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爵士樂】
.
上禮拜實在太忙,沒時間把新的『啊哈』做成簡報,趁今晚這個有點失眠的空檔,來跟大家分享前兩天上課的一個『啊哈』
.
常常我都聽到,很多人覺得人生要做自己。可是我們往往覺得人生中的做自己是跟別人不一樣,但我們發現大多數人都一樣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思考:
.
『這個世界真的有辦法做自己嗎?』
.
我一直很喜歡一句話:『人生是所有體驗的總和』。也就是說,這世界上不可能有一模一樣體驗的兩個人,我們的自己,取決於我們經歷了什麼體驗。
.
但那天,我在上簡報課的時候,因為我都會設計互動和討論的橋段,而我們家大總管翊安很貼心的幫我放了音樂。
.
雖然,他那天放的是放鬆的bossa nova,但我忽然想到了我大學時候。當時我是個擁有Bass的人(現在都不敢說自己是Bass手XD),因緣際會下我去上了啟彬與凱雅的爵士樂 Chipin & Kaiya's Jazz的爵士課還有爵士講堂,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
.
我以前覺得,樂手就像是玩跳舞機一樣,把樂譜上的東西演奏出來就好。而當我看見爵士樂手,他們雖然還是有照著樂譜上的格式來演奏,但每個樂手演奏出來的感覺都不同。
.
更精彩的就是即興,在那個時刻,每個樂手有屬於自己的一段時間,從接續起主題,接著為自己的即興帶來詮釋,彼此看似競爭,卻又在別人即興時完美合作。
.
想到這邊,我就忽然覺得人生和爵士樂一樣。
.
我們都一定會有和別人一樣的主題,大家都是看似差不多的生命。但即便是同樣的事件,有些人在谷底裡練就一身功夫,有些人一蹶不振。有些人從順境中學會警惕,但有些人學會安逸。一切,都是每個人的詮釋方法。
.
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給自己一個精彩的人生。
.
就像爵士樂手一樣,每一個刻苦練習,每一次與音樂的流動相處,每一次和別人同台演出,他們都在不斷的磨練自己,只希望在那個即興的時刻能夠帶給別人享受,帶給自己掌聲。
.
同樣的,我覺得人生其實也是一樣。我們不一定要追求和別人不同的做自己,而是去追求即便和別人相同,但精彩程度完全不同的人生旅程。
.
所以,讓自己不斷積累,充實,在自己即興的時刻發光發熱,帶給這個世界享受,最後享受世界給你的掌聲。
.
.
.
P.s:如果大家喜歡爵士樂,或想了解爵士樂,真心推薦 啟彬與凱雅的爵士樂 Chipin & Kaiya's Jazz網站,如果對於爵士即興有興趣,跟你分享兩篇文章,我覺得不只是音樂,也對人生的思考很有幫助
.
一桶冷水的意義傳承 :
► http://www.chipinkaiyajazz.com/2015/06/blog-post_55.html
.
你必須很會說故事,也不能『掉漆』
► http://www.chipinkaiyajazz.com/2015/11/blog-post_29.html
.
.
當然還有一定要的工商服務時間XD,如果你想學習忘形流的表達方式,八月台北平日班還有位子。早鳥最後兩天,期待我們課程相見
.
忘形流微簡報工作坊
►http://cmcc.com.tw/Course-11-08
.
.
#忘形流微簡報
#用簡報說道理
#人生就像爵士樂
#該死又拖搞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
人生就像爵士樂 在 法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八卦
「Life is a lot like jazz... it's best when you improvise.(人生就像爵士樂,即興發揮最精彩。)」
- George Gershwin (1898-1937)
Laurent Café是巴黎地價高昂第六區、觀光客眾多的Buci商圈裡最讓人喜愛靜謐Tea Time的地方,巴黎人的秘密花園。
其實這裡從十七世紀(西元1690年)就開放大眾來喝咖啡,伏爾泰、盧梭等大文豪等都來喝過一杯,舉凡土耳其過來的咖啡、印度運來的香茶...在巴黎咖啡史上這裡也是花都最早期的幾家現今仍存在的左岸咖啡館,比花神、雙叟的輩份還早,哲學家沙特、卡繆都曾是座上賓。
Laurent咖啡廳其實就在Dauphine路上、五星Hotel Aubusson裡頭,同一條路直走兩百公尺就是塞納河上巴黎最老的橋-新橋(Pont Neuf)。
或許是對法國爵士樂有重要影響的名人才子Boris Vian(1920-1959)很喜愛約會的地方,這裡每星期三到星期六晚上21:00-23:30都會有爵士藍調音樂現場演奏。冬天來的話可以坐在充滿歷史風情巴洛克裝飾、有壁爐的內廳裡,但是夏天的話當然在陽光灑落的中庭露天咖啡座會比較神清...。
Hôtel d'Aubusson, 33 rue Dauphine, 75006 Paris
人生就像爵士樂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17(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過去在「一天聽一點」當中,我曾經好幾次跟大家分享過,《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這一本書裡面的一些有趣內容哦!
那今天我又看到了一篇,跟你做分享。這一篇的標題,叫做「念大學,還是要找工作?」
我想喔,可能當年你就有過這樣的抉擇;又或者是你足夠年輕,你現在就面對到這樣的一個選擇關口。
是這樣哦,有一位芝加哥的女孩,就問這一位經濟學家,她說:「我17歲,我想成為一個職業的樂手。」
她自己是彈貝斯的,她的爸媽堅持要她去念音樂系。所以囉,她到底應該要去念音樂系,還是要直接去演奏?
其實在我繼續往下跟你分享之前,你不妨也想一想,同樣的問題掉在你頭上,你會怎麼選擇?
你會覺得去念音樂系,有個學歷的保障,未來找工作會比較方便;還是毅然決然的,投入演奏這一件事情,成為一個知名的樂手呢?
其實喔,我們在想這件事情,往往是很容易掉入自己的感覺。可能當下哪一根神經接到了,或哪一根神經沒接到,你可能就做出了一些決定。
然而運氣好的話,可能你還真是走對了路;但是多數人運氣都不是很好!
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多數人,常常會在後悔自己當年做的決定,大概的原因都是因為這樣子!
所以呢,我們來看看這一位經濟學家,給的答案是什麼?
他告訴這一位女孩說:「你怎麼決定哦,你要比較兩件事情,這兩件事情分別是『人力資本的報酬』,跟『其他選擇的報酬』,看看哪個比較大?」
什麼意思呢?事實上呢,我們可能聽過「機會成本」這個詞彙。就是呢,我們因為選了一個選項之後,我們勢必要放棄掉別的選項。
然而我們放棄掉的那個選項,它能夠為我們帶來的可能的好處,我們要把它當成是「成本」;因為我放棄了這個機會,所以這也就相當是我付出去的成本。
所以他就告訴這個女孩說,當你實際投入演奏的時候,所獲得的經驗、還有賺的錢、還有省下的學費,這些總和就是你的機會成本。
如果你預期到了21歲大學畢業之後,這個總和會低於你念完大學,到底能夠賺到多少收入?那麼你的父母親,要你去念音樂系的看法,就是對的。
可是呢,談到這裡這一位經濟學家,也提醒這一位女孩,其實換個角度來看,假如一個樂手跑去念大學,那他的報酬又應該怎麼算呢?
他就說喔,有一位伊利諾大學的湯瑪斯.史密斯,他也是爵士樂的貝斯手。他曾經仔細研究爵士樂手的收入資料,他發現了一個很驚人的事實。
那就是哦,古典音樂或者是非爵士樂的演奏家,他上學的報酬率是10%;然而爵士樂手的報酬率,如果他去上學的話卻是負數的。
說個白話文喔,就是如果這一位女孩,她打算演奏的是爵士樂,那麼他花在學校的每一年的代價都很高。
因為這個報酬率是負的;等於說,在她想成為一個爵士樂手的前提底下,她去念書才叫做「不務正業」。
所以囉說到這裡,經濟學家有時候跟心理學家很像;就是呢,我們會分析很多的前提,去爬梳很多的資料跟思考,把什麼是重點提煉給你;但是呢,我們不會給你答案、不會幫你做決定。
因為如果回到了一個女孩身上,她只提出選項,叫做「她到底要去念書,還是要直接投入演奏?」;但是呢,她卻沒有說清楚「前提」。
前提就是如果如她所說,如果她真的、真的很想成為一個職業的爵士樂手;那麼直接投入演奏,不由分說,這才是一個最好的選項。
可是她到底是不是真的這麼想要呢?還是只是一句話,叫做「我17歲想成為一個職業樂手!」
我想哦,你回想自己17歲的時候,那個時候你想做的事情也很多,不是嗎?
可是隨著時間的演進、自我的沈澱,加上你又更加的認識你的狀態,你就會發現,有些選項是真的可以堅持一輩子;然而有些選項,可能只是一時興起。
所以回到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我很難說什麼樣的選項,那種所謂「正經的選項」,才叫做可以終其一生的,我也不這麼認為!
因為我發現有很多人,他在人生剛開始的時候,他選擇的是多數人認為「不正經」的選項,可是他卻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
所以呢,回到心理學家跟經濟學家一樣的毛病,叫做邀請你思考~你到底要的是什麼?
如果你沒有弄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這個世界給你任何資源、任何機會、任何選項都是白搭,不是嗎?
除了呢,你要釐清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之外,我想可能在人生的過程當中,你也必須要培養「做決定的能力」。
就如同這一篇跟你分享,它其實裡面有很多關於「或然率」的思維。
我們常常在面對人生的選擇的時候,我們都是非黑即白的;我們是沒有灰階的,我們沒有弄清楚,其實這一切都是或然率、都是機率!
我怎麼樣在確定自己要的狀況底下,幫自己選擇那個可能性是最好的?這是需要學習的、這也值得你投資自己去學習。
所以你聽到這邊,如果你還沒有加入我的【過好人生學】的話,請你務必把握,我們最後$1099優惠價的機會。
這個優惠價呢,我們會在10月31號,晚上12點就終止了!之後就會漲價。投資自己是你的機會成本最低,但是可能報酬最好的一種決定。
歡迎你的加入,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當然,也包含今天提到的【過好人生學】;再一次邀請你,把握最後優惠價的機會,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人生就像爵士樂 在 ILL MO OFFICIAL Youtube 的評價
春艷、老莫、凱琳、Matt Hsu:台灣嘻哈的icon們與
多才多藝的台裔澳洲作曲家讚頌“新冠時代”的台灣奇蹟
「就當家裡」
一股強強聯手,橫跨太平洋兩大洲的全新勢力即將登場,此陣容包括了:台灣嘻哈界大家耳熟能詳的老莫與春艷、屢獲殊榮的台裔澳籍音樂人Matt Hsu’s Obscure Orchestra以及爵士/R&B新星歌手兼ICRT DJ凱琳Cait Lin。
在這個海外台灣人回家極其不容易的時候,Matt特別想要創作一首描繪“台灣精神”的歌,於是“就當家裡”應運而生。這首歌的主題小從發掘生活周遭的小確幸開始;大至感受臺灣整體的生活型態。在“就當家裡”中,你平常聽過的所有樂器Matt幾乎都用上了!他總計運用了15種管絃樂器打造這首受七零年代西洋靈魂樂啟發的全新創作單曲。
在台灣深耕奉獻於中文饒舌創作以及嘻哈知識教育推廣超過十年的OG級先鋒、資深團體參劈TriPoets的成員老莫已經是在嘻哈圈內人人respect的大前輩。在“就當家裡”中,老莫帶來富有台灣街頭原味的歌詞,引領聽眾穿越島嶼,深入感受其對台灣人生活中不同面向的愛與認同。
台灣嘻哈新浪潮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春艷自2013年在「Diss RBL」與饒舌巨擘熊仔的一場“切磋”成名之後,致力發行各類領域的創作,如今的他,已是享譽樂壇的新生代表演藝術家。他以帶有些許飄渺與抽象的歌詞、強烈個人風格以及前衛的藝術性演繹來探索台灣人與土地的情感連結。
凱琳 Cait Lin 是近年來在台灣名聲鵲起的新人歌手之一。與Matt一樣出生於澳大利亞的她是名台澳混血兒。凱琳在台灣有著多重身份,首先,她個人是名精通爵士與R&B曲風演唱的歌手;第二,她是爵士樂團"Zy the way中庸"的看板人物;第三,她是春艷Cook The Vibe顏社煮場秀影片中的合音老師;第四,她身兼ICRT的DJ。有賴於擔任首席製作人的凱琳牽線,在“就當家裡”中,我們有幸能看到Matt、老莫、春艷三位才華洋溢藝術家的首次合作。除此之外,她也為此曲找來了能分別代表台灣多元族群的音樂家與聲音。
昆士蘭音樂獎世界音樂類得獎者Matt Hsu aka "Matt Hsu's Obscure Orchestra"是位實驗音樂作曲家。他能演奏多達二十種以上的樂器,此外他也擅長將各類民俗樂器、管絃樂器、以及生活中唾手可得物,以及生活中唾手可得物品發出的聲響編織在一起,譜寫出豐富多彩而匠心獨運的音樂。身為一名"ABT"(Australian-born Taiwanese),Matt從小受澳洲當地獨立音樂、龐克樂與實驗音樂的薰陶,長大後,他成為了全澳洲音樂界最受推崇的實驗音樂作曲家兼社會運動參與者。在跨文化背景成長下的他時常藉由譜寫出在聽覺上超凡脫俗的音樂稱頌多元性與包容性。此外,Matt還擔任自己的17人編制管絃樂團指揮,而被澳洲樂壇比喻為澳洲的Shugo Tokumaru。
這首單曲之中的琵琶solo是由在國內音樂界備受肯定的音樂人陳妍心 Sylvie Chen 擔綱演奏,而在結尾出現的族語和台語則是出自馬卡道族靈魂歌手Vita張芮菲和九歲的盧唯誠小朋友。這次單曲發行的視覺呈現來自一堆年輕又很有想法的臺灣夫妻:林嘎嘎與陳幸運所創立的獨立時尚設計品牌Loopy鹿皮。鹿皮的設計範圍涵蓋了繪製圖像、衣著與各式物件,至於鹿皮創作的風格可謂天馬行空,正如她們所說:創作風格有些很鮮豔,有些很簡單。最後,Matt還執導這支單曲的MV,畫面的組成包含了與春艷、老莫、凱琳和妍心的視訊互動以及在疫情爆發以前,Matt在台灣遊玩時拍攝同性婚姻合法化遊行的影像紀錄。
Release date: 2021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