山世俗化」兩個因素。
曾經,超過8,000公尺的山峰是令各國登山組織垂涎的獵物。例如首攀K2成功的義大利國家隊,就是二戰後政府急於彰顯國威、提振人民士氣的產物──當政者竟然在國內民生凋蔽、百廢待舉的時候,還願意大力撥款支援,就知道這是個多麼大的誘因了。再者,雖然登山是相當個人層面的事情,當我們知道登頂後就能千古留名,還是會有不少額外動力。
隨著喜馬拉雅皇冠的寶石被各國摘畢,擁有巨大宣傳價值的首登一一完成,對於普羅大眾來說已無所謂的「未知」,於是國家與組織的力量就逐漸離開了聚光燈,讓登山進入了世俗化的時代,由個人財力及商業嚮導服務取而代之。
很久很久以前,收入不豐的菁英還能透過組織力量參與遠征,如今這個機會之門只剩下一道小縫了,上頭貼了個名字,叫贊助商。
即使現在還是有為數眾多的未登峰和處女稜,但大多位於偏遠地帶且難度偏高,即便歷經千辛萬苦達成目標,報導的受眾也不外乎是小小一撮愛好者。
雖然重複前人的足跡登上絕頂巔峰仍是不易的挑戰,但個人的主觀意義早就遠大於一切。針對登山社群關注的「創舉性成就」,若非贊助商大力包裝、宣傳,一般人可能根本就無從得知這類資訊吧。
.
既然千山萬壑俱有人踏遍,剩下的要去太傷荷包又沒多少人在意,自然就會產生運動競技的需求,在登山活動發展漸趨停滯的當下,可說是一個嶄新的方向。
山徑越野跑(trail running)、速度健行(speed hiking)、山域越野跑(mountain running和稍稍不同的fell running)、多日快速健行(fastpacking)等注重於速度的運動於焉產生,其中尤以跑步相關的項目最具競爭性,西班牙傳奇跑將基里安‧喬內特(Kílian Jornet)即是其中的代表者。
至於當代於登山領域追求速度的知名人物,除了基里安自己之外,想必大家多少也聽過於2017年不幸殞命的「瑞士機器」烏里‧斯特克(Ueli Steck),或是宣稱要在7個月內完攀14座8,000公尺以上山峰的「Project Possible」發起人尼莫‧普札(Nirmal Purja)──目前的最快已知紀錄是7年11個月。
.
將視野放回最上面提到的3位臺灣登山者,就我所知道的定義,這2位17天完成大縱走的傑出山友比較接近多日快速健行的範疇,而不是越野跑。
大家想想吧,速度是怎麼換來的?大概是輕量化、體能、經驗、步道路況、導航能力這幾點。倘若目標是放在羅姓山友的完登二點三角點,行程中會增添不少變數(崩塌、天候、迷路等),時間長度與風險成正比,就不太可能追求輕快了,必須得發揮「慢」的哲學,增加自己的容錯空間。
不管怎麼說,一切還是取決於我們踏上山徑的「目的」何在,是要和他人一較長短,還是只是想善用時間多看點風景呢?
.
對於臺灣登山活動與速度結合,我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現在我們用語中的「單攻」或「一日」完成任何路線,未來的確可能會越來越流行。標示清楚且大條好走的熱門登山路線,正好是適合快速移動的地方,更何況山屋、營地容量有限,體能較佳者自然會想要請更少的假,走訪更多的山頭。
我自己就是因為請假不易,所以常採取比標準少一天的濃縮行程,但那也只是依照自體感受調節步調和縮短休息時間而已,離越野跑還差的很遠。
然而,任何強調速度的運動,風險往往也更大,尤其是在山區之內。越野跑的體能門檻極高,對於大眾來說參加不易,但或許可以吸引一部分路跑族加入;速度健行與快速多日健行雖然較為友善,但其實對登山者風險控管的考驗也相應提高,並不是單純提升速度而已,請有興趣嘗試的朋友們千萬要循序漸進。
這樣來看,咱們中央政府把登山活動歸給體育署管,不知道是否也是注意登山運動化的浪潮呢?
.
.
.
好,那本集的節目就到此為止,謝謝您的收看,我們下集再會~~
#岳政頻道停播一日
#這比較像是新聞挖_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