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的庫斯杜力卡的電影經歷,是在去年這時宣布停業拆除的京華城裡,看他第一部電影《你還記得多莉貝爾嗎?》。
那是幾年前辦在京華城的金馬影展,下班尖峰時刻,晚餐也沒吃,匆匆騎車,下了橋,拐了彎,從市民大道一段騎到五段,把機車停在夜晚就一片黑暗的台北機廠附近,跑進在地下一樓的喜滿客戲院(這幾天則是不斷跑進信義區的高樓裡,也是喘),在黑漆漆的影廳坐定位子,在心裡碎碎唸抱怨「為何不就辦在離家比較近的西門町就好咧」一邊看著電影第一幕。但肚子餓也好,趕著看電影的氣喘吁吁也好,想著回家又要騎車騎上一長段,那些負面情緒在這部《你還記得多莉貝爾嗎?》面前,突然都變得不太重要。
原來,這就是被很多人講最會拿獎的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啊。
許多知名導演早期的電影作品會混雜自己的青春記憶,侯孝賢有《風櫃來的人》,姜文有《陽光燦爛的日子》,當然庫斯杜力卡也是,但他除了混了自己的青春,混了更多他後來魔幻寫實的荒誕──不斷學習催眠術的少年,躲在雞舍的妓女,南斯拉夫體制的批評。很難說《你還記得多莉貝爾嗎?》是完美的、是好看的,但這部處男作確實非常有趣,所以引起一點我對庫斯杜力卡的興趣,這位總是在影像裡拍各種動物及瘋狂婚宴的導演。
接下來幾年,在巧合之中,看了兩次拍吉普賽人處境的《流浪者之歌》,以及一次他目前最新作《牛奶配送員的魔幻人生》,這些電影都很好很有趣,不過,通通都比不上在電影院裡一口氣看完《地下社會》的那次經驗。
《地下社會》的故事線橫跨了數十年,恩怨情仇,兩男一女之間,都是戲一場,女演員在舞台上演戲,男政客在男革命家面前演戲,演出個「地下社會」,在整個國家面前表演耍把戲,整個故事浩蕩無比,庫斯杜力卡本來是拍成三百二十分鐘、分成三個段落的影集版,但我們現在目前常見的影片長度,是片長二小時又四十七分鐘的版本,但是,中間被庫斯杜力卡剪去的部份,完全不妨礙整個故事──應該說,最好的版本正是這個必須一氣呵成、一口氣看完的電影版。
因為這樣我們更能清楚地發現,這部電影其實斷在任何一個段落都是最好的,但庫斯杜力卡就是能繼續拍下去、繼續讓你看到下一個更好的段落,一邊看一邊讚嘆「居然還能再講下去!」,直到最後一個,至今仍讓人嘖嘖稱奇的結局。
這部電影實在是太驚人,一場又一場的喜宴嘉年華,接連不斷的動物隱喻,二個多小時的電影講的也不過是四個字:「分離失散」,但這四字,小則人與人之間的友情,親情,家庭,大則跨越一整個村莊、甚至是一整個國家的分崩離析。
初次在電影院看《地下社會》,真的就是震驚,在中後段的分離,甚至看到流了一點淚,因為完全沒想到能看到這麼熱愛自己國家的導演,他拍著虛構的國家往事,讓觀眾看著一場國家規模的「戲中戲」。
到最後,透過魔幻寫實,所有生離死別、恩怨情仇的角色,通通坐在一張大桌上,一笑泯恩仇,並透過角色之口道出最後一句:「就像童話故事的開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緊接著島嶼分隔──這個結局明明是悲傷,但是庫斯杜力卡給了一個合情合理的Happy Ending,並告訴你,這個故事還在繼續下去。
因為庫斯杜力卡拍出一個又虛構又真實的國家、拍的是他的南斯拉夫,但在台灣的我們,看著這最後一幕的Happy Ending,很難不對它共鳴,很難不對《地下社會》這部電影感到共嗚──我甚至覺得,這是每位台灣人都應該看的電影。
而這部《地下社會》,現在可以在CATCHPLAY+上看到。無關得獎名作(雖然它讓庫斯杜力卡拿到第二座金棕櫚),無關大師的作者電影,它的精采絕對讓人嘖嘖稱奇,無論是第一次看或是已經看過了,《地下社會》絕對值得再看一次。
另外,CATCHPLAY+搭配現在金馬57,也辦了一個「無限看方案首月$57元」,只要輸入代碼【TGHFF57】,就可以以$57看到《地下社會》,以及許多金馬影展相關電影:https://bit.ly/35kLk7E
Search
京華城為何拆除 在 京華城拆除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八卦
京華城拆除 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京華城拆除原因,京華城改建,京華城改建進度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京華城拆除在2022的熱門內容就在 ... ... <看更多>